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统编版】

合集下载

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共39张PPT)

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共39张PPT)
1、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流离失所,生活恶化 2、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3、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 锐,政局动荡,造成世界局势紧张.
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失败)
胡佛政府
加 深 危 机
面临这种状况,谁来拯救美国?谁来摆 脱经济的危机困扰?
二、罗斯福新政
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
建筑业
电力广
泛应用
美国人发明了有线电话
1874年,美国人发明了第一台洗衣机
1882年,美国人最早发明电风扇
1910 年世界上第一台冰箱在美国问世
美国汽车产量从1919年到1929年增长了255%,汽车数 量在1929年达到2600多万辆。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柯立芝”繁荣
“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让每家工 人锅里有只鸡,每个家庭的“车库里都有 两辆车。” ——胡佛1928年竞选总统说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 在就职演说中说:“……叹交 自信从容、无所畏惧 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 ◆富兰克林 ·罗斯福是 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 20 世纪美国最负众望和 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 受爱戴的总统,也是迄 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今为止美国历史上惟一 他也鼓励美国人民:The only 4届 thing have 连任 (1933we —1945 年) to fear is , fear Itself--真正 总统的人 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 本身.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温故知新: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
议?有何影响? 会议:
• 在法国: 巴黎和会 • 在美国: 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影响: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共34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共34张PPT)
Recovery(复兴)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4、推行“以工代赈”
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 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 提供就业机会。
——使就业人数增加,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Relife(救济)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5、社会福利
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 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 失业家庭。
Reform(改革)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 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 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 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 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 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蓝鹰标志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3、调整农业政策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 行调节,限制产量,保护农产品价格。
吸尘器
已进入美国 寻常百姓家
洗衣机
电风扇
电冰箱
电话
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20世纪20年代
到1924年,美国掌 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 黄金储存量的1/2,控 制了国际金融市场,世 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 纽约。美国由战前的债 务国变成了债权国。当 时的美国被称为世界金 元帝国。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的经济“繁荣”一 时。
困线产上。 相
材料对二:
在过(资2本)政主府义国不家干,政预府经不过济多,干生预经产济盲,生目产扩处于大无。
政府剩状态。为追求利润,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规模。
材料三:
为减轻产品的积压,美国政府和资本家使用了大量刺
激手(3法)资鼓励本人家民消刺费激,如消有费意,压低制贷造款利虚息假,以繁分荣期。付款
等方式刺激人们提前消费等。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共23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共23张PPT)

外贸 缩减 工业 下降 失业 人数
46.2% 40.6% 28.4% 16.5% 8.4% 1/3 70% 69.1% 50% 48% 50% 2/3
1700万 476万 300万 85万 300万 3000万
(3)破坏性特别大
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
美国人民讽刺总统的无能,把各种 衰败景象都以“胡佛”命名。
1、原因:
(1)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直接原因:
①生产相对过剩。
②出现了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2、爆发:
____年,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 席卷了____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年10月24日,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股票崩溃,一场空前 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 卷了美国以及整个资 本主义世界。这一天
自信从容 无所畏惧
有人说:林肯拯救了美国,而 他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 。
四、罗斯福新政
1、目的: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
2、特点: 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
3、内容:
(1)整顿金融体系。通过《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
(2)调整农业政策.通过《
》,调节农
业的生产和销售,限制产量, 保护价格。
——罗斯福
人民生活得到保障
4、结果:
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人民生活改善
5、评价:
(1)积极性: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 了深远影响。
(2)局限性: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 下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共50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共50张PPT)

(3)但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
社会的根本矛盾。
经济危机的影响
美国:失业工人、退伍军人示威游行
法国:工人罢工频繁,社会动荡
德国:工人罢工接连,法西斯乘机得势
日本:军国主义迅速抬头 美国是怎样应对经济危机的? 罗斯福新政
罗 斯 福
一、罗斯福实施新政的背景(原因)
阅读课本P40—P43页 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
胡佛:政府不干预,自由放任主义
罗斯福当选总统
富兰克林·罗斯福,一直被视为美 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 20世纪美国最受爱戴的总统,也
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4届总统的
人,他是第一个坐着轮椅走进白
宫的强者,并开创了自己和历史
的新时代!
当选后面临的时局
金融危机:货币贬值,赋税增加 财政危机: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工业危机:工业企业倒闭 农业危机:农产品生产“过剩”,出现滞销 贸易危机:商品交换锐减 社会危机:失业问题严重
美国纽约举行的盛大游行
请问:面对经济危机,当时的总统胡佛采取什么措施? 结果如何?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
危机爆发时的美国总统胡佛
1929年10月24日(要您饿死)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危机首先在美 国爆发。胡佛总统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得经济危机迟迟得不 到解决。
“自由放任”政策
• “自由放任”政策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 义传统经济政策。它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 “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 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所以 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只有管得少,才 能管得好”,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 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 “守夜人”的角色足矣。
面临这样的时局,美国人 内心充满了恐惧,罗斯福 采取了什么方式,安慰美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部编版)

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 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 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 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 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 “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贰·炉边谈话,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核心措施: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壹 · 自由放任 危机四伏——从繁荣到危机
经济大萧条时代(1929-1933年)
1.爆发标志: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急剧下跌,其速度之快,连计 价器都来不及反应。一天之内,工业股票价格从均价364美元跌到62.7美元
,超过300亿的市值蒸发,数万投资者破产。这一天成为了“黑色星期四
总统山
开国元勋 美国国父 华盛顿
《独立宣言》 的起草者 杰斐逊
奠定20世纪 美国之基础
的罗斯福
维护统一、解放 黑奴的领导者 林肯
1927年至1941 年,雕刻家们在拉什 莫尔山的巨石上雕刻 了美国历史上4位著 名总统的雕像,这4 位美国总统代表了美 国开国200年的历史 和美国的政治文化。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的救济计划。
材料一:1935—1942年,美国设立的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 约130多亿美元,雇用了850万名工人,修建了12.2万幢公 共建筑、66.4万英里新道路、7.7万座新桥梁、285个新机 场和2.4万英里下水道。还修建了公园、游戏场、水库 等……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失业人口仍达 900万之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他说:" 我要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 它锁在保险库里了事,而是用来进行各种不同的投资,比如买公债、做押 款。换句话说,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我 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 下面更安全。" 炉边谈话,化解了长期郁结在人们心中的恐惧、不安和迷 惘。

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统编版】3

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统编版】3

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统编版】 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教材第十三章“20世纪美国历史”中的“罗斯福新政”。

具体内容将围绕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措施及其对美国历史的影响进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掌握其主要措施。

2. 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 借鉴罗斯福新政的经验,探讨其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启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及其实践效果。

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影响及其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启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背景介绍:详细讲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使学生了解经济大萧条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3. 新政措施:逐项解读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4. 影响分析: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进行小组讨论。

5.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分析能力。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罗斯福新政2. 板书提纲:a. 背景介绍b. 新政措施c. 影响分析d. 启示与借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b. 请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效果。

c. 请谈谈罗斯福新政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启示。

2. 答案:a. 经济大萧条,社会动荡。

b. 新政措施:①金融改革;②公共工程;③社会保障;④农业调整。

效果:恢复经济,稳定社会,提高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c. 借鉴罗斯福新政的经验,我国改革开放应注重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宏观调控,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发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难点是否得到有效解决?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罗斯福新政在其他领域的举措,如教育、文化等,进一步拓宽知识视野。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36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36张PPT)

教学目标 1、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 其影响,从而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2、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
特点;
3、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学会运用历史辩证法客
观、全面地分析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
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空前繁荣。新兴产业发展迅猛, 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_________ 新产品开始进入大众家庭。 2、1929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突然暴跌,一场空前的经济大 整个资本主义 世界。从1929年到_____ 危机席卷了美国以及_____________ 1933 年,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贸易额减少2/3。大量企业 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 3、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 _________ 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主要内容:(1)整顿金融体系:通过 紧急银行法案 》,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2) 《______________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______________》,规定公平 竞争法规;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 合法权益(3)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 __________》,保护农 产品价格(4)推行“以工代赈 ________”,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 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5)发展社会福利:通过 《社会保障法 _________》,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
3月13日人们开始排起长龙 到银行存钱,4月银行存款额超 过了提取额。大约13500多家银 行复业,纽约股票交易所也重新 响起了电锣声,道琼斯股票行情 发报机传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
措施二: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这项措施规定工人最高工作时间和最低工资, 既保证企业利润,又能维护工人生活,缓解供 需矛盾,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蓝鹰运动
二、罗斯福新政
(一)内容 3.调整农业政策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
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明明很多人衣食无着落,罗斯福还要限制农产品产量呢? 限制产量,缓解生产过剩,稳定农产品价格。
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这段话?
罗斯福认为,要使美国走出经济大危机,就要先解决美国人 民的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行“以工代赈”。
二、罗斯福新政
(一)内容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 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 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罗斯福
国总统。面对经济大危机,他在演说中说:“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
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二、罗斯福新政
(一)内容 1.整顿金融体系
把你们的钱存入重新开业的银 行比藏在床褥下更为保险!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 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要从金融业开始? 恢复银行信用,增加政府信誉, 可以为倒闭的工厂提供资金。
4.推行“以工代赈”
通过投资兴建大量 公共设施,如水库、发 电站、公路、桥梁、机 场、运动场、公园等, 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修公路
二、罗斯福新政
(一)内容 5.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 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这项措施对美国社会发展有何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斯福总统有哪些优秀品质?
◆身残志坚敢于直面困难、自信、果敢、信念坚定、乐
观豁达、爱国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勇于创新有政治远见,实施新政,使美国经济走 出低谷,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影响深远 ◆富有正义性,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帮助世界实 现了和平与安全。 ◆ ……
思考 讨论
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对我国的启示
如何解决产品过剩,恢复工业生产?
(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 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 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 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 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 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 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5、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 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 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 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 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Question6:你觉得罗斯福新政是一次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改革还是调整?
Question3.经济危机的时间
1929年到1933年
Question4.经济危机有什么特点?
破坏性大
持续时间长 涉及范围广
拓展探究
Question5.为什么股票暴跌就导致一 系列危机出现?
黑色星期四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国证券市场股票价 格急剧下跌,交易所里的人们陷入巨大的恐慌 之中,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股票价格下跌的 速度之快甚至自动报价机都来不及报出最新的 价格。一天之内就有数万投资者破产,这一天 成为了“黑色星期四”
实质:是在坚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前提 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是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成功调整。
拓展探究
比较: 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异同?
背景
手段
① 最本质的不同:前者,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
上,利用市场和商品的关系来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 过渡。后者,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推 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 改善;
•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 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
到加强; •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罗斯福新政 作用
• 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 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 政策法规的依据。
罗斯福新政 意义
困线上。
材料二:
(2在)资政本府主义不国干家预,政经府济不过,多生干预产经盲济目,生扩产大处于。无
政府状态。为追求利润,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规模。
材料三:
为减轻产品的积压,美国政府和资本家使用了大量刺
激手(3法)资鼓励本人家民消刺费激,如消有费意,压低制贷造款利虚息假,以繁分荣期。付款
等方式刺激人们提前消费等。
• 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 制定调整经济改革,都必须立足本国国情, 从实际出发,符合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罗斯福
一位出身高贵的总统,一 位腿部残疾的总统,一位空 前绝后的总统,一位最终成 就了伟业的总统,他的成功 得益于他的优秀品质。你觉 得他的哪些优秀品质支撑起 他的成功?或许这正是我们 实现梦想所需要的。
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 意义,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 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时间和特点
2、罗斯福新政的时间、目的、措施、实 质和作用、局限性

材料: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 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
究 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
二 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 斯 福
: 阅 读
1、所谓“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
废除资本主义制度
材 2、“旧民主秩序”是指什么?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的前提是什么?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以上材料均摘自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卷》
美国总统胡佛
“我要让美国的每个 家庭的车库里都有两 辆车”
胡佛政府—— “自由放任政策”:
认为解决危机是企业自己的 事情
拒绝采取重大的经济干预措 施
—摘自初中《世界历史》教学参 考
二、危机篇
Question2此次经济危机最先由什么
事情引起?
美国股票突然暴跌
罗斯福新政
在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厂
在 纳纽 斯约 达 举 克行 指的 数 国 攀家 升复 引 兴 起总 投署 资 成 者立 欢庆 呼 祝大会
社会福利
NEW DEAL
对比胡佛的政策,思考一下
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什么?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1.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 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及时改革不 适应生产发展的生产关系。 2.在困难与压力面前,要树立乐观向上、积极进 取的精神,要知难而上,敢为天下先。 3.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民族可以互相学习借鉴。 4.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要善于抓住机遇,迎接 挑战。
罗斯福新政 效果
二、危机篇
1.危机的爆发
可是,一夜之间, 这一切全变了……
股市崩溃,破产者跳楼自杀。
工厂倒闭,工人
二、危机篇
Question1:为什么会爆发经济危机?
材料一:
1929年美国的国民总收入达828.1亿美元,但其1/3被
占人(1口)5贫%的富最差富有距者悬攫殊取,,约人60%民的生美活国家贫庭困生活;在贫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导入 埃及金 字塔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之力作
一. “繁荣”篇
1.危机前的 “繁荣”
1929年美国的汽车产量达到2600多万辆,平 均每4个家庭拥有1.3辆汽车。
吸尘器
已进入美国 寻常百姓家
洗衣机
电风扇
电冰箱
电话
脸上的幸福笑容和 心中的美好憧憬……
蓝鹰标志
• 如何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3)调整农业政策,通 过《农业调整法》,对 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 行调节,限制产量,保 护农产品价格。
• 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你将如何进行救济和解 决就业问题?
(4)推行“以 工代赈”
国会拨款7.5亿美元 建造田纳西水利工程
增加就业刺激消 费稳定社会
罗斯福新政
他是一位身残志坚的 美国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
届的美国总统(1933-
1945);
他击败胡佛,实施新
政,开了国家干预经济的
新模式。
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
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
最受美国公众欢迎的美 国总统。
罗斯福新政 目的
• 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 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应付严峻的经 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手段
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 采取什么措施恢复银行的信誉,促进金融业 的正常运行?
(1)整顿金融体系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整顿银行 业,恢复银行信用
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 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同时, 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 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 保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