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题型归纳及解题策略
高考化学复习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题--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解题方法.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的解题技巧一、相关知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弱电解质及多数盐的单一水解是微弱的,一般认为浓度相等的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大于相应的离子的水解程度。
如浓度相等的CH3COOH(NH3.H2O)和CH3COONa(NH4Cl)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
而对于特殊的NaHCO3溶液,其中HCO3-离子既存在电离平衡又存在水解平衡,认为其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但具体到一个特定的习题,应根据题中的信息来判断哪种平衡程度更大。
二、解题技巧首先,通过读题明确两个内容:1、最终溶液中存在的溶质及溶质的浓度。
2、存在的平衡关系及相对强弱。
然后,确定溶液中离子间的基本关系:1、三个等式关系(1)、电荷守恒关系溶液中的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如在NaF溶液中:c(F-)+(OH-)= C (Na+)+c (H+)(2)、物料守恒关系溶液中某元素的歌种存在形式中,原子总量不变。
如:0.1mol.L-1 NaHCO3溶液中:c (HCO3-)+c (CO32-)+c (H2CO3)= C (Na+)= 0.1mol.L-1(3)、质子守恒关系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H+和OH-的数目相等。
如:在Na2S溶液中:c (OH-) =c (H+)+c(HS-)+c(H2S)2、一个大小关系根据题中信息判断电离程度与水解程度的相对强弱关系得出三、题型例析1、单组分溶液例1、0.1mol.L-1的CH3COOH溶液在的离子浓度的关系等式的关系:电荷守恒:c (H+)=c(CH3COO-)+c (OH-)物料守恒:c(CH3COO-)+c(CH3COOH)=0.1mol.L-1大小关系:c(CH3COOH)> c (H+)> c (OH-)例2、0.1mol.L-1的NH4Cl溶液电荷守恒:c(NH4+)+c (H+)=c(Cl-)+c (OH-)物料守恒:c(NH4+)+c(NH3.H2O)=c(Cl-) =0.1mol.L-1大小关系:c(Cl-)> c(NH4+)> c (H+)> c (OH-)例3、0.2mol.L-1Na2CO3溶液电荷守恒:c(Na+)+c (H+)=2c (CO32-)+c(HCO3-)+c(OH-)物料守恒:c(Na+)=2c (CO32-) +2c(HCO3-)+ 2c (H2CO3)=0.4mol.L-1质子守恒:c (OH-)= c (H+)+ c (HCO3-)+2c (H2CO3)大小关系:c(Na+)> c(CO32-)> c (OH-)> c (HCO3-)> c (H+)例4、将甲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

质子守恒讲解【所谓的 质子守恒 ,可以理解为氢离子守恒(氢离子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同时也没有电子) 】质子守恒:即溶液中基准物得质子数等于失质子数 ,也可以由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关系联立得到。
它和物料守恒、电荷守恒同为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
一、列出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一般的步骤1. 盯基准物 ( 电离和水解之前的含氢的离子或分子) ,利用电离和水解得 : 得质子产物 和失质子产物(电离和水解之后的离子或分子) 。
2. 看基准物 、得质子产物 和失质子产物 相差的质子数。
3. 列质子守恒关系式 得质子数 =失质子数 。
4. 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验证。
二、质子守恒的主要题型1.单一酸溶液【例 1】 H 3PO 4 溶液中: 基 准物: H 2O ; H 3PO 4 得质子产物: H 3O +(相差 1 个质子)即 H +-2-(相差 2 3--个质失质子产物: H 2PO 4 ( 相差 1 个质子);HPO 4 个质子);PO 4 ( 相差 3 个质子);OH( 相差 1 子 ) 质子守恒关系式为: + - 2- 3- - c(H ) = c(H 2PO ) + 2c(HPO 4 ) + 3c(PO 4 ) + c(OH )42.单一碱溶液【例 2】 NH 3·H 2O 溶液中: 基准 物: H 2O ;NH 3·H 2O得质子产物: H 3O +(相差 1 个质子)即++-++)H;NH (相差 1 个质子)失质子产物: OH ( 相差 1 个质子 )质子守恒关系式为: c(H) + c(NH 4 4= c(OH - ) 不难看出单一的酸溶液或者碱溶液的质子守恒其实就是电荷守恒。
混合酸的溶液或者混合碱溶液亦然!3.单一的正盐溶液【例 3】Na 2CO 3溶液:2-+个质子)即 +-基 准 物: H 2O 、CO 3得质子产物: H 3O (相差 1 H 、 HCO 3(相差 1 个质子) H 2CO 3(相差 2 个质子)-相差 1个质子 )失质子产物: OH ( 质子守恒关系式为:+- ) + 2c(H-c(H ) + c(HCO32CO) = c(OH )3【例 4】 NH 4Cl 溶液:基 准+ ++物: H 2 O 、 NH 4得质子产物 :H 3O (相差 1 个质子)即 H-失质子产物: NH · H O (相差 1 个质子)、 OH ( 相差 1 个质子 )32质子守恒关系式为: c(H +) = c(NH3· H 2O) + c(OH -)+3-++2-【例 5】(NH 4) 3PO 4 溶液: 基准物: H 2O 、NH 4 、 PO 4 得质子产物: H 3O (相差 1 个质子)即 H 、HPO 4-(相差 1 个质子)、 H 2PO 4 (相差 2 个质子)、 H 3PO 4(相差 3 个质子) -失质子产物 : NH 3·H 2O (相差 1 个质子)、 OH ( 相差 1 个质子 )质子守恒关系式为: c(H +) + c(HPO 42- ) + 2c(H 2PO 4- ) + 3c(H 3PO 4) = c(NH 3· H 2O) + c(OH - )4 .单一的酸式盐溶液【例 5】NaHPO 溶液: 基准- 得质子产物:++物:H O 、H POH O (相差 1 个质子)即H ;HPO242 24334(相差 1 个质子)失质子产物:2-3- (相差-HPO (相差 1 个质子)、 PO 2 个质子)、OH ( 相差 1 个44质子 ) 质子守恒关系式为: +3PO 4) = c(HPO 2-3-) + c(OH -)c(H ) + c(H 4 ) + 2c(PO 4【例 6】 (NH 4) 2HPO 4溶液 : 基 准 + 2- 得质子产物: + 1 个质子)即物: H 2O 、 NH 4 、 HPO 4 H 3O (相差 +- 1 个质子)、 HPO (相差 2 个质子) 失质子产物: NH ·H O (相差 1 个质子)、 H 、H PO (相差2 434 3 2PO 4 3- - 个质子 ) (相差 1 个质子)、 OH ( 相差 1质子守恒关系式为 + - ) + 2c(H PO) = c(NH ·HO) + c(PO3- ) + c(OH - ):c(H ) + c(HPO3 4 2 4 342【例 7】 NH 4HCO 3溶液基准+-得质子产物:++、H 2CO 3(相差 1 个质子)物: H 2O 、NH 4 、 HCO 3H 3O (相差 1 个质子)即 H2--失质子产物: NH · HO (相差 1 个质子)、CO(相差 1 个质子 )、OH( 相差 1个质子 )323质子守恒关系式为:+)+ c(H 2CO) = c(NH·H O) + c(CO 2- ) + c(OH - )c(H33325.多种盐的混合溶液【例 8】 CHCOONa 与 NaF 的混合液 :基准--物: H 2O 、 CHCOO 、 F33得质子产物: 3+相差 1 个质子)即+ 3个质子); HF (相差 1 个质子) H O( H ;CHCOOH (相差 1失质子产物: -相差 1个质子)质子守恒关系式为:+3COOH) + c(HF) = c(OH -)OH (c(H ) + c(CH6.酸碱反应后的混合溶液此类型混合溶液,应运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联立消去强酸或强碱离子后得到质子守恒变式。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三大守恒定律讲解例题

⑵相对较强的酸与相对较弱的碱溶液混合,因碱有剩余,
所得溶液为碱性;
⑶相对较弱的酸与相对较强的碱溶液混合,因酸有剩 余,所得溶液为酸性; ⑷若弱酸、弱碱混合,则考虑两者的相对强弱,混合后 的溶液可能也为酸性,碱性或中性。
【归纳】谁弱谁过量、谁弱显谁性、同强(弱)显中性
解题方法小结:
两种(或多种)物质相混合: 先考虑这两种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反应后溶液中剩 余的物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 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考虑生成的物质是什么,然 后按照只有一物质作溶质进行处理; 若溶液中同时存在能水解的盐和弱酸、弱碱,若不 特别注明则溶液通常显弱酸、弱碱的性质.
CH3COONa配成1 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 大 于c(Na+),对该混合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 ) A.c(H+)>c(OH-) B.c(CH3COOH)+c(CH3COO-)=0.2 mol· L-1 C.c(CH3COOH)>c(CH3COO-) D.c(CH3COO-)+c(OH-)=0.1 mol· L-1
1、二元的盐>一元的盐
2、水解的盐>双水解的盐 3、当溶液中存在水解的显性离子时,抑制盐的水解, 则该水解的离子浓度大
解题方法小结:
对于溶质单一型的溶液, 若溶质是弱酸或弱碱的考虑电离且电离是弱电离, 若溶质是盐考虑水解同样水解也是弱水解。 无论哪种情况都要考虑水的电离。
2.两种溶液混合后不同离子浓度的比较: 对策:①首先考虑电荷守恒;
【想一想】写出下列溶液的MBE。 1. NH4Cl溶液 C(Cl-) = C(NH4+) + C(NH3· H2O)
2.Na2S溶液
C(Na+) = 2[C(S2-) + C(HS-) + C(H2S)]
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三.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题型 1.单一溶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A、酸溶液或碱溶液 (1)H2S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
H+>HSO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32—>OH— (2)在0.1 mol/L的NH3·H2O溶液中,NH3·H2O、 NH4+、 OH-、 H+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NH3·H2O)>C(OH-)>C(NH4+)>C(H+)
BD 4ABDC.、、、在、ccc0c(((.(NNN1Naaama++++o))))+> =l=·Lcccc-(((1(HHH的H+CCCN)OO=Oa33H3c--))-()C>+H>OCccc3((O(溶HHO3+2液-HC))+>-O中)>cc3)(,(+OcO(下HHHc(-+-列C)))+O关232c系-()C式O正32-确) 的是:
3.物料守恒: 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
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 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如NaHCO3溶液中 c(Na+)=c(HCO3—)+c(CO32—)+c(H2CO3)
4.质子守恒: 例如在Na2CO3溶液中
c(OH—)=c(H+)+2c(H2CO3)+c(HCO3-)
2.把0.02 mol·L-1 HAc溶液与0.01 mol·L-1NaOH溶液等体 积混合,则混合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D) A、c(Ac-)>c(Na+) B、c(HAc)>c(Ac-) C、2c(H+)=c(Ac-)-c(HAc) D、c(HAc)+c(Ac-)=0.01 mol·L-1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技巧与方法

3COO结合生成CH
3COOH,因此:c(H+)+ c(CH
3COOH)= c(OH-)
③电荷守恒:任何溶液中都呈电中性,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和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和。在CH
3COONa溶液中:
-
c(CH
3COO)+ c(OH-)=c(Na+)+c(H+)
3COOH溶液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OH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CH
3COO-)>c(OH-)>c(H+)
D.中和体积与pH都相同的HCl溶液和CH
3COOH溶液所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相同[答案] C。
[解析] A中,生成Na
2CO
3溶液,CO
32-会发生水解,生成H CO
-
大小关系:c(Na+)= c(CH
3COO)>c(OH-)=c(H+)
c、当溶液呈酸性时的情形,溶质是CH
3COONa和CH
3COOH的混合情形,相当于CH
3COONa和CH
3COOH的混合溶液呈中性的基础上又加入了醋酸溶液。
-
大小关系:c(CH
3COO)>c(Na+)> c(H+)>c(OH-)
3COOH溶液混合而成-+-+
C.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c(CH
3COO)>c(Na)>c(OH)>c(H)-+
D.加入适量氨水,c(CH
3COO)一定大于c(Na)、c(NH
4+)之和
[答案]:A [解析]:此题的关键应注意题中的“酸性”两个字,选项B溶液NaOH与CH3COOH-
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溶液呈碱性;选项C:根据电荷守恒:c(CH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技巧.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1.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规律--(1)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步电离分析。
如H3PO4的溶液中,c(H+)>c(H2PO4)>c(HPO42) > c(PO43---)。
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如Na2CO3溶液中,c(Na+)>c(CO32)>c(OH)>-c(HCO3)。
(2)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则要注意分析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的影响。
如在①NH4Cl②CH3COONH4③NH4HSO4溶液中,c(NH4+)浓度的大小为③>①>②。
(3)如果题目中指明溶质只有一种物质(该溶质经常是可水解的盐),要首先考虑原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水解程度如何,水解后溶液显酸性还是显碱性。
(4)如果题目中指明是两种物质,则要考虑两种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有无剩余,剩余物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若恰好反应,则按照“溶质是一种物质”进行处理;若是混合溶液,应注意分析其电离、水解的相对强弱,进行综合分析。
(5)若题中全部使用的是“>”或“<”,应主要考虑电解质的强弱、水解的难易、各粒子个数的原有情况和变化情况(增多了还是减少了)。
(6)对于HA 和NaA的混合溶液(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A),在比较盐或酸的水解、电离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时,由于溶液中的Na+保持不变,若水解大于电离,则有c(HA) > c(Na+)>c(A) ,-显碱性;若电离大于水解,则有c(A) > c(Na+)> c(HA),显酸性。
若电离、水解完全相同(或不水解、--不电离),则c(HA) =c(Na+)=c(A),但无论是水解部分还是电离部分,都只能占c(HA) 或c(A)的百-分之几到百分之零点几,因此,由它们的酸或盐电离和水解所产生的c(H+) 或c(OH)都很小。
--【例1】把0.2 mol·L1的偏铝酸钠溶液和0.4 mol·L1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A.c(Cl)>c(Al3+)>c(Na+)>c(H+)>c(OH) B.c(Cl)>c(Al3+)>c(Na+)>c(OH)> c(H+)----C.c(Cl)> c(Na+) > c(Al3+) > c(H+) > c(OH) D.c(Na+)> c(Cl)> c(Al3+) > c(OH) > c(H+)【解析】偏铝酸钠与盐酸混合后,发生反应:NaAlO2+HCl+H2O===NaCl+Al(OH)3,显然,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与Al(OH)3进一步反应:Al(OH)3+3HCl=== AlCl3+ 3H2O,故反应后,溶液为AlCl3-与NaCl的混合溶液,Cl浓度最大,反应前后不变,故仍然最大,有部分Al存在于没有溶解的Al(OH)3沉淀中,若Al全部进入溶液中与Na+浓度相同,故c(Na+) > c(Al3+),由于AlCl3水解溶液呈酸性,-故c(H+) > c(OH),故正确答案为C。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题型归纳及解题策略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题型归纳及解题策略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题型归纳及解题策略福建霞浦宏翔高级中学(355100) 朱向阳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多年以来全国高考化学试卷几乎年年涉及。
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测试出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pH、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及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现结合07年各省市高考试题和模拟题谈谈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一、要建立正确一种的解题模式1.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思路:2.要养成认真、细致、严谨的解题习惯,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学会灵活运用常规的解题方法,例如:淘汰法、定量问题定性化、整体思维法等。
二、要注意掌握两个微弱观念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弱电解质电离的过程是可逆的、微弱的,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状态,对于多元弱酸的电离,可认为是分步电离,且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如在HS的水2 S HS-+H+,HS-S2-+H+,溶液中:H2O H++OH-,则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H+)>c(HS-) >c(S2-)>c(OH-)。
H22.盐的水解平衡在盐的水溶液中,弱酸根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都会发生水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水解平衡。
在平衡时,一般来说发生水解反应是微弱的。
多元弱酸根的阴离子的水解,可认为是分步进行的,且依次减弱,以第一步为主。
如在Na2CO 3溶液中存在的水解平衡是:CO 32-+H 2O HCO 3-+OH -,HCO 3-+H 2O H 2CO 3+OH -,则c(Na +)>c(CO 32-)>c(OH -)>c(HCO 3-)>c (H +)。
三、要全面理解三种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专题.doc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专题一、电离平衡理论和水解平衡理论1.电离理论:⑴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消耗的电解质及产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同时注意考虑水的电离的存在;例如NH3·H2O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分析】由于在NH3·H2O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NH3·H2O NH4++OH-,H2OH++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NH3·H2O)>c(OH-)>c(NH4+)>c(H+)。
⑵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主要以第一步电离为主;例如H2S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分析】由于H2S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2S HS-+H+,HS-S2-+H+,H2O H++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H2S)>c(H+)>c(HS-)>c(OH-)。
2.水解理论:⑴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因水解而损耗;如NaHCO3溶液中有:c(Na+)>c(HCO3-)。
⑵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因此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及产生H+的(或OH-)也是微量,但由于水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的存在,所以水解后的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的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例如(NH4)2SO4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c(NH4+)>c(SO42-)>c(H+)>c(NH3·H2O)>c(OH-)。
(3)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主要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例如: Na2CO3溶液中水解平衡为:CO32-+H2O HCO3-+OH-,H2O+HCO3-H2CO3+OH-,所以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的关系为:c(CO32-)>c(HCO3-)。
二、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如NaHCO3溶液中:n(Na+)+n(H+)=n(HCO3-)+2n(CO32-)+n(OH-)推出:c(Na+)+c(H+)=c(HCO3-)+2c(CO32-)+c(OH-)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题型归纳及解题策略福建霞浦宏翔高级中学(355100) 朱向阳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多年以来全国高考化学试卷几乎年年涉及。
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测试出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pH、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及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现结合07年各省市高考试题和模拟题谈谈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一、要建立正确一种的解题模式1.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思路:2.要养成认真、细致、严谨的解题习惯,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学会灵活运用常规的解题方法,例如:淘汰法、定量问题定性化、整体思维法等。
二、要注意掌握两个微弱观念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弱电解质电离的过程是可逆的、微弱的,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状态,对于多元弱酸的电离,可认为是分步电离,且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如在H2S的水溶液中:H2S HS-+H+,HS-S2-+H+,H2O H++OH-,则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H+)>c(HS-) >c(S2-)>c(OH-)。
2.盐的水解平衡在盐的水溶液中,弱酸根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都会发生水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水解平衡。
在平衡时,一般来说发生水解反应是微弱的。
多元弱酸根的阴离子的水解,可认为是分步进行的,且依次减弱,以第一步为主。
如在Na 2CO3溶液中存在的水解平衡是:CO32-+H2O HCO3-+OH-,HCO3-+H2O H2CO3+OH-,则c(Na+)>c(CO32-)>c(OH-)>c(HCO3-)>c(H+)。
三、要全面理解三种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例如:NaHCO3溶液中:n(Na+)+n(H+)=n(HCO3-)+2n(CO32-)+n(OH-)推出:c(Na+)+c(H+)=c(HCO3-)+2c(CO32-)+c(OH-)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例如:NaHCO3溶液中n(Na+):n(C)=1:1,推出:c(Na+)=c(HCO3-)+c(CO32-)+c(H2CO3)3.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H+)的物质的量应相等。
例如:在NH4HCO3溶液中H3O+、H2CO3为得到质子后的产物;NH3、OH-、CO32-为失去质子后的产物,故有以下关系:c(H3O+)+c(H2CO3)=c(NH3)+c(OH-)+c(CO32-)。
以上三种守恒是解题的关键,对于这一类题的如何切入、如何展开、如何防止漏洞的出现等只有通过平时的练习认真总结,形成技能,才能很好地解这一类型的题。
四、要熟悉常见题型与对策1.单一溶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①强酸、强碱、强酸强碱盐溶液对策:只考虑电解质的电离与水的电离。
如H2SO4溶液中, c(H+)=2c(SO42-)+c(OH-)。
②弱酸或弱碱溶液对策:只考虑电离。
如在H3PO4溶液中,要考虑它是多步电离:c(H+)>c(H2PO4-)>c(HPO42-)>c(PO43-)。
③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对策:考虑弱酸根的分步水解。
如在Na2CO3溶液中c(Na+)>c(CO32-)>c(OH-)>c(HCO3-)。
④酸式盐要考虑电离和水解谁为主对策:a.电离为主的NaHSO3、NaH2PO4溶液呈酸性,如NaHSO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HSO3-)>c(H+)>c(SO32-) >c(OH-)b.水解为主的NaHCO3、NaH2PO4、NaHS溶液,呈碱性如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HCO3-)>c(OH-)>c(CO32-) >c(H+)【例1】(07年福建)在Na2S溶液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 A.c(Na+)>c(S2-)>c(OH-)>c(HS-) B.c(Na+)+c(H+)=c(HS-)+2c(S2-)+c(OH-)C.c(Na+)=2c(HS-)+2c(S2-)+2c(H2S) D.c(OH-)=c(H+) + c(HS-)+ 2c(H2S)【解析】本题属于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题,依上述对策结合守恒关系知:A中多元弱酸根分步水解第一步为主,后面一步仍然有OH-出来,所以c(OH-)>c(S2-),A错。
B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根据物料守恒可得,D 根据质子守恒可得出。
【答案】A【点评】充分利用三个守恒,解题熟练了,这类题目就可以提高成功率。
【迁移·体验】1.(07江西)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c(Cl-)>c(NH4+)>c(H+)>c(OH-) B.c(NH4+)>c(Cl-)>c(H+)>c(OH-)C.c(Cl-)=c(NH4+)>c(H+)=c(OH-) D.c(NH4+)=c(Cl-)>c(H+)>c(OH-)2.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对策:①首先考虑电荷守恒,如盐酸和氨水混合,谁过量均有c(NH4+)+c (H+)=c(Cl-)+c(OH-)②然后考虑离子间的反应;③再次酸、碱混合时考虑是完全反应还是一种过量;④若是等物质的量混合时要考虑是电离为主还是水解为主ⅠCH3COOH与CH3COONa,NH3·H2O与NH4Cl 溶液混合电离大于水解ⅡHClO与NaClO,HCN与NaCN溶液混合水解大于电离【例2】(07年高考理综四川)在25 ℃时,将pH = 11的NaOH溶液与pH = 3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c(Na+) = c(CH3COO-)+c(CH3COOH) B.c(H+) = c(CH3COO-)+c(O H-)C.c(Na+)>c(CH3COO-)>c(OH-)>c(H+) D.c(CH3COO-)>c(Na+)>c (H+)>c(OH-)【解析】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混合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pH=11 的NaOH 溶液中c(OH-)=10-3mol·L-1,而pH=3 的CH3COOH溶液中c(H+)= 10-3mol·L-1,因此将pH=11 的NaOH 溶液与pH=3 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二者溶液中已存在的OH-与H+恰好完全反应,又因为CH3COOH是弱酸在溶液中并没有完全电离,因此随反应的进行CH3COOH又会不断的电离生成H+,也就是说而这反应后混合溶液中任存在大量的CH3COOH,即溶液显酸性。
因此溶液中c(H+)>c(OH-),且c (CH3COO-)>c(Na+),即D选项是正确的。
其中B选项应为c(H+) +c (Na+)==c(CH3COO-)+c(OH一)。
【答案】D【易错提醒】对于二者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判断错误而错选其他选项。
【例3】(07年高考理综天津)草酸是二元中弱酸,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
常温下,向10 mL 0.01 mol·L-1 NaHC2O4溶液中滴加0.01 mol·L-1 NaOH溶液,随着NaOH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V(NaOH) = 0时,c(H+) = 1×10-2 mol·L-1B.V ( N a O H )<1 0m C.V(NaOH) = 10 mL时,c(H+) = 1×10-7 mol·L-1 D.V ( N a O H )>1 0【解析】本题以中和滴定为载体考查了考生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的比较方法的掌握程度【答案】D【迁移·体验】2.(07年高考广东化学)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0.1 mol/L Na 2CO 3溶液:c (OH -)=c (HCO 3-)+c (H +)+2c (H 2CO 3) B.0.1 mo l /N H 4C l 溶液:c (N )=c (Cl -) C .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 (Na +)>c (CH 3CO O -)>c (H +)>c (OH -) D .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 =5的混合溶液:c (Na +)=c (NO 3-) 3.(07年高考江苏)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0.1 mol ·L -1 HCOOH 溶液中:c (HCOO -)+c (OH -) = c (H +) B.1 L 0.1 m o l·L -1u S O 4C .0.1mo l ·L -1N aH C O 3溶液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 和弱酸HX 混合后的溶液中:c (Na +)>c (H X)>c (X -)>c (H +)>c (OH -) 4.(07年海门)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 .10mL0.1mol/L 氨水与10mL0.1mol/L 盐酸混合:c(Cl -)>c(NH 4+)>c(OH -)>c(H +) B .10mL0.1mol/LNH 4Cl 溶液5mL0.2mol/L NaOH 溶液混合:c(Na +)=c(Cl -)>c(OH -)>c(H +)C .10mL0.1mol/LCH 3COOH 溶液与5mL0.2mol/L NaOH 溶液混合:c(Na +)=c(CH 3COO -)>c(OH -)>c(H +) D .0mL0.1mol/LCH 3COONa 溶液与6mL1mol/L 盐酸混合:c(Cl -)>c(Na +)>c(OH -)>c(H +) 5.(07年长沙)在25mL0.1mol /L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 /L 醋酸溶液,曲线如下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比较正确的是( )A .在A 、B 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c(Na +)>c(CH 3COO -)>c(OH -)>c(H +) B .在B 点,a>12.5,且有c(Na +) = c(CH 3COO -) = c(OH -) = c(H +)C .在C 点,c(CH 3COO -)> c(Na +)>c(H +)>c(OH -)D .在D 点,c(CH 3COO -) + c(CH 3COOH) >2c(Na +) 3.在一“同”下的情况(1)同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对策:首先确定溶液中电解质的种类,然后再分析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和盐类水解程度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