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探讨:原生家庭对我们爱情观的影响

合集下载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家庭背景与恋爱观念的关系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家庭背景与恋爱观念的关系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家庭背景与恋爱观念的关系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的恋爱观念日益多元化,不同的家庭背景对于他们的恋爱观念也有一定的影响。

家庭背景涉及到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家庭价值观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会塑造一个人的恋爱观念。

因此,深入了解大学生恋爱观中的家庭背景与恋爱观念的关系,对于了解青年群体的恋爱态度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家庭背景对恋爱观念的塑造1. 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家庭环境对于他们的恋爱观念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成长在和谐家庭中的大学生更容易对爱情持乐观态度,他们在家庭中得到了丰富的爱和关怀,对于感情的经营也更加注重。

相反,成长在不和谐家庭中的大学生可能会对爱情持悲观态度,他们可能会缺乏对感情的信任,认为爱情是短暂的和不可靠的。

2. 教育方式的影响家庭的教育方式也会对大学生的恋爱观念产生影响。

严格的教育方式使得大学生更加保守和传统,他们对感情持保守态度,婚前性行为可能会被视为不可接受的。

而开放的教育方式则会培养出更加包容和自由的恋爱观念,大学生们更加注重个体的感受和自由选择。

3. 家庭价值观的影响家庭的价值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恋爱观念。

传统价值观认为婚姻是人生最终目标之一,大学生可能更加倾向于选择稳定而长久的感情关系,并对婚姻有着较高的期望值。

而现代价值观则更加注重个体的感受和自由,大学生们更加注重恋爱的快乐和个人成长。

二、家庭背景对恋爱观念的影响1. 对于恋爱观念的接受程度家庭背景的不同会影响大学生对于某些恋爱观念的接受程度。

例如,在传统的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更可能认同传统的恋爱观念,如男方应主动追求女方。

而在开放和现代的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则更倾向于接受男女平等的恋爱观念,如男女双方应平等地对待感情。

2. 对于婚姻观念的态度家庭背景也会影响大学生对于婚姻观念的态度。

传统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可能更看重婚姻的稳定性和长久性,倾向于选择结婚并追求家庭幸福。

而来自现代家庭的大学生则更注重个人的发展和自由,对于婚姻观念可能持有更加灵活的态度。

原生家庭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原生家庭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内外学 者已经注意到原生家庭对大学生婚恋观 的影响。如美国学者 J. 罗斯·埃什而曼 曾从家庭教育学的视角对大学生婚恋观 表现出来的形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 表明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婚恋观存在的影 响较大 [4]。国内相关学者也开始关注原 生家庭在个人成长中的影响,吴雨薇在 原生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的研究中提 出,原生家庭影响个体的心理行为问题、 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 [5]。吴彬研究发现, 父母的教育方式、婚姻状况、家庭成员 沟通情况等因素会影响到大学生婚恋观 及婚恋行为 [6]。虽然国内外已经有学者 在原生家庭、大学生婚恋观这方面做过 一些研究,但大多零散,对于原生家庭 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这一课题的 研究还比较缺乏,在原生家庭的具体影 响机制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本文在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原生家庭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采 用自编的原生家庭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 的影响调查问卷。以随机抽样的方式, 在网络、课堂、自习室发放问卷。本问 卷共 20 个项目,笔者从多方面考虑, 结合当前社会大学生婚恋热点,从客观 现象出发设置问卷题目。主要从父母的 情感状况、结婚年龄、相处模式、教养 方式及对待大学生恋爱的态度入手,进 而与大学生自身的情感态度、恋爱倾向
原生家庭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否存在差异,并制成表 1。
响着他们的婚恋观。
2.3 数据处理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三种不同原生 3.2 原生家庭氛围
采用问卷星对问卷进行收集、统计、 家庭模式下的大学生对其恋爱对象倾向
家庭氛围是一个家庭中家庭成员之
分析,采用 SPSS17.0 对数据进行录入, 各有其特点。大学生恋爱总体倾向与双 间的关系及其所营造出的人际交往情境 并用交叉表及卡方对调查数据进行统 方各有千秋,但大体相称,占总人数的 和氛围 [9]。家庭氛围是无形的,但它却

原生家庭对子女婚姻观念的影响

原生家庭对子女婚姻观念的影响

原生家庭对子女婚姻观念的影响婚姻观念是指一个人对婚姻及其相关价值观的看法和认识。

而这种观念往往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原生家庭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早接触到的家庭环境,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亲属关系。

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婚姻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原生家庭对子女婚姻观念的影响表现在家庭模式。

传统的家庭模式往往是父亲在外工作,母亲在家照顾孩子和家务。

这种家庭模式很容易影响子女的婚姻观念,使他们认为男人应该挣钱养家,女人则应该在家相夫教子。

这种传统观念可能会导致子女对婚姻产生片面的认识,认为男人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而女人则是依附于男人的。

其次,原生家庭对子女婚姻观念的影响还表现在家庭关系。

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对子女的婚姻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原生家庭中存在着不健康的夫妻关系,如争吵、冷漠、暴力等,子女可能会对婚姻产生恐惧和不信任。

相反,如果孩子在家庭中见到了父母之间的和睦和支持,他们会更容易相信婚姻的美好和价值。

此外,原生家庭的价值观也会对子女的婚姻观念产生影响。

家庭的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会被传递给子女,影响他们对婚姻的看法。

例如,如果父母信奉传统的宗教教义,强调家庭的稳定和婚姻的神圣性,那么子女也会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更加重视婚姻的平稳和忠诚。

此外,家庭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也会塑造子女的婚姻观念。

在某些文化背景下,包办婚姻和严格的家族规则是常见的,并且家庭的声誉往往比个人的幸福更重要。

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子女可能会将婚姻视为一种责任和承诺,而不是追求个人幸福和满足的途径。

综上所述,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婚姻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在家庭模式、家庭关系、家庭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等方面。

因此,在培养子女的婚姻观念时,家庭应该给予积极健康的示范,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供正面的家庭教育,让子女能够形成正确、平衡的婚姻观念,以实现婚姻的美满和幸福。

爱情中的家庭背景与心理影响如何处理

爱情中的家庭背景与心理影响如何处理

爱情中的家庭背景与心理影响如何处理家庭背景与心理影响在爱情关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处理爱情中的家庭背景与心理影响时,人们需要注重沟通、理解和接纳。

本文将探讨家庭背景和心理影响对爱情的影响以及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

一、家庭背景对爱情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家庭背景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家庭的价值观、行为模式以及与父母、亲属间的关系等,都会在人的一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一个人处在爱情关系中时,他们的家庭背景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首先,家庭背景会影响个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从家庭中学到的交流模式在爱情关系中得以延续。

例如,如果一个人成长于一个情感表达不充分的家庭,他们可能会在爱情中面对情感闭塞、沟通不畅的困境。

而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来自一个情感充沛、表达自由的家庭,他们可能更容易在爱情中表达情感。

其次,家庭背景还会影响个人对亲密关系的接纳程度。

一个人在家庭中的亲密关系体验会对他们日后的爱情观念产生影响。

如果一个人在家庭中经历了亲密和支持,他们可能会更容易接受和建立稳固的爱情关系。

而对那些在家庭中经历了冷漠或不稳定关系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对爱情持怀疑态度或难以建立亲密关系。

最后,家庭背景还会影响个人的信任和安全感。

一个人在家庭中获得的信任和安全感水平会直接影响他们在爱情中的信任问题。

如果一个人在家庭中长大时经历了背叛或不可靠的关系,他们可能会在爱情中存在更多的不信任感,难以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关系。

二、心理影响对爱情的影响除了家庭背景外,个人的心理影响也会对爱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人们心理上的需求、恐惧和行为模式都会在爱情中显露出来。

首先,个人的需求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爱情关系。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包括存在感、关爱、尊重等。

当一个人在爱情中得到满足这些需求时,他们会感到安全和满意。

相反,如果一个人无法在爱情中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可能会感到不满意和不安全。

其次,个人的恐惧也会对爱情产生影响。

人们的心理中可能存在着恐惧和焦虑,如对失去控制、被伤害、被拒绝等的恐惧。

谈谈原生家庭对婚姻和爱情的影响

谈谈原生家庭对婚姻和爱情的影响

谈谈原生家庭对婚姻和爱情的影响人呐这一生,都会经历两个家庭。

一个是出生成长的家,一个是长大成人后自己组建的家,第一个家就叫做原生家庭,第二个叫新生家庭。

有人在新生家庭或恋爱中的行为、思想表现,都受他的原生家庭所影响,两者的联系息息相关,更甚者会间接影响到下一代。

心理学中有个理论叫“恋爱移情作用”,就是把对过去生命中一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目前所遇到的人,或者,想从一些重要人物身上,获得却未能如愿的情感需求,力求从目前的关系中得到满足。

萨提亚心理学说,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必会重现于成年生活。

也即是婚姻中,你与爱人相处的方式,其实就是你与父母关系的重现。

有的小伙伴是不是皱着眉头反复在读上面的话了?啥意思呢,你别琢磨了,我给你用大白话翻译一下,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倘若原生家庭美满,与父母相处融洽,父母之间有恩恩爱爱,那么在他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也自然容易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密切的、和谐的关系,进入感情、婚姻也能更好的处理亲密关系,更容易获得幸福的体验。

是不是很神奇,你还真别不信,下面我就跟你好好唠唠,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在情感恋爱中的影响有多大!一、对恋爱/婚姻的影响1.缺乏安全感、归属感,感情缺失“我没办法,我就是没有安全感啊。

”你一定对这句话很熟悉吧?是的,这是很多女生的通病,但究其原因,很大程度的根源来自原生家庭。

咱们来说一个很典型的女明星例子,就是伊能静,她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婚,母亲改嫁,后来父亲又把她寄养到了日本的家庭,于是她很小就寄人篱下,没受过多少父母的关爱,然后等长大了一点回国和父亲住,父亲不久后去世了,就下200万的债务给她,她因为要还债,被迫出道,进入演艺圈,之后还了8年才全部还清。

她和庾澄庆的爱情模式也很典型,据她说,她特别没有安全感,特别容易患得患失。

在之前有一次她喝醉酒,打电话给庾澄庆,歇斯底里地哭,庾问她怎么了,她不说话,她就一直哭。

而伊能静因为自己受到原生家庭的创伤太大,是极度缺爱、缺安全感的状态,她需要爱人不断地给予她关注、给予爱,需要对方不断无条件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

原生家庭的伤害

原生家庭的伤害

原生家庭的伤害1、容易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原生家庭的伤害,其实是很影响到孩子安全感的,特别是经常吵架或者离异的家庭,会让孩子觉得这一切的发生,可能都是因为自己。

而且随着家庭的破裂,孩子会觉得自己非常没有安全感,内心会变得非常恐惧与害怕。

有的原生家庭,可能并没有出现婚姻的变故,但是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过于严厉,也会让他们内心缺乏安全感。

因为他们会觉得自己的一切都不够好,所以非常不自信,不愿相信自己。

2、容易影响孩子的婚姻观原生家庭的问题,其实很容易影响到孩子的婚姻观。

因为他们会觉得,自己的父母并不是特别幸福,而且也影响到了自己,所以他们会非常抗拒婚姻。

而且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也会让他们觉得,既然自己已经受到了这样的影响,那就没有必要再去组家庭、生孩子,免得自己的伴侣与孩子也会遭受同样的伤害。

3、容易影响孩子的交友观被原生家庭伤害过的孩子,他们在交友的时候,可能会不自觉地出现讨好型人格。

因为在这类孩子的想法里,只要自己听话一些,也许父母就会对自己好一些,一个完整的家庭也许就还在。

这种想法也会影响到孩子的交友,他们可能会无底线、无原则地去讨好别人,只为了换取别人与自己的良好关系。

时间久了后,孩子交到的朋友并一定是真正的朋友,可能只是自己讨好换来的“朋友”。

所以,别小瞧一个原生家庭带来的任何隐藏伤害,但我们的世界有太多争吵和压力,有时可能会伤害到孩子同,这时就需要我们正确的引导,将伤害降到最低。

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原生家庭的伤害?1、多多给予孩子安全感安全感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会影响到他们的交友、工作、婚姻等诸多方面。

所以当发现孩子受到了家庭的影响后,家长或其他人所能做的,就是及时给予孩子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并不是口头说的,而是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并没有被别人所抛弃,要让他们觉得自己一直是被别人爱着的。

这种安感一定要长久不断地,如果家庭无法做到,不妨可以教会孩子自给自足,因为安全感的获取并不一定需要靠外部,如果自身强大了,也能自己给予自己。

原生家庭与恋爱关系的相互影响

原生家庭与恋爱关系的相互影响

原生家庭与恋爱关系的相互影响原生家庭是指一个人出生和成长的家庭环境,它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行为模式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恋爱关系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情感连接方式,通常被视为个人情感成熟与需求满足的重要途径。

然而,原生家庭与恋爱关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

本文将探讨这一主题,以帮助读者理解原生家庭对恋爱关系的塑造以及恋爱关系对原生家庭影响的复杂性。

原生家庭对恋爱关系的影响1. 情感表达方式原生家庭塑造了个体对于情感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如果一个人从小生活在一个开放、温暖、有沟通渠道的家庭环境中,他往往会在恋爱中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而相反,在封闭或缺乏沟通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人,可能在恋爱中表现得更加内向,难以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种情感表达的差异在两性关系中经常会引发误解和冲突。

2. 亲密关系的建构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模仿父母或监护人之间情感互动的方式,这种模式会影响他们建立亲密关系时的行为。

在一个和谐、相互尊重的环境中成长的人,通常会在恋爱中表现出良好的合作与理解能力。

而如果一个人在充满冲突或暴力的环境中成长,他可能会在未来的关系中重现这样的模式,无论是表现出攻击性还是显得过于依赖。

3. 安全感与亲密依恋心理学研究表明,原生家庭会影响个体建立亲密依恋风格。

具有安全依恋风格的人在恋爱中往往更加自信,可以轻松处理伴侣间的问题。

他们通常能有效沟通,处理冲突。

而不安依恋者则容易表现出过度担忧,不信任伴侣,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

这种内心的不安全感常常使得恋爱变得紧张且容易崩溃。

4. 价值观与期待原生家庭在个体发展的早期阶段就传递了许多关于爱情、婚姻和人际关系的核心价值观。

例如,如果一个人看到父母在婚姻中的互相信任和支持,他可能在未来伴侣选择时更加重视这些因素。

反之,在一个充满责备、批评或不忠的环境中长大的人可能会对伴侣产生不切实际或负面的期待,这些期待往往源于自己的不安全感,而不是对伴侣真实特质和内涵的认识。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每一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_1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每一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_1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每一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
一样
豆瓣上署名“丁钦峰”的作者关于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的一篇文章:每一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
一、原生家庭
我们人的一生中有两个家。

一个家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

另一个是我们长大以后,自己结婚成家的那个家,我们把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

二、哪些事情影响你比较大
到底是你记得的事情对你的人生影响比较大呢,还是你不记得的事情对你的影响比较大?
是那些我们不记得的事情对我们的影响更大。

人好比一台运行良好的电脑,平时我们看到的电脑界面是我们需要看到的界面。

但决定呈现这些界面的程序却隐藏在电脑编好的程序中。

因此,我们也受一些看不见的程序的驱使,而表现出现在的行为。

在人际互动中,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里不知不觉中学到的一些行为,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三、别随便划“等号”
由于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对事情的要求有不同的规则。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刻探讨:原生家庭对我们爱情观的影响《和莎莫的500天》电影是一部关于两种爱情观念的电影,两条主导线(Tom &Summer)虽然一直交织在一起,但是思路却清晰明了。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两个不同爱情观的人相遇相爱的故事。

Tom是理想主义者,相信“爱情是命中注定”。

Summer则是现实主义者,追求当下感受,爱就爱的热火朝天,不爱就说走就走,一点余地也不留。

Tom由“相信感觉,相信童话,相信命中注定,相信只有找到真爱才会幸福”变化到“认为命运,灵魂伴侣,真爱,美好的童话故事都是骗人的。

”;Summer却由“不相信感觉,不相信爱情,认为所谓的爱情只是一种幻想”到“相信命中注定”。

Tom认识了办公室新来的女孩Summer,她可爱,迷人,自信,有点神秘。

其实先是Tom喜欢上她的,但Tom还没表白,Summer就先对Tom表达了好感,她吻了他。

他们在IKEA玩耍,拉着手逛CD店,快乐地看电影,Summer感动的时候扑在Tom怀里哭……一切都很美好很美好,他们喜欢同样的歌手,同样的音乐,sex也很棒,一切都很完美,只是Summer跟Tom 说,她不想成为谁的谁,她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属于任何人的,自己只属于自己是一件很棒的事,所以她并不想要男朋友。

她也不是Tom的女朋友。

作为男生,一般对这种不稳定的关系都不会say no的吧。

Tom听到Summer这么说的时候感到有点失望,但他还是同意了。

因为他真的喜欢这个女孩,他真的投入了,他真的在意了,他忍不住问Summer他们算是什么关系,Summer说我也不知道,可是我们现在挺好的,我很开心,你也很开心不是吗。

Tom爱着,也痛苦着,他只能一直告诉自己说,也许有一天Summer会发现,也许时间久了,Summer会愿意定下来,会发现她爱的就是他。

他们一起在草地上玩游戏,粘着对方,Tom在Summer的手臂上画画,当他们吵架之后,Summer冒着雨去找Tom跟他道歉...可是,在他们恋爱一年后,Summer不再像以前一样热情。

以前同样的笑话,她不会再觉得好玩,不会再为此而笑了。

看电影看到哭,她也不再在Tom的怀里哭,终于,她对Tom说,我们还是不要再继续这样吧。

我们做朋友吧。

他觉得没有任何人能比上Summer 给他的感觉,他爱她,他只爱她,没有她,他就不会再得到爱情了。

看完这部电影的人,都会纠结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他们没有在一起?”,无论是知乎还是豆瓣电影,有很多影迷认为Summer并不爱Tom,她只是非常享受这段“暧昧”的过程,认为Tom是最大的倒霉蛋,是这场“不确定恋情”的受害者。

还有的影迷很直接地说,Tom完全是Summer的备胎。

但是,缘分不是命中注定,只是事出有因。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Summer的背景。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对白中,找出一点蛛丝马迹。

场景:小卷毛是Tom的朋友,他想撮合Tom和Summer。

小卷毛:你有男友吗?Summer:没有。

小卷毛:为什么不交?Summer:因为我不想要男友,当别人的女友让我不自在。

我不想属于任何人,我喜欢自己一个人。

谈感情很麻烦,会伤人,谁要啊?我们还年轻,我们住在超美的城市,不如及时行乐,严肃的事情以后再说。

小卷毛:这是男人才会有的想法啊。

Tom:爱这个字是什么意思?Summer:我谈过感情,但我没看过爱。

而且现在离婚率很高,我爸妈就离婚了。

Tom:我觉得你错了。

Summer:我想我们可以持有不同的意见。

-——————————————————显而易见,Tom和Summer的爱情观是不同的。

从心理学的分析来说,Summer并非是一个对爱情不认真不负责的人,造成她这样的爱情观,实际上跟她的原生家庭(父母离婚)有密切的联系。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那个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的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

人在原生家庭里形成的情感习惯和思维模式叫做“原生情结”。

每个人都是带着原生家庭的心理烙印开始自己的成长历程的。

可以说,原生家庭也是影响我们最早,持续力也最久的环境及系统。

从出生起到长大成人,每个人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

好的家庭关系相对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恋爱观、婚姻观,而不良的家庭关系会使得孩子更容易在恋爱中形成各种不同的偏离行为。

根据家庭的不同生活状态,不良家庭关系可分为疏离冷淡型、父母缺失型和暴力型三种类型。

--------------------------------------------------------------------------疏离冷淡型的家庭环境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关系松散,甚至夫妻分居,夫妻双方采用冷暴力的方式对待彼此。

这种家庭关系不仅仅指夫妻之间的关系冷漠,同样也包括夫妻一方或双方与孩子的关系冷淡。

这种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使孩子的性格冷漠、内心封闭、难以接近,同时,孩子不愿和父母交流,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变得谨小慎微。

在这种家庭关系中长大的孩子在成年后恋爱,婚姻关系中的具体表现为:在选择恋爱和婚姻对象的时候,不敢相信对方,不知道如何选择,不知道如何开始。

即使双方在一起了,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和对方相处,了解对方,关心彼此,构建和谐的恋爱、婚姻关系。

其表现为,更加容易怀疑这段恋情,或希望时时刻刻知道另一半的行动,或与其父母一样对另一半关心略少,关系冷淡。

假如你喜欢本文,可添加微信公众号:电影心理学(dianyingxlx),获得更多美文,同时支持我们的工作。

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即可订阅我们的微信号。

父母缺失型的家庭关系主要分为人缺失型和陪伴缺失型两类。

人缺失型,是指父亲或者母亲缺失型,就是指父母中的一方或者双方由于某种原因去世,另外一方与孩子单独生活或孩子与老人生活的家庭关系;陪伴缺失型则是指父母健在,但是父亲或者母亲的陪伴缺失,也就是说父亲或母亲一方由于种种因素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过少形成的缺失。

其中陪伴缺失型的家庭关系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夫妻双方离婚,一方与孩子单独生活,另一方很少陪伴孩子形成缺失的家庭关系;第二种是家庭健全,但由于工作等原因双方或者一方长时间与孩子分离,如留守儿童。

这种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一般有两种:1.孩子没有安全感,不相信对方,不相信爱情。

生活在缺失型家庭中的孩子不一定会成为爱情或者婚姻的不幸者,但是很多爱情和婚姻的不幸者都是有一定的家庭缺失经历的。

以不由自主充当第三者的女性为例,很多人会有恋父情结,究其原因就是小时候父爱的缺失,导致在成年后仍然对这种父爱充满向往与渴望,希望能有父爱一般的关爱与照顾,因而对较年长的成熟男性充满兴趣,不自主地就充当了第三者。

2.孩子的恋爱、婚姻关系难以固定,不断更换恋爱对象,亲密关系难以固定在一个人身上。

比如说,有一些的单亲家庭,父母觉得孩子应该了解他生活的现状而将离婚原因向孩子说明实情后,却并没有对孩子加以引导和给予足够的关爱,使得孩子对恋爱、婚姻意义的理解产生偏差,甚至产生报复心态,不断更换男、女朋友却不愿结婚。

又或者是父母离婚后,带着孩子的一方觉得亏欠子女而想方设法给予补偿,或者在言传身教中忽略了对另一方关爱的传递,又忽略了孩子的性别,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父亲或者母亲行为举止,可能导致男孩女性化或者女孩男性化,甚至使得孩子容易出现同性恋倾向。

--------------------------------------------暴力型的家庭关系是指父母双方经常吵架或者相互拳脚相加的家庭关系。

同样,暴力型的家庭关系也不仅仅是指父母二人之间的暴力行为,同时还包括父母将工作、家庭中的诸多不顺加诸于孩子身上,对孩子施加的暴力行为,甚至是将这些不顺施加于家中老年人而产生的暴力行为等等。

这种暴力行为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孩子的恋爱观、婚姻观以及之后的家庭观念产生影响。

暴力型家庭关系易对孩子性格产生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性格孤僻,易恐惧、惊慌、焦虑,脾气易暴躁,没有安全感,惧怕恋爱或者婚姻。

这样的孩子在成年后建立恋爱、婚姻、家庭关系时,更容易发生家庭暴力,不愿与对方或孩子沟通,而是与其父母一样通过暴力解决问题,通过吵架或殴打的方式来解决双方之间存在的问题或者用棍棒法教育子女,这对恋爱、婚姻和家庭的关系会产生恶劣的影响。

同时,这样的孩子在恋爱、婚姻关系中也更容易经受不住失恋的打击,情绪低落甚至产生自残、自杀甚至谋害对方等相当恶劣的后果。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原生家庭形成的“原生情结”,会在成长后在夫妻相处中不受意识控制地重复出现。

从而使很多孩子成年后恋爱或结婚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内化”了父母的行为方式,以致婚姻中关系中夫妻双方的行为、认知、情绪等也起了连锁反应,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毫无防备、意想不到的时刻,以超凡的强度,被我们生命中最亲近的人(通常是伴侣)引爆。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在婚姻中,表面上我们是在与自己的伴侣相处,其实是不断重新经历自己过去与父母的关系。

婚姻关系,可以说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互动模式的重现。

家庭中父母的关系会对个人产生巨大的影响。

最近的一项研究也证明了这个观点,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大于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比例分别是33%、31%。

原因是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长期目睹父母争吵,父母间相互敌意、贬低对方,都会使孩子产生不安全感、不信任感、怀疑、困惑等消极情绪,以后很可能造成孩子人际关系障碍,难以与别人建立信任关系,影响孩子的一生幸福。

--------------------------------------------------------------------在《和莎莫的500天》中,Summer实际上就是离异家庭的受害者,因为从小心理的缺失和极度缺乏安全感,使得她与Tom的恋情中,没法真正释怀以确定关系。

她当然渴望与Tom能够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Tom本身是个并不主动的男人,以至于她的期待幻灭。

-----------------------------------------------------------------------“我觉得我不配拥有好的东西,包括亲密关系。

”“我没有一段关系能够相处超过半年!”“我无法谈恋爱!”“我总是爱上大我至少十岁的男人……”这是单亲家庭成长的白领女性,她们是这样叙述自己在恋爱关系中遇到的问题。

现在的离婚事件以及家庭不幸福事件太多了,我们该如何减少原生家庭的不良行为对孩子成长及婚姻观念的不良影响?作为父母双方,在处理离婚的时候应该对孩子加以引导和给予足够的关爱,避免使孩子对恋爱、婚姻意义的理解产生偏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