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第一磨牙MB2的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显微超声技术在上颌第1恒磨牙根管探查中的应用

显微超声技术在上颌第1恒磨牙根管探查中的应用
未 能发现 MB 2者改 良髓腔形态后继续探 查 , 最后在牙科 显微镜下采用 超声技术 对 肉眼未能发 现 MB 2的离体牙进
行最 终探 查和确认 。结果传统方法探查 M 2发现率为 3.% , 良髓腔形态后发 现率 增至 6.% , B 17 改 17 使用牙科显微
镜后 发现率提高至 8 . %。近颊两根管 口的 间距为 ( .2± . 6 m。认 为显微 超声技 术有 助于发 现较 隐匿 的 33 1 4 0 4 )m
收集 因牙 周病 拔 除 的上 颌 第 1恒部分 存 留 , 体 有 龋 坏 或 缺 损 牙 牙
未 累 及 髓 室 底 者 。所 有 牙 根 完 整 且 未 行 牙 髓 病 治疗。 1 2 探查 . 清 除 与表 面软 组 织及 牙 结 石 , 于殆 面
认是否存在 M 2, B 统计发现率 。在牙颈部截冠使髓 底充分敞露 , 近颊两个根管内分别插入 l 5号 K锉 1 根, 锉与髓底相交 , 测量交点间距作为两根管 口之间
的距 离 ( 确到 O5m 精 . m)。 1 3 统计 学方法 .
2 结 果
采用 s S1. 计 软件 。数据 P S6O统
管 口, 成 一个 口为 四边形 、 呈三 角形 的髓 腔 。 l 形 底 0
变异 大且根 管 口多较 隐蔽 , 治疗 中容易 遗漏 , 而导 从 致 治疗 的失 败 , 以成 功治 疗 上 颌 第 1恒 磨 牙 的关 所
号或 1 5号 K锉 探查 近颊 根管 , 统计 MB 2的发 现 率 。 未探 得 MB 2的离 体牙 改 良髓 腔形 态 后用 肉 眼观察 , 统计 发现 率 。仍 不 能 发 现 MB 2者 在 牙科 专 用 显 微
牙进行 间距测量 。测量结 果 间距 为 0 5~ . m, . 2 6m W

上颌第一磨牙的雕刻实验报告小结

上颌第一磨牙的雕刻实验报告小结

上颌第一磨牙的雕刻实验报告小结
上颌第一磨牙是人类口腔中最大的牙齿,其形态和功能对于咀嚼和咬合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雕刻上颌第一磨牙的模型,了解其形态结构,并熟悉牙齿的解剖特征。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模型制作材料和工具,如石膏和牙科雕刻刀。

我们根据上颌第一
磨牙的解剖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形态设计。

然后,我们将石膏块浸泡在水中,使其变得柔
软易刻,并将其堆积在模具中,待其自然凝固成型。

在模型制作完成后,我们使用牙科雕刻刀进行精细的雕刻。

通过观察真实的上颌第一
磨牙和解剖图,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牙齿的形态特征和细节,例如牙尖、尖峰、窝沟等。

在雕刻过程中,我们需要小心谨慎地进行,以避免对牙齿模型造成损坏。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上颌第一磨牙的形态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学习到了牙
齿模型的制作方法,掌握了牙齿雕刻的技巧。

这对于今后研究牙齿形态发育、疾病诊治和
修复等方面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这次实验使我们对上颌第一磨牙的形态结构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提高了我们的实际
操作能力。

我们也认识到了牙齿的微小细节对于其功能的重要性,这对于我们在牙科领域
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上颌第一磨牙的雕刻实验报告小结

上颌第一磨牙的雕刻实验报告小结

上颌第一磨牙的雕刻实验报告小结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上颌第一磨牙的雕刻实验,探究牙齿解剖结构,加深对牙齿组织和功能的理解。

通过实时反馈、操作评价和团队合作,提高实验操作技巧和科学研究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实验操作,成功绘制出上颌第一磨牙的牙冠和根部结构,并成功模拟了牙冠表面的解剖结构与牙髓腔内的神经血管分布,达到了实验目的。

首先,本次实验根据教材所示的牙齿结构图,确定上颌第一磨牙的主要解剖结构。

根据解剖学知识指导,将牙齿牙冠分为近中面、远中面、近唇面和远唇面,并在口内牙面上端用钻头钻出相应的标记点。

同时,在牙冠的颈部位置绘制出纵列沟和横列沟,并确定了具体的切缘线和拱形线。

其次,通过使用解剖器械,按照确定的标记点、沟槽线和拱形线,进行切割、切磨、雕刻等操作,最终完成了牙冠和根部的形态绘制。

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剖器械,例如钻头、刀片、切割锉等。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手部稳定、力度适中,并及时清理碎骨、清洗工具,确保操作效果和安全性。

再次,通过对牙冠表面的雕刻,模拟了牙齿的解剖结构。

根据牙冠表面的主要特征,如尖峰、峡部、沟槽等,利用解剖器械进行雕刻和切割,使牙冠的形态更加真实可信,并能够触摸到不同的结构特征。

同时,还需根据不同的牙齿类型,考虑到不同牙尖的形态和位置的差异,在操作过程中更加注重细节。

最后,通过解剖牙冠的过程中,了解到牙髓腔内部的结构和神经血管分布。

在牙冠的最高点,可观察到金属针的刺激作用下,牙髓腔内的神经反应。

实验操作过程中,还要注意控制刺激强度,避免伤害牙髓腔内的血管和神经。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实验,详细了解了上颌第一磨牙的解剖结构和相应操作技巧。

实验过程中,需要结合解剖学知识,合理选取解剖器械,并注意细节操作,最终成功完成牙齿雕刻。

通过对牙冠的解剖操作,深入了解了牙冠的形态特征,并了解到牙髓腔内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这次实验对于加深对牙齿组织和功能的理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牙齿领域提供了基础。

上颌第一磨牙MB2的研究现状

上颌第一磨牙MB2的研究现状

上颌第一磨牙MB2的研究现状
• 上颌第一磨牙MB2的解剖定位: MB2多位于近颊主根管口与腭根管口假象连线的近中 0.5~1mm。距近颊主根管口1.0~2.0mm处。
上颌第一磨牙MB2的研究现状
• 且近颊主根管口与MB2根管口间假想的、微凸向近中的弧 型连线与近中边缘嵴平行。
上颌第一磨牙MB2的研究现状
• 有学者提出: 上颌第一磨牙的开髓孔,与传统的圆三角形开髓口相 比,使用近中斜边与颌面近中边缘嵴平行的斜四边形改良 开髓口相比,后者能提高MB2的发现率。
上颌第一磨牙MB2的研究现状
• 典型病例1:
上颌第一磨牙MB2的研究现状
• 典型病例2:
上颌第一磨牙的根管研究
上颌第一磨牙的根管研究
上颌第一磨牙MB2的研究现状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上颌第一磨牙 MB2的研究现状
贵阳中医一附院口腔科:彭于治
根管治疗
• 根管治疗(root canal therapy,RCT)是一种治疗牙髓 炎、根尖周病的有效方法。核心为去除感染,杜绝再感染。 • 由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三大步骤组成。
根管治疗
• 对根管系统进行彻底的清理和严密的充填是根管 治疗的关键。
• 目前国内外研究证实了,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 第二牙根(Mesial Buccal 2,MB2)的存在及有较高 的发生率。
• 上颌第一磨牙离体牙MB2发生率为51.5%~95.2 %。 • 上颌第一磨牙MB2临床发生率为18.6%~77.2%。
上颌第一磨牙MB2的研究现状
• 有学者研究上颌第一磨 牙离体牙发现: 根管显微镜显示 MB2发生率为82.22%。 透明牙标本显示 MB2发生率为86.66%。
根管治疗

MB2上颌磨牙近颊第二根管的根管治疗

MB2上颌磨牙近颊第二根管的根管治疗

感谢观看
《MB2上颌磨牙近颊第二根管的根管治疗》读后感
在阅读了《MB2上颌磨牙近颊第二根管的根管治疗》这本书后,我深感这本 书对于口腔科医生来说,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参考书。这本书不仅深入解析了MB2 上颌磨牙近颊第二根管的复杂性和治疗难度,更提供了许多实用的临床技巧和策 略,使得口腔科医生在面对这一挑战时能更有信心和把握。
“MB2根管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根管侧穿、根尖周组织损伤等。 为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医生应熟练掌握解剖知识、规范操作技巧、选择合适 的器械和材料。”这段内容提醒医生在进行MB2根管治疗时要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MB2根管治疗的预后与患者的年龄、病变程度、治疗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治疗后应进行定期的随访和复查,观察根尖周组织的愈合情况和牙齿的功能恢 复。”这段内容强调了治疗后随访的重要性,有助于医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 应的处理措施。
“MB2根管是上颌第一磨牙的一种常见解剖变异,其存在率为20%~90%,且 根管形态复杂多变。了解MB2根管的解剖特点对于成功进行根管治疗至关重要。” 这段内容强调了认识和理解MB2根管的重要性,为后续的治疗步骤奠定了基础。
“通过X线片、锥形束CT等影像学手段,结合临床检查,可以较为准确地诊 断MB2根管的存在和形态。使用染色法和电测法也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这段内容介绍了几种常用的MB2根管诊断方法,为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提供了指导。
《MB2上颌磨牙近颊第二根管的根管治疗》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它 不仅为口腔科医生提供了宝贵的临床指导,更激发了我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 我相信,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这本书将成为我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目录分析
《MB2上颌磨牙近颊第二根管的根管治疗》目录分析

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3根管1例

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3根管1例

图 1 术前 X线片 图 2 根管预备完成后的髓腔根管口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ChinaJConservDent)2018,28(11)
·681·
图 3 CBCT示 16有 5个独立根管 图 4 16充填后 CBCT的三维重建
2 讨论
上颌第一磨牙 MB2比较常见,目前大多数临 床医生都会有意识的去寻找 MB2[9],偶有报道近
龈正常。X线片示:16牙周膜间隙增宽,根尖未见 明显稀疏区(图 1)。诊断:①16慢性牙髓炎急性 发作;②隐裂。治疗计划:16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 试保留,治疗期间如隐裂纹加深则建议拔除。患者 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治疗:16斯康杜尼(SEPTODON,法国)局部浸 润麻醉,降牙合,常规开髓,有新鲜出血,封失活剂 + 丁香油小棉球,3M玻璃离子暂封。1周后复诊,16 疼痛症状消失,橡皮障隔湿,显微镜下去除暂封物, 揭髓室顶,修整髓室侧壁,探查到近中颊根有第 2 根管 (secondmesiobuccalcanal,MB2)和第 3根管 (thirdmesiobuccalcanal,MB3),近颊 3个根管口 排列呈一条直线;远中颊根 (DB)1个 根 管,腭 根 (P)1个根管,共有 5个根管且各自独立 (图 2)。 用#10锉配合 EDTA疏通根管,测量根管工作长度 MB为 18mm;MB2为 17mm;MB3为 18mm;DB 为 18mm;P为 20mm(均 以 洞 缘 为 界);用 镍 钛 Waveone预备根管至 #25,10g/L次氯酸钠冲洗, 超声荡洗,最后生理盐水冲洗根管,纸尖吸干,髓腔 内封 CP棉球,3M玻璃离子暂封。
考虑到 16解剖形态异常,为避免遗漏根管,遂 拍 CBCT再次确认 MB3的存在,共有 5根管,无遗 漏(图 3)。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MB根管形态对根管充填效果的影响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MB根管形态对根管充填效果的影响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MB根管形态对根管充填效果的影响张春野;段涛;尹硕;王贺;李梦洁;张颖丽【摘要】目的:观察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主根管(MB)形态,探讨采用冷侧压充填法(CLC)与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法(CW)进行根管充填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吉林省长春地区80颗离体上颌第一磨牙,在MB根管中插入8~10#C锉,拍摄颊舌向数字式牙片测量根管弯曲度;Mtwo镍钛机用器械扩大成形MB后使用CT断层扫描根管测算扁平度.根据弯曲度与扁平度将根管分为强弯曲·强扁平型(QWQB)(n=16)、强弯曲·弱扁平型(QWRB)(n=26)、弱弯曲·强扁平型(RWQB)(n=14)和弱弯曲·弱扁平型(RWRB)(n=24),4种类型的根管随机平均分为CLC组和CW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根管充填,CT断层扫描测算牙胶充填面积百分数(PGFA).结果:在CLC组,PGFA大小排序为QWQB< RWQB< QWRB< RWR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W组,4种类型根管的PGFA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LC组QWQB、QWRB及RWQB型根管的PGFA均小于CW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LC组与CW组RWRB型根管PGF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LC组与CW组总体比较,CLC组的PGFA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时,CW效果优于CLC.【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3(039)004【总页数】5页(P815-819)【关键词】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主根管;根管形态;根管充填【作者】张春野;段涛;尹硕;王贺;李梦洁;张颖丽【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军工医院口腔科;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根管治疗术(root canal therapy,RCT)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基本方法和最佳选择。

上颌第二乳磨牙MB2根管的临床发现率

上颌第二乳磨牙MB2根管的临床发现率

上颌第二乳磨牙MB2根管的临床发现率李永吉;宋阳;孙拓祺;张英华【摘要】目的:研究上颌第二乳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临床发现率.方法:选择上颌第二乳磨牙患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患儿73名共75个患牙,手术前后拍摄X 线片.揭髓顶后用#10 K锉沿近中颊根根管口与腭根根管口之间的发育裂隙(沟)或暗线探查并寻找MB2,计算MB2发现率;记录近颊根根管(MB)与MB2的工作长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5个上颌第二乳磨牙中有58个(77.33%)存在MB2,其中3个牙(5.17%)于髓室底水平有独立的MB2根管口.MB2发现率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89,P>0.05).MB工作长度大于MB2工作长度(t=9.67,P<0.05).结论:上颌第二乳磨牙中MB2有较高的发现率,临床治疗时应仔细探查.%AIM:To study the clinical incidence of the second mesiobuccal(MB2) root canal of maxillary sec-ond primary molars. METHODS:75maxillary second molars with pulpitis or apical periodontitis in 73 children(34 male,39 female)were included. The teeth were examined by X-ray films before operating. After opening the pulp chamber, the fis-sure or grooves between the mesiobuccal and palatal canal were detected with #10 files to find MB2. Then, the therapy of MB2 was completed using root canal apex locator. The incidence of MB2 was calculate through the postoperative X-ray films. RESULTS:MB2 canal was found in 58 out of the 75 maxillary second primary molars(77. 33%).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efferenc of MB2 canal between gender(χ2 =0. 89,P>0. 05). The working length of MB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MB2. CONCLUSION:There is a high incidence of the second mesiobuccal root canal of maxillary second primary molars.【期刊名称】《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年(卷),期】2018(028)005【总页数】4页(P284-287)【关键词】上颌第二乳磨牙;根管治疗;近中颊根第二根管;根管测长仪;发现率【作者】李永吉;宋阳;孙拓祺;张英华【作者单位】大连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辽宁大连116021;大连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辽宁大连116021;大连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辽宁大连116021;大连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辽宁大连116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05目前,关于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root eanal,MB2)的相关研究报道颇多,但上颌第二乳磨牙MB2的相关研究报道则较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颌第一磨牙MB2的研究现状
• 上颌第一磨牙MB2的解剖定位: MB2多位于近颊主根管口与腭根管口假象连线的近中 0.5~1mm。距近颊主根管口1.0~2.0mm处。
上颌第一磨牙MB2的研究现状
• 且近颊主根管口与MB2根管口间假想的、微凸向近中的弧 型连线与近中边缘嵴平行。
上颌第一磨牙MB2的研究现状
上颌第一磨牙 MB2的研究现状
贵阳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附院口腔科:彭于治
根管治疗
• 根管治疗(root canal therapy,RCT)是一种治疗牙髓 炎、根尖周病的有效方法。核心为去除感染,杜绝再感染。 • 由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三大步骤组成。
根管治疗
• 对根管系统进行彻底的清理和严密的充填是根管 治疗的关键。
• 有学者提出: 上颌第一磨牙的开髓孔,与传统的圆三角形开髓口相 比,使用近中斜边与颌面近中边缘嵴平行的斜四边形改良 开髓口相比,后者能提高MB2的发现率。
上颌第一磨牙MB2的研究现状
• 典型病例1:
上颌第一磨牙MB2的研究现状
• 典型病例2:
上颌第一磨牙的根管研究
上颌第一磨牙的根管研究
上颌第一磨牙MB2的研究现状
根管治疗
• 临床上常常发现,X线片上显示根管恰填,而部 分患牙却仍有症状? • 主要原因为:变异牙根及根管的遗漏往往会引起 残髓炎或根尖周病变不愈合,而导致根管治疗的 失败。
上颌第一磨牙
• 上颌第一磨牙的经典理论: • 牙根:由近中颊根、远中颊根 和舌根组成。 • 根管:近颊根管、远颊根管和 舌侧根管。 • 经典开髓洞型为:颊舌径长, 近远中径短的类似三角形。
• 目前国内外研究证实了,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 第二牙根(Mesial Buccal 2,MB2)的存在及有较高 的发生率。
• 上颌第一磨牙离体牙MB2发生率为51.5%~95.2 %。 • 上颌第一磨牙MB2临床发生率为18.6%~77.2%。
上颌第一磨牙MB2的研究现状
• 有学者研究上颌第一磨 牙离体牙发现: 根管显微镜显示 MB2发生率为82.22%。 透明牙标本显示 MB2发生率为86.66%。
上颌第一磨牙
• 上颌第一磨牙因萌出较早,需进行牙髓治疗的几率较大。 但是其治疗成功率往往低于口内其他牙齿。 • 原因可能在于上颌第一磨牙根管系统解剖结构复杂,尤其 是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牙根细小、弯曲、根管口较 为隐蔽,甚至发生钙化。
• 容易造成临床治疗中根管的遗漏。
上颌第一磨牙MB2的研究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