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道德与法治培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培训资料

新教材新目标

孝义市教研室2017年2月28日教育部发布通知称,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一、新编教材的整体内容安排: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按照自我—家庭—学校—社区(家乡)—国家—世界的顺序,由近及远地设计了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与公共生活、我们的国家生活、我们共同的世界等六大领域。同一领域内部,按照学习难度的不同,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如“我的健康成长”,在一年级侧重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三年级侧重学习习惯和安全成长,四年级侧重同伴交往,五年级侧重生活中的新问题等。在具体安排学习内容时,尽量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如快乐过新年安排在寒假前倒数第二课,国庆节安排在秋季第三课等;涉及自然的主题,采用与教材使用时间一致的季节安排,方便孩子们观察体会。

二、新编教材落实的教育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教材编排设计一是依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核心价值观;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由近及远,结合学生不断增长的年龄和阅历,促

进学生逐步形成核心价值观;三是采取循环往复、螺旋递进的呈现方式,强化教育效果,引导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层层推进;四是设计多种活动形式,促进学思并举、知行合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我们特别注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既注重了传统节日、民俗、传统礼仪、积极的民间文化等方面的教育,也注意使用古代诗歌、传统格言及谚语等题材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快乐过新年》《团团圆圆过中秋》等,还专门以“骄人祖先、灿烂文化”为单元,集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教材富有中国文化风格和精神气息,帮助学生建立起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在完整的历史文化脉络中涵养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的品德。

三、新编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十年德育课程改革成果,满足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需要,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质的养成,反映人类文化成果,充分体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为目的。

四、新编教材的编写思路特点:

1、处理好教材的体系化要求和儿童生活之间的关系,编出真正反映儿童成长需要的教材。课程与教材作为国家意志与教育意图的体现,有体系化的“向心力”。儿童生活多样且复杂,处在动态的生成之中,生活有非体系化的“离心力”。编者在教材设计中,始终站在

儿童生活的立场上,将体系化的要求渗透于儿童生活的逻辑之中。整套教材的设计思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沿着儿童生活不断变化与发展的逻辑展开。

2、处理好道德生活经验的传授与学生道德自主建构能力发展的关系,以培育学生道德自主建构能力为旨归。生活中的人总是要在各种生活可能中作出自主的选择,去实现一种更好的生活。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和经验越多样,他作出自主选择的视域越宽广,实现道德自主的可能性也越大。

①在教材的编写中,为了发展学生的道德自主性,编者们精心设计各种自主性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他们所面对的道德问题,辨识他们所接受的各种道德观点,独立进行自己的道德判断,自主作出道德决定。这方面的活动设计是这次教材编写中被给予了充分重视。

②编者们认为,任何道德自主的决定,在它的背后都具有其历史、社会、文化的渊源,是由许多人的经历和故事(包括自己和他人)所造就,它是在关系中形成的。因此,德育课程教材也必须有人类社会道德生活经验的传授,如通过陈述道德生活的故事,历史文化事件,各种不同的生活习俗、习惯、传统,乃至告诉学生他们所能理解的道德生活知识、道德规范法则等。这种传授在童年期更具有特殊的意义。编者们的观点是:道德教育要重视道德自主性的培养,但不能绝对排斥“道德告诉”的方法。

③这种道德生活经验的传授,旨在逐步拓展学生的道德生活视

野,使他们得以超越个人直接的、现实的生活经验的限定,使他们在考虑生活和道德时有可能关注另一种语境的视野,从而具有自主选择的可能。

④新的教材编写努力把上述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材在叙述人们的道德生活经验和有关知识时,给学生留下自主思考的空间,可以让他们对教材所提供的生活事件作出自己的评论、分析乃至质疑等。

⑤自主学习的活动没有将之设计成一种抽象理性的逻辑推导活动,变成一种纯粹的思维训练活动。因为任何道德判断都不是形式的,而都有它实质性的生活和价值内容的。活动的设计力求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

⑥在课堂教学的层面上,自主学习不是要否定教。教材的设计,力求体现教与学的统一。

3、处理好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知、情、行的关系,编出循情、据理,又具有行动和实践品性的教材。

4、处理好“教本”与“学本”的关系,编出“利学易教”的教材。教材是“教本”。教材提供教学得以展开的生活话题。教师从教材中的生活事件入手,与学生共同讨论这些事件的是与非、好与坏,并从中引入学生自己的经验,进入学生的真实生活。教材是“学本”。教材中所呈现的是儿童有可能理解的生活事件,他们可以在这样的生活事件中发现自己的生活,并将自己的生活引入到教材中,与教材中的儿童生活发生交流与对话。

“利学易教”的体现:

在一年级的教材中,以生动形象的图示代替文字,为儿童进入到教材中的生活提供方便。同时,教材中呈现儿童喜闻乐见的简短的儿歌、童谣、谜语等,营造儿童愿意亲近与喜爱的文化。

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儿童与教材中的“我”实现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的融合。在探究和问题讨论的方面,教材中的“我”不时对儿童发出邀请,将其引进设定的生活情境之中,共同解决其中的问题。

5、处理好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统一性的关系,使教材成为文化多样性的载体和文化公正的见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信仰和特殊的生活与行为方式,有自己的文化体系;中国也是一个区域发展存在巨大差异的国家,东部沿海地区与西北部内陆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即使是说着同一种语言、使用同一种文字的同一民族,其实际的生活情境也有着巨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教材就要面对儿童生活的多样化和文化的多元性问题。

6、在形式上,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增加了副页绘本的形式。在有的课的内容后面,用一个用绘本形式表现的小故事,来说明这一节课的内容。

第2课《拉拉手、交朋友》这样一个话题的时候,要让孩子介绍自己认识别人,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课后就附有一个绘本小故事。小白兔、小猫和小猴子正在玩耍。但是小猴子就比较霸道,所以小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