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崩落采矿法的采准与切割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矿方法对比表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矿方法对比表(一)
- -可修编.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矿方法对比表(二)
- -可修编.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矿方法对比表(三)
- -可修编.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矿方法对比表(四)
- -可修编.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矿方法对比表(五)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矿方法类比表(六)
- -可修编.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矿方法类比表(七)
- -可修编.
根据矿岩稳固性、矿体厚度和倾角,可能采用的采矿方法
- -可修编.
2、按矿体厚度分类:a、极薄——厚度在0.8m以下;b、薄——厚度在0.8~5m;c、中厚——5~15m;d、厚——15~50m;e、极厚——厚度大于50m2以上。
3、矿岩的稳固性分五级:⑴极不稳固:掘进巷道或采矿时,不允许有暴露面积,否则可能产生片帮或冒落现象。
⑵不稳固:不支护的允许暴露面积在50m2以
⑶中等稳固:不支护的允许暴露面积为50~200m2。
⑷稳固:不支护的允许暴露面积为200~800m2。
⑸极稳固:不支护的允许暴露面积在800m2以上。
- -可修编.。
单层长壁式崩落采矿法系统管理与设计

Ke y wor s: ln walc vng;p o u t n s se ;t c n c lp o e s d og l ai r d ci y tm o e h i a r c s
M a a e e to o g l c v n i i g s se n g m n f l n wa l a i g m n n y t m
W ANG . i He we ( c ol fG a u t , h n o gU i ri f c nead T c n lg , n d o2 60 , hn ) S h o rd ae S a d n nv s yo i c n eh o y Qig a 60 0 C ia o e t Se o
顶, 崩落顶板 岩石 充 填采 空 区。长 壁 崩落 采 矿法 的 采准工 作和工 作面 的布置 都 比较 简 单 , 缓倾 斜 薄 在 矿层 回采 中是 一种生产 能力 较大 、 生产效 率较 高 、 通
风条件较 好 的采 矿方法 。
该采 矿 法的采 准 、 切割 设计 比较 简单 , 成了一 形
0 引言
崩落采 矿法是 随 回采 工 作 面 的推 进 , 计划 的 有
主要开 采矿 种有煤 矿 、 矿 、 矿 பைடு நூலகம் 土矿 以 及粘 土 铁 锰 铝
矿等。 12 主 要参数 .
崩 落围岩填充 采空 区来实 现 地 压 管理 的采矿 方 法 ,
即随着 崩落矿 石 , 强制 ( 自然 ) 落 围 岩充 填采 空 或 崩
第六章 崩落采矿法

第六章 崩落采矿法
3、 放矿制度: 等量间时放矿;依次全量放矿。
通风:自然通风;抽出式(局扇);压入 式(局扇)。
第六章 崩落采矿法
看图思考: 1. 分段回采时有没有水平切割槽? 2. 第二三分段的底部结构未画出为何? 3. 分段巷道起何作用。布置在溜井那侧 好? 4. 矿块内的几条巷道如何掘出? 5. 最上分段的一小段顶柱起何作用?
第六章 崩落采矿法
三、采准切割工作: 数量:一条切割平巷,一条切割上山,若 干个矿石溜子,若干联络巷,通风安全出 口,设备材料人员等。 布置:溜子和联络巷之间距离通常取5~6 米和6~12米。
第六章 崩落采矿法
四、回采工作: 1、 落矿:浅眼爆破落矿;机械力量落矿(风镐、 切割机、切煤机) 2、 搬运: 3、 地压管理:1)工作面支护:木支护,金属 支护,液压支护;排距1~2米,间距1米左右, 工艺;作用:保证工作面安全; 2)初次放顶:空区跨度通常大于最大 悬顶距(6~20米) 3)经常放顶 4、 通风:
第六章 崩落采矿法
思考题: 1、 如何准确的说Vs和Vf哪个大? 2、 如何理解图 3、 依次全量放矿的矿石损失为何比等量 同时放矿大? 4、 两放矿口放等量矿石,一个放的块大
第六章 崩落采矿法
为减少损失贫化,根据上边放矿理论在崩 落法采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块度:矿石的块度要适当,不可太小 也不可太大,覆盖废石的块度应大于矿石 的块度。
第六章 崩落采矿法
三、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1、构成要素: 矿块通常沿走向布置
第六章 崩落采矿法
矿块长度: 因无矿房和间柱,矿块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通常以放矿溜井控制的长度作为矿块的长度, 这个长度等于溜井之间的距离。主要由搬运设 备的有效运输距离和溜井的放矿条件决定,由 于各种搬运设备的有效搬运距离相差很大,矿 块长度的变化范围也很大,在生产实践中常在 50~200米范围内。
崩落法采矿法

5安全道:每10m设一条安全道与上部阶段巷道 连通
3 切割工作:包括切割巷道和切割上山
1 切割巷道
2 切割上山
4 回采工作 1回采工作面形式:
直线式和阶梯式 2落矿:浅孔落矿 3出矿:电耙出矿 4顶板管理:工作面压力分布图
1支护:木支护;金属支护 2放顶 5通风
有中等稳固 连续回采时可用于不够稳固的矿石中 4矿石价值不高;也不需分采;不含较大的岩石夹层 5 矿石没有结块性;氧化性和自然性 6 地表允许崩落
6 阶段强制崩落法的优缺点:与分段崩落法比;阶段强 制崩落法采准工程量小;劳动生产率高;采矿成本底;作 业安全 缺点;生产技术和放矿管理要求严格;大块率高 矿石损失大等
1 减少矿石损失的常见技术措施 1开挖下盘岩石;将电耙漏斗出矿口布置在
下盘岩石之中 2合理确定结构参数
有底柱分段崩落法矿石残留体与结构参数关系
采后地压
原地压
back
缺点:支护用木材;劳动强度大;顶板管理复杂
短壁法工作面短小;灵活性大;但矿块生产能力和劳动生 产率底于长壁法 适用地质条件复杂;地压大的矿体
第四节 有底柱分段崩落法 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即有底部结构的分段崩落法 特点: 1 按分段逐个进行开采; 2 在每个分段下部设有出矿专用底部结构底柱 分段回 采由上向下逐个分段 进行回采
1 矿石稳固时用中深孔拉底 如图1618
2矿石不稳固时;用浅孔拉底;在拉底水平留矿柱;在矿柱上打 好眼;与分层大爆破同次分段爆破
5 回采工作:落矿和出矿
6 采场通风
二·垂直深孔落矿有底柱分段崩落法
如图1620
1 矿块结构参数:阶段高5060m;分段高1025m;分段底柱高 68m;矿块长2530m;宽1015m
非煤开采16.崩落采矿法

2~2.4m,高度为矿层厚度。
2013-7-24
第二节 单层崩落法
第 十 六 章 崩 落 采 矿 法
4、回采工作 回采工作:落矿、运矿、支护和放顶。 1)工作面形式: 直线式:利于顶板管理、不能平行作业, 梯段式:不利于顶板管理、能平行作业
2013-7-24
第二节 单层崩落法
第 十 六 章 崩 落 采 矿 法
3.采准工作 为提高矿块生产能力和适应这种采矿方法溜
第 十 六 章 崩 落 采 矿 法
井多的特点,在阶段运输水平多用环形运输系统。在环形运
输系统中,有穿脉装车和沿脉装车两种形式。穿脉装车的优 点是,由于溜井布置在穿脉巷道内,运输很少受装载的干扰,
故阶段运输能力较大;此外,可利用穿脉巷道进行探矿。它
的缺点是采准工程量大。确定穿脉巷道长度时要考虑溜井装 车时整个列车都停留在穿脉巷道上,不阻挡沿脉巷道的通行。
基本特征:随着崩落矿石,强制(或自然)崩落围岩充
填采空区,以控制和管理地压。 崩落采矿法包括以下采矿方法: 单层崩落法 分层崩落法 有底柱分段崩落法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浅孔落矿 浅孔落矿 深孔落矿 深孔落矿
阶段崩落法
深孔落矿
2013-7-24
第二节 单层崩落法
概述:主要用来开采顶板岩石不稳固,厚度小于3m的缓
但施工比较复杂和不便于出矿计量。设计时结合具体条件
根据放矿管理、工程量和生产能力等要求选取。溜井断面 一般为1.5×2m² 或2×2m² 。溜井的上口应偏向电耙道的一
侧,使另一侧有不小于1m宽的人行通道。溜井多用垂直的,
便于施工。倾斜溜井上部分段(长溜井)不小于60º ,最下 分段(短溜井)不小于55º 。
2013-7-24
崩落采矿法详解

采
• 矿块倾斜长度等于阶段斜长,取决于允许的工作
矿
面长度。一般工作面长度根据运搬设备的有效运
法
距和顶板稳固性确定。国内长壁式崩落法采场广
泛采用电耙运搬,工作面长度一般为30-60m。
• 矿块走向长度:不受地质条件限制(如无倾斜断 层)时,一般为70-150m,少数达200-300m。
第二节 单层崩落采矿法
• 三、切割工作
第
• 切割工作包括掘进切割上山3和切割平巷5,如图6-1所
六
示。
章
• 切割上山相当于煤矿的“开切眼”,作为起始回采的自
崩 落 采
由面。它一般位于矿块一侧,与矿块下部的矿石溜井和 上部的安全通道相连。 • 切割平巷作为崩矿的自由面,并兼作通风、行人通道,
矿
安放电耙纹车或刮板输送机。切割平巷位于采场下部,
章
法等少数崩落采矿法以外,这类采矿方法采下的矿石大
崩 落 采 矿 法
部分是从崩落的覆盖废石层下放出的,故矿石损失,贫 化大(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分别比其他采矿方法大5%10%)。
• 崩落采矿法的应用:是三大类采矿方法中应用较为广泛 的一类采矿方法,在部分国家(如瑞典)和部分矿种( 如铁矿)开采所采用的采矿方法中,崩落采矿法位居榜
法
➢ 崩落采矿法会引起围岩破坏和地表塌陷。因此
,覆岩允许破坏和地表允许塌陷是使用崩落采
矿法的基本条件。
第一节 概述
• 空场采矿法采用两步骤回采,矿房回采生产能力大、效
第 六
率高,但矿柱回采生产能力小、效率低。与两步骤回采 的采矿方法不同,崩落采矿法采用一个步骤回采,因此 ,一般,矿块生产能力大、效率高。但是,除单层崩落
第
采用盘区划分时,有些矿山将盘区沿倾斜
几种地下采矿方法总结

优
生产效率高、作业安全、生产灵活
缺
损失贫化大,不适开采高品位,高价值的矿石
详细分类垂直方向上崩落单元划分
名称矿块的结构特征
特点
优点
缺点
大的特点备注适用
单层崩落法适用:开采顶板岩石不稳固、厚度小于3m、倾角小于30°的层状矿体
长壁式
工作面壁式,工作面长等于整个矿块斜长
采准工作和工作面布置简单,生产能力答.劳动效率高,损失贫化小,通风好
大部分矿房和矿柱回采,回采时充填采空区,用充填采空区控制地压.矿石损失贫化小,成本高,充填系统复杂,
适用条件
矿石围岩稳不稳固均可以应用,最好是矿石品位高的贵重金属
分类依据
1矿块结构和回采工作面2充填料和输送方式干式、水力、胶结
详细分类
特征
适用
优点
缺点
充填顺序
单层充填法壁式充填法
用矿块倾斜全长的壁式回采面沿走向、依次按矿体全厚回采,同时充填
缓倾斜薄矿体,顶板岩层不允许崩落,不留矿柱一步骤回采
回采率高、贫化率低
矿工效率低、坑木消耗量大边出矿边架木棚
从下向上一段一段充、充填时拆除立柱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
将矿块分矿房矿柱采,采矿房时从下向上逐层
砌隔离墙
矿石损失小
成本高、充填系统复杂、阶段间柱回采困难
下到上
上向倾斜分层充填法
分矿块倾斜分层
回采:三角底部倾斜工作面,正常倾斜面,三角顶部;水砂充填
薄中厚、缓倾斜、矿岩稳固矿体
工作面沿矿体走向或倾向全面推进,回采过程中将夹石或贫矿留下形成不规则矿柱,维护采空区
采准工作量小,回采简单,成本低,木材消耗小,通风好
顶板暴露面积大安全性差,损失高,顶板和通风管理要求严格
矿山井下采矿方法的技术对比分析

矿山井下采矿方法的技术对比分析在矿山开采领域,井下采矿是一项复杂且关键的工作,而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对于提高采矿效率、保障安全生产以及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至关重要。
不同的采矿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下面我们就对几种常见的矿山井下采矿方法进行技术对比分析。
一、空场采矿法空场采矿法是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先采矿房,后采矿柱。
在采矿房时,依靠矿岩自身的稳固性和留设的矿柱来支撑采空区。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采场生产能力大,回采成本低,矿石贫化率小。
例如,在开采稳固性较好的厚大矿体时,采用房柱法可以实现高效率开采。
工人在宽敞的矿房中作业,安全性相对较高。
但空场采矿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矿岩稳固性较差,容易引发顶板冒落等安全事故。
而且,后期回采矿柱时,作业条件往往较为困难,资源回收率相对较低。
二、崩落采矿法崩落采矿法是随着矿石的采出,有计划地强制或自然崩落围岩来充填采空区,以控制地压。
常见的崩落采矿法有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和有底柱分段崩落法。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具有结构简单、机械化程度高、开采强度大等优点,适用于开采中厚以上、倾斜至急倾斜的矿体。
但其矿石损失贫化较大,通风条件相对较差。
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在采准工程布置上相对复杂,但矿石损失贫化指标相对较好,通风条件也有所改善。
不过,这种方法的采准切割工程量较大,成本较高。
三、充填采矿法充填采矿法是在回采过程中,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以控制地压和防止地表下沉。
常用的充填采矿法有干式充填法、水力充填法和胶结充填法。
干式充填法的充填料成本较低,但劳动强度大,充填效率低。
水力充填法能够实现较高的充填效率,但需要处理大量的泥水,排水费用较高。
胶结充填法的充填体强度高,能够有效控制地压,但充填成本相对较高。
充填采矿法的优点是能够有效控制地压,减少地表下沉和矿石损失贫化,提高资源回收率。
但其缺点是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生产能力相对较低。
四、采矿方法的选择因素在实际矿山开采中,选择采矿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单层崩落采矿法的采准与切割
采准布置可分为脉内和脉外两种布置方式。
脉内采准又可分为双巷道布置方案(图1)及单巷道方案(图2)。
采用双巷布置后退式回采时,阶段运输巷道随回采工作面的推进而报废,而保留下部巷道做为下阶段回采时的回风、运料和行人之用,因此采场通风条件好,可以实现多阶段采矿。
单巷道布置方案的优点是采准工程量小,但运输巷道的维护工作量大,需要留矿石顶柱和底柱,矿石损失大,采场通风条件也不好。
近年来有些矿山使用混凝土预制块支护巷道不留顶柱,减少矿石损失;脉外采准布置方式也可分为双巷道布置方案(图3)及单巷道布置方案(图4)。
前者采场通风条件好,运输能力大,用于大型地下矿山。
后者由于采准工程量小,巷道维护工作量也小,故使用的较多。
图1 脉内采准双巷道布置图1-沿脉运输巷道;2-运料巷道;3-电耙硐室[next]图2 脉内采准单巷道布置图1-沿脉运输巷道;2-回风巷道图3 脉外采准双巷道布置图1-沿脉运输巷道;2-装矿巷道;3-联络巷道;4-安全口图4 脉外采准单巷道布置图1-沿脉运输巷道;2-电耙巷道;3-安全口[next] (1)放矿溜井。
采场内使用电耙沿矿体倾斜耙矿时,每个放矿溜井负担的耙矿范围最多不超过4 排木柱的间距,因此放矿溜井间距一般为4~6m。
如用电耙沿矿体走向耙矿时,每个采场可以布置一个放矿溜井。
(2)拉底巷道。
一般采用图5 的布置方式。
图5 拉底巷道布置方式1-拉底巷道;2-放矿溜井(3)安全口。
如图4 所示,自矿块上阶段运输巷道中掘进安全口,间距10~12m,规格2.0×1.8m,供行人、通风和下料用。
(4)切割上山。
以长壁式单层崩落法为例,每个矿块回采之前需要掘一条或多条切割上山,其规格为2~2.4×2m。
上山位置一般布置在矿块的一侧,距边界断层5m 左右,如果采矿需要通过矿块内数条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