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防菌株MT-06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效及定殖力测定

合集下载

草莓叶枯病生防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效研究

草莓叶枯病生防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效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2023,52(10):92‑99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doi:10.15933/ki.1004-3268.2023.10.010草莓叶枯病生防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效研究梁松1,孟祥坤1,2,于新1,徐文凤1,邢芳芳1,郑树林2,李新柱1,3,王亮1(1.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临沭276700;2.菏泽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山东菏泽274000;3.广东清远金正大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清远511500)摘要:为筛选防治草莓叶枯病的生防芽孢杆菌(Bacillus spp.),采集健康草莓根际土壤,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对峙法,筛选对草莓叶枯病具有较高防效的芽孢杆菌,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初步研究其发酵特性,同时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法对其防治效果进行验证,通过血平板法和盆栽试验法对菌株安全性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一株对草莓叶枯病菌(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 )具有较高抑制效果的芽孢杆菌B125,其平板抑菌率达到75.44%,经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

利用液体发酵培养以及热风干燥法制备得到菌株B125菌粉,其菌粉对草莓叶枯病的室内离体叶片防效达到61.69%,安全性试验表明,该菌株不具备溶血性,对作物生长无害且可以显著促进作物生长。

综上,贝莱斯芽孢杆菌B125能够显著抑制草莓叶枯病菌的生长,具有较高的工业生产开发价值。

关键词:草莓叶枯病;生物防治;新拟盘多毛孢;贝莱斯芽孢杆菌;防治效果中图分类号:S476+.1;S436.6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3268(2023)10-0092-08收稿日期:2023-02-27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TSCYCX-37)作者简介:梁松(1998-),男,山东泰安人,硕士,主要从事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

几种杀菌剂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效试验

几种杀菌剂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效试验

•瓜果花草•几种杀菌剂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效试验+吴丹1李涛1况慧云2成玮3朱吉明1王绘华1徐锦瑾1李成1(1.上海市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青浦201700; 2.上海孰美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青浦201709;3.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闵行201103)摘要:为筛选出防治草莓炭疽病的高效杀菌剂,作者选用4种杀菌剂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结果表 明,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2 mL/667 m2的防效最好,且持效期较长,福帅得500 g/L氟啶胺悬浮剂30 mL/667 m2的防效次之。

草莓生产中,可在草莓炭疽病发病初期用430 g/L戌唑醇悬浮剂12 mL/667 m2均匀喷雾防治,福帅得500 g/L氟啶胺悬浮剂可作替换药剂。

建议将上述2种药剂作为小作物杀菌剂进行登记 推荐。

关键词:草莓;炭疽病;杀菌剂;防效试验;青浦白鹤地区草莓炭疽病(Aagar/a a/janassa co//etof/7'eAum)主要发生于草毒种苗繁育中后期和定植初期,病菌除侵染 叶、花、匍匐茎引起局部出现病斑外,还易侵染草莓的短缩茎,严重时全株萎蔫枯死11]。

遇连续阴雨或阵雨呈 暴发趋势,老残叶多、氮肥施用过量及田间排水不畅的田块发病严重。

草莓是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的优势特色果品,作为冬季少有的上市鲜果,深受消费者欢迎,种植效益 好[21。

目前青浦区主栽的草莓品种红颜品质好,但易感炭疽病[31。

国内其他地区有关草莓炭疽病的防治研究 已有报道,如徐英等141在浙江研究发现,40%戊唑醇悬浮剂第2次施药后7 d的防效可达74.7%~94%;林祥文 等[51在西藏日喀则研究表明,40%五氯硝基苯粉剂1000倍液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效为81.9%,防治效果和速效 性俱佳。

但青浦白鹤地区防治草莓炭疽病的研究较少。

为此我们于2019年选用市场上几种不同的低毒、低 残留杀菌剂,在青浦白鹤地区开展了草莓炭疽病防效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防治草莓炭疽病的高效药 剂,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十三种杀菌剂对草莓胶孢炭疽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十三种杀菌剂对草莓胶孢炭疽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十三种杀菌剂对草莓胶孢炭疽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3种杀菌剂对发生在湖北的草莓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的生物活性。

结果表明,供试杀菌剂对草莓炭疽病菌菌丝抑制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对草莓胶孢炭疽病病菌毒力最强的是好立克、丙环·咪鲜胺和施保功,其EC50值分别为0.0022、0.0056和0.0093mg/L,福星、施保克、百泰、世高、凯特、溴菌腈和凯润的EC50值均相对很低,这10种杀菌剂均可作为防治草莓胶孢炭疽病的首选杀菌剂;腈菌唑、翠贝和二氰蒽醌的抑制活性较差,EC50值分别为12.12、17.58和106.99mg/L。

关键词:草莓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毒力测定;杀菌剂;筛选ToxicityTestof13TypesofFungicidesforStrawberryAnthracnoseinLaboratory ZENGXiang-guo,XIANGFa-yun,ZHANGPeng,HANYong-chao,WURun-ling,GUYu-cheng,WANGQing-fang(InstituteofEconomicCrops,Hube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Wuhan430064,China)Abstract:Thebioassayof13fungicidesagainst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 (Penz.)Sacc.,whichcausedstrawberryanthracnoseinHubeiprovince,wascarriedoutbymeansofmyceliumgrowthratemethod.Theresultsshowedt hattherewerebigdifferencesininhibitioneffectsonC.gloeosporioidesbyvario usfungicides,amongwhichtebuconazole,themixofPropiconazolandProchlorazshowedthebesteffectstostrawberryant hracnosewiththeEC50valueof0.0022,0.0056and0.0093mg/Lrespectively,followedbyFlusilazole,sporgon,60%PyraclostrobinCarbatene,Score,CahrioandBromothalonil.These10fungicideswerethefirstchoicestocontrolC. gloeosporioides.AndMyclobutanil,50%StrobyWG,dithianonhadtheleasteffectswiththeEC50valueof12.12,17.58and106.99mg/Lrespectively.Keywords: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Sacc.;toxicitytest;fungicide;screening草莓(FragariaananassaDuchesne)有“果中皇后”之称,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

草莓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高效防治药剂筛选

草莓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高效防治药剂筛选
山 东 农 业 科 学 2021,53(6):89~93 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1.06.015
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
草莓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高效防治药剂筛选
姜莉莉,孙瑞红,宫庆涛,武海斌,武冲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 泰安 2710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90
山 东 农 业 科 学 第 53卷
食水果,市场对草莓的口感品质要求较高,当前国 内主栽草莓品种大都高感炭疽病[7],化学防治仍 是控制炭疽病的有效手段[8]。本研究选取了 7种 常用杀菌剂,评价其对草莓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 并选取高效药剂进行盆栽防效试验,以期为该病 害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Keywords Strawberryanthracnose;Indoortoxicity;Potexperiment;Fungicidescreening
草莓(Fragaria × ananassaDuchesne)属蔷薇 科草莓属宿根性草本植物[1]。其果实营养丰富、 口感上佳,深受消费者喜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 物。近年来随着设施栽培草莓面积的不断扩大, 规模化生产地区草莓轮作、倒茬困难,病害发生日 益严重[2]。草莓炭疽病是危害草莓、造成减产的 主要病害[3]。炭疽 病 在 草 莓 整 个 生 育 期 内 均 可
摘要:本试验分离到一株草莓炭疽病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 7种杀菌剂对该菌的室内毒力,并评价了 3种高效杀菌剂对草莓炭疽病的盆栽防效。结果表明,咯菌腈对草莓炭疽病的室内毒力最高,EC50值为 0.117 mg·L-1,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 EC50值分别为 0.141mg·L-1和 0.357mg·L-1。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0%咯 菌腈悬浮剂 2000倍液对炭疽病的盆栽防效最高,为 92.86%,450g·L-1咪鲜胺水乳剂 4500倍液和 250g·L-1 苯醚甲环唑乳油 2500倍液防效分别为 91.68%和 89.29%。由此可见,咯菌腈、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可用于 防治草莓炭疽病。

生防菌株MT-06发酵条件及复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

生防菌株MT-06发酵条件及复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
失 严 重 。1 9 9 2~2 0 0 1年 ,小 麦 赤 霉 病 所 造 成
较 好 的抑 制 作 用 。本 试 验 分 析 了 M T - 0 6发 酵 液
的最适 培养 条件 及其 对禾谷镰 刀菌菌 丝和分 生孢 子 的抑制 作用 ,探讨 了抑菌活 性物 质 的萃 取方 法及粗
提 物 的抑 菌 活 性 ,并 进 行 了 MT - 0 6与 化 学 杀 菌 剂 甲霜锰锌 混 配 防治小 麦赤霉 病 的 田间小 区试 验 ,为 生 防菌 MT - 0 6的开发 利用 提供科 学依 据 。
锰锌 。
关 键 词 :生 防 菌 ; 发 酵 条 件 ;小 麦 赤 霉 病
中 图 分 类 号 :S 4 3 5 . 1 2 文 献 标 志 码 :B 文 章 编 号 :0 5 2 8 — 9 0 1 7 ( 2 0 1 3 ) 0 7 — 0 8 2 1 — 0 4
小 麦赤 霉 病是 禾 谷镰 刀 菌 ( F u s a r i u m g r a m i n e a r u m)引 起 的麦 类 常 见 的 真 菌 性 病 害 ,发 生 广泛 ,在 我 国流行 很广 ,特 别是 在雨 量充 足 的长 江 中下游地 区 ,造成 麦类 减产 ,品质下 降 ,经济 损
的损失 占总 的麦 类 病 害损 失 的 3 5 . 7 % ,此 外 还 产 生毒 素 ,对人 体健 康及 家禽 家 畜产生 毒 害 。 现 阶段 对 于赤 霉 病 的 防治 主 要 依赖 化 学 农药 ,
1 材 料 和方 法
1 . 1 供试 菌 株及药 剂
长 期使 用造 成农 药残 留对 人体 的毒 害 ,使植 物产 生 抗 药性 而 防效 降低 ,故开 发生 产选 择性 强 、环境 兼

草莓移栽后炭疽病田间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初报

草莓移栽后炭疽病田间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初报

色斑点 , 大小 不超 过茎周 1 / 4 ; 2 级, 全株 l / 4 -1 / 2 的叶片
( 柄 )发病 ,或匍匐茎发生较 多褐 斑 ,大小不超过 茎周 1 / 2 ; 或茎 、叶柄均发生病斑 l 3 级 ,全株 1 / 2 ~3 / 4的叶片 ( 柄) 发病 , 或匍匐 茎褐斑大小超过 茎周 1 / 2 但未扩展 为环形 ;或 少量叶片萎蔫 ,但植 株整体未萎蔫 ;4 级 ,全株 3 / 4以上 的 叶片 ( 柄 )发病 ,或匍匐茎 、叶柄褐斑 已环绕 ,植株全 部萎
治效果 。
草莓炭疽病病情分级 标准 : 0 级, 全株 无病 ,1 级, 全株
1 / 4以下 的叶片 ( 柄 )发病 , 或 茎上 发生 l ~2 个较小的 红褐
长的安全性, 从而优选出可供草莓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上推广应用的药剂,
现将相 关试验结 果报道 如下 。
1 材 料 与方 法 1 . 1 试验材料
1 0 0 0倍 ,( 2 )5 0 0 g / L氟啶胺悬浮剂 5 mL稀释 1 0 0 0 倍, ( 3 )2 5 0 g / L吡唑醚菌酯乳油 l 0 mL稀释 l 0 0 0 倍 ,( 4 )空 白对 照 ( C K) 。每处理 3 次重复 , 各小 区种植草 莓2 5 0 株 ,随 机区组排列 ( 见图 1 ) 。 使 用卫士 l 5 型背负式喷雾器对草莓茎 叶均 匀喷雾 , 全株
象 ,严 重制约 了青浦 区草莓 的产业化 发展 。 因此 ,筛选 出
图1 试验小 区排列
能在 高温 、高湿 条件下高 效 防治炭疽病 的药 剂显得尤 为必
1 . 3 测 定 项 目与 方 法
要 。 目前 ,国内外农药企 业 已推 出吡 唑醚菌酯 乳油等 一系 列 防治炭疽 病 的新 型药剂 ,且有 试验表 明 ,这些 药剂 在辣 椒 、葡萄等 多种经 济作物上 的应用 效果较 好 。为 此 ,笔者

草莓炭疽病病原鉴定及拮抗菌株筛选

草莓炭疽病病原鉴定及拮抗菌株筛选

杨洪俊,张 旭,陈佳佳,等.草莓炭疽病病原鉴定及拮抗菌株筛选[J].江苏农业科学,2024,52(3):147-152.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4.03.022草莓炭疽病病原鉴定及拮抗菌株筛选杨洪俊1,2,张 旭1,2,陈佳佳1,孙朋朋1,2,张石林1,王钧铭1,王媛花1,2,颜志明1,2(1.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句容212400;2.江苏现代园艺工程技术中心,江苏句容212400) 摘要:草莓炭疽病是近几年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危害性大、毁灭性强。

为明确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草莓炭疽病病原菌种类,并筛选对其有效的拮抗菌株,从丹徒区草莓露天苗圃采集炭疽病发病植株,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真菌进行分离,通过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准确鉴定其种类,并以此为靶标病原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菌株。

结果表明,从草莓植株发病部位共分离获得11株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siamense),其中,从根部分离得到2株(D13、D19)、茎部4株(D1、D2、D11、D12)、叶部5株(D8、D9、D10、D20、D21)。

经柯赫氏法则验证,C.siamense为草莓炭疽病病原真菌,其中D8和D19这2株C.siamense致病性较强。

从健康草莓植株内分离获得29株内生真菌,以D8和D19作为指示菌,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5株拮抗效果较好的生防菌株,分别为Z72、Z79、Z52、Z107和Z101,其抑菌率均达到了60%以上,其中Z72对D8和D19的抑菌率分别达到了74.07%、79.82%。

经鉴定,这5株拮抗菌均为木霉属真菌(Trichodermaspp.)。

暹罗炭疽菌为丹徒区草莓炭疽病主要病原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草莓内生真菌可为草莓炭疽病微生物防治提供重要资源。

关键词:草莓炭疽病;病原真菌;分离鉴定;致病性;拮抗菌 中图分类号:S436.6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4)03-0147-06收稿日期:2023-04-12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编号:21KJB210012);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编号:2021kj22、2021kj39)。

句容市草莓苗期炭疽病药剂防治效果试验

句容市草莓苗期炭疽病药剂防治效果试验

文平兰.句容市草莓苗期炭疽病药剂防治效果试验[J].南方农业,2024,18(4):4-6.句容市草莓苗期炭疽病药剂防治效果试验文平兰(句容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句容 212400)摘 要炭疽病是草莓苗期主要病害之一。

药剂防治是防控苗期草莓炭疽病最及时有效的方法。

为明确吡唑醚菌酯类等防治炭疽病药剂在草莓育苗期的防治效果,开展了相关试验。

结果表明:6种试验药剂对草莓苗期炭疽病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40%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200 mL·hm-2对苗期草莓炭疽病防效最佳,第2次与第3次药后7 d防效分别达81.30%、78.99%;其次是12%二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2 400 mL·hm-2与40%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600 mL·hm-2,3次药后7 d防效分别为66.52%、66.59%。

药后目测观察结果显示,所有参试药剂对苗期草莓植株均安全,无明显药害发生。

关键词草莓;苗期;炭疽病;防治效果;江苏省句容市中图分类号:S436.68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ki.1673-890x.2024.04.002草莓是一种浆果作物,因其果实柔软多汁、酸甜适口、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青睐。

随着草莓产业的发展,草莓在江苏省句容市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由于长期连作、生长期气候条件差及适种品种更新少等,句容市草莓病害发生严重,影响着草莓产业的发展,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也受到直接影响。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为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花、果实和根部也可被感染[1-2]。

草莓炭疽病为典型的高温高湿性病害,病菌生长适温为30 ℃。

育苗期炭疽病发生较为普遍,定植初期也会发生,可引起局部病斑,也会导致感病品种整株萎蔫枯死[2-3]。

句容市2003年引进种植的草莓品种红颊以其品质优、果形大、口感品质好、果实硬度高、经济价值高等优势广受种植户及消费者欢迎[4-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菌 丝 体及 培养 液 经 搅 拌 机磨 碎 后 , 孢 子 浓 度 稀 释 至 4d 将 将
障碍。为 了增产增 收 , 果农不得不提高施药量和施药频率 , 多 次反复大量使用化学农药 , 不仅造成 了生产成本增加 , 而且使
大 量 的 化 学 物质 释 放 到 环 境 中 , 环 境 造成 恶劣 影 响 , 学农 对 化 药 的超 标使 用 , 速 了 耐 药 菌 的 产 生 。 利 用 拮 抗 生 防 菌 防治 加 草 莓 炭疽 病 成 为 一 种 极具 发 展 潜 力 的防 治 措施 。 菌株 M 0 T一 6是从 草莓 炭 疽 病 标 样 上 分 离 获 得 的 对 草 莓
10万个/ L 待用 。 0 m ,
对 照 化 学 药 剂 1 %苯 醚 甲环 唑 水 分 散 粒 剂 , 0 由瑞 士 先 正 达 作 物 保 护 有 限公 司生 产 。
15 . 试 验 设 计
本试 验 共 设 4个 处 理 : 1 MT一0 () 6菌 液 1 0倍 稀 释 液 ; ( ) T一 6菌液 10倍 稀 释 液 ; 3 1% 苯 醚 甲环 唑 水 分 散 2M 0 0 ( )0
毛 雪琴 ,魏彩 燕 ,柴 荣耀 ,王艳 丽 ,王教瑜 ,张 震 ,邱 海萍 ,姜 华 ,杜新 法 , 国昌 孙
( 江 省 农业 科 学 院植 物 保 护 与 微 生 物 研 究 所 , 江杭 州 30 2 ) 浙 浙 10 1
摘要 :菌株 MT一 6是从 草莓 炭疽 病标样上 分离获得 的对 草莓 炭疽病具有较 强拮抗作用 的黄蓝状 菌( aao ye 0 Tlrm c s , ) 2 n 菌株 , 草莓繁苗期 田间试验表明 : 菌株 MT一0 6的 1 0倍稀释 、0 10倍 稀释菌液的防效分别为 7 .%和 7 . % , 83 13 高 于 1%苯醚 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的防效 (3 9 )测定 了菌株 MT一0 0 6.% ; 6在草 莓苗上 的定 殖力 , 结果 表明 : 菌株 M T一0 6 在草莓匍匐茎上 的定殖力最强 , 10 。 达 0% 关键词 :生物防治 ; 草莓炭疽病 ;黄蓝 状菌 ; 定殖力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供 试 茵株 .
粒剂 , 用量为 7 0g h ( ) 白对照。每个处理重复 3次 , 5 / m ;4 空 共计 1 2个小区 , 每小区面积 2 采用 随机 区组排 列。第 1 5m , 次施药在草莓苗生长旺盛而 炭疽病 尚未发 生时进行 ( 6月 1 7
日) 以后 每 隔 9~ 3d 6月 2 日 、 , 1 ( 9 7月 9 日 、 7月 2 日、 2 7月 3 1日、 8月 1 日、 2 8月 2 日) 施 1 , 喷 施 7次 ; 第 4 4 喷 次 共 在 、
56次施药前调查发病情况 , 、 记载病 害级数 , 然后计算病情 指 数; 同时调查 母本 苗 枯死 率 、 苗枯 死率 ; 后 1次施 药后 新 最
菌饼 5块 放 人 已 经 灭 菌 的 P B培 养 基 中 ,8 ℃ 静 置 培 养 D 2
叶片 , 严重时病菌侵 入短缩 茎 , 致使 整株凋 萎枯死 ; 叶片 、 托
叶 、 及 果实 也 可 感 染 。 夏 秋 草莓 育 苗 期 普 遍 发 生 , 致 大 批 花 导 死 苗 , 草莓 生 产 造 成 严 重损 失 , 病 已成 为 草 莓 生 产 的 严 重 对 该
炭瘟病具有较强拮抗作用 的黄蓝状菌( aao yefa ) 室 Tlrm c w , s l 内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 , 菌株对多种植 物病原真 菌具有抑 该 制作用 , 草莓炭 疽病 菌的抑制 率达 7 .5 。本 研究通 过 对 17% 田问小 区试验 , 测定 了菌株 MT一0 6对 草莓炭疽病 的防 治效 果 。同时进行了该菌株在 草莓植株上 的定 殖力测定 , 为生 防 真菌的进一 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江苏农业科学
2 1 年第 3 01 9卷第 2期
~ l3一 9
毛雪琴, 魏彩燕 , 柴荣耀, 等.生防菌株 MT一 6对草莓炭疽病 的防效及定殖力测定[ ] 0 J .江苏农业科 学,0 13 ( ) 13一 ,8 2 1 ,9 2 :9 9 2 1
生 防菌 株 M 0 草 莓 炭 疽病 的 防效 及 定 试 验 在 浙 江 省 富 阳市 富春 街 道 栗 园村 草 莓 合 作 社 进 行 , 莓 品 种 为 当地 主栽 品种 “ 姬 ” 草 章 。
1 4 供 试 药 剂 .
菌株 MT一 6菌 液 的制 备 : 将 菌 株 M 0 先 T一0 6在 P A 培 D 养 基 上 ,8℃ 培 养 7d 然 后 从 培 养 基 上 取 直 径 5mI 的 圆 形 2 , / l
中 图分 类 号 : 4 36 4 ¥6 .8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1 2—10 (0 1 0 09 0 0 3 2 2 1 ) 2— 13— 2 养 基 ( D 配方 见 《 P B) 菌种 保 藏 手 册 》 。
13 草 莓 苗 来 源及 其 品 种 .
草 莓 ( rg r l, s ) 一 种 味 道 甘 美 的 浆 果 类 植 Fa ai aa as 是 a 2n a 物 , 列 为 当 今世 界 7大 水 果 之 一 。近 年 来 世 界 各 国 草 莓 种 被 植 业发 展 迅 速 , 草 莓 病 害 的 大 量发 生 阻碍 了该 产业 的发 展 , 但 草 莓 炭 疽 病 ( rg r nn ¥ o e tcu 作 为 草 莓 生 产 Fa ai a a a¥ clt rh m) a a lo i 上 的 主 要病 害之 一 , 年来 的 发 生 危 害 逐 年 加 重 。草 莓 炭 疽 近 病 是一 种 高 温 型 真 菌性 病 害 , 主要 危 害草 莓 的匍 匐 茎 、 叶柄 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