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料流加工
磨料流加工中有效磨粒工况对加工结果影响的仿真分析

磨料流加工中有效磨粒工况对加工结果影响的仿真分析发布时间:2023-02-17T02:37:42.15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9月19期作者:张志斌[导读] 利用Abaqus软件构建磨料流加工仿真模型,对加工过程中近壁粒子运动状态进行仿真分析。
通过比较可知,有效磨粒所受的压强对Mises应力有显著影响,磨料流速有明显但非线性的影响。
张志斌(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 230000)摘要:利用Abaqus软件构建磨料流加工仿真模型,对加工过程中近壁粒子运动状态进行仿真分析。
通过比较可知,有效磨粒所受的压强对Mises应力有显著影响,磨料流速有明显但非线性的影响。
结果为后续磨料流加工仿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模型支持。
构建磨料流加工模型研究加工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模型支持。
关键词:磨料流加工;Abaqus;数值模拟引言磨料流加工(Abrasive Flow Machining, AFM)是1960年后开发的新型加工工艺,McCarty[1]称其为挤压珩磨法。
随着有限元算法的完善与CAE技术的发展,学者尝试通过仿真手段进行研究。
Junye Li[2]等人研究磨粒流加工工艺中的微孔磨粒流加工技术,通过控制磨粒筒活塞的运动速度来控制工件与磨粒流的相对运动,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Jain[3]等人采用有限元法分析磨料流加工外表面过程,他们发现当工件所受剪切应力低于屈服应力时,粘塑性物质可视为刚性物质。
超过屈服应力,粘塑性物质可视为牛顿流体。
Bo Tang[4]等人基于液固两相流耦合理论和连续介质理论,建立了面向模具结构面精密加工的软性磨料黏结流动力学模型。
1 磨料流加工仿真研究1.1 基本假设(1)磨料流动为稳定流动;(2)固相、液相均无相变;(3)将磨料中的载体简化为粘弹性边界条件;(4)忽略惯性力作用;(5)满足摩擦条件且摩擦系数保持常数;(6)不考虑热力耦合。
(7)磨粒简化为圆形颗粒。
1.2 模型的建立当使用中低浓度磨料进行抛光时,磨料中的磨粒分布稀疏而均匀,很难形成稳定的力链结构。
磨粒流体弹性磨料配方及制作加工工艺

磨粒流体弹性磨料配方及制作加工工艺1.磨粒的选择磨粒是磨料的主要成分,它对磨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磨粒有氧化铝、碳化硅、氮化硅等。
选择磨粒时应考虑材料的硬度、粒度分布、颗粒形状等因素,以满足特定的磨削要求。
2.溶剂的选择溶剂是将磨粒和粘结剂溶解或分散在一起的介质,它能够提供磨料的润湿性和流动性。
常见的溶剂有水、乙醇、酮类溶剂等。
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对磨粒和粘结剂的溶解性和挥发性,以确保磨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粘结剂的选择粘结剂起到粘合磨粒和溶剂的作用,使其形成固体磨料。
常见的粘结剂有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等。
选择粘结剂时应考虑对磨粒的粘结性、耐磨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以保证磨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4.配方比例的确定根据磨粒、溶剂和粘结剂的特性,确定适当的配方比例是制备磨粒流体弹性磨料的关键步骤。
一般来说,磨粒的质量要占配方总质量的50%以上,溶剂的质量要相对较少,以保持磨粒的稀释度,粘结剂的质量则要根据需要来确定。
5.制备加工工艺制备磨粒流体弹性磨料的加工工艺包括研磨、搅拌、静置和过滤等步骤。
(1)研磨:将磨粒进行打磨和研磨,以去除尖锐的边缘,提高磨粒的表面光滑度。
(2)搅拌:将磨粒、溶剂和粘结剂依次添加到搅拌容器中,用搅拌器进行充分混合和搅拌,直至形成均匀的磨料。
(3)静置:将混合好的磨料静置一段时间,以去除其中的气泡和杂质,并使粘结剂充分溶解或分散。
(4)过滤:将经过静置的磨料通过滤网或滤纸进行过滤,以去除其中的固体颗粒和杂质,得到纯净的磨料溶液。
(5)包装:将过滤好的磨料溶液进行包装,使用密封性良好的容器以防止挥发和污染。
总结:磨粒流体弹性磨料的配方和制作加工工艺对于制备高质量的磨料至关重要。
在配方设计时需要考虑磨粒、溶剂和粘结剂的特性,确定适当的比例;在制作加工工艺中要进行研磨、搅拌、静置和过滤等步骤,确保磨料的分散均匀和稳定性。
只有通过合理配方和严格制作加工,才能获得理想的磨粒流体弹性磨料。
液态磨粒流加工技术及其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

液态磨粒流加工技术及其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为满足高性能飞机发展的需要,航空零部件日趋复杂化、精细化。
精密零件制造的最终精整加工诸如抛光、倒圆、去毛刺等则是一种劳动强度大且不易控制的生产过程。
复杂零部件的精加工尤为困难。
液态磨粒流加工是通过液态磨料介质—一种载有磨料的研磨液体,在压力作用下往复流过零件被加工面而实现去毛刺,抛光等光整加工的工艺。
由于介质在压力作用下可以流动,因此,它所流经的任何部位都将被光整,对于那些一般工具难以接触的零件内腔,内孔,复杂孔道等。
液态磨粒流光整技术的优越性尤为突出。
对于内、外型面复杂的零件,液态磨粒流光整技术是一种保证精度和效率的理想方法。
经过液态磨粒流加工的零件,表面粗糙度可达Ra0.05,去毛刺的小孔孔径可小至0.05mm,边缘倒圆半径达0.03-1.5mm,公差可控制在0.005。
液态磨粒流光整技术的主要优点有下述几点。
一可加工内腔复杂的零件对于内腔复杂的零件来说,要抛光内腔,手工工具是无法接触的,其它方法亦难以实现,而采用液态磨粒流技术,内腔抛光难题即可迎刃而解。
例如,一个具有几个交叉孔的铸造液压阀体。
为了改善流场,需要消除内腔表面的氧化皮并加以光整。
尽管该零件内腔复杂,但采用液态磨粒流光整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将内腔抛光,各转接点也得到了满意的倒圆。
这是其它方法难以实现的。
二均匀性和重复性好抛光表面均匀性和重复性好是磨粒流光整技术的突出优点。
同传统手工抛光方法相比,这一优点引伸出其它一些好处,降低劳动力成本、延长零件寿命、降低废品率、减少检验次数。
例如,采用磨粒流光整技术能均匀地抛光叶片型面,保持型面原有的精度。
在大批量生产中,由于磨粒流光整加工的重复性好,每一批零件中,只需随机抽检一二个零件即可,从而减少了检验费用。
再如,不同形状的齿轮经过磨粒流光整加工,可得到均匀的棱边倒圆,改善零件强度和提高总体质量。
三可实现自动化生产,在精密零件的自动化生产中,抛光工序被认为是最大的障碍。
磨料流加工

磨料流加工
陶程杰 卓越机械1001 100800609
什么是磨料流加工?
• 磨料流加工,也称为挤压研磨加工(Abrasive Flow Machining,AFM),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 的一项新的精密光整加工技术
Hale Waihona Puke 磨料流加工的基本 原理• 磨料流加工是以一定的压力,强迫含有磨料的黏 弹性介质通过被加工表面,利用黏弹性介质中磨 粒的“切削”作用,有控制地去除工件材料,实 现对工件表面光整精加工的目的。磨料流加工过 程相当于用“软砂轮”紧密地贴合在零件表面上 移动,在强制移动中“”切削被流动的粘性磨料 包容带走。
流体抛光技术研究-文献综述

流体抛光技术研究精密零件制造中的最终精加工是一种劳动强度大而不易控制的过程,它在全部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有时可高达15%。
磨料流加工技术是一种能够保证精度、效率、经济的自动化光整加工方法,是解决精密零件最终精加工的一种有效方法[1]。
它是以一定的压力强迫含磨料的粘弹性物质(半流动状态的蠕变体或粘弹性体,称其为柔性磨料或粘弹性磨料)通过被加工表面,利用其中磨粒的刮削作用去除工件表面微观不平材料而达到对工件表面光整加工的目的。
磨料流加工是20世纪60 年代由美国两公司独立发展起来的,最初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复杂几何形状合金工件的去毛刺加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在宇航、导弹、电子、计算机等精密机械零件的工艺性能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以前用手工、机械、化学等方法对零件表面进行抛光、倒角、去毛刺均有其局限性,特别是对零件内小孔径、相互交叉的孔径及边棱进行抛光、倒角、去毛刺更是无能为力;而磨料流加工技术由于具有对零件隐蔽部位的孔、型腔研磨、抛光、倒圆角的作用,又有对外表面各种复杂型面研磨、抛光的能力,因而具有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目前,这项技术已应用在宇航和兵器工业,同时也扩展到了纺织、医疗、缝纫、精密齿轮、轴承、模具制造等其它机械行业。
近年来,Fletcher 等研究了磨料流加工中应用的高分子聚合物的热特性和流变性,认为介质的流变性对磨料流加工的成败具有重要的作用。
Davies 和Fletcher 研究了几种配料的流变性与其相应的加工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黏度和磨料的比例都会影响温度和介质通过工件时的压力下降,在磨料流加工过程中温度是影响介质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Williams 和Rajurkar 的研究表明,介质的黏度和挤压力主要决定着表面的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表面粗糙度精度的改善主要发生在磨料介质的前几个挤压往复行程中,并提出了估算动态有效切削磨粒数目的方法和每个行程中磨粒磨损量的计算方法。
美国磨粒流加工技术解决孔加工问题

美国磨粒流加工技术解决孔加工问题
磨粒流加工技术是一种最新的机械加工方法,它是以磨料介质(掺有磨粒的一种可流动的混合物)在压力下流过工件所需加工的表面,进行去毛刺、除飞边、磨圆角,以减少工件表面的波纹度和粗糙度,达到精密加工的光洁度。
AFM法在需要繁复手工精加工或形状复杂的工件,以及其他方法难以加工的部位是最好的可供选择的加工方法。
AFM法也可应用于以滚筒、震动和其它大批量加工不够满意或加工时要受伤的工件。
并且能有效得到去除放电加工或激光光束加工后再生的脱层和先前工序加工表面所残留的残余应力。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手工或机械研磨方法来改变孔和平面的表面质量,但是
对于例如大型汽车发动机缸盖内部的复
杂曲面和其它复杂表面的表面抛光,往往
是束手无策。
美国EXTRUDE磨粒流加工技术,为
原先其它无法解决的工件内部,特别是异
形孔、交叉孔去毛刺、抛光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兰生提供的美国EXTRUDE磨粒流挤压研磨去毛刺机床解决了该问题,EX800系列:EX800、EX800L,EX1000系列:EX1000、EX1080、EX1500,EX2000
系列:EX2150、EX2200,共有以上七种型号可以选择。
更多磨粒流挤压研磨机床,请访问:/QumaociMT.asp 欢迎访问特种机床工具配件专卖店:
欢迎访问特殊数控机床专卖店:
欢迎访问数控机床超市专卖店:
欢迎访问去毛刺机床工具专卖店:。
磨料流加工中磨料黏弹性对磨削效果的影响分析

z r e h ic st fa r sv sl s h n a c ran v l e e o wh n t e v s o i o b a ie i e st a e ti au . y
Ke wo d a rsv o c iig y r s b aie f w ma hnn ;wal l ig l igv lct ;vso ls ct l l si n ;si n eo i d d y ic ea t i i y
磨料在 圆管流动 中的壁 面压 力和壁 面滑动 速度公 式 , 立 了磨料 黏 弹性与壁 滑 速度 间的 关 系。通 过 实验 建
分析 了磨料黏 温特 性对磨 削效 果的影 响 。结果 表 明 : 料 的黏 弹 性 对壁 滑速 度 的影 响 较 大 , 磨 当黏度 低 于
一
定数 值 时 , 磨料 的壁 滑速度 为零 ; 温升导 致黏度 的 降低是 影 响磨 削效果 的主要原 因之 一。
a r sv o m a hii g b a i e f w c n n l
Do g Z iu Ya Ga g So g Guz e L Yu n o g n hg o n n ih n i azn
(C l g o eeo ca i l n ier g o i a n e i eh o g , a u n0 0 2 , hn ) l fMeh nc gne n T y n U i r t o Tcn l y T i a 3 0 4 C i aE i f au v sy f o y a
《磨料流加工技术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磨料流加工技术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一、引言磨料流加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工方式,在制造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磨料流加工技术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本文首先对磨料流加工技术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通过实验研究其加工效果,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二、磨料流加工技术的理论分析1. 磨料流加工技术概述磨料流加工技术是一种利用磨料在流体介质中流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工艺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磨料的冲击和剪切作用,去除工件表面的多余材料,从而达到加工的目的。
该技术具有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2. 磨料流加工技术的理论框架磨料流加工技术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磨料的选取、流体介质的特性、加工过程中的力学分析等方面。
首先,磨料的选取对于加工效果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工件的材料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磨料。
其次,流体介质的特性对加工过程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包括流体的粘度、密度、流动性等。
最后,通过力学分析,可以了解磨料在流体介质中的运动状态,以及其对工件的冲击和剪切作用。
3. 磨料流加工技术的优势与挑战磨料流加工技术相比传统加工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等。
同时,该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磨料的选用和配置、流体介质的稳定性、加工过程中的控制等。
针对这些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推动磨料流加工技术的广泛应用。
三、实验研究1. 实验目的与内容本部分实验旨在验证磨料流加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选取典型的工件材料,配置合适的磨料和流体介质,进行磨料流加工实验,观察并记录加工过程中的现象,分析加工后的工件表面质量、尺寸精度等指标。
2. 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实验设计和数据分先进行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了解磨料流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然后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工件材料的选择、磨料的配置、流体介质的选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原理
AFM的基本原理:介质速度最大时, 磨光的能力 也最大。这里, 夹具的结构起着重要作用, 它决定 着介质速度在何处最大。夹具用于使工件定位和 建立介质流动轨迹, 是精加工所选择部位而不触及 相邻部位的关键所在。
磨料流加工的工艺特点
• 1 适用范围 由于挤压珩磨介质是一种半流动状 态的粘弹性材料,它可以适应各种复杂表面的抛 光和去毛刺,如各种型孔、型面,像齿轮、叶轮 、交叉孔、喷嘴小孔、液压部件、各种磨具等, 所以它的适用范围很广,而且几乎能加工所有的 金属材料,同时也能加工陶瓷、硬塑料等。
• 2 抛光效果 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与原始状态和 磨料粒度有关,一般可降到加工前表面粗糙度的 十分之一。 • 3 材料的去除速度 挤压珩磨的材料去除量一般 为0.01~0.1mm,加工时间通常为1~5min,最多 十几分钟,与手工作业相比,加工时间可减少 90%以上,对一些小型零件,可以多件同时加工 ,效率可大大提高。
实际应用
• 挤压珩磨可用于边缘光整、倒圆角、去毛刺、抛 光和少量的表面材料去除,特别适用于难以加工 的内部通道的抛光和去毛刺,从软的铝到韧性的 镍合金材料均可进行挤压珩磨加工。
特殊加工应用
• 1 用于改变表面特性 磨料流加工的切削力很小,但仍具有一定的切削 作用,切削过程中不会引起金属的晶格破裂和工 件的挠曲变形,因而可利用磨料流加工去除EDM 和激光加工后的表面再铸层。线切割加工表面经 磨料流加工后,表面的张应力状态改为压应力状 态,大大提高线切割表面的抗疲劳性,降低表面 粗糙度,从而大大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
谢谢
•
第三夹具: 使零件定位,并引导磨料到达 被加工部位,堵住不需要加工的部位。 要顺 利完成零件的磨粒流加工,得到最佳加工效果, 影响因素很多,除设备以外,还包括磨料的选择 、挤压力的大小、循环次数、夹具的合理设计等
• 4 加工精度 挤压珩磨是一种表面加工技术,因 此它不能修正零件的形状误差。切削均匀性可保 持在被切削量的10%以内,因此,也不致于破坏 零件原有的形状精度。由于去除量很少,可达到 较高的尺寸精度。一般尺寸精度可控制在微米的 数量级。
• 2 用于齿轮的修鼓和修缘 磨料流加工用于齿轮齿面的抛光和去毛刺,不仅 降低了齿面的粗糙度,而且改善了啮合条件,大 大降低了齿轮传动的振动与噪声,提高了传动效 率,延长了适用寿命。
• 3 用于小孔的光整 小孔、长径比很大的孔,由于尺寸的限制传统的 加工方法很难抛光,用磨料流加工可充分利用磨 料的流动性,并可填加软化剂进行调整,到达区 域不受限制。用磨料流加工诸如拉丝模、喷油嘴 、叶片气孔等小孔具有较大优势。
磨料流加工的三要素
• 第一 挤压研磨机床: 其作用是固定工件和夹 具,控制挤出压力。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使磨 料研磨被加工表面,得到去毛刺、倒角的效果。 机床压力范围从7~224 kg/cm2; • 第二 磨料 : 是由一种具有粘弹性、柔软性 和切割性的半固态载体和一定量磨砂拌和而成。 不同载体的粘度、磨砂种类、磨粒大小,可以产 生不同的效果。常用磨料类型有:碳化硅、立方 氮化硼、氧化铝和金钢砂。砂粒尺寸在0.005~ 1.5mm。高粘度磨料可用于对零件的壁面和大通 道进行均匀研磨;低粘度磨料用于对零部件边角 倒圆和小通道进行研磨;
磨料流加工
பைடு நூலகம்班级:1022011 学号:102201111 姓名:贺成双
• 磨料流加工在我国又称挤压珩磨,是20世纪70年 代发展起来的一项表面光整加工技术,最初主要 用于除去零件内部通道或隐蔽部分的毛刺而显出 优越性,随后扩大应用到零件表面的抛光。
磨料流机床的组成
一是磨料流加工机床,它给磨料施加压力。二是流 体磨料,它由高分子材料和磨粒组成。这种高分子 材料与金属不粘连而与磨粒粘结好,不挥发,起保证 磨粒流动作用。磨粒可采用氧化铝、刚玉.碳化硅 、碳化硼、立方氮化硼和金刚石等。三是夹具,夹 具使工件定位,并与工件待加工表面构成流体磨料 通道,并起导引流体磨料流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