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历程回顾与展望.

国企改革历程回顾与展望.
国企改革历程回顾与展望.

(二)第二阶段:逐步展开所有权改革(1992年至今)

1992年我国在继续完善和推进承包

国企改革历程回顾与展望

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开始逐步推进股份制改革试点。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以及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上,党中央正式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

陈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中图分类号:F272.9文献标识码:A

方向。1992年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制定并陆续公布了《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等规范股份制改革的

主要是在保证国有企业的国有产权条件下

内窖■要:本文回顾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发现改革思路的焦点在于:所有权与经营权,何孝是决定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并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在

开始的阶段以不改变所有权基础上的企

文件。股份制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

扩大企业的经营管理权的改革。具体来说,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放权让利(1979—1984年)。在。文革”结束后,全国的经济秩序开始逐步恢复。与农村的改革几乎同时,城市也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其中重要的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是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采取了提高利润留成,开征固定资产税等措施。后来在1981年年底和1982年年底,国务院又提出加强国营工业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以提高经济效益。1983年4月国务院又开始实行两步“利改税”,希望通过把利润分成以税收的形式固定下来,增强国有企业的经济自主权,增强其经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还是在原有的计划经济框架内的改革。是不改变企业所有制形式,不改变隶属关系。不改变财政体制的企业经营权改革。2.承包制(1984—1992年)。1984年12月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著名论断,并提出国有企业应该实行政企分开,向市场主体转变。从1987年开始,在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的主导下,全国的工业企业陆续开始承包,到1992年经历了两轮承包.国有大中型企业的98%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承包。在这一时期,虽然我国也开始了股份制的试点,

但是主导国有企业改革的模式还是承包制。承包制的实行也是在不改变国有企业所有权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放企业经营管理权的改革。

改革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的重要

转折,股份制的推行说明政府开始从所有制角度来破解国有企业改革的难题。随着企业产权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也出现了多种形式,比如出售、MBO、试行经理人股票期权等,但是有些改革措施由于实践中措施的不配套,出现了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引起2004年国有资产改革的大讨论。使得国家停止了国有企业的MBO,并开始反思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业经营控制权的改革为主导,而在后一阶段则以所有权改革来推动企业经营控制权的改革为主导。同时,文章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前景进行了展望。关t谓:国有企业改革所有权经营权

I.I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个农民自发

I.、,的。包产到户”为开端。我国开始

K八了经济领域的改革进程。回顾我

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国有企业改革是改革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最难改革而影响最深远的领域。由于国有企业在所有制形式上最符合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所有制的描述,所以,它一直被认为是保证社会主义性质的微观主体,国有企业的任何一项重要的改革都会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国有企生改革思路:所有权主导与经营权主导的博奔

(一)以企业经营权改革为主企业发展史上,最初出现的企业是手工工场的协作组织。马克思认为,由于工场。在劳动的作用范围扩大的同时劳动空间范围的这种缩小,会节约非生产费用”。因此,它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由于手工工场的规模和技术的限制,当机器被大量使用的时候,它逐渐被工厂所代替。后来由于企业所需资本扩大与单个个人资本规模的限制以及规避风险的要求,使得过去两权合一的工厂开始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两权分离的公司制企业。因此,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角度,在企业这种生产组织形式的早期,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合~的,只是后来才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即使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也存在大量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个人业主制企业形式。这些两权合一的企业组织的效率有些也很高。这说明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不是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所以改革之初,大家的关

全国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27

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可以说一直围绕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博弈而展开。回顾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在所有权框架内的经营权改革(1978—1992)

在这一阶段内,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坚持在不改变企业所有权的基础上,通过对经营控制权的改革来搞活国有企业,认为决定企业绩效的主要因素不在于所有权的主体,而是在于经营控制权的主体以及具体的经营激励机制。因此,这一阶段

万方数据

注点还在企业经营权上。

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开始提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缺位”的问题。认为我国的改革应该以所有权改革为主。但是这种理论也遭到了部分经济学家的反对。他们认为,即使在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的股份制企业中,也存在所谓“所有者缺位”的问题。根据统计,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股权非常分散,有的企业往往只占有5%一10%的股份就可以成为控股股东,获得企业的经营控制权。在这种股权分散的条件下,取得控股地位的第一大股东要实施自己对于公司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也是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根据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动力来监督和管理好企业。这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管理成本和监督成本,而这种管理和监督的收益却是由所有股东共同占有的。因此,他们也会“偷懒”,也会利用自己的权利谋取私人利益,也就是发生“道德风险”。现实社会中大股东侵蚀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频发就说明了这样情况的存在。因此,即使是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的私有企业也不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合一,也不是所有权主体自己掌握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也存在所有权之间的委托代理管理关系。这说明企业绩效的高低主要不是由所有权的主体所决定,也就是说企业的绩效与企业的所有制没有直接关系。

(二)以企业所有权改革为主现代制度经济学鼻祖科斯认为企业就是一种用来降低交易费用的契约,威廉姆森则从资产的专用性角度提出了企业是减少专用性资产投资不足,提高经济效率的一种方式。根据阿尔钦、德姆塞茨{1972)的团队生产理论,企业是一种团队合作生产的组织,在这种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偷懒”的冲动。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率,需要避免人们的“偷懒”行为,因此就需要监督人。而监督人也是一种代理人。他本身也是自利的主体,也有偷懒的动机。所以要完全避免团队成员的偷懒是不可能的。除非让监督人享受剩余索取权。

由于监督人也是“理性人”,他们会对自己的付出与回报进行权衡,在他们的付出与回报不能匹配的时候,监督的积极性

会降低。因此。为了提高监督人监督员工“偷懒”的积极性,需要让他们享有全部的剩余索取权。但是,作为所有权的一方,如果不能享有剩余索取权也就丧失了他们对企业进行投资的动机和目的,因此,要使进行团队生产的企业组织获得最大的效率,就需要由生产过程的监督人来享有所有权和经营权,这也就意味着所

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是企业效率提高的关键。现实中,这只能是个人业主制的企业形式。

我国很多的经济学家正是从这样的基础出发。提出了国有企业进行产权改革的思路,主张“国退民进”,把国有企业转变为民营企业。因为他们认为。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全体中国人民,而经营权则属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而中国人民全体作为一个总体的概念没有办法来进行具体的经营管理,也无法行使任何的权利以及履行任何的义务,所以只能由中国政府。也就是国务院来履行出资者职能,行使所有权。又由于国务院作为一个政府机构,不仅具有经济管理职能,也具有政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因此。国务院也必须委托各个部委、省市等来代理行使职能,最终各部委、省市也只能委托其他的自然人来代行所有权并进行经营管理。即使在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代为履行出资者职能的条件下,仍然是一种多级委托代理链条,而在这种多级委托代理条件下,由于所有权的缺位,由于“人人所有。人人没有”,。人人享有权利,人人不尽义务”等,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来真正努力经营好自己所管理的企业,造成了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因此,必须让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国有资本退出,把国有企业转变为民营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企业的所有者才能真正关心企业的运行。国有企业也才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和“败德行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实际上就是在探索如何实现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经过30多年的努力,国有资产的出资人制度基本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国有企业的利润规模和竞争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个历久而弥新的问题。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还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同时随着实践的深入,一些新问题也暴露出来。完善国有企业改革需要不断的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新矛盾,比如如何做好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管问题,以所有权改革为主导条件下如何保证国有资本的地位和发挥国有资本的作用问题,如何避免改革过程中公司管理层与国有资产的监管人之间的“合谋”,如何避免改革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都需要继续分析和研究。这些新问题、新矛盾的解决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也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对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关系的理解,从而提高企业绩效。这些问题的探索和解决必将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把国有企业改造成真正具有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微观市场主体。务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I.人民出版社.2(J()4

2.杨瑞龙.企业理论:现代观点fMl.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f)053.章迪诚.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编年史【M1.中国工人出版社,20r164.陈清泰.国企改革:过关【M1.中国经济出版社。2fJfl3

5.徐传谌,孙少岩.国有经济理论前

沿报告(2()()3)IMI.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3

6.余钟夫.迈向现代企业之路——国

有企业二十年改革历程回眸IJ】.投资北京。1999(2)

7.白永秀.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现

国有企业改革前景展望

回顾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从开始的所有权框架内的经营权改革为主导到后来的以所有权改革推动经营权改革为主导,国有企业改革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如何调动相关利益者的积极性,特别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以企业的根本利益为目标,

状、对策UJ.人文杂志,1999(4)

8.钱颖一.企业理论『M】.商务印书馆.1989

9.陈佳贵,杜莹芬等.国有企业经营

者的激励与约束——理论。实证与政策

【M】.经济管理出版社,20叭

28膏生时代(原名《商业经济研宽>)2009年27期

万方数据

国企改革历程回顾与展望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陈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商业时代COMMERCIAL TIMES2009,""(27)0次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徐明华地方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的比较分析及相关问题讨论——以长沙市和宁波市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为例 -浙江社会科学2002,""(5)

本文对宁波市和长沙市实施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的基本做法及其利弊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过程中的职工利益补偿、量化国有资产、“靓女先嫁”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要像保护私有财产一样保护公有财产,

避免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对职工和经营者的利益补偿要在可行的范围内兼顾公平与效率;“靓女先嫁”式的改革逐步显示出弊端,现在是对国有企业进行一揽子改革的时候了。

2.期刊论文黄群慧.Huang Qunhui 实施"精细化改革战略"明确国有企业的组织使命与定位 -新视野2007,""(6) "精细化改革"要求国资委结合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重新梳理每家国有企业的存在对国家的意义、必要性和法律基础,具体明确每家国有企业的使命.要对每个产业及产业的具体链条环节的性质进行具体分析,给每家国有企业进行产业定位."精细化"战略的前提是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减少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国有企业数量,缩小管理半径.

3.学位论文罗杰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规范之途——程序正义、权力制约的法治化改革 2007

在研究生学习阶段,非常幸运地跟随导师作了一个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项目,通过这个项目获得了许多与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接触的机会,使得自己对国有企业的重要性以及国有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都有了一些更深切的、区别于书本的认识。我认为国有企业的重要地位及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将使国有企业相关问题的研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具有极强的现实价值。国家需要解决国有企业的难题,法学研究就理应为此服务,这也便是我确定以国有企业作为论文主题的最直接的动因。2004年的“郎顾之争”引发了民众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对产权改革方向的正确性进行了论战,对于解决之道众说纷纭。这显然表明该主题是尚未有定论,值得研究的。因此,最终在导师的指导下,我进一步缩小了选题的范围,确定了论文的写作题目:《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规范之途--程序正义、权力制约的法治化改革》。

文章的第一部分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理论概述。产权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要讨论产权改革合理与否,自然应该首先对产权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这是我们进行后续研究的基础。该部分,笔者在对目前理论界关于产权概念的几种主流观点的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产权的定义,并对产权的基本功能进行了阐释,以回答为何要推进产权改革的问题。最后,对于我国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历程进行了简单的回顾。

文章的第二部分为国有资产流失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关系辨析。该部分从广受质疑的格林柯尔、海尔、TCL的改革案例入手,深入剖析了改革相关环节中存在的违规手法,明确了一个事实:国有资产流失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是客观存在的。随后,通过“国有资产流失不仅存在于产权改革领域”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取得的显著成绩”这两部分内容的论述,论证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方向的正确性。继而得出结论:我们需要讨论的不应该是“该不该改”的问题,而应该是“怎么改”的问题。

文章的第三部分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症结所在。在该部分笔者首先弓l入经济学中关于效率与公平的抉择的理论,得出“政府在效率与公平之间的抉择不应一

成不变,而应该顺应时局,适时调整”的结论。当今改革的问题就出在政府的政

策取向已经不符合当下的社会情况,不合乎民意。要减少改革阻力,力求稳步推进,就要充分考虑社会基于公平的需求,在改革中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注重“增进公平”。另外,很多学者和官员将改革的问题归结于制度不健全,然而实际情况是现有的制度数量并不少,内容也不乏操作性,但仍然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这表明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制度的建设,而在于制度的执行。制度的约束力缺乏是改革中非常明显的问题,造成这一状况有多方面原因,我们要努力改变这种状况,保障改革在法治的保障下积极稳妥的有序推进,才能解决产权改革中现存的问题。

文章的第四部分为改革路径选择。通过全文的分析论证,笔者最终选择了“以程

序正义促进改革公平,以权力制约实现法治改革”的路径:通过限制公共性国有

企业进行产权改革来保障社会公平的基本供给;通过产权改革相关环节公开、透明的程序设计来保障改革的形式公平;通过进场交易制度和竞价机制的发挥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定价,保障改革的实质公平;通过完善责任制度、构建立体监督体系,引入公益诉讼等措施,对行政权力进行限制,改变目前改革中权力滥用,权力缺乏制约的现状,以间接达到增强制度执行力,确保法治改革的目的。

4.期刊论文王红一《公司法》修订与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 -学术研究2001,""(6) 我国公司立法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规范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本文认为,修订<公司法>应当兼顾一般规则与国有企业特殊规则的关系,其原则是要确立尽

量与国际接轨的一般规则:对国有企业区别分类,对不适宜公司制的国有企业进行单独或特别立法,将"国有独资公司"的内容从<公司法>中去除,由<公共企业法>规范;对于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所涉及的特殊问题可以在<公司法>中订立一些特别

条款,但不得违背市场经济规律赋予它的优惠待遇;对国有控股公司和企业集团,在<公司法>中增加"关联企业"的内容进行规范,并由<公共企业法>、国有资产管理法规范有关政府与企业关系、国有股权代理行使等问题.

5.期刊论文周仁仪我国国有企业财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0,7(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有企业财会改革起步,并初见成效;1993年7月1日至今,国有企业财会改革全面深化,取得明显成效.进入2000年,国有企业财会管

理体制应采用"四制"模式;国有企业经营者应利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应有创新思维.

6.学位论文金明星韩国国有企业改革史研究 2005

近40年来,韩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惊人发展,人均国民收入从1962年的87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4100美元。韩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排次已占第十位,其进出口贸易规模居世界第九位。在韩国经济发展中,国有企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政府通过对国有企业实行倾斜政策来发展国家资本,大力支援了民间产业部门。随着私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一些国有企业已民营化,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已全部民营化,但其他部门的国有企业,在韩国经济发展中仍居一定的地位。韩国的国有企业与我国的国有企业有许多不同点,但也有共同点。因此,研究和总结韩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对中国国企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该文的绪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动态、论文写作方法等进行说明,以便对论文的写作依据及可行性有清楚地认识,对该篇论文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第一章回顾了韩国国有企业建立发展的历史。首先介绍了韩国国有企业的历史沿革。韩国国有企业的正式形成源于光复后对日资企业的回归改造,其大规模发展并达到顶峰则是在第三共和国时期。文章根据组织形态对韩国国有企业进行分类,并对其特征进行了较深层次的分析。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韩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及自身存在的问题。作为国民经济组成部分的韩国国有企业,其建立与发展是同各个时期韩国经济开发的总体战略联系在一起的。在政府主导型经济开发时期,韩国国有企业是作为经济起飞的“助推器”和引导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被使用的。但由于韩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环境比私企业在更多范围内受到政府的限制,所以还存在低效益等众多问题。因此,韩国国有企业有必要进行改革。

第三章对韩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大量的史实和数据具体讨论了韩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私有化改革,还列举私有化改革的事例进行具体研究。关于韩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最早的法律依据是在1962年制定的《政府投资机关预算会计法》,1968年首次采用了政府投资机关的经

营绩效评估制度。但由于无奖励制度等配套措施,它在很大的程度上流于形

式.1973年,韩国政府又制定了《政府投资机关管理法》,之后,才赋予国有企业责任经营制体系。新的国有企业管理法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改革方案,代表了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今后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它的出台,标志着韩国政府的管理体制改革才真正开始了。韩国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私有化的国有企业范围扩大;1987年韩国政府提出国有企业私有化计划;1993年,金泳三执政后,宣布在1998年前对大部分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韩国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过程是同韩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交织进行的,但是在后

期,特别是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私有化改革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流,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则退居其次。

除了韩国国有企业改革史的论述之外,文章还提及金融危机后韩国国有企业进一步的改革。韩国的金融危机并非自天而降,而是积蓄已久,早有先兆。从表面上看,韩国的金融危机是一个外债偿付的危机。从本质上看,不顾一切地进行负债投资的大财团和政府控制的脆弱的金融体系相结合,是造成韩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入,国际上的一些专家认为韩国等东南亚国家所发生的金融危机其实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危机,危机的爆发标志着东亚模式已经失灵。这一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第四章论及的是韩国国有企业改革启示。该文认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尤其是民营化,已是不可避免的世界趋势。政府职能的转换,效率的提高,强烈要求推行国有企业的民营化。由于国有企业经营不善而导致的损失大部分需要由政府预算来弥补,实际上这些负担最终还是要用国民的税金来填补,因此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不可能再推迟。为了减少因效益好的国有企业的海外出售而造成的国家财富的流失,应对国有企业进行准确的经营诊断,当然还应采取限制外国人所占股份的比例等补救措施。为了解决垄断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所发生的问题,应采取引进竞争机制、价格规制等适应措施。精简人员,机构改革所引起的就业不安及工会的不满等,随着国家领导人的领导能力的发挥及竞争力和效率的提高所带来的新的就业机会的出现,将会得到某种程度的缓和。

总之,韩国国有企业的未来与韩国的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社会变革紧密相联,与韩国整个经济的发展、亚洲经济的发展、乃至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的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联。

7.期刊论文熊金星论当前县级中小型国有企业的改革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2(3)

当前,县级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革面临着体制转换、经营方式等方面的普遍难题.加快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革,采用活泼的股份合作制形式,以股权配售机制、股权流动机制和规范运作机制为核心,把企业让渡给企业内部职工,是企业易于转制求活的较好形式.

8.期刊论文张伟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改革国有企业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改革国有企业不能脱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国有企业在重要的和关键的行业,仍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但改革国有企业不能背离市场经济的要求.国有企业必须通过股份制改造、股份合作制改造和非公有化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才能增强活力、提高效率,从而真正地走出困境.

9.学位论文王春良从国外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改革看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 1999

10.期刊论文何威风.HE Wei-feng 分权化改革、政府干预与国有企业债务融资 -科学决策2009,""(10)

债务融资一直是资本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分权化改革和政府干预如何影响国有企业债务融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地区的分权化程度越高,企业银行贷款率越高,政府干预对企业银行贷款影响越大.在考虑债务融资的性质差异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地区的分权化程度越高,政府干预对长期借款的影响比短期借款大.上述研究说明,分权化改革影响着国有企业的债务融资行为,并使地方政府有很强的动机干预辖区内的国有企业债务融资行为.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3518613645.html,/Periodical_sysd200927014.aspx

授权使用:北京大学图书馆(wfbjdx),授权号:4dd1f4b6-61dd-4e20-8b4a-

9e57017d4b84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25日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及经验总结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及经验总结 摘要: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时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实践,而从1984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就被认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回顾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总结国有企业改革的得失,对于进一步推进改革这一未竟的事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承包制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至今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国有企业改革既是贯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也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缩影。一方面,由于缺乏前人的经验可鉴,使改革本身始终沿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不断试错;另一方面,改革也在正式制度安排下以渐进式路径不断前行。在中国,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是现今一切改革工作的核心和关键。30年国有企业改革所走过的艰难探索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正在也必将继续给中国社会的深层结构带来更为深远的变革,国企改革的成败将制约甚至决定整个社会乃至整个民族的命运发展。 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回顾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从改进微观激励机制的“放权让利”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所有权层面的改革,至今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回顾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9-1986年间,国有企业经营层面的改革,这一时期的主要政策措施就是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的改革,以及随后的“利改税”、“拨改货”改革。 改革之初,政府已经意识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就是管得过多,统得过死,政府应该让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享有更大的自主经营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文件,推动了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的改革,而“放权让利”也就成为这一阶段国企改革最显著的特点。 但是,由于宏观政策环境和资源配置机制的改革不配套,经济中并没有形成一个竞争的市场,所以政府无法通过企业外部的经营指标来判断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好坏。另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普遍都承担着政策性负担,所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就会更加严重,这会导致国有企业管理者的道德风险问题:企业一旦获得了一定的生产经营权,就有动机和可能侵占国家应得的利润,并往往以所承担的政策性负担作为企业经营不善或亏损的借口,这就导致了“放

浅议国有企业存在的必要性

摘要:在某些领域,市场机制不能起作用,而这些部门是社会再生产又需要这些部门。国家为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为保护人民利益和社会稳定,国企就必须在某些领域存在。 激励机制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员工对组织及工作的承诺最大化的过程。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 ,我国国有企业的各项权利集于政府一身 ,企业只不过是政府的生产车间。在这种政企合一的模式中 ,委托代理关系被弱化了。但是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股份制试点的改革 ,以及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开始显现出来。 关键词: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委托管理机制

浅议国有企业存在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扭亏增盈成效显著,但一些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国有企业普遍效率低下,经营缺乏活力,我国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存在手段单一、方式陈旧,经营者和技术骨干积极性受到挫伤,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从总体上来看,多数我国国有企业目前的员工激励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没有企业内部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相配合,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也很难激发出来。由此,寻找科学的方法和机制激励员工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成十分重要的课题。 国有企业产权模糊,权责不清,激励低效,国有企业所有权缺位(或虚位),使得国有企业中所有权关系模糊,国有产权虚置于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委托人的链条和层次之中。从整体上看,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都是所有权代表,但如果从 10 具体情况分析又都不是所有权主体,谁也不肯承担经济责任,国有产权并未有效行使,没有人真正关心国有产权的利益。所有权约束的软化导致经营者责任的缺乏,经营者形不成激励的内在动力。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不可避免地成为国有企业的委托人,在企业外部对代理人进行约束,常常导致对企业直接的行政干预。经营者由政府任命、管理,而不是产生于市场竞争之中;素质、能力较差;经营者关心的是个人升迁,随时准备着上级的调动,缺乏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长期经营的动力,不利于激励机制的落实。

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阳泉信和资产管理中心杨宏伟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继续深化国企改革是现实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保障国家安全和支撑经济健康发展的作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受国际市场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在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一系列措施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企稳回升。但面对国内外诸多不确定因素,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因此,在世界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增强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则代表着我国对经济发展“控制力”的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经济进行适度有进有退的调整,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时代需要的。国有企业尽快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有利于调动民间投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做大总量,增强国力。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新课题 国企改革经历三十多年风雨历程,取得了显著成绩,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让我们坚定了改革的信心,明确了改革方向和目标。但在改革进程中,仍会不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和羁绊着经济发展,需要我们予以解决。

1、对国有企业改革认识不到位。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举措,不是哪个企业、个人的事。在国有企业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特别是在以退为主、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中,应正确认识国企改革。由于参与企业改革的主体不一,各参与者的目标取向差别非常大,政府主管部门、原企业经理层、原企业职工以及参与企业改制的民营资本拥有者,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难以统一,容易出现部分政府官员、企业经理不愿意放弃眼前既得利益,民营资本巧取豪夺国有资产,企业职工消极参与的诸多情况,加大改革难度。 2、国企改革配套政策不到位。国企改革归根结底是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只是当前国企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劳动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也必须一起改革。配套改革相对滞缓,必然会影响到产权制度改革的效率和质量。多年来,中央企业因经济基础好,支付改制成本能力强,比较容易开展相关方面的工作。但大多数地方所属国有企业改革都较难,尽管在产权制度改革中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或多或少都会因相关配套政策的不完善、不到位,引发和留有诸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隐患问题。 3、改制企业内部改革不到位。1992年,我国确立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体制转换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逐步从经营权向所有权改革过渡,产权制度改革成为21世纪初国企改革的核心。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改制后的企业没有相应地建立起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仍然存在股权结构不合理、国家股所有者缺位、高层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监事会形同虚设等问题,直接影响企业发展战略、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影响着企业竞争力的加强和提升。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 引言: 雄厚的国有资产及强大的国有经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国有企业则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支柱。毫无疑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国有经济体制改革,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一、国有企业改革历史回顾 国有企业的改革至今已走过二十多年的历史,回顾这个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6年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的改革。传统的国有企业是委托人即政府垄断了企业近乎全部的剩余产品的积极性。因此国有企业势必会长期处于了低效率运行状态。由此不难看出,让渡国有企业的经营权,必然会对经营者积极性产生激励,进而有利于改变过去权力集中与外部化的状况,使企业成为“自我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 针对传统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经营者缺乏自主权和低效率运行的弊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政府办不了一系列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文件,推动了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的改革。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做出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文件的决定,同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管理体制改革文件,并在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根据中央政策,政府向企业让渡了生产自主权、原料选购权、劳动用工权和产品销售权等十四项经营权。经营权的让渡意味着企业的经营者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经营权层面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放权让利是以中央政府的利益让渡作为切入点,受益群体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种利益主体。 在各利益主体均可获得收益下的改革,不仅推动起来阻力小,且还会对各个经济主体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有利于调动各个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第二,经营权层面的改革是在原有经济体制内进行的改革,是不改变原有的所有权框架,而只在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利益调整,这种调整并不涉及“姓公姓私”或“姓资姓社”的意识形态问题,因而来自社会意识和传统观念方面的阻力较小,改革能够被全社会所接受。第三。放权让利虽然表现为中央政府利益的部分损失,但于经济总量增加,中央政府收益的绝对量也是增加的;同时,社会经济总量的增加又会带来其他社会成员收入的改善。因此,因此,以放权让利为内容的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的改革是一种社会绝大多数成员都受益的帕雷托改进。 第二阶段:1987-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从经营权向所有权层面的过渡,从1986年开始,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从经营权向所有权层面过渡,但在涉及财产关系的深层改革上,同时出现了量种不同思路和对改革制度的两种不同选择。 一种思路是将国企改革任然限制在原有财产关系之内,而进一步推进经营权层面的改革,与这种认识相对应得制度选择就是企业承包责任制,中央政府决策部门倾向于这种改革思路忽然改革方案,于是从1987到1992年,国有企业经历了两轮承包制改革。 两轮承推进伊始,确实调动起企业忽然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国有经济的发展,1987年比1986年我国工业增长速度封闭额为14.1%和20.7%。企业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1987乃比1986年增长8.0%,1988年比1987年你增长18.2%,亏损面业逐年下降,

浅谈国企改革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月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讲话提到“我们看中国经济,不能只看增长率,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现在增长7%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集聚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中国将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发展,更加坚定地深化改革开放,更加充分地激发创造活力,更加有效地维护公平正义,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可见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国有企业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安全、社会稳定、发展民生、履行责任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30 年的改革开放与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国有企业改革所取得的效果显著,进一步提高了经济实力和国有企业整体效率,可见,国民经济和国有企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有力支柱。不断进行深化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的国有企业必将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贡献力量,是引导非国有经济稳步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奏响了号角。国企改革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报告中,多次提到“改革”一词。可见,十八大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心和信心,明确了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方向。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坚强支柱, 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 搞好国有企业, 增强企业活力, 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一直占有较大比重,从能源到通讯,从出版到交通运输,占据了我国经济市场中很多重要的行业。当前,我国国企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全面市场化过程中国有“僵尸企业”的留存。2015年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要求央企“提质增效升级”。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再次将焦点对准“僵尸企业”。并表示对于“僵尸企业”将坚持分类处置,积极推动兼并重组,强化管理一批,淘汰落后一批,可见针对现有问题,“僵尸企业”的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大众的关注了。“僵尸企业”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竞争力2、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3、体制问题。 我国经济正处在一场新的大变局中,金融初具“系统重要性”,资本市场逐渐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柱。而在这样的趋势影响下,国企改革的方向也在发生着变化,其中地方国企改革将成为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我国经济正处在一场新的大变局中,金融初具“系统重要性”,资本市场逐渐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柱。而在这样的趋势影响下,国企改革的方向也在发生着变化,其中地方国企改革将成为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2016年“两会”国企改革方面的热点之一就是地方国企改革应该进入全面加速期。关注地方两会传达热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结构、环保、区域发展等话题今年热度更高。如:

国企改革发展历程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脉络 文章来源:中国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518613645.html, 《发展和改革蓝皮书》 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来看,改革的脉络呈现出由浅入深的阶段性推进特征。本章通过透视改革进程,揭示推动每一阶段改革的基本因素和根本动力,对我国国企改革的推动模式进行全面梳理与总结,以便我们能够在今后的改革中把握规律,掌握主动,尽快实现国企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第一节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一、1978~1992年: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 从1978年到1992年,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1.国企改革起步于放权让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中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大胆下放,让地方和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国企改革开始于对国有企业进行扩权让利的改革试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二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并且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着眼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1979年7月,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文件。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企业有了一定的生产自主权,开始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并打开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缺口。 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约束机制难以规范,出现了企业为扩大自销比例而压低计划指标、不完成调拨任务和财政上缴任务等问题,结果是形成了“内部人”控制,出现了“工资侵蚀利润”和行为短期化问题。实践效果与改革预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在这种情况下,1982年中央推广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旨在解决放权让利中暴露的问题,处理好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解决大锅饭问题,在硬化企业预算约束,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收到了成效,尤其是国家财政赤字大幅减少。但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不平等,企业内部条件也千差万别,该政策很难找到可操作化的指标来规范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责、权、利,企业激励不足问题十分严重。1983~1984年先后又两次推出利改税,但结果都很不理想。 2.国企改革先后出现了多种形式 1984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改革主要是为了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明确国企改革的目标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厂长(经理)责任制,并在大多数国有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对一些小型国有企业实行租赁经营,并在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中开始了股份制改造和企业集团化的改革试点。 到1987年底,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实行了承包制,同年,中共十三大报告肯定了股份制是企业财产的一种组织形式,试点可以继续实行,到1988年底,全国共有3800家股份制企业,其中800家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60家发行了股票,其余3000家原是集体企业。1988年2月国务院更加明确了企业承包制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国有企业改革

[键入文字] 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国有企业改革 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国有企业改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 工业革命以来近代经济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我们所称的“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发展过程。当今西方的发达国家,在早期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由中世纪的封建经济制度逐步过渡到近现代的市场经济制度。 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不同的国家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呈现出过渡的差异。例如,由于国家介入程度的差别而有所谓的“美国式道路”和“德国式道路”的区分,但在总体上,自由企业制度和主张自由竞争、抵制国家过多干预的意识形态占主流地位,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具有“自然发育”的特点。 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二战以后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批国家,在其初期则采取了计划经济体制。其中的一些国家,如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此前资本主义经济曾经获得过一定程度的发展,另一些国家如中国,整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只是在局部地区有所发展,更大范围内则处在萌芽状态。 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初期和中期,这些国家曾有过工业和经济的高度增长,但体制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最终促使这些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开始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就 1、明确并初步学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2、刺激了供给增加和买方市场的形成。 3、产品和企业的分化加快,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脱颖而出。 4、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企业家。 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计划统一下达,资金统贷统还,物资统一调 1

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的必要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年代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最重大的举措是实施公司制改造。然而时至今日,当我们回顾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历程,却发现结果是令人失望的:国有企业并没因为改组为公司而转换其经营机制,其管理和效益并未象预想的那样得到改进,同时,原有的政企关系也并未由于企业的公司制改革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一句话:公司制改造没有使国有资本经营从根本上改变“无人负责”的状况。原因何在? 我认为,作为一种微观企业形态或是一种法律制度,公司制仅仅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所有者运用其财产的工具,它既不会改变社会制度,也不会根本改变其所运作的财产的归属。但是,考察这一制度产生的背景及其完善的过程,我们会发现,公司制作用的正常发挥,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其所生存的经济体制环境。正是基于这一点,我认为,造成我国公司制目前尴尬状况的原因不能仅从公司制本身去寻找,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和认识应当放在公司制赖以生存的我国改革现实的大背景之下进行。因此笔者的结论是:目前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的问题首先是由于公司制的运行缺乏相应的体制环境,其次才是公司法律制度自身的不完善。仅就公司制生存的体制环境及相关的法律问题,笔者认为尚有以下关键问题值得探讨 :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股权主体问题 第一,尽管我们在不同场合,甚至在公司法中再三强调公司中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但是,既然用公司的形式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造,就意味着国家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只能以股权的方式实现;第二,以股权的方式对企业行使权利,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国有股权行使机制;第三,对于在公司中持大股的国家股份而言,其股份保值增殖的基本前提是,国家股东能象私人股东那样真正关心其资产的运营;第四,为了使国家股东真正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就必须建立适合公司制运行国有资产运营机制,这个机制的核心就是:国有股权主体(包括机构和个人)在享有对国有资产进行投资经营权的同时,承担对国有资产保值增殖的义务,不履行义务,导致国有资产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赔偿、行政处分,构成经济犯罪的,应当被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上述几点决定了,建立国有股权行使机制应当解决的问题至少包括:1、哪些机构可以通过授权成为国有股权主体?2、具备哪些条件、通过什么程序可以被授权或将取消授权?3、股权主体与授权主体之间关系如何?与其所投资的公司的关系如何?4、股权主体享有何种法律地位?与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营宗旨相适应,其经营管理权有哪些内容?5、当国有股份由于股权主体的行为遭受损失时,应当由谁承担责任? 上述问题所涉及的内容在法律形式上表现为国有资产法的制定和出台,但制定国有资产法的前提是对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彻底改革。也就是说,对于由国有企业改造而来的公司,国家不但必须彻底放弃由上级主管部门以行政方式管理它们的传统做法,而且还要确定一个具体的股权主体体系,由其代表国家行使股权。实际上,这一工作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已经开始进行。如设立国家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作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的授权主体,对一些大的企业集团进行授权经营的试点等。但是,由于政府机构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没有解决政府在国有资产管理

国有企业改革历史回顾

国有企业改革历史回顾 概要:“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载体,是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影响 力和带动力的力量之源。”国有企业是国家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是国家实力的体现。是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化生产的需要,是国家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着国家的富强和人名生活的富裕。 (一)国有企业的形成和重要性 1.国有企业的形成 14世纪航海运动的兴起,揭开了世界一体化的序幕,同时,也使资本主义迅速在全球开始扩张。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使资本高度集中,从而一系列企业应运而生。从历史上看,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是在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才发展起来,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从经济角度分析,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 从理论上讲,判定一个企业的所有制属性,其基本依据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生产资料主体的性质。严格意义上讲,国有企业就是运用国有资产为生产资料从事商品经营和生产 但是人们对国有企业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国有企业的标准也大不相同。因此结合我国国情从实际出发,我国国有企业与世界均不相同。 追溯我国国有企业产生历史,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建国前存在与革命根据地的国营企业 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江西苏区和延安为代表的根据地就兴办了一些国营企业,他们为战争提供了军需品和日用品,分布在战争环境的农村,比较分散。企业的发展与同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根据地联系在一起的。企业规模小,所占比重有限,而且主要属性用于军需和日用,但却是我国最早的国有企业,他们为行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早期的管理骨干,保证了后来对国民党政府和官僚资本企业的顺利接受。 (二)由国家接管的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在旧中国,由于旧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国家不仅遭受到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而企业遭到他们的经济侵略。他们在中国开资办厂,掠夺资源,压榨人民,积累了巨额财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经济势力,采取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的接管方针,把它们转变成中国的国有企业。 (三)由国家没收的旧政府和官僚资本 这一部分在旧中国的经济占很大比重。主要由国民党政府的“资源委员会”掌控。到1949年底,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已经拥有全国电力的85%,钢产量的97%,棉纱产量的53%,国家已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通过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而建立起来的国有企业。 旧中国民族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国家对其改造使之变成社会主义的企业。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基本上使公私合营改造成为国有企业。到1966年,国家停止向资本家

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社会背景 工业革命以来近代经济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我们所称的“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发展过程。当今西方的发达国家,在早期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由中世纪的封建经济制度逐步过渡到近现代的市场经济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不同的国家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呈现出过渡的差异,例如,由于国家介入程度的差别而有所谓的“美国式道路”和“德国式道路”的区分,但在总体上,自由企业制度和主张自由竞争、抵制国家过多干预的意识形态占主流地位,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具有“自然发育”的特点。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二战以后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批国家,在其初期则采取了计划经济体制。其中的一些国家,如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此前资本主义经济曾经获得过一定程度的发展,另一些国家如中国,整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只是在局部地区有所发展,更大范围内则处在萌芽状态。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初期和中期,这些国家曾有过工业和经济的高度增长,但体制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最终促使这些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开始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市场扩展需要 在“自然发育”的国家,市场的扩展显示了从商品市场到资本市场的轨迹。 为生产服务的金融制度虽然也在发展,但证券市场的兴起和大规模发展则直接受到大量融资和企业间购并需求的刺激。而我们属于“转型”国家,已经基本建立了现代工业基础,建立在有些领域已达到很高的、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竞争的水平,工厂制度不仅确立,而且具有较为系统的管理制度。与“自然发育”不同的是,这些工厂不是在市场扩张的刺激下成长起来的,而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计划安排。所以,它们是“工厂”而不是“企业”。在这样一个起点上,如何实现这些工厂的市场化“转型”,“转型”中依据何种顺序和逻辑,就成为我们面对的问题。 重要成果 不论理论和政策上采取了何种“说法”,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从开始实际上就是“市场导向”的。改革之初,企业对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按什么价格出售无法自主决定,国家计划“管得过多,统得过死”,被当成是企业体制上的一大弊端而需要改变,因而要求企业“面对市场组织生产”。企业首先进入的是商品市场,在商品市场中则首先进入的是消费品市场。决非偶然的是,价格改革构成了80年代经济改革的重点,首先得以放开的是大多数消费品价格,尔后通过“双轨制”的调放结合,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放开了大多数投资品价格。中国国有企业首先经受了商品市场的竞争洗礼,产生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明确并初步学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2、刺激了供给增加和买方市场的形成。

国企改革历程回顾与展望.

(二)第二阶段:逐步展开所有权改革(1992年至今) 1992年我国在继续完善和推进承包 国企改革历程回顾与展望 ■ ◆ 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开始逐步推进股份制改革试点。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以及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上,党中央正式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 陈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中图分类号:F272.9文献标识码:A 方向。1992年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制定并陆续公布了《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等规范股份制改革的 主要是在保证国有企业的国有产权条件下 内窖■要:本文回顾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发现改革思路的焦点在于:所有权与经营权,何孝是决定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并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在 开始的阶段以不改变所有权基础上的企 文件。股份制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 扩大企业的经营管理权的改革。具体来说,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放权让利(1979—1984年)。在。文革”结束后,全国的经济秩序开始逐步恢复。与农村的改革几乎同时,城市也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其中重要的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是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采取了提高利润留成,开征固定资产税等措施。后来在1981年年底和1982年年底,国务院又提出加强国营工业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以提高经济效益。1983年4月国务院又开始实行两步“利改税”,希望通过把利润分成以税收的形式固定下来,增强国有企业的经济自主权,增强其经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还是在原有的计划经济框架内的改革。是不改变企业所有制形式,不改变隶属关系。不改变财政体制的企业经营权改革。2.承包制(1984—1992年)。1984年12月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著名论断,并提出国有企业应该实行政企分开,向市场主体转变。从1987年开始,在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的主导下,全国的工业企业陆续开始承包,到1992年经历了两轮承包.国有大中型企业的98%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承包。在这一时期,虽然我国也开始了股份制的试点,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点思考 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接着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牵动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在全球经济变革的大环境中,国企的改革与发展在近年来更是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不仅仅因为它们关系着我国经济实力,更在于它们关系着广大人民的福利和社会的稳定。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中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一、国企改革具体进程 三十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978年底至1984年9月,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阶段;1984年10月至1991 年底,以两权分离为特征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阶段;1992 年至1997 年,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阶段;1997 年至2002 年,为大中型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改革阶段;从2003 年至今,以股份制为现代产权制度主要形式的改革阶段。 1) 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阶段:中国国有企业演化到20世纪70年代,已充分暴露出其缺陷,本应归企业行使的各项权利被高度集中在各级政府手中,企业成为行政的附属物,严重抑制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企业缺乏活力。在这种情况下,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成为中国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口,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由此进人第一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但是这一阶段改革是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建立企业激励机制,具有较大局限性。

2) 以“两权分离”为特征的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阶段:经过第一阶段放权让利的改革,国有企业活力有了一定的增强。由于许多扩权措施没有落实,特别是由于这些改革本身的局限性,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并没有真正活起来。针对这一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又提出“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这一阶段是力图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多种激励机制,探索自主性国企改革模式,但是并没有摆脱国有企业困境。 3) 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阶段: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又一次使全党解放了思想,并变为全党的意志。在1993年11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且将现代企业制度概括为四句话十六个字,即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提出了法人财产权的概念,要求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这是对两权分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在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同时,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即“抓大放小”。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放小”被简单地认为是“一卖了之”和“全面退出”,到目前,已经有很多地方,特别是一些市、县已经几乎没有国有企业了。 4) 为大中型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改革阶段: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提出

深化国企改革的必要性和关键点 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

深化国企改革的必要性和关键点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研究员李建明 2014年04月21日00:00 来源:天津日报作者:李建明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形成了改革理论、政策和实践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包括60条,可以说,每一条都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有关。其中,6个部分22条关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国有企业更为直接。更为具体的有三个方面。第一,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即《决定》将过去的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为现在的“决定性”作用。这一条要求国企改革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第二,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主要是两个毫不动摇,即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第二个毫不动摇就是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不能动摇。第三,《决定》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针对性措施,就是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实施分类改革监管;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董事会运作机制,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机制;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建立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国企改革的内容,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指导思想、原则、重点、任务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下一步要深化国企改革,就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三中全会的精神,严格按三中全会的要求推进国企改革。 一、深化国企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的国有企业,尤其国企改革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国有企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要实现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强国地位,需要一批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同时,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将主要从我国现有的大企业中产生,因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责无旁贷。 中国企业联合会从2002年开始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要想成功打造一批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如果我们的国有或者控股企业不进一步改革,就很难承担起成为世界级跨国公司的重任。以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来看,与世界级跨国公司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国际化程度偏低,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不强。中央企业虽然经营规模庞大甚至位居世界前列,但绝大部分经营业务集中在国内,这突出表现为中央企业的跨国化指数普遍较低。二是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缺乏国际标准化话语权和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权。三是处于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链低端,企业影响力和全球行业地位尚待提升。四是国际知名品牌严重缺乏。中央企业规模已经不小,但大品牌寥寥可数,真正的世界级品牌还没有,在国际知名品牌研究机构(Interbrand)每年颁发的全球品牌100强的榜单中,至今没有1家来自中国的品牌。 导致中央企业存在上述差距的原因很多,一方面与中央企业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股份制改革相对滞后、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机制不活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是监管体制和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国务院国资委自2003年成立以来,在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对中央企业的监管正在复制原行业主管部门管理企业的模式。目前的监管体制使中央企业不是以客户为中心,而是以国务院国资委为中心,这必然导致中央企业不能很好地为客户创造价值,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国企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深化国企改革的几个重点

浅谈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进程

浅谈国企改革的历史进程 供稿人规划设计部张淑华 我国国企改革的历程,是走向市场经济的历程。国企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向纵深发展的过程,是与整个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过程相匹配、相适应,彼此互动的。 按照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计划经济下的改革。它是计划经济体制内部放权让利的改革,重点是调整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生产管理权限和利益分配关系。 这一阶段的改革,可以说是“定性质”或“定身份”的改革,即最终明确国有企业是独立自主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由此才决定了政企分开,国有企业摆脱政府的集权式管理成为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任务。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只是一个单纯的生产单位,人财物、产供销,都受到政府指令性计划的支配。企业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也不允许从事真正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要搞活企业,政府就要放松对企业的管制,从向企业放权让利开始做起。整个经济体制,从否定商品经济,到允许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再到积极鼓励企业和社会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再到确认商品经济不可逾越,我国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直

至最终走上市场化的道路。回顾这一过程,可以清楚的看到,国有企业商品生产经营者的身份或性质的确认,在整个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历史进程中的关键意义。 第二个阶段则是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改革。在这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改革的目标模式,根本目的是使国有企业由计划经济的细胞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其中心是国有企业的普遍股份制改革。 这一阶段的改革,可以说是“定形式”“定产权”的改革。一方面是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探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所有制关系的大调整;另一方面就是企业组织形式的探索,其核心是以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模式的企业公司化改制。这两个方面形式的改革,集中在一起,就是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新型产权关系及形式的形成。 国有企业第二阶段改革的突出标志之一是所有制关系的大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点,集中表现为所有制关系、结构、实现形式等方面的改革。这种所有制关系的大调整,其结果是构建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系列组织和制度。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推行股份制为主,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重新确立国有经济的战略地位及进行结构调整;国有资产出资人地位的确立及其监

国有企业改革_论文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国有企业改革论文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 摘要: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国企作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体,置身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须不断调整治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文章从国有改革的思路出发,分析问题,并提出国企改革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管理者收购 一、国企改革的原因 (一)国有企业效率低下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依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很重要来源,是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者,是国家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力量。我国目前国有企业总体效益较差,发展状况与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及所占有的社会经济资源极不相称。国有企业的改革尚有许多难点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致使它所掌握的资源不仅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反而出现大面积的经营亏损和资产流失。 (二)所有者缺位 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全体中国人民,而经营权则属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而中国人民全体作为一个总体的概念没有办法来进行具体的经营管理,所以只能由中国政府,也就是国务院来履行出资者职能,行使所有权。国务院也必须委托各个部委、省市等来代理行使职能,最终各部委、省市也只能委托其他的自然人来代行所有权并进

行经营管理。在这种多级委托代理条件下,由于“人人所有,人人没有”,“人人享有权利,人人不尽义务”,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来真正努力经营好自己所管理的企业。 (三)出资人和管理者利益不同 对于企业的投资人或所有者来说,企业的利润最终以投资收益的形式为其占有,投资行为的效用最大化可以简单化为利润最大化。而经理人员只是资产的经营者,经营者的收入不等于企业盈利,企业利润最大化不意味着经营者效用的最大化,因此,经理人员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不足,有利用手中拥有的权力侵犯所有者利益的可能性。如果对经营者的监督不完整,其可能会通过扩大企业规模来扩大其权力基础,提高自己在同行中的地位;或通过增加不必要的非生产性开支达到个人享受的目的;或者通过增加或多报成本的方式侵蚀企业利润。 (四)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国企改革为我国国有企业走出困境、重振雄风、注入活力提供了政治保证。但由于一些企业在操作中的不规范,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其现象为:一是将国有资产低估或不进行评估就低价入股。最常见的手法是对其中有形资产部分按原值等价折合入股,例如,对土地、房产等大宗不动产按原购入价评估,不计其市场升值部分。二是将公有资产按比例送给个人,在改制中为保护一己私利,将公有财产无偿量化给个人。三是在红利分配时,国家股、集体股、个人股同股不同利。四是改制企业发生的亏损由改制前单位负担。

国企改革历程

第一节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中国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518613645.html, 时间: 2008-11-13 发表评论>> 【本章提要】本章对30年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脉络梳理与经验总结。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可划分为改革的初步探索、制度创新以及纵深推进三个阶段。国企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过程,是中央推动与地方实践上下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但国有企改改革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通过进一步改革来解决。今后的国企改革将主要集中于调整战略布局、深化股份制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国企领导方式等几个方向。 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来看,改革的脉络呈现出由浅入深的阶段性推进特征。本章通过透视改革进程,揭示推动每一阶段改革的基本因素和根本动力,对我国国企改革的推动模式进行全面梳理与总结,以便我们能够在今后的改革中把握规律,掌握主动,尽快实现国企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第一节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一、1978~1992年: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 从1978年到1992年,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1.国企改革起步于放权让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中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大胆下放,让地方和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国企改革开始于对国有企业进行扩权让利的改革试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二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并且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着眼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1979年7月,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文件。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企业有了一定的生产自主权,开始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并打开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缺口。 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约束机制难以规范,出现了企业为扩大自销比例而压低计划指标、不完成调拨任务和财政上缴任务等问题,结果是形成了“内部人”控制,出现了“工资侵蚀利润”和行为短期化问题。实践效果与改革预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在这种情况下,1982年中央推广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旨在解决放权让利中暴露的问题,处理好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解决大锅饭问题,在硬化企业预算约束,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收到了成效,尤其是国家财政赤字大幅减少。但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不平等,企业内部条件也千差万别,该政策很难找到可操作化的指标来规范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责、权、利,企业激励不足问题十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