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及铝合金板材的厚度及允许偏差GB

合集下载

铝及铝合金板材的厚度及允许偏差gb

铝及铝合金板材的厚度及允许偏差gb

铝及铝合金板材的厚度及允许偏差GB/T3194-1982注:1.对变断面板材,在其厚端厚度不大于5mm,宽度不大于1500mm时厚度允许偏差应为±0.20mm。

2.LF3、LF5、LF6、LF11、LF41合金厚板,厚度允许偏差为其公称厚度的±5%3.表列理论质量系按LC4、LC9的密度2.85计算的。

4.各种牌号铝及铝合金板材每平方面积的理论质量等于表列的质量乘以下列的密度换算系数5.厚度0.3~4.0mm称薄板,厚度大于4.0mm称厚板。

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在中国古代,文案亦作" 文按"。

公文案卷。

《北堂书钞》卷六八引《汉杂事》:"先是公府掾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

"《晋书·桓温传》:"机务不可停废,常行文按宜为限日。

" 唐戴叔伦《答崔载华》诗:"文案日成堆,愁眉拽不开。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诸曹皆得良吏以掌文按。

"《花月痕》第五一回:" 荷生觉得自己是替他掌文案。

"旧时衙门里草拟文牍、掌管档案的幕僚,其地位比一般属吏高。

国家标准GB_铝塑复合管用铝及铝合金带材

国家标准GB_铝塑复合管用铝及铝合金带材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有色 金属行 业标准 铝塑复合管用铝及铝合金带材
YS/T 434-2000
范围
本 标 准 规定 了铝塑复合管用铝及铝合金带材的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 、运输、贮存及 合同 内容 。
本 标 准 适用于铝塑复合管用铝及铝 合金带材 。
引 用标 准
下 列 标 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 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 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 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 用本标准的各方 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
士 0.06
注:对厚度偏差要 求单 向偏差 时,其值 为上表数值 的 2倍
3.4.2 带 材宽度允许偏差 :宽度(100m m 时 ,允许偏 差为 士。3m m;宽度> 100m m 时 ,允 许偏差为 士。.5m m。对宽度偏差要求仅为单向偏差时 ,其值 为上述数值 的 2倍 。 3.4.3 对宽度和厚度偏差有特殊要求时应在合同中注明。 3.4.4 带材每米波浪数不超过 3个,每个波高不超过 3m m. 3.4.5 带材边部应剪切整齐 ,无裂边和毛刺 ,错层不大 于 3m m,塔形不大 于 5m m。管芯应等于或大于 铝带宽度 ,但任一端不得凹入铝带 3.5 力学性能
0.2 0- 1.5 0
0.2 0^.1.5 0
抗拉强度 ae,MPa
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 "o. z , M P a
不小于
15 75- 105
25
105- 140
70- 100
25
伸长率 (50m m 定标距) S, Y ,
15 18 20 20
22
1060

0.20^-1.50
70- 110

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国家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2007-06-251 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正在飞速发展,并出口到美国、欧洲等世界各国。

为适应国外市场的需要,本标准是为了配合《一般工业型材生产许可证》评审的要求和需要,在修订GB/T6892-2000《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的同时于2004年11月2~5号在长沙由全国有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上提出修订的,以便与新修订的GB/T6892《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国家标准相配套。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有色标委(2006)13号文下达了本标准的起草任务,由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任主编单位。

本标准主要在原GB/T14846-93的基础上,参照欧共体EN755.9-1998《铝及铝合金棒、管、型----型材的尺寸及外形允许偏差》、EN12020.2-2001《6060及6063铝合金精密型材第2部分:尺寸及外形允许偏差》和ANSIH35.2M-1993《铝加工产品的尺寸偏差》标准制订。

1.2 编制组情况本标准在2004年11月2~5号在长沙由全国有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上成立编制组,主编单位为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加单位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东北轻合金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等。

1.3 主要工作过程1.3.1 本标准于2005年9月提出《初稿》,于2005年9月23日在成都召开标准讨论会,根据成都讨论会精神,提出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1.3.2 本标准于2006年4月8日~10日,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在广州市召开了本标准的预审会,参加会议的有70个单位,130名代表,与会代表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现根据广州预审会精神和对《征求意见稿》的讨论意见,提出本标准的《送审稿》。

2 标准主要内容2.1 定义根据广州预审会精神,为了确切理解和解释型材的外接圆直径,因此,增加“外接圆直径”的定义。

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国家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2007-06-251 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正在飞速发展,并出口到美国、欧洲等世界各国。

为适应国外市场的需要,本标准是为了配合《一般工业型材生产许可证》评审的要求和需要,在修订GB/T6892-2000《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的同时于2004年11月2~5号在长沙由全国有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上提出修订的,以便与新修订的GB/T6892《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国家标准相配套。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有色标委(2006)13号文下达了本标准的起草任务,由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任主编单位。

本标准主要在原GB/T14846-93的基础上,参照欧共体EN755.9-1998《铝及铝合金棒、管、型----型材的尺寸及外形允许偏差》、EN12020.2-2001《6060及6063铝合金精密型材第2部分:尺寸及外形允许偏差》和ANSIH35.2M-1993《铝加工产品的尺寸偏差》标准制订。

1.2 编制组情况本标准在2004年11月2~5号在长沙由全国有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上成立编制组,主编单位为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加单位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东北轻合金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等。

1.3 主要工作过程1.3.1 本标准于2005年9月提出《初稿》,于2005年9月23日在成都召开标准讨论会,根据成都讨论会精神,提出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1.3.2 本标准于2006年4月8日~10日,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在广州市召开了本标准的预审会,参加会议的有70个单位,130名代表,与会代表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现根据广州预审会精神和对《征求意见稿》的讨论意见,提出本标准的《送审稿》。

2 标准主要内容2.1 定义根据广州预审会精神,为了确切理解和解释型材的外接圆直径,因此,增加“外接圆直径”的定义。

母线槽、桥架常用主材厚度允许偏差标准

母线槽、桥架常用主材厚度允许偏差标准

母线槽、桥架常用主材厚度允许偏差标准
一、热轧钢板的厚度允许偏差标准
表1 钢带(包括连轧钢板)厚度允许偏差单位:mm
二、冷轧钢板的厚度允许偏差标准
表2 钢板和钢带厚度允许偏差单位:mm
三、冷轧铝板、带材的厚度允许偏差标准
表3 冷轧板和带材的厚度允许偏差单位:mm
四、热轧铝板、带材的厚度允许偏差标准
表4 热轧板和带材的厚度允许偏差单位:mm
五、铜和铜合金母排宽度b的允许偏差
表5 铜和铜合金母线宽度偏差单位:mm
六、铜和铜合金母排厚度a 的允许偏差
表6 铜和铜合金母线厚度偏差 单位:mm
七、铝和铝合金母排宽度
b 的允许偏差
表7 铝和铝合金母线宽度偏差 单位:mm
八、铝和铝合金母排厚度a的允许偏差
表8 铝和铝合金母线厚度偏差单位:mm。

第1部分基础标准GBT3190-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4

第1部分基础标准GBT3190-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4

第1部分基础标准GB/T 3190-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 3194-1998 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尺寸允许偏差GB/T 3199-1996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GB/T 4436-1995 铝及铝合金管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GB/T 8005-1987 铝及铝合金术语GB/T 8013-1987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GB/T 8014-1987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厚度的定义和有关测量厚度的规定GB/T 8545-1987 铝及铝合金模锻件的尺寸偏差及加工余量GB/T 11109-1989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术语GB/T 13586-1992 铝及铝合金废料、废件分类和技术条件GB/T 16474-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GB/T 16475-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YS/T 103-2004 铝生产能源消耗YS/T 119.7-2004 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第7部分管道化溶出系统YS/T 417.1-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第1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缺陷YS/T 417.2-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第2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板、带缺陷YS/T 417.3-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第3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箔缺陷YS/T 417.4-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期加工产品缺陷第4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铸轧带缺陷YS/T 417.5-2000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第5部分管、棒、型、线缺陷YS/T 421-2000 印刷用PS版铝板基YS/T 444-2001 铝加工企业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配备规范第2部分化学分析方法标准GB/T 3169.1-1982 铝粉化学分析方法气体容量法测定活性铝GB/T 3169.2-1982 铝粉化学分析方法减杂质法测定总铝量GB/T 3169.3-1982 铝粉化学分析方法重量法测定水分GB/T 3169.4-1982 铝粉化学分析方法真空重量法测定水分GB/T 3169.5-1982 铝粉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钾光度法测定锰GB/T 3169.6-1982 铝粉化学分析方法气体容量法测定油脂量GB/T 3257.1-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EDTA滴定法测定氧化铝量GB/T 3257.2-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重量-钼蓝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量GB/T 3257.3-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钼蓝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量GB/T 3257.4-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三氧化二铁量GB/T 3257.5-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邻二氮杂菲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铁量GB/T 3257.6-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二安替比啉甲烷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钛量GB/T 3257.7-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钙量GB/T 3257.8-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镁量GB/T 3257.9-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钾、氧化钠量GB/T 3257.10-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锰量GB/T 3257.11-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三氧化二铬量GB/T 3257.12-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苯甲酰苯胲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钒量GB/T 3257.13-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量GB/T 3257.15-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三溴偶氮胂光度法测定稀土氧化物总量GB/T 3257.16-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罗丹明B萃取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镓量GB/T 3257.17一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钼蓝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磷量GB/T 3257.18-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GB/T 3257.20-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燃烧-非水滴定法测定总碳量GB/T 3257.21-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重量法测定烧失量GB/T 3257.22-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预先干燥试样的制备GB/T 3257.23-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滴定法测定有机碳量GB/T 3257.24-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重量法测定分析样品中的湿存水量GB/T 5871-1986 铝及铝合金摄谱光谱分析方法GB/T 6609.1-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重量法测定水分GB/T 6609.2-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重量法测定灼烧失量GB/T 6609.3-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钼蓝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GB/T 6609.4-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邻二氮杂菲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铁含量GB/T 6609.5-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氧化钠含量的测定GB/T 6609.6-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火焰光度法测定氧化钾含量GB/T 6609.7-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二安替吡啉甲烷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钛含量GB/T 6609.8-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二苯基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铬含量GB/T 6609.9-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新亚铜灵光度法测定氧化铜含量GB/T 6609.10-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苯甲酰苯基羟胺萃取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钒含量GB/T 6609.11-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一氧化锰含量GB/T 6609.12-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锌含量GB/T 6609.13-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钙含量GB/T 6609.14-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镧-茜素络合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氟含量第3部分理化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第4部分铝及铝合金产品标准(1)冶炼产品及矿产品标准GB/T 1196—2002 重熔用铝锭GB/T 1197—1975 铝线锭GB/T 4291—1999 冰晶石GB/T 4292—1999 氟化铝GB/T 4294—1997 氢氧化铝GB/T 8644—2000 重熔用精铝锭GB/T 8733—2000 铸造铝合金锭GB l2768—1991 重熔用电工铝锭YS/T 65—1993 铝电解用阴极糊YS/T 67—1993 LD30、LD31铝合金挤压用圆铸锭YS/T 75—1994 炼钢脱氧和部分铁合金用铝锭YS/T 78—1994 铝土矿石YS/T 89—1995 煅烧α型氧化铝YS/T 274—1998 氧化铝YS/T 275—2000 高纯铝YS/T 282—2000 铝中间合金锭YS/T 284—1998 铝电解用阳极糊YS/T 285—1998 铝电解用预焙阳极YS/T 286—1999 铝电解用普通阴极炭块YS/T 287—1999 铝电解用半石墨质阴极炭块YS/T 309—1998 重熔用铝稀土合金锭YS/T 454—2003 铝及铝合金导体YS/T 456—2003 铝电解槽用干式防渗料(2)板、带材标准GB/T 3618—1989 铝及铝合金花纹板GB/T 3880—1997 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GB/T 4438—1984 铝及铝合金波纹板GB/T 6891—1986 铝及铝合金压型板GB/T 8544—1997 铝及铝合金冷轧带材GB/T 16501—1996 铝及铝合金热轧带材YS/T 69—1993 钎接用铝合金板材YS/T 90—2002 铝及铝合金铸轧带材YS/T 91—2002 瓶盖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YS/T 242—2000 表盘及装饰用纯铝板YS/T 429.1—2000 铝幕墙板板基YS/T 429.2—2000 铝幕墙板氟碳喷漆铝单板YS/T 431—2000 铝及铝合金彩色涂层板、带材YS/T 432—2000 铝塑复合板用铝带YS/T 434—2000 铝塑复合管用铝及铝合金带材YS/T 435—2000 易拉罐罐体用铝合金带材YS/T 457—2003 双零铝箔用冷轧带材(3)箔材标准GB/T 3198—2003 铝及铝合金箔GB/T 3615—1999 电解电容器用铝箔GB/T 10570—1989 精制铝箔YS/T 95.1—2001 空调器散热片用铝箔第1部分素铝箔YS/T 95.2—2001 空调器散热片用铝箔第2部分亲水铝箔YS/T 430—2000 电缆用铝箔YS/T 446—2002 钎焊式热交换器用铝合金复合箔(4)管、棒材标准GB/T 3191—1998 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GB/T 3954—2001 电工圆铝杆GB/T 4437.1—2000 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第1部分:无缝圆管GB/T 4437.2—2003 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第2部分:有缝管GB/T 6893—2000 铝及铝合金拉(轧)制无缝管GB/T 8645—1988 旋压无缝铝筒GB/T 10571—1989 铝及铝合金焊接管YS/T 97—1997 凿岩机用铝合金管材YS/T 439—2001 铝及铝合金挤压扁棒(5)型材标准GB/T 5237.1—2000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GB/T 5237.2—2000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着色型材GB/T 5237.3—2000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GB/T 5237.4—2000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GB/T 5237.5—2000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GB/T 6892—2000 工业用铝及铝合金热挤压型材GB/T 14846—1993 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GB/T 19347—2003 轨道车辆结构用铝合金挤压型材YS/T 86—1994 船用焊接铝合金型材尺寸和截面特性YS/T 92—1995 铝合金花格网YS/T 437—2000 铝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算法及计算机程序要求YS/T 458—2003 轨道车辆结构用铝合金挤压型材配用焊丝YS/T 459—2003 有色电泳涂漆铝合金建筑型材(6)丝、线材标准GB/T 3129—1982 铝钛合金线GB/T 3195—1997 导电用铝线GB/T 3196—2001 铆钉用铝及铝合金线材GB/T 3197—2001 焊条用铝及铝合金线材GB/T 3669—2001 铝及铝合金焊条GB/T 3955—1983 电工圆铝线GB/T 8646—1998 半导体键合铝-1%硅细丝(7)粉末标准等GB/T 2082—1989 工业铝粉GB/T 2083—1989 涂料铝粉GB/T 2084—1989 发气铝粉GB/T 2085—1989 易燃铝粉GB/T 2086—1989 易燃细铝粉GB/T 5150—2004 铝镁合金粉GB/T 17171—1997 水性铝膏YS/T 98—1997 电焊条用铝镁合金粉YS/T 243—1994 纺织经编机盘片用铝合金模锻件(原GB 3619—1983)。

铝合金型材参考标准

铝合金型材参考标准

铝合金门窗型材参考标准铝合金门窗执行标准GB/T8478-20081 材料要求1.1铝合金型材:外门窗框、扇、拼樘框等主要受力杆件所用主型材壁厚应经设计计算或试验确定。

主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基材最小实测壁厚,外门不低于2.0mm;外窗不低于1.4mm。

1.2 表面处理:1.3 玻璃:铝门窗玻璃应采用符合GB 11614规定的建筑级浮法玻璃或以其为原片的各种加工玻璃。

玻璃的品种、厚度和最大许用面积应符合JGJ 113有关规定。

1.4 密封及弹性材料:铝门窗玻璃镶嵌、杆件连接及附件装配所用密封胶应与所接触的各种材料相容,并与所需粘接的基材粘接。

隐框窗用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应具有与所接触的各种材料、附件相容性,与所需粘接基材的粘接性。

1.5 五金配件:铝门窗框扇连接、锁固用功能性五金配件应满足整樘门窗承载能力的要求,其反复启闭性能应满足门窗反复启闭性能要求。

1.6 铝门窗组装机械联接应采用不锈钢紧固件。

不应使用铝及铝合金抽芯铆钉做门窗受力联接用紧固件。

2 外观2.1 产品表面不应有铝屑、毛刺、油污或其他污迹;密封胶缝应连续平滑,连接处不应有外溢的胶粘剂;密封胶条应安装到位,四角镶嵌可靠,不应有脱开现象。

2.2 门窗框扇铝合金型材表面没有明显的色差、凹凸不平、划伤、擦伤、碰伤等缺陷。

2.3 铝合金型材表面在许可范围内的擦伤和划伤,可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修补,修补后应与原涂层的颜色和光泽基本一致。

2.4 玻璃表面应无明显色差、划痕和擦伤。

3 门窗及装配尺寸门窗及框扇装配尺寸偏差单位:mm4 装配质量4.1门窗框、扇杆件连接牢固,装配间隙应进行有效的密封,紧固件就位平整,并进行密封处理。

4.2门窗附件安装牢固,开启扇五金配件运转灵活,无卡滞。

紧固件就位平整,并进行密封处理。

4.3 门窗框、扇杆件的连接构造可靠,人接触的部位应平整,具有使用的安全性。

4.4 门窗附件的安装连接构造可靠,并具有更换和维修的方便性。

长期承受荷载和门窗反复启闭作用的五金配件,其本身构造应便于其易损零件的更换。

金属饰面板施工工艺标准

金属饰面板施工工艺标准

金属饰面板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室内、外墙面、柱面金属饰面板安装施工。

2施工准备2.1材料2.1.1金属饰面板:金属饰面板一般包括铝塑复合板、单层铝板和不锈钢等。

板材的品种、规格、颜色以及防火、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金属饰面板应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和材料检测报告。

其拉技术性能应答合下列规定:2.1.1.1铝塑复合板:铝塑复合板的上下两层铝合金板的厚度均应为0.5mm,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塑复合板》GB/T17748的规定的技术要求。

铝合金板与夹心层的剥离强度标准值应大于7N/mm。

2.1.1.2单层铝板:单层铝板的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GB/T3880、《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GB/T16475的规定。

2.1.1.3不锈钢板:不锈钢板的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不锈钢冷轧钢板》GB/T3280、《不锈钢热轧钢板》GB/T4237、《不锈钢和耐热冷轧带钢》GB/T4239的规定。

2.1.2辅料2.1.2.1龙骨: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龙骨的材质、规格、型号。

一般情况下龙骨采用方钢管、镀锌扁钢、角钢或轻钢龙骨等。

龙骨应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和材料报告,有复试要注的材料,还应具有复试报告,龙骨材质的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合金结构钢》GB/T3077的规定。

2.1.2.2附件、配件:与龙骨配套的连接固定件和吊挂件、装配件。

各连接固定件、吊挂件和配件的材质宜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件。

膨胀螺栓、铁垫板、垫圈、螺栓等。

各附件、配件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1.3嵌缝材料:主要包括密封胶条(应为挤出成型)、硅酮耐候密封胶、硅酮结构密封胶等,嵌缝材料的种类应符合设计要求,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和材料检测报告,同时其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产应有相容性试验报告。

2.1.4保温、吸音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和选用保温、吸音材料应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材料性能检测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