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港分析

合集下载

泉州港口情况调研报告

泉州港口情况调研报告

泉州港口情况调研报告泉州港口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福建省重要的港口之一。

本次调研报告将对泉州港口的情况进行分析。

泉州港口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优越,距离台湾仅有200多公里,地处东南沿海,是中国大陆通往台湾海峡的重要门户港口之一。

其背靠福建的经济发达区域,与上海、广东、香港等港口形成对接,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泉州港口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涵盖了集装箱、能源、散装货物、油品、粮食等多种货物和业务范围。

其中集装箱业务是其核心业务之一。

港口配套设施完善,拥有现代化的货物装卸设备和大型堆场。

港口还有较大规模的港口保税区和经济特区,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的投资。

在港口管理方面,泉州港口实行现代化管理模式,引入了科学的信息化系统,提高了港口运营效率。

港口作业效率高,货物通关速度快,船舶滞留时间短。

港口还积极推行“绿色港口”理念,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在港口运营过程中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泉州港口在国内外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泉州港口与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合作关系,出口货物主要以纺织品、鞋类、机械设备等为主。

港口与台湾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十分活跃,台湾企业在泉州港口设立了分支机构,并进行工业制造和贸易活动。

尽管泉州港口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港口的吞吐能力相对较小,需要进一步扩大和优化。

其次,港口的货物多样化程度较低,需要拓展更多的业务领域。

最后,港口与内陆交通的连接不够便捷,需要加强港口与铁路、公路等交通形式的衔接。

综上所述,泉州港口作为福建省的一座重要港口,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前景。

港口在管理、环保和贸易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泉州港口的支持和投入,推动港口的进一步发展。

泉州港口情况调研报告

泉州港口情况调研报告

泉州港口情况调研报告
泉州港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港口。

本次调研报告将对泉州港口的基础设施、航运情况、货物吞吐量等进行分析。

一、基础设施
泉州港口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包括码头、航道和后勤设施。

港口拥有多个现代化的大型码头,其中以丰泽港区和池店港区最为重要。

这些码头配备了先进的装卸设备和仓储设施,能够满足各类船只的需求。

此外,港口的航道宽阔畅通,能够容纳大型船只的通行,大大提高了泉州港的运力。

二、航运情况
泉州港口作为一个重要的沿海港口,航运情况非常活跃。

根据统计数据,泉州港每年有大量的船只进出港口,包括国内货轮和国际航线的货船。

泉州港口连通台湾、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的航线,作为一个重要的沿海港口,泉州港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

同时,泉州港口也有较为完善的航运服务体系,包括船舶代理、装卸服务等,能够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方便货物的运输。

三、货物吞吐量
泉州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在近年来稳步增长。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泉州港去年的货物吞吐量达到了5000万吨,较前年增长了10%。

主要货物包括煤炭、石油产品、钢铁和化肥等。

其中以
煤炭作为主要货物,占据了泉州港口货物吞吐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此外,船舶的进出口量也非常可观,泉州港口是中国南方进出口最为繁忙的港口之一。

综上所述,泉州港口目前的情况良好,基础设施完善,航运情况活跃,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

未来,泉州港可以进一步加大对附近地区的货物运输服务,提高港口的处理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升泉州港的竞争力。

同时,还可以加强与临近港口的合作,互利共赢,推动整个沿海港口的发展。

分析泉州港古今衰落的原因

分析泉州港古今衰落的原因

第三章3.1分析并阐述古代泉州港从兴盛到没落的原因1、排外风潮首先,元朝末年,泉州发生叛乱,当地的色目人互相攻杀,这场战乱,使泉州的社会经济更遭受到严重破坏。

中断与海外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因为色目人是外国人,所以排外风潮盛行,直接影响泉州的对外交流。

2、市舶司迁移其次,泉州市舶司迁移亦跟泉州港的衰落有着密切关系。

宋元时期,统治阶级重视海外贸易,福建将市舶司设置在泉州,加强对出入港船舶和外商的管理。

因此,市舶司促进了泉州港的发展,明代时市舶司隶于布政司,福建布政司设于福州,主管市舶司的官员常往福州。

所以到了明成化八年,福建市舶司从泉州迁往福州,市舶司的设立,见证了泉州港的繁荣昌盛,而它的迁移则标志着泉州港的衰落。

3、倭寇为患明代初年,由于东南沿海倭寇、海盗为患,明太祖一方面为维持治安,一方面想改变元代的重商政策、恢复为传统的重农政策,实施了海禁。

至清初,清政府从经济上封销郑成功,下令「迁界」,强迫沿海居民内迁,规定「片板不许下水,粒米不许越疆。

」明清实行上述政策,破坏了泉州的社会经济和海外交通。

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上贸易是泉州人生活所依。

可是,到明清时,这个国际性贸易大港却变成私商贸易港,可见海禁政策对泉州港产生的负面的影响。

到了十五世纪,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等国,先后发展成为殖民主义国家。

他们的东侵,使东西海上贸易受到干扰,阻碍了泉州的海外交通发展,加上倭寇对泉州地区的骚扰及破坏,泉州港遂逐步走向衰落的道路。

4、地理的变迁最后,泉州港衰落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地理的变迁。

由于晋江流域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流到下流出海口,不断淤积。

泉州港是快沉积区,每年平均沉积度为四点六毫米,使泉州港失去作为优良港口的天然条件。

现今泉州沿海的部分地区,想当年便是万国旗帜飘扬的繁荣大商港。

如今,港口依旧,却风光不再。

想起来,真令人唏嘘不已。

3.2分析并阐述现代泉州港发展存在的问题1.周边港口竞争加剧,政策环境不具优势。

福建省港口简介

福建省港口简介
秀屿港 为更好地助推地方经济平稳发展,莆田秀屿港海事处认真履行海事职责,
扎实做好各项监管与服务工作。一方面持续加大对辖区通航环境的整治力度, 加强对到港船舶安全检查工作,从严打击各种违法违章行为。另一方面在把 好船舶进出口岸、船舶签证等源头关的前提下,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实 时掌握船舶动态,确保船舶航行和作业安全,为港航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便 捷服务,为服务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和海西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泉州港现辖有4个港 区16个作业区, 即: 湄 洲湾南岸港区,泉州湾港 区,深沪湾港区,围头湾 港区,以及正规划建设中 的湄洲湾南岸港 区斗尾 作业区和泉州湾港区秀涂 作业区。经过几年来的不 断建设,现已建成投产码 头32座、泊位54个,其 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 年设计吞吐能力1921万 吨,包括集装箱16万 TEU,初步形成了以泉州 湾为中心港区、大中小码 头泊位优势互补、配套设 施比较完善、功能比较齐
泉州港
泉州港简介
泉州港是泉州市东南晋江下游滨海的港湾, 北至湄洲湾内澳,南至围头湾厦门市同安县莲河, 海岸线总长421公里。历史上曾以三湾十二港著 名于世。现又开发了“世界少有、全国不多”的 不冻不淤的湄洲湾肖厝深水良港。在中世纪时, 泉州港就是我国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泉州古港 包括泉州湾东北面的崇武港,归泉州湾的蚶江港、 石湖港、后渚港、洛阳港,深沪湾的祥芝港、永 宁港、深沪港、福全港,围头湾的围头港、金井 港、东石港、安海港、石井港,以后渚港最靠近 泉州市区,水陆交通极为方便,是泉州港主要对 外交通贸易港口。
泉州港、秀屿港共同区位地理优势
1.秀屿港与泉州港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中部平原位置。 具有天然深水良港,便于建设大型港口。两地都与台湾隔 海相望,是台湾海峡两岸人流、货流的重要口岸,经济贸 易往来交往频繁,而且本身位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 经济发展良好。

福建省港口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福建省港口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fc r (WO )rlt gt p rd vlp e tnF j nPo ic yS Ta a s to . at s S T ea n o eeo m n ui rvn e WO l imehd o i o t i a b n ys
Ke r s p r d vlp e tS T F j nPo ic ywo d : o ; e e m n; WO ; ui rvn e t o a
口群 建设 ,提 高港 口竞 争力 具有 重 要意 义
21 优 势 .
1 福 建 港 口的基 本情 况
福建 省拥有 大 陆海 岸 线 3 2 4 m,约 占全 国总 3 k
211 资 源优 势 ..
福 建 省港 口资源 丰 富 ,天然 良港 众 多 。 可利
用 建 港 的 海 岸 线 长 4 71k 6 . m, 其 中 深 水 岸 线 长 2 6 m。可建设 2 ~ O万 t 深水 码 头岸 线 近 4 .k 3 O万 3 级
从整 体 的角度 出发 ,对 现代港 口与 其所在 区域 的经 济 、社会 和环境等 相互作 用 和相互 影 响的机 制 及 内外 关 系进 行 系统 的研究 ,是 现代港 口发 展研 究 的重 要 方 向和 内容I “ l I 十一 五 ”期 间 .以福 建 为 。 主体 的海 峡 西岸 经 济 区建 设 将 进 入 关 键 时期 如
何加快港 口发展 ,充分发挥其 “ 龙头”作用 ,成
了福建 交通 发展 的 当务 之急 。本 文 引进S T分 析 WO
法 对 福 建 港 口进 行研 究 。对 福 建 加 快 海 峡 西 岸 港
l 位 ,泉州港 内贸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 国第 4 。 O 位
2 港 口发 展 的 S oT分析 W

“H”轮泉州港搁浅事故分析与思考

“H”轮泉州港搁浅事故分析与思考

“H”轮泉州港搁浅事故分析与思考◎ 齐冬林 泉州港引航站摘 要:海上交通事故分析是提升船舶安全操作的有效方法,也为船舶操作者提供了宝贵操纵经验。

本文结合“H”轮在泉州港鸿山热电煤码头外搁浅的海事报告,通过对“H”轮搁浅事故的发生过程中船舶航行态势、轨迹的分析,找到搁浅事故发生的操纵方面人为因素的原因,给船舶操纵者提供借鉴,减少在实际操纵中的操作失误,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关键词:鸿山热电煤码头;大风浪;搁浅;船舶操纵鸿山热电厂煤码头处于台湾海峡内,码头前沿水域开阔,遮蔽条件差,加上台湾海峡风浪大,潮流急,航道周边存在多处礁盘,且该码头靠泊的船舶基本上都是7万吨级、10万吨级满载的大型船舶,船舶易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

在该搁浅事故发生前,该水域已经发生多起船舶剐蹭“鸿电3”浮筒的事故和船舶偏航的险情。

2021年12月7日,“H”轮在进港过程中,剐蹭“锦尚2”灯浮后搁浅在码头西南的礁石浅水区。

如图1所示。

1.“H”轮搁浅事故的经过1.1“H”轮的船舶资料该轮满载吃水13.8米,参考载货量73148吨,自装货港天津港装载煤炭约71172吨,驶往泉州港鸿山热电厂煤码头卸货。

该轮该航次于2021年12月2日自装货港开出,12月7日抵达泉州锦尚作业区鸿山热电厂煤码头侯潮锚地,当日从该侯潮锚地起锚进港时,艏吃水13.6米、舯吃水13.7米、艉吃水13.7米。

1.2事故发生水域码头航道、水文、气象的概况1.2.1码头航道状况事故发生水域位于泉州市石狮市锦尚湾,船舶计划靠泊的石狮市鸿山热电厂煤码头是10万吨级散货码头,进口航道为10万吨级航道,如图1所示,该航道轴向342°-162°,宽度240m,设计底标高-12.2m,可满足10万吨级散货船乘潮单向通航要求,乘潮水位4.0m,乘潮历时大于4小时。

表1“H”轮船舶资料图1 事故水域航道情况船名H 轮船舶种类散货船船舶总长224.97米型宽32.25米型深19.00米参考载货量73148吨总吨38972吨净吨21824建造日期1999-8-27主机功率9603千瓦航区近海船籍港福州101珠江水运2024年02月学术 · “H”轮泉州港搁浅事故分析与思考 ·1.2.2事故发生水域的气象水文情况风:泉州湾港区锦尚作业区所在水域,多年平均风速2.8m/s,强风向为N N E向,频率12%;常风向为N E向,频率为18%。

2023年度泉州港口物流发展的初步研究

2023年度泉州港口物流发展的初步研究

2023年度泉州港口物流发展的初步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物流供应链的优化和效率已经逐渐成为全球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中国国内,泉州港作为福建省的重要物流枢纽之一,承担着南北货物通道、陆海联运的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旨在对2023年度泉州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初步研究。

一、泉州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泉州港自建成以来,不断完善其港口设施和物流系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和升级。

现阶段,泉州港口已经形成了以泉港、石狮港、晋江港和惠安港为主体的港口群,加上湄洲湾综合保税区、泉州海关、泉州市物流园区等配套设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物流系统。

从泉州港口的货运量来看,2019年泉州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787.34万标箱,同比增长9.14%;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11亿吨,同比增长7.8%;船舶进出港量达到9947艘次,同比增长2.08%。

可以看出,泉州港口的货运量保持着较为快速的增长趋势。

同时,泉州港口与中欧班列、中亚班列等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陆海联运网络,极大地提升了其对内对外的物流效率。

二、泉州港口物流发展的未来趋势(一)深入推进物流供应链数字化未来的泉州港口物流发展需要深入推进物流供应链的数字化。

通过建立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各项物流流程的实时监控、信息互通共享,加快信息化建设发展,提高港口物流服务效率,推动泉州物流智能化和高效化升级。

(二)加快推进“智慧泉州港”为适应未来数字化物流时代的发展趋势,泉州港口需要加快推进“智慧泉州港”建设,通过智慧码头、智慧物流等手段,提高港口集疏运效率,优化港口服务体系,实现港口物流的高效服务。

(三)加速推进港口装备自动化未来泉州港口需要加速推进港口装备自动化,实现无纸化处理,通过自动化码头、AGV等手段,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同时,应大力发展智能化物流运输车辆与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枢纽物流运输能力。

(四)开发国际多式联运航线泉州港口要不断拓宽国际航线,积极推动发展多式联运,开发国际航线和航班,与国内外港口及经贸区域深度合作,提高泉州海运的国际影响力。

泉州产业发展趋势论文

泉州产业发展趋势论文

泉州产业发展趋势论文泉州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福建省的一个地级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泉州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的知名产业基地之一。

本文将探讨泉州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其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泉州产业发展的优势1. 地理位置优越:泉州位于福建省的东南沿海,是福建省最大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

它靠近台湾海峡,与台湾隔海相望,这使得泉州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并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2. 产业结构多元化:泉州拥有多个产业集群,涵盖了纺织、鞋业、建材、食品等多个领域。

这些产业之间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为泉州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 创业氛围浓厚:泉州有着悠久的商业传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商业繁荣的城市。

这种商业氛围对创业者的吸引力非常大,使得泉州成为了许多初创企业的聚集地。

4. 人才优势突出:泉州市拥有一流的高等教育资源和研发机构,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聚集于此。

这些人才为泉州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撑。

二、泉州产业发展的趋势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升级的需求,泉州传统产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泉州纺织、鞋业等传统产业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2. 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泉州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如开元寺、清源山、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

这些文化资源为泉州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未来,泉州可以加大对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投资,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3. 环保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增加,泉州可以大力发展环保和清洁能源产业,如风力发电、太阳能等。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也能够为泉州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4. 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兴起: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泉州可以抓住机遇,加大对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投资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2016 ~ 2017 学年第二学期《港口物流》课程大作业
诚信声明
考场是严肃的,作弊是可耻的,对作弊人的处分是严厉的。我承诺遵守考场纪律,不 存在抄袭及其它违纪行为。
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适用年级专业:2015 级物流管理专业
试卷说明:课程大作业
泉州港港口物流现状研究分析报告
摘要:福建泉州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和自身优势,在当今我国”一带一路”、“海上丝 绸之路”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下,泉州港发展现代港口物流,进而带动泉州经济乃 至海西经济区的发展,是泉州港当下的当务之急。本文结合泉州港口的具体条件 和资源,运用PEST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对泉州港物流的基本现状进行系统分析, 为泉州港港口物流的未来发展战略提出科学的建议。 关键词: 泉州港 PEST分析法 SWOT分析法 建议
深水岸线长:自然岸线长76公里,其中深水岸线长7.7公里,一般水深15-30 米,30万吨级船舶可直达斗尾,可建20万吨级以上泊位4个。潮差大:湄洲湾属 正规半日潮,最高潮差为7.37米,平均潮差为4.97米。水域面积广:水深大于15 米的水域面积宽阔,可满足大型船舶航行与回转的需要。
掩护条件好:湄洲湾是一半封闭海湾,湾口有湄洲岛和港内的大竹岛、大生 岛的屏障,阻挡了外海波浪传入,湾内浪小,水流不急。工程地质好:斗尾港区 属基岩港湾式海岸,岩面可作天然地基持力层;陆域多为矮丘和红土台地,承载 力高。 1.4 历史地位
均潮差4.52米。最大潮差6.3米,最小潮差5.1米。 潮流:泉州湾口为逆时针回旋流。大乍至崇武沿岸一般为东流,流速约1.54
米/秒,湾内逐渐变成往复流。湾内潮流一般是顺深水水道流动,主流经小坠岛 与祥芝角之间。湾口至秀涂,大潮潮流流速为1.63-2.21米/秒。交通状况泉州 市区顺济桥下约200米左岸。距晋江入海口约10公里,外港(后渚)位于洛阳江 入海处右岸码头山下,距市区11公里,距泉州湾口约15公里。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 … … …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 … … … …



此 处 不
… 装 …
能…
书…
写…



此 处 不 能 书
… … … … …
写订



此 处 不 能 书
… …
… … …
写…

线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 … … … … … …


风象:强风向东北,常风向东北东,冬季以东北风为主,夏季以西南风为主, 台风一般出现在7-9月。
降水:年平均降水1202毫米,春、夏为雨季。 雾况:年平均雾日数6.8天,1-5月雾较多,雾的持续时间不长,对船舶航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 … … …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 … … … …



此 处 不
① 随着物流业的高速发展,物流教育与人力资源的水平也逐步提高,泉州 市在这一方面也下足了功夫。2012 年,泉州市投入五十多亿元在海内外大力引进 各种高层次人才,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力争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为泉州的高科技产业提供大力帮助,同时也为泉州港口物流的建设输送人才,为 “人才兴港”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① 政治因素是泉州港港口物流发展战略需要考虑的外部宏观因素之一。《福 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2011-2015 年)》明确指出福建省要做大做强港口 群,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加强港口资源整合,打造面向世界、服务周边及中西部 地区的现代化港口群。
② 泉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港口经济发展,实施“以港兴市、港城联动”战略, 出台了《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港口物流发展的意见》。市委、市政府每年召 开港口工作会议,并根据需要,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沿海县(市、 区)在财力、物力上优先支持和保证港口发展。
一、 泉州港港口物流的基本信息
1.1 地理位置 泉州港是福建省泉州市东南晋江下游滨南的港湾,与台湾省一水之隔,北至
湄洲湾内澳,南至围头湾同安区莲河,海岸线总长541公里。 1.2 主要港区
泉州港划分为肖 厝、斗尾、 泉州湾、围头 湾和深沪湾 5个港区, 并进一步细 分为16个作业区和5个作业点。其中:肖厝港区和泉州湾港区是泉州港的中心港 区,在东南沿海港口群众作用重大、地位重要;而斗尾港区是福建省石化产业基 地、是泉州市港口工业的石油资源支撑;围头湾港区和深沪湾港区是泉州市地方 性经济发展的地区性港区。 1.3 自然条件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 … … …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 … … … …



此 处 不
… 装 …
能…
书…
写…



此 处 不 能 书
… … … … …
写订



此 处 不 能 书
… …
… … …
写…

线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 … … … … … …


③泉州市相关部门还编制了《泉州港总体规划》、《泉州市海洋经济发展规 划》、《泉州市临港工业区发展及空间布局总体规划》和《泉州市港口物流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等专题规划。加强对港口物流发展的引导。
④泉州市政府设立了“港口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港口公共设施、配套 项目建设及扶持港口企业发展;为港口生产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开展外贸运输, 鼓励货物从泉州港进出口。

2.3 港口机械设备 泉州港拥有门座式起重机 5 套、轮胎式龙门吊 30 套、轨道式龙门吊 9 套、
叉车 25 套、集装箱岸桥 11 套、正面吊 6 套、堆高机 4 套、汽车吊 3 套、拖车 85 套。 2.4 泊位海岸线
泉州港拥有 5 个泊位,泊位长度 1325 米,水深 15.1 米。堆场面积 700000 平凡米,堆存量 18000 标准集装箱。
图2-1 泉州港口1997—2015年货物吞吐量 数据来源:泉州统计信息网
集装箱数量是衡量一个港口吞吐量的重要标志,是评价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的 重要指标。泉州港口集装箱数量由1997年的6.7万标箱,增长到2015年的201.51 万标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如图2-2所示。
图 2-2 泉州港口 1997-2015 年集装箱数量 数据来源:泉州统计信息网

1997年,泉州港口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进入全国沿海大型港口行 列;1999年,港口吞吐量1521.19万吨,集装箱8.14万标箱,吞吐量首次超过福 州港,位列福建省第二;2004年货物吞吐量为3093万吨,紧接着连续八年保持了 高速的增长趋势,2011年货物吞吐量达9330万吨,2012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 10371.51万吨,同比增长了11.16%,首次突破亿万吨关口;统计数据截止到2015 年,货物吞吐量达12256.41万吨。泉州港港口近20年的货物吞吐增长量由图2-1 所示。
二、 泉州港港口物流能力
2.1 现有航线 泉州港现开辟有泉州至日本、香港、两岸三地、韩国釜山等定期散杂货或集
装箱班轮航线,与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航线类别分别为内贸航线、香港 航线、对台航线、国际航线。 2.2 港口吞吐量
港口吞吐量(Port handling capacity)是指一段时期内经水运输出、输入 港区并经过装卸作业的货物总量,计量单位为“吨”或“标准箱(TEU)”表示, 一个标准20英尺集装箱为一个标准箱。作者根据泉州统计信息网中对泉州港口历 年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数量的统计,对泉州港口近20年的货物吞吐量进行分析比 较。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 … … …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 … … … …



此 处 不
… 装 …
能…
书…
写…



此 处 不 能 书
… … … … …
写订



此 处 不 能 书
… …
… … …
写…

线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 … … … … … …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 … … …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 … … … …



此 处 不
… 装 …
能…
书…
写…



此 处 不 能 书
… … … … …
写订



此 处 不 能 书
… …
… … …
写…

线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此 处 不 能 书 写
… … … … … … …



3.2 ECONOMICS 经济因素分析 ① 据海关统计,2016 年泉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 1541 亿元人民币,较 2015
年同期下降 8%,占同期福建省进出口总值的 14.9%,进出口规模位列厦门、福州 之后,排第三位。其中出口 1072.7 亿元,下降 5%;进口 468.3 亿元,下降 14.3%, 外贸顺差 604.4 亿元。2017 年前四月,泉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 480 亿元,同比增 长 2.4%,占同期福建省进出口总值的 14.8%,其中出口 328.5 亿元,增长 10.9%, 而就 2017 年 4 月份单月泉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 132.4 亿元,同比增长 8.2%,其 中出口 89.3 亿元,同比增长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