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共24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共4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共44张PPT)
A改革银行制度 B整顿农业
C调整工业
D兴建公共工程
4、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
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
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上述
措施体现了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是( A.使政府获得一举多得之利
D)
B.人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C.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6、罗斯福新政的结果是(D )
• A消灭了经济危机的根源 • B改变了美国社会的性质 • C化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 D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7、 阅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 读 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 材 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 料 秩序的新应用。 ------ 罗 斯 福
经济危机袭击下的德国失业工人
在排队领取土豆等救济食品的人们
6、影响: 2、垄断资本家为保持商品品价格维持大量销毁产品
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 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
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荷兰,在丹麦, 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 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被杀死。巴西资本家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指导
5、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罗斯福新政之
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 上的成功。其中“政治上的成功”不包括( )
• A.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
• B.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与发展
A
• C.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华盛顿
摆脱英国的 殖民统治
独立战争 取得民族独立;
林肯 罗斯福
废除黑人奴隶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 (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 (共22张PPT)

涉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比较长
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 贸易总额缩减了2/3
破坏性特别大
一、从“繁荣”到危机 2、经济大危机: (1)原因 (2)开始标志: 1929年美国股票突然暴跌 (3)爆发: (4)特点: (5)影响:
(即社会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多少就生产 多少); 但是另一方面私有制使生产资料(土地、厂 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又都集中在少数资 本家手中,而资本家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根本不 顾社会需要进行生产,而是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 这必然导致生产和消费出现矛盾。
通过材料回答 ,生产和消费这一矛盾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一、从“繁荣”到经济大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 1、背景: 2、内容 3、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直接目的: 消除经济危机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根本目的:
5、实质: 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 局部调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一、从“繁荣”到经济大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 1、背景: 2、措施: 3、特点(“新”的含义): 4、直接目的: 根本目的: 5、实质: 6、评价
1929年,从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涉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1、穷人艰难度日 2、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生产遭到破坏 3、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
影响: 引发了严重的 政治危机
美国纽约举行的盛大游行
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 1、背景:
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整顿银行
目的:恢复银行信用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共24张PPT)
——1933.3.12罗斯福第一次“炉边谈话”
3月13日人们开始排起长龙 到银行存钱,4月银行存款额超 过了提取额。大约13500多家银 行复业,纽约股票交易所也重新 响起了电锣声,道琼斯股票行情 发报机传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
措施二: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 法》:由政府指导各行 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 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生 产规模、产品价格、销 售市场的分配……凡是 接受法规企业,政府一 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 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持续时间 比较长
具体表现
席卷了美国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 年头;
破坏性 特别大
无家可归的人
求职的失业者
失业人数激增
1932年美国出现了约 200人的流浪大军,1933 年失业人数将近1700万。
手足无措 的普通百姓
富兰克林▪罗斯福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 美国总统(1933-1945);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劳动人民
贫悬
自由
富殊
放任 经济
资产阶级
政策
生产与销 售的矛盾
掩 盖
股票等 投机活动
金融市场 不稳定
1时间: 1929—1933年
2开始的国家:美国
3开始的标志:
1929年10月24日“黑色 星期四”,纽约股票市 场崩溃。
1913——1938年美国失业率
特点 涉及范围 特别广
一家餐馆正在自家的餐馆大门上贴“蓝鹰”标志
工业产值1935年比1933年几 乎翻了一番。1936年底,工业总 产量超过危机前的年平均数。
措施三:调整农业政策
1933年,制定《农 业调整法》并据此成 立农业调整署,其措 施为:减少耕地,缩 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 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 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共23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共23张PPT)

外贸 缩减 工业 下降 失业 人数
46.2% 40.6% 28.4% 16.5% 8.4% 1/3 70% 69.1% 50% 48% 50% 2/3
1700万 476万 300万 85万 300万 3000万
(3)破坏性特别大
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
美国人民讽刺总统的无能,把各种 衰败景象都以“胡佛”命名。
1、原因:
(1)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直接原因:
①生产相对过剩。
②出现了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2、爆发:
____年,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 席卷了____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年10月24日,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股票崩溃,一场空前 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 卷了美国以及整个资 本主义世界。这一天
自信从容 无所畏惧
有人说:林肯拯救了美国,而 他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 。
四、罗斯福新政
1、目的: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
2、特点: 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
3、内容:
(1)整顿金融体系。通过《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
(2)调整农业政策.通过《
》,调节农
业的生产和销售,限制产量, 保护价格。
——罗斯福
人民生活得到保障
4、结果:
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人民生活改善
5、评价:
(1)积极性: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 了深远影响。
(2)局限性: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 下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共24张PPT)

图二 失业的人群
企业破产、产品积压
失业率高、人民困苦
图三 卖车,价格降到100美元
图四 农场主销毁“过剩”牛奶
等候领救济面包的长队
影响: ①人民群众深受其害,失业、生活恶化,生产破坏 ②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引发政治危机
“胡佛村”
艰求职
面对经济危机如何选择?
美国罗斯福新政
纳粹独裁希特勒在发表演讲
供需矛盾
提高民众 消费能力
提高工人消费力
规定最低工资,最高工时 工资的集体谈判制度
提高农民消费力
收购剩余农产品,提高农民购买力
保障无业老弱民众
提供保险金、以工代赈
实质二:在、维新护政资措本主施义制度的前提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
调整,资本主义项制目 度的自我完善。
具体内容
股市崩溃
整顿
通过_《__紧__急__银__行__法__案__》_,对银行业进行整顿,
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启了国家干预经
济的新模式(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罗斯福新政
重商 主义
自由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
资本主义发展进程
本主义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对新政的认识
目的:消除经济危机,巩固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特点: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 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评价 (1)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改善;增强政府的 宏观调控能力。 (2)但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新政” 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知识导图
课后练习题
1.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
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说课课件(24张PPT).ppt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说课课件(24张PPT).ppt

说教学过程
新政的背景:从繁荣到危机
生产过剩
生产
盲目扩大生产
消费
消费能力低下
病态经济
说教学过程
新政的背景:从繁荣到危机
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
经济 大危 机爆 发标 志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崩溃, 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说教学过程
表现
经济大危机—表现
金融业: 银行倒闭,股市崩溃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说课件
• 说教材 • 说学情 • 说教学目标 • 说重点难点 •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练习巩固 •说板书设计 •说教学反思
说教学过程
他 创 造 了 美 国
美国国家纪念公园的“总统山”
他 拯 救 了 美 国
他呢?
说教学过程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 斯福 新 政
说教学过程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
新政根本目的:
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胡 佛
说教学过程 新政的措施: 课堂活动:联邦听证会
民众代表团:
1.股市崩溃了,银行破产了,想贷款恢复生产也做不到,更不敢去银 行存款。 2.企业倒闭了,没有倒闭的工厂也到处压低价格,一直亏损,工人整 天在闹事,无法正常工作。 3.农产品价格猛跌,市面上买不到面粉、牛肉、牛奶。 4.失业人数多,到处都是流浪汉,不敢出门,出门就被抢,甚至有生 命危险。
说教学过程
工业组: 新政的措施:
企业破产 市场萧条
中心措施——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国家工业复兴法》
企业怎样做才能得到蓝鹰标志?
企业必须进行公平竞争和公平对待工人, 遵守规定等才能得到蓝鹰标志。

人教版部编教材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共24张PPT)

人教版部编教材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共24张PPT)

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生产规模、
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 政府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罗斯福政府怎样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这些措施主要是针对工业生产中存在的什么问题?
制定《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 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这会起到什么作用?
了40%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了2/3,失业工人达
到3000万以上。
破坏性大
经济危机对美国造成了什么的影响?
• • • • • 1. 金融危机:股票下跌、银行倒闭 2.工业危机:工商企业破产 3.农业危机:农产品价格大跌,农民破产 4.对外贸易危机:下降三分之二 5.社会生活、政治危机:失业人数激增,社会 秩序混乱,阶级矛盾尖锐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 四届的美国总统 (1933-1945);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 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继华盛顿、林 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 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
1、罗斯福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时,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位 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最低点,那么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是从哪 一年开始持续下降降至1933年最低点的? 2、1922---192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发展情况如何?
3.调整农业
应对措施
1933年,制定《农业调整法》并据此成 立农业调整署,其措施为:减少耕地,缩小 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 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思考:罗斯福政府引导农民减少耕地, 屠宰大批牲畜的目的是?
4.推行“以工代赈”
具体措施
成立公共工程署,兴办公 共工程,前后共投资40亿 美元,实施了34000个建 设项目,包括公共建筑、 高速公路、桥梁、水坝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共34张ppt)
母亲:没有钱买。 女儿:为什么没有钱呢? 母亲:你爸爸失业了。 女儿:那为什么失业呢?
V
母亲:煤炭生产太多了,卖不出去。
2:经济大危机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1920 1929
资 本 主 义 制 度 基 本 矛 盾
0.00%
工人工资增长
工厂生产率增长
The Great Depression
1.经济大危机 时间、开始国家、原因、表现、特点 2.罗斯福新政 背景、时间、内容、目的、特点、评价、 启示
在法国: 在美国: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影响: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 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繁荣”
20世纪20年代
一、从繁荣到危机
1575万票—2280万票
胡 佛
罗 斯 福
二、罗斯福新政
富兰克林•罗斯福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 四届的美国总统; (1933-1945)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 轮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继华盛顿、林 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 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1933年3月4日,发表了“无 所畏惧”的就职演说,领导 美国人民渡过大萧条时期。
二、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措施一:整顿金融体系
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
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
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同时,
由国会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
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 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 府保险。
“我的朋友们,你们把钱存在银行里,银行并不是把这 笔钱放在保险库里。银行是把你们的钱用于许多不同形 式的投资,换句话说,银行把钱用来使工农业的轮子保 持运转。……在正常情况下,(银行留存的)钱是完全 足够普通公民对现款的需要的。把钱存在重新开业的银 行里比放在褥子底下更安全。” ——1933.3.12罗斯福第一次“炉边谈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 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到1924 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 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 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由伦 汽车长龙 敦移到纽约。当时的美国被称为 世界金元帝国。主要资本主义国 建筑业 家的经济也“繁荣”一时。 电气业
生产的无 资本家追求利 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 润的最大化 政府状态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 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1.要有创新、探索精神。 2.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 3.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
盲目扩大生产,提 高生产效率
生产过剩,工人的工资水 平相对降低,购买力有限
下面是一个严寒的冬天,衣着单薄的美国采煤工 人的女儿和她母亲的一段对话:
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不生火取暖?
母亲:因为没有煤炭。
女儿:为什么没有煤炭呢?
母亲:没有钱买。
女儿:为什么没有钱呢?
母亲:你爸爸失业了。 女儿:那为什么失业呢? 母亲:煤炭多了,卖不出去。
引发了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
一、经济大危机小结 1.时间: 1929—1933年 2.开始国家: 美国 3.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4.特点: 波及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破坏性大
5.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 自由的市场经济, 最好的政府是不干 预经济的政府。
如果竞选成功, 我保证将为美 国人民实行新 政!
罗斯福实施新政的目的
直接目的: 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 根本目的: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 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 序的新应用。 ——罗 斯 福 1.所谓“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 废除资本主义制度 2.“旧民主秩序”是指什么? 3.经济制度中的缺点指?
合作探究:
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教授指出:“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 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 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社会主义国 家。
1.罗斯福挽救资本主义国家指?特点?中心措施是?
2.邓小平挽救社会主义国家指? 3.两位伟人对经济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但都取得了巨大的 成就,给我们什么启示?
推行 以工代赈 “ _______ ” 社会福利 通过投资兴建大量 公共设施 ,如水库、发电站 、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 提供就业机会 社会福利机制 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__________ ___;建 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新政最显著的的特点是?
加强国家对 经济的干预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 美国总统(1933-1945);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 的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
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 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 美国总统。
二、罗斯福新政小结
1.时间? 2.“新”体现在? 3.实质? 4.根本目的? 5.主要内容:(金融、工业、农业、“以工代 赈”、社会福利) 6.评价?
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 了2/3
经济危机的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受沉重的打击
经济危机的影响:
材料二:据《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 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另有1100万农村人 口未计算在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8%。 失业人数猛增 材料三:(美国)全国范围内的罢工、抗议示威、 骚乱暴动此起彼伏,整个社会一片混乱。1929 年—1932年,仅罢工就有2700多次。城市中的人 们成群结队闯入店铺,哄抢商品,甚至冲击市政府 和议会大厦。
温故知新: 会议:
在法国:
在美国: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影响: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20世纪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一时。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自主学习
1.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时间?首 先发生的国家?特点?影响? 2.概括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影响?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秩序
政府对于经济的不干预
4.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5.罗斯福新政的实质?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⑴积极:美国 缓慢复苏, 有所恢
复,

增加,
改善;增强
,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
深远影响。
⑵局限: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 决根本矛盾。
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 只是“恐惧”本身 。
自主学习二
1.罗斯福新政开始的时间?目的?特点? 内容?对工业生产调整的法令是? 2.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积极、局限)?
项目 整顿金融 体系
具体内容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 银行信用 (首要措施)
国家工业复兴 法 加强对 通过《______ ____ 》,规定公平竞争法规, 工业 的 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 计划指导 来进行谈判的权利,并制定最低工资和限制工时; (中心措施)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 合法权益 调整农业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 政策 调节,限制产量,保护农产品价格
1575万票—2280万票
胡 佛
罗 斯 福
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罗斯福(1882—1945),美国民主党人。被视为 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 连任4届总统的人,从1933年3月起,到1945年4月去世 为止,任职长达12年。中年时,他因患脊髓灰质炎, 双腿瘫痪,只能以轮椅代步。他任美国总统期间,实 行新政,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领导美国参加世 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并取得胜利。
危机爆发
1929年10月24 日,美国纽约 证券交易所股 票崩溃,这一 天被称为“黑 色星期四”。
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
经济危机的特点:
特点 具体表现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 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持续时间长 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波及范围广
破坏性大
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