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原生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原生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原生家庭是指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生活的家庭环境,此环境对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和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念以及情感关系的地方,因此原生家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原生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并讨论其在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1. 价值观念的塑造原生家庭是个体习得价值观念的首要场所。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塑造了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评价标准。
如果父母注重公平和正义,孩子很可能也会形成这样的意识;相反,如果父母崇尚自私和不诚实,孩子有可能受到不良影响。
因此,原生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深远且持久的。
2. 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原生家庭对个体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温暖、支持和尊重个体需求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自尊心与自觉性;相反,一个冷漠或者拮据而严苛的家庭环境则可能导致个体内心不平衡甚至具有抑郁倾向。
因此,原生家庭对于个体内心健康和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3. 人际关系与社交技能原生家庭在人际关系与社交技能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个良好家庭环境提供了充足而稳定的亲密关系,并教导孩子如何与他人建立积极健康的关系。
这种关系模型通常会在个体日后社交中发挥重要作用,不论是形成友谊还是进行合作。
相反,一个缺乏沟通与亲密关系模板的原生家庭可能导致个体难以建立和维持积极健全的人际关系。
4. 教育取向与成就动机原生家庭塑造了孩子对学习和成就动机的取向。
研究表明,来自温暖、鼓励和支持性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更容易形成积极参与学习、追求成功并努力取得成绩等正面教育取向。
与之相反,在逆境、冷漠或者过于娇纵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可能缺乏积极动机和目标导向性。
因此,原生家庭对于激发个体学习兴趣和保持积极学习动力起着显著作用。
5. 行为模式与社会适应性原生家庭也对于个体行为模式和社会适应性产生影响。
在一个亲善、被尊重且有清晰界限和规范定义的家庭环境中被养育长大,个体往往更容易形成积极健全行为模式,并具备良好社会适应能力。
原生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原生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原生家庭是指一个人成长的最初家庭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生家庭对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个体成年后的人格特征和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将探讨原生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
1. 人格特征的形成原生家庭是个体人格特征形成的最初场所。
父母的个性、价值观和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特征。
父母的溺爱或严厉、家庭的和睦或冲突等因素都会对孩子的人格特征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性格开朗、内向、乐观、悲观等。
2. 情感的表达与处理原生家庭也是个体学习情感表达与处理的最初场所。
在家庭中,孩子会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处理情感冲突等。
父母之间的情感表达方式、处理冲突的方式都会成为孩子的榜样,影响其日后的情感表达与处理方式。
3. 人际关系的建立原生家庭的环境也会对个体的人际关系建立产生影响。
在家庭中,孩子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
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父母关系等都会对孩子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4. 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原生家庭也是孩子学习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最初场所。
父母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会直接影响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和评价,塑造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家庭中,孩子会学会如何看待社会、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对待成功和失败等。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日后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
二、如何处理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1. 理性认识原生家庭的影响个体需要认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并尽可能客观地分析这些影响。
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影响,对个体的成长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只有理性认识原生家庭的影响,才能更好地处理这些影响。
2. 积极面对原生家庭的问题如果个体在原生家庭中遇到种种问题,如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家庭关系的不和谐等问题,个体需要尽量积极面对这些问题。
避免悲观和消极情绪对自己的影响。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5篇]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170f6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a.png)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5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一)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2017-2-21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也是最重要的生长环境,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
中国的一句俗语“有其父,必有其子”,印证了父母的行为处事对孩子的影响。
几个月大的儿童就开始跟父母“咿呀”学语,一岁左右蹒跚学步,孩子学会了说话、走路后,其说话的语调、走路的姿势都可能带有父母的痕迹,这一点在幼小的儿童家庭给与孩子的温馨人是环境的产物,每天耳濡目染,久而久之难免不被潜移默化。
国民才女萧红,她的童年几乎没有人关心过她,除了她的祖父,偶尔给予她一丝心灵的慰藉,她的父母则长期处于歇斯底里的状态,对孩子漠不关心,母亲将在父亲那受到的戾气,不经意间转移到子女身上,恶言恶语像是家常便饭,在这样一个扭曲的家庭中成长,哪有什么温暖可言?她说,有一天她悲哀的发现性子中的暴戾根深蒂固,它潜在身体里面,无声无息。
但总会在某个时机露出端倪,暗示它的邪恶。
如同一直套路很深的寄生虫。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里成长的孩子,长期缺爱。
一旦成年,就会像逃离牢笼一样逃离自己的家。
走进社会,几乎本能的追逐温暖,哪怕是焚烧自己的火焰。
而有些父母对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揽,像老母鸡护小鸡似的整日将子女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下连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让他们做。
甚至将子女的活动范围也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内。
这种过分的保护,严重干扰了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社交困难、缺少自信、优柔寡断,甚至缺少道德情感和责任心。
原生态家庭对人造成的性格一般有俩种表现形式:相同或相反。
比如,父母沉默寡言,孩子要么很少说话,要么表达能力特别好。
父母有暴力倾向的,子女要么同样暴力,要么懦弱无能。
这些影响,都是深深扎在潜意识当中的,并不会直接显露,只会在特殊情况下表现出来。
如何走出从原生家庭的阴影

如何走出从原生家庭的阴影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家庭也在变化,一些人生长在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而另一些人则有着不如意的成长经历。
特别是在原生家庭,一些负面的家庭环境会给成长中的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和创伤。
这些影响和创伤会在以后的成长生活中持续存在,造成许多的心理问题。
那么如何走出从原生家庭的阴影,才能让我们更加自信,更加坚强的面对生活呢?第一步:认识自己的阴影面对原生家庭带来的阴影,我们必须先从认识自己开始。
无论是性格独特的人还是依赖于他人的人,他们都需要有意识地了解自己的个性和行为。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尝试去理解我们的阴影,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去找到解决的办法。
第二步:接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人们并不总是出生在完美的家庭中,有时候,我们需要面对某些让我们深受创伤的家庭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更加努力的去适应这种情况。
当我们面对自己的阴影时,我们必须学会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习如何自我治疗以克服对原生家庭的影响。
第三步:与他人交流交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即使你并不想与别人分享自己的问题,但让别人知道自己的问题有时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为当我们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他们可能会给你一些新的见解和新的建议。
倾听他人对我们的意见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问题,并且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
第四步:学会与他人沟通当我们学会与他人交流时,也要学会与他人沟通。
这是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因为只有当我们与他人交往时,我们才能了解他人的情况,我们也能够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需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同时要注意平衡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确保获得好的结果。
第五步: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社交圈子对于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要寻找那些与我们有着相同经历的人,和他们交往,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问题,同时也能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
此外,建立自己的社交圈能够让我们与他人建立更好的关系,更好地融入社会。
原生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原生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原生家庭指的是一个个体成长过程中最早的家庭环境,包括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对个体的教育、关爱、支持等方面的影响。
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发展有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塑造了个体的性格、人格、情感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
本文将从原生家庭对人格发展、情感发展、社交能力以及自我认知等方面展开讨论,并探讨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个体的成长和未来。
1. 人格发展原生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态度以及家庭氛围等都会对个体的人格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价值观念传递以及情感投入都会直接塑造孩子的品格和性格特征。
比如,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环境可以培养孩子乐观豁达、善良宽容的品格;而一个缺乏安全感和温暖的家庭则可能导致孩子孤僻内向、缺乏自信等问题。
因此,人格的形成离不开原生家庭对个体的积极引导和塑造。
2. 情感发展在家庭中,个体早期接受到的情感滋养和关爱是情感发展的重要基石。
父母对孩子的呵护、关心以及情感交流都能够促进孩子健康情感发展,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
相反,缺乏父母关爱或者存在心理虐待等因素则可能导致孩子情感发展出现问题,甚至影响到他们成年后的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能力。
因此,在原生家庭中获得健康、温馨的情感滋养对于个体全面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3. 社交能力原生家庭也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境。
在家庭中,孩子接触到父母、兄弟姐妹等不同年龄段的家庭成员,从中学习沟通技巧、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一个和睦、支持性强的家庭环境可以培养孩子积极主动、善于与人交往的社交能力;而一个冷漠或者暴力冲突频繁的家庭环境则可能导致孩子社交能力不足,难以处理人际关系。
因此,原生家庭对于培养个体积极健全的社交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4. 自我认知在原生家庭中,个体也会形成一定程度上关于自我的认知和定位。
父母对孩子的评价、期望以及行为示范都会影响孩子自我认知和自尊心的形成。
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影响

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影响原生家庭是指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家庭环境,包括父母和其他亲属。
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十分深远,它塑造了个体的性格、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以下将从心理、社会和情感方面分别探讨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
从心理方面来看,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原生家庭中,父母的方式和方式对个体的自尊心和自我认同感产生重要影响。
若父母以尊重、鼓励和关爱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会形成自我肯定、自信和乐观的态度。
相反,如果父母以苛刻、批评和拒绝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会感到不被接受和不被重视,从而形成自卑、消极和焦虑的心态。
此外,父母的教育方式和价值观也会对孩子的认知和情感产生重要影响。
在影响认知方面,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决定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和思维方式。
例如,如果父母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探索和尝试新事物,孩子会形成积极主动、善于思考和学习的认知方式。
而如果父母控制、限制孩子的行为和思维,孩子会变得依赖性强,缺乏创造力和主动性。
在情感方面,原生家庭中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对孩子的情感回应也会对个体的情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家庭气氛和谐、亲密,父母对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充分回应,孩子会形成安全的情感依恋,有利于个体的社交和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
相反,如果父母之间冷漠、敌对或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会感到孤独、不安全,从而导致社交和情绪方面的困扰。
从社会方面来看,原生家庭对个体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原生家庭是一个孩子接触社会的第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孩子通过与家人的交流和互动学会了和他人交往的方式和技巧。
如果原生家庭中存在着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孩子会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和分享,从而有利于个体与他人的和睦相处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相反,如果原生家庭中存在着敌对、冲突或暴力的人际关系,孩子会模仿这种行为,出现挑战、敌对或暴力的行为,从而导致个体的社会适应问题和人际关系的困扰。
总的来说,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心理、社会和情感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应对原生家庭的措施

应对原生家庭的措施原生家庭是一个人成长中最影响深远的环境,它的特点一方面可以保护、支持和赋予孩子生命的力量,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比如说,不健康的家庭结构和生活习惯、情感和行为问题以及心理创伤等。
这些问题可能对个人的健康和幸福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应对原生家庭对个人的不良影响:1. 健康家庭关系的建立在较为健全的家庭关系中,父母具有互相尊重、关心和支持的健康交流方式,子女也可以在家中感受到温暖的情感渗透和支持,这种交流方式可以成为子女日后正常人际交往的基础。
然而,如果原生家庭中存在着冷漠、暴力等不健康的关系,个人在面对类似情境时就可能会受到更加不良的影响。
因此建立一个健康和亲密的家庭关系成为了对应此类问题的首要策略。
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的途径有很多种。
主动倾听、理解并且接受家庭成员的不同意见和需求是其中最基本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及时重视并理解他人的意见能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
2. 克服情感障碍家庭关系的质量对一个人的情感健康至关重要。
在家人之间,关于爱和支持的交流强化了我们的自尊感和归属感。
另一方面,在家庭中经历的挫折和伤害促使我们构建不依赖和私密的关系概念和方式。
一旦我们能够了解我们的情感障碍并与之和平相处,我们就能够抚平苦楚的痛苦。
因此,对于家庭中存在的情感干扰问题,我们应该主动去寻求相应的帮助,或者自己努力克服自己的情感问题。
并且,要积极参与家里的各种生活,尽量让自己融入家庭中,增加归属感。
3. 从心理方面来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我们往往要考虑个人心理的变化,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知道自己的心理防线,知道如何防御来自家庭成员的负面影响,如家庭暴力、创伤和其他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习惯。
在此基础上建立心理咨询和辅导机制,以帮助个人应对原生家庭对个人健康的长期影响。
4. 打造自我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在其基础上塑造了其行为方式、对日常事物的理解和对自己的内心体验。
如何消除原生家庭带来的阴影

如何消除原生家庭带来的阴影
原生家庭对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消除原生家庭带来的阴影,以下是一些建议:
1.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了解自己是消除原生家庭阴影的第
一步。
通过反思和自省,我们可以认识到自己受到的影响,并接受自己的过去。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的行为和反应,并为自己制定更合适的应对策略。
2.寻求专业帮助:与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合作,可以帮
助我们深入了解原生家庭的影响,并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专业人士可以指导我们面对和处理过去的创伤,帮助我们建立更健康的心理模式。
3.建立支持系统:与朋友、家人或其他亲近的人分享自己的
感受和经历,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他们可以提供鼓励、支持和建议,帮助我们应对原生家庭带来的挑战。
4.培养积极的应对策略:学习和发展积极的应对策略,如情
绪调节、沟通技巧和自我管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原生家庭带来的困扰。
这些策略有助于我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并改善与他人的互动。
5.设定个人边界:设定个人边界是保护自己免受进一步伤害
的重要方式。
学会说“不”,并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可以建立自尊和自信,减少原生家庭阴影的影响。
6.培养自我关爱:照顾自己的身心健康是消除原生家庭阴影
的关键。
通过健康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睡眠,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心理韧性,更好地应对挑战。
请记住,消除原生家庭阴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
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影响
人这一生,会经历两个家庭。
一个是出生和成长的家,一个是长大成人后自己组建的家,第一个家就叫做原生家庭。
一提起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有钱没钱。
对于家庭来说,钱固然重要,可比钱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家庭氛围”。
心理学专家表示,原生家庭可以塑造一个人的信念,影响价值观的形成,决定人们日后对待事情的看法和行为,甚至影响人的一生。
如果一个人生长于问题丛生的原生家庭中,将来他很可能缺乏安全感,对外界敏感、缺乏同理心,甚至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关于“原生家庭”的问题就总会在知乎上被讨论成热榜话题。
其中有一个经典的问题是:“一个完美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模样?”知友们的回答可以归结为正负两方面效应:
正面来说:一个好的原生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多半胆子很大,开朗仗义,这种孩子不畏惧别人的目光,自信、敢作敢当,处事有灵活性,不容易对困难屈服。
因为有把握被爱,所以更倾向于追随自己的内心而活。
懂得关心别人,与缺爱孩子的礼貌拘谨不同,相处起来让人很舒服;
与之相反:一个不好的原生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内心多半伴随着心理阴影,常常表现出自卑、敏感、脆弱、无助的情绪,做事情缺乏信心和勇气,畏首畏尾,不能坦然的面对失败,对自我不满又很难改变和走出困境,看待问题更为悲观,喜欢独处,亦是孤独,没有归属感、安全感,对这个世界疏离,很难与别人建立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
正如其所言,原生家庭带给一个人的心理影响,可能是伴随一辈子的,尤其是负面影响。
一个穷怕了的人,即使后来靠自己的努力过上了不错的生活,依然改不了抠门的习惯。
一个从小就目睹了父母失败婚姻的人,即使遇上靠谱的另一半,对结婚这件事也还是免不了担忧。
一个成长过程中总是被忽视的人,即使在某个领域有天赋,也会因为自卑,不敢掌握话语权。
你被什么伤害过,就恐惧什么。
人对痛苦的记忆总是比快乐更深刻。
之前有段话在微博上很火:“一直觉得家庭氛围好的小孩很幸运,他见过好的感情是什么样的,拥有对健康的爱的敏锐嗅觉,很容易就往正确的方向跑。
”因为知道往正确的方向跑,所以总是过得很幸福,总能交到不同的朋友,然后从不同人那里收获到更多的温暖和爱。
那么在凑合、冷战、吵架的夫妻关系下长大的孩子呢?“不知道什么是好的,要花很多力气去踢开那些糟糕的。
要碰壁很多年,才知道哪条路是对的。
”他们不够幸运,所以没能享受更多的保护和关爱,却承受了不该承受的冷漠的暴力。
于是,变得又独立,又没有安全感,表面上无忧无虑,内心里千疮百孔。
原生家庭对心理的影响,完全是两个极端。
一种会带来坦然和充足的爱,饿了找妈妈,累了就回家,从来不害怕,因为有爸爸。
一种会带来埋怨和无奈,一方面感谢父母让自己提前拥有独立自由的人格,另一方面又真的心疼自己,错过了人与人之间很重要的东西——表达和接受爱的能力。
很多人在讲原生家庭的时候说那你离开你爹妈呀,脱离他们呀,你爹妈不是情感勒索吗,不是要管你吗,不是要掌控你的人生吗,你离开他们嘛,那些人都说我离不开,为什么离不开,张爱玲一句话就说明白了,精神上的残废,他们共生了,你们在原生家庭也一样啊,你爹妈忽视你啊,但是你还要去祈求他们对你一点点的关爱啊,你爹妈管控你,但是你还是离不开他们,为什么,因为你精神上残废了,原生家庭的可怕,就在这种地方。
成长某种角度看,就是一种背叛。
背叛自己的原生家庭,背叛自己的童年经历。
否则,可能就是在轮回父母的模式,或重复自己的童年经历。
你可以选择不原谅,也可以选择放下。
若是你的原生家庭很幸福,你很幸运,它会成为你一生的治愈。
若是你受过原生家庭的伤害,很难愈合,很难忘记,要做到原谅,可能很难,但至少学着放下,还是期望你,能为自己,活出一个更好的后半生。
——阿耐《都挺好》
我们没法甩开自己的影子。
但是,我想我们或许可以学着跟影子相处。
我们可以试着理解父母
尽管我们都期待可以拥有一个“完美父母”或者“完美童年”,但其实我们都清楚“完美”从来都不存在。
就像是否遭遇创伤,任何人也无从选择。
原生家庭、父母、童年,他们都仅仅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有些父母做得不够好,也许是因为他们不知道。
而大部分的父母,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已经做得够好了。
原谅父母,不是没有原则,而是看不破这些,你很难清除自己的心结,从当前的阴影与性格
缺陷里走出来。
我们可以试着接纳自己
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一些事情,不是因为别人高兴或者不高兴,而是考虑到自己怎么样去对待外在的这个世界。
幼年时候的我们,没有能力让自己摆脱“听话”的牢笼,
但现在不同,现在你是一个成年人,痛苦经常不再是一种真实的东西,而仅是你内在的一种感受,一旦你好好的去感觉它,让它在你心里流动,这个感觉就会成为一份能量。
找一个可爱的“爱人”
如果在长大后,可以和身边的人,比如说情侣,建立“情绪安全感”,那么这种童年时代情感上的缺陷可以从另一个人身上得到弥补。
就像苏明玉遇到石天冬那样,你可能也只是需要一个温暖的人。
找一个专业的咨询师帮助你
如果你觉得你无法无法自我调节,需要外界帮助,建议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如果创伤来自父亲,建议去找和父亲年龄相仿的男性治疗师,如果创伤来自母亲,建议找和母亲年纪相仿的女性治疗师。
他们会以专业的方式方法来助你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阴影。
东野圭吾在《时生》一书中对原生家庭的解释:“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
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懂得接纳原生家庭的不完美,也就懂得了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学会打破原生家庭的桎梏,也就学会了创造自己的再生家庭。
如果原生家庭没有给自己足够的爱,那就自己给自己更多的爱;如果原生家庭没有给自己太多的钱,那就自己努力赚钱;如果原生家庭让自己变得自卑,那就一点点学着变得自信。
所谓成长,本来就是用自己的好,弥补之前的不好,用自己的爱,去弥补那些缺失的爱。
不管发给你什么牌,努力打好它,就等于做对了人生大部分事情。
很多心理学书籍主张通过探索童年的经历而找到成人性格里面的缺陷和阴暗面,从专业角度讲有道理,但实际也会给人一种误导:我当前的不如意,生活工作中的种种障碍,都是童年造成的,父母不科学的教育方式给了我扭曲的性格,所以我现在很失败。
然而,一个独立的大人,该有最基本的担当,不要把原生家庭当作不肯成长、改变的借口。
原生家庭能够影响我们的性格,束缚我们的心理,但离决定我们,还差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