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企业发展历史回顾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后商业发展历史

改革开放后商业发展历史

改革开放后商业发展历史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大转折,对商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商业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
1. 1978年至19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推行了一系列市场经济改革措施,包括农村的包产到户和乡镇企业的设立等,这使得商业活动开始恢复和发展起来。

私营企业的兴起和市场的开放,为商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2. 19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此时,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进一步加强了国际经贸关系。

外资的引进和外贸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商业发展,加速了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

此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大型企业,如华为、阿里巴巴等。

3. 2000年代至今: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商业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

电子商务的兴起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改变了商业模式和消费习惯。

中国的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之一,中国消费市场也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

此外,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商业发展还涉及到其他重要的变革和发展方面,如股市的兴起、各类商业展览会的增加、零售业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开放等。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发展经历了从封闭向开放、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全球商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中国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一、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一)什么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

乡镇企业是中国乡镇地区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统称,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五级。

乡镇企业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种类型的企业,是中国乡镇地区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统称。

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五级。

乡镇企业行业门类很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以及商业、饮食、服务、修理等企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乡镇企业获得迅速发展,对充分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及社会经济资源、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对促进乡村经济繁荣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吸收数量众多的乡村剩余劳动力,以及改善工业布局、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

乡镇企业已成为中国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也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

(二)韩建集团的发展历史北京韩建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资质特级大型建筑企业,始创于1978年10月。

田雄和众多乡亲靠瓦刀起家,使韩建集团由十几人的小施工队成长为资产数十亿元的建筑集团;让远近闻名的“寒心河”变成了如今的京郊首富村。

抚今追昔,这个村庄的发展历程无处不闪耀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光辉;无处不奏响着韩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雄及父老乡亲们谱写的科学发展,坚持走集体经济、共同富裕道路的华彩乐章。

对于韩建集团的创办历史,董事长田雄回忆道:“记得有一天我和同村的田兴在田里拔草,那时候还是生产队。

休息的时候我曾跟田兴说“这庄稼活真够呛,拔草虽然大人小孩都能干,可拔不了一小时,就蹲不是,站不是。

弯着腰拔,半天下来腰酸腿疼。

麦秋,人们要一镰刀一镰刀的割麦子,大秋要用小八镐招棒子秸,这都是要力气的累活。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历史回顾和展望_陈锋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历史回顾和展望_陈锋

10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1978年~1984年。

该阶段的城镇化以农村改革产生的“推力”为主要动力;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代表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乡镇企业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到1984年,全国乡镇企业实现产值1 245.4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6.3%,吸收非农产业的就业人数达5 208万人,占全国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30.1%;在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农民自发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诞生了一大批以浙江龙港镇等为代表的明星小城镇。

②1984年~1992年。

该时期的城镇化以城市改革产生的“拉力”为主要动力;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国家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了城市;对国有企业全面推行“拨改贷”,深化企业“承包制”,实施“利改税”,推动了以轻工业为代表的城市工业的全面发展;城市工业的恢复性增长,推动诞生了以福建晋江、湖北沙市、广东顺德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明星城市,有力地带动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

1985年~1992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4.5%提高到了34.3%,第三产业实现就业人数由8 359万人增加至1.3亿人,所占就业比重由16.8%上升到19.8%;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深入。

继1980年首批4个经济特区后,1984年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将长三角、珠三角、厦漳泉划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将海南全省批准为经济特区,1990年又开发了浦东新区。

沿海开发开放区域的不断扩大,在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同时,还推动了资本密集型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各种层次的就业岗位;在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还推动了大批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

③1992年~2003年。

这一时期的城镇化以市场化改革和体制转轨为主要动力;房地产与土地制度的有机结合,成为这一时期城市建设的主要动力;全国普遍设立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历史回顾和展望□ 陈 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书记)居环境质量得到提高。

中国乡镇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乡镇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乡镇企业统计年鉴》(2003) 注:除职工人数外,表中的各项指标都是以 1978 年为基年(价格指数为 1)计算出来的。
作者简介:于立(1956-),男,辽宁锦州人,东北财经大学 MBA 学院院长、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 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姜春海和李姝系东北财经大学产 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于左和孟韬参与了本文的讨论研究。 ① “社队企业”是指农村“人民公社”及其所属的“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兴办的、以直接服务 本社区农业生产为目的的小型集体企业。关于“人民公社”体制的解释,参见注释 4。 ② 关于乡镇企业的具体定义,我们将在下文中给出并加以解释。
1995 4093.97 16403.39 1513.18 3492.79 12861 68065 24.9 43.3 18.9
2000 7662.53 25237.64 2502.65 5822.57 12820 72085 30.4 42.9 17.8
2002 9333.14 29509.51 3332.39 7759.97 13288 74432 31.6 42.9 17.9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Research Academy of Economic & Social Development
发展研究参考
2004 年第 8 期(总第 10 期)
2004 年 4 月 22 日
● 于 立 姜春海 李 姝:
中国乡镇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乡镇企业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对此学者们 从不同角度给予了分析和解释。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企业性质与 组织形式的角度,对中国乡镇企业的产生、发展和趋势给予了新 的分析评价。

农业合作化历史回顾

农业合作化历史回顾

农业合作化历史回顾
农业合作化是指将农业生产中的个体经营者组织起来,在规模、
技术和市场等方面进行合作,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历史。

第一步:农村改革试点
1978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82年,
中央开始在农村地区试点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试点范围逐渐扩大。

此时,我国的农村生产有了一定的组织化程度,但农田规模依然小,
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农业生产效益不高。

第二步:农村经济组织的崩溃
1984年开始,中国的农业合作社经历了组织涣散,自然灾害和盲目扩大规模的发展困境。

农村经济组织的崩溃或放弃呈现出一种局面,在中国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个体生产者和企业。

第三步:乡镇企业和大规模集体化经营
1985年,中央对农业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明确了集体经营和大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所需要的。

1988年,提出了实施“乡镇企业”政策,开始推进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四步:新型农村合作社
2007年,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社”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新型农村合作社是指农民自愿组织,需符合法律、政策等条件,并完成工商登记手续,从事农、林、牧、渔、副业等业务的民间非营
利法人组织。

总结起来,我们可以看到,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过程中,我国
的农业合作化发展经历了艰辛,但也取得了许多成果。

农业合作化的
发展,是我国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保障,并对保
障农民生活、促进乡村振兴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而新型农村合作
社的发展,也将成为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变化

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变化

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变化中国乡镇企业原义较广,所有成立于农村地区、由农民投资和组建的企业都包括在这个范畴里,即乡、镇、村的集体企业,农民组办、联户办和个体办的企业。

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从法律的角度明确把乡镇企业定义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

我们在本书中所研究的乡镇企业则是广义的乡镇企业,并不局限于上述官方定义。

乡镇企业源于中国因经济不发达而形成的城市与农村相分离的二元经济结构。

由于农村人口在长期政策规定下的身份限制和不流动性,使得在农村中自发生长起来的企业与其他形态企业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成员构成、社会地位、发展轨迹和运作方式,成为一种具有独特性质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群体。

乡镇企业的兴起出现在中国经济改革后。

在农村经营组织逐步放松管制的情况下,乡镇企业像雨后春笋,成群地涌现出来,并且快速地成长壮大,成为促使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主体和中国近几年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轨迹看,乡镇企业已经成为突破原有二元经济结构、促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转化因素和动力源泉,它们的发展变化在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乡镇企业发展的阶段性中国农村中的非农产业早已存在,但真正具有一定规模并且上升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经济改革后出现的事物。

乡镇企业在其2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社队企业恢复与发展、乡镇企业高速增长、调整与波折、再一轮高速增长以及变动整合与提升等几个发展阶段。

1. 社队企业恢复与发展(1978--1983年)。

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首先在农村地区启动,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经济发生了一系列较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农业劳动力逐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日益庞大的待业群体。

为了吸收消化大量的农村富裕劳动力,在60年代初因国内经济困难被取消的社队企业,经过“文化革命”中作为补充城市生产能力的不足逐步恢复后,又在改革后农村就业压力下进一步得到扩张,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新中国70年企业扶贫历程回顾及其启示

新中国70年企业扶贫历程回顾及其启示

新中国70年企业扶贫历程回顾及其启示作者:李先军黄速建来源:《改革》2019年第07期内容提要: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恢复的进程中自然地改善了民众的贫困状态,表现为一种间接的扶贫方式,且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积蓄了力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社队企业和乡镇企业为开端,以当前日益活跃的农村农民创业为趋势,在企业主动性行为和政策引导下,企业以多元化的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业农村的发展,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力量。

要客观地认识企业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为企业扶贫提供支持;强化企业扶贫工作重点,突出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

关键词:企业扶贫;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F126.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7543(2019)07-0016-11在经典的经济学理论框架下,与城市相比较,农村在基础设施、资金、人才、技术、知识、市场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比较劣势,企业与农村的发展是一种割裂的关系,企业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长期以来不为学者们所重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袤的中国大地孕育了极具适应性和创新性的企业,它们在提供就业、促进增长、贡献税收、推动创新、缓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驱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全面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企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独特的制度背景使得“中国的工业化显著有别于世界各国的特点之一就是农村工业化”[1]。

企业在我国农村发展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增长,为贫困民众增加收入、供给资金、转变观念和获取市场优势等发挥了巨大作用[2]。

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集体经济,到改革开放初期具有集体性质的社队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兴起,再到农民工进城获取传统农村所无法提供的“工资性收入”,农业产业化背景下龙头企业发展对农村发展的整体带动作用,以及进入新时代后的农村农民创业,都体现了我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变化[3],反映了农村特殊土壤环境下企业发展与演化的历史现实。

我国农村的三次历史性变革—人民公社、家庭承包、乡镇企业、城镇化

我国农村的三次历史性变革—人民公社、家庭承包、乡镇企业、城镇化
hso i c a g s h ee s o i r h n e :t e rl e f m gd s s m f e p e sc r n no an h rt h e I e te e n i a o t c a r I y t o o l ’ or u in c let e f s ,t I ma cp t n e p m i T h 1 i o r lsl o sf m t el d.a d l t a h e d s t r t n o te t d t n l u lsca t c r .T ef s fs pu a r r h u b o n a n a l w st i ne ai f h r i o a a o il r t e sy i g o a i d s u u h i t r t o c a g s to lc n c u t s e h e l tc a g rn c n e h p e e o o n rs e w h n e o k pa e i o nr i ,t a h yd s n e t s e d d te s h r fc u t i .O l f r te e a yd n y at h s e t re c a g s c n p a a t u t m ey s p i o e ra e dn e l yl e h e h n e : e s ns l u tl t p n t d la i g t w at f . a i e l h o o h i Ke r s o nr s e a l o i c ;t n e t p l s r a iain y wo d :c u t " d ;fmi c ni t o ne r e :u b n z t . yi y ' a w i s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