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35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35张PPT)

政府优惠贷款补偿农民
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
产品的价格,政府以优
惠贷款补偿农民的损失,
以复兴农业。
“新政”实施前,只有10%的乡村能用 上电。到1941年,由于政府的低息贷款的
投入,已有40%乡村用上了电力。
阅读材料:
罗斯福就任不到11天,全国四分之三的银行重新开业, 股票价格上涨15%,金融恐慌基本结束。
同我站在一起的人,都突出地显示
这一标志。这对实现我们的目标是
至关重要的。” 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的蓝鹰标志
金门大桥
田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
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使失业者重新获得工作
兴办公共工程 国会拨款7.5亿美元 建造田纳西水利工程
增加就业
刺激消费
稳定社会
完善设施
拯救农业
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 成生产过剩,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
1929年10月24日的华尔街。街上的人们像热 窝上的蚂蚁。当天有11个金融家自杀了。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崩溃,这一天被称 为“黑色星期四”。
焦虑不安的人们注视着华尔 街股票的下跌
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
导火索:
等待救济的失业者
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 “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
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
•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 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治标不治本
为什么罗斯福被称为美国历史 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带领美国人民摆脱经济危机
罗斯福,一位出身高贵的总统,一
位腿部残疾的总统,一位空前绝后的总
统,一位最终成就了伟业的总统,他的
对“蓝鹰”标志,罗斯福曾有
拯救工业
一番颇为生动的解释:“在战争中, 在夜战的朦胧中,士兵们都在肩上

部编版历史九下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共39张PPT)

部编版历史九下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共39张PPT)

2、下面漫画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 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形象地反映了经济危机的特点
之一是( A )
A.波及范围广 B.持续时间长 C.股票销售量大 D.破坏性特别大
3、1933年罗斯福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其主
要目的是( A )
A.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B.恢复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 C.兴建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 D.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新政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像德、 日、意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因此,有人说‘新政挽 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 。 ——《大国崛起》
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归纳总结·整体感知
背景
罗 斯 内容 福 措施 新 政 特点
经济大危机
整顿金融体系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调整农业政策 推行“以工代赈”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他是继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 统;因其善于审时度势,见机行事,既能迂回前进, 又敢于大胆突破的作风,被喻为“狮子”和“狐狸”。
你觉得他的哪些优秀品质支撑起他的成功?或许 这正是我们实现梦想所需要的。
身残志坚 爱国为民 乐观自信 改革创新
启示
罗斯福新政对于今天处于经济飞跃期的中国有什么启示?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行业 危机表现
项目 作用
金融业 股银突市行破暴倒口跌闭
工业 企业破产
中工心人措失施业
农业 农产品价 格下跌
整顿金融 体系
加强对工业 的计划指导
推行“以工 代赈”
建立社会 保障体系 调整农业
政策
恢复金融秩序和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复苏,缓和了劳资矛盾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共23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共23张PPT)

外贸 缩减 工业 下降 失业 人数
46.2% 40.6% 28.4% 16.5% 8.4% 1/3 70% 69.1% 50% 48% 50% 2/3
1700万 476万 300万 85万 300万 3000万
(3)破坏性特别大
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
美国人民讽刺总统的无能,把各种 衰败景象都以“胡佛”命名。
1、原因:
(1)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直接原因:
①生产相对过剩。
②出现了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2、爆发:
____年,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 席卷了____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年10月24日,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股票崩溃,一场空前 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 卷了美国以及整个资 本主义世界。这一天
自信从容 无所畏惧
有人说:林肯拯救了美国,而 他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 。
四、罗斯福新政
1、目的: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
2、特点: 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
3、内容:
(1)整顿金融体系。通过《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
(2)调整农业政策.通过《
》,调节农
业的生产和销售,限制产量, 保护价格。
——罗斯福
人民生活得到保障
4、结果:
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人民生活改善
5、评价:
(1)积极性: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 了深远影响。
(2)局限性: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 下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说课课件(24张PPT).ppt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说课课件(24张PPT).ppt

说教学过程
新政的背景:从繁荣到危机
生产过剩
生产
盲目扩大生产
消费
消费能力低下
病态经济
说教学过程
新政的背景:从繁荣到危机
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
经济 大危 机爆 发标 志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崩溃, 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说教学过程
表现
经济大危机—表现
金融业: 银行倒闭,股市崩溃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说课件
• 说教材 • 说学情 • 说教学目标 • 说重点难点 •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练习巩固 •说板书设计 •说教学反思
说教学过程
他 创 造 了 美 国
美国国家纪念公园的“总统山”
他 拯 救 了 美 国
他呢?
说教学过程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罗 斯福 新 政
说教学过程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
新政根本目的:
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胡 佛
说教学过程 新政的措施: 课堂活动:联邦听证会
民众代表团:
1.股市崩溃了,银行破产了,想贷款恢复生产也做不到,更不敢去银 行存款。 2.企业倒闭了,没有倒闭的工厂也到处压低价格,一直亏损,工人整 天在闹事,无法正常工作。 3.农产品价格猛跌,市面上买不到面粉、牛肉、牛奶。 4.失业人数多,到处都是流浪汉,不敢出门,出门就被抢,甚至有生 命危险。
说教学过程
工业组: 新政的措施:
企业破产 市场萧条
中心措施——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国家工业复兴法》
企业怎样做才能得到蓝鹰标志?
企业必须进行公平竞争和公平对待工人, 遵守规定等才能得到蓝鹰标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3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33张PPT)
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探究2:阅读教材P61,假如同学们是罗斯福的 “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
应该如何“管”?
第一组:财政金融委员会 第二组: 工业委员会 第三组: 农业委员会 第四组: 社会福利与就业委员会
资本家在销毁商品
资本家故意大量销毁产 品,拔掉田里未长成的 棉花,宰杀幼猪,把大 量的牛奶倒入河中,任 凭成熟的水果烂在技头, 玉米和小麦被当作燃料 付之一炬。英国资本家 把整船的橘子倾入大海, 巴西资本家则销毁了两 千多万袋咖啡。
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
美国纽约举行的盛大游行
美国经济大减速
“大萧条”
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金融危机波及到 工业、农业和商业各个部门,危机不断深化。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 国际贸易下降2/3以上,失业工人有3000万 人之多。
3.特点: 时间 长、 范围广、 破坏性大
等候领救济面包的长队 大危机时期美国穷人居住的棚屋区
①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和生产 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材料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
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 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 共同影响经济,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同时得以发 挥。——《大国崛起》 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公众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信 心……美国国内一度出现的法西斯组织没有了市场。
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郁金香价格炒高; 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贿赂政府以股票换取国债,股价 虚高; 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第二合众国银行以票据维护自身稳定; 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银行贷款大量押在股市和债券; 1929-1933年——美国股市崩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通货膨胀; 1987年——“黑色星期一”,中东局势紧张,华尔街出现崩溃; 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震撼全球; 1996年——日本楼市泡沫,房价下跌50%;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2007-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部编版)

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 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 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 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 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 “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贰·炉边谈话,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核心措施: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壹 · 自由放任 危机四伏——从繁荣到危机
经济大萧条时代(1929-1933年)
1.爆发标志: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急剧下跌,其速度之快,连计 价器都来不及反应。一天之内,工业股票价格从均价364美元跌到62.7美元
,超过300亿的市值蒸发,数万投资者破产。这一天成为了“黑色星期四
总统山
开国元勋 美国国父 华盛顿
《独立宣言》 的起草者 杰斐逊
奠定20世纪 美国之基础
的罗斯福
维护统一、解放 黑奴的领导者 林肯
1927年至1941 年,雕刻家们在拉什 莫尔山的巨石上雕刻 了美国历史上4位著 名总统的雕像,这4 位美国总统代表了美 国开国200年的历史 和美国的政治文化。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的救济计划。
材料一:1935—1942年,美国设立的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 约130多亿美元,雇用了850万名工人,修建了12.2万幢公 共建筑、66.4万英里新道路、7.7万座新桥梁、285个新机 场和2.4万英里下水道。还修建了公园、游戏场、水库 等……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失业人口仍达 900万之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他说:" 我要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 它锁在保险库里了事,而是用来进行各种不同的投资,比如买公债、做押 款。换句话说,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我 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 下面更安全。" 炉边谈话,化解了长期郁结在人们心中的恐惧、不安和迷 惘。

18_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罗斯福新政》ppt课件

18_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罗斯福新政》ppt课件

罗斯福新政
1 、表现:
股市崩溃、工厂和银行倒闭、生产总值 急剧下降、失业人数激增、生活困难等
2 、特点:
范围广、时间长、危害大
5
资本家生产
罗斯福新政
根据漫画和教材,分析经济危机爆 发的原因?
木桶的愤怒!
社会购买力
原因:生产相对过剩、股票投 机活跃、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等
6
一、新政背景——1929年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特点
国家全面 干预经济
13
三、新政评价
材料1:
罗斯福新政
失业率 问题思考:这两幅图表反映新政有何作用?
工业生产状况
就业人数逐步增加,生产有所恢复,美国经济缓慢复苏 14
罗斯福新政 材料2:新政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像德、日、意 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 ——《大国崛起》 材料3: “ 二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等,虽然发 展模式各不相同,但政府干预都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共同 之处。
“100美元可以买下这辆轿车,在股市
上丧失一了切,急需现钞。”
1
Roosevelt's N e w Deal
罗斯福新 政
一、新政背景——1929年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1 、表现:
股市崩溃、工厂和银行倒闭、生产总值 急剧下降、失业人数激增、生活困难等
3
罗斯福新政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实行新政。 ”
1933年罗斯福总统的就职典礼
9
二、新政内容
罗斯福新政
项目
整顿金融体 系
加强对工业 的计划指导
具体内容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精品课件(共22张PPT)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精品课件(共22张PPT)
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整顿银行
目的:恢复银行信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1932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74亿美元下降到417亿美元,工业生产 1932年比1929年下降46%,13万家工商业公司破产,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 汽车工业下降了95%。工人工资降低40%。
对工业的调整 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工业的调控。 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利益
持续时间比较长 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破坏性特别大
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 贸易总额缩减了2/3
一、从“繁荣”到危机 2、经济大危机: (1)原因 (2)开始标志: 1929年美国股票突然暴跌
(3)爆发:
1929年,从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4)特点:
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5)影响:
1、穷人艰难度日 2、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生产遭到破坏 3、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美国纽约举行的盛大游行
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
影响: 引发了严重的 政治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 1、背景:
①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②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
2、措施:
一、从“繁荣”到经济大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 1、背景: 2、措施:
危机
措施
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整顿金融体系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生产过剩 企业破产
对工业的调整 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工业的调控。 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7、(2011年达州)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 融危机开始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开 始全面衰退。为解决此危机,可以 供我们借鉴的历史经验是 A、罗斯福新政 B 、赫鲁晓夫改革 C、匈牙利改革 D、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A
8、(2011· 四川宜宾) 罗斯福新政的“新”突出表现在 A.国家干预和指导 B.大力整顿银行 C.兴建公共工程 D.政治体制改革
时间长:1929至1933年 范围广:从美国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破坏性大:
范围广 美 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
时况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6.2% 40.6% 28.4% 16.5% 8.4%
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 国际贸易额减少2/3,失业人数高达3000万人 以上,危机过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
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性
• 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是否 意味着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国家被 彻底消除?
没有。经济危机是资本 主义国家的不治之症。
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1、改革要从本国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 适时对经济进行调整;
2、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生产关系 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2011年。长沙) 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 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 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里的“新应用” 是指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实行法西斯主义 D.继续实行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
A
2、(2011年岳阳市) 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 国总统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 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改革银行制度 B、整顿农业 C、调整工业 D、兴建公共工程
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③经济危机影响
(1)经济危机使工厂倒闭,工 人失业。 (2)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 危机,政局动荡。
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 只是“恐惧”本身。
二、罗斯福新政
1.开始: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实 施新政。 2.目的:为应付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以消除经济危机。
华盛顿——美国独立
林肯—维护国家统一, 解放黑人奴隶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 美国总统(1933-1945);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 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被人们喻为“狮子” 和“狐狸”;他是继华盛 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 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有人说:林肯拯救了 美国,而他拯救了整个 资本主义制度 ;
c
3、(2011.梅州)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整 个资本主义世界,并由经济危机引发 了政治危机。但美国在短期内经济开 始复苏,尖锐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其原因是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马歇尔计划 C.罗斯福新政 D.新经济政策
c
4、(2011年泰州市). “……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 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总统为应对“恐惧而采取的中心 措施是”指 A.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 B.恢复工业、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 控 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
3. 新政的内容
金融: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整
顿银行,恢复信用。
突破口
工业: 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全国劳工关系法》
中心措施
农业: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 销售进行调节,限产,保价。
以工代赈 投资兴建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
就业机会。 社会福利 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 体制,建立应急救济机构;利用过剩 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A
9、释图识图题
1、上面三幅图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 影响? 2、依据这三幅图和所学知识概括此事件的影 响?
10、材料解析题
• 1933年3月4日某总统就职演说: •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 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产品找不到市场,千 万个家庭的多年的积蓄毁于一旦”。 • 但是,他鼓励美国人民:”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 的,只是“恐惧”本身”。 • 请回答: • 1、这是美国哪位总统的就职演说? • 2、他上台后面临的最严重的困难是什么? • 3、他是怎么解决困难的?成效如何?
“繁荣”
生 产 过 剩
1929年10月29 日,美国纽约 股票交易所出 现狂抛股票的 狂潮。当一个 国家经济处于 发展时期,股 票价格会随之 上涨;当一个 国家经济处于 下滑时期,股 票价格会随之 下跌。
股市是: 晴 雨 表
1929年10月29日
“黑色星期四”
2.经济大危机
①开始:1929年 美国 ②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 的干预和指导
4.罗斯福新政“新”(特点)在哪 里?
5.新政的影响
①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人民生活得 到改善; ②新政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恢复 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 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局限: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 提下做出的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 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的根本矛盾。
B
5、(2011年烟台市). 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 真正天赋在于,懂得改变。”下列 事件中堪称“懂得改变” 的成功范 例的是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苏 联抗衡 B.罗斯福“新政” C.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 D.越过联合国轰炸南联盟
B
6、(2011年苏州市). 右图“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显 示,1933年美国的失业率最高。引发 这一结果的事件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美苏争霸
富兰克林.罗斯福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一、从繁荣到危机
1.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在法国: 在美国: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20世纪20年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影响: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 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繁荣”
2.经济大危机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政府任凭经 济自由发展 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人民消费能力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