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音乐课件:鲁冰花

三年级音乐课件:鲁冰花
三年级音乐课件:鲁冰花

三年级音乐课件:鲁冰花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巧设课件,激发兴趣,可以给音乐学习动力;情注文本,感受音乐体温,则可以让音乐学习成为生活需要。下面是无忧考网整理分享的三年级音乐课件:鲁冰花,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鲁冰花》、《小白菜》

2、游戏跳格子

3、听辨音的高低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小白菜》,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旋律线条级进下行,每句落音依次下跌,形成带有哭泣性质的音调,深刻地表现了一个旧时农村中失去亲娘而受人虐待、孤苦无依的女孩悲凉凄苦的心情。

2、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鲁冰花》,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一部分旋律采用羽调式并下行,表现了女孩对家乡、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凄婉伤感的情绪。第二部分调式转为大调式,节奏活跃,给人

带来明亮、温暖的感觉,这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但旋即音调跳跃动荡,情绪变得激动起来,表现了无奈的感慨与执著不渝的渴求。随着歌曲第一部分的再现,又使人深深地沉浸在魂牵梦萦的不尽思念之中

3、组织学生参与《跳格子》游戏,巩固四分休止符,训练思维的敏捷。

4、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小白菜》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二、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鲁冰花》,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一部分旋律采用羽调式并下行,表现了女孩对家乡、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凄婉伤感的情绪。第二部分调式转为大调式,节奏活跃,给人带来明亮、温暖的感觉,这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但旋即音调跳跃动荡,情绪变得激动起来,表现了无奈的感慨与执著不渝的渴求。随着歌曲第一部分的再现,又使人深深地沉浸在魂牵梦萦的不尽思念之中。

2、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小白菜》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6、1、2、3、5、6六音进行练习)

4、复习《唱给妈**摇篮曲》指明学生演唱(其余学生评价)边听音乐边唱边表演

二、欣赏歌曲《鲁冰花》、《小白菜》

1、谈话:老师今天又带来两首歌曲《鲁冰花》、《小白菜》,请小朋友们听后说说这两首歌曲讲述的内容好似什么?

(放录音后师生交流)这两首歌曲的歌名都是两个主任翁的名字,?

?

2、复听这两首歌曲。(师生分析讨论两首歌曲的不同背景。)这两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生:自由回答后,幻灯出示图片,让学生选择。

3、设问:这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师生讨论演唱形式与这两首歌曲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4、再次复听,在轻声跟录音哼唱

三、游戏:跳格子

1、导入: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跳格子》,看哪个小朋友跳得最棒

2、讲游戏规则(教师边讲边示范)格子中的“Х”是一个代号,可以是节奏,可以是任意唱名或模拟动物的叫声等等“0”代表休止符。

3、方法:可以任意一个方向切入跳格子

A、教师执棒,学生跳格子试一次

B、学生执棒,分组比赛,看哪一组最准确

C、依次轮流,从不同方向进行跳格子。

四、教学小结:

齐唱《鲁冰花》、《小白菜》结束课程

【篇二】

教学内容:

一、聆听歌曲《小白菜》、《鲁冰花》。

二、歌曲表演《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小白菜》、《鲁冰花》。

1、初听这两首歌曲。

设问:这两首歌曲讲述的内容是什么?

2、讲解:这两首歌曲的歌名都是两个主人翁的名字,一个叫《鲁冰花》、一个叫小白菜。这两首歌曲都是对妈妈的思念,但背景不一样,谁能分析一下,请大家在听一遍。

3、复听这两首歌曲。师生分析讨论两首歌曲的不同背景。

4、设问:这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

5、再次复听:可以在心里跟录音哼唱。

6、师生讨论演唱形式,小结:这两首歌曲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二、学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1、这是一首叙事性的歌曲,教学是可以有讲故事导入。

2、学生思考:谁在唱摇篮曲?唱给谁听?

3、曲调要在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才能唱歌词。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4、歌曲分析设问:

歌曲中有几个人物?

表演中有几个动作?

你能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下把歌词改编成一个故事间给大家听吗?

这首歌曲演唱时应以怎样情感表演。

分小组作情景表演设计进行交流展示。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好伙伴》】 单元主题: 音乐是世界性的、无国界的“语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语言”(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情感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本 单元以四首作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和感悟, 知道不同国家的人们能成为好朋友,好伙伴之间应该相互合作,相互 理解,相互信任,友谊能让所有的人享受阳光和快乐! 教学目标: 1、《同伴实行曲》等四首作品,反映了中外少年儿童同伴间的 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与集 体主义精神。 2、聆听《同伴实行曲》,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学画图形谱。 边听音乐边实行队列表演活动。聆听《船歌》时,能听辨合唱部分的 二声部音调并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 3、流畅的唱好《原谅我》、《噢!苏珊娜》。为《原谅我》编 新歌词,为《噢!苏珊娜》编舞,提升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实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 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4-1

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234│5—│5432│1—‖ 小猫爱吃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聆听《同伴实行曲》 1、初听全曲,了解音乐风格和辨别演奏的乐器类型。 一问:音乐适合跳舞、走步还是睡觉?二问:从音乐中你能听出是用哪种类型的乐器来演奏的? 2、分段听,要求能区分两个乐段不同的节奏、情绪。 (1)聆听乐段一和二:选择图形谱,说说为什么?选择动作,说说为什么?并做一做。 动作一:独自原地踏步,左右摆臂动作二:同桌手拉手,横移步 (2)聆听乐段三:选择与刚才的哪个乐段相同,完成书本作业画图形谱。3、完整复听,队列表演(行进中的) 四、新授1、游戏导入——《找朋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外国的新朋友——苏珊娜(洋娃娃代替或教师扮)。 2、聆听歌曲,按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弱起和附点的唱法。 5、巩固:分两大组比赛唱。同时加入打击乐的伴奏(鼓——双响筒——合奏)。

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三篇

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三篇】小编整理了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草原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谈话、多媒体出示内蒙古大草原和内蒙古人民的风土人情,并配以《草原上》伴奏音乐) 教师介绍:在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蒙古族,他们以放牧为生……老师唱一首给你们听吧。 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听后回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再听音乐,学生自由随音乐表演,教师可稍做指点。 3、学习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 1)听歌曲录音《草原上》(也可选看光盘影片内容); 2)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学生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唱出优美抒情的情绪。

3)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4)多媒体出示大草原,学生用中速、悠扬的歌声演唱,注意唱出对 草原的赞美之情,开展联想与想象,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 去。 5)边唱边即兴表演。 6)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 三、音乐知识 1、学生跟着琴边看谱边唱唱名。 2、师:歌谱里出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misolla 看老师用柯尔文手势边唱表示着“3、5、6”三个音。(学生唱) 教师弹琴,开火车游戏,教师弹一组,学生按节奏唱一组,一个接 着一个。 (唱音高时结合柯尔文手势进行训练,让学生从立体的直觉上理解 音的高低。) 3、加上时值唱一唱365―625―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由节奏入)ⅩⅩⅩ―读一读唱一唱边拍手边读 4、节奏游戏找妈妈

将《草原上》的歌谱分割成卡片,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分别贴在黑板上归类,边听音乐边贴,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一组贴得快,贴得最正确。 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学习: 聆听《草原巡逻兵》 1、初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 么情景) 2、听主题曲调,(情绪怎样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出示主题曲调, 学生看曲谱再听音乐,并随音乐哼唱,体验蒙古音乐的风格。 3、听全曲。设问:全曲与我们刚刚哼唱的主题有什么关系速度上有 什么变化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师生交流答案:主题变化发展。4、听全曲。要求:听完后,按音乐发展的情景,简单编讲故事《草 原巡逻兵》。 5、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听音乐排序号。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课件:《太阳出来了》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课件:《太阳出来了》【篇一】 一、教材分析 《太阳出来了》是一首云南风味的歌曲,羽调式,4/4 拍。此曲节奏欢快,富有动感,层次鲜明,结构严谨,表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格,演唱时声音要活泼,富有弹性,吐字清晰,旋律连贯,富有个性,刻画出一群活泼的儿童嬉戏、玩耍,调皮可爱的生动形象。歌曲中的旋律音程有很多五度、六度的上下大跳的动态来表现一种欢快、活泼、跳跃的情绪,后面紧接八分音符及休止符巩固增强了这种跳跃感及活泼感. 歌曲以跳跃、欢快的旋律体现了彝族人民歌唱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悦心情。 二、教学目标 1.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用歌声表达彝族人民歌唱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悦心情。 2. 了解反复记号。 3. 能用简单地声势动作参与音乐表现。 三、教学重点 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教学难点 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时值:。 五、教学过程 (一)节奏练习 1. 练习节奏,寻找节奏的规律 教师语言: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我们首先练习一条节奏,请听:

xxxxxxxxxx0, 请你和我一起做。 教师语言:同学们请看,第二、三行与第一行的节奏是一样的,看看第四行,发现第一小节与上面三行不一样,我们一起来试着拍拍?好我们把这四行连起来拍一遍。 2.节奏读词 ①分析前八后十六节奏型 教师语言:同学们,咱们加入歌词试试?注意:第三行第二小节的第二拍和第四行第二小节的第一拍都有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它是这样拍的,教师示范,你们试试? ②节奏读词 教师语言:我们把这四行完整地念一遍。 (二)聆听范唱, 感受歌曲 教师语言:同学们,这段词其实是一首歌曲里面的内容,歌曲的名字叫《太阳出来了》,请听,教师范唱。 教师语言:这首歌曲的情绪非常欢快、活泼,速度稍快, 表现了彝族人民歌唱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悦心情。是一首彝族民歌。 (三)学习歌曲、体验歌曲 1.学习第一部分 教师语言: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先观察歌曲的第一部分,这里有个从头反复记号,所以我们要将前四小节从头反复演唱一遍。这里有“”这个符号,这个反复记号表示演唱反复这两个反复记号中夹着的一段,而不是从头反复。下面听老师演唱第一部分歌谱,同学们能够心里默唱。

三年级音乐课件:鲁冰花

三年级音乐课件:鲁冰花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巧设课件,激发兴趣,可以给音乐学习动力;情注文本,感受音乐体温,则可以让音乐学习成为生活需要。下面是无忧考网整理分享的三年级音乐课件:鲁冰花,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鲁冰花》、《小白菜》 2、游戏跳格子 3、听辨音的高低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小白菜》,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旋律线条级进下行,每句落音依次下跌,形成带有哭泣性质的音调,深刻地表现了一个旧时农村中失去亲娘而受人虐待、孤苦无依的女孩悲凉凄苦的心情。 2、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鲁冰花》,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一部分旋律采用羽调式并下行,表现了女孩对家乡、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凄婉伤感的情绪。第二部分调式转为大调式,节奏活跃,给人

带来明亮、温暖的感觉,这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但旋即音调跳跃动荡,情绪变得激动起来,表现了无奈的感慨与执著不渝的渴求。随着歌曲第一部分的再现,又使人深深地沉浸在魂牵梦萦的不尽思念之中 3、组织学生参与《跳格子》游戏,巩固四分休止符,训练思维的敏捷。 4、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小白菜》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二、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鲁冰花》,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一部分旋律采用羽调式并下行,表现了女孩对家乡、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凄婉伤感的情绪。第二部分调式转为大调式,节奏活跃,给人带来明亮、温暖的感觉,这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但旋即音调跳跃动荡,情绪变得激动起来,表现了无奈的感慨与执著不渝的渴求。随着歌曲第一部分的再现,又使人深深地沉浸在魂牵梦萦的不尽思念之中。 2、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小白菜》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教学目标: 1、《同伴进行曲》等四首作品,反映了中外少年儿童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2、聆听《同伴进行曲》,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学画图形谱。边听音乐边进行队列表演活动。聆听《船歌》时,能听辨合唱部分的二声部音调并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 3、流畅的唱好《原谅我》、《噢!苏珊娜》。为《原谅我》编新歌词,为《噢!苏珊娜》编舞,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4-1 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234│5—│5432│1—‖ 小猫爱吃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聆听《同伴进行曲》 1、初听全曲,了解音乐风格和辨别演奏的乐器类型。 一问:音乐适合跳舞、走步还是睡觉?二问:从音乐中你能听出是用哪种类型的乐器来演奏的? 2、分段听,要求能区分两个乐段不同的节奏、情绪。 (1)聆听乐段一和二:选择图形谱,说说为什么?选择动作,说说为什么?并做一做。 动作一:独自原地踏步,左右摆臂动作二:同桌手拉手,横移步 (2)聆听乐段三:选择与刚才的哪个乐段相同,完成书本作业画图形谱。3、完整复听,队列表演(行进中的) 四、新授1、游戏导入——《找朋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外国的新朋友——苏珊娜(洋娃娃代替或教师扮)。 2、聆听歌曲,按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弱起和附点的唱法。 5、巩固:分两大组比赛唱。同时加入打击乐的伴奏(鼓——双响筒——合奏)。 6、表演:教师简介西部牛仔,并示范一下邀请舞,讲清楚跑跳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32-音乐医院》教案】 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32*音乐医院》教案】三年级上册音 乐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读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能够结合上下文说说老山羊住进医院后情感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态度情感价值观: 使学生产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能够结合上下文说说老山羊住进医院后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有哪位同学住过医院,谈谈你住院时的感受。 2.师:住院确实不是一件好事。谁也不愿意住院。一只老山羊因为有病,很不情愿地住进了医院,可是后来他却赞不绝口了。大家想知道为什么吗?读了32课,你就会知道的。 3.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课文,试着读准字音。 提示:看看谁来考你了? 2.看投影认读生字并试着组词 引导:把课文再读一遍,看看谁能读通顺、流利。 3.试着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4.你认为哪一段不好读,请同学教教你。 自己指名请同学教难读句子。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你再读课文,想一想:老山羊刚住进音乐医院时是什么态度?后来又是什么态度?划出有关句子。 2.汇报: 老师板书: 很不情愿赞不绝口 3.请你再认真地默读课文,结合上下文想一想:老山羊刚住进医院时“很不情愿” ,后来

又为什么“赞不绝口”呢? 4.提示:自己想好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5.汇报交流:老山羊刚住进医院时“很不情愿”,后来又为什么“赞不绝口”呢? 汇报交流。 (1)百灵鸟护士态度好; (2)只听音乐,没有痛苦; (3)疗效好; (4)百灵鸟让老山羊明白了音乐在医学上具有辅助疗效的道理。 6.分角色朗读全文。小组朗读后班内展示。 四、作业。 摘抄或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感谢您的阅读!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课件:《太阳出来了》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课件:《太阳出来了》 【篇一】 一、教材分析 《太阳出来了》是一首云南风味的歌曲,羽调式,4/4拍。此曲 节奏欢快,富有动感,层次鲜明,结构严谨,表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格,演唱时声音要活泼,富有弹性,吐字清晰,旋律连贯,富有个性,刻 画出一群活泼的儿童嬉戏、玩耍,调皮可爱的生动形象。歌曲中的旋 律音程有很多五度、六度的上下大跳的动态来表现一种欢快、活泼、 跳跃的情绪,后面紧接八分音符及休止符巩固增强了这种跳跃感及活 泼感.歌曲以跳跃、欢快的旋律体现了彝族人民歌唱大自然美好风光的 喜悦心情。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用歌声表达彝族人民歌唱大自 然美好风光的喜悦心情。 2.了解反复记号。 3.能用简单地声势动作参与音乐表现。 三、教学重点 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教学难点 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时值:。 五、教学过程 (一)节奏练习 1.练习节奏,寻找节奏的规律

教师语言: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我们首先练习一条节奏,请听:xxxxxxxxxx0,请你和我一起做。 教师语言:同学们请看,第二、三行与第一行的节奏是一样的, 看看第四行,发现第一小节与上面三行不一样,我们一起来试着拍拍?好我们把这四行连起来拍一遍。 2.节奏读词 ①分析前八后十六节奏型 教师语言:同学们,咱们加入歌词试试?注意:第三行第二小节 的第二拍和第四行第二小节的第一拍都有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它是 这样拍的,教师示范,你们试试? ②节奏读词 教师语言:我们把这四行完整地念一遍。 (二)聆听范唱,感受歌曲 教师语言:同学们,这段词其实是一首歌曲里面的内容,歌曲的 名字叫《太阳出来了》,请听,教师范唱。 教师语言:这首歌曲的情绪非常欢快、活泼,速度稍快,表现了 彝族人民歌唱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悦心情。是一首彝族民歌。 (三)学习歌曲、体验歌曲 1.学习第一部分 教师语言: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先观察歌曲的第一部分, 这里有个从头反复记号,所以我们要将前四小节从头反复演唱一遍。 这里有“”这个符号,这个反复记号表示演唱反复这两个反复记号中 夹着的一段,而不是从头反复。下面听老师演唱第一部分歌谱,同学 们能够心里默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