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简述资料讲解
牙齿形态解剖口诀

牙齿的解剖形态【口诀】1、上颌中切牙上切唇长大于宽,近切角直别左右,唇切三分发育沟,舌窝周就是嵴边缘,唇切舌切各轴面,颈三就就是外高点;近远中面似三角,顶为切嵴底颈线,根单粗壮唇侧宽,横剖切面三角圆,有些根尖略偏远,此乃皆就是它特点。
(解释)上颌中切牙从唇面观:长度大于宽度,近中切角较直,以此区分左右,在切1/3处有两条发育沟;舌侧观:中央有舌窝,四周由近远中边缘嵴、切嵴及舌隆突围成;唇、舌侧的外形高点在颈1/3处;侧面观:近、远中面象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顶为切嵴,底为牙颈线;上颌中切牙的根为单根,较粗壮,且唇侧较宽,横剖面象圆三角形,有些根尖略偏向远中。
2、上颌尖牙上尖宽厚长又大,撕肉穿食永不怕,唇似五边轴嵴显,将此分为两斜面,牙尖偏近远缘短,颈中三分就是高点;边缘嵴就是近中长,牙尖嵴就是近中短,尖到隆突舌轴嵴,近远中窝面不一,邻似三角比切突,接触区则分高低。
(解释)上颌尖牙牙冠较厚,尖长大,主要功能就是穿刺撕裂食物。
唇侧观:呈五边形,唇轴嵴显突,并将唇面分为近、远中斜面,牙尖偏向近中,远中缘较短突,外形高点在中1/3与颈1/3交界处。
舌侧观:近中边缘嵴较长,近中牙尖嵴较短,从牙尖至舌隆突有一线形的隆起叫舌隆突,将舌窝分成较大的远中舌窝与较小的近中舌窝。
邻面似三角形较切牙的邻面突。
近中接触区距近中牙尖嵴近,远中反之且偏舌侧。
上4 前磨牙最大,颊面形态似尖牙,尖偏远中近颈凹,轴嵴长轴就是一条,两侧各有发育沟,外高点在颈嵴处;舌似卵圆小于颊,边缘不显面光滑,舌尖偏近舌中突,邻面有沟合面跨,颊舌三角嵴相对,近远中沟各当家。
(解释)上颌4就是前磨牙组中最大的牙齿,颊面的形态与尖牙相似,牙尖偏向远中,近中缘近颈处稍凹,唇轴嵴与牙体长轴平行,两侧可见发育沟各一条,外形高点在颊颈嵴处。
舌侧观:似卵圆形且小于颊面,光滑而圆突,各边缘界限不明显,舌尖偏向近中,外形高点在舌中1/3处。
有沟从合面近中缘跨过至近中面,有颊舌两个三角嵴,在中央窝由近中点隙向近中方向越过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面的沟,称近中沟;由远中点隙向远中方向越过远中边缘嵴至近中面的沟,称远中沟。
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简述

面外形
面观
面外形为斜方形
颊侧近远中轴面角的对比
面观
• 颊侧近中轴面角: 锐角
• 颊侧远中轴面角: 钝角
各个牙尖的大小
面观
近中舌尖> 近中颊尖> 远中颊尖> 远中舌尖
斜嵴
面观
近中舌尖与远中 颊尖在 面中央 斜行相连,构成 斜嵴
窝的深度
面观
中央窝的深度> 远中窝的深度> 近中点隙的深度
近远中窝的位置
邻面观
近、远中面比较
• 近中面宽大平坦 • 远中面狭小且圆突
邻面观
颊、舌牙尖的高度对比
近中颊尖> 近中舌尖> 远中颊尖> 远中舌尖
邻面观
近、远中边缘嵴的高度落差
• 近中边缘嵴高 • 远中边缘嵴低
邻面观
邻接点的位置
近中邻接点高,远中邻接点低
邻面观
轴嵴走向
邻面轴嵴走向
邻面观
面观
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征
侧
舌面观
第五牙尖
在舌侧近中轴面角 有第五牙尖的约占 40%。
舌面观
牙颈线
舌侧牙颈线较平
舌面观
舌轴嵴
舌侧有舌轴嵴
舌面观
邻面观
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征
近中面
远中面
牙冠外形
牙冠外形为梯形
邻面观
颊、舌侧缘的对比
• 颊侧缘较直,在颈 1/3处较突出
• 舌侧缘在接近中 1/3处突出
邻面观
缘外形
缘均成M形
标准牙体形态特征(典型牙)
牙体形态特征
标准牙体形态特征(典型牙)
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征
●颊面观 ●舌面观 ●近中面观 ●远中面观 ● 面观
实验3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描绘

实验三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描绘学习时间:20分钟一、实验内容:1.描绘参照线。
2.描绘牙体轮廓线。
3.描绘标志线和标志点。
4.完成描绘。
二、目的要求:1.根据牙体测量的数值,对右上颌第一前磨牙进行描绘,以掌握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解剖形态。
2.熟悉上颌第一前磨牙类的大小和比例关系,为雕塑牙体打好基础。
3.熟悉牙体描绘的方法步骤。
4.掌握外形高点的确定方法。
三、实验器材:透明三角尺、直尺、绘图铅笔、橡皮、白纸(或坐标纸)、牙体标本、模型、三倍大牙体线图、三倍大牙体投影薄膜、三倍大牙体浮雕图。
四、方法和步骤:1.根拯牙体测量的数值,熟悉上颌第一前磨牙各部分尺寸并放大三倍,掌握各•部位比关系。
(表5-1-3)2.描绘颊而形态(1)在三倍大牙体线图根据图中所标示的画出冠根分界线al以及中线bl,然后在中线bl上隔lcm做平行冠根分界线的cl、dl、el线。
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在纸上用铅笔画出一长为2. 2cm、宽为6. 2cm的长方形,模拟石膏棒的大小,然后根据冠长和根长做岀冠根分界线a2以及中线b2。
然后在中线b2上隔lcm做平行冠根分界线的c2、d2、e2线。
(图5-1-18, 19)表5-1-3 上颌第一前磨牙各部位尺寸平均值(mm)放大三倍值(mm)冠长8.525.5根长12.236.3冠宽7.221.6颈宽 4.914.7冠厚9.528.5颈厚8.425.2近中颈曲度1.0 3.0远中颈曲度0.00.0图5-1-18, 19 颊而的描绘(2)在三倍大牙体线图上cl与牙体轮鄭线有2个交点,测量2个交点距离中线al的近远中向的2个数值,并将该2个交点转移到c2上。
用同样的方法将dl、el 线与牙体轮廓线的交点转移到纸上。
(3)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上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和牙尖的位置、形态在纸上确立出来。
(4)根据表中的数值,结合三倍大牙体线图的图形,描绘岀颊而的颈缘线。
(5)将上述所画的各点连起来就描绘出颊面的冠根外形轮廓。
辽西地区上颌第一恒磨牙牙体冠根长度指标的测量

G OU J i n g x u e ,Z HANG Z h i c h u n
( 1 . L i a o n i n g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2 . S t o ma t o l o g y Ho s p i t a l o f J i n z h o u,J i n z h o u 1 2 1 0 0 0 C h i n a )
平 均 水平 , 而 对 比 关 中地 区和 温 州地 区 的 测 量 结 果 则 均 偏 大 。
关键词 :上颌 第一恒磨牙 ;牙体形 态;牙体 测量
中 图分 类 号 :R 7 8 3 . 3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0 4 2 4 ( 2 0 1 3 ) 0 4—0 0 2 7— 0 3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e s t a b l i s h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c r o w n a n d r o o t l e n g t h me a s u r e m e n t i n d e x t h r o u g h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To o t h Cr o wn a nd Ro o t Le ng t h I nd e x Me a s u r e me n t o f Fi r s t Ma x i l l a r y Mo l a r i n W e s t e r n Ar e a s o f Li a o ni n g Pr o v i nc e
勾静雪 , 张志纯
( 1 .辽宁医学院 ;2 .锦 州市 口腔医院 ,辽宁 锦州 1 2 1 0 0 0)
上颌磨牙的髓腔形态

上颌磨牙的髓腔形态:髓腔呈立方形,髓室顶上有四个髓角与相应的牙尖相对应,髓室底上可见3-4个根管口,与相应的根管相通上颌第一磨牙的髓腔形态:上颌第一磨牙的髓室似矮立方形,髓室高度很小,颊舌径》近远中径》髓室高度,髓室顶形凹,最凹处与颈缘平齐。
髓室顶上近中颊尖和近中舌尖较高,二者均接近牙冠中1/3;远中颊尖和远中舌尖较低,均接近牙冠颈1/3处。
髓室底上有3-4个根管口,排列呈颊、舌长,近远中径短的四边形或三角形,近颊根管口距远颊根管口较近而距舌侧根管口较远,远颊根管口位于近颊根管口远中色舌侧。
近颊根管口较扁,远颊根管口略圆。
舌侧根管口较宽大。
近颊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共占63%,远颊侧根管分为两管者占9%,舌侧根管为单根管。
若近颊根的根管口再分为颊、舌两根管口时,两根管口较小。
近颊根的舌侧根管口又称为第四根管口,呈圆形或椭圆形,位于近颊根颊侧根管口与舌侧根管口的连线上,或位于连线的近中舌侧,以上两个位置与近颊根颊侧根管口均距约2mm。
医治时应加注意。
上颌第一磨牙通常有3-4个根管,即近颊根内1-2个根管,远颊根和舌根内各有1个根管。
下颌磨牙的髓腔形态:髓室呈矮立方形,近远中径》颊舌径》髓室高度;髓室顶形凹,最凹处与颈缘平齐,近舌髓角与远舌髓角高度相近,二者均接近牙冠中1?3.近颊髓角远远颊髓角及远中髓角较低,位于牙冠颈1?3或颈缘周围。
髓室底轮廓为近远中径长,颊舌径短的四边形或五边形,髓室底上有2-4个根管口。
近中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占83%,远中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占40%下颌第一磨牙通常有3-4个根管,即近中两个根管,远中1-2个根管。
恒牙的应用解剖上颌前牙髓腔的唇舌颈在牙颈部最大,且髓壁较切断为薄,开髓时应从舌面窝中央,向牙颈方向钻入。
2.上颌前牙位于口腔前部,操作视野开阔。
根管的特点是粗大而直的单根,作根管医治时操作方便,效果较好。
3.上颌切牙的活髓牙预备针形嵌体的针道时,应注意避开髓角。
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简述

萌出顺序
通常是最先萌出第二磨牙, 然后是第一磨牙,最后是 第三磨牙。
萌出特点
上颌第一磨牙的萌出过程 相对缓慢,且萌出时通常 伴随着一定的不适感,如 牙龈肿痛、发热等。
替换特点
乳牙脱落
恒牙替换
上颌第一磨牙的萌出通常伴随着乳磨牙的 脱落,这是儿童换牙期的正常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上颌第一磨牙逐渐替换 原有的乳磨牙,完成恒牙列的建立。
牙周膜
牙周膜是牙齿与牙槽骨之间的结缔组织,具有连接牙齿与牙槽骨、传递牙齿负荷和 维持牙齿位置的作用。
牙周膜含有丰富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能够缓冲牙齿受到的冲击,并维持牙齿的 稳定性。
牙周膜受到损伤或炎症影响时,会导致牙周膜变薄或增厚,影响牙齿的正常功能。
牙槽骨
牙槽骨是包围和支撑牙齿的硬组 织,具有保护牙齿和维持口腔形
上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面有两条边缘 嵴,分别为近中边缘嵴和远中边缘嵴, 两者之间形成近远中间隙。
发育沟
上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面有两条发育 沟,分别为颊发育沟和舌发育沟,两 者之间形成颊舌间隙。
03
牙根形态
单根形态
总结词
上颌第一磨牙通常具有一个较长的单根,根尖呈圆锥形。
详细描述
上颌第一磨牙通常只有一个主根,该根较长且较为粗壮,有助于承受较大的咀 嚼力。根尖呈圆锥形,即根尖逐渐变细,这种形态有助于牙齿的稳固性。
舌窝
舌窝是上颌第一磨牙舌面的重要特征, 其深度和宽度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 异。
边缘嵴
上颌第一磨牙的舌面有两条边缘嵴, 分别为近中边缘嵴和远中边缘嵴,两 者之间形成舌间隙。
颈缘线
上颌第一磨牙的舌面颈缘线呈弧形, 位于舌窝的近中边缘嵴处。
近远中面形态
近远中面形态
口腔解剖学题库

口腔解剖学题库一、名词解释第一章口腔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的口腔、颌面等部位的形态结构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髁突:又称为髁状突或关节突。
髁突上端膨大有关节面,与颞下颌关节盘相邻。
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处有椭圆形的眶下孔,孔内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
上颌窦:位于上颌体内,上颌窦下壁由前向后盖过上颌第二前磨牙至上颌第三磨牙的根尖。
翼从上颌结节:上颌体后面的下部有粗糙的圆形隆起,成为上颌结节,为翼内肌浅头的附着处。
颏孔:在外斜线上方,下颌第二前磨牙下方或第一、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之间的稍上方有一骨孔,称颏孔。
牙槽嵴:牙槽窝入口的边缘。
下颌孔:下颌升支内侧面略偏后上方有下颌孔,开口朝向后上方,向下通入下颌管。
牙槽窝:为牙槽突容纳牙根的深窝。
固有牙槽骨:牙槽窝周壁成为固有牙槽骨,包被于牙周膜周围,因骨面上有许多小孔,又称筛状板。
第四章前牙:切牙和尖牙位于口角之前,成为前牙。
牙列:上下颌牙按一定顺序和规律紧密地排列在牙槽骨上,形成一个弓形整体,称为牙列。
髓腔:牙本质内部有一容纳牙髓的腔隙称为髓腔。
根干:多牙根的未分叉部分称为根干或根柱。
牙本质:是构成牙的主体,其冠部表面覆盖牙釉质而根部由牙骨质而根部由牙骨质覆盖,不如牙釉质坚硬。
槽生牙:有较完善的牙根位于牙槽窝内称槽生牙。
临床牙冠:指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龈缘为界。
解剖牙冠:指牙体表面有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恒牙列期:恒牙自6岁左右开始萌出,12-13岁以后,乳牙已全部被恒牙所替代,称为恒牙列期。
乳牙列期:从出生后6个月左右至6岁左右,口腔内只有乳牙,称为乳牙列期。
第五章牙尖:尖牙的切端及后牙合面上的近似椎体形的显著突起成为牙尖。
中线:将颅面部平分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垂直线称为中线。
横嵴:两个相对牙尖的三角嵴横过牙合面相连,形成细长的牙釉质隆起,称为横嵴。
斜嵴:牙合面上斜行相对的两条三角嵴相连形成的长条状隆起,称为斜嵴。
牙齿形态解剖口诀

牙齿得解剖形态【口诀】1、上颌中切牙上切唇长大于宽,近切角直别左右,唇切三分发育沟,舌窝周就是嵴边缘,唇切舌切各轴面,颈三就就是外高点;近远中面似三角,顶为切嵴底颈线,根单粗壮唇侧宽,横剖切面三角圆,有些根尖略偏远,此乃皆就是它特点。
(解释)上颌中切牙从唇面观:长度大于宽度,近中切角较直,以此区分左右,在切1/3处有两条发育沟;舌侧观:中央有舌窝,四周由近远中边缘嵴、切嵴及舌隆突围成;唇、舌侧得外形高点在颈1/3处;侧面观:近、远中面象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得顶为切嵴,底为牙颈线;上颌中切牙得根为单根,较粗壮,且唇侧较宽,横剖面象圆三角形,有些根尖略偏向远中。
2、上颌尖牙上尖宽厚长又大,撕肉穿食永不怕,唇似五边轴嵴显,将此分为两斜面,牙尖偏近远缘短,颈中三分就是高点;边缘嵴就是近中长,牙尖嵴就是近中短,尖到隆突舌轴嵴,近远中窝面不一,邻似三角比切突,接触区则分高低。
(解释)上颌尖牙牙冠较厚,尖长大,主要功能就是穿刺撕裂食物。
唇侧观:呈五边形,唇轴嵴显突,并将唇面分为近、远中斜面,牙尖偏向近中,远中缘较短突,外形高点在中1/3与颈1/3交界处。
舌侧观:近中边缘嵴较长,近中牙尖嵴较短,从牙尖至舌隆突有一线形得隆起叫舌隆突,将舌窝分成较大得远中舌窝与较小得近中舌窝。
邻面似三角形较切牙得邻面突。
近中接触区距近中牙尖嵴近,远中反之且偏舌侧。
上4 前磨牙最大,颊面形态似尖牙,尖偏远中近颈凹,轴嵴长轴就是一条,两侧各有发育沟,外高点在颈嵴处;舌似卵圆小于颊,边缘不显面光滑,舌尖偏近舌中突,邻面有沟合面跨,颊舌三角嵴相对,近远中沟各当家。
(解释)上颌4就是前磨牙组中最大得牙齿,颊面得形态与尖牙相似,牙尖偏向远中,近中缘近颈处稍凹,唇轴嵴与牙体长轴平行,两侧可见发育沟各一条,外形高点在颊颈嵴处。
舌侧观:似卵圆形且小于颊面,光滑而圆突,各边缘界限不明显,舌尖偏向近中,外形高点在舌中1/3处。
有沟从合面近中缘跨过至近中面,有颊舌两个三角嵴,在中央窝由近中点隙向近中方向越过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面得沟,称近中沟;由远中点隙向远中方向越过远中边缘嵴至近中面得沟,称远中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观
近中边缘嵴较远中边缘嵴清晰锐利
边缘嵴的长度
面观
பைடு நூலகம்近中边缘嵴长 远中边缘嵴短
牙根
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征
颊面
舌面
近中面
远中面
根尖的走向
牙根
所有根尖都偏向远中
根尖的方向
牙根
根尖略内聚
根分叉处
牙根
• 近中根分叉处的起源比远中高 • 近中根分叉处比远中根分叉处更偏向舌
侧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 近中缘较平直 • 远中缘圆突 • 远中邻面突度大
颊面观
颊沟
颊侧两个牙尖之间 有颊沟
颊面观
牙颈线
• 牙颈线大致水平 • 在根分叉部有根间
突起
颊面观
颊轴嵴
颊侧有颊轴嵴
颊面观
近远中轴面角
• 近中轴面角锐利 • 远中轴面角圆钝
颊面观
近远中边缘嵴的高度
• 近中邻接点高 • 远中邻接点低
颊面观
牙颈部的宽度
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简述
五面观
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征
颊面观
舌面观
近中面观
远中面观
面观
颊面观
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征
牙冠外形
牙冠外形为: 梯形
颊面观
牙尖高度
能目测到3个牙尖 近中颊尖> 近中舌尖> 远中颊尖
颊面观
牙冠的长、宽比例
牙冠宽度> 牙冠长度
颊面观
缘外形
缘成宽大的M形
颊面观
近、远中根冠连接特征的对比
牙颈线
舌侧牙颈线较平
舌面观
舌轴嵴
舌侧有舌轴嵴
舌面观
邻面观
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征
近中面
远中面
牙冠外形
牙冠外形为梯形
邻面观
颊、舌侧缘的对比
• 颊侧缘较直,在颈 1/3处较突出
• 舌侧缘在接近中 1/3处突出
邻面观
缘外形
缘均成M形
邻面观
近、远中面比较
• 近中面宽大平坦 • 远中面狭小且圆突
牙颈部的近远中径 显著变窄
颊面观
舌面观
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征
牙冠外形
外形为倒梯形
舌面观
与邻面的衔接
近中缘及远中 缘与邻面的界 线不显著
舌面观
舌沟
二个舌尖之间有舌沟 偏向远中位置
舌面观
牙尖高度
• 近中舌尖较高 • 远中舌尖较低
舌面观
第五牙尖
在舌侧近中轴面角 有第五牙尖的约占 40%。
舌面观
• 颊侧近中轴面角: 锐角
• 颊侧远中轴面角: 钝角
各个牙尖的大小
面观
近中舌尖> 近中颊尖> 远中颊尖> 远中舌尖
斜嵴
面观
近中舌尖与远中 颊尖在 面中央 斜行相连,构成 斜嵴
窝的深度
面观
中央窝的深度> 远中窝的深度> 近中点隙的深度
近远中窝的位置
面观
近中窝在中轴上 远中窝偏向舌侧
边缘嵴的清晰度
邻面观
颊、舌牙尖的高度对比
近中颊尖> 近中舌尖> 远中颊尖> 远中舌尖
邻面观
近、远中边缘嵴的高度落差
• 近中边缘嵴高 • 远中边缘嵴低
邻面观
邻接点的位置
近中邻接点高,远中邻接点低
邻面观
轴嵴走向
邻面轴嵴走向
邻面观
面观
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征
面外形
面观
面外形为斜方形
颊侧近远中轴面角的对比
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