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与安排 朱光潜PPT课件
选择与安排 朱光潜概要

类比论证法
• 作者以用兵与作文相类比 • “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精兵 一人可以抵得许多人用,疲癃残疾的和没 有训练没有纪律的兵愈多愈不易调动,反 而成为累赘或障碍。”
• 第二部分:第三、第四自然段。
• 二、要善于选择
• • • • 引证法: “文学是剪裁的艺术”“射人先射马” 喻证法 用兵“攻坚破锐”,浮雕突出石面
• 阿巴贡
• • 出自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或译名为《吝啬鬼》。 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他特爱泡妞,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 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他不顾儿 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当他处心 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绘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 守财奴形象。
• 莎士比亚 • 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其罗 • 塞万提斯
•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 •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第一段:论述了关于学问的用途和读书治学的目 的。 • 用途: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 • 目的:不要为了辩驳而读书;也不要为了信仰与 盲从;也不要为了言谈与议论;要以能权衡轻重、 审察事理为目的
• 而不是搜寻材料,本文的中心观点。
引证法
引用诗句:“袅袅兮秋风生,洞庭 波兮木叶下”“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 • 引用名言:英国小说家斯沃夫特 “最好的字句(用)在最好的层次”
• 例证法:莎士比亚与其他作家写守财奴
• 夏洛克
• 他是犹太人,高利贷者,贪婪、吝啬、冷酷和狠毒;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 心想着放高利贷。极力限制女儿杰西卡与外界交往,使其带着钱财与情人私奔;无情 地虐待克扣仆人,甚至连饭也不让人吃饱;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因为他慷 慨大度,乐于助人,憎恶高利贷者。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名著导读《谈美》PPT课件说课复习教学

谢谢 欣赏
•名著导读《谈美》
作者简介:
❖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著名 美学家,文艺理论家。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 国学习,获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历任北京大 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生前任北京大学 西语系教授、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毕生 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重要著作有《文艺心 理学》、《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等, 并有多种美学译著行世。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 心”——艺术与游戏》
10、艺术和游戏都是
臆造空中楼阁来慰情
遣兴。 ——《空中楼阁——创 造的想象》
11、凡是文艺作品都不能拆开 来看,说某一笔平凡,某一句 警辟,因为完整的全体中各部 分都是相依为命的。……功夫 虽从点睛见出,却从画龙做 起。……晋以后的诗和晋以后 的词大半都是细节胜于总印象, 聪明气和斧凿痕迹都露在外面, 这的确是艺术的衰落现象。
点击返回
阅读思考答案(三)
作者坚定地告诉我们:“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但是艺术是带有社 会性的,“不能不顾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的锻炼,它逐渐发达到现在, 已经在游戏前面走得很远,令游戏望尘莫及了。”不过,游戏里面有美 感因素,这么说,美感与艺术是来源于游戏精神的。
那么对于创造,它又是从哪里来的?作者便以王昌龄的七绝《长信 怨》为例,分析指出艺术创造的定义“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 综合。”但在其中想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3)读朱先生的书,是从这本书到那本书的跋涉, 那光景有时也确乎可以让人忘记这其实不过是端 坐书斋在想象中游目骋怀。光潜先生追求的是对 书中之理的抽绎,编织,条贯,一生在书中过活。 他读了那么多书,又那么有耐心一向我们介绍这 些书中密如蛛网而且常常晦莫如深的思想线索, 叫人不得不佩服。 ——郜元宝 《远远望去的印象》
《谈美》导读--朱光潜课件(47张PPT)高中语文精品公开课课件

为何免俗
势力场上如果缺少高尚的道
德依托,便容易精神堕落。如果
只是求物质生活的温饱舒服,为
物欲所支配,也会完全失去个人
的精神空间。
返回
怎样免俗
“免俗”即是对“利害圈”和物 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 植,有一些理想与情趣,其中艺术 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 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 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返回
为何培养
培养美感的态度和审美 的眼睛,虽没有什么实用的 价值,却可以“免俗”,可 以净化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返回
怎样培养
至于养成“美感的态度”就要 学会超越和玩味,在审美过程中 求得“直觉”和“形象”。“美 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 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返回
个性体验 看到这么诱人的草莓,同学们有何
“主题阅读” “课内带课外”
《谈美》导读/ READING
1
走近作家及作品
2
目录/Contents
3
《谈美》内容及主张 审美现象和规律
4
人生艺术化问题
一 走近作家作品
自主学习任务群
朱 生卒年月
光 身份地位 人生经历
潜 主要作品
生卒年月
朱光潜,字孟实,1897年
生于安徽桐城,1986年逝世于
北京大学,他90年的生涯的大
部分都贡献给了中国的美学事
业,所以晚年时被尊称为“美
学老人”。
返回
身份地位
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 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 家。我国现代美学与现代比 较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返回
人生经历
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 习,获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历 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 教授。生前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毕生 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阅读欣赏-朱光潜《学业 职业 事业》中职语文课件PPT(29页)

▶▷研读第三部分,思考问 题如:何择学、择业和成就事业
1. 择学、择业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2. 作者关于美国的“职业测验”有哪些基本看法? 3. 作者批判中国人对于职业哪些错误观念?分别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 成就事业需要具备怎样的德行?什么是“公”和“忠”?“勤”和“勇” 对于成就事业各有何意义? 5. 课文最后一段采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朱光潜主要编著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 《谈美》《诗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 方美学史》等。
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国学大师精品集·朱光潜谈 人生》,小标题为编者所加,略有改动。
该文章阐述了学业、职业、事业三者的 关系,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学业观、职业观 念具有启示意义。
02
整体感知
ZHENGTI GANZHI
学业·职业·事业
朱光潜01Fra bibliotek文学常识
WENXUE
CHANGSHI
作者简介
朱光潜 (1897年10月14日—1986年3月6日)
字孟实,安徽省桐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 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民国十一年(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民 国十四年(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后在法国斯 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研读第二部分,思考问题:
学业、职业和事业应三位一体
4.第3段:“最亲切最实在的学问大半不是从书本得来,而是从实地 亲身实验得来的。”谈谈你的理解。 5.作者列举了学业与职业相矛盾的哪些情形? 6.举例说明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
“最亲切最实在的学问大半不是从书本得来,而 是从实地亲身实验得来的。”谈谈你的理解。
自考语文课文知识要点提示考点精解记叙文类课文《选择与安排》朱光潜

课文知识要点提示考点精解《选择与安排》朱光潜1.作冢作品本文选自朱光潜论文集《谈文学》,是一篇谈写作经验的议论文。
朱光潜,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和学者。
他是最早向中国介绍西方美学的学者。
他的主要论著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和《西方美学史》等,主要译著有:《美学》(黑格尔)《新科学》(维柯)和《柏拉图文艺对话录》等。
2.主要观点本文主要论说文章的写作方法和写好文章所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认为,做文章最重要的不是搜寻材料,而是有了材料之后,如何进行选择与安排。
本文关于写文章应该如何选择与安排的主要观点有三点:①不要面面俱到,有选择必有排弃。
选择材料时要抓住要害,要突出文章的主旨,把着重点放在主旨上,鞭辟入里。
为此,要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做到有所取舍,突出重点。
②要善于谋篇布局,使文章成为一个完整的、严密的有机体。
为此,在写作时,要多费苦心衡量斟酌,要研究戏剧和史籍《左传》等作品的布局,去细心体会。
③文章在结构上和叙述上要层次清楚,轻重分明,要做到条理清晰、缜密,纲能领目,目能附丽于纲,主次分明。
3.广征博引本文写作广征博引、取用精当。
作者善于从古今中外的典籍中选取大量的例证来做论据的内容,用以证明和深化自己的观点。
如为了说明文章写作要做到有所取舍,突出重点的道理,作者引用了《水浒传》中智劫生辰纲一节、《哈姆莱特》的情节安排以及《红楼梦》中对妙玉的描写等例证。
在论述过程中,作者广征博引、取用精当,从而使文章所阐述的道理建立在认真总结前人写作经验的基础之上,具有说服力。
4.类比推理本文写作上另一特点是善于运用类比推理方法,来说理论事。
如他将写作中的选择和安排同战争中的用兵打仗进行类比,十分贴切、形象。
作者注意到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不在多而在精,其次懂得准确排定岗位。
他以这种军事上的用兵之道来说明作文中选择字句、安排布局的重要性。
用这类类比推理方法的例子在本文中还有很多。
选择与安排课文

选择与安排朱光潜选自《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在作文运思时,最重要而且最艰苦的工作不在搜寻材料,而在有了材料之后,将它们加以选择与安排,这就等于说,给它们一个完整有生命的形式。
材料只是生糙的钢铁,选择与安排才显出艺术的锤炼刻画。
就生糙的材料说,世间可想到可说出的话,从前人在大体上都已经想过说过;然而后来人却不能因此就不去想不去说,因为每个人有他的特殊的生活情境与经验,所想所说的虽大体上仍是那样的话,而想与说的方式却各不相同。
变迁了形式,就变迁了内容。
所以他所想所说尽管在表面上是老生常谈,而实际上却可以是一种新鲜的作品,如果选择与安排给了它一个新的形式和新的生命的话。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中的诗句。
袅袅,微风吹拂的样子。
波,起波,这里用作动词。
木叶,树叶。
”,在大体上和“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菡萏(hàndàn)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李璟《浣溪沙》词中的两句。
李璟(916—961),五代词人,南唐君主。
菡萏,荷花。
”表现同样的情致〔情致〕情趣。
,而各有各的佳妙处,所以我们不能说后者对于前者是重复或是抄袭。
莎士比亚写过夏洛克以后,许多作家接着写过同样典型的守财奴(莫里哀的哈伯贡〔莫里哀的哈伯贡〕莫里哀(1622—1673),法国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有《伪君子》《悭吝人》等。
哈伯贡,现在一般译作“阿尔巴贡”,是喜剧《悭吝人》中的人物。
和巴尔扎克的哥里阿〔哥里阿〕现在一般译作“葛朗台”。
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主人公。
是著例),也还是一样入情入理。
材料尽管大致相同,每个作家有他的不同的选择与安排,这就是说,有他的独到的艺术手腕,所以仍可以有他的特殊的艺术成就。
2)最好的文章,像英国小说家斯沃夫特〔斯沃夫特(1667—1745)〕现在一般译作“斯威夫特”。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朱光潜谈美课件

1
事实上,如果你询问一个学生,他的老师通 常会站在哪里,他或许答不上来。我们也 经常听到教师说:“每当我四处走动时,我 的学生都会变得很紧张。他们不喜欢我靠 得太近。”凡是这么说的教师往往不喜欢 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域,因此一旦他开始在 教室里四处走动,学生就会感到不适应甚 至变得很紧张。
课程
课
借此机会,我准备和你分享一个自己观察得出的结
当他认识到以往在唯心主义体系下研究美学是在迷径里使力绕圈子就开始用更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研究使自己的美学思想向真理如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 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 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朱光潜是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 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被选为全国 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 政协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 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 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程
果。我发现在教师大会上,总会发现有的地方呢?仔细 想想,如果问你班级里的学生自己的老师平时都站
在哪里,学生能一下就指出来吗?
课程
课
程
借此机会,我准备和你分享一个自己观察得出的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深 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 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 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 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 “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 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朱光潜先生的座右铭:
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著作等身,建 树颇丰。他一生曾三立座右铭,给人们留下了悠长 的思索。
生平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年),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1897年9月19日生。支持马克思主义少时课读于孔城高小,考入桐城中学,毕 业后任教于北乡大关小学。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习, 后肄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他还请桐城著名书法家方守敦题写“恒、恬、诚、 勇”4字的条幅,作为座右铭。五四运动中,他毅然放弃文言文,改写白话文。 1921年,朱光潜发表了白话处女作《福鲁德的隐意识说与心理分析》,随后 又发表《行为派心理学之概略及其批评》、《进化论证》等读书心得,初步 形成自己对治学和学术研究活动的看法。1922年,他在《怎样改造学术界》 中,倡导培养“爱真理的精神”、“科学的批评精神”、“创造精神”和 “实证精神”。这些观点一直影响着他漫长的学术道路。香港大学毕业后, 先后在上海大学吴凇中国公学中学部、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1924 年,撰写第一篇美学文章《无言之美》。又到上海与叶圣陶、胡愈之、夏衍、 夏丏尊、丰子恺等成立立达学会,创办立达学园,广泛进行新型教育的改革 试验,倡导教育的自由独立。
选择与安排1[语文教学课件]
![选择与安排1[语文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3fe4f3c8d376eeaeaa311d.png)
例证
大学生写作的实例
例证
用兵制胜的要诀在占领 要塞,击破主力。
例证
《水浒传》劫生辰纲的梁山泊好汉、哈姆雷特、 《儒林外史》的严监生、《红楼梦》的妙玉。
返
回
引证 兵家“常山蛇阵” 和亚里士多德为“完整” 所下定义。
例证
古代文人常将布局作为呆板的形式进行写作。
引证
德国学者莱森的观点。 论述结构的 第一个要件 例证 “层次清楚”。 章实斋在韩退之《送孟东野序》挑例。 论述文章要讲轻重。
• •
李斯列传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 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 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 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於是李斯 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 自处耳!‛
•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 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 入秦。辞於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 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 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 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 人面而能彊行者耳。故诟莫大於卑贱,而 悲莫甚於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 非世而恶利,自讬於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选择与安排
朱光潜
作者介绍:
朱光潜,安徽省 桐城县人。我国现代 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 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西 方美学史》《文艺心 理学》《谈美》《诗 论》。
篇章分析:
全文依据写作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论述选择与安排材料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3-8段)论述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 第一层(3、4段)论述选择材料的问题。 第二层(5-8段)论述安排材料的问题。 第三部分(9段)总结全文。
论述结构的 第二个要件 “轻重分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葛朗台
• 是个占有狂。看到金子,要占有金子,便是他的执着狂。他抢夺女儿的梳妆匣,像老
虎一样扑向睡着的婴儿。他担心女儿分去他手中一部分家财,“在女儿面前打哆嗦,”
完全失去了常态。晚年患了“疯癫”,只能坐在轮椅上靠人推来推去,但他还亲自看
藏着金子的密室。教父给他做临终法事,他竟想把镀金的十字架一把抓在手里。他临
• ——学问变化气质(归纳法,排比的修辞)
.
17
• 排比与比喻
• 地球有益于结石和肾脏,射箭有益于胸肺, 缓步有益于胃,骑马有益于头脑。
• Bowling is good for the stone and reins; • shooting for the lungs and breast; • gentle walking for the stomach; • riding for the head; and the like
.
18
• 本文主旨
• 读书治学的目的方法的论述,体现了 作者唯物主义思想和重视实验科学的 精神,具有积极的认识意义和参考价 值。
.
19
.
8
• 第三部分:第5-8自然段
• 三、要善于安排。
• 第一层(5-6)结构要完整,有活力 • 类比:摆常山蛇阵 • 引用:亚里斯多德说戏剧结构完整
.
9
1、结构要完整
• 凤头,猪肚,豹尾 • 桐城派“义法说” • 西方戏剧结构严密(三一律)
.
10
• 第二层(7-8)层次清楚、轻重分明 • 7《送东阳马生序》的不妥之处——层
• 第二部分:第三、第四自然段。
• 二、要善于选择
• 引证法: • “文学是剪裁的艺术”“射人先射马” • 喻证法 • 用兵“攻坚破锐”,浮雕突出石面
.
7
• 例证法
• (选择特定人事关系片段)
• 劫生辰纲,哈姆莱特
• (划定小说范围)
• 选择主要角色与主要故事
• (刻画人物选择典型细节)
• “悭吝人到处悭吝,吴敬梓在《儒林外史》 里写严监生,只挑选他临死时看见油灯里 有两茎灯芯不闭眼一事。《红楼梦》对于 妙玉着笔墨最少,而她那既冷僻而又不忘 情的心理却令我们一见不忘。”
.
1
• 本文写于抗日战争后期,是一篇文学论文, 后收入1946年出版的《谈文学》论文集。
• 本文主旨
• 本文论述了在写作文章时,最重要而且最 艰苦的工作不在搜寻材料,而在有了材料 之后,将它们加以选择与安排,给它们一 个完整的有生命的形式这一观点。
.
2
•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 作文首要的问题是选择与安排
.
13
文艺复兴(14世纪中-17世纪初)
• 莎士比亚
• 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其罗
• 塞万提斯
•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 •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14
• 第一段:论述了关于学问的用途和读书治学的目 的。
• 用途: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
• 目的:不要为了辩驳而读书;也不要为了信仰与 盲从;也不要为了言谈与议论;要以能权衡轻重、 审察事理为目的
.
15
• 第二段:论述读书治学的方法。 • 1.略读,全读,选读,精读,勤读 •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
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 。
• (排比,层递) • 2.读、谈、写结合 •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
记使人精确 .
.
16
• 3.针对人的不同性格特点
•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 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 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 人善辩。
• 阿巴贡
• 出自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或译名为《吝啬鬼》。 • 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他特爱泡妞,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
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他不顾儿 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当他处心 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绘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 守财奴形象。
次清楚 • 8“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照
相投影的焦点”——轻重要分明
• 显出轻重的方法:
• ①开头,结尾,中间
• ②篇幅
.
11
• 第四部分(第9段)
• 总结全文
• “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 人巧”
.
12
论学问 弗兰西斯·培根(16世纪)
• 文学常识
•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 • 人是自然的仆人和解释者 • 为了控制自然必须服从自然 • 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 • 知识就是力量
死时最依恋的不是唯一的女儿,而是将由女儿继承的那笔财产,并吩咐女儿要好好代
为管理,等到她也灵魂升天后到天国与他.交帐。
5
类比论证法
• 作者以用兵与作文相类比 • “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精兵
一人可以抵得许多人用,疲癃残疾的和没 有训练没有纪律的兵愈多愈不易调动,反 而成为累赘或障碍。”
.
6
• 而不是搜寻材料,本文的中心观点。
.
3
引证法
引用诗句:“袅袅兮秋风生,洞庭 波兮木叶下”“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
• 引用名言:英国小说家斯沃夫特 “最好的字句(用)在最好的层次”
.守财奴
• 夏洛克
• 他是犹太人,高利贷者,贪婪、吝啬、冷酷和狠毒;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 心想着放高利贷。极力限制女儿杰西卡与外界交往,使其带着钱财与情人私奔;无情 地虐待克扣仆人,甚至连饭也不让人吃饱;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因为他慷 慨大度,乐于助人,憎恶高利贷者。
选择与安排 朱光潜
• 文学常识
• 朱光潜,安徽桐城人,我国现当代著名的 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的学术成就 主要在美学领域,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 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西 方美学史》
• 《谈文学》是朱光潜的讨论文学写作和翻 译技巧的论文集,以内容丰富、深入、切 实,文笔流畅、易懂,深受读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