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简单推理及练习题
第八章 简单命题推理

第八章简单命题推理【堂上操练】一、填空:1.推理是从___________已知命题推出一个新命题的思维形式。
2.演绎推理的逻辑特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形式有效只针对__________,即从真实的前提通过一定的形式必然推出真实的结论,该形式才称得上有效。
4.____________是以一个直言命题为前提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作结论的推理。
5.三段论是指由两个包含有一个_________的直言命题作为前提从而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的推理。
6.三段论的公理有两个,一个是______公理,另一个是______公理。
7.三段论的第一格的大前提指出了关于一类事物的情况,而它的小前提则把某些事物归到这一类事物之中去,从而得出关于某些事物的确定不移的结论。
它最明显、最自然地表明了三段论演绎推理的性质,因此被称?quot;______格"、"______格",其它格被称为________格。
8.关系推理是前提中至少有一个是________的演绎推理。
9.纯关系推理就是前提和结论都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关系推理。
10.混合关系推理是前提中既有关系命题,又有_________的关系推理。
二、简要分析下列对当关系推理或其形式是否正确:1.并不是所有广西人都爱看桂剧,所以,有些广西人爱看桂剧。
2.所有金属都不是绝缘体,所以"有些金属是绝缘体"为假。
3.SOP→(SAP)4.(SEP)→SAP三、简要分析下列命题变形推理或其形式是否正确:1.有些干部是党员,所以,有些党员是干部。
2.有些干部不是党员,所以,有些党员不是干部。
3.所有教师都是教育工作者,所以,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是教师。
4.有些作案分子不是成年人,所以;有些作案分子是未成年人。
5.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都是机动车,所以,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都不是非机动车。
6.所有中学都是开设数学课的,所以,不开设数学课的不是中学。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奥数)《推理问题》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推理问题专题简析:解数学题,从已知条件到未知的结论,除了计算外,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推理。
通常,我们把主要依靠推理来解的数学题称为推理问题。
推理问题中的条件繁杂交错,解题时必须根据事情的逻辑关系进行合情推理,仔细分析,寻找突破口,并且可以借助于图表,步步深入,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较快的解决。
例1有8个球编号是(1)——(8),其中有6个球一样重,另外两个球都轻1克。
为了找出这两个轻球,用天平称了3次,结果如下:第一次:(1)+(2)比(3)+(4)重;第二次:(5)+(6)比(7)+(8)轻;第三次:(1)+(3)+(5)与(2)+(4)+(8)一样重。
那么,两个轻球分别是几号?分析与解答从第一次看,(3)、(4)两球中有一个轻;从第二次看,(5)、(6)两球中有一个轻;从第三次看,(1)、(3)、(5)中有一个轻,(2)、(4)、(8)中也有一个轻。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推出,两个轻球的编号分别是(4)和(5)。
随堂练习:1,甲、乙、丙、丁四个人中,乙不是最高,但他比甲和丁高,而甲不比丁高。
请说出他们各是几号。
2,某商品编号是一个三位数,现有五个三位数:874,756,123,364,925,其中每一个数与商品编号恰好在同一个数位上有一个相同数字。
这个商品的编号是多少?例2一个正方体6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
根据下图摆放的三种情况,判断每个数字对面上的数字是几。
分析与解答如果直接思考哪个数字的对面是几,有一定的困难。
我们可以这样想:这个数字的对面不会是几。
(1)从(A)、(B)两种摆法中可以看出:4的对面不会是2、5,也不会是1、6,那么,4对面一定是3;(2)从(B)、(C)两种摆法中可以看出:1的对面不会是4、6,也不会是2、3,那么,1的对面一定是5;(3)剩下2的对面一定是6。
随堂练习:1,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分别涂着红、黄、白、黑、绿六种颜色,根据下面的三种摆法,判断哪种颜色的对面涂着哪种颜色。
一年级奥数:简单推理(2021年整理)

(完整)一年级奥数:简单推理(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一年级奥数:简单推理(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一年级奥数:简单推理(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图形算式姓名()一、每种水果都表示一个数,你能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6 = 15 =12 — = 8 =+ 12 = 35 =25 — = 11 =二、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1 )△一7=5 o+△=17 ( 2 )☆+☆=12 ☆一△=6△=( ) o=()☆=( ) △=( ) ( 3 )△一4=11 o+△=16 ( 4 )☆+☆=24 ☆一△=6△=() o=( ) ☆=( )△=( ) (5)5+o=12 △+o=10 ( 6 ) o 一☆=5 12一☆=8o=()△=( ) o =( ) ☆=( )( 7 )5+o=12 △+o=10 ( 8 ) o 一☆=5 12一☆=8o=( ) △=( ) o =()☆=()( 9 )△+△=18△=( )(10)口+口+△+△=14☆+ o =13 o =( )△+△+口=10△+ o =15 ☆=( ) △=( )口=( )三、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1 )△+□=9 ○-△=1 △+△+△=9△=()□=()○=()( 2 )△ + ○ = 12 ○ + ☆ = 8 △ + ○ + ☆ = 21△ =()○= ( ) ☆=( )( 3 )你 + 我 = 7 你 + 他 = 18 你 + 我 + 他 = 24 你 = ()我 = ( )他 = ( )( 4 )○+□=10,□+△=12, ○+□+△=15.○=( ),□=(),△=().( 5 )△+○=9 △+△+○+○+○=25△=( )○=( )四、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1)△+△+△+△=28 △=()△+△+□=20 □=( )(2)○+○+○=6 ○=()△+△+△=12 △=( )(3) △-○=1 △=()△+△-○=9 ○=()△+○-□=10 □=()二、下图中每种水果各代表一个数,算一算,它们各代表几?+ = 7+= 10+= 9=()=( )=()已知:☆+☆+☆=6,△+△+△+△=20,则△-☆=( )已知:△+○=14 △-○=2 则△=()○=()已知:▲=●+●+●,▲+●=12,则●=( ),▲=()已知:△ + ○ = 5 ○ + ☆ = 9 △ + ○ + ☆ = 13△ =( )○= ()☆=( )七、张老师把红、白、蓝各一个气球分别送给三位小朋友。
简易逻辑精选练习题和答案

简易逻辑精选练习题一、选择题1. “21=m ”是“直线03)2()2(013)2(=-++-=+++y m x m my x m 与直线相互垂直”的( )A .充分必要条件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设集合A ={x |11+-x x <0},B ={x || x -1|<a },若“a =1”是“A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3. 命题p :“有些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p 是( )A .有些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B .所有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C .所有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D .所有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4. 设命题p :方程2310x x +-=的两根符号不同;命题q :方程2310x x +-=的两根之和为3,判断命题“p ⌝”、“q ⌝”、“p q ∧”、“p q ∨”为假命题的个数为( )A .0B .1C .2D .35.“a >b >0”是“ab <222b a +”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 若不等式|x -1| <a 成立的充分条件是0<x <4,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B .a ≤3C .a ≥1D .a ≥37. 下列命题中,其“非”是真命题的是( )A .∀x ∈R ,x ²-22x + 2 ≥ 0B .∃x ∈R ,3x-5 = 0C .一切分数都是有理数D .对于任意的实数a,b,方程ax=b 都有唯一解8. 0a <是方程2210ax x ++=至少有一个负数根的( ) A .必要不充分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二、填空题9. (1)命题:,R x ∈∃ x 2+x +1<0的否定是 ,(2) 命题“∀x ∈R ,x 2-x +3>0”的否定是 ,(3) 命题 “对任意的x ∈{x|-2<x<4},|x-2|<3”的否定形式(4)命题 “∀x ,y ∈R ,有x ²+ y ² ≥ 0”的否定是(5) 命题 “不等式x 2+x -6>0的解是x <-3或x >2”的逆否命题是(6)命题“∀a ,b ∈R ,如果ab >0,则a >0”的否命题是(7)命题 “△ABC 中,若∠C=90°,则∠A 、∠B 都是锐角”的否命题为: ,否定形式: 。
推理能力练习题

推理能力练习题推理能力是指通过观察和分析,根据已有的信息和逻辑关系来得出结论的能力。
它在解决问题、决策制定和思考推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推理能力练习题,以帮助大家提高推理思维能力。
1. 啤酒瓶和可乐瓶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一个人拿到了若干个瓶子,这些瓶子被分成两组:A组和B组。
通过轻轻拍敲每个瓶子,他可以听出是空瓶子还是装满了液体的瓶子。
他也知道,A组中的瓶子都是啤酒瓶,B组中的瓶子都是可乐瓶。
现在问题来了:这个人只能通过拍敲瓶子的声音来判断它们是空瓶还是装满了液体的瓶子,请问他应该如何操作才能确定A组中的瓶子是空瓶还是装满了液体的瓶子?解答:这个人可以从A组和B组的瓶盖上寻找线索。
由于啤酒瓶和可乐瓶在瓶盖上的形状和设计可能不同,他可以通过观察瓶盖上的特征来判断瓶子的内容。
2. 缺失的数字请找出下面数列中缺失的数字:2, 5, 11, 20, 32, __。
解答:数列中的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加上当前数字的位置。
比如:5 = 2 + 3,11 = 5 + 6,以此类推。
因此,下一个数字应为:32 + 7 = 39。
3. 密室逃脱小明被狗子锁在一间密室中,房间内只有两扇门,一扇门通向外面,另一扇门通向小黑的房间。
在每扇门上放着一个开锁密码的键盘,密码是4位数字。
小明发现,在键盘上有以下几个数字按钮:0、1、2、3、4、5、6、7、8和9。
而且他发现,打错6次密码会自动锁定房间。
小明心想,他可以通过几次试错机会找到外面的门。
那他最多需要几次机会才能成功逃脱?解答:小明只需要5次机会就可以成功逃脱。
他可以从0000开始尝试,每次尝试一个数字,直到成功开锁。
因为他至多能输入6次密码,而密码共有10000种可能(0000到9999)。
所以只需尝试10000除以6的结果加1次即可。
4. 偷窃案某家商店在下班后发现一名员工偷了一定数量的货物。
经过警察的询问,店主提供了以下线索:- 只有五名员工留在商店。
第八讲自由落体运动名师视频录制PPT模板(绿底白字)

典型题2. 伽利略认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速度与位移及时间的关系
是( C )
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速度与位移的二次方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典型题3. 伽利略用实验验证v∝t的最大困难是( B )
A.不能很准确地测定下落的距离 B.不能测出下落物体的瞬时速度
跟踪题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B.前3 s竖直方向的位移只要满足x1∶x2∶x3=1∶4∶9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的连续三个2 s内的位移之比是12∶22∶32 D.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的连续三段位移所用时间分别为1 s、2s 、3 s ,这三 段位移之比是13∶23∶33。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
,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
1
2
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
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C )
3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4
B.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大小为 7d/2T
答案:9.82
明明白白搞学习 轻轻松松得高分
六.超越伽利略
现在我们不必用斜面来“冲淡重力”,可以对落体运动精确地“计 时” 、“定位”,直接研究落体运动的性质,现代研究落体运动的方法: 1.用打点计时器 2 .用频闪照片 3.用光电计时器(测速计等)
典型题2. 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水滴自8 m高处的屋檐落下,而
跟踪题4. 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 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 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 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最新简易逻辑练习题(包含详细答案)

1.“|a|>0”是“a>0”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B解析因为|a|>0⇔a>0或a<0,所以a>0⇒|a|>0,但|a|>0a>0.2.(2012·陕西)设a,b∈R,i是虚数单位,则“ab=0”是“复数a+bi为纯虚数”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B解析由a+bi为纯虚数可知a=0,b≠0,所以ab=0.而ab=0a=0,且b≠0.故选B项.3.“a>1”是“1a<1”的()A.充分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答案 B4.(2013·湖北)在一次跳伞训练中,甲、乙两位学员各跳一次.设命题p是“甲降落在指定范围”,q是“乙降落在指定范围”,则命题“至少有一位学员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可表示为()A.(綈p)∨(綈q) B.p∨(綈q)C.(綈p)∧(綈q) D.p∨q答案 A解析綈p:甲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綈q:乙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至少有一位学员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即綈p或綈q发生.故选A.5.命题“若x2<1,则-1<x<1”的逆否命题是()A.若x2≥1,则x≥1或x≤-1B.若-1<x<1,则x2<1C.若x>1或x<-1,则x2>1D.若x≥1或x≤-1,则x2≥1答案 D解析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把条件和结论都否定后,再交换位置,注意“-1<x<1”的否定是“x≥1或x≤-1”.6.设x,y∈R,则“x≥2且y≥2”是“x2+y2≥4”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因为x≥2且y≥2⇒x2+y2≥4易证,所以充分性满足,反之,不成立,如x=y=74,满足x2+y2≥4,但不满足x≥2且y≥2,所以x≥2且y≥2是x2+y2≥4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故选择A.7.已知p:a≠0,q:ab≠0,则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B解析ab=0a=0,但a=0⇒ab=0,因此,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8.设M、N是两个集合,则“M∪N≠∅”是“M∩N≠∅”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 B解析M∪N≠∅,不能保证M,N有公共元素,但M∩N≠∅,说明M,N中至少有一元素,∴M ∪N ≠∅.故选B.9.若x ,y ∈R ,则下列命题中,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的是( )A .甲:xy =0 乙:x 2+y 2=0B .甲:xy =0 乙:|x |+|y |=|x +y |C .甲:xy =0 乙:x 、y 至少有一个为零D .甲:x <y 乙:x y <1答案 B解析 选项A :甲:xy =0即x ,y 至少有一个为0,乙:x 2+y 2=0即x 与y 都为0.甲乙,乙⇒甲.选项B :甲:xy =0即x ,y 至少有一个为0,乙:|x |+|y |=|x +y |即x 、y 至少有一个为0或同号.故甲⇒乙且乙甲.选项C :甲⇔乙,选项D ,由甲x <y 知当y =0,x <0时,乙不成立,故甲乙.10.在△ABC 中,设p :a sin B =b sin C =c sin A ;q :△ABC 是正三角形,那么p是q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C解析 若p 成立,即a sin B =b sin C =c sin A ,由正弦定理,可得a b =b c =c a =k .∴⎩⎪⎨⎪⎧ a =kb ,b =kc ,c =ka ,∴a =b =c .则q :△ABC 是正三角形成立.反之,若a =b =c ,∠A =∠B =∠C =60°,则a sin B =b sin C =c sin A .因此p⇒q且q⇒p,即p是q的充要条件.故选C.11.“a=1”是“函数f(x)=lg(ax)在(0,+∞)上单调递增”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充分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当a=1时,f(x)=lg x在(0,+∞)上单调递增,∴a=1⇒f(x)=lg(ax)在(0,+∞)上单调递增,而f(x)=lg(ax)在(0,+∞)上单调递增可得a>0,∴“a =1”是“函数f(x)=lg(ax)在(0,+∞)上单调递增”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12.“x>y>0”是“1x<1y”的________条件.答案充分不必要解析1x<1y⇒xy·(y-x)<0,即x>y>0或y<x<0或x<0<y.13.“tan θ≠1”是“θ≠π4”的________条件.答案充分不必要解析题目即判断θ=π4是tan θ=1的什么条件,显然是充分不必要条件.14.如果对于任意实数x,〈x〉表示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例如〈1.1〉=2,〈-1.1〉=-1,那么“|x-y|<1”是“〈x〉=〈y〉”的________条件.答案必要不充分解析可举例子,比如x=-0.5,y=-1.4,可得〈x〉=0,〈y〉=-1;比如x=1.1,y=1.5,〈x〉=〈y〉=2,|x-y|<1成立.因此“|x-y|<1”是〈x〉=〈y〉的必要不充分条件.15.已知A为xOy平面内的一个区域.命题甲:点(a ,b )∈{(x ,y )|⎩⎨⎧ x -y +2≤0,x ≥0,3x +y -6≤0};命题乙:点(a ,b )∈A . 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那么区域A 的面积的最小值是________. 答案 2解析 设⎩⎪⎨⎪⎧ x -y +2≤0,x ≥0,3x +y -6≤0所对应的区域如右图所示的阴影部分PMN 为集合B .由题意,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B ⊆A ,所以区域A 面积的最小值为S △PMN = 12×4×1=2.16.“a =14”是“对任意的正数x ,均有x +a x ≥1”的________条件.答案 充分不必要解析 当a =14时,对任意的正数x ,x +a x =x +14x ≥2x ·14x =1,而对任意的正数x ,要使x +a x ≥1,只需f (x )=x +a x 的最小值大于或等于1即可,而在a 为正数的情况下,f (x )=x +a x 的最小值为f (a )=2a ≥1,得a ≥14,故充分不必要.17.已知命题p :|x -2|<a (a >0),命题q :|x 2-4|<1,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 0<a ≤5-2解析 由题意p :|x -2|<a ⇔2-a <x <2+a ,q :|x 2-4|<1⇔-1<x 2-4<1⇔3<x 2<5⇔-5<x <-3或3<x < 5.又由题意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有⎩⎪⎨⎪⎧ -5≤2-a ,2+a ≤-3,a >0, ①或⎩⎪⎨⎪⎧ 3≤2-a ,2+a ≤5,a >0, ②.由①得a 无解;由②解得0<a ≤5-2.18.已知集合M ={x |x <-3或x >5},P ={x |(x -a )·(x -8)≤0}.(1)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使它成为M ∩P ={x |5<x ≤8}的充要条件;(2)求实数a 的一个值,使它成为M ∩P ={x |5<x ≤8}的一个充分但不必要条件;(3)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使它成为M ∩P ={x |5<x ≤8}的一个必要但不充分条件.答案 (1){a |-3≤a ≤5} (2)在{a |-3≤a ≤5}中可任取一个值a =0(3){a |a <-3}解析 由题意知,a ≤8.(1)M ∩P ={x |5<x ≤8}的充要条件-3≤a ≤5.(2)M ∩P ={x |5<x ≤8}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显然,a在[-3,5]中任取一个值都可.(3)若a=-5,显然M∩P=[-5,-3)∪(5,8]是M∩P={x|5<x≤8}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结合①②知a<-3时为必要不充分.。
第八讲 蜈蚣博弈

A —— B —— A ——…… A —— B —— A —— B —— (10,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0,3) * (2,2) * * * (8,8) * (7,10) * (9,9) * (8,11)
A —— B —— A ——…… A —— B —— A —— B —— (10,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0,3) * (2,2) * * * (8,8) * (7,10) * (9,9) * (8,11)
A —— B —— A ——…… A —— B —— A —— B —— (10,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0,3) * (2,2) * * * (8,8) * (7,10) * (9,9) * (8,11)
感悟
• 这就是一个五年期限的倒后推理过程。实际上还可以延长 或缩短时问跨度,但思路是一样的。 • 当你无所茫从的时候,一定要停下手来,静静地问一下自 己:五年后你最希望得到什么?哪些事情能够帮助你达到 目标?你现在所做的哪些事情有助于你达到这个目标吗? 如果不能,你为什么要做?只有你能清清楚楚地回答这些 问题时,休才能算是具备了学习人生博弈的最基本的条件。 如果无法回答这些问题,那么就需要检讨一下自己想要成 为什么样的人。 • 如果你没有清晰的目标,就会被诅咒一辈子,为那些有清 晰目标的人工作,事实就是如此。当你在人才上奔波时, 所追求的不是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而是努力为了达成别 人的目标,就是这么简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讲简单推理
小朋友,先来看一个传说很久的故事.
古代有个国家,在死囚处决前还要用抽签的方法请“神”做最后决定.抽签的办法是在两张纸片上分别写上“活”与“死”字,然后让死囚来抽,如果抽到“活”的纸片,他就可以活下来。
有个人,受仇人迫害被判处死刑,仇人为了置他于死地,旧设法把写着“活”字的纸片,偷了出来,换成了写着“死”字的纸片,这样不论抽到哪一张纸片死囚都是死定了。
死囚得知这个阴谋后,用了一个办法使自己活下来,他用的是什么办法呢?
方法实际上很简单,囚犯抽出纸片后,不给任何人看,立即放进嘴里嚼烂了,这样别人没有办法看他抽的纸片上写的是什么字,只能根据剩下的纸片写的“死”字,判定囚犯吃进去的纸片上应写着“活”字,小朋友,你说这个人聪明不聪明。
’
下面我们学习用简单推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1l三个小姑娘穿着崭新的连衣裙跳舞,她们穿的裙子一个是花的,一个是白色的,一个是红色的.这三个小姑娘分别姓王、李、张,但不知哪一个姓王、姓李、姓张,只知道姓张的喜欢穿红的,姓王的既没有穿红的也没有穿花的,你能猜出这三个姑娘各姓什么吗?
分析根据“姓王的既没有穿红的也没有穿花的”可以判断出穿白色裙子的是姓王
)
图6—1
再根据“姓张的不喜欢穿红色的”,可以判断姓张的穿花的或白色的裙子,而已知白色的裙子是姓王的,所以,穿花裙子的是姓张的.见图6—2
图6—2
最后剩下的只有红色的裙子,可以断定姓李的穿红色的裙子。
见图6—3
解姓王的姑娘穿白色裙子,姓李的姑娘穿红色的裙子,姓张的姑娘穿花裙子.
[例2] 盘子里有香蕉、苹果、桔子三种水果.小刚说:“每人只吃一种水果,我不吃桔子.”小林说:.:我既不吃苹果,也不吃桔子.”大江问:“请你猜一猜我们三人各
吃什么水果?”,
分析根据小林说的“我既不吃苹果,也不吃桔子”,可以判断出:小林吃的水果是香蕉.又根据小刚说的“我不吃桔子”,可以得出,小刚可能吃的是香蕉或苹果,而香蕉是小
林吃的,小刚只能吃的是苹果.
最后可以判定大江吃的是桔子.见图6---4
图6—4
解小刚吃的是苹果,小林吃的是香蕉,大江吃的是橘子。
[例3] 二年级有三个班举行数学竞赛,分别从三个班中选一名选手小军、小明、小强参加抢答比赛,知道:小军比二(1)班的选手得分高,小明与二(1)班的选手得分
同样多,又比二(3)班选手得分高.问:小军、小明、小强各是哪个班的选手?
分析根据“小明与二(1)班的选手得分同样多,又比二(3)班选乎得分高”,可以判断出:小明是二(2)班的选手.
又根据“小军比二(1)班的选手得分高”和“小明是二(2)班的选手”.可以判断出:小军是二(3)班的选手.
最后小强肯定是二(1)班的选手,见图6—5.
(1)班的选手.
[例41 赵、丁、钱三人中,一位是工人,一位是教师,一位是农民.已知:(1)赵比教师体重重,(2)钱和教师体重不同,(3)赵和农民是朋友.你能猜出谁是工人,谁是教
师,谁是农民吗?
分析根据“(1)赵比教师体重重”和“(3)赵和农民
是朋友”,可以判断:赵是工人,
再根据“(2)钱和教师体重不同”和“赵是工人”,可以判断:钱是农民.
最后可以判断:丁是教师;
也可以这样想:根据“(1)赵比教师体重重”和“(2)钱和教师体重不同”,可以判断:丁是教师.
再根据“(3)赵和农民是朋友”及“丁是教师”,可以判断.:赵是工人.
最后,同样可以断定出钱是农民.见图6—6
图6-6
解赵是工人,丁是教师,钱是农民.
[例5J 兰兰、小月、小英和凡凡四人画鸡,每人画1只,有黑公鸡、白公鸡、黑母鸡、白母鸡.又知:(1)兰兰画的鸡正在啼,(2)小月与兰兰画的鸡都是黑色的,(3)小英和小月画的鸡都是母鸡.问:白公鸡是谁画的?
分析根据条件“(1)兰兰画的鸡正在啼”,可以知道兰兰画的是公鸡;又根据余件’‘(2)小月与兰兰画的鸡都是黑色的”可以断定:兰兰画的是黑公鸡,小月画的是黑母鸡;再根据条件“(3)小英和小月画的鸡都是母鸡”可以推想出:小英画的是白母鸡,那么白公鸡应该是凡凡画的。
田6—7
解白公鸡是凡凡画的.
练习题姓名
A组
1、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
问:一头象的重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
2、甲、乙、丙三人,一个人喜欢看足球,—个人喜欢看拳击,一个人喜欢看篮球.已知甲不爱看篮球,丙既不喜欢看篮球又不喜欢看足球.现有足球、拳击、篮球比赛的入场券各一张.请根据他们的爱好,把票分给他们.
3、A、B、C、D四人在一场比赛中得了前四名.已知D的名次不是最高,但他比B、C名次高,而C的名次也不比B高.问:他们各是第几名?
4、有一堆铁块和铜块,每块铁块重量完全一样,每块铜块的重量也完全一样.3块铁块和5块铜块共重210克,4块铁块和10块铜块共重380克.问:每一块铁块、每一块铜块各重多少克?
5、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做了一件好事.他们各自都说了一句话,而且其中只有一句是真的.甲说:“是乙做的.”乙说:“不是我做的.”丙说:“也不是我做的.”问:到底是谁做的好事?
6、A、B、c三个学生,有——个出生在北京,一个出生在上海,一个出生在武汉;他们有的喜欢数学,有的喜欢物理,有的喜欢生物.还知道:
(1)A不喜欢数学,B不喜欢生物(2)喜欢数学的不出生在上海.(3)喜欢生物的出生在北京.(4)B不出生在武汉.
试判断A、B、C的爱好和出生地.
7、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运动衫上印了不同号码,分别为1、2、3、4号,A说:“甲为2号,乙为3号.”B说:“丙为4号,乙为2号.”C说:“丁为2号,丙为3号.”
D说:“丁是1号,乙是3号.”又知道,A、B、C、0四人都只说对了一半,丙的号码为几号?
B 组
8.甲、乙、丙三人,甲的体重最轻,丙最重.他们每两个人—组去测体重,总共测了三次,结果是45千克、55千克、50千克。
问:甲、乙、丙三人体重各是多少千克?
9.1、2、3、4号运动员取得了学校运动会800米的前四名.校记者采访他们的名次,他们没有直接回答.1号说:“3号在我前面冲向终点.”另一个得第三名的说:“l号不是第4名.”裁判说:“他们的号码与名次都不相同.”你知道他们的名次吗?
10.1、2、3、4号运动员,他们的国籍是法国、美国乙、丙、丁四人对他们作了如下描述.甲:“l号是法国人,2号是美国人.”乙:“2号是英国人,l号是日本人.”丙:“3号是美国人,4号是英国人.”丁:“3号是英国人,4号是日本人.”
最后证实,甲、乙、丙、丁四人都只说对了一半.问:每个号码的运动员各是哪国人?
测试题
1、三个姑娘,一个穿白色、一个穿红色、一个穿花格连衣裙去参加游园会.她们的姓分别是龚、王、周,而且姓周的不喜欢穿红色的裙子,姓龚的不喜欢穿红的、也不喜欢花的.问:穿各色裙子的姑娘各姓什么?
2.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参加数学竞赛.赛后,各自说法如下:
甲:“丙第一,我第三.”
乙:“我第一,丁第四.”
丙:“丁第二,我第三.”
丁没有说话.
成绩揭晓,发现他们只说对了一半,请说出他们各自的名次?
3.一桩凶杀案,有两个犯罪嫌疑人甲和乙.另有四个证人正在受讯.
第一个证人:“我只知道甲是无罪的.”
第二个证人:“我只知道乙是无罪的.”·
第三个证人:“前面两个证词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第四个证人:“我可以肯定第三个人的证词是假的.”
通过调查,已证实第四个证人说了实话,请你分析凶手是谁?
4、数学竞赛后,小明、小华、小强各获一枚奖牌,其中一人得金牌,一人得银牌,另一人得铜牌。
老师猜测:“小明得金牌,小华不得金牌,小强不得铜牌.”结果老师只猜对丁一个,那么他们各自得了什么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