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港港口设施
泉州港分析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2016 ~ 2017 学年第二学期《港口物流》课程大作业
诚信声明
考场是严肃的,作弊是可耻的,对作弊人的处分是严厉的。我承诺遵守考场纪律,不 存在抄袭及其它违纪行为。
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适用年级专业:2015 级物流管理专业
试卷说明:课程大作业
泉州港港口物流现状研究分析报告
摘要:福建泉州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和自身优势,在当今我国”一带一路”、“海上丝 绸之路”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下,泉州港发展现代港口物流,进而带动泉州经济乃 至海西经济区的发展,是泉州港当下的当务之急。本文结合泉州港口的具体条件 和资源,运用PEST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对泉州港物流的基本现状进行系统分析, 为泉州港港口物流的未来发展战略提出科学的建议。 关键词: 泉州港 PEST分析法 SWOT分析法 建议
深水岸线长:自然岸线长76公里,其中深水岸线长7.7公里,一般水深15-30 米,30万吨级船舶可直达斗尾,可建20万吨级以上泊位4个。潮差大:湄洲湾属 正规半日潮,最高潮差为7.37米,平均潮差为4.97米。水域面积广:水深大于15 米的水域面积宽阔,可满足大型船舶航行与回转的需要。
掩护条件好:湄洲湾是一半封闭海湾,湾口有湄洲岛和港内的大竹岛、大生 岛的屏障,阻挡了外海波浪传入,湾内浪小,水流不急。工程地质好:斗尾港区 属基岩港湾式海岸,岩面可作天然地基持力层;陆域多为矮丘和红土台地,承载 力高。 1.4 历史地位
均潮差4.52米。最大潮差6.3米,最小潮差5.1米。 潮流:泉州湾口为逆时针回旋流。大乍至崇武沿岸一般为东流,流速约1.54
米/秒,湾内逐渐变成往复流。湾内潮流一般是顺深水水道流动,主流经小坠岛 与祥芝角之间。湾口至秀涂,大潮潮流流速为1.63-2.21米/秒。交通状况泉州 市区顺济桥下约200米左岸。距晋江入海口约10公里,外港(后渚)位于洛阳江 入海处右岸码头山下,距市区11公里,距泉州湾口约15公里。
分析泉州港古今衰落的原因

第三章3.1分析并阐述古代泉州港从兴盛到没落的原因1、排外风潮首先,元朝末年,泉州发生叛乱,当地的色目人互相攻杀,这场战乱,使泉州的社会经济更遭受到严重破坏。
中断与海外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因为色目人是外国人,所以排外风潮盛行,直接影响泉州的对外交流。
2、市舶司迁移其次,泉州市舶司迁移亦跟泉州港的衰落有着密切关系。
宋元时期,统治阶级重视海外贸易,福建将市舶司设置在泉州,加强对出入港船舶和外商的管理。
因此,市舶司促进了泉州港的发展,明代时市舶司隶于布政司,福建布政司设于福州,主管市舶司的官员常往福州。
所以到了明成化八年,福建市舶司从泉州迁往福州,市舶司的设立,见证了泉州港的繁荣昌盛,而它的迁移则标志着泉州港的衰落。
3、倭寇为患明代初年,由于东南沿海倭寇、海盗为患,明太祖一方面为维持治安,一方面想改变元代的重商政策、恢复为传统的重农政策,实施了海禁。
至清初,清政府从经济上封销郑成功,下令「迁界」,强迫沿海居民内迁,规定「片板不许下水,粒米不许越疆。
」明清实行上述政策,破坏了泉州的社会经济和海外交通。
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上贸易是泉州人生活所依。
可是,到明清时,这个国际性贸易大港却变成私商贸易港,可见海禁政策对泉州港产生的负面的影响。
到了十五世纪,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等国,先后发展成为殖民主义国家。
他们的东侵,使东西海上贸易受到干扰,阻碍了泉州的海外交通发展,加上倭寇对泉州地区的骚扰及破坏,泉州港遂逐步走向衰落的道路。
4、地理的变迁最后,泉州港衰落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地理的变迁。
由于晋江流域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流到下流出海口,不断淤积。
泉州港是快沉积区,每年平均沉积度为四点六毫米,使泉州港失去作为优良港口的天然条件。
现今泉州沿海的部分地区,想当年便是万国旗帜飘扬的繁荣大商港。
如今,港口依旧,却风光不再。
想起来,真令人唏嘘不已。
3.2分析并阐述现代泉州港发展存在的问题1.周边港口竞争加剧,政策环境不具优势。
福建省港口简介

扎实做好各项监管与服务工作。一方面持续加大对辖区通航环境的整治力度, 加强对到港船舶安全检查工作,从严打击各种违法违章行为。另一方面在把 好船舶进出口岸、船舶签证等源头关的前提下,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实 时掌握船舶动态,确保船舶航行和作业安全,为港航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便 捷服务,为服务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和海西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泉州港现辖有4个港 区16个作业区, 即: 湄 洲湾南岸港区,泉州湾港 区,深沪湾港区,围头湾 港区,以及正规划建设中 的湄洲湾南岸港 区斗尾 作业区和泉州湾港区秀涂 作业区。经过几年来的不 断建设,现已建成投产码 头32座、泊位54个,其 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 年设计吞吐能力1921万 吨,包括集装箱16万 TEU,初步形成了以泉州 湾为中心港区、大中小码 头泊位优势互补、配套设 施比较完善、功能比较齐
泉州港
泉州港简介
泉州港是泉州市东南晋江下游滨海的港湾, 北至湄洲湾内澳,南至围头湾厦门市同安县莲河, 海岸线总长421公里。历史上曾以三湾十二港著 名于世。现又开发了“世界少有、全国不多”的 不冻不淤的湄洲湾肖厝深水良港。在中世纪时, 泉州港就是我国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泉州古港 包括泉州湾东北面的崇武港,归泉州湾的蚶江港、 石湖港、后渚港、洛阳港,深沪湾的祥芝港、永 宁港、深沪港、福全港,围头湾的围头港、金井 港、东石港、安海港、石井港,以后渚港最靠近 泉州市区,水陆交通极为方便,是泉州港主要对 外交通贸易港口。
泉州港、秀屿港共同区位地理优势
1.秀屿港与泉州港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中部平原位置。 具有天然深水良港,便于建设大型港口。两地都与台湾隔 海相望,是台湾海峡两岸人流、货流的重要口岸,经济贸 易往来交往频繁,而且本身位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 经济发展良好。
泉州港肖厝作业区11号泊位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管理资料]
![泉州港肖厝作业区11号泊位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d6593f5cc1755270622088f.png)
泉州港肖厝作业区11号泊位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A版)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上海2009年2月主管总经理:杨晖(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公司主管总工程师:李增光(公司副总工、高级工程师)分管所长:陈夏波(综合所副所长、教授级高工)所项目总工程师:何小林(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项目总负责人:柯学(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施挺(工程师)黄闽辉(高级工程师)主要设计人员专业专业负责人室主任主任工程师总图柯学、施挺何小林何小林水文孙士勇孙士勇张银苗运量马彦勇史济辰史济辰工艺林星铭吴沙坪裘黎刚水工黄闽辉、陈谦邹颋金晓博陆域形成及道堆谢小松黄晋申高国民土建李惠娟赵令玉王建良建筑肖增孝林碧香谢国平供电杨海宏姚宇邓其才通信、控制曹建国徐兆祥邓其才给排水李兵曹霞萍李嘉泉消防李兵、柯学曹霞萍李嘉泉暖通王建强、唐海星王建强李嘉泉劳动安全柯学何小林何小林环保王建强、唐海星王建强李嘉泉经济分析施雄彪施雄彪吴国强投资估算赵弢赵弢吴国强目录前言 (1)第一章概述 (2)编制依据 (2)设计范围和内容 (2)主要结论 (2)主要问题和建议 (8)第二章港口现状及建设的必要性 (10)泉州港发展历史 (10)泉州港港口现状 (11)肖厝作业区码头现状 (16)肖厝作业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8)肖厝作业区规划功能与定位 (18)建设的必要性 (19)第三章吞吐量发展预测及建设规模 (26)吞吐量预测 (26)腹地经济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26)港口吞吐量发展情况 (29)本工程主要货种吞吐量预测 (33)本工程吞吐量安排 (39)设计船型 (40)工程建设规模 (43)第四章自然条件 (45) (45)气象 (45)水文 (48)地质 (53)岩土地震稳定性及场地类别 (56)第五章装卸工艺 (64)设计原则 (64)主要设计参数 (64)装卸工艺方案 (65)主要工艺流程 (68) (69)堆场所需容量测算 (70) (71) (71) (73)方案比选及推荐方案 (73)第六章总平面布置 (75)总平面布置原则 (75)本工程与相邻泊位的关系 (75)高程设计 (75)总平面布置方案 (77)方案比选 (81)码头年作业天数 (81)生产、生活辅助设施 (84)人员编制 (84)港作车船 (84)总平面主要技术指标 (85)航道、锚地和助航设施 (85)扫海 (91)第七章水工建筑物 (92)建筑物的种类和等级 (92)建筑物的主要尺度 (92)设计荷载 (92)结构方案 (93)主要附属设施 (96)结构防腐 (97)第八章配套工程 (98)陆域形成及道路堆场 (98)铁路(非本次工可研究内容) (100)建筑、结构 (100)供电、照明 (105)通信、控制 (108)给排水 (110)消防 (112)暖通 (113)机修 (114)第九章环境保护 (116)设计依据及标准 (116)大气污染及治理措施 (116)水域保护 (117)噪声污染及治理措施 (118)固体废弃物及治理措施 (119)工程绿化 (119)环境管理与监控 (119)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121)设计依据及采用的规范 (121)设计原则 (121)设计内容 (121)第十一章节能 (124)主要设计依据 (124)项目能源消费系统及主要耗能工序和设备 (125)能耗指标及分析 (125)节能技术及其可行性分析 (127)第十二章外部协作条件 (130)集疏运 (130)供水 (131)供电 (131)通信 (131)征地与拆迁 (131)施工条件 (131)综合分析 (132)第十三章施工条件 (133)施工 (133)项目招标 (136)第十四章组织管理与人员编制 (141)第十五章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 (142)投资估算 (142)经济评价 (145)第十六章综合论证及推荐方案 (155)综合论证 (155)推荐方案 (156)第十七章问题及建议 (160)附图(另册):附件:1、肖厝港区肖厝、鲤鱼尾作业区规划图泉州港肖厝作业区11号泊位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A版)设计图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上海2009年2月前言根据泉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计划,拟在湄洲湾内澳南岸,泉州港务集团肖厝作业区1#泊位工程和南埔电厂码头之间建设以矿石、煤炭等为主的大型散货基地,建设规模为年设计吞吐量197万吨,拟新其中一个7万吨级通用泊位、一个工作船泊位和一个沉箱出运泊位及相应的总平面布置、水文、航道、工艺机械、码头结构和相关配套设施。
福建港口集团总结

福建港口集团总结1. 引言福建港口集团是福建省内拥有多个港口的综合性港口运营公司。
作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福建港口集团在港口建设、运营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对福建港口集团的工作进行总结,总结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总体情况福建港口集团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福州市。
目前,福建港口集团运营管理着福建省内数个重要的港口,包括福州港、厦门港、泉州港等。
这些港口不仅服务于福建省的外贸需求,也拥有较高的陆上交通联通优势,是全国货物物流的重要枢纽。
福建港口集团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提升港口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
通过引进先进设备、优化工艺流程,福建港口集团不断提升装卸效率,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港口服务。
3. 工作成绩自成立以来,福建港口集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
以下是福建港口集团在不同方面的工作成绩总结:3.1 港口建设福建港口集团致力于港口的现代化建设。
通过投资建设新的码头、堆场等设施,福建港口集团扩大了港口的装卸能力,提高了港口的货物吞吐量。
3.2 港口运营管理福建港口集团注重提升运营管理水平,优化港口作业流程。
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系统,福建港口集团实现了集约化管理和智能化调度,大大提高了港口的运营效率。
3.3 服务保障福建港口集团注重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通过建立健全的服务体系,福建港口集团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保障,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好评。
3.4 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福建港口集团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其他港口的合作与互联互通。
通过与其他港口的合作,福建港口集团拓展了港口的国际贸易网络,提高了港口的国际竞争力。
4. 存在问题尽管福建港口集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4.1 港口设施升级需要加快随着经济的发展,港口的装卸能力面临着日益增长的需求。
福建港口集团需要加快对港口设施的升级改造,提高港口的运营能力和效率。
泉港地名的来历和典故

泉港地名来历和典故一、泉港地名的来历泉港这个地名,最初源于福建省泉州市的一个港口——泉州港。
泉州港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也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港口之一。
在明、清时期,泉州港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游客。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泉州港逐渐失去了其重要地位。
到了20世纪初,泉州港所在的地区——肖厝镇,已经变成了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当地政府决定设立一个经济开发区,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泉港地名的典故在设立经济开发区的过程中,当地政府曾经考虑将该区命名为肖厝区。
但是,因为“肖厝”在方言中听起来不太好听,所以当地政府决定将该区改名为泉港。
泉港这个名字的由来,主要是因为该区位于福建省沿海的湄洲湾南岸,拥有良好的港口条件,同时又与泉州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当地政府便将“泉港”作为新区的名字上报。
三、泉港的自然条件泉港位于福建省沿海的湄洲湾南岸,总面积460平方千米,其中海域119平方千米。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这些自然条件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泉港的发展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泉港已经成为了一个集港口、工业、物流、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经济区。
在港口方面,泉港已经建成了多个泊位和集装箱码头,可以停靠大型船舶和集装箱船。
在工业方面,泉港已经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投资,包括炼油、石化、化肥、钢铁等产业。
在物流方面,泉港已经建成了完善的物流网络和仓储设施,为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在旅游方面,泉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总之,泉港这个地名源于福建省泉州市的港口——泉州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集港口、工业、物流、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经济区。
在未来发展中,泉港将继续发挥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优势,努力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2023年度泉州港口物流发展的初步研究

2023年度泉州港口物流发展的初步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物流供应链的优化和效率已经逐渐成为全球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中国国内,泉州港作为福建省的重要物流枢纽之一,承担着南北货物通道、陆海联运的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旨在对2023年度泉州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初步研究。
一、泉州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泉州港自建成以来,不断完善其港口设施和物流系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和升级。
现阶段,泉州港口已经形成了以泉港、石狮港、晋江港和惠安港为主体的港口群,加上湄洲湾综合保税区、泉州海关、泉州市物流园区等配套设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物流系统。
从泉州港口的货运量来看,2019年泉州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787.34万标箱,同比增长9.14%;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11亿吨,同比增长7.8%;船舶进出港量达到9947艘次,同比增长2.08%。
可以看出,泉州港口的货运量保持着较为快速的增长趋势。
同时,泉州港口与中欧班列、中亚班列等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陆海联运网络,极大地提升了其对内对外的物流效率。
二、泉州港口物流发展的未来趋势(一)深入推进物流供应链数字化未来的泉州港口物流发展需要深入推进物流供应链的数字化。
通过建立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各项物流流程的实时监控、信息互通共享,加快信息化建设发展,提高港口物流服务效率,推动泉州物流智能化和高效化升级。
(二)加快推进“智慧泉州港”为适应未来数字化物流时代的发展趋势,泉州港口需要加快推进“智慧泉州港”建设,通过智慧码头、智慧物流等手段,提高港口集疏运效率,优化港口服务体系,实现港口物流的高效服务。
(三)加速推进港口装备自动化未来泉州港口需要加速推进港口装备自动化,实现无纸化处理,通过自动化码头、AGV等手段,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同时,应大力发展智能化物流运输车辆与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枢纽物流运输能力。
(四)开发国际多式联运航线泉州港口要不断拓宽国际航线,积极推动发展多式联运,开发国际航线和航班,与国内外港口及经贸区域深度合作,提高泉州海运的国际影响力。
泉州船厂码头基槽炸礁-清礁施工

泉州船厂码头基槽炸礁\清礁施工摘要:泉州船厂码头工程为重力式码头,基槽开挖过程中,需进行炸礁、清礁施工,结合此工程,本文简要介绍基槽炸礁工艺及在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基槽炸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一、工程概况福建泉州船厂9#码头基槽、港池炸礁,设计底标高-12.5m~-17.5m,边坡根据实际情况在设计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放坡坡度。
二、施工总体布置首先由挖泥船开挖礁区覆盖层,待覆盖层开挖干净后进行水深测量,再安排炸礁船进去炸礁施工。
炸礁施工船舶按垂直码头前沿线的方向展布,施工顺序由南往北,由深水区向浅水区施工。
炸礁施工结束,安排清礁船进施工区域清礁。
三、施工方法1、施工顺序根据礁区的地质特证和炸礁基本原理,由边缘向内施工,充分利用到岩石自由面。
2、施工船舶和辅助船舶配置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选用下列主要船舶参与施工:900t炸礁船1艘,交通船1艘。
3、抛锚移船钻爆施工船舶抛设六具锚,首尾两具中锚,锚缆长100~150m;两侧共抛四具边锚,锚缆长80~100m。
清礁船抛设四具锚,首尾各两具,呈八字状。
4、测量定位(1)平面控制a、施工区平面控制网点布设布设的平面控制网点必须满足《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及相关技术文件要求。
b、施工船舶定位炸礁船采用RTK-DGPS定位技术。
由RTK-DGPS定位系统把炸礁船上的钻机孔位的平面位置显示到电脑显示窗口,移动锚具,使实测孔位与设计孔位点的平面偏差控制在0.2m以内。
(2)高程控制水下采用黄海基面为基准面,设立水尺,对炸礁船上的RTK仪器进行水位校正,以便能够正确控制钻孔的深度。
(3)水深测量水深测量同样采用GPS定位系统进行测量定位,测深则使用回声测深仪。
测量的内、外业均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5、爆破参数孔距a:投入本工程施工的钻爆施工船装有4台钻机,孔距固定。
孔径d:采用冲击回转钻进方法,球齿钎头外径115mm,因此孔径d=115~125mm。
排距b:根据本爆破区的岩石性质等,设计排距b=2.2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泉州港港口设施
泉州港沿海港口码头都是利用自然驳岸进行装卸作业,后渚港则是通过江中过驳(小帆船)
原始作业。
1980 年以后,相继建成并投产10 万吨和3500 吨级石油专用码头、5000 吨级粮食专用码头、5000吨级客货码头、10000吨级杂货码头、1000吨级对台贸易码头和200〜500吨级过驳码头和杂货码头。
(一)港区码头
后渚港区:3500 吨级石油专用码头1 座。
年设计通过能力30 万吨,长度65 米。
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罗零-6.7 米,结构型式为引桥钢筋混凝土高桩式。
500 吨级2个泊位(带联接桥)浮码头1 座。
年设计通过能力10万吨,长度74米。
码头前沿
设计水深罗零-5.0 米,结构型式为方舟。
500 吨级过驳码头2 个泊位1 座。
年设计通过能力12 万吨,码头长度102 米。
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罗零-5.0 米,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高桩梁板引桥式。
3000 吨级杂货码头1 座。
年设计通过能力20 万吨,长度124 米,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罗零-6.7 米,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高桩梁板引桥式。
5000吨级客货码头1 座。
年设计通过能力:近期为1 6万吨,远期为20万吨。
码头年设计客运进出数:近期为 4 万人次,远期为 5 万人次。
码头长度151.186 米。
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罗零-8.0 米,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高桩梁板引桥式。
5000 吨级粮食专用码头1 座。
年设计通过能力30万吨,长度133 米,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罗零-8.0 米,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高桩梁板引桥式。
泉州内港:200 吨级3个泊位杂货码头 1 座。
年设计通过能力10万吨,码头长度105米。
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罗零-3.0 米,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高桩梁板引桥式。
500 吨级3个泊位过驳码头1 座。
年设计通过能力15 万吨,码头长度149 米。
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罗零-4.0 米,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高桩梁板引桥式。
靠泊能力,120 吨4 个泊位驳岸1 条。
祥芝港:500 吨级2个泊位过驳码头1 座。
年设计通过能力10万吨,码头长度75米。
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罗零-7.0 米,结构型式为重力墩式。
崇武港:1000 吨级对台贸易码头1 座。
年设计通过能力12 万吨,码头长度85 米。
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罗零-5.5 米,结构型式为重力式。
梅林港:1000 吨级杂货码头 1 座。
年设计通过能力10 万吨,码头长度78 米。
码头结构型式为突堤式。
东石港:300 吨级2个泊位杂货码头1 座。
年设计通过能力10万吨,码头长度94米。
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罗零-3.8 米,结构型式为高桩栈桥式。
安海港:230 米石砌驳岸1 条。
石井港:1000 吨级对台贸易码头1 座。
年设计通过能力12 万吨,码头长度85.8 米。
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罗零-5.0 米,结构型式为重力式。
肖厝港:1 万吨级杂货码头1 座。
年设计通过能力34 万吨,码头长度191 米。
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罗零-10.0 米,结构型式为重力式。
10 万吨级石油专用码头 1 座。
辋川港:石砌驳岸 1 条。
水头港:石砌驳岸 1 条。
泉州湾秀涂锚地抛设 3 个万吨级浮筒附:泉州市辖区码头一览表
泉州市辖区码头一览表
(二)机械设备
1980年以前,泉州港口没有正规的装卸机械。
1980年以后,随着泉州港码头和库场的大量
建设,港口装卸机械数量日益增多,至今已拥有轮胎吊、
旋转固定式电动起重机、电动单梁桥式
起重机、台式起重机、桅杆起动机及门吊等起重机械和牵引车、叉车、皮带机等水平运输机械。
后渚港还配备集装箱跨运车。
后渚港
3500吨级石油专用码头石油接卸输油管道配套成龙。
后渚
港5000吨级粮食专用码头接卸粮食的起重运输机械配套成龙
(详见表2-12、2-13)。
港区最大起重能力:后渚港
40吨,集装箱50吨,泉州内港16吨,肖厝港16吨,东石港
码头名称
开工日期 竣工日期 5000吨级客货码头 5000吨级粮食专用码头 3500吨级石油专用码头 3000吨级杂货码头
500吨级(二个泊位)过驳码头 500吨级(二个泊位)浮码头 500吨级海军浮码头 200〜500吨级海巡码头
1987.10 1990.12 1987.1 1988.1 1974.9 1983.6 1984.1 1987.9 1988.12 1988.8 1976.1 1958 1986
法石对台贸易码头
1989.10 1990 200吨级(三个泊位)杂货码头 1983.10 1984.10 500吨级(三个泊位)起驳码头
1986.12 1987.12 1000吨级对台贸易码头
1987.1
1989.11
500吨级(二个泊位)过驳码头 1988.6 1990.12
1000吨级杂货码头
1988.9 1996
深沪 湾
5000吨级杂货码头
1991.9 1994
300吨级(二个泊位)杂货码头
1985.7 1987.12
围头 湾
1000吨级对台贸易码头 1987.3 1989.11
10000吨级杂货码头
1985.12 1989.11 1990.2
1992.3
1975
祥 芝
泉 州 湾
10万吨级石油专用码头
湄洲 湾
肖 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