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王石的第一桶金

合集下载

王石的第一桶金

王石的第一桶金

装 自己挣 回 的第一 笔钱 . 但显 然遭到
了 笑话 . 对 方 递给 了他 一 张 转账 支票 。
王 石 这 才明 白 。钱也 是 有多种形 式 的。
刚刚 尝到 的甜 头很快就湮 没 在 了
创业 的艰 辛里 。 19 8 3 年 .他做饲料的第
一 年 。在小赚几 笔后 ,香港媒体突然报
道鸡饲料里 面 有毒 , 王 石 的货顿 时囤
同意每周 多给他 1 5 法 郎。
后来 一 。
个 叫“ 乡巴 佬 ” 的队友发
现 :刚 到 法 国 的新 兵 既 害 怕 战 争 , 又 想 买些带火 药味的纪念品 。 作为回 国炫 耀 的资本。 “ 乡巴佬” 就投其所好 . 向他 们兜售他们最 喜欢 的德 国狙 击手 钢 盔 。 但 前线 的德 国狙 击手本来就 不 多 , 幸存者都逃 回 国 了 。 正 苦于 货源 不 畅 时 , “ 乡巴 佬 ” 发 现 了 能在许 多人 衣 服 上 画假十字勋章的沃 尔特 . 对他说 : “ 你给我画一 个狙击手 头盔 。 我给你 5
法 郎 。 ” 他 们 开 始 了 合 作 :每 星 期 开 车 上 前线战壕 拉~ 车德 国钢盔 回来 。 沃 尔特用速干油漆画上 狙 击手头盔标 志 . 然 后 抹 上 泥 再 。 用 枪 打 个 孑L 。 粘 几 根头发在孔的边缘。 他们狠赚了一 笔 。 沃 尔特把大部分钱寄回 美国 , 让妈 妈 存起来 , 共攒 下 了 5 0 0 美元 。 后 来 ,这 笔钱成了他创 办迪斯尼广 告公 司 的原 始资金 。 o
往事
王 石 的第一
◎成家
这是 19 8 3 年 的深 圳 。深圳经 济特
区 建立 的第一 年 , 昔 日 的边 防渔 镇 变 成 一 块 巨 大 的磁 铁 , 每 - ~x lJ都 在 鼓 动

解析深圳成功企业的特质

解析深圳成功企业的特质

解析深圳成功企业的特质我国在深圳特区最早搞改革开放的试点,30年间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发展壮大,一些企业走上了非常成功的道路,成为改革的标志性成果,它们普遍具备的特质是产权明晰,法人治理结构透明,主业专一,企业向心力十足,并由优秀职业经理人带队。

标签:法人治理主业企业文化职业经理人适逢改革开放30年的契机,我们回首深圳特区所取得的系列经济成就,总结成功经验。

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深圳拥有一批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有影响力的公司,这些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虽然从事着不同的行业,但都在自己的行业中成长为佼佼者,它们有着怎样共同的特质,本文就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分析。

一、普遍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了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深圳中集集团、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万科、华为和中兴通讯等都是股份制公司,企业都很少受到行政干预。

普遍建立起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中国平安的案例可能最为典型。

1988年公司成立,有招商局和中国工商银行两家股东,1994年引入高盛、摩根士丹利、汇丰银行,又相继在香港和内地上市。

目前公司前4大股东汇丰保险、汇丰银行、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员工持股的新豪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均不超过9%,形成外资、国有、民营企业、员工共同持股的格局,并组建了国际化、专业化的董事会。

1984年4月8日,招商银行成立。

作为我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探路者和拓荒者,招商银行带着邓小平同志“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的深切嘱托走上了征程。

从成立第一天开始,招行就实行严格的现代企业制度,董事会负责银行的重大决策,行长向董事会负责。

24年过去了,招商银行由只有一个网点,员工人数不足40人,注册资本一个亿的小银行,发展成为在境内30多个大中城市、香港设有分行,网点总数超过370家,并在美国设立了代表处,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员工人数超过16000人,成为国内总股本、筹资额和流通盘最大的上市银行,并跻身英国《银行家》杂志2006年“世界1000家大银行”前114位之列,连续多次被国内外知名机构评为“中国本土最佳银行”、“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

世界顶级富豪们的第一份工作

世界顶级富豪们的第一份工作

世界顶级富豪的第一份工作职场就像一架长梯,刚毕业的大学生们站在楼梯下向上望,很多人感觉想到达的地方是那样遥不可及。

其实,对于耳熟能详的很多总裁、富翁、明星,也许我们了解他们的今天,却未必知道,他们也曾有普通的第一份工作。

在名声赫赫之前,这些“大人物”也曾只是无名小卒;当然,也有些“幸运儿”第一份工作就一飞冲天……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商界大佬们也不是从出生起就已经家财万贯,他们也是经历了重重困难,才能达到现在的高度,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1、史蒂夫科恩(Steve Cohen)150亿美元的对冲基金SAC集团的创始人。

《福布斯》估算,净资产为93亿美元。

第一份工作:Bohack超市的“水果男孩”,每个小时赚1.85美元。

之所以放弃这份工作,是因为他在扑克牌桌上可以赚到更多的钱。

2、菲利普·法尔科恩(Phil Falcone)开始涉足华尔街是在纽约Kidder Peabody公司担任高收益债券交易员并负责垃圾债券交易。

后来,他一手创建了着名对冲基金先驱资本(Harbinger Capital Partners)。

2012年夏天,他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涉嫌有价证券欺诈。

据预测,法尔科恩的净资产为12亿美元。

第一份工作: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法尔科恩在瑞典做了一年的职业冰球选手。

后来,因受伤而不得不放弃这份工作,转而到华尔街谋生。

3、大卫·泰伯(David Tepper)阿帕卢萨资产管理公司(Appaloosa Management)执掌者。

第一份工作:在匹兹堡大学求学期间,泰伯曾在艺术图书馆打工,以支付学费。

高中时,他曾试着在麦当劳兼职,不过,以失败而告终。

4、桑迪·威尔(SanfordI.Weill)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第一份工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威尔尝试过卖纽约市的电话号薄,不过,他似乎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玩游戏上。

后来在一家经纪公司的交易清算室捞到了自己在华尔街的“第一桶金”。

王石简介 王石是谁?王石个人简介

王石简介 王石是谁?王石个人简介

王石简介王石是谁?王石个人简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王石王石原籍安徽金寨,1951年1月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兰州交通大学给排水专业毕业。

1988年中心改组发行股票,更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王石历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9年2月辞去总经理职务,任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6年3月,万科公司确认王石已赴美游学。

中文名:王石外文名:Wangshi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出生日期:1951年职业:企业家,探险运动家毕业院校:兰州交通大学(兰州铁道学院)主要成就:创立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作品:《成功是和自己的较量》、《灵魂的台阶》等身高:176cm爱好:登山、滑翔、航海个人名片:中国登顶珠峰年龄记录保持者新浪微博:新浪博客:王石父亲是老红军,王震三五九旅的下属,当年跟随王震到新疆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来曾出任兵团副司令员。

王震后来率工程兵团到深圳开发特区,其父亦南下、全家到了广州。

王石,父亲是安徽金寨人,从部队转业后在郑州铁路局工作。

其母是锡伯族,姓石,是东北辽宁义县人,祖上曾是清朝的高官,但到他父亲这辈家产已被挥霍殆尽。

在义县电话局工作。

其母亲45年参军,与男方相识。

王石父亲后任柳州铁路局局长。

王石的前岳父叫王宁,是20世纪80-90年代的广东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王石现兼任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房地产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房地产协会城市住宅开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深圳市总商会副会长等职。

王江穗,万科董事长王石的妻子,xx年,江穗于7月6日买了46900股万科A股票,当王石老婆买自家股票消息一出后,引起反响颇大。

2016年10月被曝与王石离婚。

曝王石新欢田朴珺已生下孩子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负责收购烂尾楼的房产顾问,比王石小30岁的知心爱人……田朴珺在网友看来,是那么神秘莫测,有关她的八卦还在继续。

王石介绍

王石介绍

3 代表著作
《道路与梦想:我与万科 20 年》 《让灵魂跟上脚步》 《徘徊的灵魂》 《灵魂的台阶》 《王石说:影响我人生的进与退》
4 公益事业
壹基金 王石、冯仑、周其仁、马化腾、马云、马蔚华,这些大佬级人物,从一开始就活跃在李 连杰左右。壹基金的成长历程,与他们息息相关。
5 荣誉成就
1994 年王石荣获“深圳市第一届优秀企业家金牛奖” 。 1998 年 1 月王石受到国家总理朱镕基接见,朱总理对王石对房地产的市场走势和看法 给予充分肯定。 1998 年 12 月王石入选《中央电视台》为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年所拍摄的大型电视人物传 记片----《20 年、20 人》节目。 1999 年 9 月应邀出席“ ‘99《财富》论坛” ,并作专题演讲,在会上呼吁 21 世纪的中国 房地产企业走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适应新世纪、新市场的挑战。
王石奇
王石®®xl
目录
王石®®xl................................................................................................................................... 1 1 人物经历................................................................................................................................ 2 早年经历........................................................................................................................... 2 从商经历........................................................................................................................... 2 2 个人生活................................................................................................................................ 3 家庭背景........................................................................................................................... 3 感情生活........................................................................................................................... 4 业余生活........................................................................................................................... 4 3 代表著作................................................................................................................................ 5 4 公益事业................................................................................................................................ 5 5 荣誉成就................................................................................................................................ 5 6 人物热议................................................................................................................................ 6 7 人物评价................................................................................................................................ 7

王石的第一桶金真的干干净净吗?

王石的第一桶金真的干干净净吗?

王⽯的第⼀桶⾦真的⼲⼲净净吗?酱油君阿爸2017-07-241评王⽯作为万科⼏⼗年的扛把⼦,多年来给外界的印象是⽩⼿起家、艰苦奋⽃,他经常标榜⾃⼰的⾦钱来路⼲净,财富全凭⾃⼰的聪明勤奋。

⽼王在公开场合喜欢讲述⾃⼰赚取第⼀桶⾦的故事,我们⼀起来拜读⼀下。

1983年,33岁的王⽯辞职来到深圳闯荡,他发现中国北⽅的⽟⽶要运到南⽅,都要从⾹港转运,转运过来的价格⾮常⾼,东北的⽟⽶每⽄2⽑钱,⾹港转运过来的每⽄7⽑钱。

如果直接可以从北⽅运到深圳,可以赚取不少差价。

于是王⽯跑去⼴东海运局让他们开辟北⽅航线。

但王⽯⼿⾥没钱,他就让东北⽅⾯先发货,⾃⼰半年之后再结清。

从1983年4⽉到12⽉,短短8个⽉,王⽯赚到300万,“这就是我下海挖的第⼀桶⾦,⼲⼲净净”,王⽯提起这件事⾮常⾃豪。

1推敲⼀下,王⽯的第⼀桶⾦有三个疑点。

第⼀⽟⽶差价这么⼤,为什么没有其他⼈做这个⽣意,第⼆为什么王⽯让⼴东海运局开辟北⽅航线,⼴东海运局就开通航线了,第⼆对⽅为什么敢让他赊账,80年代个⼈资产普遍很少,万元户就能上报纸宣传,300万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家可以充分的想象⼀下。

王⽯没告诉⼤家的时代背景是,80年代国家对倒买倒卖是列⼊严打范围的;王⽯没告诉⼤家的个⼈背景是,他的岳⽗王宁是当时的⼴东省委书记。

所以,他能做其他⼈不敢做的⽣意,他能让⼴东海运局开通北⽅航线,东北⽅⾯敢赊⼏百万的货给他。

最关键信息并不是他如果王⽯是个⼀穷⼆⽩的⼩屁孩,谁会理他呢?因此,他获取第⼀桶⾦的最关键信息的眼光和勤奋,⽽是有个当⼴东省委书记的岳⽗。

2⼈为制造了⼤众和⾃⼰的信息不对称,成功的给外界塑造了⼀个王⽯隐瞒了最关键的信息,⼈为制造了⼤众和⾃⼰的信息不对称聪明、勤奋、⼲净的商⼈形象,为他以后在商界的飞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声誉。

这是制造信息不对称谋利的⼀个典型案例。

信息不对称,是⼀个在⽣活中被⼴泛应⽤,⽽不为普通⼈所了解的⼀个概念。

它的⼤意指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各类⼈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较充分的⼈员,往往处于⽐较有利的地位,⽽信息贫乏的⼈员,则处于⽐较不利的地位。

华为董事长的励志故事

华为董事长的励志故事
为了说明一个人的传奇其实并不必附会他的苦难过去,并非苦难越多越能衬托一个人的成功意义。44岁的任正非,并不比70多的褚时健缺乏励志性,那些触底反弹的故事只要让人们明白触底不一定会跟着反弹就够了,而不用一直强调底有多深多长。
任何人,如果灾难足够长,困难足够多,命运足够惨一定是可以被打倒的,所谓活下来的人,三分之一靠努力,三分之一靠人品,三分之一靠运气,概莫能外,缺一不可。后代人写历史,不应老盯着人的意志和主观能动性,这会教坏年轻人,因为大部分走投无路的成功说到底不过是靠了运气之手在背后推了一把而已。
43岁拉起旗帜单干的任正非,在这个时候突然表现出了他的商业天才。在卖设备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中国电信对程控交换机的渴望,同时他也看到整个市场被跨国公司所把持。当时国内使用的几乎所有的通讯设备都依赖进口,也就是“七国八制”,即美国AT&T、加拿大北电、瑞典爱立信、德国西门子、比利时贝尔、法国阿尔卡特,以及日本NEC和富士通。民族企业在其中完全没有立足之地,任正非决定要自己开始做研发。
这是一个很振奋人心的计划,但是似乎和任正非还没有太大的关系。那一年他43岁,从部队以团副的身份转业,来到成为改革试验田的深圳。在这里,先他而来的妻子成为南油集团的高管,却最终结束了两人的婚姻关系。任正非自己还只是南油集团下属的一个电子公司的经理,对于已过不惑之年的任正非而言,接下来的人生似乎只有可以想见的平淡无波。然而和所有始于那个年代的创业故事一样,机会从天而降,任正非的人生道路从此走上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而他也以自己的方式给1987这个本来相对平淡的年份,加上了一点重量。
从军队转业到深圳事业低谷,婚姻破裂
大学毕业后任正非当上了建筑兵。那时法国一家公司向东北辽阳市出售了一个化纤成套设备,这是任正非当兵后监守的第一个工程。从这个工程开始一直到建完生产任正非才离开。1983年随国家整建制,撤销基建工程兵,任正非从部队以团副的身份转业,来到成为改革试验田的深圳,在当时深圳最好的企业之一—南油集团下面的一家电子公司任副总经理。

万科管理模式

万科管理模式

1王石简介王石原籍安徽金寨,1951年1月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兰州交通大学给排水专业毕业。

1984年组建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任总经理;1988年中心改组发行股票,更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王石历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9年2月辞去总经理职务,任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1年3月,万科公司确认王石已赴美游学。

王石的第一桶金是靠做饲料中介商,通过倒卖玉米得来的,这让他赚了300万元,用倒玉米赚来的钱王石开办了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经营从日本进口的电器、仪器产品,同时还搞服装厂、手表厂、饮料厂、印刷厂等等。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王石一年中有近1/3的时间在外登山、跳伞,玩极限运动等,由此有股民批评他“不务正业”。

“不要把我当个工头来要求!不要这样要求一个董事长。

”王石亦大力反击“不负责任说”、“不务正业说”。

他道,“作为董事长要扮演三种角色,在决策上要确定公司的方向,第二是决策监督任务,第三,有责任去培养新人。

如果一旦王石离开万科,万科就稀里哗啦,那这就是一个病态的企业。

智商(IQ)+ 情商(EQ)+ 意商(WQ)<1>智商(IQ):知识面与知识量+ 运用知识的能力<2>情商(EQ):情绪控制能力+ 情感处理能力<3>意商(WQ):志向与抱负+ 恒心与毅力2.郁亮简介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曾在深圳外贸集团工作,1990年加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任深圳市万科财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1994年任公司董事,2000年再次当选董事,1996年任公司副总经理,1999年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2001年任公司总经理。

他与王石的接力近于完美,在进入万科的第20个年头,提前将这家企业带入千亿轨道,并统领这家全球最大的住宅开发企业在规模和战略上持续领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科王石的第一桶金
历史的PK台总是把话语权交给笑到最后的人。

二十年前,在深圳火车站和一群年轻的民工一起,扛上150斤的玉米包搬来摔去的那个33岁的“不像民工模样”的人,今天把他开心的笑容印在一本大32开本的传记封面上。

他就是王石。

就连当年被在住地楼下电器修理店顺口叫上跟他去搬运玉米的那个18岁的农村少年,也早已经跟王石混得有头有脸的了。

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
1983年,王石32岁了。

他还在彷徨。

怀揣一颗“法国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翁于连一样的个人拼搏的野心”,窝在广东省外经委,每天工作,读书,学英语,日子平淡无奇。

但是,他“不甘平庸”,“好表现”。

不过,他无论如何没有想到以后他“表现的舞台”有如此之大。

1983年春天,王石的岳父在深圳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住过的东家夫妇,来广州探望岳父,这一对从前多少有点土气的农民夫妇带来的不只是他们家的土产,而是他们身上的“洋气”:丈夫穿着台湾产的浅灰色夹克,老婆烫了个大卷发。

没有这样的样板更说明问题的了:转瞬之间,深圳到底发生了什么?王石要去看看。

1983年5月7日,在王石的生命中是一个重要的标记。

这一天,他乘广深铁路抵达深圳。

当他看到一个巨大的建设工地般的深圳,“兴奋,狂喜,恐惧的感觉一股脑涌了上来,手心汗津津的”,强烈地意识到这块尘土飞扬的土地孕育着巨大的机会。

一切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开始了
第一个站点,深圳特区发展公司(简称特发)。

但是,做什么呢,不知道。

一天,王石去蛇口的路上,看见高高耸立着几个白铁皮金属罐,那里面储藏着玉米。

美国大陆谷物公司与深圳养鸡公司合资的饲料生产企业——正大康地,需要大量的玉米。

广东不产玉米啊,经打听,玉米来自美国、泰国和中国东北。

其中来自东北的玉米却不是直接从东北运来的,因为解决不了运输。

神秘的命运开始造化王石了。

他找到正大康地,说他能解决运输,他可以组织来玉米,“你们要不要?”
“要!马上就可以签合同!”
第一单,一个大单。

不过,王石还并不知道东北和深圳之间的运输情况,是巨大的诱惑使他硬着头皮往前闯。

经过两三通打问,确定了广州海运局的海运。

于是,玉米生意开始了。

特发公司立即设立了一个“饲料贸易组”,组长王石,独立核算。

玉米到了,“饲料组”需要一个组员。

楼下的无线电装配车间,拉出来一个又瘦又小,像个童工的小伙子,他叫邓奕权,他成了王石的第一个员工。

第一次30吨的玉米生意成交。

王石在自行车后座上夹了两个条纹塑料口袋,去到养鸡公司。

“我来收钱。

”他向养鸡公司的袁经理扬了扬手中的编织袋。

“发票呢?”袁经理问。

发票是何物,王石不好意思问,但他立刻想到,无非就是收款证明一类的东西。

王石回到特发公司,对财务部的小张说,“给我开个收款证明!”
暨南大学财会大专班的毕业生不懂“收款证明”。

“你就写收到谁多少钱,特此证明。

就行了。


小张一边嘟噜着“从来没有开过这样的证明”,一边照办。

还加盖了财务章。

再骑上自行车,后座还是放着编织袋,特发公司饲料组王石组长又到了养鸡公司。

对袁经理说,“给,发票。


袁经理笑得呛了喉咙,一边咳嗽一边带王石“参观了发票的真面目”。

“他们要发票。

”王石又是回到特发的财务室了。

“早开好了,我还纳闷不开发票怎么能收到钱。

”小张说。

再次来到养鸡公司财务室,王石“彻底糊涂”了:塑料袋仍然没有用处,却拿到两张一模一样的薄纸——银行转账单。

特发公司财务室的小张告诉王石,这个转账单就是钱,如果对方账上有钱的话。

用王石的话说,在这两来两往的经历中,他“深刻感受到业务知识的贫乏,尤其财务方面,更是个门外汉。

”“从那以后,我每天下班无论多晚,都要看两个小时财务书。

还学着记账,下月初跟财务的对照。

三个月后,我阅读财务报表没有障碍了。


今天,“房地产教父”面对巨大的成功和名望,如此讲述他跌跌撞撞的第一步。

而在那个时代,很多“第一桶金”的传奇剧都有这样一个相似的脚本。

暴利时代的不正当竞争
进口贸易的好时光是短暂的。

1985年,国务院对计划外调汇和机电产品进口进行全面清理,银行收缩银根,进口电子器材、影视器材市场出现萎缩端倪。

但市场仍然显示着一定的利润空间,很多经营商还沉浸在供不应求的假象中。

但王石已经感觉到了危机。

展销中心新签的2万台放像机合同,45天后到货。

这时,王石通过渠道了解到同行的进货情况:同一时期,其它公司共有5万台到货。

7万台同时到货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前景?王石判断一定会立刻滞销,价格会直线下降。

退货是不可能的。

怎么办?
这时,王石所做的对策,成为他后来在各处演讲一再提到的,创业初期的“不正当竞争”的案例。

他叫来广告投放部经理,口授了一则声明,内容如下:由于台风原因,本展销中心的放像机无法按预订时间送达客户,为保证履行合同,急购放像机2万台。

这一则“求购信息”刊登在当时的广州两家主要报纸上。

同时,当天的报纸正好也刊登着放像机的“售卖广告”。

广告后,放像机便向展销中心涌来。

王石叫他的技术部组织了4个小组验收。

而这些前来出售的放像机,除了个别小数量的,大多是期货。

期货当然不要!一定要看到放像机才签合同。

这样一来,展销中心并没有购进放像机,其零售价却上升了200元:市场稳住了。

接下来,王石做的是:迅速走货,不惜亏本。

他想的是:溜得越快损失越少,而资金回笼后去做新生意,把损失夺回来。

不过,现在,已经练成了中国最知名企业家的王石反思他早期的贸易生涯说,一是那时的超高利润是不合理的,二是说明他“也曾惟利是图”。

王石的公司在不断发展。

在那个年代,不断调整的宏观政策,有时就是企业的生命线。

而王石总能及时感觉到春江水暖。

1986年,深圳市颁布“国营企业股份制试点暂行规定”。

他偶然看文件的影印件,立刻坐不住了。

1988年11月21日,一个名叫“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上市交易。

它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叫王石。

与此同时,万科进入房地产开发
此后,万科的路子与众不同。

很多企业都在“多元化”的时候,王石开始卖掉万科蒸馏水公司、零售公司、拍电影的公司、做广告的公司、做商业礼品的公司,最后做成一个专业房地产公司。

公司业务遍及全国十多个大城市。

“超过25%的利润不做”,这一命题以其不符合人们意识中的资本本性而令人感兴趣。

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特别是在1992年,对处于暴利时期并且接下来还有相当长一段暴利期的房地产企业来说,超过25%的利润常常是可能的,在现实中万科如何取舍,这个命题放在今天也仍然是尖锐的。

2006年2月20日晚,王石的全国巡回演讲来到成都,本刊记者以这个问题相问,他的回答,除了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公众的信任,需要追求公平的利润,还说道,市场也是公平的,暴利是不能持久的,甚至从长远看,可能是得不偿失的。

按照王石的表述,他跟各地政府的关系,亦诱人想象。

他向媒体声明,从来没有向公务员行过贿!记者问,如果你的“不行贿”理念,与追求利润相矛盾呢?王石简单地回答,“不行贿也可以获得利润!”
王石提出过“反对暴利”,并且具体到“利润超过25%的不做”;王石提出过“公益事业无止境”,并且把公益与他的公司和他的探险等个人行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连串他津津
乐道的案例;提出过“关注普通人”,他把“普通人”定义为,“不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特权的白领、蓝领、自由职业者和工商业主”。

借着推广自传《道路与梦想》的名义,他在十个城市反复宣讲“做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这个观念甚至超前于公众对企业的期望;王石正在提倡“关注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环境”,称接下来会与多个城市的政府合作,“开发廉租房”。

并宣布2006年,万科成立的第一个基金将用于“古民居住宅的保护”。

王石的话语是不断升级的,而“2006版”已经上升到现代公司文化的最高平台。

如果对照中国房地产界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任志强对公共领域的发言——“品牌就是暴利”、“只考虑给富人建房”、“禁止炒房就是违宪”,以及“城市功能穷人与富人应该分区”等等,可谓鲜明的对台戏。

毫无疑问,王石,或者万科,这回又得分了。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