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签字投降_课件
合集下载
日本签字投降

• 思考分析: • 1.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记者当然不愿放 过任何一个细节,这些细节都意味深长,很有味道, 值得揣摩。 文章第二节对重光葵的细节描写,流 露出记者怎样的感情倾向? • 生动刻画日本外相重光葵的狼狈和失魂落魄的 神态,暗含对战败者的嘲弄、讽刺、谴责。 • 2.大胆推测:迈克阿瑟为什么安排温赖特和珀西沃 尔站在他的身旁? • 意义非同寻常:胜利得来多么不易,盟军曾经历 多么艰苦的战斗;告诉日本人,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日本签字投降
霍墨· 比加特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 中、英、美三国的《波茨坦公告》, 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方与同盟国 正式签定了投降书。让我们来重温这 一重大历史时刻。
• 新闻: •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指对 各类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和评论,如特 写、消息、通讯、评论等。狭义的新闻专 指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时效性、客观性 • 消息是新闻的主要形式。消息通常由标题、 导语、主体、背景、结尾等部分组成。
• 3.体会新闻的现场感 • 新闻报道要带给读者现场感。本文是否也给人一 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 • 有。对人物动作、表情等的细致描写,让人如 见其人,如临其境。 • 思考归纳:怎样才能够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呢? • 运用真实而细腻的细节描写,优秀的记者当然 会细致观察,敏锐地发现有价值的细节并把它记 录下来。 • 4.新闻的感情倾向
• • • • • • • • •
1. 消息记述的基本内容: 该消息记述了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的过程和情 景。 2. 导语交代的新闻要素。 时间:1945年9月3日上午9:05 地点:东京湾 人物:日本外相重光葵 事件: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 意义:日本付出代价—离开大国行列 3.梳理新闻主体 签署文
日本无条件投降纪念日PPT模板

督导、调配兵力,其中第一次,蒋介石在台儿庄战斗最激
烈的时刻亲赴台儿庄南站观战,并亲自勉励池峰城,前线
将士因而士气大振,大大增强了前线将士的战斗力。
抗战人物
杨靖宇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 民暴动,同年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 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秋到开封、洛阳等地从事秘 密革命工作。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 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 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 人与大量敌人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抗战人物
卫
立
煌
卫立煌(1897年2月16日~1960年1月17日),字俊如,又字辉珊,安徽省合肥 县(现属包河区)人,中华民国高级将领,国军陆军二级上将,是蒋介石的“五 虎上将”中的“虎将”。 在中原大战中击败石友三解除了南京之围,在鄂豫皖“围剿”、镇压“闽变”分 路暨主功、击败冈村宁次收复郑州、缅北滇西反攻战役(含强渡怒江战役)等一 系列战役中取得了胜利。忻口会战亦破坏了日军的作战计划。日军华北最高司令 官香月清司称其为“支那虎将 ”。史迪威在回忆录中称其为国民党军队中最能干 的将领,美国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称其为“常胜将军”。建国后曾任国防 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二届人大代表,民革第三、四届中 央委员会常委等职。1960年1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4岁,安葬于北京 八宝山革命公墓。
节日由来
“九一八”纪念日
为铭记国耻九一八事变而设立。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 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 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 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 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 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 日”。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共33张PPT)

国民党先后有74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其中佟麟阁、赵登 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冯安邦中将等32名中将;邹 绍孟少将、王凤山少将等32名少将。
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阴谋,使抗战成为持久战,
为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探究2: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 了哪些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自学完成下列问题,5 分钟后检测,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准确)
1. 结合课本历史纵横思考:20世纪三十年代 的日本相继进行了哪些侵华战争?说明了 什么?对国共两党产生了什么影响?
2. 全民族抗战的开端性事件是什么?
3. 全民族抗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4. 日本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 心和自信心。
材料二:
从图片反映的两个事件可以看出两次战争出现了 不同的结果,分析出现以上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 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清朝统治者 腐败无能。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根本原因: 是全民族抗战,尤 其是国共两党的抗战。 启示:国共和则民族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1、全民族抗战的开端性事件是什么 2、全民族抗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一)全民族的抗争
(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 1937.7.7 标 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全民族抗战的 开端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形成 (2)抗战史实: 2、中共敌后战场的抗 战
3、国民党正面战场的 抗战
2、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1)列举日本发动哪些侵华战争酿成“了 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阴谋,使抗战成为持久战,
为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探究2: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 了哪些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自学完成下列问题,5 分钟后检测,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准确)
1. 结合课本历史纵横思考:20世纪三十年代 的日本相继进行了哪些侵华战争?说明了 什么?对国共两党产生了什么影响?
2. 全民族抗战的开端性事件是什么?
3. 全民族抗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4. 日本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 心和自信心。
材料二:
从图片反映的两个事件可以看出两次战争出现了 不同的结果,分析出现以上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 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清朝统治者 腐败无能。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根本原因: 是全民族抗战,尤 其是国共两党的抗战。 启示:国共和则民族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1、全民族抗战的开端性事件是什么 2、全民族抗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一)全民族的抗争
(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 1937.7.7 标 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全民族抗战的 开端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形成 (2)抗战史实: 2、中共敌后战场的抗 战
3、国民党正面战场的 抗战
2、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1)列举日本发动哪些侵华战争酿成“了 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高中语文《落日》 课件(共54张PPT)

书裕
1945 8 15
仁
天
皇
宣年
读 日
月
本
投日
降 诏
日 本
1945年9月2日,签字场所——“密苏里”号右侧将 领指挥室外的上层甲板上
“密苏里” 号 战 舰
“
密 苏 里 ” 号 水 兵 和 摄 影 师 们
代表到来
“麦 密克 苏阿 里瑟 ”和 号同 的盟 甲国 板受 上降
代 表 肃 立 在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代表团由外相重光葵和大 将梅津美治郎带领来到密苏里号甲板上
▪ 写作要求:客观叙述
▪
迅速及时
▪
简短概要
▪
生动活泼
文体常识
▪ 通讯:是一种较为详细地报道客观事物的 新闻体裁。
▪ 运用通讯文体报道事实时,应按照内容、 主题的需要,灵活运用叙述、描写、抒情、 议论等手法,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 件或问题。
▪ 通讯具有真实、新鲜、及时的特征。 ▪ 通讯与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两种最常用的文
平洋战争爆发。
❖ 1945年 抗战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
日本关东军缴械投降
❖ 灾难深重的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生存与 复兴,与凶残的日寇进行了长达八年不屈不 挠的殊死搏斗,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 神的悲歌。
❖ 在国际正义力量的支援下,终于让日本 缴械投降。
❖ 这段沉痛无比的血泪史是每一个中国人 都不应该忘记的。
❖ 1900—1901年 日本参加八国联军。《辛 丑条约》签订。
❖ 1904—1905年 日俄战争。《中日会议东 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
❖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侵占青 岛。
❖ 1915年 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 1919年 巴黎和约,“五四运动”爆发。 ❖ 1928年 “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 ❖ 1931年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 ❖ 1937年 全面抗战爆发。 ❖ 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1941年 日军袭击珍珠港,对美英开战,太
1945 8 15
仁
天
皇
宣年
读 日
月
本
投日
降 诏
日 本
1945年9月2日,签字场所——“密苏里”号右侧将 领指挥室外的上层甲板上
“密苏里” 号 战 舰
“
密 苏 里 ” 号 水 兵 和 摄 影 师 们
代表到来
“麦 密克 苏阿 里瑟 ”和 号同 的盟 甲国 板受 上降
代 表 肃 立 在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代表团由外相重光葵和大 将梅津美治郎带领来到密苏里号甲板上
▪ 写作要求:客观叙述
▪
迅速及时
▪
简短概要
▪
生动活泼
文体常识
▪ 通讯:是一种较为详细地报道客观事物的 新闻体裁。
▪ 运用通讯文体报道事实时,应按照内容、 主题的需要,灵活运用叙述、描写、抒情、 议论等手法,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 件或问题。
▪ 通讯具有真实、新鲜、及时的特征。 ▪ 通讯与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两种最常用的文
平洋战争爆发。
❖ 1945年 抗战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
日本关东军缴械投降
❖ 灾难深重的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生存与 复兴,与凶残的日寇进行了长达八年不屈不 挠的殊死搏斗,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 神的悲歌。
❖ 在国际正义力量的支援下,终于让日本 缴械投降。
❖ 这段沉痛无比的血泪史是每一个中国人 都不应该忘记的。
❖ 1900—1901年 日本参加八国联军。《辛 丑条约》签订。
❖ 1904—1905年 日俄战争。《中日会议东 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
❖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侵占青 岛。
❖ 1915年 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 1919年 巴黎和约,“五四运动”爆发。 ❖ 1928年 “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 ❖ 1931年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 ❖ 1937年 全面抗战爆发。 ❖ 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1941年 日军袭击珍珠港,对美英开战,太
【高中语文】动态消息例读:日本签署投降书ppt精品课件

大胆推测——
迈克阿瑟为什么安排
温赖特和珀西沃尔站 在他的身旁?
日本代表签字——
新闻介绍这个环节的时
候,有很多的细节描写, 请选择一个例子,简要 分析其丰富的内涵。
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将军签字
麦克阿瑟将军为什么要用
五支笔签字? 由此可看出其怎样的心态?
列举其后的签字人员和国别:
简要概述每个发言者的讲话内容。
动态消息例读
日本签署投降书
《法新社百年新闻佳作》
基础积累:
骰
子
跛脚
怜悯
tó u
血泊 创痍
bŎ
憔悴
mĬ n
紧绷
Xu
è pō qiá ocuì bēng
岌岌可危
chuāngyí
jí jí
快速阅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主要内容。
简要概述该消息记述的基本内容。
该消息记述了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举例分析该篇新
闻的感情倾向。
日本投降书(影印本)
重光葵在投津美治郎在投降书上的签名
重光葵、梅津在完成签署投降书仪式后一脸沮丧
盟军最高统帅代表同盟国在投降书上签字
麦克阿瑟将军在完成仪式后发表讲话
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在投降书上签字
徐永昌将军的签名
日本投降视频链接
麦克阿瑟
尼米兹
裕仁(非现场)
分析消息中对东京湾的几处环境描写 各表现了怎样的内涵?
体会并归纳:如何分析环
境描写的作用?
体会:新闻的现场感
新闻报道要带给读者现场感。
本文是否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 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 思考归纳:怎样才能够增强新 闻的现场感呢?
新闻的感情倾向
历史必修-抗日战争PPT课件(原文)

2、潘家峪惨案 1941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
2、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其主要内容是( )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2、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其主要内容是( )
A日、中军日惨民族杀矛盾的上妇升为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
⑤共工(一神话中人物,“共工”可理解为“共同”、“工作努力”)。
1、南京大屠杀 1937.12 2、潘家峪惨案 1941 3、七三一部队
暴 1941年1月25日 行 日军制造潘家峪惨案,死难者1200余人 之 二
焚
日
烧
军
杀 害
轰 炸 后
的
尸
潘
体
家 峪 村
遍 野 的 街
民
潘家峪惨案
头
人 头 示 众
为掩盖滥杀罪行,封存此照半个世纪之久
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
(3)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
三、抗战的胜利
1、抗战史实 2、潘家峪惨案 1941
1941年1月25日
(1)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 日军制造潘家峪惨案,死难者1200余人
2、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B、都进行了积极的抗战
(2)远征缅甸(1942——1945年)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3)从国际形势来说:当时中国的内战局势和国际社会的绥靖之风又为其创造了有利条件。 A、采取了相同的抗战路线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背景:日军占领平津以后,继续向华北和华中发 动攻击,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抗战路线:片面抗战路线
战役:
①淞沪会战 上海失守 (姚子青、谢晋元)
中国抗日战争-课件(50张PPT)

1931年-1945年
柳条湖铁轨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 签字仪式
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一)“九一八”事变
日军炸毁柳条湖附近铁轨
日军进攻北大营 日军入侵沈阳 日军入侵哈尔滨
材材料料::帝东国北内三部省现物正质痛富切饶体,验蕴…藏…着生丰产结富力合的之材野不料生足和动,植所生物产学资设知源备识,之:林不业足用, 原地料面之积不达足38及75蓄万积公资顷本。之这不里足的。油凡母此页1均)岩需、分开铁析始、日新硼本的、为战菱争什镁,石么俾、要有金侵所刚略补石、 充争滑储;,石量而以、分国期玉别内平石占不靖、中稳。溶国势剂的力灰15之—岩%和高— 等1涨矿0摘%,产。自罢的三工储十之量年中狂均代国澜居日?,中本亦国的需首一发位秘动,密内石文外油件举、国天之然战气
有一群人应被我们永远所铭记
杨张学良、杨虎城
二、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一)七七事变
日军炸毁柳条湖日附军近炮轰铁宛轨平城
失踪的日军士兵 志村菊次郎 驻守卢沟桥的二十九军
七七事变示意图 日军进入北平城
七七事变与九一八事变有什么不同?
“九一八”事变 不抵抗
日本局部侵华开始的标志,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
材料一: 1933年张学良对人说:“只要有人能把日本帝国主 义打出去,不论他是哪一个阶层的人,我都愿意把我自己所 有的力量给他,并且我愿意无条件的听命于他。”
材①料二民:族193危5年机7月的6日严,日重本—制造—河北根事本件,原南因京政;府竟 与②日本全签订国了抗臭名日昭救著的亡《运何梅动协高定》涨,承的诺影国民响党;党部和 中 抗③央日军组中完织全活国撤动共出。河日产北本党、帝平国抗津主日,义撤实民换际族平取、得统津了两对一市华战长北,的线取控政缔制一权切。 材策料三的:感193召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 终④于爆张发了、轰杨轰烈对烈蒋的抗介日石救亡反游动行示政威活策动的,迅不速满扩大。为
柳条湖铁轨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 签字仪式
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一)“九一八”事变
日军炸毁柳条湖附近铁轨
日军进攻北大营 日军入侵沈阳 日军入侵哈尔滨
材材料料::帝东国北内三部省现物正质痛富切饶体,验蕴…藏…着生丰产结富力合的之材野不料生足和动,植所生物产学资设知源备识,之:林不业足用, 原地料面之积不达足38及75蓄万积公资顷本。之这不里足的。油凡母此页1均)岩需、分开铁析始、日新硼本的、为战菱争什镁,石么俾、要有金侵所刚略补石、 充争滑储;,石量而以、分国期玉别内平石占不靖、中稳。溶国势剂的力灰15之—岩%和高— 等1涨矿0摘%,产。自罢的三工储十之量年中狂均代国澜居日?,中本亦国的需首一发位秘动,密内石文外油件举、国天之然战气
有一群人应被我们永远所铭记
杨张学良、杨虎城
二、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一)七七事变
日军炸毁柳条湖日附军近炮轰铁宛轨平城
失踪的日军士兵 志村菊次郎 驻守卢沟桥的二十九军
七七事变示意图 日军进入北平城
七七事变与九一八事变有什么不同?
“九一八”事变 不抵抗
日本局部侵华开始的标志,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
材料一: 1933年张学良对人说:“只要有人能把日本帝国主 义打出去,不论他是哪一个阶层的人,我都愿意把我自己所 有的力量给他,并且我愿意无条件的听命于他。”
材①料二民:族193危5年机7月的6日严,日重本—制造—河北根事本件,原南因京政;府竟 与②日本全签订国了抗臭名日昭救著的亡《运何梅动协高定》涨,承的诺影国民响党;党部和 中 抗③央日军组中完织全活国撤动共出。河日产北本党、帝平国抗津主日,义撤实民换际族平取、得统津了两对一市华战长北,的线取控政缔制一权切。 材策料三的:感193召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 终④于爆张发了、轰杨轰烈对烈蒋的抗介日石救亡反游动行示政威活策动的,迅不速满扩大。为
日本签字投降ppt课件

10
日本外相重光葵在投降书上签字
11
12
13
美国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
14
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
15
16
17
18
麦克阿瑟手执讲稿,对着扩音器宣读
19
签字仪式
20
中国国民政府军令部长徐永昌
21
徐永昌签字
22
徐永昌签字笔迹
23
24
日本梅津美治郎签字
25
日 本 前 首 相 东 条 英 机 受 审
29
日本签字投降
1
• 1、消息一般分为哪几个部分? •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 2、哪几部分是缺一不可的 • 标题、导语、主体
• 3、消息的六要素是什么?
是五个“ W ”和一个“H”: 即1、when:何时 2、where:何地 3、 who:何人 4、what:何事 5、why: 何因 6、how:何果
4
•概述导语交代了哪些新闻要素。
时间:1945年9月 2 日上午9:05 地点:东京湾 人物:日本外相重光葵 事件: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 意义:日本付出代价—离开大国 行列
5美国秘苏里号战舰6 Nhomakorabea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的陆战队士兵
7
日 本 代 表 到 来
8
日本代表下舷梯
9
日本代表面对桌子分列三行
意义非同寻常:胜利得来多么不易,盟 军曾经历多么艰苦的战斗;告诉日本人, 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28
• 新闻报道要带给读者现场感。本文是否也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 种效果? 有对人物动作、表情等的细致描写,让 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 思考归纳:怎样才能够增强新闻的现场感 呢? 运用真实而细腻的细节描写,优秀的 记者当然会细致观察,敏锐地发现有价值 的细节并把它记录下来。
日本外相重光葵在投降书上签字
11
12
13
美国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
14
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
15
16
17
18
麦克阿瑟手执讲稿,对着扩音器宣读
19
签字仪式
20
中国国民政府军令部长徐永昌
21
徐永昌签字
22
徐永昌签字笔迹
23
24
日本梅津美治郎签字
25
日 本 前 首 相 东 条 英 机 受 审
29
日本签字投降
1
• 1、消息一般分为哪几个部分? •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 2、哪几部分是缺一不可的 • 标题、导语、主体
• 3、消息的六要素是什么?
是五个“ W ”和一个“H”: 即1、when:何时 2、where:何地 3、 who:何人 4、what:何事 5、why: 何因 6、how:何果
4
•概述导语交代了哪些新闻要素。
时间:1945年9月 2 日上午9:05 地点:东京湾 人物:日本外相重光葵 事件: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 意义:日本付出代价—离开大国 行列
5美国秘苏里号战舰6 Nhomakorabea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的陆战队士兵
7
日 本 代 表 到 来
8
日本代表下舷梯
9
日本代表面对桌子分列三行
意义非同寻常:胜利得来多么不易,盟 军曾经历多么艰苦的战斗;告诉日本人, 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28
• 新闻报道要带给读者现场感。本文是否也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 种效果? 有对人物动作、表情等的细致描写,让 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 思考归纳:怎样才能够增强新闻的现场感 呢? 运用真实而细腻的细节描写,优秀的 记者当然会细致观察,敏锐地发现有价值 的细节并把它记录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 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 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 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 冲突扩大。
新闻阅读欣赏
抗日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 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 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的主战场之一。1945 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日本签字投降
新闻阅读欣赏
这篇新闻主要内容是什么?
分析: 这篇新闻报道很短,却把新闻的内
容写得很清晰,我们仔细阅读,就可了 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新闻阅读欣赏
这篇新闻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参考: 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是:在1945年
9月2日,二战战败国日本在“密苏里” 号战舰上向美国签署了降书。
新闻阅读欣赏
新闻事件回顾
答案参考: 日本战败后,向战胜国无条件投降,
这是日本向美国签署降书的一个时刻, 接头上,日本向其它新闻发生的背景
答案参考: 二战发展到后期,德国先是向盟军
投降,4个月后,二战法西斯侵略国日 本,由于美国在日本本土扔下了两颗原 子弹,终于逼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新闻阅读欣赏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 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 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 《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 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 或简称抗战。
新闻阅读欣赏
抗日战争
另一说法抗战的时间应从1931年9 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 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谢谢欣赏 再见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侵占大 片国土,实施“以华治华”的毒计,扶 植汉奸傀儡卖国政权,残酷奴役、杀害 中国人民,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产, 严重的侵犯、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严重 的分裂了中国,使中国国家的统一程度 在抗日战争时期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新闻阅读欣赏
日本侵华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制造了一系列令 人发指的暴行,比如在占领区实行“杀 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制造南 京大屠杀;用中国人进行“活体解剖” 细菌试验;制造平顶山惨案等;日军杀 害中国平民数千万,并造成千万中国百 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新闻阅读欣赏
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 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 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 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新闻阅读欣赏
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 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 族解放战争, 第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 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它 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 役和压迫的耻辱,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 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闻阅读欣赏
日本侵华
日本自1931年在东北发动“九一八 事变”起开始侵华,霸占中国东北三省, 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则是掀 开了日军全国侵华的序幕,直到1945年 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 降,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协议,自此日 本侵华战争结束,前后共计十四年。
新闻阅读欣赏
日本侵华
新闻阅读欣赏
抗日战争
第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 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 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 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 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 创新。
新闻阅读欣赏
抗日战争
第三,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 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抗击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发挥了不可 替代的巨大作用。中国抗战的胜利创造了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 迹,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 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
新闻阅读欣赏
抗日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 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 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的主战场之一。1945 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日本签字投降
新闻阅读欣赏
这篇新闻主要内容是什么?
分析: 这篇新闻报道很短,却把新闻的内
容写得很清晰,我们仔细阅读,就可了 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新闻阅读欣赏
这篇新闻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参考: 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是:在1945年
9月2日,二战战败国日本在“密苏里” 号战舰上向美国签署了降书。
新闻阅读欣赏
新闻事件回顾
答案参考: 日本战败后,向战胜国无条件投降,
这是日本向美国签署降书的一个时刻, 接头上,日本向其它新闻发生的背景
答案参考: 二战发展到后期,德国先是向盟军
投降,4个月后,二战法西斯侵略国日 本,由于美国在日本本土扔下了两颗原 子弹,终于逼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新闻阅读欣赏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 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 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 《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 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 或简称抗战。
新闻阅读欣赏
抗日战争
另一说法抗战的时间应从1931年9 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 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谢谢欣赏 再见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侵占大 片国土,实施“以华治华”的毒计,扶 植汉奸傀儡卖国政权,残酷奴役、杀害 中国人民,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产, 严重的侵犯、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严重 的分裂了中国,使中国国家的统一程度 在抗日战争时期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新闻阅读欣赏
日本侵华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制造了一系列令 人发指的暴行,比如在占领区实行“杀 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制造南 京大屠杀;用中国人进行“活体解剖” 细菌试验;制造平顶山惨案等;日军杀 害中国平民数千万,并造成千万中国百 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新闻阅读欣赏
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 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 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 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新闻阅读欣赏
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 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 族解放战争, 第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 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它 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 役和压迫的耻辱,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 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闻阅读欣赏
日本侵华
日本自1931年在东北发动“九一八 事变”起开始侵华,霸占中国东北三省, 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则是掀 开了日军全国侵华的序幕,直到1945年 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 降,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协议,自此日 本侵华战争结束,前后共计十四年。
新闻阅读欣赏
日本侵华
新闻阅读欣赏
抗日战争
第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 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 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 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 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 创新。
新闻阅读欣赏
抗日战争
第三,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 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抗击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发挥了不可 替代的巨大作用。中国抗战的胜利创造了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 迹,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 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