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史
第二章_管理思想的发展

这些现在早已熟悉的常识,在当时却是重大的变革! 这些现在早已熟悉的常识,在当时却是重大的变革!
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 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业人员 与管理者的分工协调。是管理从经验走向理论的标志。
对科学管理理论作出贡献的其他人物:
亨利·甘特(Henry L Gantt,1861-1919),从事企
管理科学” (二). “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 (三). “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 决策理论
(一). (一). 行为科学学派
“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际关系”理论 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际关系”
霍桑试验:1924-1932年,美国国家委员会在西方 1924-1932年,美国国家委员会在西方
行为科学学说
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和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控 制人的行为以实现目标。 制人的行为以实现目标。
需要层次理论
亚伯拉罕•马斯洛, 亚伯拉罕 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他认为: 马斯洛
(1)人类的需要有轻重层次,某一层次需要得到满 足后,另一层次需要才会出现。 (2)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和还缺少什 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 (3)人的需要分五层:
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
( 18世纪~19世纪末)
•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英国经济学家。 是最早对经济管理思想进行系统论述的学者,在他的著作《国 富论》中系统阐述了劳动分工论和劳动价值论。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1) 主要观点 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和利润的源泉;2)劳动分工有利于提 高劳动效率和工具的改进;3)提出 “经济人”的观点。
管理学(周三多)第二章_管理理论发展史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 美国人,工程师,科学管理之父。 生日: 1856/20/3 。
“很难找到这样能干的工人,他不用花很 多时间去琢磨他能够以多慢的速度工作,同时 使老板相信他干得不错.”
——弗里德克· · W 泰罗
泰勒认为态度和观念的转变对劳资双方
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巴贝奇(产业革命后期英国的数学家和
机械学家,1792-1871)的作业研究和报 酬制度 亨利· 汤(1844-1924)的收益分享制度 哈尔西(1856-1935)的奖金方案
亚当· 斯密(Adam Smith)
亚当· 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
1723-1790
具匠家庭 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 是一位企业家、慈善家 19世纪初最有成就的实业家 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管理先 驱者 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巴贝奇 (Charles Babbag)
1812年他协助建立了分析学会,
1792-1871
其宗旨是向英国介绍欧洲大陆在 数学方面的成就。该学会推动了 数学在英国的复兴 1814年和1817年先后获得文学学 士和硕士学位 1815—1827年期间在伦敦从事科 学活动,1827—1828年期间在欧 洲大陆考察工厂 1828—1839年期间在剑桥大学任 卢卡斯数学教授(原为伊萨克· 牛顿的教席)
---马克斯.韦伯
韦伯的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觉得组织要能良好运行应具有5种正 面的官僚机构特征(官僚集权组织管理理 论): 1、定义良好的职权层级。 2、正式的规则和程序。 3、清晰的劳动分工。 4、成员之间是理性的而非个人的关系。 5、成员认定组织的目标是有价值的。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行为科学阶段
人际关系学说
• • •
霍桑实验 人际关系学说的要点 人际关系学说的管理设想
(一)梅奥的“霍桑试验”
中心问题——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决
定因素 该实验在芝加哥的西方电气公司的霍 桑工厂里进行,历时8年,设计了四 个阶段的实验:
第一阶段是工场照明实验; 第二阶段是继电器装配测试室实验; 第三阶段是访谈实验; 第四阶段是接线板小组观察实验
提出十四项管理原则
•工作分工
•权力与责任
•纪律
•统一指挥 •统一领导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报酬
十四项原则
•集权与分权
•等级链
秩序 公平 人员的稳定性 首创精神 集体精神
结论
泰勒
法约尔
如何改进作业人员的生产率 管理职能专门化(计划、执 行职能分开) 解决定额、队伍选择、作业 方法与条件的标准化
整个组织管理的有效性 提出管理职能(过程角度) 组织层次与权力布局(管理 幅度、等级链、跳板原理
第三节 行为科学阶段
人际关系学说——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决 定因素,重视人的行为。(管理的效果 一定要通过被管理者的行为才能体现出 来。) 行为科学学说——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和 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控制人的行为以实 现目标。
科学管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
工作定额:确定“合理的日工作量” 标准化(铁锹试验)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差别计件工资制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提出例外原则
例外原则
所谓例外原则,就是指高级管理人员为了 减轻处理纷乱繁琐事务的负担,把处理各 项文书、报告等一般日常事务的权力下放 给下级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只保留对 例外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
(马工程管理学)—— 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

一、法约尔其人
–亨利·法约尔: 1841-1925年;法国人
–1860年从矿业学校毕业,随后进入一家采矿 冶金公司,并在此度过了整个职业生涯。从 1866 年 开 始 一 直 担 任 高 级 管 理 职 务 。 从 采 矿 工程师、公司经理,直到公司总经理;由一名 工程技术人员逐渐成为专业的管理者,在实践 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对 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贡献巨大。
英国数学家和机械学家。著《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 发展了斯密的观点,分工后不同的劳动支付不同的工资。
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1732-1792),英国空 想社会主义者。提出在企业中应重视人,“现代人事管理 之父”
5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
•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1903年,发表《工厂管理》。1906年, 出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主席。
1911年,发表《科学管理原理》。1914 年,在纽约的演讲吸引了6.9万听众。 1915年,病逝于费城,终年59岁。墓 碑上刻着“科学管理之父”。一生获得 的专利超过100项。
2.指导思想
• 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实行 重大的精神变革。
第二章 管理思想演进史
第一节 早期管理思想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 第三节 行为科学理论 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
重点:
1.了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掌握各时期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并 正确评论; 3.了解管理思想发展历程,为融汇贯通各种管理理 论和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奠定基础。
时间
管理阶段
1. 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
管理学02章-管理思想的演进

案例: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应用
日本 日本企业界人士认为,日本现代企业管理与竞争是建立在《孙子兵法》、《三国演义》和《论语》的基础之上的。
日本经济的奇迹来自于旺盛的企业活力;企业活力又源于成功的企业管理;而日本企业管理成功的奥秘则在于日本企业强大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管理思想,日本企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与日本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相结合形成的;
1998年,刘氏兄弟在饲料行业达到顶峰,随后进行资产重组,分别成立了大陆希望集团、东方希望集团、新希望集团、华西希望集团,各自在相关领域发展。东方希望移居上海后,刘永行开始频频出手参股金融机构,目前,东方希望在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民生保险、深圳海达保险经纪人公司和上海光明乳业等项目上都持有一定股份,总投资超过2亿。
<<车间管理>>
<<在国会中的证词>>
泰勒的主要著作
吉尔布雷思夫妇
01
管理第一夫人
03
甘特图
05
动作研究
02
甘特
04
5.泰勒的追随者
01
03
05
02
04
法约尔其人
企业活动的六个方面
管理的五个职能
管理的十四项原则
对法约尔的评价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
法约尔(Fayol,1841-1925), 法国人
1888年当大公司经理
希望集团卖鹌鹑而做饲料,再做金融投资
欲取先与
《道德经》第36章: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后两句的意思就是:想要夺取它,必须暂时给予它。
蒙牛号召向伊利学习
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口号,蒙牛的第一块广告牌也非常乖巧地写着做内蒙古第二品牌。
管理学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史 法约尔一般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管理学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史法约尔一般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亨利·法约尔法国人,一直从事领导工作,他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作为古典管理思想的代表,法约尔对管理的五大职能的分析为管理科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架构。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虽然是以最高管理者的身份自上而下的研究管理,是以企业为对象研究管理,但他强调管理的一般性,使得法约尔的管理理论使用于许多方面,也适用于政治、军事及其他部门。
法约尔一般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企业活动类别和人员能力结构;二是管理的一般原则;三是管理工作的五大职能。
1企业活动类别和人员能力结构法约尔认为,企业无论大小,简单还是复杂,其全部活动概括为6种:1、生产、制造的技术性工作;2、采购、销售和交换的商业性工作;3、资金取得与控制的财务性工作;4、盘点、会计、成本及统计的会计性工作;5、商品及人员保护的安全性工作;6、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的管理性工作。
法约尔认为对基层工人主要要求其具有技术能力,随着组织层次中职位的提高、人员的技术能力的相对重要性降低,而管理能力的要求逐步增加,并且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管理能力显得更加重要而技术能力的重要性减少。
企业规模越小,领导人所需要的管理能力所占的比重就越小;相反企业越大,领导人所需要的管理能力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2、管理的一般原则法约尔提出了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1、劳动分工。
实行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劳动效率。
这种分工不仅仅是技术工作的分工,也是用于管理工作。
2、权力与责任。
权力与责任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
权力是指挥他人的权以及促使他人服从的力,而责任则是随着权力而来的奖罚。
法约尔认为,一个人在组织阶梯上的位置越高,明确其责任范围就很难。
避免滥用权力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个人的素质,尤其是提高其道德方面的素质。
3、纪律。
纪律实际上是企业领导人同下属人员之间在服从、勤勉、积极举止和尊敬方面达成的一种协议。
纪律对于企业取得成功是绝对必要地。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史经典案例

案例一:H公司行为科学应用H公司是一家电器生产企业,多年来在市场上有不俗的表现,消费者也颇为认可。
1990年,公司张总经理因年龄已大,身体也不够好,提出了辞职退休的要求。
董事会再三挽留不住,只得另外聘任年轻有为的李志强先生为公司新的总经理。
临别时,张总告诉他的后任李志强先生:“我公司过去之所以取得良好的业绩,在市场的竞争中保持了相当大的优势和市场份额,全依赖公司员工上下一条心,有很强的凝聚力;只要万众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希望李总千万不要忘了这一点。
”对于张总的一番话李志强颇为赞同,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因为自己过去虽然也做过一些高级管理工作,但大都与业务有关,如何激励员工保持凝聚力的确未曾很好实践,也缺乏经验。
李志强走马上任后对公司各方面作了调查研究,召开了一些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公司一般员工的座谈会,了解情况。
一个月后一个增强企业内部和谐氛围,增强员工协作与努力的方案在李志强的脑海中形成了,于是他召开了总经理办公会议,诸副总们、部门经理们一起讨论他的方案。
“各位同事,经过一个月的了解,我感到H公司的确是在各方面都有骄人业绩的公司,管理方面尤其突出,这些成绩的取得的确应归功于全体员工上下一条心,把公司看作是自己的家,把公司的事业看作是自己的事业来努力。
这方面我们应该继续下去,即过去各种好的做法可以不变,大家可以大胆地照原来的惯例进行工作。
我也注意到成绩的背后,在经验的背后,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例如员工间、部门间因工作产生的纠纷近来时有出现,纠纷出现是正常的,问题是解决的方法。
我们原来采用的方法是由上级或上级部门裁决,裁决后尽管纠纷各方面都服从了,但我知道其中一定有一方心中不痛快或不服帖,如果长此以往,必定会使我们公司凝聚力强、上下一条心的集体精神遭到破坏。
把青蛙扔进开水锅里它倒死不了,因为它能马上跳出来;而把青蛙放进温水里慢慢加热使它在不知不觉中送了命。
为此,我们提出一个解决员工间、部门间工作纠纷的新方案。
第2章-管理思想的演进

最新课件
23
铁锹试验
早先工厂里工人干活是自己带铲子。铲子的大小也就各不 相同,而且铲不同的原料时用的都是相同的工具,那么在铲煤 沙时重量如果合适的话,在铲铁砂时就过重了。泰勒研究发现 每个工人的平均负荷是21磅,后来他就不让工人自己带工具了, 而是准备了一些不同的铲子,每种铲子只适合铲特定的物料, 这不仅使工人的每铲负荷都达到了21磅,也是为了让不同的铲 子适合不同的情况。为此他还建立了一间大库房,里面存放各 种工具,每个的负重都是21磅。同时他还设计了一种有两种标 号的卡片,一张说明工人在工具房所领到的工具和该在什么地 方干活,另一张说明他前一天的工作情况,上面记载着干活的 收入。工人取得白色纸卡片时,说明工作良好,取得黄色纸卡 片时就意味着要加油了,否则的话就要被调离。将不同的工具 分给不同的工人,就要进行事先的计划,要有人对这项工作专 门负责,需要增加管理人员,但是尽管这样,工厂也是受益很 大的,据说这一项变革可为工厂每年节约8万美元。
他们和泰罗一样,研究的范围始终没有超出劳动
作业的技术过程,没有超出车间管理的范围。
最新课件
26
法约尔
最新课件
27
一般管理的先驱--法约尔
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一般管理理 论的主要代表人之一,亦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他出 生于法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5岁时就读于里昂一所公立 中等学校,两年后经考试及格转入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 ,是同一学年里最年轻的学生;19岁毕业时他取得了矿业 工程师资格。1860年他被任命为科芒特里——富香博公司 的科芒特里矿井组工程师,在他漫长而成绩卓著的经营生 涯中,他一直珍视这项事业。1918年他退休时的职务是公 司总经理,他继续在公司里担任一名董事,直到1925年12 月以84岁高龄去世为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2. 法约尔 — 提出一般管理思想 ,“经营管理之父” 代表作: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1916年发表 主要观点: ● 企业活动类别及人员能力结构研究 ﹡ 活动类别: ● 技术性工作 ● 商业性工作 ● 财务性工作 ● 会计性工作 ● 安全性工作 ● 管理性工作 ﹡ 不同层次管理人员必要能力相对重要性不同 ﹡ 不同层次人员所需管理能力不同 ● 确定组织经营管理的一般原则 ● 提出了管理工作的五大要素(五大职能) ● 计划 ● 组织 ● 指挥 ● 协调 ● 控制
25 45 5 - 10 15 100
分厂长(d)
30 30 5 5 10 20 100
部门领导(e)
35 30 10 5 10 10 100
经理(f)
40 15 15 10 10 10 100
联合企业总经理(g) 50 10 10 10 10 10 100
国家企业部长(h) 50 10 10 10 10 10 100
巴贝齐的思想在深度上广度上都较同代人有较大进步。
3
§2.2 科学管理思想阶段
一. 时间
● 19世纪末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二. 背景
● 劳资双方的矛盾尖锐
● 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 生产水平的发展急需一套管理理论和科学的
管理方法与之适应
三. 主要特点
● 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管理者分离
● 用科学管理代替单纯的经验管理
●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
周围人的关系
●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12
2. 马斯洛 — 需要层次理论的的创始人 主要观点:
– 把人类多种多样的需要,按其发生的顺序,分为五个层次: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 我实现的需要,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以后,较高层次的需 要才会产生。
总统(i)
60 8 8 8 8 8 100
7
70
60
50
管理能力(%)
40
30
20
10
0
abcdefghI
人员类别
人员类别与管理能力相关图
8
法约尔经营管理的一般原则
● 劳动分工 ● 权利与责任 ● 纪律 ● 统一指挥 ● 统一领导 ●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 合理的报酬
● 适当的集权与分权 ● 等级层次 ● 秩序 ● 公平 ● 保持人员稳定 ● 首创精神 ● 团结精神
一. 时间:
● 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 时代背景
● 美国在解决复杂的军事问题过程中,显示了 由各学科专家联合起来解决重大的复杂问题
的优越性
●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形式趋于稳定, 各国家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研究自己的
管理理论
三. 主要特点
四. 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
15
现代管理思想主要特点: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史
管理思想:是由一系列管理观念或观点组成的知识体系,是
从事各种管理工作的方向和指南,是对管理中各 种关系认识的总和。自18世纪80年代工业革命开 始至今,管理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2.1 传统管理思想阶段 §2.2 科学管理思想阶段 §2.3 行为科学思想阶段 §2.4 现代管理思想阶段
9
§2.3 行为科学思想阶段
一. 时间
● 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
二. 时代背景
● 经济发展出现国际化趋势 ● 产品竞争更激烈,产品升级换代频率加快,对管理
决策提出新要求 ● 科学管理的管理方法的局限性暴露出来,在应用中
常常失效
三. 主要特点 四. 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
10
• 提出以人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 否定了“经济人”的观点,肯定了人的社会性和复杂
3. 韦伯 — 提出古典组织理论,“古典组织理论之父” 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6
大型工业企业技术职能人员必要能力的相对重要性比较
人员类别
能力(%) 管理 技术 商业 财务 安全 会计 总计
大型企业
工人(a)
5 85 - - 5 5 100
工长(b)
15 60 5 - 10 10 100
车间主任(c)
性
11
行为科学思想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及贡献:
1. 梅约 — 人群关系理论的创始人 代表作: 《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工业文明中的社会问题》
主要贡献:亲自参与并指导了霍桑试验,取得了重要成果
● 霍桑实验: ● 照明试验
● 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
● 大规模访问交谈 ● 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
主要观点:
• 强调系统管理 • 突出经营决策的战略地位 • 重视管理方法的定量化和管理手段的自动化
16
现代管理思想阶段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
1. 巴纳德 — 提出组织理论和系统管理思想
● 强调了组织形式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
四. 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
4
四 科学管理思想阶段主要人物、著作及观点:
1. 泰勒 — 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科学管理之父” 代表作: 《科学管理原理》 1911年发表 主要观点:
● 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能分离(计划和执行相分离) ● 管理的一切问题要科学化
● 工作定额 ● 标准化 ● 差别计件付酬制
13
3. 赫茨伯格 — 双因素理论的创始人 主要观点:
– 引起职工不满的因素主要是金钱、地位、安全、工作环境、 人际关系等,这些因素的满足只能起到安抚职工情绪的作 用,而对激励不大起作用,称之为“保健因素”;工作成 就感、事业上的发展等因素能直接引起劳动效率的提高, 称为“激励因素”。
14
§2.4 现代管理思想阶段(管理科学思想阶段)
1. 亚当. 斯密(Adam Smith) 代表作: 《国富论》 1776年发表 主要观点:
● 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
● 强调劳动分工的重要性
● 提出经济人的观点 2. 罗伯特. 欧文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 3. 查尔斯. 巴贝奇
主要观点: ● 奉劝经理尽量采用劳动分工方法 ● 用科学方法有效使用设备、原料及动力 ● 对工作方法进行研究 ● 报酬制度研究
1
§2.1 传统管理思想阶段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时间
●18世纪80年代的工业革命 — 19世纪末
二. 背景
● 西方国家开始进行产业革命 ● 计划、组织、控制职能相继出现
三. 主要特点
● 由资本家直接担任管理者 ● 依靠个人的经验从事生产和管理 ● 管理的重点是解决分工和协作问题
四. 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 2
四 传统管理思想阶段主要人物、著作及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