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心理:原生家庭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关于原生家庭的说法

关于原生家庭的说法
原生家庭是指一个人出生和成长的家庭环境,包括父母、兄弟姐妹、亲戚等。
这个概念通常用于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研究家庭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于原生家庭的常见说法:
1. 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原生家庭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家庭价值观、教育方式等都会对个人的性格、价值观、人际关系等产生影响。
2. 情感联系:原生家庭成员之间通常存在着紧密的情感联系。
家庭是一个人最早的社交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支持和互动对个人的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3. 家庭模式的延续:原生家庭中的模式和行为方式往往会在代际之间延续。
例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可能会影响子女在自己家庭中的育儿方式。
4.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原生家庭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不良的家庭环境、冲突、虐待等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问题等。
5. 改变和修复:认识到原生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并不意味着个人无法改变或修复。
通过自我反省、心理治疗、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等方式,个人可以逐渐摆脱负面影响,发展积极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有其独特之处,对个人的影响也因人而异。
了解和认识原生家庭的影响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自己,并在个人成长和发展中做出积极的选择。
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影响

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影响原生家庭是指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家庭环境,包括父母和其他亲属。
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十分深远,它塑造了个体的性格、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以下将从心理、社会和情感方面分别探讨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
从心理方面来看,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原生家庭中,父母的方式和方式对个体的自尊心和自我认同感产生重要影响。
若父母以尊重、鼓励和关爱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会形成自我肯定、自信和乐观的态度。
相反,如果父母以苛刻、批评和拒绝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会感到不被接受和不被重视,从而形成自卑、消极和焦虑的心态。
此外,父母的教育方式和价值观也会对孩子的认知和情感产生重要影响。
在影响认知方面,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决定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和思维方式。
例如,如果父母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探索和尝试新事物,孩子会形成积极主动、善于思考和学习的认知方式。
而如果父母控制、限制孩子的行为和思维,孩子会变得依赖性强,缺乏创造力和主动性。
在情感方面,原生家庭中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对孩子的情感回应也会对个体的情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家庭气氛和谐、亲密,父母对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充分回应,孩子会形成安全的情感依恋,有利于个体的社交和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
相反,如果父母之间冷漠、敌对或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会感到孤独、不安全,从而导致社交和情绪方面的困扰。
从社会方面来看,原生家庭对个体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原生家庭是一个孩子接触社会的第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孩子通过与家人的交流和互动学会了和他人交往的方式和技巧。
如果原生家庭中存在着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孩子会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和分享,从而有利于个体与他人的和睦相处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相反,如果原生家庭中存在着敌对、冲突或暴力的人际关系,孩子会模仿这种行为,出现挑战、敌对或暴力的行为,从而导致个体的社会适应问题和人际关系的困扰。
总的来说,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心理、社会和情感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原生家庭的代际影响

Ge n .No .1 23
原生 家 庭 的代 际 影 响
赵郝锐 , 童辉 杰
( 1 . 苏州 大 学 教 育学 院 , 江 苏 苏州 2 1 5 1 2 3 ; 2 . 北 方 民族大 学 马克 思主义 学 院 , 宁夏 银川 7 5 0 0 2 1 )
摘 要: 综合梳理 国内外近 期关于原 生家庭影 响效 应的研 究文献 后发现, 原 生家庭 的影响效应 主要 体现在个体心理障碍、 亲密关系、 依恋类型、 婚 姻关 系、 职业选 择与发 展等方 面。与 国外研 究相 比, 国内 相关研究虽然对原生家庭影响效应的研究 已经取得一定 的成就 , 但仍 然存在 一些问题, 未来研 究应从 家
主义的原因探索, 学者同样将 目光聚焦于原生家庭功能上。C r a d d o c k 等的研究发现 , 原生家庭功能 的僵 化与 功能不 良的完美 主义 有密 切关 系 [ 6 3 。S o e n e n s 等 的研 究也 得 到 了类 似 的结果 : 作 为反 映家
原生家庭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原生家庭对夫妻关系的影响1、关于原生家庭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这个题目呢,就是原生家庭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曾经相爱的两个人,结婚生子成立了一个美满的家庭。
可过了一些年以后呢,似乎有什么不对劲了,生活中充满了冲突矛盾,争吵冷战不断.那曾经相爱的那个人呢,变得越来越不可理喻了。
曾经的爱,也是和越来越遥远,那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是什么在影响着我们的夫妻关系?夫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关系,如果在一个家庭里面,那么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孩子了,那这个孩子有了状况呢,那毫无疑问,一定是夫妻关系出了问题。
在我们所有的亲密关系中夫妻关系是最难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和父母相处你和子女相处,你和兄弟姐妹们相处那无论你是否用心,那是否相处的好,那会是血缘关系,它是不会变的是永远在的。
所以呢,相处的时候,自有一份放松在里边。
那我和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一个关系我相处的再不好,我也只是在一起十几年,二十几年,那都是有期限的,也都是有选择的,。
如果相处不好,我是可以分开家搬出去另过的。
那如果是在外面呢,我和同事朋友就更不用说了,那如果看着不顺眼,我少搭理他就是了。
可是我们的夫妻关系呢,我是必须要保有那份亲密的。
那在夫妻之间无论是有怎样的问题和困难,那我都是必须要面对的,那是逃不脱也赖不掉的。
那影响夫妻关系的这个因素呢是有很多啦,原生家庭的影响,天生气质的不同男女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夫妻之间那会不会处理矛盾差异,那夫妻之间不知道如何关爱的对方。
有这么多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我们的一个夫妻关系,那我今天呢,主要是从原生家庭的影响那说起。
今天我主要从这样三个方面来给大家分享原生家庭对夫妻关系的影响,一个是影响生活习惯,一个方面的是影响价值观案例,另一个方向呢是影响渴望。
你在最后的时候呢,我还会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给到自己心理营养。
那我在这儿一直呢都是在说原生家庭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那什么是原生家庭呢?那大家都知道,没有一个家庭是相同的,那我这说的原生家庭指的就是我的爸爸妈妈和我的兄弟姐妹在一起生活的那个家庭,也就是我从小长大的那个家庭。
原生家庭对子女婚姻观念的影响

原生家庭对子女婚姻观念的影响婚姻观念是指一个人对婚姻及其相关价值观的看法和认识。
而这种观念往往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原生家庭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早接触到的家庭环境,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亲属关系。
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婚姻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原生家庭对子女婚姻观念的影响表现在家庭模式。
传统的家庭模式往往是父亲在外工作,母亲在家照顾孩子和家务。
这种家庭模式很容易影响子女的婚姻观念,使他们认为男人应该挣钱养家,女人则应该在家相夫教子。
这种传统观念可能会导致子女对婚姻产生片面的认识,认为男人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而女人则是依附于男人的。
其次,原生家庭对子女婚姻观念的影响还表现在家庭关系。
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对子女的婚姻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原生家庭中存在着不健康的夫妻关系,如争吵、冷漠、暴力等,子女可能会对婚姻产生恐惧和不信任。
相反,如果孩子在家庭中见到了父母之间的和睦和支持,他们会更容易相信婚姻的美好和价值。
此外,原生家庭的价值观也会对子女的婚姻观念产生影响。
家庭的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会被传递给子女,影响他们对婚姻的看法。
例如,如果父母信奉传统的宗教教义,强调家庭的稳定和婚姻的神圣性,那么子女也会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更加重视婚姻的平稳和忠诚。
此外,家庭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也会塑造子女的婚姻观念。
在某些文化背景下,包办婚姻和严格的家族规则是常见的,并且家庭的声誉往往比个人的幸福更重要。
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子女可能会将婚姻视为一种责任和承诺,而不是追求个人幸福和满足的途径。
综上所述,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婚姻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在家庭模式、家庭关系、家庭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等方面。
因此,在培养子女的婚姻观念时,家庭应该给予积极健康的示范,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供正面的家庭教育,让子女能够形成正确、平衡的婚姻观念,以实现婚姻的美满和幸福。
心理学中原生家庭的概念

心理学中原生家庭的概念原生家庭(Primary family)指的是一个人从出生时开始所附属的家庭系统。
它由一个个体和他/她的父母或监护人组成,通常是一个较小且密切相关的系统。
原生家庭是个体进行社会化和个人发展的起点,对个体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原生家庭的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欧文·D·恩格尔(Irvin D. Yalom)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
他认为原生家庭对个体的人格形成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原生家庭内的亲子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交互以及家庭的价值观和信念等,都会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留下深远的烙印。
原生家庭的成员概括为父母和子女。
父母在原生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儿童最早的依恋对象,也是为儿童提供物质、情感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
父母的品质、行为和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发展。
父母之间的关系对个体的发展也至关重要,例如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冲突可能会影响到原生家庭氛围的稳定性。
原生家庭对个体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塑造了个体的情感发展。
个体从父母那里学会了如何表达爱与亲密、如何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如何应对挫折和困难等等。
原生家庭是否提供了稳定、温暖和支持性的环境,对个体的情感安全感和自尊心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原生家庭还塑造了个体的认知发展。
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态度和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认知能力、学习成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也会对个体的认知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
此外,原生家庭还塑造了个体的行为发展。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和行为习惯,都会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性格特征产生影响。
例如,原生家庭中是否存在暴力、冲突或者家庭成员之间是否有有效的沟通,都会对个体的行为模式和行为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
总结起来,原生家庭是个体最早经历的家庭系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人格和行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父母的品质、行为和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的氛围和价值观,都会在个体的心理构建中留下深远的烙印。
原生家庭问题分析

原生家庭问题分析安晟锋接到这个任务后,我就一直在想该从什么地方着手去寻找这些问题,我查阅了网上的一些内容,给了我一些思路,我发现寻找问题的路径要先从问题产生的单元开始,再从问题的单元往下辐射寻找问题。
那么问题产生的单元是要寻找的第一步。
我把单元定位在原生家庭本身,那么原生家庭的种类有哪些呢?有如下种类(来自豆瓣一篇“九种常见问题家庭及应对方法”):1.完美主义:你的爸妈一直是要逼着你做超过你自己的能力的事。
2.过度高压:任何话不允许你说,只有他们说。
这个家只有他说,没有你说,因为这样你做了许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3.过度溺爱:总是让你去做明知不可以做的事,事实上是顺着你的心意去做的。
4.过度保护:父母总是过份担心,过度焦虑,什么事都不让你做,要帮你做。
5.过度惩罚:虐待性,常常被关到一个地方之类。
6.忽略:他们太忙碌了,整天看到她们回家出门;还有一种情况不是因为她忙,而是兄弟姐妹竞争造成。
7.拒绝;我们的父母亲很冷漠的,即使就是一个孩子,也没有办法和孩子亲近,不和孩子气联结,这与她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关的。
8.性侵(案主);在小的时候被性侵过的,通常是被亲人、熟人、父母的朋友和邻居等。
9.父母关系恶劣。
我认为这九种类型基本涵盖了所有家庭的问题,那么我们再从这九种类型家庭中逐一解构每个家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
1.完美主义家庭从对象上划分,可分为对配偶的完美性要求,对子女的完美性要求,对自己的完美性要求,我们逐一进行剖析:①对配偶完美性的要求,这种问题家庭可能产生的问题大多数源于对配偶的不满意而产生的痛苦,痛苦产生后又无法解决,不断的向外求,而非向内求,这种错误的解决路径既是问题不断恶化的原因,造成夫妻关系不符合规律从而产生负面效应,从佛学上将既是八苦之一的“求不得”②对子女的完美性要求,可以说也是由于“求不得”而产生的痛苦,因此造成了一直向外求,孩子就会很有压力,孩子完全按父母要求去做,找不到自己,迷失自己,扼杀孩子的很多天性与才能。
原生家庭对婚姻观的影响——自我分析为例

原生家庭对婚姻观的影响——自我分析为例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原生家庭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
这个家庭的氛围、传统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效对象、家人的互动关系等,都影响子女日后在自己家庭中的表现。
也许这样子的表述比较抽象,我们可通过一个例子来进一步理解:蒋磊和妻子结婚已经一年多了,婚后偶尔有摩擦,但还算幸福。
一次,朋友结婚,蒋磊包了2000元的红包。
妻子知道后大怒,说他不尊重她,不和她商量,并且要求蒋磊上交工资卡。
蒋磊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它出生在一个还算富庶的家庭,家里掌管经济大权的是父亲,大事也是由父亲做主。
在蒋磊的记忆中,男人才是家里的主心骨,女人只要做好家务,管好孩子就行了。
但蒋磊的妻子可不这么想,因为在她的印象中,父亲每个月都会把工资如数上交给母亲,母亲再给父亲零用钱,遇到大笔开支,两个人有商有量的。
蒋磊和妻子在上述问题中陷入了僵局,原生家庭的模式在各自的潜意识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我们从原生家庭中学到很多东西,行为准则、道德标准,最关键的就是父母的相处模式,比如例子中的财政大权的支配。
这些都深刻地影响到我们在新生家庭里地角色定位。
原生家庭就是这样,几乎时时刻刻地影响或者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有消极当然也有积极,这时自我分化便起着及其关键的作用。
“自我分化”是勃恩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说明了个体与家庭成员间情绪粘附或着独立自主的程度。
自我分化意指自我在心智上、情感上能够脱离原生家庭并独立成为独立的个体。
若一个人的自我分化水平较低,则容易置身于情感的驾驭下,难以区分感受与事实。
面对压力情境,他们作出更多的情绪性反应,表现出偏执、焦虑和恐慌。
相反的,良好自我分化的个体能在家庭中同时维持独立自主和情感连结的平衡。
他们在与人相处时能够保持一个清晰的自我感,面临他人压力时能够基于理智去坚持自己的信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婚姻家庭心理:原生家庭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很多看似夫妻的问题,实质不是夫妻问题,而是原生家庭(各自父母的家庭)带来的心理成长问题;以前没有得到的满足,现在要加倍得到。
过去的心理创伤,在与亲密的人互动关系中最常浮现,成为一种“病症”,而不是“病根”。
原生家庭指人从小成长的家庭,也就是有父母照顾的家。
原生家庭塑造人的个性,影响人格成长,培养管理情绪的能力,为个人成长后人际互动的模式定型。
人在原生家庭里形成的情感习惯和思维模式叫做“原生情结”。
每个人都是带着原生家庭的心理烙印开始自己的成长历程的。
例如:家中排行、成长背景、内在誓言。
可以说,原生家庭也是影响我们最早,持续力也最久的环境及系统。
原生家庭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由剧《新结婚时代》看原生家庭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个性、价值观不同,是导致离婚第一大原因,其次才是第三者介入和性生活不和谐。
所谓价值观不同,就是与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人的个性、价值观是在原生家庭形成的,特别是我们中国人。
婚姻不是男女双方两个人的事,一桩婚姻背负着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家族利益的沉重包袱。
对“婚姻”这两字的解释,婚就是指男方家庭,姻则是指女方家庭。
对父母婚姻模式的继承性
《新结婚时代》小说中何建国的原生家庭中,父亲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家庭中大事小事自己说了算,母亲对父亲俯首听命。
因此,何建国虽受过高等教育,他的“原生情结”却是要求
自己的配偶一切围绕着自己转,因为他从小接受的婚姻概念就是如此。
恰巧他遇到的那位女性顾小西,是来自父亲照顾母亲的家庭,因此,顾小西不会认同丈夫的一切由男人说了算的想法。
顾小西对家庭的影响力使丈夫的权力欲、权威受到了挑战,一有机会他就会使用从父亲那儿习得的强势行为。
对父母婚姻模式的排斥性
如一位女儿从小看到自己的父亲没有很强的处事能力,在生活中处处受到他人欺侮,那她长大后,可能就会期望自己的丈夫是一位很强势的男人,在她的头脑中,父亲的懦弱是自己痛苦生活的根源,所以,在她自己的婚姻中,她就要无论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因此,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原生家庭形成的“原生情结”,会在成长后在夫妻相处中不受意识控制地重复出现。
从而使很多夫妻在一定程度上“内化”了父母的行为方式,以致婚姻中关系中夫妻双方的行为、认知、情绪等也起了连锁反应,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毫无防备、意想不到的时刻,以超凡的强度,被我们生命中最亲近的人(通常是配偶)引爆。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在婚姻中,表面上我们是在与自己的配偶相处,其实是不断重新经历自己过去与父母的关系。
婚姻关系,可以说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互动模式的重现。
原生家庭与夫妻关系解决对策
不同的原生家庭,在家庭文化、关系模式、家庭规则方面自然不同,两个来自完全不同的原生家庭的人,带着各自家庭的影子组成新的家庭,如果没有意识到这种差异,也处理不好这种差异的话,上演的不是两败俱伤,也是心力交瘁的生活剧。
像《家有儿女》里夏东海一家的融洽现实生活中是很难找到的。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就在不知不觉间复制着前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代代相袭,进入无法挣脱的死循环:这就需要我们要潜意识主宰状态转成意识主宰状态,了解过去带来的影响,并学会如何从“原生情结”中剥离出来。
一、心灵回溯在婚姻中成长
“心灵回溯”即当事人由当前人际关系引发的强烈情绪深入意识,探讨过激的情绪在原生家庭中的根源。
个人特别愤怒或过度受伤的“情绪过激”反应,通常是与小时候的原生家庭“原生情结”有关。
夫妻双方可以借着“原生情结”被引发的机会,做一次哪怕是痛苦的心灵回溯,了解自己在成长历程中曾发生的事。
学习用现在的、较为成熟的、更客观的立场检视探寻自己和对方性格形成的源头,走出父母婚姻的阴影,帮助彼此成长,在成长中重建美好、和谐的婚姻关系。
因此,认识彼此内在心理状态,也是解决冲突、建立亲密关系过程中不可缺的一环。
二、清理各自的原生家庭
夫妻双方各自会从自己生长的家庭里带来不同的规则。
如何把两个家庭版本的规则变成一个版本,是婚姻中非做不可的必修功课。
分析各自原生家庭里的种种陷阱,利用好拥有的资源,制定出一个我行我素、他边走边退的双边协议,最后成功实施双方达成的协议。
三、觉察过度强烈的情绪反应
对大多数人而言,有着某些特别敏感、一触即发、人际杀伤力特强的“痛点”,这些“痛点"
往往最容易被亲近的人引爆。
许多人在外面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但一回到家就会大发雷霆。
日常生活中,每当自己对某些事或情境产生超乎寻常的情绪反应时,就要加以留意,尤其是那些特别强烈,又一再出现的情绪,很可能背后掩藏着“原生家庭”里的“原生情结”。
四、分清此刻和过去的界限
一种强烈情绪宣泄出来后,要留意哪些是针对现在的人和事的,哪些是借题发挥的,属于过去的。
不要把属于过去对父母的情绪掺杂进来,投射并发泄在丈夫(妻子)身上,令对方莫名其妙和不能接受。
在过去和现在的情绪之间设一道防火墙,不让过去的情结继续纠缠在现在的婚姻里。
五、找出新的应对模式
与所有的社会系统一样,家庭有它基本的需求:价值感、安全感、成就感、亲密感等等。
我们的小家庭缺什么补什么,多什么去什么。
丈夫自己仅有的那点价值感、成就感还不够,还需要妻子的欣赏,妻子就给他一点,这可事半功倍的机会。
丈夫想成为决策者,就送他点权力。
他想成为父亲那样的权威者,就多给他点面子……这些招式省心省力还低成本,不妨试试。
我们每一个人从小生活的家庭,不仅塑造了我们的形象、性格,还给了我们各种各样的生活模式。
有反省能力的人,会对这些模式进行修改、取舍。
另外,再生家庭与原生家庭的交往,要保持平衡状态。
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形容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心灵咖啡的观点:
随着时代的变化,当今这代人多为80后90后,原生家庭下的婚姻组合会越来越多,年轻人不仅要面对夫妻关系还要面对四个老人即两个原生家庭的父母。
这是对年轻夫妻的一种挑战!文章已经让我知道原生家庭会影响到夫妻关系的,所以请大家要妥善的处理夫妻关系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有“原生情结”的努力的克服自己的这种情结。
我们应警惕自己,莫让过去的创伤延续到现在,勿用愤怒向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讨债”,而要以理性、爱心慢慢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