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的护理体会论文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恢复期患儿一例的康复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恢复期患儿一例的康复护理体会张丁香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 myelitis,ADEM)是特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的一种,儿童常见,亦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典型的ADEM是单向病程,预后良好。
其是少见病,年发病率0.2~0.8/10万[1,2],80%的患者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3],成人可发生,但罕见。
70%~93%的患者发病数周前有感染或疫苗接种史[4,5]。
Torisu等[6]报道1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为0.64/10万,平均发病率5.7岁,男∶女为2.3∶1。
ADEM的发生与年龄相关,儿童更多见,原因不明,可能与儿童CNS髓鞘发育不成熟或免疫应答与成人不同有关。
我科于2017年10月21日收治一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恢复期患儿,经过康复综合治疗、皮肤护理、会阴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营养神经治疗,病情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患儿女,9岁6个月,主因发热4d,双下肢无力3d,于2017年9月20日入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
入院诊断:双下肢无力原因待查?急性脊髓炎?上呼吸道感染。
患儿入院后完善头颅核磁、脑脊液等相关检查。
诊断: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予以抗感染、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高丙种球蛋白输注、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31d后生命体征平稳,但双下肢功能障碍,请康复科会诊后于2017年10月21日由神经内科转入我科。
患儿神志清楚,仰卧位:头居中,双上肢可上举,可见轻微的震颤,双下肢硬性伸展。
俯卧位:抬头90°,肘支撑,偶可手支撑,翻身不能扶坐,长腿直腰坐,前侧后平衡消失,扶站不能,双足成垂足状,双手全手抓握笨拙,指鼻试验阳性,双下肢痛温触觉两点辨别觉丧失,大小便失禁,双上肢肌张力Ⅰ级,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张力Ⅰ级,肌力Ⅰ级。
通过康复锻炼,皮肤护理、会阴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营养神经治疗:患儿前侧后平衡建立,可独坐,双手抓握协调稳定,经行指鼻试验时可准确的指准鼻尖和指端,指鼻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用细针轻刺双下肢(皮肤)肢体时出现了肢体的回缩,平卧时双下肢可在床上移动,双下肢肌力改善。
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作者:孟海英赵冬梅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4年第24期[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2014年8月治疗的急性脊髓炎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
结果治疗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自我效能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字] 急性脊髓炎;临床护理;分析[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4-108-03Clinical car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itisMENG Haiying ZHAO DongmeiDepartment of 4th Neurology, Xuzhou Central Hospital, Xuzhou 221009,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care measures of acute myelitis. Methods 50 case with acute myelitis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August 2014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each group had 25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car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personalized care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care, compared the car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are satisfaction and self-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were both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ha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Key words] Acute myelitis; Clinical care; Analysis急性脊髓炎又称为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由于肺化脓性局限于数个脊髓段的横贯性脊髓炎,可以分为感染后脊髓炎、副肿瘤脊髓炎、脱髓鞘脊髓炎、疫苗接种后脊髓炎及坏死性脊髓炎等,目前病因并不明确[1-2]。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急性脊髓炎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至关重要。
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制定科学的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精神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在护理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措施,提高护理效果;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通过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康复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护理体验。
【关键词】急性脊髓炎、临床护理、观察、饮食护理、康复训练、精神护理、并发症预防、总结、改进、关怀1. 引言1.1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急性脊髓炎是一种危急病情,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在临床护理中,针对急性脊髓炎患者的特点和需要,护士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护理和康复训练,同时关注患者的饮食和心理健康。
提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也是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通过细致的护理和周到的关怀,可以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促进患者的康复与恢复。
在面对急性脊髓炎的护理工作中,护士们需要保持专业、细心和耐心,不断提升自身的护理技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和疗效。
本文将围绕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护理体会展开讨论,分享护理工作中的观察、饮食护理、康复训练、精神护理和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未来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对急性脊髓炎患者的观察观察是急性脊髓炎患者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生活状态,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后续的护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在观察患者时,护士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患者的疼痛情况。
急性脊髓炎患者常常伴有明显的疼痛感,尤其是在患处周围。
护士需要询问患者疼痛的性质、强度、持续时间等,并及时给予止痛药物。
急性脊髓炎的内科护理体会

急性脊髓炎的内科护理体会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种感染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脊髓炎。
临床特点为病损水平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排尿排便障碍。
当病变迅速上升波及高颈段脊髓或延髓时,称为上升性脊髓炎;若脊髓内有两个以上散在病灶,称为播散性脊髓炎。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在25~45岁,平均年龄30岁。
经检查确诊为急性脊髓炎。
临床表现为双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失控。
1.2结果 20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发生。
患者在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经过我院医护及时治疗和护理均好转痊愈出院。
2护理2.1 一般护理2.1.1 进食护理提供进餐环境,餐前协助患者洗手,保持口腔清洁,协助患者饭前饭后漱口,对于高颈段病变者应给予喂食。
饮食宜富于营养且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刺激肠蠕动,减轻便秘及肠胀气。
2.1.2 排泄护理为卧床患者大小便准备环境,尽量避免干扰。
鼓励患者多饮水和摄取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尿量和正常大便排泄。
便秘者给缓泻药,必要时给予灌肠。
若排尿困难可留置导尿管,并定期开放,以保持膀胱正常功能。
保持会阴部清洁。
2.1.3 卫生护理协助患者完成洗漱、清洁、出汗或尿湿后及时更换内衣内裤,保持衣裤清洁干燥。
2.1.4 感知改变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干燥,避免对感觉障碍部位的机械刺激,慎用热水袋,必须使用时水温不超过50℃,以防止烫伤。
用温水擦洗感觉障碍部位,每日2~3次,以促进血液循环和促进感觉恢复。
如为感觉过敏则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2.1.5 防止关节挛缩护理保持关节处于功能位置,每天给予肢体按摩,防止关节变形及肌肉萎缩。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和协助患者及家属进行主动和(或)被动运动,逐渐增加运动量,恢复期鼓励患者最大限度地参与日常生活活动,以达到最大程度的生活自理。
2.1.6 呼吸道护理采取侧卧位或半卧位,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给予患者翻身、排背,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吸痰,以维持呼吸道通畅。
急性脊髓炎的护理体会(附5例报告)

急性脊髓炎的护理体会(附5例报告)关键词急性脊髓炎护理体会急性脊髓炎是一组病因未明的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性病变,导致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
病变局限于数个脊髓节段,是最具代表性常见的非外伤性横贯性脊髓病。
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病变水平以下的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早期常呈脊髓休克表现,双下肢完全性截瘫,易并发肺部及尿路感染、褥疮。
有些患者在发病过程中脊髓损害节段迅速上升,出现四肢瘫痪、呼吸肌麻痹,甚至可致死亡。
因此在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基础上,精心的护理极为重要【sup】[1]【/sup】。
2007~2010年收治急性脊髓炎患者5例,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例,男3例,女2例,年龄12~49岁,平均28岁。
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结合脑脊液和MRI检查确诊。
护理急性脊髓炎急性期综合治疗包括精心护理、预防并发症、早期康复训练,配合适当药物治疗,有助于患者功能恢复及改善预后。
预防肺炎:每2~3小时定时翻身,勤拍背,保持病房通风,改善肺泡通气量,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及变换体位,早期进行床上活动,定时采取半坐位或坐位,注意保暖,预防肺炎或坠积性肺炎发生。
防治褥疮:预防褥疮的关键是周到细致的护理,定时翻身、按摩,保持床垫平整,及时换尿布,勿使臀部浸泡在尿液中,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臀部与橡胶布直接接触,骶尾部、足跟及骨隆起处加电气圈;忌用热水袋以防烫伤,发现受压部位皮肤发红或有硬块可用50%酒精或温水轻揉,涂以3.5%安息香酊。
出现早期褥疮可用10%普鲁卡因环形封闭,红外线照射保持创口干燥;如已发生褥疮应积极治疗,创面表浅应控制感染,按时换药,防止扩大,如有脓液或坏死组织应手术清创,如创面炎症消退可用紫外线局部照射,外敷紫草油纱条,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愈合。
尿潴留护理:脊髓休克期发生尿潴留可先用针刺治疗,选取气海、关元和三阴交等穴,无效时及早留置导尿并预防尿路感染。
定期做尿常规检查及尿液细菌培養。
急性脊髓炎的中西医护理体会

A g 2 1 , o. 1 N . u . 0 2 V 12 , o8
・
17 3 1・
急性脊髓炎 的 中西 医护理体会
钟 利峰 董 芬
( 江省绍 兴第二 医院 , 江 绍兴 3 2 0 ) 浙 浙 10 0
医 学 院 学报 ,0 9 2 ( )6 0 6 1 2 0 ,8 6 :4 — 4 .
[ ] 石风 英 . 复 护 理 学 [ ]北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0 6 17 3 康 M . 人 2 0 :0 .
( 稿 日期 2 1 — l 0 ) 收 0 1 1一 2
静脉炎 的预 防及 护理体会
有效 的预 防肺 感 染 。痰 黏 稠 时 , 患 者应 多 喝水 , 嘱 必要 时 进 行雾
2 0 2 2. 0-0
[ ] 王 维治 , 祖 明. 经 病 学 [ . 1 罗 神 M]4版 . 京 : 民卫 生 出 版 社 ,0 2: 北 人 20
・
17 ・ 32
中 国 中 医急 症 2 1 0 2年 8月 第 2 1卷第 8期 J T M. u . 0 2. o. 1No8 E C A g 2 1 V 12 . .
穴 , 日 1次 , 电 留针 3 i。在 此 基 础 上 积极 鼓励 患 者 进行 每 通 0mn 主 动运 动 , 序 渐 进增 加 运 动 量 , 体 肌 力 恢 复 良好 者 指 导 进行 循 肢 床下 行 走 训 练 。 渐 练 习独 立 行 走 。 逐 23 呼 吸 的 护 理 由 于 急 性 脊 髓 炎 易 累 及 颈 段 延髓 . 上 长期 . 加 卧床 , 致 呼 吸肌 麻 痹 , 出现 呼 吸 困难 , 泌 物 坠 积 。 导 易 分 而患 者不
急性脊髓炎护理病例讨论范文

急性脊髓炎护理病例讨论范文英文版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 (ATM) is a rare neurological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inflammation of the spinal cord. It can lead to a variety of symptoms, including weakness, numbness, and pain. In severe cases, it can even result in paralysis.One of the key aspects of caring for a patient with ATM is early detection and prompt treatment. This can help prevent further damage to the spinal cord and improve the chances of a full recovery. In addition to medical interventions, such as corticosteroids and immunosuppressants, physical therapy and occupational therapy can als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It is important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 to work closely with the patient and their family to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care plan that addresses their unique needs and goals. This may involve coordinating care with specialists, such as neurologists and rehabilitation therapists, and providing emotional support to help the patient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of living with ATM.By taking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care, healthcare providers can help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patients with ATM and support them in their journey towards recovery.完整中文翻译急性横贯性脊髓炎(ATM)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是脊髓的炎症。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急性脊髓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在临床护理中,预防措施和康复训练至关重要,能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
及时处理并发症和药物治疗也是关键,能有效缓解症状和提高治疗效果。
营养调理是维持患者身体健康的基础,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经验总结表明,综合性的护理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的关键,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护理将得到更好的展望,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护理对于患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值得我们更加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急性脊髓炎、临床护理、预防措施、康复训练、并发症处理、药物治疗、营养调理、经验总结、展望、重要性。
1. 引言1.1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急性脊髓炎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极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还要注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良好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
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我们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包括定期检查病情变化、严密观察症状表现、及时处理并发症等。
我们要注重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和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怀和支持,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护理关系。
急性脊髓炎的护理工作需要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需要团队协作、密切配合。
只有通过每个人的努力和配合,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渡过难关,重返健康的轨道。
希望在未来的护理工作中,我们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护理水平,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2. 正文2.1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护理预防措施要想有效预防急性脊髓炎的发生,关键在于加强对疾病的了解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疲劳。
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尘埃和有害气体。
注意保持局部卫生,避免受到外伤或感染,及时处理皮肤伤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脊髓炎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帮助患者了解本病的各种护理问题,提高救治成功率。
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生理、心理方面的评估,分析发现护理问题并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
结果:病人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死亡。
结论:预防各种并发症是保证功能恢复的前提,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急性脊髓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275-02
急性脊髓炎是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所致的急性横贯性损害。
本病的病因不清,多数患者出现脊髓症状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
急性脊髓炎可累及脊髓的任何节段,但以胸段(t3~5)最为常见,其次为颈段和腰段。
病损为局灶性和横贯性,亦有多灶融合或散在于脊髓的多个阶段,但较少见。
其临床特点是急性起病,病变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病变常局限于数个节段。
急性脊髓炎可发病于任何年龄,青壮年较常见,无性别差异,散在发病。
病前数天或1~2周常有发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有过劳、外伤及受凉等诱因。
急性起病常在数小时至2~3天内发展到完全性截瘫。
首发症状多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部位根痛或病变节段束带感,进而发展成为脊髓完全横贯性损害。
胸髓最常受累。
典型表现为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感觉障碍[1]。
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精心护理,
预防并发症和早期康复训练对功能恢复及改善愈后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现将对于急性脊髓炎这一病例的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了10例急性脊髓炎的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20~45岁。
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其中1例完全不能自理,3例症状缓解,部分自理,6例可完全自理,在此10例病例中,无一例死亡。
1.2 辅助检查
1.2.1 血生化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淋巴细胞为主。
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氯化物正常。
少数病例脊髓水肿严重,可有不完全梗阻。
1.2.2 脑脊液检查白细胞可正常也可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可轻度增高。
糖、氯化物含量正常。
1.2.3 核磁共振显示脑脊液白质内脱髓鞘性改变。
1.3 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为主。
药物治疗如下。
1.3.1 皮质类固醇激素急性期可用大量甲强龙短程冲击疗法,临床改善通常出现在3个月后,也可用地塞米松。
1.3.2 免疫球蛋白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及抵抗力。
1.3.3 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泌尿系或呼吸道感染。
1.3.4 其他维生素b族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血管扩张剂如
盐酸、尼莫地平、丹参。
神经营养药如atp、细胞色素c、胞二磷胆碱,可能对促进恢复有益。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由于本病的病因不清,多数患者出现脊髓症状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且起病急,认真的病情观察是十分重要的。
以利于及早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的变化,尤其注意观察神志和呼吸的变化。
注意有无上升性脊髓炎的征象,如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
观察感觉平面的部位,下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的改变及异常感觉等等。
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
2.2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2.1 合并肺感染的护理病变累及脊髓的任何节段,且多数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控制炎症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卧位,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每2h翻身拍背1次,以利排痰,必要时给予及时吸痰,雾化吸入每日2~4次。
嘱患者多饮水,最好为热偏凉的白开水。
正确留取痰培养,依据不同的致病菌采取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2.2.2 合并泌尿系感染的观察与护理保持床单位的清洁整齐,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导尿术,留置尿管的患者每日清洁尿道口,病人应经常排空膀胱,可除去感染的尿液。
留置尿管应2~3h开放1次,以避免尿液淤积和膀胱过度膨胀。
嘱患者多饮水,每日的饮水量应在3000ml以上,以增加尿量。
观察尿色及尿量,并观察有
无尿路刺激症状。
留置尿管的患者尿道内分泌物较多,每日应用碘伏擦拭尿道口2次。
加强心理护理,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增加营养,防止便秘,女性应保持外阴清洁,会阴冲洗每日2次。
排便后清洁会阴部。
避免不必要的泌尿系机械检查。
2.2.3 合并压疮的观察与护理压疮的发生会增加机体的感染几率,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一定要避免压疮的发生。
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床单位整洁平整,每日温水擦浴1~2次,并轻轻按摩肩胛部、骶尾部、足跟及脚踝等骨突处。
用热水袋暖身时水温不超过500c[2]每2h翻身1次,以免皮肤长期受压。
可在小腿部垫一气圈,将足部悬起,促进血液循环。
有经济条件者可用电动充气气褥。
加强营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长期卧床的患者应保持足部功能位,以利于愈后的康复锻炼。
2.3 机械通气的护理急性脊髓炎的患者起病急,发展迅速,常在数小时至2~3天内发展到完全性瘫痪,由于病变累及脊髓的任何节段,出现呼吸困难。
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注意呼吸机的湿化瓶应及时添加蒸馏水,以达到呼吸道的湿化作用。
气管套管的气囊应保持充气状态,每6h放气1次,放气时间小于10min。
保证呼吸机管路的清洁,每周消毒1次,气管切开伤口每日换药1次。
保证伤口的清洁干燥。
由于严格的无菌操作和精心的护理,伤口未有感染。
2.4 排便的护理由于患者长期卧床,食欲减退,食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亦或无力排便,易引起排便困难和便秘导致腹胀等许
多临床症状。
嘱患者多食蔬菜和水果及粗纤维食物,并给予番泻叶代茶饮,口服酚酞片,开塞露纳肛,必要时给予肥皂水清洁灌肠以助排便。
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本组病例患者均未出现便秘引起的腹胀等病症。
2.5 用药护理急性脊髓炎治疗时由于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应严密观察其副作用.注意口腔卫生,每日2次用4%碳酸氢钠或朵贝尔液漱口,预防真菌性口腔炎[3],定时监测电解质,注意有无水钠潴留.激素可增加胃酸胃蛋白酶原的分泌,观察有无消化道溃疡的并发症.给药严格按时按量,逐步减量,观察有无停药综合征。
2.6 睡眠的护理由于受各种监护仪器的影响,患者睡姿的不舒适,翻身不便等机体状态的约束,心情烦躁,同室病人的影响,使患者不能有完整的睡眠。
我们应将护理工作时间安排紧凑,尽量集中时间进行护理操作,向患者和家属讲明作息时间和探视时间,定时放窗帘,认真做好晚间护理。
严格探视时间,做好病房环境的管理,护士巡视病房时动作要轻,提高个人素质,不可在病房内大声喧哗。
调暗灯光,给患者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2.7 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活动对疾病的转归起到重要的作用,急性脊髓炎患者多有焦虑及恐惧心理,因本病为突发起病,患者及家属均无思想准备,由于缺乏相关知识,病人多有过度紧张。
故护理人员在救护的同时,应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尽量关心安慰患者,并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安抚工作,建立良好的
护患关系,架起护士与患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能起到辅助药物治疗的作用。
2.8康复指导为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畸形或挛缩,足下垂,除肢体位于功能位外,还应经常鼓励患者尽早做肢体肌肉收缩运动和胸廓肌肉收缩运动。
护士应每日3次每次15-20分给患者做被动运动.具体方法为各关节各方向,先大关节后小关节,幅度从大到小,速度宜缓慢,手法由轻到重,循序渐进.防止关节变形和肌肉萎缩。
3 健康教育
自患者入院开始,我们就利用图片及一些医院编写的疾病手册,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向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健康宣教。
教会他们认识疾病的危害性,懂得护理、治疗、饮食、药物和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讲明各种检查、治疗、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让患者面对疾病,做到心中有数。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健康教育使人得到了实惠,护患关系密切,病人满意度上升。
同时也培养和训练了护士,护士自身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
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发展,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预防疾病,增强健康,提高生存质量的需要。
4 体会
通过对本组病例的观察与护理实施,对本病有了更深的了解。
多数患者在出现脊髓症状前均有感冒病史、腹泻及病毒感染病史。
应予以高度重视,且勿与普通感冒混淆,自行口服药物解决,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适宜的诊疗时机,引发运动、感觉障碍,
使病情加重,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康复治疗也应早期进行,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改善肢体循环,部分肌力恢复时应鼓励病人主动活动。
护理极为重要,预防各种并发症是保证功能恢复的前提。
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 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8.
[2] 石敏,张秀琼,江慕尧.脊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护理进展.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2):49-51.
[3] 刘桂娟.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的观察及护理.河北医学杂志,2003,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