初二语文童话阅读
八年级格林童话故事5篇

八年级格林童话故事5篇格林童话故事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八年级格林童话故事,欢迎查阅。
八年级格林童话故事1以前,有个国王和王后一直没有孩子,他们为此非常伤心苦恼。
有一天,王后正在河边散步,一条小鱼把头浮出水面对她说:“你的愿望就会实现了,不久你就会生下一个女儿的。
”过了一段时间,那条小鱼所预言的情况真的实现了,王后真的生下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儿。
国王高兴得时时刻刻爱不释手,决定举行一个大型宴会。
他不仅邀请了他的亲戚、朋友和外宾,而且邀来了几乎所有的女巫师,让她们为他的女儿送来善良美好的祝愿。
他的王国里一共有十三个女巫师,而他只有十二个金盘子来招待她们进餐,所以他只邀请了十二个女巫师,留下一个没有邀请。
盛大的宴会结束后,各位来宾都给这个小公主送上了的礼物。
女巫师们一个送给她美德,另一个送给她美貌,还有一个送给她富有,她们把世人所希望的,世上所有的优点和期盼都送给了她。
当第十一个女巫师刚刚为她祝福之后,第十三个女巫师,也就是那个没有被邀请的女巫师走了进来,她对没有被邀请感到非常愤怒,她要对此进行报复,要献上她恶毒的咒语。
所以她进来后就大声叫道:“国王的女儿在十五岁时会被一个纺锤弄伤,最后死去。
”所有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
可是第十二个女巫师还没有献上她的礼物,便走上前来说:“这个凶险的咒语的确会应验,但公主能够化险为夷。
她不会死去,而只是昏睡过去,而且一睡就是一百年。
”国王为了不使他的女儿遭到那种不幸,命令将王国里的所有纺锤都收上来,又把它们全部销毁。
随着时间的流逝,女巫师们的所有祝福都在公主身上应验了:她聪明美丽,性格温柔,举止优雅,真是人见人爱。
但恰恰在她十五岁的那一天,国王和王后都不在家,公主单独一个人被留在王宫里。
她在宫里到处穿来穿去,大小房间都看完了,最后,她来到了一个古老的宫楼。
八年级语文(上)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八年级

八年级语文(上)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八年级八年级语文(上)阅读理解练习(一)如果可以这样爱你①母亲坐在黄昏的阳台上,母亲的身影湮在一层夕照的金粉里,母亲在给我折叠晾干的衣裳。
她是来我这里看病的,看手。
她那双操劳一生的手,因患风湿性关节炎,现已严重变形。
②我站在她身后看她,我听到她间或地叹一口气。
母亲在叹什么呢?我不得而知。
待到她发现我在她身后,她的脸上,立即现出谦卑的笑,梅啊,我有没有耽搁你做事?③自从来城里,母亲一直表现得惶恐不安,她觉得她是给我添麻烦了。
处处小心着,生怕碰坏什么似的,对我家里的一切,她都心存敬意,轻拿轻放,能不碰的,尽量不碰。
我屡次跟她说,没关系的,这是你女儿家,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母亲只是笑笑。
④那日,母亲帮我收拾房间,无意中碰翻一只水晶花瓶。
我回家,母亲正守着一堆碎片独自垂泪,她自责地说,我老得不中用了,连打扫一下房间的事都做不好。
我突然想起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女孩时,打碎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一只暖水瓶,我并不知害怕,告诉母亲,是风吹倒的。
母亲把我上上下下检查了一遍,看我伤了没有,而后揪我的鼻子,说,还哄妈妈,哪里是风,是你这个小淘气。
我笑了,母亲也笑了。
现在,我真的想母亲这样告诉我,啊,是风吹倒的。
而后我搂住她说,哪里是风,原来是妈妈这个小淘气。
母亲却没有,尽管我一再安慰她没事的,母亲还是为此自责了好些天。
⑤送母亲去医院,排队等着看专家门诊。
母亲显得很不安,不时问我一句,你要不要去上班?我告诉她,我请了假。
母亲愈发不安了,说,你这么忙,我哪能耽搁你?我轻轻拥了母亲,我说,没关系的。
母亲并不因此得到安慰,还是很不安,仿佛欠着我什么。
⑥轮到母亲看病了,母亲反复问医生的一句话是,她的手会不会废掉。
医生严肃地说,说不准啊。
母亲就有些凄然,她望着她的那双手,喃喃自语,怎么办呢?出了医院,母亲跟我叹着气说,梅啊,妈妈的手废了,怕是以后不能再给你种瓜吃了。
我从小就喜欢吃地里种的瓜啊果的,母亲每年都会给我种许多。
童话阅读练习及答案(5篇)

童话阅读练习及答案(5篇)快乐王子在一座城市里,有一座快乐王子的雕像。
这位王子身上镶满了薄薄的黄金叶片,明亮的蓝宝石做成他的双眼,剑柄上还镶着一颗硕大的灿灿发光的红色宝石。
他非常漂亮,受到了人们的赞美。
有一天晚上,一只掉队的燕子路过这里,准备在快乐王子的脚下过夜。
突然,空中接连掉下几滴水来。
原来,那是快乐王子的眼泪。
燕子问他为什么哭,王子说:“我看到远处的一条小街上住着一户穷人。
里面有一位女裁缝正在为皇后最喜爱的宫女赶制舞会衣服,她累极了。
她生病的孩子躺在床上,嚷着要吃橘子,可她买不起。
你能把我剑柄上的红宝石取下来送给她吗?”起初燕子不愿答应,但看到王子的忧愁,最终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
第二天,燕子去告别王子,王子说:“我看见远处阁楼中,有一个年轻的男子正为剧院经理写剧本,但是他又冷又饿,连一个字都写不了。
能不能送一颗我的蓝宝石给他呢?”燕子又一次答应了。
第三天晚上,燕子再次去告别王子,王子说:“在下面的广场上,有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她的火柴都掉在阴沟里了,她回家后,父亲会打她的,你能不能把我的另一只眼睛取下来,给她送去?”燕子担心这样会让王子变成瞎子,但王子还是坚持要求他这么做。
最终,燕子又一次答应了。
燕子决定永远陪伴着瞎王子。
王子让他飞到城市上空去,告诉他看到了什么。
燕子看到富人们在自己漂亮的洋楼里寻欢作乐,看到了桥洞里挨冻的穷孩子。
他飞回来告诉了王子。
王子说:“你把我身上的金片全拿去送给那些穷人吧。
”于是,王子变得非常难看了。
在一个可怕的冷天,燕子死了。
王子的雕像内部发出一声奇特的爆炸声,原来,王子的心裂成了两半。
对一位天使说:“把城市里两件最珍贵的东西送到天堂里来。
”天使把死燕子和快乐王子的心送到了天堂里。
高兴地说:“你的选择对极了。
”1.“这位快乐王子,身上镶满了薄薄的黄金叶片,明亮的蓝宝石做成他的双眼,剑柄上还镶着一颗硕大的灿灿发光的红色宝石。
”2.快乐王子掉泪是因为他看到了穷人家的困境和苦难。
安徒生童话故事(通用3篇)

安徒生童话故事(通用3篇)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意识到了什么?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安徒生童话故事(通用3篇),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第1篇: 安徒生童话故事一天,动物村的喇叭响了,那是村长的声音。
“在星期天的下午,在山坡上有一场副村长选拔竞赛,有爱好者踊跃报名。
”动物们听到,兴奋不已,最兴奋的要数小白兔了。
这一天,天气闷热,阳光贪欲地晒着大地,土地龟裂了,但这也无法抵抗动物们的乐观向上的热忱。
大部分动物都来了,村长非常愉快,抬肘子把拐杖扔进了树林里并说:“来的动物太多了,你们去森林里找我的拐杖,谁先找到,副村长的`位置就归它全部了,首先我要给你们每人发一个指南针……狐狸领取到指南针就一溜烟地跑出去,停下的时候,却发觉自己不当心把指南针弄丢了,。
这时不远处有一只天真可爱的小白兔,手里拿着一根拐杖,狐狸发现眼珠一转,便心生一计,它装着骨折的样子,吊着脚说:“小白兔,我脚坏了,借我拐杖好吗?”天真的小白兔竟信任了狐狸的话,便把拐杖借给了它,可狐狸拿到了指南针拐杖转身就跑,小白兔怎么也追不上。
最终狐狸最先跑回了终点。
村长问狐狸:“请把你的拐杖拿出来给我看看,好吗?”小狐狸得意洋洋地举了上去。
村长却把它关了起来说:“我给你们每个的指南针都不同,此时的兔子在森林里找到了狐狸的指南针,并顺当回来。
说:“村长,狐狸抢走了我的指南针。
”村长说:“我知道,你才是名符其实的副村长。
”这时的狐狸惭愧极了。
第2篇: 安徒生童话故事有一次,跳蚤、蚱蜢和跳鹅(注:这是丹麦一种旧式的玩具,它是用一根鹅的胸骨做成的;加上一根木栓和一根线,再擦上一点蜡油,就可以使它跳动。
)想要知道它们之中谁跳得最高。
它们把全部的人和任何情愿来的人都请来参观这个宏大的场面。
它们这三位闻名的跳高者就在一个房间里集合起来。
“对啦,谁跳得最高,我就把我的女儿嫁给谁!”国王说,“由于,假如让这些伴侣白白地跳一阵子,那就未免太不像话了!”跳蚤第一个出场。
它的态度特别可爱:它向四周的人敬礼,由于它身体中流着年轻小姐的血液,习惯于跟人类混在一起,而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
2020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格林童话》知识点梳理素材(pdf)

《格林童话》作者简介雅科布·格林(1785—1863)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1859)是德国童话搜集家,著名学者,主要研究语言学、哲学和文艺学等。
因两人兴趣相近,经历相似,合作研究语言学,搜集和整理民间童话与传说,故称“格林兄弟”。
格林兄弟以几十年时间(1812-1857)完成了《儿童和家庭童话集》,即现在俗称的“格林童话”。
作品介绍《格林童话》最完整的版本包括211个故事。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较重要的故事有《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睡美人》、《大拇指》、《勇敢的小裁缝》、《青蛙王子》、《渔夫和他的妻子》等。
人物类型公主、士兵、裁缝、农夫等——他们是善的化身,善良的人最初往往遭遇不幸,但几经周折,善人最终获得成功,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
继母、巫婆、魔鬼、强盗等——他们是恶的化身,恶人在最初往往能得逞,但随着善良的一方获胜,恶人最终得到应有的下场。
【注意事项】《格林童话》共202篇,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富于趣味性和娱乐性,对培养儿童养成真、善、美的良好品质有积极意义。
故事内容广泛,反映了正义与邪恶、善良与凶残、诚实与虚伪、智慧与愚昧、勇敢与怯懦、勤劳与懒惰等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主题。
它的主人公分为两类:一类是善的化身诸如:裁缝、磨坊工、士兵、长工等。
他们初遭不幸,几经周折,最后获得成功;另一类是恶的象征诸如:巫婆、魔鬼、强盗、继母等。
他们多是一时得逞,最后以败而告终。
作者总是把二者对立起来描写,同情、歌颂前者,鞭答、讽刺后者。
表达了鲜明的爱惜和美好的愿望,揭示了简单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
内容梳理1.《灰姑娘》一个孝顺且心地善良的女孩子,长期受到继母和姐姐们的虐待,在厨房里做女佣,每天都是灰头土脸脏兮兮的,后来由于善待小动物而且孝感动天,所以得到了仙女的帮助,在历尽继母和姐姐们的阻挠后终于和王子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环境如何艰难,也要有一颗爱心;做一个善良的人,就一定会有好报;样子长得漂亮,可是心肠不好,是得不到别人喜欢的。
童话故事大全阅读(6~12岁)

【导语】童话故事培养了⼉童的想象⼒,让他们认识到真、善、美,多了⼀份天真和纯洁。
阅读童话故事不仅可以丰富孩⼦的课外知识,⽽且还能提⾼孩⼦的语⽂修养,培养孩⼦的读书兴趣,丰富课余⽣活。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童话故事⼤全阅读(6~12岁),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你们会喜欢。
查看更多请点击⽆忧考童话故事频道。
1.童话故事⼤全阅读(6~12岁):矮婆婆的树⽪⼩屋 在⼀座⼤⼤的森林⾥,有⼀座很矮很矮的,⽤树⽪搭成的屋⼦,矮婆婆就住在⾥⾯。
有⼀天呀,⾼婆婆来到矮婆婆家玩,她的脚刚跨进门,嘭,头就撞在门上了,肿起了⼀个⼤包。
矮婆婆抱歉地说:“对不起啊,我的房⼦太矮了。
”⾼婆婆只好回家了。
胖婆婆也来到矮婆婆的家,胖胖的⾝⼦被门卡住了,怎么也进不了矮婆婆的家门。
她被门卡得好疼啊!矮婆婆抱歉地说:“对不起,对不起,我的房门太窄了。
”胖婆婆也只好回家了。
没有朋友登门与矮婆婆聊天,矮婆婆觉得真孤单。
⼀群⼩娃娃在森林⾥发现了树⽪⼩屋,他们⾼兴地叫起来:“哟,多像童话⾥的⼩屋啊。
真美丽!“矮婆婆看见有那么多⼩娃娃来跟她玩,⼼⾥可⾼兴了!矮婆婆请娃娃们坐在⼩椅⼦上,嗬,不⾼也不矮,坐着真舒服!矮婆婆端出⾃⼰做的⼜⾹⼜甜的蛋糕,请⼩娃娃们吃。
⼩娃娃吃得真开⼼。
娃娃们⼜在矮婆婆家的墙上画画,有的画了美丽的花蝴蝶,有的画上神⽓的⼤公鸡。
哇,树⽪⼩屋变得更漂亮了。
娃娃们和矮婆婆⼀起做游戏,矮婆婆好开⼼哪! 矮婆婆的树⽪⼩屋变成了娃娃们最喜欢的地⽅。
有了娃娃们的笑声,矮婆婆再也不觉得孤单了。
2.童话故事⼤全阅读(6~12岁):⼩⽼⿏的亮眼睛 ⿏⼩弟淘淘有⼀对神奇的眼睛,他能远远地看到春夏秋冬悄悄⼉⾛过来。
⼩笋芽正在被窝⾥睡得⾹呢,⿏⼩弟敲着⼟被⼦开始叫:“⼩笋⼦,快起来吧,我看见春姐姐⾛来啦!”⼩笋芽⼀听,赶紧往⼟被⼦外钻,幸好还赶着见到春姐姐摆动的绿裙带。
叶⽚⼉穿着绿绿的⾐裳正美呢,淘淘吱吱地喊:“我看到秋姑姑从远远的地⽅⾛过来啦,你们快快⼉换黄黄红红的外套吧,就要冷了!”叶⽚⼉忙着换上⾦黄⾊,⽕红⾊的外⾐时,秋姑姑已轻真的⾛到⾝边了。
短篇安徒生童话故事

短篇安徒生童话故事故事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解并描述。
已经发生事。
或者想象故事。
故事你看过多少呢?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盼望对大家有协助。
短篇安徒生童话故事1从前有一个小女孩——一个特别得意的、美丽的小女孩。
不过她夏天得打着一双赤脚走路,因为她很贫困。
冬天她拖着一双沉重的木鞋,脚背都给磨红了,这是很不好受的。
在村子的正中心住着一个年老的女鞋匠。
她用旧红布匹,坐下来尽她的努力缝出了一双小鞋。
这双鞋的样子相当笨,但是她的用意很好,因为这双鞋是为这个小女孩缝的。
这个小姑娘名叫珈伦。
在她的妈妈入葬的那天,她得到了这双红鞋。
这是她第一次穿。
确实,这不是服丧时穿的东西;但是她却没有别的鞋子穿。
所以她就把一双小赤脚伸进去,跟在一个简陋的棺材后面走。
这时候突然有一辆很大的旧车子开过来了。
车子里坐着一位年老的太太。
她看到了这位小姑娘,特别可怜她,于是就对牧师(注:在旧时的欧洲,孤儿没有家,就由当地的牧师照管。
)说:“把这小姑娘交给我吧,我会待她很好的!”珈伦以为这是因为她那双红鞋的原因。
不过老太太说红鞋很厌烦,所以把这双鞋烧掉了。
不过此时此刻珈伦却穿起干净整齐的衣服来。
她学着读书和做针线,别人都说她很得意。
不过她的镜子说:“你不但得意;你简直是漂亮。
”有一次皇后旅行全国;她带着她的小女儿一道,而这就是一个公主。
老百姓都拥到宫殿门口来看,珈伦也在他们中间。
那位小公主穿着漂亮的白衣服,站在窗子里面,让大家来看她。
她既没有拖着后裾,也没有戴上金王冠,但是她穿着一双华美的红鞣皮鞋。
比起那个女鞋匠为小珈伦做的那双鞋来,这双鞋当然是美丽得多。
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跟红鞋比拟!此时此刻珈伦已经很大,可以受坚信礼了。
她将会有新衣服穿;她也会穿到新鞋子。
城里一个富有的鞋匠把她的小脚量了一下——这件事是在他自己店里、在他自己的一个小房间里做的。
那儿有很多大玻璃架子,里面陈设着很多整齐的鞋子和擦得发亮的靴子。
02 童话、寓言、神话故事阅读方法梳理-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与能力训练

02 童话、寓言、神话阅读方法梳理一、童话1.童话及其分类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人的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童话一般分四种:(1)常人化童话:以普通人作为主人公的童话。
代表作如《皇帝的新装》。
(2)拟人化童话:将动物、植物或者世界上一切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人的生命,模拟人的言行,成为童话的“人物”。
代表作如《木偶奇遇记》。
(3)超人化童话: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属于一些超自然的、幻想的、想象中的形象。
(代表作如《巨人的花园》)。
(4)知识童话(科学童话):把神奇的科学世界或者其未来远景用童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少年儿童的浓厚兴趣。
2.童话的特点文学体裁:儿童文学常用手法:想象、幻想、夸张、拟人语言特点:通俗、生动,离奇曲折,引人入胜最重要特点:拟人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3.如何阅读童话(1)欣赏故事现在的中学生大都从婴幼儿时代就开始浸润在童话的纯美意境中,从而欣赏优美,理解智慧,感悟善良,关爱生命。
童话往往借助最奇特的想像以夸张的手法,用最鲜明的是非对错观念,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个故事:或质朴可爱,如托尔斯泰的《拔萝卜》、格林童话《小红帽》;或优美感人,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或讽刺幽默,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格林童话《大斯特劳斯和小斯特劳斯》。
而且童话常常把动物、植物甚至静态的事物比拟成人,赋予人的行为、思想和情感,这样,猫狗鸡鸭,花草树木,沙石月星,一旦进入童话领域,就“活”起来了,就成为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生灵。
读这样的故事,我们欢愉,我们忧伤,我们热爱,我们憎恨,我们赞美,我们鞭挞……于是我们渐渐学会了审美和关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童话阅读
初二语文童话阅读
童话:
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寓言:
是以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喻、讽刺的文学作品。
特点:
篇幅大多简短;
主人公可为人,也可为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是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童话特点:
1.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
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
2.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
3.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
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
4.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去开展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
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
5.它常常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幻想形象以影射、概括现实中的人事关系。
同时童话故事总是把恶和善极端化,通俗地说,就是坏人非常坏,好人非常好。
好人很善良,坏人很恶毒。
比如《白雪公主》里,七个小矮人很善良,而皇后很恶毒;《灰
姑娘》里,后母很恶毒,灰姑娘很善良。
6.童话里往往还包含了神奇的魔法、无尽的财富、凶恶的怪兽等元素,使故事能够引人入胜,打动孩子的好奇心,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寓言的特点:
1.鲜明的教育性
2.强烈的讽刺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
4.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
5.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紧凑
6.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
童话与寓言的区别:
童话:
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合适于儿童欣赏的故事。
寓言:
1、有所寄托的话
2、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
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一、从概念上看:
童话: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是童话的核心,也是童话的灵魂。
如《田螺姑娘》、《神笔马良》等。
寓言:就是含有劝喻和讽刺意味的故事。
寓,就是寄托,即借助于某种故事形式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
如《汉书·叙传上》里的“邯郸学步”:“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
尽管文字简洁,但已形成有相对完整情节的简短故事,而故事本身又寓含某种深刻的道理,故堪为一篇典型的寓言。
二、从篇幅上看:
童话:故事完整,篇幅较长,情节神奇曲折。
如《皇帝的新装》、《蚕和蚂蚁》等。
寓言:结构简单,篇幅短小,情节单纯有趣。
如《塞翁失马》、《黔驴技穷》等。
三、从题材上看:
寓言:多来自现实生活,内容多以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或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批评,或对某种人的有所讽刺和箴戒。
虽然具有虚构的成份,但却是社会现象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如《孟子》“揠苗助长”。
四、从体裁特点看:
童话:表现为形式多样,除用散文形式写的童话外,还有童话诗和童话剧。
想象丰富,幻想奇特,抒情说理,寓教于乐,突出形象
性,注重趣味性,讲究可读性,如《宝葫芦的秘密》、《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寓言:表现为借题发挥,由此及彼,托古讽今,小中见大,突出讽刺性,注重实用性,讲究哲理性善于启发性。
如《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童话:更多偏向于故事情节,童指儿童,面向的是更多的儿童能够听得懂故事内容,喜欢或讨厌故事的人物,培训儿童的基本正义观、是非观。
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寓言和童话一样都是虚构的,但寓言更通的是通过故事告诉世人一些道理,对今后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面向的读者应该是比童话的读者要略为大些的。
比如《白雪公主》可能2岁左右的孩子就能听懂;而《狐狸和葡萄》可能就要5岁左右的孩子才能听懂。
童话和寓言阅读:
阅读童话和寓言是一件既有趣又快乐的事,人们都说“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这是因为儿童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奇特,更容易走进童话和寓言的世界,感受到故事的情趣。
一、童话的阅读方法:
1.了解童话的特点和类型
童话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像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社会生活。
扬善抑恶,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阅读童话,首先一点是弄清文章属于下面几种类型中的哪一种童话类型,这有助于文章内容的理解。
①拟人化童话:将动物、植物或者世界上一切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人的生命,模拟人的言行,成为童话的“人物”。
②人物童话:以普通人作为主人公的童话。
③超人化童话: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属于一些超自然的、幻想的、想象中的形象。
④知识童话(科学童话):把神奇的科学世界或者其未来远景用童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少年儿童的浓厚兴趣。
2.正确理解童话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感情和生活真谛
童话总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来反映现实生活,提示某种道理,对儿童进行多方面的教育。
在阅读时,我们要通过童话中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去领悟做人或生活的道理。
如《小青石》一文就是把小青石当作人来写,让它会说、会想、有感情,通过小青石的变化,思想的转变,说明了一个深刻的做人
道理——为大众服务的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
3.把握童话中的比拟特征
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格化手法,童话作品常常把非人的有机物、无机物以及抽象的思想、概念比拟成人,赋予
它们以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动作和说话做事的能力。
这样,猫狗虎豹、花草树木、一沙一石进入童话领域就“活”起来了,就成为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生灵。
因此,我们在阅读童话时千万不能独立的、静止地看待非人的有机物,而要把它们看做活生生的人。
4.重视童话的现实意义
无论是童话的幻想、比拟、夸张,还是它的思想内容,都源于现实生活,折射于现实生活。
例如:社会上有冻死孩子的事情,才出现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的童话;
世界上有虚伪的、自欺欺人的人,才出现了《皇帝的新装》那样的作品。
善与恶、苦与甜,笑与哭等情景在童话里出现,无一不是
对社会现实的反应。
因此,我们随作者进入了一个个美妙神奇的童话世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上天入地、喜怒哀乐的时候,决不能小视它的现实意义。
二、寓言的阅读方法:
1.把握寓言中的“故事”
寓言从结构上看,大多分为故事和教训两部分。
如《画蛇添足》故事的起因是每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像,就把这壶酒给他;故事的经过是有个人把蛇画好后,见别人没画好,
就给蛇画起脚来;故事的结果是画蛇添足的人虽然先画完,却没喝到酒。
2.领会寓言的寓意
阅读寓言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故事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握寓言的全文。
掌握艺术手法,体会寓言的生活哲理。
除了理解寓言的寓意,还要根据寓言联系生活实际去深入体会它的教育意义。
如把《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先生,转换成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凭做假、蒙混度日的人;
把“滥竽充数”比喻为缺乏才干而混充行家,或是比喻拿次要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
3.了解寓言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寓言篇幅短小,语言简洁,结构单一,情节新奇。
一般采用一事一理的写法,所以它的层次很清楚,还往往能唤起读着丰富的联想。
它经常借用拟人、夸张、讽刺等表现手法将深刻的道理寄托在寓言故事中。
因此,我们在阅读寓言时不要忽视对寓言的表现方法的理解,要联系生活实际去深入体会它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