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设计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国家图书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PPT

中国国家图书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PPT
与以前旧馆平面尺度和体量上又相互呼应, 同时又有明显的对比。
新馆的立面主要采用了石材、 钢和玻璃三种材料。
色彩较深的石材用于基座,带给人 以厚重沉稳的感受。
石材百叶在外这种做法,一方面
是防止阳光直射入图书馆,避免对
书的损伤;另一方面是为了使进入
图书馆的光线更加柔和和自然。
大家好
5
国图新馆流线分析
二层平面图(从主入口进来直接是二层)大家好
在外观上,以尊重一期老馆的姿态出现:在
周围喧嚣的城市环境中,简约,安静,内敛,
凝重;高度上与一期裙楼保持一致,与城市
干道的边界和主入口形态,也都与老馆相呼
应。但作为时代的建筑,她无疑给人带来极
具时代建筑精神和技术的震撼,不仅仅在建
筑的外观,更在内部空间的使用上得以体现。
大家好
4
国图新馆总平面图
平面上,是一个近似正方形的简洁外形,
旧馆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时代个 性。其建筑风格与其后面著名的紫竹院公园 的古老和幽静遥相呼应。
旧馆的借、阅、藏分明的分区,这是当时那 个年代最典型的图书馆建筑布局方法。
大家好
3
中国国家图03年~2007年间建设。位于北京市 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位于国家图书 馆北侧,原预留用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进入主入口,是作为交通枢纽的入口大厅。起始的
空间低矮亲切,但马上长直的电梯和大面积的落地
玻璃幕墙映入眼帘,使人的感官发生改变,这很像
传统设计手法中的欲扬先抑。新馆虽然在建筑外观
上呈现内敛,但壮阔的室内却完全匹配了国家图馆
重要的公共建筑地位。
大家好
8
建筑空间设计分析
作为图书馆核心的阅览室部分,是新 馆建筑空间的高潮,也是整栋建筑的 灵魂。一个全开放的50mx50m的阅览 中庭,颠覆了传统图书馆的低矮空间 体验。阅览中庭向上逐层扩大,全部 由梨花木书架形成的书墙围合。 这样一个退台形式的贯穿空间,保证 了每层都有来自天窗的自然能光。主 要光线自然光,由天窗和高侧窗照进 来。

图书馆精品PPT课件

图书馆精品PPT课件

3.5、 垂直交通和运输
书库上、下层之间应有垂直交通相联系, 一般设置专用楼梯供内部工作人员使用。 垂直运输主要是运送书籍的提升设备。
书库内楼梯段净宽不应小于0.8m,坡度小 于45度。
二层以上书库应设书籍提升设备,四层及 四层以上的书库,提升设备应不少于两套, 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宜另设专用电(货) 梯。
3 、书库设计6
3.1、书库类型 3.2、书架及布置要求 3.3、书库容书量指标 3.4、柱网与层高 3.5、垂直交通和运输 3.6、书库防护
3.1、书库类型
3.1.1、 基本书库(Basic Stack Rooms) 即总书库,书籍成分复杂,种类繁多,藏 书量大。
3.1.2、 辅助书库Auxiliary Stacks 采用闭 架管理时,图书馆中为读者服务的各种书 库,如:借书处、阅览室、参考室、研究 室、分馆等部门所设置的书库。辅助书库 应与基本书库联系紧密,以便从基本书库 中补充新书,也便于把旧书送回基本书库。
3.6.2、 防湿、防潮 为了防止书刊受潮,书库 围护结构内表面不得出现结露现象,书库周围 应排水通畅,给排水管道不得从书库地下通过, 以防管道渗漏。
3.6.3、防尘、防有害气体 庭院绿化对防尘具 有积极作用,书库楼、地面应采用坚实耐磨的 面层,库内墙面和顶棚表面应光滑、不积灰尘。 特藏书库还要防止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害气 体的侵蚀。
3.1 、书库类型
3.1.3、 开架书库Open Stacks 允许读者入库查找资 料并就近阅览的书库。此书库除正常的书架外,在 采光良好的区域还设有少量阅览座(厢)供读者使 用。
3.1.4、 特藏书库Special Stacks收藏珍善本图书、 音像资料、电子出版物等重要文献资料、对保存条 件有特殊要求的库房(不应有阳光直射)

《图书馆布局设计》课件

《图书馆布局设计》课件

合适的布局可以鼓励读 者与其他人交流,分享 知识和文化。
良好的布局可以提高工 作效率,让读者更高效 地找到所需的资源和信 息。
图书馆布局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1 读者需求
2 空间利用
了解读者的需求,包括研究人员、学生和 社区成员,以确定合适的布局。
合理分配空间,充分利用每个区域,为读 者提供多功能的学习和休息场所。
设置舒适的休息区, 供读者放松、社交 和娱乐。
电子阅览室
设计专门的电子阅 览室,提供先进的 技术设备和便捷的 数字资源。
设计要点
1 图书馆空间规划的关键因素
2 合理安排座位和书架
考虑图书馆的大小、人流量以及未来发展 需求等因素。
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和使用率,灵活安排 座位和书架的布局。
3 合理分配空间
《图书馆布局设计》PPT 课件
图书馆布局设计对于提供良好的学习和阅读环境非常重要。本课程将介绍图 书馆内不同空间的布局设计和一些关键要点。
为什么图书馆布局设计很重要
1 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 2 促进知识获取与交流 3 提升工作效率
良好的布局可以提供舒 适、安静的学习环境, 让读者更好地集中注意 力。
4 合理利用光线
在图书馆内不同区域之间合理分配空间, 确保高效利用每一寸空间。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同时考虑合适 的照明设备,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实例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是一座现代 化的图书馆,以其创新的设计 和多功能空间而闻名。
பைடு நூலகம்
洛杉矶县立图书馆
洛杉矶县立图书馆是一座具有 现代化设计和开放式空间的标 志性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一座宏伟的 图书馆建筑,提供丰富的藏书 和学习空间。

《图书馆设计》课件

《图书馆设计》课件

图书馆空间规划与布局设计
1
整体布局
通过分析用户行为和流线,确定区域功
空间优化
2
能和布局,包括阅览区、休息区、工作 区、服务区和管理区等。
采用开放式空间设计、减少遮挡、合理
利用管理中心等手段,提高空间的利用
率和效率。
3
舒适感
考虑采光、通风、温度、颜色、材质、
音响等因素,达到舒适、愉悦、安静的
特色设计
色彩搭配
配色应考虑到色彩心理学和读者喜好,创造出恰 当的视觉效果和阅读氛围。
图书馆的数字化化和科技应用
1
数字阅读
推广数字阅读服务,提供在线阅读、电
自动化服务
2
子书下载等功能,方便和满足读者对于 多种阅读需求。
通过图书借还自动化设备、数字化检索
系统、自动导航等手段,提高服务效率
和读者体验。
3
虚拟现实
4
阅读环境。
根据图书馆的特点和地域文化,设计独 具特色的空间元素,形成独特的图书馆
空间风貌。
图书馆内部区域设计和功能分区
儿童阅读区
儿童阅读区应该色彩鲜明,注重 视觉吸引力和互动性,提升儿童 阅读的兴趣和参与感。
单人自习室
提供封闭、安静的学习环境,配 备灯具和插座,使读者可以安心 学习。
小组学习区
为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提供舒适 便利的环境,推广互助共享的学 习模式。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的阅读
空间,让读者身临其境,体验鲜活的阅
创新科技
4
读体验。
探索未来的科技应用和图书馆服务模式, 对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进行应 用和创新。
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
绿色图书馆
移动图书馆

《图书馆建筑设计》课件

《图书馆建筑设计》课件

休闲区设计
休闲区是供读者休息 、交流和放松的场所 ,应提供多样化的设 施和服务。
休闲区应营造轻松、 愉悦的氛围,满足不 同读者的需求。
设计时应考虑咖啡厅 、休息室、阅读角等 设施的布局和适度 。
其他功能区设计
其他功能区包括行政管理区、技术服务区、报告厅等,根据图书馆的具体需求进行 设计。
设计时应考虑各功能区的独立性和相互联系,以及空间利用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窗户设计
窗户的大小、位置和形状 应与立面整体设计相协调 ,同时考虑采光和通风的 需求。
立面材料
选择与外观材料相协调的 立面材料,保持整体统一 性。
建筑风格与文化元素
地域特色
考虑当地的文化、气候、历史背景等元素,使图书馆建筑融入当 地环境。
文化元素
将图书馆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建筑设计中,如采用具有象征意 义的符号或图案。
现代与传统元素的结合
在保持传统元素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打造具 有时代感的图书馆建筑。
PART 05
图书馆建筑的可持续性与 绿色设计
可持续性设计理念
尊重自然
在图书馆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尊 重自然环境,合理利用土地、水 等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
染。
节约资源
通过优化设计,减少建筑材料和 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建筑运行成本。
适应气候变化
图书馆建筑应具备适应气候变化 的能力,采取适当的节能、隔热 、通风等措施,提高建筑的舒适
度和节能效果。
绿色建筑材料与技术
使用可再生材料
优先选择可再生、可回收 利用的建筑材料,如木质 、竹质等,减少对有限木 材的依赖。
高效节能技术
采用高效隔热、保温材料 ,以及节能型空调、照明 等设备,降低建筑能耗。

图书馆阅读空间分析ppt课件

图书馆阅读空间分析ppt课件
23
图书馆外层是镶嵌着玻璃的天蓝色不锈钢钻石状 格网,不仅让图书馆有突出耀眼的外观,更创造 了一种令人惊艳的室内空间美感。
24
在图书馆内部特定空 间营造上,库哈斯大 胆运用色彩,通过不 同色彩的冲击形成丰 富而又多变的空间。 图书馆阅览区大改普 通图书馆单调沉闷的 颜色,形成冲击感。
25
11
建筑内部与外部均 运用天窗、格架和 彩色玻璃,制造出 光影斑驳的效果, 模拟自然中光从树 枝叶中透过的视觉 感受
12
办公部分
交通空间 公共部分
22--44层层平面平图面图
11.场.场馆工馆作工区作区 232..书 中.书架 庭区架区 43.壁.中龛阅庭读区 4.壁龛阅读区

在儿童阅读空间, 设计者使用亮黄与亮橘 色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 的氛围,让儿童能在走 近她的第一时间就被这 些糖果梦幻般的颜色吸 引
17
为儿童专设的阅读区
安置在地下层,避免
来自上部区域的噪音
干扰。特别照顾到儿
童的使用尺度和心理,
花瓣图案的座椅配合
活泼的糖果色加之具
有动感线条的地面设
计,营造出可激发孩
4、大阪成蹊大学图书馆
成蹊大学图书馆把明亮, 美丽,有人情味作为理念
二到五层散布者许多玻璃 球型的阅览室,称之为行 星,是图书馆的象征空间
这些房间都有阅览桌椅, 电脑,网络,专门供学生 开展讨论、研究和习作
一到五层开架书架周五设
置了许多单人房间阅览室,
读者在其中能享受私密的
空间
26
开敞式退台空间结构另一个好处是能让读者对馆内空 间分区一目了然
21
图书馆整体颜色为灰白色,但在学生阅读区采用了鲜 艳的红色作为,增加了图书馆的活力,而不会显得单 调死气,做了很好的点缀。

《图书馆设计》课件

《图书馆设计》课件
ERA
图书馆的定义与功能
图书馆定义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存和提 供文献资料,服务于社会公众的 文化教育机构。
图书馆功能
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供休闲娱 乐等功能。
图书馆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设计原则
图书馆设计应遵循功能性、人性化、 绿色环保、艺术性等原则。
设计目标
图书馆设计旨在创造一个舒适、便捷 、高效、美观的学习和阅读环境,满 足用户的需求。
分类标识
储藏环境
藏书空间应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以确保图书的保存和延长使用寿命。
图书分类应清晰明确,便于读者查找 和图书管理员管理。
公共空间设计
入口设计
图书馆的入口应宽敞、明亮,给 读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休息区
设置舒适的休息区,供读者在阅读 间隙放松休息。
信息咨询台
提供信息咨询和导览服务,帮助读 者快速找到所需资源。
智能安防系统
通过视频监控、报警装置等技术,保障图书馆内的安全,预防和及时 应对各种安全事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5
图书馆设计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数字化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需要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提供电子资源、数字化服务和线上阅读空间。
04
图书馆的智能化设计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智能化管理系统
自动化借还书系统
通过自助借还书机,实现图书的自助借阅、归还和续借功能,提 高借还书的效率和便利性。
图书管理系统
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图书进行编目、检索和管理,实现图书资源的 数字化和信息化。

【精品】3-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分区和空间组织(PPT35页)

【精品】3-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分区和空间组织(PPT35页)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减少来自外部噪声的干扰。例如德国波恩大学图书馆,位于学校附近的考布仑兹大街和莱茵河之间的空地上。这一地段沿河环境幽静,沿街却噪声却很大。因此在设计时,在沿街一边设置了一个3层的条形建筑,安排各种辅助房间,使它能成为与大街隔离的屏障,既减少了噪声对读者的干扰,又使读者能从阅览室看到莱茵河的景色。
2.在分层布置时,还应考虑到各部分不同服务对象的特点。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一般分为浏览读者,阅览读者和研究读者三类。在垂直分区时,一般将无一定借阅目的、逗留时间短的浏览读者的活动区,如报刊阅览、期刊阅览等布置在底层;将大量读者所使用的普通阅览设在主层上。至于人数少,工作时间长的研究读者的阅览用房,如珍本阅览室及专题研究等,则可布置在更高的楼层上,从而减少不同人流的交叉迂回,以创造安静的环境。以上的分层办法可以说是一般图书馆的布局方式。
(3)灵活性的要求
图书馆建筑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馆内的房间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变动;房间的大小亦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进行扩大或缩小;各主要用房的功能从单一性变为尽可能的多样性。 现代图书馆建筑打破了传统图书馆藏与阅的严格界限。固定的集中式藏书的空间越来越小而阅览的空间则越来越灵活、可变、舒适、扩大。一个房间内往往是既有藏书又有阅览甚至有外借,体现出多功能性,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浙江图书馆从几个方面很好地处理了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问题。(1)入口门厅中间的屋顶直到目录厅的中间4根大柱子之间设计了一条宽2m、长达73.8 m的玻璃光带。从而使大厅、目录厅的自然采光柔和宜人,白天可以不用任何人工采光设施。(2)在大楼的东部、东南部的阅览区设计了部分落地玻璃光带和一些玻璃幕墙。这既能让读者享受大量的自然采光,又能让读者读书累时远眺,享受窗外优美的自然景观。(3)设计师在顶楼阅览区的屋顶设计了8个玻璃斜面,既能享受天然采光又能节约能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扩建、改建的图书馆设计中,充分利用原有建筑 以利发展
21
图书馆选址及场地设计实例
22
图书馆选址及场地设计实例
23
第三章 图书馆建筑功能构成及空 间组织设计
第一节图书馆建筑的基本功能关系及要求
•灵活 合理布置柱网尺寸、层高、应有较大的灵活性 •紧凑 合理安排借、阅、藏、管四者之间运行路线及关系
5
依弗塞斯图书馆
提姆加德图书馆遗址
最初的单一形态:古埃及、希腊罗马帝王、皇室出资修建的皇家、贵族图书 馆,空间单一,馆藏有限、规模不大,以藏书为主,藏阅一体,功能简单, 空间却极度高大豪华。
6
宗教影响下的发展:12世纪欧洲出现了中世纪的大学。随着大学规 模的扩大.大学图书馆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大学图书馆都以教堂 或修谴院的图书馆为蓝本。典型实例为英国三一学院图书馆。
•舒适 改善阅览环境、创造舒适、安静的气氛
•稳定 保持环境的稳定性、适宜的温湿度、杜绝污染 •经济 讲求效率、节约能源
24
生活 区 办公 区 阅览 区
公共 活动 区 情报 中心 区
设备 区
藏书 区
入口 区
表3-1 图书馆建筑的功能组成关系
25

书籍运送路线


馆员工作路线
读者活动路线
表3-2 图书馆内人流基本流线分析
7
15世纪后,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期,继而西方掀起产业革命;当时活字印刷书 籍的大量普及、图书馆藏书倍增、促使图书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于是便出现了 一种圆形屋顶下设中央大厅的屋筑构造形式。在空间形式上依然比较单一。这 在设计、建筑技术上都是很大的迸步。在精神上也给人以宁静肃穆、博大崇高, 置身其中。如入知识宝殿的感觉。
26
图书馆的功能关系图
27
图书馆的功能关系图
28
上海图书馆
29
第二节 图书馆阅览空间设计
(一) 阅览空间的分类
•按学科划分阅览室
•按读者类型划分阅览室
哲学社会科学阅览室 文艺书刊阅览室 自然科学阅览室 普通阅览室 教师阅览室 科技人员阅览室 等
缩微资料阅览室 •按出版物类型划分阅览室 视听资料阅览室 报刊阅览室 等 开架阅览室 半开架阅览室 •按管理方式划分阅览室
社会职能的发展:由单一的传统图书馆功能 型图书馆 综合性的多功能的新
12
13
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
14
福建省图书馆
15
台湾大学图书馆
16
台湾中央图书馆
17
美国最大的公共图书馆——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
18
荷兰某大学图书馆
19 第二章 图书馆选址及场地设计
(一) 图书馆选址原则
• 地点适中 、交通方便
简朴温馨的阅览室


靠窗的公共阅览 区(代表们在参 观 图 书馆阅 览 室 )

阅览室的一角摆 放着沙发供读者 使用
38
优美的阅读环境和休息场所
奥 斯 陆 大 学 图 书 馆
读者自助借还 书
设在图书馆后 门内的咖啡厅
39
阅读的乐趣——传统图书馆的根本意涵在于知识的集中保存,但是当知识的保存已经不再单纯依赖书本形式, 现代图书馆的根本意涵便转移到阅读价值上面,设计则用空间的乐趣去表现这价值。图书馆可以提供各种阅 读方式,可以在户外,还可以在大沙发上、书桌旁、大阶梯上,人性化设计——室内降低了书架的高度,让 室外的景物延伸进来,虽然藏书量减少了1/3,但却无损服务读者的功能,反而让整个环境更加亲近读者。依 据人体工程学,我们设计出适合的扶手角度和宽度,倚靠扶手站立的人还可将书本放在扶手上阅读;同时根 据视觉的高度与穿透感,架构出了倾斜75°的遮阳格栅。
意大利Laurentian图书馆
8
1,建于明朝的浙江宁波“天一阁”是中国现 存最早的图书馆建筑。其主要功能是藏书,很 少借阅。
9
2,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始建具有近代公共图书室性质的图书馆建筑, 如北京的京师图书馆、南京的江南图书馆。开始社供读者使用的阅览 空间。
北京图书馆(1931旧馆)
10
3,20世纪初, 欧美图书馆建筑 文化影响我国图 书馆事业的发展。 基本形成了藏、 借、阅、管的独 立系统。读者与 图书分离,互不 交叉干扰。如清 华大学图书馆、 东南大学孟芳图 书馆。

中型图书馆
大型图书馆
藏书量 50-150万册
藏书量 150万册以上
4
第二节 图书馆建筑的发展
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 而产生发展的。
•西方国家图书馆建筑的发展 自由神庙(公共图书馆 现代图书馆 大厅式图书馆 近代图书馆
•我国图书馆建筑的发展 甲骨文卜辞的库房(最早的图书馆) 皇家藏书馆,档案 馆 私人建造的藏书阁 公共图书馆 现代图 书馆
闭架阅览室
30
(二) 阅览空间设计基本要求
•良好的朝向
•自然采光与通风 •安静的阅览环境 •灵活的阅览空间 •合适的交通流线组织
(三) 阅览空间具体设计
31
阅览空间具体设计实例
32
阅览空间具体设计
33
34
35
36
美国最大的公共图书馆——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
37
斯 德 哥 尔 摩 大 学 图 书 馆
• 环境安静场地干燥、 排水流畅
• 注意日照 及自然通风条件
• 远离易燃、易爆、噪声和散发有害气体的污染
• 留有必要的扩建余地,以利发展
20
(二) 图书馆建筑的场地设计要求
•因地制宜、结合现状、集中紧凑、功能明确、人流车流 分开、道路布置恰当
•注意馆区、生活区合理布置 •规模较大的公共图书馆、少年阅览区应有单独的出入口 和室外活动场地 •锅炉房、厨房、车库等建筑应尽量避开书库和阅览区并 用绿化隔离 •馆区以布置绿地、庭院、创造优美的阅览环境。留有足 够的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
11

我国当代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趋势
概念的发展: 学术研究中心 情报信息中心 知识百货商店
知识载体的发展:传统纸型印刷的书籍和文献 实物、图片、电子光盘
阅读方式的发展:原始得用眼看书和图像 放映机、摄像机及电子设备、人机合作完成阅读
文字、 声、像、
借助阅读机、幻灯机、
管理方式的发展:以藏为主闭架管理的传统图书馆(人书分离) 以用为主开架管理的现代图书馆(人书密切)
1
图书馆建筑设计
2
第一章
性质:
绪论
第一节 图书馆的性质 类型及规模
图书馆不仅是搜集、整理保管人类文明的载体,而且提供 文献与参考信息,是集信息中心、社会活动中心与继续教育中心为一 体的特殊的建筑物。
类型:

公共图书馆
专业图书馆 学校图书馆 高等学校图书馆


中小学校图书馆
3
规模:
小型图书馆 藏书量 50万册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