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古树名木知识
古树,名木的概念以及古树,名木保护管理

古树,名木的概念以及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一)古树名木的管理部门和保护管理原则根据《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
其中树龄在300年以上或者特别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以及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古树名木,为一级古树名木;其余为二级古树名木。
1.古树名木的管理部门根据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对古树名木的管理实行分级分部门管理的体制。
即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城市人民政府及其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
2.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原则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实行专业养护部门保护管理和单位、个人保护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具体保护管理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分工是:生长在城市园林绿化专业养护管理部门管理的绿地、公园等的古树名木,由城市园林绿化专业养护管理部门保护管理;生长在铁路、公路、河道用地范围内的古树名木,由铁路、公路、河道管理部门保护管理;生长在风景名胜区的古树名木,由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保护管理;散生在各单位管理界内及个人庭院中的古树名木,由所在单位和个人保护管理。
变更古树名木养护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到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养护责任转移手续。
(二)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措施根据《城市绿化条例》《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措施主要包括:1.建立古树名木的确认、备案和档案制度城市人民政府的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古树名木进行调查、鉴定、定级、登记、编号,并建立档案和设立标志。
一级古树名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二级古树名木由城市人民政府确认,直辖市以外的城市报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古树名木保护常识

古树名木保护常识
古树名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心中的珍宝,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古树名木保护的常识。
我们应该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价值。
古树名木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更是文化遗产的象征。
它们代表着历史和传统,承载着人们对过去岁月的回忆。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古树名木,不轻易砍伐或破坏它们。
我们要了解古树名木的生态价值。
古树名木往往是生态系统的核心,它们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它们还能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保持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
因此,保护古树名木不仅是保护自然环境的需要,也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
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古树名木。
首先,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古树名木的保护范围和标准。
其次,加强监管力度,对于砍伐或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进行处罚。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意识,培养大家的环保意识。
保护古树名木还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企业、学校和民众都应该积极参与,共同保护古树名木。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支持,企业可以履行社会责任,学校可以加强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而民众则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活动或少量捐款等方式来
支持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古树名木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我们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让这些宝贵的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让它们继续为人类和自然界做出贡献。
让我们携手保护古树名木,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古树名木冷知识

古树名木冷知识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人类历史的见证,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我国,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古树名木的冷知识,以及我国是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自然遗产的。
一、古树名木的定义与价值古树名木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具有较高生态、经济、文化和遗传多样性的树木。
它们在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农田土壤保持、城市绿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古树名木还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被誉为“活化石”、“绿色古董”。
二、古树名木的分布与保护在我国,古树名木分布广泛,涵盖了全国各地。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对古树名木进行分级管理。
此外,还开展了古树名木的普查、挂牌、养护等工作,确保这些树木得到妥善保护。
三、古树名木的冷知识1.古树名木的寿命:古树名木的寿命远超人类历史,有的甚至达到了几千年。
这得益于它们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2.古树名木的奇特性:许多古树名木形态奇特,如“抱石而生”、“空中楼阁”等,堪称大自然的杰作。
3.与历史名人的关联:许多古树名木与历史名人有着不解之缘,如秦始皇陵旁的千年古柏,传说是秦始皇亲手所植。
四、我国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1.政策法规: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2.普查与评估:定期开展古树名木的普查、评估工作,掌握古树名木的资源状况,为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3.养护与管理:加强对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防止人为和自然因素导致的损害。
如修剪病虫害、支撑加固、设置保护设施等。
4.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网络、实地参观等方式,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五、总结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古树名木——湖湘大地的瑰宝

文/唐滔湖湘大地,物华天宝。
一株株古树苍劲挺拔,成为自然的风景,历史的印记,人间的瑰宝。
据调查,全省现有古树名木近20 万株(不含自然保护区),已建档的古树名木172221 株,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1907 株,树龄300-499年的二级古树10689株,树龄100-299年的三级古树159583株,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名木42株。
从树木组成来看,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古树有银杉、银杏、资源冷杉、南方红豆杉、水杉、水松、珙桐、钟萼木等8 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有大叶榉等20 种;属于省级保护的有青檀等20种,分布在67科、165属,共335种。
从地域分布看,除自然保护区外,95% 以上分布在乡镇及村寨周边的风水林中。
全省目前发现树龄最大的古树是位于东安县的一株古银杏,树龄达到2500 年。
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重要纪念意义的名木有毛泽东在浏阳市栽植的板栗树、南岳衡山受戒入佛门的银杏树、岳麓山麓山寺观音阁门前的“六朝松”等。
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湖南省政府和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先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工作,印发了《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通知》,制定了《湖南省林木绿地认养认建管理暂行办法》和《古树名木保护和养护技术规程》,规范了古树名木保护和养护的技术标准,有的还设立了古树名木保护基金,成立了古树名木保护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一系列的行动,提高了人们的保护意识,使全省的古树名木有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图片中这棵松树是六朝(南北朝)时栽植的,位于长沙市麓山景区麓山寺的观音阁前,是岳麓山植物界中的“元老”,树高9 米,胸径88 厘米,冠幅1000 平方米,在风云变幻中挺立了1700 年。
据史料记载,麓山寺建于西晋泰始四年(268 年),是长沙最早的佛教寺院。
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云:“塔级宫墙壮丽故,香厨松道清凉俱”,写的正是此树。
古树名木定义

古树名木定义古树名木是指那些树龄较高、形态巨大、生理功用优良、历经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呈现出特定历史、文化内涵和生态价值的树木。
古树名木见证了岁月的流转,记录下了许多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是自然生态和人类文明的结晶。
古树名木有很高的生态价值。
它们具有保护土壤、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源等作用,可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保障生态安全。
古树名木也是物种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许多生物提供栖息、繁衍和食源环境,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树名木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它们承载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沉淀、文化传承和精神共鸣,寄托着人们对家乡故土的眷恋和文化情感的追求,是人类文明和自然环境交融的重要见证。
古树名木在传统文化中也有着极高的地位,被诗人吟咏、文人题咏,成为文化资源和文化符号。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特点,古树名木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如大乔古松、千年古桐、千年古樟、珍稀吉祥树、民族信仰树等,每个类别古树名木都有着独特的形态和价值。
例如,中国著名的松岭古松是我国茂名市境内的千年古松,高20余米,树干巨粗,冠幅宽广,寿命已超过1300年,是中国南方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松之一。
另外,广西灵渠千年古樟是一株高大、树干粗壮的古树,树龄已超过1000年,传说中是元末明初黄巾军张角在这里发展势力时栽下的,古樟树形美丽,枝叶繁茂,历史悠久,成为当地的重要景点。
古树名木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政府、社会、科研和公众的共同参与。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古树名木保护制度,并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管理、保护和维护。
同时,社会应以绿色发展为主题,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科研机构应开展深入的古树名木调查、科研和数据收集工作,为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公众应积极参与到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维护中,营造爱护自然、珍惜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总之,古树名木是自然环境和人文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见证,具有极高的生态和文化价值。
古树名木分级

古树名木分级古树名木是指树龄较长、形态美观、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树木。
在我国,古树名木被广泛认为是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古树名木,我国将其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和乡级。
国家级古树名木是指树龄超过300年,或者树高超过20米,或者树冠直径超过15米,或者树干周长超过5米的树木。
这些古树名木通常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是国家级重点保护对象。
例如,位于湖南省的岳阳楼大槐树就是一棵国家级古树名木,它的树龄已经超过1000年,是中国最古老的大槐树之一。
省级古树名木是指树龄超过200年,或者树高超过15米,或者树冠直径超过10米,或者树干周长超过4米的树木。
这些古树名木通常具有重要的地方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是省级重点保护对象。
例如,位于江苏省的盐城市大丰区的“千年古樟”就是一棵省级古树名木,它的树龄已经超过1200年,是中国最古老的樟树之一。
市级古树名木是指树龄超过100年,或者树高超过10米,或者树冠直径超过8米,或者树干周长超过3米的树木。
这些古树名木通常具有重要的地方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是市级重点保护对象。
例如,位于北京市的颐和园内的“万寿松”就是一棵市级古树名木,它的树龄已经超过500年,是颐和园内最古老的松树之一。
县级古树名木是指树龄超过50年,或者树高超过8米,或者树冠直径超过6米,或者树干周长超过2米的树木。
这些古树名木通常具有重要的地方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是县级重点保护对象。
例如,位于浙江省的桐乡市的“千年古梅”就是一棵县级古树名木,它的树龄已经超过1000年,是中国最古老的梅树之一。
乡级古树名木是指树龄超过30年,或者树高超过5米,或者树冠直径超过4米,或者树干周长超过1.5米的树木。
这些古树名木通常具有重要的地方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是乡级重点保护对象。
例如,位于江苏省的如皋市的“千年古槐”就是一棵乡级古树名木,它的树龄已经超过1000年,是中国最古老的槐树之一。
我国古树名木分布及保护

我国古树名木分布及山区古树名木保护古树名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定义为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或社会意义的木本植物。
其中,主要树种有:柏树类、白皮松、七叶树、银杏、国槐、油松、楸树、珙桐等。
(北海公园白袍将军)我国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因此,古树名木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许多是国家级文物,世界闻名,有的以姿态奇特,观赏价值极高而闻名。
但是由于受自然地理环境、人文习俗、历史变迁及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古树名木分布极不均衡。
1.区域分布我国古树名木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吉林、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四川、陕西、青海十一省(区、市)。
其中,湖北、山东最多,分别占全国古树名木总量的27.5%和23.4%。
国家一级古树主要分布在山东、四川、浙江、江西、河北、广西、福建等省,以山东省最多,有10384株,占一级古树的20.3%。
国家二级古树,主要分布在陕西、山东、浙江、内蒙古、江西等省,以陕西省最多,有582282株,占二级古树的55.8%。
国家三级古树主要分布在湖北、山东、浙江、湖南、吉林、江西、青海等省,以湖北最多,有777988株,占三级古树的44.4%。
国家级名木主要分布在重庆、北京、江苏、四川、河北、浙江等省,以重庆最多,拥有2107株,占全国名木的36.6%。
2.生长位置从古树名木生长的位置分布看,全国的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农村。
据28个省(区、市)统计,农村古树名木占94.4%。
湖北、吉林、青海、内蒙古、山东、重庆、江西、浙江、山西、贵州、河南、湖南等省(区)95%以上的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农村;而黑龙江、辽宁、上海、广西、北京等省(区、市)50%以上的古树名木生长在城市。
就我国古树名木生长的具体位置看,根据28个省(区、市)的2834537株古树名木统计,生长在山坡、路旁、村旁、水旁、公园、荒山、地头的古树名木2536587株,占古树名木总量的89.5%;生长在单位庭院的古树名木73357株,占古树名木总量的2.6%;生长在个人宅院的古树名木72060株,占古树名木总量的2.5%;生长在寺院的古树名木152533株,占古树名木总量的5.4%。
古树名木保护常识

古树名木保护常识
古树名木是指树龄较长,生长良好,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树木。
保护古树名木是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树名木保护常识:
1. 保护意识: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的重要性和价值的认识,避免对古树名木的滥砍滥伐。
2. 法律法规保护:各国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古树名木,熟悉并遵守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是保护古树名木的基础。
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古树名木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4. 定期修剪:古树名木的修剪应遵循科学原则,保留树的原貌,不过度修剪,避免对树木造成损伤。
5. 病虫害防治:古树名木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合理使用环保的药剂进行预防和治理。
6. 保护措施:制定保护计划,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古树名木,如建立保护区,设置警示标志等。
7. 文化价值保护:古树名木通常有着历史和文化意义,保护这些树木也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需要重视和保护其文化价值。
8. 教育宣传: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宣传,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对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视,让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总之,保护古树名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保护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的保护,定期检查和维护,以及加强教育宣传,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些宝贵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
古树是活着的古董,是有生命的国宝。
我国的古树分布之广,树种之多,树龄之长,数量之大,均为世界罕见,极应保护,深入研究,使之永葆青春,永放光彩。
什么是古树、名木?
古树是指凡达100年树龄者即可称为古树。
名木是指具有历史意义、文化科学意义或其他社会影响而闻名的树木。
其中,有的以姿态奇特,观赏价值极高而闻名,如黄山的“迎客松”、泰山的“卧龙松”,北京市中山公园的“槐柏合抱”等等;有的以历史事件而闻名,如北京市景山公园内原崇祯皇帝上吊的槐树(现已无存);有的以奇闻轶事而闻名,如北京市孔庙的侧柏,传说其枝条曾将权奸魏忠贤的帽子碰掉而大快人心,故后人称之为“除奸柏”等等。
古树、名木往往一身而二任,当然也有名木不古或古树未名的,都应引起重视,加以保护和研究。
一、保护和研究古树、名木的意义
1、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例如我国传说有周柏、秦松、汉槐、隋梅、唐杏(银杏)唐樟等均可作为历史的见证,当然对这些古树应进一步考察核实其年代;景山上崇祯皇帝上吊的古槐(目前之槐已非原树)是记载农民起义军伟大作用的丰碑;北京颐和园东宫门内有两排古柏,八国联军火烧颐和园时曾被烧烤,靠近建筑物的一面从此没有树皮,他是帝国主义侵华罪行的记录。
2、为文化艺术增添光彩不少古树名木曾使历代文人、学士为之倾倒,吟咏抒怀。
它在文化史上有其独特的作用。
例如“扬州八怪”中的李蝉,曾有名画《五大夫松》,是泰山名木的艺术再现。
此类为古树而作的诗画,为数极多,都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3、古树名木是历代陵园、名胜古迹的佳景之一它们苍劲古雅,姿态奇特,使万千中外游客留涟忘返,如北京天坛公园的“九龙柏”,团城上的“遮荫侯”,香山公园的“白松堂”,戒台寺“活动松”……等等,它们把祖国的山河装点得更加美丽多娇。
又如陕西黄陵“轩辕庙”内有二棵古柏,一棵是“黄帝手植柏”,柏高近20m,下围周长10m,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古柏之一。
另一棵叫“挂甲柏”,枝干“斑痕累累,纵横成行,柏液渗出,晶莹奇目。
”游客无不称奇,相传为汉武帝挂甲所致。
这两棵古柏虽然年代久远,但至今仍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毫无老态,此等奇景,堪称世界无双。
4、古树是研究古自然史的重要资料其复杂的年轮结构,常能反映过去气候的变化情况。
5、古树对于研究树木生理具有特殊意义树木的生长周期很长,相比之下人的寿命却短的多,对它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规律我们无法用跟踪的方法加以研究,古树的存在就把树木生长、发育在时间上的顺序展现为空间上的排列,使我们能以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树木作为研究对象,从中发现该树种从生到死的总规律。
6、古树对于树种规划,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古树多为乡土树种,对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很高的适应性,因此古树是树种规划的最好依据。
例如对于干旱瘠薄的北京市郊区种什么树合适?三十年来曾三易主张:解放初期认为刺槐比较合适,不久证明它虽然耐干旱,幼年速生,但对土壤肥力反映敏感,很快出现生长停滞,长不成材;六十年代认为油松最有希望,解放初期造的油松林当时正处于速生阶段,山坡上一片葱翠令人喜爱,但到七十年代也开始平顶分杈,生长衰退;这时才发现,幼年时并不速生的侧柏、桧柏却能稳定生长。
北京的古树中恰以侧柏及桧柏最多,故宫和中山公园都有几百株古侧柏和桧柏,这说明它是经受了历史考验的北京地区的适生树种。
如果早日领悟了这个道理,在树种选择中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二、古树、名木的调查、登记、存档
古树、名木是我国的活文物,是无价之宝,各省市应组织专人进行细致的调查,摸清我国的古树资源。
调查内容:树种、树龄、树高、冠幅、胸径、生长势、生长地的环境(土壤、气候等情况)以及对观赏性研究价值、养护措施等。
同时还应搜集有关古树的历史及其他资料,如:有关古树的诗、画、图片及神话传说等等。
总之,群策群力逐步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古树资源档案(很好的旅游资源)。
在调查、分级的基础上,要进行分级养护管理,对于生长一般,观赏及研究价值不大的,可视具体条件实施一般的养护管理,对于年代久远,树姿奇特兼有观赏价值和文史及其他研究价值的,应拨专款、派专人养护,并随时记录备案。
三、古树、名木复壮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古树是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生长的结果,一旦死亡则无法再现,因此我们应该非常重视古树的复壮与养护管理。
1、古树的复壮措施据北京市园林科研所的研究,北京市公园古松柏生长衰弱的根本原因,是土壤密实度过高,透气性不良。
针对这个原因,他们采取了埋树条或埋树条与铺草皮和铺梯形砖相结合,并加设保护性栅栏的措施:
1)埋条法分放射沟埋条和长沟埋条:
前者在树冠投影外侧挖放射状沟4~12条,每条沟长120cm左右,宽为40~70cm,深80cm。
沟内先垫放10cm厚的松土,再把剪好的苹果、海棠、紫穗棠等树枝缚成捆,平铺一层,每捆直径20cm左右,上撒少量松土,同时施入粉碎的麻酱渣和尿素,每沟施麻酱渣1kg、尿素50g,为了补充磷肥可放少量动物骨头和贝壳等物,覆土10cm后放第二层树枝捆,最后覆盖踏平。
如果株行距大,也可以采用长沟埋条。
沟宽70~80cm,深80cm,长200cm左右,然后分层埋树条施肥、覆盖踏平。
应注意埋条的地方不能低,以免积水。
2)地面铺梯形砖和草皮下层作法与上述措施相同,在地面上铺置上大下小的特制梯形砖,砖与砖之间不勾缝,留有通气道,下面用石灰砂浆衬砌,砂浆用石灰、砂
子、锯末配制比例为1﹕1﹕0.5。
同时还可以在埋树条的上面种上花草,并围栏杆禁止游人践踏,或在其上铺带孔的或有空花条纹的水泥砖或铺铁筛盖。
此法对古树复壮都有良好的作用。
3)换土古树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生长在一个地方,土壤里肥分有限,常呈现缺肥症状;再加上人为踩实,通气不良,排水也不好,对根系生长极为不利。
因此造成古树地上部分日益蔫缩的状态。
北京市故宫园林科从1962年起开始用换土的办法抢救古树,使老树复壮。
如1962年在皇极门内宁寿门外有一古松,幼芽蔫缩,叶子枯黄,好似被火烧焦一般。
职工们在树冠投影范围内,对大的主根部分进行换土。
换土时深挖半米(随时将暴露出来的根用浸湿的草袋子盖上),以原来的旧土与沙土、腐叶土、大粪、锯末、少量化肥混合均匀之后填埋其上。
换土半年之后,这株古松重新长出新梢,地下部分长出2~3cm的须根,终于死而复生。
以后他们又换过几株,效果都很好。
如1975年又将一株趋于死亡的古松救活,这棵树换土时深挖达一米半,面积也超出了树冠投影部分。
同时挖深达4米的排水沟,下层填以大卵石,中层填以碎石和粗砂,上面以细砂和园土填平,使排水顺畅。
目前,故宫里凡是经过换土的古松,均已返老还童,郁郁葱葱,很有生气。
此法很值得学习推广。
2、养护管理措施
1)支架支撑古树由于年代久远,主干或有中空,主枝常有死亡,造成树冠失去均衡,树体容易倾斜;又因树体衰老,枝条容易下垂,因而需用他物支撑。
如北京故宫御花园的龙爪槐,皇极门内的古松均用棚架式支撑。
2)堵树洞方法见前一章。
3)设避雷针据调查千年银杏大部分曾遭过雷击,严重影响树势,有的在雷击有因未采取补救措施甚至很快死亡。
所以,高大的古树应加避雷针。
如果遭受雷击,应立即将伤口刮平,涂上保护剂,并堵好树洞。
4)防治病虫害古树衰老,容易招虫致病,加速死亡。
北京天坛公园因抓紧防治天牛,保护了古柏。
他们的经验是:掌握天牛每年三月中旬左右要从树内到树皮上产卵的时机,往古柏上打223乳剂,工人称为“封树”。
5)灌水、松土、施肥,春季、夏季灌水防旱,秋季、冬季浇水防冻,灌水后应松土,一方面保墒,同时增加通透性。
古树的施肥方法各异,可以在树冠投影部分开沟(深)0.3m、宽0.7m,长2m或者深0.7m、宽1m,长2m),沟内施腐殖土加粪稀,有的施化肥,有的在沟内施马蹄掌或酱渣(油粕饼)。
6)树体喷水由于城市空气浮尘污染,古树树体截留灰尘极多,影响观赏效果和光合作用。
北京市北海公园和中山公园常用喷水方法加以清洗。
此项措施费工费水,只在重点区采用。
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研究是个新的问题,也是一个相当紧迫急待解决的问题。
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实验、研究,为保护古树、名木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