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第16课《南方经济的发展》课件华讲义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16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16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情感、价值观第二部分课堂教学设计一、关于教材分析与处理1、基础知识:知识识记①了解政权分立的基本特征以及江南六朝的概念②知道北方人口南迁和世族交往促进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
2.能力培养①识读“东汉至隋政权分合示意图”②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作用。
③制作“南方经济发展”的图表。
④结合六朝经济开发的史实,联系当地实际,说说人口流动、地区交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①明确六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②认识六朝是东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唐宋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教学要点〗1.重点江南经济的开发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由于北方的长期战乱,造成人口的大规模南迁,不仅使南方增加大量劳动力,而且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这是继春秋、秦汉以后,江南地区又一次大规模的开发和发展。
并对我国南北经济发展逐步走上平衡,以及在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难点混乱复杂的政权分立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个中原因错综,时间漫长,政权繁多,政局杂乱,难以简洁明了地讲清楚,学生对此只要有个印象即可。
〖教学建议〗1.政权分立的纷乱通过阅读“东汉至隋政权分合示意图”,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一时期的大致情况,对长达300年的政权分立混乱的状况有个感性的认识。
②知道这一时期江南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的朝代名称,知道六朝古都南京。
明确江南六朝在摆脱落后停滞状态和发展地区经济所具有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2.江南经济的发展通过指导学生制作“江南经济开发图表”,使学生对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和概况有进一步的理解。
①人口大量南迁⑴指出江南六朝“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北方长期战乱而南方稳定造成的,同时,江南六朝“人口大量南迁”是我国古代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
②⑵运用“北方人口南迁图”,使学生知道三条南迁的路线的大致情况。
第16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北方长期战乱,大批 人口南迁
西:巴蜀 东:江浙 南:两湖、江西
劳动力大增及带来 先进生产技术、生 产经验促进南方经 济发展。
南方 农业:巴蜀、江汉、 江浙三个农业经济区 经济 农业技术进步、多种 开发 经营农副结合。 概况 手工业:丝织业重心
由北往南移 商业:建康、京口、 吴郡、余杭商业城市 海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易:东——朝 鲜日本;西——印度 波斯大秦
政权分立
• 从三国鼎立到隋朝重新统一全国,在长 达360年的历史时段内,只有西晋短暂 统一过37年,其余时间都处在多个政权 分立、南北对峙的复杂政局之中。
六朝
• 三国——吴 • 东晋 • 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
吴、东晋、宋、齐、 梁、陈这六个政权因均 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 京,孙吴时称建业,西 晋时一度改称建邺,西 晋末年起改称建康), 历史上统称“六朝”。
六朝 东 吴 东 宋 齐 梁 陈 晋
南京
建 业
建 建 建 建 建 康 康 康 康 康
政权分立
• 从全局看,当时全国处于分裂混战时期,经历了 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但同时也孕育着新的历史 进步。相对于北方,江淮以南社会比较安定,地 区经济正是在六朝时期走出低谷,摆脱了原先落 后停滞的状态,出现逐渐上升发展的重大转折, 并为唐宋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永嘉世,天下灾。但江南,皆康平。永嘉 世,九州空。余吴土,盛且丰。永嘉世,九州荒。 余广州,平且康。”——砖铭 你知道砖铭的主要意思吗?
人口大量南迁
• 东汉时期,南方地区的农业还远远落后于中原经 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短缺、开发难度大。 • 自东汉末年起,为了逃避战乱,许多北方官民陆 续往南迁徙,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 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 • 主要方向: 西线进入巴蜀地区; 东线进入今江浙地区; 中线进入今两湖和江西地区。
第16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课堂小结
第16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1、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 国的政权分立。 2、北方人口的南迁。 3、南方经济的开发。
踏踏实实学习,堂堂正正做人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踏踏实实学习,堂堂正正做人
第一部分政权分立
1、从三国鼎立到隋朝重新统一全国,在长达 370年的历史时段内,只有 短暂统一过 37年,其余时间都处于多个政权分立、南北对 峙的复杂政局之中。 2、在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里,南方相继建立 过 、 、 、 、 、 6个 政权,因均建都于 ,历史上统称“六 朝”。 3、六朝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唐 宋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踏踏实实学习,堂堂正正做人
第二部分 大量人口南迁
1、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南迁方向有哪三条?
3、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4、我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 次人口流动高峰是在 。 5、识别北方人口南迁图,找出三条南迁的路 线。
踏踏实实学习,堂堂正正做人
第三部分 南方经济开发
1、经六朝时期的长期开发,在南方形成了 、 、 地区三个先进农业经济区。 2、江南农业的发展: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集中表现为: ① 的大量兴修;② 的推广和改进;③改火 耕水耨(nòu)为 ;④引入北方 ,实施 稻麦两熟制。还出现了农产品商品化的倾向。 3、江南手工业的发展:从六朝开始,丝织业的重心由北向 南转移。 成为上升中的南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江南商业的发展:江南地区著名的商业城市 有 、 、 、 。 和 则是新崛起的海外贸 易港口城市。 5、江南海上贸易的发展:六朝时期与高句(gōu)丽、百 济、新罗、日本、天竺、波斯、大秦的贸易十分活跃,宋 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 。
第16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课件

线路
情况
作用 预习
第16课
书85页阅读与理解
南方经济的发展
意思:西晋永嘉年间,由于八王之乱和五胡南下,北方遭到战 乱的严重破坏,城乡满目疮痍,田地荒芜,一片残败的景象, 只剩下长江以南地区,却还保持太平、安康和丰盛的景象。说 明当时南北方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局面。 书88页思考与讨论 无论是六朝的经济开发,还是当今改革开发,人口流动和地区 交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带来了先进生产力和劳动力,促进闭塞、 贫穷、落后地区的开发;促进交通道路;促进先进技术的推广; 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促进新兴城镇的兴起和繁荣。 各地联系实际,通过实例来说明。
预习
课文
小结
作业
地图
图片
影片 背景音乐 返回
第16课
一政权分立和江南六朝 1、政权分立 东汉 魏蜀吴 西晋
南方经济的发展
十六国 东 晋
北 南 朝 朝 隋朝
2、江南六朝: 六朝:孙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城均为今天的南京) 特点:社会相对安定,地区经济发展 二、江南经济的开发 原因 北方长期战乱,大批人口南迁 西:巴蜀 东:江浙 南:两湖、江西 农 业:巴蜀、江汉、江浙三个农业技术进步、多种经营农副结合 手工业:丝织业重心由北南移 商 业:建康、京口、吴都、余杭商业城市 海 贸:东:朝鲜日本 西:印度伊朗大秦 劳动力大增及带来先进生产技术、生产经验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课文 小结 作业 地图 图片 影片 背景音乐 返回
预习 课文 小结 作业 地图 图片 影片 背景音乐 返回
第16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预习
课文
小结
作业
地图
图片
影片 背景音乐 返回
【初中历史】南方经济的发展ppt11 华东师大版

经济重心南移
1、结合上学期所学的内容与本课知 识,概括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 哪几个阶段?
2、讨论:我国经济重心为什么会南 移呢?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三 国
初 步 开 发
东晋 南朝
进 一 步 发 展
唐中后期 到五代 重 稳心 定开 发始 展南 移
两 宋
完 成 南 移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2.南方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 3.南方自然资源得到更多的开发和利用 统治者、人民……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民间谚语
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业手工业分布图
点击课程标准,明确学习重点
1、记住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最 主要表现;
2、理解南方经济快速发展,农业、手工业、
商业已经超过北方,从而实现了经济重心
的南移
重点: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经济重
心南移
农业的发展
辽、宋、西夏、金并立时期,我国 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 方农业的发展速度更快,概括南方 农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1.灌溉和耕作技术的提高;
2.耕地面积扩大; 3.水稻产量大幅度增长 4.作物种植区域扩大 5.经济作物大量栽种(棉花)
翻车图
水闸
宋· 铁犁铧
宋· 四齿铁耙
宋· 铁镢[jué ]头
秧马
宋· 铁弯锄
←浸种(《耕织图》局部)
晒粮(《耕织图》局部)→
南宋“圩田”(太湖流域地区)
1、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 的粮食作物 2、南方的棉纺织业、丝织业、制瓷业、 造纸业等在全国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3、南方商业发展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 过北方 4、南方的赋税收入增加,所占比重超过 北方,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南方经济的发展》PPT课件(3篇)

二、能力目标:
结合六朝经济开发的史实,联系当地实际,说说人口 流动、地区交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目标:
认识六朝是东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唐宋全国 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讲授新课
东汉
西晋
北朝 南朝
宋、齐、梁、陈
魏 蜀吴
十六国 东晋
隋朝
300
一、南方政权的更替
1.全国政局特点: 政权分立、 南北对峙、 分裂混战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一、南方经济的发展
1、六朝:孙吴、东晋、宋、齐、梁、 陈均建都于建康(南京)
2、江南发展
东汉
(25——220)
魏
(220)
蜀吴
(221) (229)
西晋
(265——316)
北朝
十六国
隋
南朝
东晋
宋、齐、梁、陈
二、人口的南迁
原因:逃避战乱
特点:时间最长,规模最大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手工业:丝织业重心由北往南移,丝织业成为上升中
的南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造船、冶铸、 造纸、制漆、制瓷等都比较发达。
商业:建康、京口、吴郡、余杭等商业城市;
广州、鄮县新崛起的海外贸易港口城市。
海贸:东:高句丽、百济、新罗、日本及南 洋诸国
西:天竺、波斯、大秦
初一历史第16课南方经济的发展课件

成风气。
Company Logo
5、 广州 港口城市。
、 鄮县
、是新崛起的海外贸易
6、六朝时, 海上 贸易是一大特色,与高句丽 、 百济 、 新罗 、日本 及南洋诸国的贸易 大秦 的贸易 十上“丝绸之路”的 源头可以追溯到 六朝 时期。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魏 东汉
一、政权分立
吴
蜀
1、全国政局特点:
十六国
西晋
东晋
东魏(北齐) 北魏西魏(北周)
三 政权分立、 百 南北对峙、 七 分裂混战 十 2、南方: 多 年 (1)六朝:
北朝
都城都在今南京
南朝
Company Logo 宋、齐、梁、陈
隋朝
(2)特点: 相对安定、 地区经济发展
二、人口大量南迁
这一时期的人口为什么大量南迁?
——逃避北方战乱 六朝是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 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
你认为人口的南迁有何重要意义?
——劳动力增加; 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生产经验; 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
Company Logo
人口大量南迁主要方向
东
中
西
Company Logo
概 农业 手工业
况
形成巴蜀、江汉、江浙等 先进的农业经济区 丝织业重心由北往南移 长江中下游出现了不少 商业繁荣的大城市 东:高句丽、百济、新罗、日本; 西:天竺、波斯、大秦
商业
海贸 Logo Company
商 业 和 海 外 贸 易
Company Logo
二、南方经济的开发
归纳:
1、经六朝的长期开发,在南方形成了 巴蜀 、 江汉 、 江浙 、三个经济农业开 发区。 2、改 火耕水耨 为粪肥精耕。实施稻麦 两熟 制。 3、多种经营、 农副 结合,逐渐成为南方农村 的一种普遍风尚。 4、 丝织业 重心由北向南转移。农家 缫丝养蚕 渐
七年级历史南方经济的发展

展望南方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趋势一
南方地区将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 长的态势,尤其是在新兴产业和 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将更加突出。
趋势二
南方地区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 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 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提升经济 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趋势三
南方地区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 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打造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同时, 南方地区还将加强区域合作和对外开 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互交流与融合,形成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孕育了一批杰出的文化人才
02
南方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孕育了一批杰出的文化人才,
他们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丰富了全国的文化生活
03
南方地区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为全国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享
受,丰富了全国的文化生活。
对全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地理位置优越
南方地区濒临海洋,具有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便 于开展对外贸易。
人力资源丰富
南方地区教育水平较高, 人才储备充足,为经济发 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 障。
应对策略与措施
01
02
03
0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 设施建设力度,打破地理环境
限制。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 产业、绿色经济等新兴产业。
05 南方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与机遇
面临的挑战
01
02
03
地理环境限制
南方地区多山、多水,交 通不便,对经济发展造成 一定阻碍。
资源短缺
相对于北方地区,南方在 能源、矿产等资源方面较 为匮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城 洛阳
建 康
书81页阅读与理解
西晋永嘉年间,北方由于战乱(八王之乱和五胡 南下)而遭到严重破坏,城乡满目疮痍,田地荒 芜,一片残败的景象;而长江以南地区,却还保 持太平、安康和丰盛的景象。
说明当时南北方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局面。
图片说明了什么?
二 、 人 口 大 量 南 迁
1、对照地图说说南迁的线路。
南
朝 青 瓷 莲 花 尊
南 朝 青 瓷 双 柄
鸡
和 海 外 贸 易
商业城市
京城建康 京口 吴郡 余杭
港口
广州 鄮县
海上贸易
高句丽、百济、新罗、日本及南洋诸国
天竺(古印度) 波斯(今伊朗) 大秦(古罗马)
海上丝绸之路
南方经济继续发展的原因
(1)北方人口继续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 进的农业技术) (2)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 (3)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4)劳动人民的辛勤开发
港口城市。 6、六朝时, 海上 贸易是一大特色,与 高句丽 、
百济 、 新罗 、 日本 及南洋诸国的贸易 十分活跃。南方与 天竺 、 波斯 、大秦 的贸易
也通过海路来完成。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 源头可以追溯到 六朝 时期。
END
隋朝
一、政权分立
1、全国政局特点:
三 百 七
政权分立、 南北对峙、 分裂混战
十 多 年
2、南方: (1)六朝:
都城都在今南京
(2)特点:
相对安定、 地区经济发展
两晋、南朝简表
朝代
西晋 东晋
宋
齐
南
朝
梁
陈
建立者 司马炎 司马睿 刘裕 萧道成 萧衍 陈霸先
时间 265年—316年 317年—420年 420年—479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557年—589年
东
西
中
二、人口大量南迁
2、这一时期的人口为什么大量南迁? ——逃避战乱 是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 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
3、你认为人口的南迁有何重要意义?
——劳动力增加; 先进技术和经验; 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
二、南方经济的开发
表现:农业
北方牛耕
南方牛耕
牛耕
兴修水利 荆江大堤
太湖今貌
南宋“圩田”(太湖流域地区)
二、南方经济的开发
归纳:
1、经六朝的长期开发,在南方形成了 巴蜀 、 江汉 、 江浙 、三个经济农业开 发区。
2、改 火耕水耨 为粪肥精耕。实施稻麦 两熟 制。 3、多种经营、 农副 结合,逐渐成为南方农村
的一种普遍风尚。 4、 丝织业 重心由北向南转移。农家 缫丝养蚕 渐 成风气。
5、 广州 、 鄮县 、是新崛起的海外贸易
圩田(围田):在湖泊、河流内四周筑堤,然后抽 走堤内的水,造成农田。堤上设有闸门,水灾时关闸防 洪,旱灾时开闸放水灌溉。
梯田
圩田 梯田
手 工 业
丝织业
红地云珠日天锦
锦质护膊
冶铸业
南朝时发 明灌钢法
用生铁的溶液灌入未 经锻打的熟铁中,然 后反复锻打,能大大 提高钢的质量。
造纸业 纸
制瓷业
七年级历史上第16课《南方经济的发展》课件华东师
精品jing
明确学习重点
1、记住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最 主要表现; 2、理解南方经济快速发展,农业、手工业、 商业已经超过北方,从而实现了经济重心 的南移
重点: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经济重 心南移
东汉
西晋
北朝 南朝
宋、齐、梁、陈
魏 蜀吴
十六国 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