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存活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微企业存活状况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小企业存活状况

小微企业作为浙江极具活力与发展潜力的微观组织,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面广量大的小微企业是浙商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同时,小微企业发展也面临基础薄弱、质量较低、市场准入障碍、融资困难等诸多挑战,生存能力相对脆弱。本文通过对浙江省2008年和2015年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数据的对比,研究浙江小微企业的存活状况和发展趋势,以期找到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生命周期短和成长性较弱的症结所在,为浙江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一、小微企业存活状况

2011年6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制定《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企业,首次将微型企业作为独立的一个企业类型。根据《规定》划分,2008年浙江小微企业数量为万个,至2015年底,浙江小微企业达到万个,小微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在总量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小微企业的快速迭代,成立成长与衰落消亡并存。

(一)小微企业数量增长迅速,新生企业数远多于消亡企业数。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浙江省小微企业快速新生,虽然期间伴随着不少企业的快速消亡,但新生企业数远多于消亡企业

数。2008年至2013年的五年间,浙江省共净增小微企业万个,总量达万个,在全国所占的份额在10%以上,企业总量仅次于江苏和广东列全国第三。此后小微企业数量增长进一步加快,到2015年达到万个,两年净增万个,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与大中型企业比较,小微企业生存期短,成长性较弱。

由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小微企业在初创期融资能力较弱、技术水平较为落后,企业的生存能力较弱,使得不少企业卒于襁褓之中。并且,随着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的上升,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相比缺少发展优势,尤其是受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内需、外需增长乏力,“成本高、税费高、融资难、招工难”等问题导致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致使一些小微企业遭受冲击而消亡。2008年末,浙江小微企业总数为万个,至2015年末,这批企业中仍存活数量为万个,即有%的企业得以存活,同期大中型企业存活率为%,比小微企业存活率高个百分点(表1)。

表1 2008年以来浙江省大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存活情况对比

通过考察浙江小微企业的成长性发现,其成长为大中型企业更为困难。2008年至2015年末,存活的万个小微企业中有万个成长为大中型企业,占存活企业比重%,仅占原有小微企业总数的%(图1)。图1 2008年以来浙江小微企业存活及成长为大中型企业比例(三)小微企业地区间存活率差距不大,杭州成长为大中型企业比例最高。

浙北地区小微企业存活率较高,浙东沿海地区次之,浙西南地区最低。存活率最高的为绍兴、杭州和嘉兴,分别为%、%和%,存活率最低的为衢州,仅为%。从小微企业的成长性来看,成长为大中型企业的数量占2008年原有小微企业总数的比重以杭州为全省最高。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省会,是全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交通、服务中心,又凭借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小微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于其他地区,因此其成长为大中型企业的比例也最高。而宁波、台州、温州和嘉兴等地,小微企业数量上虽然也处于全省前列,但其成长性却为全省倒数,反而落后于衢州、湖州、绍兴等地。

表2 2008年以来浙江省小微企业存活及成长性情况分地区对比

(四)制造企业存活率相对较高,建筑企业成长为大中型企业比例最高。

对比不同行业小微企业的存活情况发现,制造业企业存活率相对较高,制造业企业存活率为%,而建筑业和服务业企业存活率分别为%和%(表3)。制造业企业更容易存活,这与其成立之初门槛高、体量大、产业生命周期长、普遍受到各级政府政策支持有关。数据显示,建筑业与服务业企业存活率相当,并没有体现企业存活率在产业大类上的差别,但建筑业企业在度过初创期后,有较高的比例进入成长期和成熟期,因此发展成大中型企业的比例明显高于制造业和服务业。

表3 2008年以来浙江省小微企业存活及成长性情况分行业对比

二、浙江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较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的“低、小、散”问题突出。“低”是指多数小微企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小”是指企业规模偏小,实力偏弱;“散”是指地域分布较散,产业集聚程度偏低。“低、小、散”的普遍特征决定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和较高的倒闭率,致使小微企业生存期较短,成长性较弱。

(一)市场需求不足影响小微企业经营。

小微企业从事的行业门槛低,技术含量不高,在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时期,产销两旺,货款回笼及时,利润较为可观,企业便“蜂拥而至”,导致市场需求迅速饱和,使得产能明显过剩。如今,买方市场格局的出现,使小微企业产品销售和货款回笼越来越难,资金链也随之绷紧。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小微企业市场需求不足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市场需求减少、订单不足导致企业开工率下降,产品库存积压,对企业的正常经营产生影响。

(二)资金紧张制约小微企业成长。

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适合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十分短缺。小微企业的融资多用于流动资金,具有规模小、时间急、频率快的特点。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化经营管理体制,贷款需要逐级上报审批,造成贷款审批时间长、银行授信程

序复杂,不能满足小微企业时间急、频率快的需求特点。另外,小微企业贷款笔数多、单笔数额小也会大大增加银行维护成本,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控制风险,各商业银行更偏爱大企业,为小微企业融资而开发的金融产品品种少,难以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小微企业普遍缺乏担保与抵押,其自身经营的不确定性使放贷者面临较大的风险,从而不愿向小微企业提供资金。许多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不规范,报表数据与实际情况相背离,加上少数企业法制意识淡薄,欠息,逃债,赖债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企业整体信用不良,放贷者想放贷而不敢放贷的局面。

(三)成本上升弱化小微企业竞争力。

近几年,人工、土地、房租、物流成本均大幅上涨,人工成本上涨更是企业一直面临的突出问题。多项成本过快上涨提高了企业的综合成本,挤压了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而同行业小微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往往同质性强,差异性不足,行业内竞争异常激烈,企业为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不敢随成本上升而相应提升产品价格,这就使得盈利越来越难,小微企业生存艰难。

转型升级是小微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低、小、散”的普遍特征使小微企业在市场环境好时尚能靠数量扩张求得发展,但如今市场已发生根本性改变,以往以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以低价战略占领市场的方法已行不通。通过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使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市场前景才是解决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出路。加快产业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