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聚中医护理方案

积聚中医护理方案
积聚中医护理方案

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方案

(试行)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湿热内阻证:皮目黄染,黄色鲜明,恶心或呕吐,口干苦或口臭,胁肋灼痛,或纳呆,或腹胀,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畅,舌苔黄腻。

(二)肝脾血瘀证:胁痛如刺,痛处不移,朱砂掌,或蜘蛛痣色暗,或毛细血管扩张,胁下积块,胁肋久痛,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

(三)肝郁脾虚证:胁肋胀痛或窜痛,急躁易怒,喜太息,口干口苦,或咽部有异物感,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满,腹胀,嗳气,乳房胀痛或结块,便溏,舌质淡红,苔薄黄或薄白。

(四)脾虚湿盛证: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满,便溏或黏滞不爽,腹胀,气短,乏力,恶心或呕吐,自汗,口淡不欲饮,面色萎黄,舌质淡或齿痕多,舌苔薄白或腻。

(五)肝肾阴虚证:腰痛或腰酸膝软,眼干涩,五心烦热或低热,耳鸣,耳聋,头晕,眼花,胁肋隐痛,劳累加重,口干咽燥,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少苔。

(六)脾肾阳虚证:五更泄,腰痛或腰酸腿软,阳痿,早泄,耳鸣,耳聋,形寒肢冷,小便清长或夜尿频数,舌质淡胖,苔润。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胁痛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的时间、伴随症状以及与气候、饮食、情志、劳倦的关系,避免疼痛的诱发因素。

2.病室宜安静,减少外界不良刺激,疼痛发作时卧床休息。

3.遵医嘱局部中药离子导入。

4.遵医嘱药熨,热熨疼痛部位。湿热内阻证不宜此法。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肝俞、章门、阳陵泉等穴。

6.遵医嘱肝病治疗仪治疗。

(二)腹胀

1.观察腹胀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观察腹胀发作的规律,定期测量腹围及体重。避免腹胀发作的诱因,如饮食过饱、低钾等。

2.保持大便通畅,予腹部按摩,顺时针方向环形按摩,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便秘者遵医嘱保留灌肠。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穴。

4.遵医嘱药熨,热熨腹部。湿热内阻证不宜此法。

5.遵医嘱艾灸,取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湿热内阻、肝肾阴虚发热者忌用此法。

6.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肝、胃、大肠等穴。

(三)黄疸

1.密切观察黄疸伴随症状,加强巡视。如果患者出现黄疸迅速加深,伴高热、腹水、神志恍惚、烦躁等急黄证,及时报告医师,积极配合抢救。

2.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遵医嘱口服通便药物,禁止使用碱性液体灌肠。

3.并发皮肤瘙痒时,指导患者着棉质宽松透气衣裤,保持个人卫生,避免用力抓挠,防止皮肤破溃,洗澡时禁用肥皂或浴液等碱性用品。

4.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5.遵医嘱中药全结肠灌洗。

6.遵医嘱中药熏洗。

(四)纳呆

1.观察患者饮食情况、口腔气味、口中感觉、伴随症状及舌质舌苔的变化,保持口腔清洁。

2.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及时清除呕吐物、排泄物,避免不良气味刺激。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脾俞、中脘等穴。

4.遵医嘱艾灸,取脾俞、中脘、足三里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1)合并食管静脉曲张者中药汤剂宜温服。

(2)脾虚湿盛者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频服;湿热内阻者中药宜温服。

(3)其他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2.中药保留灌肠(详见附录2)。

3.中药离子导入(详见附录2)。

4.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5.艾灸(详见附录2)。

6.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7.中药全结肠灌洗(详见附录2)。

8.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9.药熨法(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保持病室整洁,空气清新,起居有常,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2.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戒酒,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3.在医师指导下用药,避免加重肝脏负担和肝功能损害。

(二)饮食指导

1.湿热内阻证:饮食宜偏凉,宜食清热利湿类的食品,如西瓜、梨子、番茄、藕、冬瓜、苦瓜、黄瓜、薏苡仁、绿豆、赤小豆、鲤鱼等。

2.肝脾血瘀证:饮食宜稀软,宜食理气活血化瘀的食品,如金桔、柚子、橙子、扁豆、萝卜、山楂等。

3.肝郁脾虚证:宜食疏肝健脾的食品,如山楂、山药、扁豆、黑鱼、黑豆、莲藕等。

4.脾虚湿盛证:宜食健脾利湿的食品,如红枣、山药、莲子、薏苡仁、甘薯、鲤鱼、鲫鱼、赤小豆等。

5.肝肾阴虚证:宜食滋补肝肾的食品,如百合、枸杞、栗子、木耳、鸭肉、甲鱼、瘦肉等。

6.脾肾阳虚证:宜食温补脾肾的食品,如韭菜、胡桃、山药、羊肉、牛肉、鸡肉等。

7.饮食原则:清淡、易消化低脂半流饮食,不食山芋、土豆等胀气食物,勿暴饮暴食,忌食生冷辛辣、煎炸油腻、粗硬之品,禁烟酒。并发肝性脑病者予低蛋白饮食,禁食动物蛋白;长期使用利尿剂者,摄入含钾高的食物,如柑橘、橘汁、蘑菇等。

(三)情志调理

1.对于焦虑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针对病情恰当解释,使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不思少虑,防止思多伤脾。

2.对于恐惧或急躁易怒的患者,加强与患者沟通,介绍成功病例,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向患者说明疾病和情志的关系,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采用移情易性、澄心静志疗法,以疏导情志,稳定情绪。

3.对于情绪低落或悲观失望的患者,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多与家人、同事、朋友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争取社会支持,以利康复。

4.病情稳定时,进行体育锻炼,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

五、护理难点

(一)服药的依从性差

解决思路: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抗病毒等综合治疗的必要性,强调自行停药、减量后对身体的危害。

2.定期门诊复查及追踪回访,督促患者坚持治疗。

3.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二)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难以纠正

解决思路:

1.加强健康教育,宣传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督促患者自觉戒除,逐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2.介绍饮食调护方法,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专业营养师给予康复治疗与指导,帮助患者制定食谱,并督促执行。

3.定期追踪回访,督促患者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护。

4.必要时对嗜酒患者进行强制戒酒。

六、护理效果评价

附: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ID:文化程度: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否□证候诊断:湿热内阻证□肝脾血瘀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完成日期护士长签字:

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应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规范优势病种中医护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二、实施目标 到2015年1月医院每个病区均实施相应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全院 实施中医护理方案数达到20个以上,每个病种完成病例20-30例(不 足者按实际收治病例数实施)。 三、实施步骤 1、培训、考核阶段:2014.6—2014.12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全院培 训及科室培训,进行培训效果考核,达到相关人员熟练掌握方案的应用。 2、实施阶段:2015.1—2015.6各科室对所收治病人第一诊断为相 应病种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同时做好数据收集工作。 3、效果评价分析阶段:2015.6.1—2015.6.15对所实施病种中医护 理方案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四、重点内容 1、进行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提高护理

人员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能力。 2、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结合医院实际,选择20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分科室进行实施。 3、加强医护配合,重点落实辨证施护及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提高中医护理效果。 4、收集数据,对实施的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效果总结分析。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全院医护人员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医护理效果的重要性,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确保中医护理方案落到实处。 (二)、成立医院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应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杜爱书 副组长:袁法林 成员:焦雪彦武志清王会敏 职责: 1、制定医院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制定相关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3、对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培训。 4、指导并监督各科室实施情况。 (三)、护理部成立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工作实施小组 组长:焦雪彦

臁疮中医护理方案

臁疮(下肢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湿热毒蕴证:疮周有痒痛,疮面腐肉较多,或秽臭难闻,疮周皮肤灼热,可伴发热,大便秘结,夜难入寐。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数。 (二)湿热瘀阻证:疮面腐肉未完全脱尽,脓水淋漓,大便秘结。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数。 (三)气虚血瘀证:疮面腐肉已尽,新肌难生或不生,肉芽色暗淡不鲜,脓水清稀。舌质淡,或有瘀斑,舌苔薄,脉细。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发热 1.发热者限制患者活动,宜卧床休息。病室温湿度适宜,空气流通,阳光充足。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出汗较多者及时擦干皮肤,保持皮肤和床单位清洁、干燥。 3.鼓励患者多饮水约1500ml/天,可用菊花、金银花泡水代茶饮,以清热解毒。饮食易消化,均衡营养,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入,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忌食海腥发物及辛辣刺激、助火食品,如牛羊肉、海鱼、虾、蟹、葱、蒜、辣椒等。 (二)疮面腐肉未脱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流通,温湿度适宜。 2.卧床时适当抬高患肢15~30°,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3.根据医嘱,疮面脓腐较多难以清疮者,外敷提脓祛腐药物或油膏,如逐腐祛瘀胶囊、红油膏等;渗出较多者,予清热解毒利湿收敛的中药煎液湿敷患处,如黄连、马齿苋、土槿皮等,外用油膏贴敷。 4.疮周红肿灼热明显者,遵医嘱予清热解毒消肿油膏贴敷,如金黄膏等,观察有无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 5.脓水多而臭秽,引流通畅者,遵医嘱予中药熏蒸局部疮面,每日1次。 6.保持疮周皮肤清洁干燥,敷料渗出较多者及时更换。 (三)疮面新肌不生 1.根据医嘱,疮面较干燥者,予补虚活血生肌中药油膏贴敷,如橡皮生肌膏;新生肉芽及上皮生长缓慢者,予补虚活血通络生肌中药煎剂湿敷,如黄芪水煎液等。 2.新肌难生或不生者,遵医嘱予中药熏蒸、艾灸疮面,每日1次。 3.疮面无渗出,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者,适当延长换药间隔时间。换药时,动作轻柔,避免用力擦拭疮面,以免损伤新生组织。胶布过敏者,用绷带缠缚疮面,使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注意缠缚的松紧度,肢端皮肤的色泽、患肢肿胀情况。 (四)疮周痒痛 1.保持疮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 2.指导患者戒烟、酒,穿着合适的鞋袜和棉制衣物,注意保暖,避免穿着化纤毛织品。 3.忌用热水烫洗局部皮肤,避免搔抓,用力擦拭等加重损害。 4.局部瘙痒者,遵医嘱予清热利湿收敛药物或止痒洗剂外涂,如紫草油、三黄洗剂、三石散、青黛散或青黛膏、黄连膏等,以收涩止痒,减少皮肤浸渍。 5.遵医嘱穴位按摩,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中脘、足三里、内关、合谷、曲池等穴位。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特色技术 1.中药外敷:适用于疮周红肿、痒痛者。药物涂抹薄厚均匀,约0.1~0.2mm,部位准确,固定松紧适宜(详见附录2)。 2.中药湿敷:适用于疮周皮肤瘙痒、渗出者。六层纱布浸透药液,以不滴水为宜(详见附录2)。 3.中药熏蒸:适用于疮面不敛,久不收口者。应用智能中药熏蒸仪,达到设定温度90°时喷气口开始喷出雾气,喷气口与皮肤之间最佳距离为25~30cm,防止烫伤(详见附录2)。 4.艾灸:适用于疮面不敛,久不收口者。距疮面5~10cm,以旋灸方式艾灸疮面10分钟,及时弹去艾灰,防止烫伤(详见附录2)。

中医护理方案总结 (护理部)

2015年上半年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上半年,我院在2014年开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中医护理方案的开展。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科室共2个,开展中医护方案数13个,各科室每月按时对开展的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的基本情况、护理效果评价、中医护理技术效果、依从性、满意度等进行汇总上报,现总结如下: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情况 1.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病种情况 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病种 内儿科中风(脑梗死恢复期)、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胸痹心痛病、心衰病(心力衰竭)、喘病(慢阻肺急性发作期)、胃脘痛(慢性胃炎)、消渴病(2 型糖尿病)、肺癌、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呕吐(急性胃炎)、肺胀(慢阻肺稳定期)、尫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外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面瘫病(面神经炎)、混合痔、胆胀(胆囊炎)、臁疮(下肢溃疡) 2.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科 室 开展中医护理技术 内儿科 艾灸、耳穴埋豆、穴位贴敷、中药涂擦、中药熏洗、中药泡脚、雷火灸、穴位埋线、中药药熨、穴位注射。 外 科 中药烫疗、穴位按摩、拔罐、艾灸、贴药法、涂药法 3.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 通过开展辩证施护、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和健康指导,综合治 疗对绝大多数患者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4.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科 室 方案名称 开展中医护理方案 病例数次 (人次) 护理效果(%) 好 较好 一般 差 内儿科 胃脘痛 12 7 2 3 0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 36 24 10 2 0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 5 3 2 0 0 喘症 1 0 0 1 0 胸痹心痛 3 0 2 0 0 消渴症 9 4 2 2 0 积聚 2 2 0 0 0 尫痹 1 1 0 0 0 外 科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24 17 6 1 0 腰椎间盘突出症 35 25 2 7 1 面瘫病(面神经炎) 4 4 0 0 0 痔(混合痔)

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应用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33 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规范优势病种中医护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按照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持续改进活动的通知(川中医药发[2014]6 号)精神,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33 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二、实施目标 到2014 年底医院每个病区均实施相应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全院实施中医护理方案数达到20个以上,每个病种完成病例20-30 例(不足者按实际收治病例数实施)。 三、实施步骤 1、培训、考核阶段:2014.8.5 —2014.8.31 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全院培训及科室培训,进行培训效果考核,达到相关人员熟练掌握方案的应用。 2、实施阶段:2014.9.1 —2014.12.31 各科室对所收治病人第一诊断为相应病种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同时做好数据收集工作。 3、效果评价分析阶段:2015.1.1 —2015.1.15 对所实施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四、重点内容

1、进行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提高护理人员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能力。 2、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33 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结合医院实际,选择20 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分科室进行实施。 3、加强医护配合,重点落实辨证施护及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提高中医护理效果。 4、收集数据,对实施的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效果总结分析。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全院医护人员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医护理效果的重要性,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确保中医护理方案落到实处。 (二)、成立医院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应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成员:职责: 1、制定医院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制定相关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3、对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培训。 4、指导并监督各科室实施情况。 (三)、护理部成立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工作实施小组 组长: 成员:职责: 1、指导科室实施相关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

臁疮(下肢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 臁疮(下肢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臁疮(下肢溃疡) 中医护理方案臁疮(下肢溃疡)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湿热毒蕴证: 疮周有痒痛,疮面腐肉较多,或秽臭难闻,疮周皮肤灼热,可伴发热,大便秘结,夜难入寐。 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数。 (二)湿热瘀阻证: 疮面腐肉未完全脱尽,脓水淋漓,大便秘结。 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数。 (三)气虚血瘀证: 疮面腐肉已尽,新肌难生或不生,肉芽色暗淡不鲜,脓水清稀。 舌质淡,或有瘀斑,舌苔薄,脉细。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发热 1. 发热者限制患者活动,宜卧床休息。 病室温湿度适宜,空气流通,阳光充足。 2.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出汗较多者及时擦干皮肤,保持皮肤和床单位清洁、干燥。 3. 鼓励患者多饮水约 1500ml/天,可用菊花、金银花泡水代茶饮,以清热解毒。 饮食易消化,均衡营养,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入,如鸡蛋、牛 1 / 12

奶、瘦肉等。 忌食海腥发物及辛辣刺激、助火食品,如牛羊肉、海鱼、虾、蟹、葱、蒜、辣椒等。 (二)疮面腐肉未脱 1.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流通,温湿度适宜。 2. 卧床时适当抬高患肢 15~30 ,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3. 根据医嘱,疮面脓腐较多难以清疮者,外敷提脓祛腐药物或油膏,如逐腐祛瘀胶囊、红油膏等;渗出较多者,予清热解毒利湿收敛的中药煎液湿敷患处,如黄连、马齿苋、土槿皮等,外用油膏贴敷。 4. 疮周红肿灼热明显者,遵医嘱予清热解毒消肿油膏贴敷,如金黄膏等,观察有无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 5. 脓水多而臭秽,引流通畅者,遵医嘱予中药熏蒸局部疮面,每日 1 次。 6. 保持疮周皮肤清洁干燥,敷料渗出较多者及时更换。 (三)疮面新肌不生 1. 根据医嘱,疮面较干燥者,予补虚活血生肌中药油膏贴敷,如橡皮生肌膏;新生肉芽及上皮生长缓慢者,予补虚活血通络生肌中药煎剂湿敷,如黄芪水煎液等。 2. 新肌难生或不生者,遵医嘱予中药熏蒸、艾灸疮面,每日 1 次。 3. 疮面无渗出,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者,适当延长换药间隔时间。

臁疮中医护理方案测试题

臁疮中医护理方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 1、疮面腐肉已尽,新肌难生或不生是臁疮的哪种证型() A、湿热毒蕴证 B、湿热瘀阻证 C、气虚血瘀证 D、气滞血瘀证 2、在采用中药熏蒸时,熏蒸仪喷气口与皮肤之间最佳距离() A、10--15cm B、15--20cm C、20--25cm D、25--30cm 3、臁疮病人卧床休息休息时,患肢宜抬高() A15-30° B15-20 ° C20--35° D30--40° 4、臁疮湿热瘀阻证的舌脉象为() A、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数 B、舌质淡,或有瘀斑,舌苔薄,脉细 C、舌质红,苔滑腻,脉数 D、舌质淡,苔滑腻,舌苔厚,脉洪 5、如何正确使用弹力绷带() A、穿上即可 B、晨起时抬高患肢,从足心开始,将弹力绷带向上缠绕到膝下,粘扣固定 C、晨起时下垂患肢,从足心开始,将弹力绷带向上缠绕到膝下,粘扣固定 D、晨起时抬高患肢,从膝部开始,将弹力绷带向上缠绕到足心,粘扣固定 二、多项选择(每题7分) 1、臁疮的主要证型有()

A、湿热毒蕴证 B、湿热瘀阻证 C、气虚血瘀证 D、气滞血瘀证 2、臁疮的主要症状有() A发热 B疮面腐肉未脱 C疮面新肌不生 D疮周痒痛3、对臁疮病人的中医特色技术包括() A中药外敷 B中药湿敷 C中药熏蒸 D艾灸 E穴位按摩 4、臁疮病人的饮食指导() A、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富纤维素、低脂饮食。 B、糖尿病患者饮食宜少食多餐,忌食碳水化合物高、纤维素低的食物。 C、糖尿病人大便干结时,可适量增加坚果类食物和膳食纤维素如:花生米、核桃等。 D、气虚血瘀证:宜进食高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材。 5、臁疮发热病人护理() A、发热者限制患者活动,宜卧床休息。 B、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出汗较多者及时擦干皮肤。 C、鼓励患者多饮水约1500ml/天,可用菊花、金银花泡水代茶饮,以清热解毒。 D、忌食海腥发物及辛辣刺激、助火食品。 三、判断题(每题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