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技术方案(1)
建筑物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建筑物变形监测技术方案一、前言。
咱们的建筑物就像一个有脾气的大朋友,有时候会这儿歪一点,那儿沉一点,这就是变形啦。
为了让这个大朋友一直稳稳当当的,咱们得搞个变形监测,就像随时给它做个体检一样。
二、监测目的。
1. 安全卫士。
主要就是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呀。
要是它变形得太厉害,就可能会有危险,就像人要是一直歪着走路,迟早得摔跟头。
咱们通过监测,提前发现问题,好让建筑物这个大朋友不闹脾气。
2. 了解习性。
还有就是了解建筑物的变形规律,知道它在不同的季节、天气或者使用情况下是怎么个变化法儿的。
就像了解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一样,什么时候爱睡觉,什么时候爱活动。
三、监测内容。
1. 沉降监测。
这就像是看建筑物有没有“偷偷”往下沉。
在建筑物的关键部位,比如柱子的周围、墙角这些地方,咱们得放一些小标记(沉降观测点)。
然后用专门的水准仪定期去量一量这些点的高度有没有变化。
如果它一直在慢慢变矮,那可就不太妙啦。
2. 水平位移监测。
这个呢,就是看建筑物有没有左右或者前后晃悠。
可以在建筑物周边找一些稳定的点作为参照,然后用全站仪或者其他测量仪器来看看建筑物上的观测点相对于这些参照点有没有位置的移动。
就好比看一个站着的人有没有左右乱晃。
3. 倾斜监测。
倾斜就像是建筑物在歪着头。
咱们可以用专门的倾斜仪,也可以通过测量建筑物不同高度的水平位移差值来判断它是不是倾斜了。
想象一下,如果大楼像比萨斜塔那样歪得太厉害,那可就吓人喽。
四、监测点布置。
1. 沉降观测点。
一般会在建筑物的四角、大柱子旁边、承重墙附近这些重要的地方设置沉降观测点。
而且每个点都要有编号,就像给每个小朋友都起个名字一样,这样方便咱们记录和查找。
2. 水平位移和倾斜观测点。
这些观测点呢,要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和表面。
比如说在建筑物的外立面的一些突出部位,还有楼顶的边缘这些地方。
布置得合理,才能准确地掌握建筑物的动态。
五、监测周期。
1. 初始阶段。
在建筑物刚建成或者刚开始使用的时候,监测要频繁一些,就像新生儿需要频繁体检一样。
倾斜监测实施细则

倾斜监测实施细则一、引言倾斜监测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安全监测手段之一,通过对结构物的倾斜角度和变化趋势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结构物的倾斜问题,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旨在制定倾斜监测实施细则,明确倾斜监测的目的、范围、方法和要求,确保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目的本实施细则的目的在于规范倾斜监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范围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需要进行倾斜监测的结构物,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桥梁、隧道、堤坝等。
四、监测方法1. 选择合适的监测仪器和设备,如倾斜计、全站仪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在结构物的重要部位安装监测点,包括主体结构、关键节点等,以覆盖整个结构物的倾斜情况。
3. 确定监测周期和频率,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安排监测时间,保证监测数据的及时性。
4. 进行监测数据的采集和记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5.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调整。
五、监测要求1. 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监测仪器的操作和维护,保证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监测设备应经过校准和检验,确保仪器的精度和灵敏度符合监测要求。
3. 监测点的设置应科学合理,覆盖结构物的重要部位,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
4. 监测数据的采集和记录应规范化进行,包括监测时间、位置、倾斜角度等信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5. 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应及时进行,发现异常情况后,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调整。
6. 监测结果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和责任人,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六、监测报告1. 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的目的、范围、方法和结果等内容,以及对异常情况的分析和处理措施。
2. 监测报告应准确、清晰地呈现监测数据和结果,以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展示。
倾斜监测实施细则

倾斜监测实施细则测量专业作业指导书倾斜监测实施细则文件编号:版本号:分发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倾斜监测实施细则1. 检测目的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倾斜监测,随时掌握建筑物的倾斜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更改设计和施工中的不足。
2. 检测依据2.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2.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3.设备仪器3.1中纬ZT80+全站仪;3.2吊锤;3.3卷尺。
4. 检测条件4.1测量精度:测距2mm+2ppm ,测角2"。
4.2 工作环境宜在天气晴朗,气温应在10℃―30℃下进行。
5.检测前的准备5.1 检测仪器和计量器具必须满足精度、等级要求,并应有主管计量部门定期检验的合格证书。
5.2 开工前应先检查仪器电池电量是否充足,仪器箱背带及手提是否牢固。
6.操作步骤6.1 按测量要求检验好仪器,准备观测仪器工具。
6.2 到测站后打开仪器箱,晾置30分钟左右,使仪器温度和环境温度基本一致。
6.3 将仪器从箱中取出,安置在三脚架上,进行精确整平。
6.4全站仪物镜对准房屋上部一个边角。
6.5照准房屋某一底部边角,固定全站仪的水平制动螺旋,缓慢向上转动全站仪物镜,观测房屋上部边角。
6.6 用卷尺直接量取偏移量,记录在记录表上。
6.7 盘左结束后到转望远镜进行盘右测量,此为一测回。
6.8 一测站结束后,搬往下一站重复上述步骤。
7. 计算方法建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应测定建筑物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观测点的偏移值,再根据建筑物的高度,计算建筑物主体的倾斜度,即倾斜测量主要是测定建筑物主体的偏移值ΔD 。
偏移值ΔD 的测定一般采用经纬仪投影法。
用尺子,量出在X 、Y 墙面的偏移值ΔA 、ΔB ,然后用矢量相加的方法,计算出该建筑物的总偏移值ΔD ,即:根据总偏移值ΔD 和建筑物的高度H 即可计算出其倾斜度i 。
建筑物变形监测五项技术要点

建筑物变形监测五项技术要点导言为保证建筑物在施工、使用和运行中的安全,以及为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管理及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在建筑物施工和运行期间,需要对建筑物的稳定性进行观测。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1.常规大地测量方法常规大地测量方法的完善与发展,其显著进步是全站型仪器的广泛使用,尤其是全自动跟踪全站仪,有时也叫测量机器人,为局部工程变形的自动监测或室内监测提高了一种良好的技术手段,它可以进行一定范围内无人值守、全天候、全方位的自动监测。
实际工程试验表明,测量机器人监测精度可达亚mm级。
最大的缺陷是受测程限制,测站点一般都在变形区域的范围之内。
2.地面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虽然起步较早,但是由于摄影距离不能过远,加上绝对精度较低,使得其应用受到局限,过去仅大量应用于高塔、烟筒、古建筑、船闸、边坡体等的变形监测。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数字摄影测量和实时摄影测量为地面摄影测量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深入应用开拓了非常广泛的前景。
3.特殊的测量手段光、机、电技术的发展,研制了一些特殊和专用的仪器可用于变形的自动监测,它包括应变测量、准直测量和倾斜测量。
例如,遥测垂线坐标仪,采用自动读数设备,其分辨率可达0.01mm;采用光纤传感器测量系统将信号测量与信号传输合二为一,具有很强的抗雷击、抗电磁干扰和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便于组成遥测系统,实现在线分布式监测。
4.GPS空间定位技术GPS用于变形监测的作业方式可划分为周期性和连续性(EpisodicandContinuousMode)两种模式。
5.3D激光扫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一项高新技术,是继GPS空间定位系统之后又一项测绘技术新突破。
它通过高速激光扫描测量的方法,大面积高分辨率地快速获取被测对象表面的三维坐标数据。
可以快速、大量、高精度地获取空间点位及其变化信息。
基坑变形监测1.基坑施工监测方法施工前,应对周围建筑物和有关设施的现状、裂缝开展情况等进行调查,拍照、摄像作为施工前的档案资料并作详细记录;对于同一工程,监测工作应固定观测人员和仪器,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线路,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施测。
建筑倾斜观测报告

建筑倾斜观测报告:观测倾斜报告建筑变形观测报告倾斜观测实验报告倾斜观测的目的篇一:建筑主体倾斜观测6(2 建筑主体倾斜观测6(2(1 建筑主体倾斜观测应测定建筑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固定点或上层相对于下层观测点的倾斜度、倾斜方向及倾斜速率。
刚性建筑的整体倾斜,可通过测量顶面或基础的差异沉降来间接确定。
6(2(2 主体倾斜观测点和测站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从建筑外部观测时,测站点的点位应选在与倾斜方向成正交的方向线上距照准目标1(5,2(0倍目标高度的固定位置。
当利用建筑内部竖向通道观测时,可将通道底部中心点作为测站点;2 对于整体倾斜,观测点及底部固定点应沿着对应测站点的建筑主体竖直线,在顶部和底部上下对应布设;对于分层倾斜,应按分层部位上下对应布设;3 按前方交会法布设的测站点,基线端点的选设应顾及测距或长度丈量的要求。
按方向线水平角法布设的测站点,应设置好定向点。
6(2(3 主体倾斜观测点位的标志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建筑顶部和墙体上的观测点标志可采用埋人式照准标志。
当有特殊要求时,应专门设计;2 不便埋设标志的塔形、圆形建筑以及竖直构件,可以照准视线所切同高边缘确定的位置或用高度角控制的位置作为观测点位;3 位于地面的测站点和定向点,可根据不同的观测要求,使用带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或混凝土标石;4 对于一次性倾斜观测项目,观测点标志可采用标记形式或直接利用符合位置与照准要求的建筑特征部位,测站点可采用小标石或临时性标志。
6(2(4 主体倾斜观测的精度可根据给定的倾斜量允许值,按本规范第3(0(5条的规定确定。
当由基础倾斜间接确定建筑整体倾斜时,基础差异沉降的观测精度应按本规范第3(0(5条的规定确定。
6(2(5 主体倾斜观测的周期可视倾斜速度每l,3个月观测一次。
当遇基础附近因大量堆载或卸载、场地降雨长期积水等而导致倾斜速度加快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
施工期间的观测周期,可根据要求按照本规范第5(5(5条的规定确定。
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的方法

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的方法喂喂喂,各位亲爱的业主大大们、工程师小哥们,还有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今儿我们来聊个五毛钱的——咱们心爱的房子或者办公楼要是“歪了脖子”,咱们该咋办?别慌,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怎么给你的房子“看相”,也就是咱们说的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方法。
走起!首先啊,得明白一个理儿,建筑物倾斜可不是什么小事,这就跟咱们站久了还得伸伸腿呢,房子它要一直站那儿不活动,时间长了,万一地基小兄弟撑不住,那可就麻烦大了。
所以啊,定期给房子检查一下身体,很有必要哦。
那么咋检查呢?下面咱就来讲讲几种常见的招数:1. 水平仪大法:这个简单粗暴,就跟咱们平时用的水准仪差不多,贴地上一放,一看气泡是不是在中间,就知道地面平不平了。
不过这个得自己操作,小心别闪了腰。
2. 激光扫描术:哎呦喂,这可就高级多了,跟玩儿科幻似的。
拿个激光测距仪一扫,数据哗哗的,电脑里一输,模型立马就出来了。
哪里高了哪里低了一目了然,就像给房子来了个全身CT。
3. GPS定位法:这个更牛,直接上卫星。
在建筑物上搞几个GPS接收器,天上的卫星哥哥一定位,误差小得很,跟拿尺子量似的。
4. 惯性导航系统:听起来是不是挺玄乎?其实就是个小装置,戴在建筑物上,通过加速度计、陀螺仪这些高大上的玩意儿来感知建筑物的姿态变化。
5. 光学测量法:这个也蛮有意思,就是在建筑物上贴一些反光的小贴纸,然后用特殊的相机拍拍拍,分析反光点的位置变化,就能知道建筑动了多少。
6. 传统手工测量:说了这么多高科技,其实老祖宗留下的手艺也不能丢。
拿个尺子,拉个线,量一量,虽然费时费力,但也不失为一种直观的办法。
当然了,实际操作中,这些方法往往会结合使用,互相验证,毕竟房子这事可开不得玩笑。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了:“这么多高大上的工具,我哪儿会用啊?”别急,这时候你就得找专业的测量公司或者物业来帮忙了。
他们手里的家伙事儿全,技术也好,比自己折腾强多了。
最后呢,如果发现房子真的有倾斜的迹象,千万别慌张,也别想着自己动手解决。
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技术(修增加详细监测步骤)

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技术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1、2建筑物结构形式第二章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布点及监测方法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就是测定建筑物本身得倾斜量,以了解建筑物施工阶段不同时期基础桩得稳定程度。
为设计与施工部门提供相关得参考数据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达到安全施工、杜绝隐患得目得。
随着城市化进程得加速,城市中高层建筑物得数量越来越多,建筑物主体倾斜测量作为建筑物变形监测得一部分,其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
《规范》中规定在建筑物外部进行建筑物主体倾斜测量,测站点距建筑物主体应在1、5-2倍建筑物高得范围内,但对高层建筑物进行倾斜观测时其施工场地一般受限严重,传统得经纬仪正交垂直投点标定法已很难顺利实施,而使用免棱镜全站仪进行建筑物倾斜监测得方法也存在监测点位难以确定等问题,难以保证测量精度。
鉴于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基于全站仪反射片技术得高层建筑物倾斜测量方法,对高层建筑物倾斜测量得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鉴于高层建筑物主体直接倾斜变形难以测量得问题,我们采用全站仪反射片技术得高程建筑物倾斜测量方法,同时分析了高层建筑物主体倾斜产生得原因并给出简明得治理办法。
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在保证测量精度得同时,能够很好得完成高层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工作,同时最大程度得解决建筑场地狭小无法完成正交垂直投点标定法倾斜测量得问题。
2、1作业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2、2基准点埋设,观测点埋设在建筑物外侧35m左右,且在建筑物外立面延长线上布设监测基准点,按照矩形得建筑物来布点得话,应布设4个稳定得基准点。
观测点采用与全站仪配套得反射片,布设在建筑物外立面上,并顶底对应布设。
2、3选用测量仪器测量仪器应采用2“得免棱镜全站仪。
2、4观测方法按照《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二级变形测量等级要求,水平角观测2测回,竖直角2测回,测距2测回,每测回4个读数。
基于全站仪反射片技术得高层建筑物倾斜测量就是在被测建筑物所在工业场地上建立独立坐标系, 使用全站仪反射片在建筑物待测面上布设监测点,通过高精度全站仪直接观测建筑物上倾斜监测点三维坐标,获取建筑物主体或各层间监测点得x方向与y方向得偏移量。
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技术方法

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技术方法摘要:高层建筑由于垂直高度较高,如果建筑物结构主体出现了变形,将会严重影响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与可靠性,所以需要认真做好对高层建筑的变形监测,并积极采取相应的监测方法,从而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稳定性,文章介绍了高层住宅建筑变形监测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技术方法引言与普通建筑物相比,高层建筑对地基结构要求更高,地基会负担更大的荷载,容易出现沉降不均匀问题。
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现象会导致建筑发生倾斜或出现裂缝等问题,对建筑的使用安全以及内部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高层建筑这类问题的后果更为严重。
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物的安全性不受影响,应开展好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工作,努力提升沉降观测的精度,及时发现高层建筑地基变形问题。
1变形监测理论建筑体的变形是不可避免的,通常它们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中。
建筑变形一般可以分为正常变形和非正常变形。
正常变形是指在建筑物内、外部作用因素影响下所发生的符合建筑物正常规律性的变形,如高层建筑物正常的偏振,地基整体的沉降等。
在这种变化中,建筑物的材料、内部结构以及工作状态没有发生变化,不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也不会危及建筑物安全。
另一种变形是由于外界极端因素影响或建筑物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破坏了建筑物内部结构,导致建筑物工作性态异常,超出了设计参数。
一旦这种异常发生并且持续下去,就会对建筑结构产生持续性破坏,并随着时间的积累产生灾难性后果。
因此,在变形监测中,主要是对这类非正常变形建筑物进行监测。
对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不但可以掌握其安全状态,也可以反馈设计施工质量,同时根据长期监测结果研究其变形规律,进行预测预报和预警。
在获得建筑物变形量值的基础上,总结变形特征,加强对异常值的判断,及时准确预报变形趋势,为相关部门研究决策提供技术参考。
近年来,建筑物变形监测技术蓬勃发展,监测手段多种多样,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近景(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以及地面变形监测技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河龙苑至尊住宅小区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
监测方案
有限公司
2013年 10 月 25日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香河龙苑至尊住宅小区整体项目位于香河安平经济开发区,位于香河县平安大街南侧、建安路东侧、中兴后街北侧,用地面积56574.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4897.04平方米,与国家AAAA级景区天下第一城隔路相对。
1.2建筑周边环境
二、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布点及监测方法
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是测定建筑物本身的倾斜量,以了解建筑物施工阶段不同时期基础桩的稳定程度。
为设计和施工部门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达到安全施工、杜绝隐患的目的。
鉴于高层建筑物主体直接倾斜变形难以测量的问题,我们采用全站仪反射技术的高程建筑物倾斜测量方法,同时分析了高层建筑物主体倾斜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简明的治理办法。
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能够很好的完成高层建筑物主体倾斜监测工作,同时最大程度的解决建筑场地狭小无法完成正交垂直投点标定法倾斜测量的问题。
2.1作业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2.2基准点埋设,观测点埋设
在建筑物外侧35m左右,且在建筑物外立面延长线上布设监测基准点,按照矩形的建筑物来布点的话,应布设4个稳定的基准点。
2.3选用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应采用1“TOPCON721/LP全站仪。
2.4观测方法
按照《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二级变形测量等级要求,水平角观测2测回,竖直角2测回,测距2测回,每测回4个读数。
通过高精度全站仪直接观测建筑物上倾斜监测点三维坐标,获取建
筑物主体或各层间监测点的x方向和y方向的偏移量。
继而计算建筑物整体倾斜和位移。
为了测量方便性,测量点的布设为:
1.在1层封顶之后布设测量点。
2.在5层封顶之后布设测量点。
3.在10层封顶之后布设测量点。
4.在15层封顶之后布设测量点。
5.在20层封顶之后布设测量点。
6.在25层封顶之后布设测量点。
1. 测出建筑的高度h。
2. 测出顶底反射片水平夹角a。
3. 测出基准点到建筑物的水平距离s
4. 则建筑物主体倾斜量d=s*tan(a)
5. 主体倾斜率l=d/h
6. 主体倾斜度v=arctan(d/h)
7. 下一次测量同样计算出倾斜率,按照测量的时间和两次倾斜率的差别计算
出倾斜速率。
2.5监测点清单
三、监测频率
3.1监测频率
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一般每1层监测1次,可根据监测点的变形情况适当地加大或减少监测频率,重点监测变形较大的监测点,如遇到监测值达到预警值时监测加密。
四、控制标准与险情预报
4.1确定预警值
沉降及倾斜作为施工安全判别标准。
4.2险情预报
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代表结构出现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为了明确结构是否安全,分析造成不安全趋势的原因,拟定保证工程安全的施工措施,需要对监测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进行分析,预测结构下一个施工阶段的变形与内力变化情况,判断结构是否安全,对改变施工工艺与流程后的结构响应进行反馈。
第一我们及时准确的提供测量成果,并提供分析说明;第二我们将提供测量、勘察、岩土、结构方面的专家,为建筑物主体的安全提供咨询。
五、监测工作组织机构与质量保证措施
5.1组织机构
针对本工程监测项目的特点成立监测组,监测组由项目经理、总工
程师及监测现场负责人和施测人员组成,监测项目经理由具有相应资质并有类似工程经验的注册岩土工程师承担,监测主管及人员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具有较高结构分析和计算能力的专职监测工程师担任。
监测施工组织及监测数据质量控制流程表
有限公司
2013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