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六版重点课后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六版重点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5-1
T=2.4 Z=2.8
T=3 Z=4
-41
T
Z
-29
-38.6
-26.6
0
ø50
+
-
+25
T
+2.5
+5.5
Z
+22
-25
H7
f6
-26.2
-27.8
-39.8
习题5-3
孔合格条件: 轴合格条件:
习题6-3
5级210
P137 表6-2,6-3
表1-8,1-10,1-11
0
02
第3章 几何公差及检测
3-4
端面相对于基准轴线A的垂直度公差0.05;公差带定义是与基准轴线A垂直距离为0.05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端面相对于基准轴线A的端面圆跳动公差0.05;公差带定义是与基准轴线A同轴的任一直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距离为0.05的两圆之间的区域; 端面相对于基准轴线A的端面全跳动公差0.05;公差带定义是与基准轴线A垂直距离为0.05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875: 1.005/ 1.37/ 7.5/ 20 98: 1.48/ 7.5/ 40 79: 1.29/ 9.5/ 30 56: 1.06/ 9.5
应尽量减少量块组的量块数目。
习题2-2
仪器读数在20mm处的示值误差为+0.002mm,当用它测量工件时,读数正好是20mm,问工件的实际尺寸是多少?
由于Xmax=ES-ei
ei=ES-Xmax==+0.002 mm
基孔制,孔为H8,EI=0,ES=EI+TD=0.046mm

根据工艺等价原则,孔取IT8,轴取IT7。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张秀珩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张秀珩习题答案

第2章思考与习题i-i试列举各专业领域互换性的应用实例,并分析互换性的作用。

答:实例略:①在设计方面能最大限度地使用标准件,便可以简化绘图和计算等工作,使设计周期变短,利于产品更新换代和CAD技术的应用。

②在制造方面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使用专用设备和CAVI技术。

③在使用和维修方面可以及时更换那些已经磨损或损坏的零部件,对于某些易损件可以提供备用件,那么可以提高机器的使用价值。

1-2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的区别是什么?各用于何种场合?答:①完全互换以零部件装配或更换时不需要挑选或修配;②不完全互换在零部件装配时允许有附加条件的选择或调整。

•般来说,零部件需厂际协作时应采用完全互换性,部件或构件在同•厂制造和装配时,可采用不完全互换性。

1-3试述标准化与互换性及测量技术的关系。

答:合理确定公差与正确进行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实现互换性生产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条件,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

1-4什么是优先数系?如何应用?第一个数为10,按R5系列确定后五项优先数。

答:优先系数(series of preferred numbers)是国家统一的数值制度,是技术经济工作中统一、简化和协调产品参数的基础。

优先数系的应用很广泛,它适用于各种尺寸、参数的系列化和质量指标的分级,对保证各种工业产品的品种、规格、系列的合理化分档和协调配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R5: 10, 16, 25, 40, 63, 1001-5写出以下派生系列:R10/2, R10/3, R20/3.R10/2: 1、1.6、2.5> 4.()、6.3、10R10/3: 1、2、4、8、16、40R20/3: 1、1.4、2.0、2.8、4.0、5.61-6调查各种产品、机器的主要参数应用优先数系的情况,说明优先数系起的作用。

答:略;1-7调查本专业与精度、质量相关的标准。

答:略;2-1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测量过程包括哪些要素?我国长度测量的基本单位及其定义如何?答:①测量的实质是为确实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以确定工件是否符合设计图样要求。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测量技术基础》练习题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测量技术基础》练习题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测量技术基础》练习题(100分)1、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的出现没有确定性的规律,即误差的绝对值和误差方向不确定,则这种类型的误差为()。

【单选题】【单选题】(5分)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粗大误差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 B2、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的绝对值和误差方向保持不变或按一确定性的规律变化,则这种类型的误差为()。

【单选题】【单选题】(5分)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粗大误差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 A3、随机误差决定了测量结果的()。

【单选题】【单选题】(5分)A.精密度B.正确度C.准确度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 A4、系统误差决定了测量结果的()。

【单选题】【单选题】(5分)A.精密度B.正确度C.准确度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 B5、测量就是将被测量和一个作为被测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判断题】【单选题】(5分)A.√B.×6、量块也称为块规,它是一种平面平行的长度端面量具。

【判断题】【单选题】(5分)A.√B.×正确答案: A7、量块多块组合使用时,为了不使粘合误差过大,通常不应超过4块。

【判断题】【单选题】(5分)A.√B.×正确答案: A8、量块按“级”使用时,是以量块的实际长度作为工作尺寸。

【判断题】【单选题】(5分)A.√B.×正确答案: B9、量块按“等”使用时,是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作为工作尺寸。

【判断题】【单选题】(5分)A.√B.×正确答案: B10、依据制造量块时规定的中心长度极限偏差和长度变动量允许值的大小,将量块的制造精度分为K、0、1、2、3五级。

【判断题】【单选题】(5分)A.√B.×正确答案: A11、依据检定量块时中心长度测量的极限误差和平面平行性允许偏差,将量块检定精度分为1、2、3、4、5五等。

【判断题】【单选题】(5分)A.√B.×正确答案: A12、量块按“等”使用比按“级”使用时工作尺寸的精度更高。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一、填空题1.几何参数互换性功能互换性2.完全互换不完全互换不完全互换3.误差检测4.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和环境保护标准5.R5 R10 R20 R40 先疏后密R80 参数分级很细或基本系列中的优先数不能适应实际情况二、选择题1.ABCD 2.A B 3.B三、判断题1.×2.×3.√4.√四、问答题1.什么是互换性?互换性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意义如何?答: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调整或修配(如钳工修理)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性能要求。

互换性给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1)设计方面从设计方面看,由于采用按互换性原则设计和生产的标准零件和部件,可以简少绘图、计算等设计工作量,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的可靠性,有利于产品的多样化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2)制造方面从制造方面看,互换性有利于组织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有利于采用先进的工艺和高效的专用设备,有利于实现加工和装配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3)使用和维修方面从使用和维修方面看,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在磨损或损坏后可以及时更换,因而减少了机器的维修时间和费用,可保证机器工作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提高了机器的使用价值。

因此,互换性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降低劳动强度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它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循的原则。

2.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答:完全互换是指在零部件装配或更换时,不需要选择、调整或修配,就可以达到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

例如,常见的螺栓、螺母等标准件的互换性就属于完全互换。

不完全互换是指在装配前需要将零部件预先分组或在装配时需要进行少量修配调整才能达到装配精度的要求。

例如,拖拉机、汽车的活塞销和活塞销孔装配时的分组法装配、减速机轴承盖装配时的垫片厚度调整法装配等都属于不完全互换。

3.按级别分,标准可分为哪几类?答:按级别分,我国的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完整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习题及答案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2.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3.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4.图样标注())20O0.02i 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6.某孔要求尺寸为。

20-0.047,今测得其实际尺寸为。

19.962mm,可以判断该孔合格。

()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8.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9.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10.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11.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12.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

()13.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14.图样标注中①20「21mm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意确定。

()15.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16.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17.零件图样上规定①d实际轴线相对于①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①0.02mm。

这表明只要①d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相对于①D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mm,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

()18.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19.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20.端面圆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21.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格。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1.什么是互换性?互换性的如何分类?2.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各用于何种场合?3.公差的概念?4.什么是标准和标准化?5.优先数系是一种什么数列?有哪些优先数的基本系列?答案1,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如钳工修理)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

这样的一批零件或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分类:按不同场合对于零部件互换的形式和程度的不同要求,把互换性可以分为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两类。

对标准部件或机构来讲,其互换性又可分为内互换性和外互换性。

2.完全互换是指对于同一规格的零部件,装配前不经任何选择,装配时不需任何调整或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上,并能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

以零部件装配或更换时不需要挑选或修配为条件。

孔和轴加上后只要符合设计的规定要求,则它们就具有完全互换性。

不完全互换是指对于同种零件、部件加工好以后,在装配前需要经过挑选、调整或修配等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在零部件装配时允许有附加条件的选择或调整。

对于不完全互换性可以采用分组装配法、调整法等来实现。

应用:零部件厂际协作应采用完全互换,部件或构件在同一厂制造和装配时,可采用不完全互换。

完全互换性应用于中等精度、批量生产;不完全互换性应用于高精度或超高精度、小批量或单件生产。

内互换指部件内部组成件间的互换;外互换指部件与相配合零件之间的互换。

3.公差即允许实际参数值的最大变动量。

4. 标准是指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标准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约束力。

标准化工作包括制定标准,发布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的全部活动过程。

这个过程是从探索标准化对象开始,经调查、实验和分析,进而起草、制定和贯彻标准,而后修订标准。

因此,标准化是个不断循环而又不断提高其水平的过程。

(完整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习题及答案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2.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3.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4.图样标注φ200-0.021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6.某孔要求尺寸为φ20-0.046,今测得其实际尺寸为φ19.962mm,可以判断该孔合格。

-0.067()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8.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9.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10.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11.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12.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

()13.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mm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14.图样标注中Φ20+0.021意确定。

()15.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16.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17.零件图样上规定Φd实际轴线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 mm。

这表明只要Φd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 mm,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

()18.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19.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20.端面圆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及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1 广义互换性的定义是什么?机械产品零部件互换的含义是什么?1-2 互换性与公差的关系是什么?进行零件精度设计时,确定公差大小的原则是什么?1-3 互换性在机器制造业中有什么作用和优越性?1-4 互换性原则是否在任何生产情况下都适用?试加以说明。

1-5 互换性可以分成哪两类,试述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如何实现?1-6 何谓标准?何谓标准化?互换性生产与标准化的关系是什么?1-7 按标准的使用范围,我国如何制定标准,并进行划分?试述不同使用范围的标准各自的特点?1-8 为什么说当选定一个数值作为某种产品的参数指标时,这个数值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1-9 GB-T321-1980规定什么数列作为优先数系,试述这个数列的特点和优点?1-10 GB-T321-1980规定的优先数系分哪五个系列,试述这五个系列的特点和优点?1-11 何谓几何量公差包括的内容和几何量检测工作的作用?习题1 试按《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基本教材附表1-1写出基本系列R5中优先数从0.1到100的常用值。

2 试写出派生系列R5/3、R10/2、R20/3中自1以后的5个优先数(常用值)。

3 自IT6级以后,孔、轴标准公差等级系数为10,16,25,40,64,100,160,…。

试判断它们属于哪个优先数系列。

4 自3级开始至9级止,普通螺纹公差等系数为0.50,0.63,0.80,1.00,1.25,1.60,2.00。

试判断它们属于哪个优先数系列。

5 试写出家用灯泡15~100W中的各种瓦数,并指出它们属于优先数系中的哪个系列。

第二章几何量测量基础思考题2-1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试述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长度基本单位的定义?2-2 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哪四个要素?2-3 以量块作为传递长度基准量值的媒介有何优点,并说明量块的用途?2-4 量块的制造精度分哪几级,量块的检定精度分哪几等,分“级”和分“等”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5 量块按“级”和按“等”使用时的工作尺寸有何不同?何者测量精度更高?2-6 何谓量具、量规、量仪?2-7 计量器具的基本技术性能指标中,标尺示值范围与计量器具测量范围有何区别?标尺刻度间距、标尺分度值和灵敏度三者不何区别?示值误差与测量重复性有何区别?并举例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习题答案1.在机械制造中,按互换性原则组织生产有什么优越性?是否在任何情况下按互换性原则组织生产都有利?答:在设计方面,缩短设计周期;在制造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在新产品试制方面,采用具有互换性的通用零部件,可缩短试制周期;在设备维修方面,可以缩短修理时间,提高机器的利用率和延长使用寿命。

不是。

2、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标准螺丝的更换3、何谓标准?何谓标准化?加强我国的标准化工作有何实际意义?答:所谓标准,就是指为了取得国民经济的最佳效果,对需要协调统一的具有重复性特征的物质和概念,在总结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由有关方面协调制定,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活动的共同准则和依据。

所谓标准化,就是指标准的制订、发布和贯彻实施的全部活动过程。

搞好标准化,对高速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产品和工程建设质量,搞好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4、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的的区别是什么?各应用于何种场合?答:完全互换是零部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需任何附加的挑选、调整或修配,且装配后产品的精度与使用性能。

而为了降低制造成本机器或设备的一部分不需要过高的制造精度,为减低成本选择不完全互换性,完全互换性适用于批量生产,而不完全互换性适用小批量生产或者特殊部件制造。

5、什么是优先数和优先数系?主要优点是什么?R5,R40系列各表示什么意义?答:优先数系中的任何一个数值均称为优先数;先数系是一种十进制几何级数,其代号为Rr (R 是优先数系列创始人Renard的第一个字母,r代表5、10、20、40等项数);优先数优点优先数系的优点很多,主要有:相邻两项的相对差均匀,疏密适中,而且运算方便,简单易记;同一系列中任意两项的理论值之积、商,任意一项理论值之整数(正或负)乘方,仍为此系列中的一个优先数理论值。

6、加工误差、公差、互换性三者的关系是什么?答:公差与互换性有关,而误差与之无关。

误差的限定范围即为公差。

第2章习题答案1.利用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查出公差带的上、下偏差。

(1)φ28K7 (2)φ40M8 (3)φ25Z6 (4)φ30js6 (5)φ60J6(1)解:由公称尺寸Φ28和偏差代号K查表得ES=6um,由公称尺寸Φ28和公差等级IT7查的Th=21um,∵Th=ES-EI;∴EI=-15um(2)~(4)如上。

2.查出下列配合中孔和轴的上、下偏差,说明配合性质,画出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

标明其公差,最大、最小极限尺寸,最大、最小间隙(或过盈)。

(1)φ40H8/f7 (2)φ40H8/js7 (3)φ40H8/t7(1)解:由φ40H8/f7查表得T D =39um ES=39um EI=0Td=25um es=-25um ei=-50um间隙配合(2)、(3)如上。

3.某配合其基本尺寸为φ60mm,S max=40μm,T D=30μm,T d=20μm,es=0,试计算ES、EI、ei、T f及X min (-Y max),画出尺寸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说明配合性质。

解Td=es-ei ei=-20um Xmax=ES-ei ES=20um TD=ES-EI EI=-10um图略为过渡配合4.设三个配合的基本尺寸和允许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如下:(1)D(d)=φ40mm,X max=+70μm,X min=+20μm;(2)D(d)=φ95mm,Y max=+130μm,Y min=+20μm;(3)D(d)=φ10mm,Y max=+10μm,Y min=+20μm;若均选用基孔制,试确定各孔、轴的公差等级及配合种类,并画出公差带图、配合公差带图。

(1)解:经过计算、查表得φ40H7/g6,间隙配合(2)、(3)如上5.试根据下表中的已知数据,填写表中各空格,并按适当比例绘制各孔和轴的公差带图。

解:完整表如下6.根据下表中三对配合的已知数据,填写表中各空格,并按适当比例绘制各对配合的尺寸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

解:完整表如下7.设基本尺寸为φ40mm 的孔、轴配合,要求装配后的间隙或过盈值在+0.025~0.020mm 范围内,试确定孔、轴的配合代号(采用基孔制配合),并绘制尺寸公差带图与配合公差带图。

参照第4题8.某基轴制配合,孔的下偏差为-11μm ,轴公差为16μm ,最大间隙为30μm ,试确定配合公差。

解:由题意得es=0、ei=-16μm , 又∵Xmax=ES-ei ∴ES=14μmum Y X T f 41max max =-=9.基本尺寸为30mm 的N7孔和m6轴相配合,已知N和M的基本偏差分别为-7μm 和+8μm ,IT7=21μm ,IT=13μm 微米,试计算极限间隙(或过盈)、平均间隙(或过盈)及配合公差,并绘制孔、轴配合的公差带图(说明何种配合类型)。

答案参考教材例题3例题4。

10.设有一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25mm ,要求配合的最大过盈为-0.028mm ,最大间隙为0.006mm ,试确定公差级和选择适当的配合并绘制公差带图。

解:由基本偏差系列示意图过渡配合可选φ25H7/n6。

11.一对基轴制的同级配合,基本尺寸为25mm ,按设计要求配合的间隙应在0~66μm 范围内变动,试确定孔轴公差,写配合代号并绘制公差带图。

参照例题12.一对基孔制配合基本尺寸为25mm ,要求配合过盈为-0.014mm ~-0.048mm ,试确定孔轴公差等级、配合代号并绘制公差带图。

参照例题13.设计基本尺寸为50mm 的孔轴配合,要求装配后的间隙在8~51um 范围内,•确定合适的配合代号,并绘出公差带图。

参照例题14.判断下列各对配合的配合性质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1)φ25H7/g6与φ25G7/h6 (2)φ60H8/f8与φ60F8/h8 (3)φ40K7/h6与φ40H7/k6 (4)φ50K6/h6与φ50H/6k6 (5)φ40H7/s7与φ40S7/h7(6)φ60H7/s6与φ60S7/h6(1)解:查得各数值绘制如下公差带图由图的φ25H7/g6与φ25G7/h6配合性质相同同属于间隙配合(2)~(6)如上15.有一孔轴配合,要求镀铬后应满足φ50H8/f7的配合要求,镀铬层厚度为0.068~0.012mm。

试确定镀铬前孔、轴加工的公差带代号。

(φ50H7,φ50e7)解:孔可按φ50H7,轴按φ50e7加工。

第3章习题答案1.圆度和径向圆跳动公差带,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答:相同点,公差带形状相同,都是半径差等于公差值的两同心圆所限定的区域。

不同点,圆度公差带定义是,公差带为在给定截面内、半径差等于公差值的两同心圆所限定的区域。

径向圆跳动公差带的定义是,公差带为任一垂直于基准轴线的横截面内、半径差等于公差值,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所限定的区域。

2.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答:相同点,公差带形状相同,都是半径差等于公差值的两同轴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

不同点,圆柱度公差带定义是,公差带为半径差等于公差值的两同轴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

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定义是,公差带为半径差等于公差值,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

3.平面度公差带与平面对基准平行度公差带,有何相同点及不同点?答:相同点,公差带形状相同,都是间距为公差值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不同点,平面度公差带的定义是,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平面对基准平行度公差带定义是,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且平行于基准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4.形状公差的公差带与方向公差的公差带,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形状公差带的方向不受基准限制,方向公差带必须要跟基准保持给定的方向关系。

5.端面对轴线的轴向全跳动公差带与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有何相同点及不同点?答:端面对轴线的轴向全跳动公差带与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是相同的,因而两者控制几何误差的效果是一样的。

6.单一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与关联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单一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即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体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或与实际外表面体外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

关联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即在被测要素给定长度上,与有位置要求的实际内表面体外相接,且与基准保持图样上给定的几何关系的最大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与有位置要求的实际外表面体外相接,且与基准保持图样上给定的几何关系的最小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

主要区别是,单一要素体外作用尺寸所涉及的理想面不受基准限制,关联要素所涉及的理想面要与基准保持图样上给定的几何关系。

7.某被测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0.04mm,则它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的误差是否小于0.04mm?答:某被测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0.04mm,则它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的误差一定大于0.04mm。

8.最大实体状态和最大实体实效状态的区别是什么?答:最大实体实效状态,即在给定长度上,实际(组成)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且其导出要素的几何误差等于给出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

9.试将下列各项几何公差要求标注在图4-161上。

(1)Φ100h8圆柱面对Φ40H7孔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25mm。

(2)Φ40H7孔圆柱度公差为0.007mm。

(3)左右两凸台端面对Φ40H7孔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12mm。

(4)轮毂键槽(中心面)对Φ40H7孔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2mm。

图3-161 习题9图10.试将下列各项几何公差要求标注在图4-162上。

(1)ΦD中心线对2×ΦD1公共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100mm。

(2)ΦD中心线对2×ΦD1公共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1/100mm。

(3)ΦD中心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06mm。

图3-162 习题10图11.试将下列各项几何公差要求标注在图3-163上。

(1)圆锥面A的圆度公差为0.008mm、圆锥面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05mm,圆锥面A的中心线对Φd 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5㎜。

(2)Φd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09㎜,Φd中心线的直线度公差为Φ0.012㎜。

(3)右端面B对Φd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1㎜。

图3-163 习题11图12.试将下列各项几何公差要求标注在图3-164上。

(1)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12㎜。

(2)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3㎜。

(3)Φ70孔按H7遵守包容要求。

(4)4×Φ20H8孔中心线对左端面及Φ70㎜孔轴线的位置度公差为Φ0.15㎜(要求均匀分布),被测中心线的位置度公差与Φ20H8尺寸公差的关系应用最大实体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