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波生平事迹材料
林业系统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林业系统先进典型事迹材料《林业系统先进典型事迹材料》一、廖俊波:奋斗凭自信,追梦筑绿洲廖俊波,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林木种苗管理站站长,是林业系统的一位先进典型。
他在林木种苗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为林业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廖俊波投身林木种苗事业已有十余年的时间,他不忘初心,始终怀有对林木种苗事业的热爱和信心。
通过调研和实际工作,他发现我国在林木种苗技术、管理和质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于是他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工作。
廖俊波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
他发起了“科学种苗、绿色发展”项目,通过推广高效种苗技术和管理模式,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效益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一套适应南方气候特点的林木种苗繁育技术,成功将苗木繁育周期由原来的四年缩短至两年,大大提高了种苗生产效率。
廖俊波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工作。
他组织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和科研试验,不断改进种苗繁育技术,提高种苗质量。
他还利用网络平台和农民合作社等形式,开展技术培训和推广活动,提升了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廖俊波的事迹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他以身作则,带动了周围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林木种苗事业的发展。
他也多次获得了表彰和奖励,成为林业系统的一面旗帜。
二、高秀峰:绿色守护者,践行生态文明高秀峰,福建省漳州市环境保护局林业科长,是一位为生态文明事业默默奉献的先进典型。
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绿色发展理念,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
高秀峰长期从事林业科研和管理工作,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经验。
他深知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脆弱性,因此他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努力构建起生态文明的绿色屏障。
高秀峰带领团队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和森林抚育工作,不断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并注重保护和修复森林生态系统。
他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程,采用多种植物物种进行复合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背石上山”的开路人廖俊波事迹介绍

“背石上山”的开路人廖俊波事迹介绍“背石上山”的开路人廖俊波,是一位勇敢无畏、不屈不挠的人。
他的事迹展现了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他用自己的力量开辟出了一条山路,让人们可以方便地往来于山区和外界,也为其他地方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廖俊波出生在广西贵港市桂平市,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
他从小就喜欢探索,喜欢冒险,同时也非常自信。
因此,他的性格非常坚忍,不屈不挠。
从小到大,他都不怕艰辛,勇往直前,一次次地打破了自己的极限。
2001年,当时廖俊波已经在广东打工多年了,但他心里一直惦记着家乡贵州省清镇市的家人和朋友们。
他决定回去看看,并在家乡落户。
然而,他发现他的家乡很落后,交通不便,食品和蔬菜等很难进出。
作为爱家乡的人,他不能坐视不管,他决定改变这种状况。
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改善这种状况。
他看到了一座山,上面还没有通向山顶的道路,他想到用自己的力量开辟道路。
他从家里拿来背石头和工具,开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他背着石头,逐步向前,经历了各种困难和危险,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
他不仅需要度过不断变幻的天气,还要应对各种野生动物和陡峭的山路。
经过数月的努力,他终于开辟出了一条宽敞、平坦的山路,让人们可以方便地到达山顶。
他的这项工程,不但改善了家乡的交通,也给其他山区的人们带来了启示,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开辟山路。
廖俊波的事迹得到了世界各地的媒体报道,他的事迹也被称为中国山区开辟道路的奇迹。
考虑到他的贡献,他获得了多个奖项,其中包括"国家群众文化活动百佳表彰"和"全国文化自强奖"等。
他成为了"中国好人"和"贵州省劳动模范"的代表。
廖俊波的事迹虽然仅仅改变了他的家乡,但却已经成为了一个值得被纪念的例子。
他的行为展现了一种自我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非常实际的应用。
他的这种勇敢和敬业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进,为社会的进步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
廖俊波先进事迹材料

廖俊波先进事迹材料
廖俊波,男,汉族,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人,中国公安英雄。
他曾担任南阳市方城县公安局援藏警力的队长,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勇敢地挡枪护驾,为保护领导干部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的先进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2004年,南阳市方城县派出所牵涉到一起涉案面广、犯罪团伙庞大的电视购物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万元。
为了能够顺利抓捕犯罪嫌疑人,南阳市方城县派出所向局领导、政府申请警力增援,廖俊波不计个人安危,主动请缨,成为了这次援藏警力的队长,带领他的队员们一起赴藏接受这次艰苦的挑战,为依法惩治罪犯而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2004年11月9日,廖俊波率领的援藏警力在西藏阿里地区查获了涉案车辆,在袭警过程中,遭到嫌犯“慧通工程”公司负责人张峻的背后枪击,身中多枪后还顶住枪口与嫌犯搏斗,被机智勇敢的同事解救时已经不幸死亡。
他的先进事迹感动了全国人民,河南省政府将他授予“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第一批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已故特级公安英雄”等荣誉称号,同时授予“烈士”称号。
廖俊波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祖国法律的尊严,保护了领导干部的生命安全,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逝去,让人们对公安人员的敬仰之情更加深厚,对维护人民安全的信心更加坚定。
他的先进事迹,铭刻在每一个公安人员的心
中,激励着他们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中,不畏艰险,恪尽职守。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廖俊波,男,汉族,福建浦城人,196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
曾任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党组成员。
3月18日晚,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廖俊波正赶往武夷新区公务,因雨天路滑,小车在服务区出口处发生侧滑并撞到防护栏。
廖俊波经福建省、市医疗专家抢救无效后死亡。
廖俊波同志是位好干部,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他用短暂的49岁人生谱写了赤子忠诚,用生命践行了“两学一做”。
新时期基层干部要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认真践行“两学一做”。
2015年6月,廖俊波同志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仅用两时间就带领长期位居福建倒数第一的贫困县迅速攀升至全省前10,而且全县干部无一违法犯罪。
在政和县任职期间,他身先士卒,带领大家苦干实干。
短短4年,政和山乡巨变,财政总收入从2010年的1.6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4.9亿元,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均实现翻番。
基层干部践行好“两学一做”,就得立足本职岗位,严格要求自己,克服懈怠情绪、自满情绪、畏难情绪,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把创新作为一种求索,多“务实”少“务虚”,敢于“破难题”,多“思考”少“埋怨”,善于“出点子”,在办好一件件小事中,不断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周末不周末,关键看有没有事,有事就没有周末”,这是他常挂着嘴边上的一句话。
廖俊波同志从来没有过周末,他的周末,都用在了基层上。
当地有一句话这样流传“廖俊波不是这基层,就是在到基层的路上”。
基层干部践行好“两学一做”,就得始终把基层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做,用一生心血去做。
在工作中做到持之以恒,以自己的可贵品质,做好群众“小事”。
敢于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应对各种危机,开拓进取,夯实基础,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做到坚持走入基层一线,“身”入谋发展,“深”入干实事,用心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尽力解决关乎民生的困惑难题,在“望、闻、问、切”的近距离接触中解党员群众之难,助基层发展之力。
2020年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介绍材料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介绍材料一政和,一个地处闽北山区的小县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滞后,成为福建省为数不多的贫困县。
政和,如何政通人和?年,廖俊波走马上任政和县委书记,通过调研走访,他深深意识到,要带领这个山区县“摆脱贫困”,既要在经济发展上脱贫,还要在政治生态上“解困”,不光经济社会要发展,干部队伍更要经得起各种考验,“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
近日,笔者深入政和县采访,倾听当地干部群众关于全国百优县委书记——廖俊波的勤廉故事。
“为了更好地站在台上”日,政和县召开乡(镇、街道)党委书记述责述廉会。
“我乡认真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取得明显成效……”一位乡党委书记正在述职。
“去年‘三公’经费多少?”廖俊波突然打断。
“这个……具体我不是很清楚。
”“党风廉政建设党委负主体责任,主体责任都包含什么内容?”廖俊波的提问让一些党委书记如坐针毡,“在座的党委书记,如果连主体责任的内容都说不清,我看就不合格!”这一番批评,让好多乡镇党委书记额头冒汗,“下不来台”。
廖俊波认为,“让干部‘下不来台’,恰恰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站在台上。
”过去一年,主持次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对反映领导干部的重要信访问题作出批示,次听取查处干部腐败问题专题情况汇报,每周的书记碰头会必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廖俊波以实际行动,给履行党委主体责任作出注解。
“事业要上去,队伍不出事。
”这是廖俊波在大小会议上反复“唠叨”的话。
而这句话,也贯穿于政和县选人用人的始终。
在政和县,干部要获得提拔,必须符合能干事、不出事的标准。
年以来,政和县共提任名干部,其中%来自基层一线,群众认可度高,社会反响良好。
“纪律面前没有例外”在廖俊波看来,对不守纪律和规矩的党员干部,必须态度鲜明,该谈话的谈话,该处理的处理,强化党员干部的红线和底线意识。
年,时任县教育局副局长的李某被委以重任,担任县计生局局长。
李某上任后,工作思路清晰,敢作敢为,政绩显著。
城管以廖俊波为榜样争做优秀城管发言稿

城管以廖俊波为榜样争做优秀城管一、廖俊波的事迹1.1 廖俊波的背景介绍廖俊波,男,江苏人,曾任某市城管局局长。
他在城管工作中展现出了杰出的能力和高尚的品质,成为了优秀城管的典范。
1.2 廖俊波的工作成绩廖俊波在担任城管局局长期间,通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他注重改善城市环境,加强城市管理,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他也重视与市民的沟通交流,增强了城管队伍的公信力。
1.3 廖俊波的优秀品质廖俊波具备了优秀的品质,他勤勉工作,敬业奉献,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了以民为本。
他的正直、公正和廉洁也深受市民的赞赏。
二、学习廖俊波的精神2.1 以廖俊波为榜样的意义廖俊波作为优秀城管的代表,他的事迹和品质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学习廖俊波的精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城管工作,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2.2 学习廖俊波的工作方法廖俊波在城管工作中采取了一些特殊的工作方法,这些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例如,他注重与市民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他也注重团队合作,通过有效的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2.3 学习廖俊波的品质和行为准则廖俊波以其廉洁正直的品质和公正的行为准则赢得了市民的尊重和信任。
作为城管队伍的一员,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品质和行为准则,以此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为市民做出表率。
三、争做优秀城管的措施3.1 提高专业素养作为城管人员,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城市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3.2 加强沟通交流与市民的沟通交流是城管工作的重要环节。
我们应该注重倾听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困扰。
通过加强与市民的沟通交流,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3 强化团队合作城管工作需要团队协作,没有一个人能够独自完成所有的任务。
我们应该加强团队合作意识,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工作目标。
31-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一

31-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一31-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一廖俊波同志,女,中共党员,大庆市油田管理局工人。
她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发扬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
2018年,廖俊波同志所在油田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
一口油井突然爆发,造成多名工人受伤。
在事故发生后,廖俊波同志迅速冲向事发地点,毫不犹豫地冲进燃烧的火海中,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喷射出来的石油。
她顶着熊熊烈焰,不畏危险,将事故控制在了最小范围内,为其他工人争取了逃生时间,保护了更多的生命安全。
廖俊波同志在救援行动中表现出色,显示了她的出色机智和勇敢精神。
她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救援装备,用湿毛巾保护面部,降低了受伤的风险。
她还带领其他工人组织了有效的撤离行动,确保了每个人都能够尽快离开事故现场。
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感动了大家。
她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精神,不仅保护了更多工人的安全,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员的风采和责任心。
在事故后的调查中,廖俊波同志坦然面对,积极配合,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她的坚定态度和专业素养,赢得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被授予了“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励着大家,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的责任和使命,展现出了共产主义追求的崇高精神。
她的事迹也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我们向廖俊波同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同时也激励自己要时刻保持奋斗的精神,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和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她的勇敢行动和专业素养,不仅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也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廖俊波同志的事迹在社会上引发了热议,人们纷纷对她的勇敢行为表示敬佩和感激。
她的毅力和无私奉献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和奉献精神。
她的先进事迹也成为了广大工人群众学习的楷模,激励着他们在工作中发扬光大,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廖俊波同志本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没有做过其他宏大的事情,只是尽自己的职责而已。
廖俊波的事迹简介(精选9篇)

廖俊波的事迹简介廖俊波的事迹简介学习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廖俊波同志事迹,我感受很多,廖俊波同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心系百姓,锐意进取,务实担当,廉洁自律,树立起了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廖俊波的事迹简介,欢迎阅读与收藏。
廖俊波的事迹简介1廖俊波,1968年7月生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一个农村家庭,从南平师专物理系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
职教期间他教学方式灵活,课堂气氛活跃,与此同时他还主动担任学生生活管理方面的工作。
虽然琐碎,他却乐此不疲。
两年后的毕业考试他的班级成绩名列片区第一。
教学如此,从政后也是如此。
经推荐,廖俊波被调入了镇政府。
在他从政的20几年里,他所管辖过的每一个地区无一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担任拿口镇镇长期间他深层调整农产业结构,果断改革财税体制,打破先例建造乡镇工业园区,离任前将拿口镇建设成为经济强镇。
在担任邵武市副市长期间,他使全市规模工业产值三年翻番。
在出任荣华山产业组团管委会主任期间,凭借一个人、一部车和2000万元包干经费,硬生生的铲平了13个山头,签了51个项目。
廖俊波常说,招商引资,要有跪地求婚的真诚和勇气。
短短几年他把荒山变成了金山,岁月却把他从青年变成了中年。
2017年3月的一个傍晚,廖俊波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9岁。
廖俊波的一生传奇又令人钦佩。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用他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什么是动力,什么是目标。
他在任的二十几年间始终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对待每一个岗位都倾尽心力。
廖俊波的事迹,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更鼓舞和启发了我们每一位公职人员,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廖俊波只是一个缩影,我们的党员干部中还有成千上万的廖俊波奋战在工作的第一线。
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我们的生活才变得越来越美好,我们的国家才越来越强盛。
为官要学廖俊波,真正的俯下身子,苦干实干,才能真正的让人民群众牢记于心。
廖俊波的事迹简介2廖俊波同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心系百姓,锐意进取,务实担当,廉洁自律,树立起了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廖俊波生平事迹材料一廖俊波,男,汉族,福建浦城人,196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
曾任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党组成员。
2017年3月18日傍晚,廖俊波出差途中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9岁。
人物履历1995.12-1996.07 福建省邵武市政府办公室科员;1996.07-1998.04 福建省邵武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科员;1998.04-1998.11 福建省邵武市委办公室副主任;1998.11-2002.08 福建省邵武市拿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2002.08-2003.10 邵武市拿口镇党委书记(其间:2002年8月至2002年10月在浙江衢州挂职锻炼);2003.10-2004.02 邵武市政府助理调研员、拿口镇党委书记;2004.02-2006.05 邵武市政府副市长;2006.05-2007.10 南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2007.10-2011.06 南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南平市荣华山产业组团管理委员会主任;2011.06-2015.11 福建省政和县委书记;2015.11-2016.10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2016.10-2017.03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党组成员。
任免信息2015年11月20日,福建省南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廖俊波为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2016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南平市第五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全会选举廖俊波为市委常委。
人物荣誉2015年6月,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
殉职2017年3月18日傍晚,廖俊波出差途中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9岁今天凌晨1时44分,由中共福建南平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大武夷新闻网发布消息称,3月18日傍晚,该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廖俊波同志出差途中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
南平市政府官方网站显示,廖俊波,1968年8月出生,福建浦城人,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
曾任邵武市委办公室副主任,邵武市拿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党委书记。
2003年10月任邵武市政府助理调研员、拿口镇党委书记,2004年2月任邵武市政府副市长,2006年5月任南平市政府副秘书长,2007年10月任南平市政府副秘书长、南平市荣华山产业组团管理委员会主任(正处级),2011年6月任政和县委书记。
2015年6月,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和表彰。
2015年11月20日,廖俊波被任命为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16年10月14日,中共南平市第五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全会选举廖俊波为市委常委。
资料显示,廖俊波负责市政府常务工作;协助市长分管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国资、人防、驻外机构、监察纠风、武夷新区等工作。
记者注意到,在事故发生的几天前,廖俊波还在推进市重点工程项目的工作。
据当地媒体报道,3月16日上午,南平市建阳区举办重点项目“百日攻坚战”三月份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廖俊波出席并宣布项目开工。
2015年6月2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在一篇题为《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记福建省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波》的报道中写道,“县委办的同志说,廖书记对干事创业充满激情。
他把肝胆干事、干净做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以行动无声地感染着大家。
深夜,他办公室的灯常常亮着;周末,他办公室的门常是开着。
他恪守着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的工作理念,对信访、民生等问题,经常深入一线解决。
四年多来,双休日、节假日他几乎都在政和度过。
”2015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强调,作为“一线总指挥”,县委书记们要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和班子的带头人。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时任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波就在现场,相信他和其他99名县委书记一样,心中洋溢着澎湃之情。
而今,廖俊波同志离开了我们,他的一生就此戛然而止,但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向我们展示了“一线总指挥”的时代情怀。
深入一线的情怀。
在政和这个山区县城,发展十分滞后,因为交通闭塞,基础薄弱。
为此,他刚到这里,便主动深入群众,找出发展长期滞后的原因。
虽然是县委书记,他没有高高在上,没有拈轻怕重,而是深入贫困村,开展驻村蹲点调研,把脉问诊,分类推进精准扶贫。
他带头扑下身子,卷起裤腿、跑田坎,穿长筒雨鞋走烂泥田。
他找到了贫困群众的症结,那就是农民发展生产,不知道“钱从哪里来”,为此,他牵头带动政和县在全国率先开展小额扶贫贷款试点,用200万元政府保证金撬动支农信贷3000余万元。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廖俊波同志真正领会了“一线总指挥”的精髓,那就是工作在一线,生活在一线,调查在一线,这样才能真正当好“一线总指挥”。
敢于担当的情怀。
要发展,就得招商引资,在重要的招商项目中,他始终做到亲自会见、亲自接待、亲自协调、亲自洽谈,为的就是给县里引进项目。
在他的带队招商下,组团式引进了65家电机企业,总投资32.4亿元。
在城市建设中,每个项目的关键点,他都亲自参与,为的就是让各个项目都建成精品工程。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真正体现了新时代“一线总指挥”的担当精神。
“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
在廖俊波眼里,摆脱贫困,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他为了23万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立足于打基础、利长远。
坚持做到一任接着一任干,给后一任打基础。
为此,一年到头,他几乎天天工作到深夜,双休日、节假日,他几乎都在政和度过,成为了干部眼里的“铁人”、“工作狂”。
他让一个长期处于全省末位的扶贫开发重点县,走出了一条后发赶超的路子。
在他眼里,能够当好“一线总指挥”,能够带领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就是“一线总指挥”最大的使命,就是生命中最大的自由和快乐。
几个故事告诉你,总书记批示的廖俊波有多优秀4月14日新华社发布消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
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廖俊波是谁,他到底有多优秀,竟然让总书记作出如此长篇批示?这位48岁的干部,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曾任政和县县委书记,2015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
2017年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
下面,我们就通过几则小故事,来了解一下廖俊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吧!“俊波你好”对联贴上百姓家在政和县城关渡头洋居住的张承富老人家门口,贴着一幅对联,上联:当官能为民着想,下联:凝聚民心国家强,横批:俊波您好。
这位71岁的老人家住政和县熊山街道渡头洋上河滨路3号,那片区18栋房子背靠七星溪河滩,过去,河道漂流物的沉淀和居民生活垃圾的随意倾倒,造成脏乱差现象严重,夏天蚊子苍蝇满天飞,居民意见很大,周边居民都来张承富家商议对策。
老人建议在房子背后修建一条步行栈道,计划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预算约60万元,大家一致同意由张承富牵头成立理事会,负责栈道修建事宜。
2014年9月,张承富等人把请求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修建栈道的报告分别送给县委、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
过了一段时间,2014年10月的一个下午,老人找来时任县委书记廖俊波的手机号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发了条短信给廖俊波,问他有没有收到他们的报告。
廖俊波当即回了短信:“报告没收到,下周一上午到我办公室面谈。
”按约定时间,张承富约上理事会3人,带着报告一起到了廖俊波办公室,说了修建栈道的事。
廖俊波问:“修建栈道需要多少钱?能自筹多少?需要协调什么部门?”张承富回答:“大约60万元,我们自筹60%,需要协调水利和住建部门。
”听完汇报,廖俊波当即回答“好的。
”他帮忙协调了有关部门并落实了建设资金,栈道修建工程终于启动。
2016年,一条长280米、宽3.2米的水泥栈道建成了,渡头洋上河滨路沿河18户居民喜出望外,放鞭炮庆祝。
张承富老人写下了这副对联,贴在门上就再也没揭下。
有惊无险的蓖麻子事件2012年11月8日,政和县石屯镇中心小学一名三年级学生将家里的工业用蓖麻子带到班级,跟同学说是神药,吃下后会有神功,导致全班20多名学生中毒。
廖俊波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将8名重症患者送到南平市第一医院抢救,还有15名症状较轻的患者在县医院救治。
为避免有的孩子不敢讲真话、误服后症状不明显耽误救治,廖俊波带着班主任和村干部跑到村里,挨家挨户询问孩子状况,一直跑到深夜11点多,将全年级100多号学生全部排查了一遍才放下心来。
紧接着,廖俊波又连夜赶往南平探望8名重症患者,看到他们体征平稳后才松了一口气。
次日,又有两名学生的症状加重,廖俊波立即让人联系将他们转诊至福州总医院,历经十余天后终于康复。
此次事件,所有学生均得到及时救治,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事后,学生家长给南平市第一医院、县教育局和县政府送去了感谢的锦旗。
他们却不知道,廖俊波为了他们的孩子,整整几夜都没有睡好觉。
垃圾村变成了美丽的“白茶小圳”政和县石屯镇石圳村,如今是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白茶小圳,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游客超万人次。
看着古朴的民居、潺潺的流水、幽香的茶社,很难想象在四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出了名的“垃圾村”,村里的河沟淤积了近三十年的垃圾无人清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除了本村留守的老人儿童,外村人都不愿踏进村里。
廖俊波当县委书记后,听说石圳村的十个妇女成立了村巾帼理事会义务清理垃圾,专程到村里走访。
他鼓励她们不仅要整理卫生,还要恢复村容村貌,申报美丽乡村,想办法搞旅游项目。
巾帼理事会会长袁云机记得,那时每个月廖俊波都要到村里来三四趟,问她最近有什么想法,遇到什么困难,有没有需要他帮助解决的。
石圳村的余金枝老人至今随身珍藏着一张廖俊波和她的合影照片,生怕家里人弄丢。
2015年4月的一个下午,烈日当空,正在茶园里采茶的余金枝,没想到县委书记廖俊波突然出现在面前。
“阿婆,我来帮你采茶。
”余金枝一看,原来是常到村里调研的廖俊波,连忙说“谢谢”。
“这样的茶现在采有点可惜啊”“您估计这些茶能卖多少钱呢”“我采得还算专业吧,我从小就采茶挣工分呢”……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在愉快的交谈中,廖俊波既帮助了年迈的余婆婆干活,也完成了一次民意调查。
“赚钱的事你们来干,不赚钱的事让我们来干”,廖俊波常把这句话挂在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