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策略分析——以泉州港为例
泉州港分析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2016 ~ 2017 学年第二学期《港口物流》课程大作业
诚信声明
考场是严肃的,作弊是可耻的,对作弊人的处分是严厉的。我承诺遵守考场纪律,不 存在抄袭及其它违纪行为。
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适用年级专业:2015 级物流管理专业
试卷说明:课程大作业
泉州港港口物流现状研究分析报告
摘要:福建泉州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和自身优势,在当今我国”一带一路”、“海上丝 绸之路”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下,泉州港发展现代港口物流,进而带动泉州经济乃 至海西经济区的发展,是泉州港当下的当务之急。本文结合泉州港口的具体条件 和资源,运用PEST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对泉州港物流的基本现状进行系统分析, 为泉州港港口物流的未来发展战略提出科学的建议。 关键词: 泉州港 PEST分析法 SWOT分析法 建议
深水岸线长:自然岸线长76公里,其中深水岸线长7.7公里,一般水深15-30 米,30万吨级船舶可直达斗尾,可建20万吨级以上泊位4个。潮差大:湄洲湾属 正规半日潮,最高潮差为7.37米,平均潮差为4.97米。水域面积广:水深大于15 米的水域面积宽阔,可满足大型船舶航行与回转的需要。
掩护条件好:湄洲湾是一半封闭海湾,湾口有湄洲岛和港内的大竹岛、大生 岛的屏障,阻挡了外海波浪传入,湾内浪小,水流不急。工程地质好:斗尾港区 属基岩港湾式海岸,岩面可作天然地基持力层;陆域多为矮丘和红土台地,承载 力高。 1.4 历史地位
均潮差4.52米。最大潮差6.3米,最小潮差5.1米。 潮流:泉州湾口为逆时针回旋流。大乍至崇武沿岸一般为东流,流速约1.54
米/秒,湾内逐渐变成往复流。湾内潮流一般是顺深水水道流动,主流经小坠岛 与祥芝角之间。湾口至秀涂,大潮潮流流速为1.63-2.21米/秒。交通状况泉州 市区顺济桥下约200米左岸。距晋江入海口约10公里,外港(后渚)位于洛阳江 入海处右岸码头山下,距市区11公里,距泉州湾口约15公里。
泉州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研究_.kdh

第五章泉州物流企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第一节泉州物流企业发展阶段与水平目前泉州物流企业在仓储、运输、包装与配送以及信息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都在不断加强,市场物流网络也在逐渐扩大,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泉州物流企业发展较快的主要有:泉州港源物流公司、泉州化建物流有限公司、天宇物流公司等。
泉州港源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要从事港口汽车货运、仓储配送及货运中介服务。
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及科学的管理模式,面对不断扩大的集装箱拖运市场及多渠道的投资方向,不断进行增资扩股,目前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现有集装箱拖运车辆116辆,拖架223台,企业经济效益显著。
为加快企业经营模式转型,2005年公司在石狮市石湖港区建设物流配送中心,该项目投资人民币5000万元,功能定位为存储型的柔性配送中心。
石湖港区拥有泉州港最大的集装箱作业码头,是华南地区内贸集装箱枢纽港,以它为依托,公司的物流覆盖范围延伸至从黑龙江到海南的全国沿海各大港口及内陆腹地。
泉州港源物流有限公司立足本地,面向全国,不断探索自身发展的新路子,正逐步向现代化、国际化的物流企业迈进,通过建立物流配送中心,拓宽企业价值链及经营范围,实现企业的网络化经营优势,为企业将来服务国际商家提供物质条件,打下坚实基础。
泉州化建物流有限公司系由原成立于1962年的国有企业“泉州市化工建材总公司”于2001年规范改制而成的专业从事化工、塑料、橡胶等物资流通的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年销售额约6亿元,目前是福建省物资系统经营规模最大的流通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均在全省同行名列前茅。
公司年上缴税费超过900万元,获评为甲类纳税企业。
公司2002年经国家外经贸部[2002]1994号文批准成为泉州市首批获得进出口经营资格的内贸企业。
作为老物资系统的专业公司——泉州化建正逐步地实现由传统物资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
天宇物流有限公司,前身是泉州丰泽天宇货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专营公路、铁路运输兼营仓储保管及第三物流配送,同时代理货物运输保险的综合性货物运输公司。
港口集装箱物流的发展优势及策略

港口集装箱物流的发展优势及策略摘要: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密切化,在国际贸易繁荣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潮流下,港口集装箱物流不仅在整体上展现了持续与稳定增长的发展现状,也为我国对外贸易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整个国际集装箱业务的强劲发展,其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以,为了能够为我国港口集装箱物流提供竞争力,就需要重视港口集装箱物流的建设,提升集装箱的信息化与服务水平。
因此,文章在分析港口集装箱物流的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对优化港口集装箱发展进行了有关探讨。
关键词:港口;集装箱;物流;发展;优势;策略现代化的港口物流发展是体现一个国家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集装箱物流作为现代化物流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港口城市发展进程中,为了有效发挥港口物流经济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就需要促进港口集装箱物流的深化发展。
因此,如何实现港口集装箱物流的跨越发展,推进港口集装箱物流由传统向现代化物流体制转型,并实现集装箱物流信息化、高质量服务成为了业内人士关注的重点。
1 港口集装箱物流发展的重要意义港口集装箱物流是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推进世界经济贸易的重要途径,更是世界经济贸易的关键内容。
它不仅有利于该港口城市的深化发展,也对世界经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其发展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于国内,推进港口城市经济发展。
港口集装箱物流的发展是推进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它在不断的集装箱与运输、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港口的物流运输扩展,还增强了港口的信息、商贸以及物流等服务功能的完善。
在这种不断完善服务的进程中,还推进了港口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这主要是源于港口贸易发展的趋势下会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另外,它还推进了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加强了港口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个港口经济竞争的综合实力主要决定于该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因此,在港口集装箱物流深化发展的进程中,就应该有效发挥集装箱物流发展的优势,实现该区域的经济、产业结构的合理、快速发展。
泉州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泉州物流发展现状分析泉州物流发展现状分析1.1 物流企业发展的现状泉州现代物流市场起步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泉州的物流企业共有200多家,多数是原来的个体运输企业。
整体还处在多、小、散、乱的状态,且运力结构严重失衡,货车约3万余辆,2T以下的就占75%左右,信息网络也很不完善。
这样的物流企业根本不可能构筑专业的现代物流体系。
如泉州港物流有限公司等,主要从事港口汽车货运、仓储配送及货运中介服务,服务内容单一。
现在物流企业大多数只是从事所谓运输、仓储、配送等服务,他们往往只专注于常规的物流服务,下了很大的力气投资于物流设备改造,上了一定量的信息化、自动化的系统软件,甚至包括一些国际上比较有名的物流企业,在中国大陆也只是做一些常规的仓储、运输、配送业务,其性质大同小异,都没有太多增值的东西。
泉州物流发展的缺陷集中体现在“小、少、散、弱”等方面。
即经营规模小;市场份额、服务功能、运作经验、高素质人才少;货源不稳定且结构单一,网络分散,经营只须不规范;信息能力,竞争能力以及融资能力弱。
这些问题造成企业物流成本高,运作管理难,难以形成特色打出品牌,严重制约着企业经济效益和产业的发展。
目前泉州专业物流企业非常少,很多生产性企业选择架构自己的物流网络,自己搞物流配送,但这存在物流网络利用率低、成本高的局限。
因此,企业逐步把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和成品加工、整理、配送等业务分离出来,按照现代物流管理模式进行重组是大势所趋。
1.2 泉州港口物流发展状况泉州自古以来就是闽东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我国唐代四大海港之一,有1500多年对外开放的历史。
泉州古港至西洋的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据记载,元代时与泉州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98个。
港口经济是泉州发展最大的新增长点。
泉州海岸线长达427km,港口岸线长44.46km。
岸线曲折,可供开发利用的港口资源丰富。
海港分布在湄洲湾、泉州湾、深沪湾和围头湾,有十二港区,其中肖厝区和后渚港区是国家一类口岸。
基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泉州港港口物流的发展对外贸的影响

4152012年第7期总第117期No.7. 2012Sum 117其 它基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泉州港港口物流的发展对外贸的影响郑浦阳(福州大学 福建福州 350000)摘 要:通过选取泉州港从2000至201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和进出口总额的数据,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了泉州港港口物流的发展对外贸显著的显著影响。
关键词:泉州港港口物流;对外贸易;影响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2)07-0415-01收稿日期:2012-06-12作者简介:郑浦阳(1989-),男,福建漳州人,从事物流管理方向的研究。
《中共泉州市委关于制定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加快港口建设,将泉州港打造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这是“十二五”时期港口发展的重要目标。
作为全球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泉州港在促进港区联动、推动泉州地区对外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泉州港港口物流促进外贸发展的经济计量分析为了分析泉州港港口物流对外贸的促进作用,本文选取了该区港口货物吞吐量和进出口总额这两个经济指标,先进行两者的相关分析进而进行回归分析。
1.指标的确定港口物流的发展程度涉及港口的地理区位、基础设施、物流信息等指标,目前国内尚未形成标准的统计方法体系。
但是,港口的货物吞吐能力是衡量港口物流运营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此,本文选取了港口货物吞吐量作为泉州港港口物流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
进出口总额可以反映某一区域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总规模,是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货物的价值总和。
因此,在分析港口物流对外贸发展的情况时把进出口总额作为外贸发展状况的指标是可行的。
2.泉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对进出口总额影响的相关分析2000年至2010年泉州港港口物流的货物吞吐量分别为1712、2160、2123、2511、3093、3800、5135、6215、7224、7666、8455(单位:万吨)。
泉州港分析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 … … …
…
…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 … … … …
…
…
…
此 处 不
… 装 …
能…
书…
写…
…
…
…
此 处 不 能 书
… … … … …
写订
…
…
…
此 处 不 能 书
… …
… … …
写…
…
线
…
…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
…
…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 … … … … … …
…
…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 … … …
…
…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 … … … …
…
…
…
此 处 不
… 装 …
能…
书…
写…
…
…
…
此 处 不 能 书
… … … … …
写订
…
…
…
此 处 不 能 书
… …
… … …
写…
…
线
…
…
此…
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分析(一)

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分析(一)〔摘要〕我国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十几年来,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我国集装箱运输中的一支生力军。
目前,在国家“保增长、扩内需”的经济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国内市场需求十分旺盛,为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结合我国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状况,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沿海内贸运输集装箱金融危机一、引言我国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十分迅速。
近年来,在国内经济平稳快速运行的带动下,我国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
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大幅下滑,而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却一枝独秀,吞吐量持续增长。
因而,国内各大港口和航运公司均看好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市场前景,纷纷加大基础设施和运力投入,争相发展内贸业务,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黄金期。
二、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现状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起步较晚,直到1996年12月,我国第一条内贸集装箱航线(厦门-上海)才开通,比外贸集装箱航线晚近20年,但此后发展十分迅猛,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1.2%,远超外贸集装箱。
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重创,作为中国经济晴雨表的港口集装箱运输首当其冲,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大幅下滑。
而得益于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国内市场需求得到释放,尤其是能源、粮食及矿建材料等原材料需求增长势头强劲,使我国港口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出现了一枝独秀的繁荣景象。
因而,各大港口纷纷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航运公司纷纷投入大吨位船舶,开辟内贸集装箱航线,我国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
1.主要沿海内贸港口格局。
目前,我国从事内贸集装箱运输的沿海港口大致分布在三个区域:环渤海港口群(包括营口港、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烟台港等)、华东沿海港口群(包括上海港、宁波港等)、华南沿海港口群(包括广州港、厦门港等)。
浅谈海西建设背景下泉州港口的发展(定稿)

2011年5月
浅谈海西建设背景下泉州港口的发展
【内容摘要】:“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给泉州港口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海西建设的大背景下,泉州港口稳步发展,货物吞吐量不断提高,周边经济区相继形成。但是,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全面提速,泉州港口的不足之处日益明显。如何改善泉州港口在福州、厦门的夹击下的发展成为摆在眼前的难题,同时如何进一步加强与海峡西岸的经济交流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泉州港口应该积极扩展经济腹地,提高企业管理经营水平,充分发挥泉州在两岸交流与合作中的积极作用,为泉州港口开辟了更广阔的科学发展空间,提供了更强大的发展动力。港口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窗口,加快泉州港口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促进两岸交流与合作。
3.港口投资呈现多元化
为改变港口投融资结构,扩大融资渠道,解决港口建设资金问题,泉州港口采取了鼓励外资及其他资金进入港口建设与经营,形成了投资来源多渠道、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机制。目前,世界著名的港航集团如香港和记黄埔、新加坡港务集团、马士基、中远太平洋都已涉足海峡西岸各港口,纷纷投入巨资合资兴建码头,这对海西经济的发展又是一个全新的篇章。
2.拓展两岸的合作领域
在对台合作方面,泉州港的发展形式十分喜人。2002年7月,泉州与澎湖进行了首次海上客运直航;同年开通泉金货运航线,是福建对金门货运通航运量最多、航次最频、增幅最快的一条航线;2006年6月开通的泉金航线,已成为两岸往来最直接、高效的“黄金水道”;2007年5月,石井作业区还实现了与澎湖货运直航的常态化。与台湾的经贸合作交流进入了一个健康快速发展的时期,泉州港口的作用充分得到表现。
(二)港口区经济发达,产业多样化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的经济迅速发展。近年来,陆续形成了以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等为主的一大批优势企业,其经济产量居福建省首位。再加上,泉州外商投资型企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港口货物生成量大,且有良好的经济腹地作为货源,对泉州港口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