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五类题型详细解读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型与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细节理解题:这类题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文章中具体细节的理解能力,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解题技巧包括仔细阅读文章,找到与题目相关的关键信息,然后进行比对和判断。
2. 词句理解题:这类题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文章中重点词句的理解能力,如词语的含义、句子的深层含义等。
解题技巧包括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含义,注意词句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3. 段落理解题:这类题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文章中某个段落或几个段落的理解能力,如段落的主旨、结构等。
解题技巧包括仔细阅读相关段落,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注意段落之间的联系和过渡。
4. 主题理解题:这类题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文章整体主题的理解能力,如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观点等。
解题技巧包括仔细阅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注意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立场。
在解题过程中,考生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仔细阅读题目和原文,明确题目要求和考查点。
2. 在原文中找到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比对。
3. 注意原文中的细节和修饰词,理解其深层含义。
4. 结合上下文和语境理解词句的含义,不要断章取义。
5. 注意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6. 在解题过程中保持冷静和自信,不要因为紧张而影响答题效果。
总之,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和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多做练习、总结经验、掌握技巧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解析“高考小说阅读”题的五大类型

解析“高考小说阅读”题的五大类型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安排的艺术技巧和特色的辨析鉴赏能力,对于这类题型的回答,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思考:(一)线索的安排1、结构全文的线索:人物、事物、事件、情感、时间、空间。
2、分析线索的特点:单线结构、双线结构。
A、双线结构:一明一暗,相互交织,双线必须由一个共同点来连接。
B、寻找途径:抓小说标题、抓小说中的中心词。
(二)情节安排的技巧1、就全文看:一波三折。
作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2、就开头结尾看:首尾呼应。
作用:使小说结构紧密完整;3、就开头看:A、倒叙式。
作用:制造悬念,引人入胜;B、设疑式。
作用: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C、写景式。
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烘托人物心情;4、就结尾看:A、出人意料式结局(突转式结局/欧·亨利式结尾)。
作用: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生波澜;与前文的伏笔、铺垫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B、令人伤感的悲剧式结局。
作用: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C、令人喜悦的大团圆式结局。
作用: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美好人性,反映出人类追求美好的愿望;D、留白式结局。
作用: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5、其他技巧特点,如误会、巧合、伏笔、照应、悬念、铺垫、对比、衬托、先抑后扬、先扬后抑等。
(三)情节结构安排(情节运行方式)情节运行方式:(1)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设置悬念(3)埋下伏笔(4)铺垫照应(5)摇摆:一波三折。
情节跌宕起伏,曲折生动。
(6)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出乎意料”说明情节发生突转,“情理之中”说明前文有伏笔、铺垫、照应。
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观题五大题型的命题特点及应对策略

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观题五大题型的命题特点及应对策略高考现代文阅读题是考生最熟悉的一个领域,也是得分最不理想的一个领域。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根据笔者的经验,在复习阶段,教师如能引导考生从“类”的角度去把握表面看来似乎很繁杂的现代文阅读题,则这个困扰考生的难题基本上可以得到解决。
从“类”的角度来看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观题,可以有不同的分类,这里笔者尝试从阅读能力分类的角度来探讨一下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类型。
从这个角度出发,现代文阅读主观题基本上可分5类:理解含义类、分析评价类、归纳概括类、赏析类、探究类。
下边结合高考真题一一说明之。
一、理解含义类理解关键字词句含义的能力是阅读理解能力核心。
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的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文本关键字词句的理解过程。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关键字词句含义的理解能力的考查便成了高考现代文阅读题重点考查的能力之一。
翻一翻全国各地每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理解含义类的题目总能跃入我们的眼帘。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对理解含义的能力的考查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对文中关键字词含义的理解、对关键句子含义的理解、对含义深远的文章题目的理解。
常见的设问方式有:1、联系上下文说说××词的含义或加点词语××内涵丰富请分析;2、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或请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3、文章标题××的含义是什么或结合全文说说标题××的含义。
【应对策略】1、不论是理解词语的含义、句子的含义,还是标题的含义,都要恪守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把词语、句子、标题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来分析、判断;离开了具体的语境来谈词语、句子、标题的含义,无异于痴人说梦、瞎子摸象。
2、这类题目都和文章的主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主题是解读这类题目的一把最有效的钥匙,在作答这类题目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忘了文章的主题。
3、书写时,对含义丰富的,应注意分条作答,以使答案显得条理清晰,一目了然;含义较为单纯的,应注意答得简洁明了、干脆利落,不要绕弯子,不要含含糊糊。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小说标题分析题型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小说标题分析题型考点解读一、题型总览通常情况下,小说类文体标题命题分为题目理解、题目含义、题目作用、拟定标题、题目比较五类。
而题目理解属于综合性理解,相对较难,占分也较多,一般4或5分。
小说标题作用序号类型解读1结构标明线索;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2内容交代对象、环境等。
3情感表达情感,奠定感情基调。
4写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5语言生动形象,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6主旨揭示(或暗示)主旨,点明中心。
【答题公式】标题理解=含义(表层+深层)+作用(结构、修辞、内容、语言、情感、主旨)二、考点解读(一)小说题目含义小说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
表层含义就是标题的字面意思;深层含义是指标题的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特指义,它常常与文章的中心(主旨)有关。
这类题型通常包括含义分析、综合性理解两类。
无论哪种命题一般都会有两个及以上的部分组成,赋分2~4分。
需要注意的是,除含义、内涵外,问妙处的也常从含义角度作答,一般不答作用,但答案里有时也会涉及作用。
至于题目“理解”型题,作答时要考虑含义和作用两方面,但不一定二者俱备。
【答题公式】标题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作用)(角度:字词、手法、内容、情感、主旨等)(二)小说题目作用小说的标题与文章的内容、情感、主旨、结构、写法、语言等有着密切联系。
因此,分析标题的作用可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综合分析。
此类题型赋分2或3分。
需要注意的是,作用类试题按说不需答含义,但很多答案常包含含义。
因此,建议作答时将含义也答上。
【答题公式】标题作用=(含义)+选角度+答作用(角度:结构、内容、写法、语言、情感、主旨等)(三)小说标题拟定文章的标题空缺,由学生对文章仔细阅读和整体理解后,给文章拟定恰当、合理、准确的标题。
这类题在以往中考试卷中有涉及,但出题概率较低,解答常从核心人物、景物、事件、情感角度入手。
【答题公式】自拟标题=线索(主要事件、人物、环境、情感、主旨)关键词(四)评价标题好坏以其他标题作参照,分析评价原标题优点是历年中考常见题型。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分析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分析一、考点分析现代文阅读因其分值高,基本决定了语文成绩的走向,因此,同学们不能丢太多的分。
对这类题,该如何去做呢,下面结合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进行思路讲解。
二、专题详解题型1: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什么是重要句子句子的含义一般有基本含义、特定含义、深层含义。
句子的基本义即表层意义,往往不难理解。
有些句子有特定的含义,这往往是指句子的概括意义、警策意义。
这样的句子须在总览全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去理解。
阅读文章时还会碰到一些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
这样的句子又往往在文中起到重要作用,往往具有隐含意义(象征、比喻)和附加意义(双关、言外之意、语法意义)(1)从文章的内容看,不同层次的中心句是重要的句子。
在社会科学类文章中直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在自然科学类文章中揭示事物重要属性、说明主要事理的句子,在文学作品中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等。
(2)从结构上说,总领句、总结句和过渡句是重要的句子。
(3)从表达上说,富有特色的句子是重要的句子。
比如结构上超常组合或是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的句子。
(4)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句子是重要的句子。
A.语句的含义题: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小结: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方法(1)进行语法分析。
如果是复句,就要先抓住第一层次,整体把握句意;如果是单句,就要先找准主干,明确陈述的对象。
在抓住句子的第一层次或主干的同时,应留心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内涵的作用。
(2)注意句子在文中的地位。
重要句子在文章或语段中往往起关键作用,在注意句子结构的同时,须考虑它在文章中所处的地位。
具体地说,如果要求理解的是总领句,就要结合其领起的范围作答;如果是总结句,就要结合其总结的范围作分析;如果是重要的过渡句,就要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分析。
如果是结尾句一般是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括全文、深化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启人思索等。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STEP2
STEP3
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
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答:(1)受母亲的爱花的影响 (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 (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
答: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民的城里人形象。如: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或无比的恶毒地将“我”称为“文学青年”“傻瓜蛋”等)
Hale Waihona Puke 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艺术类
A
【常见设问形式】
B
从全文看,×× 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C
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D
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E
作者是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的?
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四、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示例: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节选自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和解题技巧讲解(部分答案)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与解题技巧讲解一、考点分析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所占的比重较大,考两篇,一篇为非文学作品类,多为说明文或议论文;一篇为文学作品类多为散文或小说。
我们需要了解其常见题型,掌握其答题的方法。
二、专题详解非文学作品类(音乐绘画、书法舞蹈、建筑工程、民俗文化、考古文物等评论,体育赛事、人物专访、时尚现象等杂感;机械电子、航天航海、生物医药、水文环保等科技介绍;文体多为说明文或议论文。
题型1、文字表达题对重要词语或句子的理解。
例:加点词语或划线句的特定含义?加引号某个词语含义或某个特殊句子的意义?方法:从全文着眼,在相关段落中找出对应的文字或关键词语(结合语段或句子,体现词不离句的原则),组织语句回答。
方法:从文本内容出发,从修辞方法(比喻、借代、移用、双关等)入手,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地理解;方法:结合语段内容,由字面义(实)到字里义、引申义或比喻义 (虚),注意以某个词语或句子为主干,参考上下文内容回答。
题型2、文字表达题对重要词语或句子的理解。
例:文中使用成语、诗句、数字的目的是什么?文中使用人物事例及引文的作用是什么?方法:内容的作用(写了什么,与语段中心句有什么关系?说明或证明了什么观点?抒发了作者哪种情感?)结构的作用(看与上下文有什么关系?承上文什么内容,启下文什么内容;处于开头段、中间段还是结尾段?)写法的作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语言特点)题型3、文字表达题对语段及文章整体的理解。
例:导致或产生某种现象的原因或背景是什么?方法:了解文章的观点由来(历史或现实背景,或说法或现象或事例)。
例:某些语段或文章的内容说明了哪些问题?方法:从全文入手梳理结构,分析内在层次,概括段意,找出概括性强的中心句(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
题型4、文字表达题语法知识考查例:关联词的填写及理由说明;复句层次的分析;仿写某类整散句式。
方法:了解复句关系及常见关联词;读出复句的层次;根据句子类型(比喻句、排比句、否定句、疑问句等形式)仿写。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模式

【答题模式】
主要着眼于句子本身的分析, 将思维指向句 子的内部, 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 再联系前后 文, 看看段意, 就可以得出答案。
【课堂训练】 阅读萧萧的《灯火》
解释文中划线句子的含意。
答案:
1、普通的油灯在贫困的年代里 是很宝贵的 ;
2.灯下的温馨又是更值得珍惜 的人生精神财富。
答案规范用语:1、什么是什么; 2.什么又是什么。
象征和象征意义
• 1.象征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 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 深刻的寓意,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 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 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 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 真挚的感情。
答: 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 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③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这样写在表 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 用+结合句 1. 比喻、拟人: 生动子形语象境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2. 排比: 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 逐 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 性
• 拟人: 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使物具 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 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 色彩 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 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 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答案: ①这个词表面义是指鲁迅的故 乡;②它的深层义是指作者向往的精 神家园。
• 答题规范用语: • 1、这个词表面义是(指)什么。 • 2.它的深层义是(指)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题型,研究规律,研究技巧——试从五类题型分类解析现代文阅读高考现代文阅读如何指导,一直是许多老师感到很头痛的问题。
一是因为分类复习时,要考查的知识点繁多琐碎,指导起来容易胡子眉毛一把抓,老师困惑学生迷惑,费力不讨好。
二是因为整体阅读时,学生答题容易遗漏得分点,把握不好答题要领,致使主动失分比较多。
其实,现代文阅读还是有规律可寻的。
程红兵老师说:“高考就那么几种题型,我相信任何东西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书生校长》第15页,教育科学出版社)确实如此,备战高考,我们应该研究题型,研究规律,研究技巧。
我们可以把原来的高考题拿来按照解题规律进行分类,同一种规律、同一种解题技巧的题目放在一起。
教者将这些题目分析透彻,接下来把经过分类的题目交给学生去研究比较,通过“提出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途径,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题规律,发现解题技巧,教会学生用“发现法”进行研究,帮助学生学会研究阅读技巧,掌握阅读技巧,弄清几大题型的答题方法,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一来学生印象深刻,复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笔者在多年指导高三复习时,对现代文阅读,带领学生总结出了“夸、抓、挖、发、结合”五类题型的答题规律,经过实践检验,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夸”题:想说“夸”你也容易。
所谓“夸”题,就是题目中包含“赏析妙处、说明意图、谈谈作用…”之类要求的题型。
隐含要求学生对文章的某一处内容、某种结构、某种手法进行夸耀、夸赞、夸奖之意,笔者形象地将其称之为“夸”题。
请先看一组典型“夸”题:1、(《严冬海猎——陈秉汉》2011年广东卷第16题)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
(4分)2、(《这是你的战争——宗璞》2011年江苏卷第13题)孟弗之与蒋姓学生、萧子蔚与澹台玮的对话场景,对比鲜明,请从学生形象和对话情境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6分)3、(《塔上的树》——易云武2011年天津卷第19题)请细读最后一的自然段,写一段80字以内的赏析性文字。
(5分)4、(《第9车厢》2011年浙江卷第11题)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5、(《第9车厢》2011年浙江卷第13题)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6、(《第9车厢》2011年浙江卷第14题)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7、(《这是你的战争——宗璞》2011年江苏卷第14题)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6分)8、(《梁宗岱先生》2011年第广东卷19题)请分别指出文中③④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分)(1)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
(2分)(2)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
(2分)9、(《怪人》2011年辽宁卷)小说为什么对马乌罗“烙牛”的具体过程不着一字?请简要分析。
(6分)10、(《没有天堂》2011年山东卷第19题)作者在文章开头描述的东西方宗教中“天堂”的目的是什么?(4分)11、(《没有天堂》2011年山东卷第19题)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两划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4分)12、(《审丑》2011年山东卷第20题)结合文意赏析两处划线部分。
(4分)13、(《想飞》2011年湖南卷第17题)谈谈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
(4分)以上这些题目,或者要求“夸”景物描写的作用,或者要求“夸”“对比”手法、第三人称的妙处,或者要求“夸”叙写自然景物的好处,“夸”作者的结构设计为什么好等等,具有典型的“夸”题特征。
这类题型答题时有何规律,有何技巧?通过引导学生对照高考标准答案,发现一般应从三方面入手“夸”,即“夸”内容、“夸”结构、“夸”手法。
如果是单纯的手法赏析题,就要按照“什么手法——手法作用——表达情感——与中心主题的联系”步骤展开,即“手、作、情、中”四结合,确保答到要点。
下面例举一题加以阐释:(《塔上的树》2011年天津卷第19题)请细读最后一的自然段,写一段80字以内的赏析性文字。
(5分)依依不舍告别这座不知名的古塔,我登船飘向凤凰,问船员,这塔上的树留下什么传说,他们也不明白,或说树鸟连理、相依相偎,(拟人1)像恩爱执著的夫妻,或说那塔是守护凤凰城的忠诚卫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为(拟人2)鸟的布施、树的精诚、塔的圆融而心怀崇敬,船员的说法虽极为简单,但给我的思索却很多,(升华主题)因为眼前之景道出了自然万物的亲切默契,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随顺自然,一切皆真,物我通融,宁静致远的生命画面(比喻),(呼应开头)于是,我忽然觉得这塔,这树,这鸟,这山,这水,这舟,都留着沈从文笔下的万种风情。
题目分析:不要一看有字数限制就以为是“发”题,这是一道赤裸裸的“夸”题,并且要求你拼命地“夸”,“夸”到80个字。
要从结构、手法、内容三方面考虑。
答题思路:先考虑结构——尾段的作用: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呼应开头、收束全文、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阅读全文可知应答:升华主题、呼应开头、收束全文、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再考虑手法,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塔、树、鸟的和谐共生,突出了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的主题(手、作、情、中)。
最后看内容,你会发现作者引进了传说,加上船员的回答,使文章显出了浪漫色彩。
标准答案(示例):这段文字借助传说,彰显了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的道理,升华了主题。
船员的回答增添了浪漫色彩,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突显了和谐共生的主题。
联想到了沈从文,首尾呼应,言约而意丰。
将答题思路与标准答案对照,我们可以发现,内容上基本没有差别。
当然,要想学生的答题严丝合缝,那是一种苛求,也是不现实的。
我们要达到的效果是,尽量答到要点,答全面,不遗漏,不无谓失分,这才最为至要。
二、“抓”题:寻逐春风捉柳花。
“抓”,顾名思义,是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意味着“抓取、捕捉”。
我们发现,要求学生就“行文思路、具体作用、形成原因”等进行回答的题型,一般要从文章局部或者全局来“抓取、捕捉”相关信息,分条概括,流畅表述,我们不妨称之为“抓”题。
此类“抓”题除了可以自己总结语言作答之外,要善于发现文中已经给出的答案词。
请看一组典型“抓”题:1、(《严冬海猎——陈秉汉》2011年广东卷第17题)文中海龙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4分)2、(《严冬海猎——陈秉汉》2011年广东卷第18题)海龙捕鱼时经受了考验,使他坚持下去的原因有哪些?(3分)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两个原因。
(4分)3、(《祁连雪》2011年北京卷第18题)作者曾说:“雪”是《祁连雪》的“文眼”,其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6分)4、(《这是你的战争——宗璞》2011年江苏卷第11题)文中第3节师生问答的内容,与上下文的人,事叙述有何关联?(4分)5、(《这是你的战争——宗璞》2011年江苏卷第12题)文中的手帕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4分)6、(《梁宗岱先生》2011年第广东卷20题)④⑤⑥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5分)7、(《想飞》2011年湖南卷第15题)简析文章第一自然段描写云雀的原因。
(4分)8、(《想飞》2011年湖南卷第16题)为什么只有“饿老鹰”成了“我做孩子时的‘大鹏’”?(6分)9、(《没有天堂》2011年山东卷第21题)文中为什么重点介绍金星的情况?(4分)10、(《血的故事》2011年新课标卷)“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11、(《审丑》2011年山东卷第22题)“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12、(《没有天堂》2011年山东卷第22题)请结合文章探究“没有天堂”这一标题的意蕴。
(6分)13、(《下笔不觉师造化》2011年新课标卷)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
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6分)14、(《塔上的树》2011年天津卷第17题)作者原本打算登到塔顶,为什么中途而返?(3分)15、(《下笔不觉师造化》2011年新课标卷)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
(6分)16、(《走进腾格里》2011年福建卷第14题)文章第⑧段划线的句子“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这“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有哪些?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4分)17、(《审丑》2011年山东卷第19题)题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
(4分)18、(《论诚意》2011年重庆卷第15题)文章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
(6分)19、(《论诚意》2011年重庆卷第16题)文章说“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请找出作者这样说的例证。
(6分)20、(《论诚意》2011年重庆卷第17题)作者认为“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
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持论的思维方式和态度。
(6分)21、(《捧与挖》2011年江苏卷第15题)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4分)22、(《捧与挖》2011年江苏卷第16题)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8分)23、(《捧与挖》2011年江苏卷第17题)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包含哪些深意?(6分)24、(《怪人》2011年辽宁卷)“怪人”马乌罗与众不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说明。
(6分)有的问“形象”,要从全文找,找出所有对于文章人物的描写,分条概括;有的问“细节描写”,要从局部找,找到所有的细节描写,然后逐点总结;有的问“原因”,需要概括段意,联系下文;还有年度热门题目,问“标题”,必须全文找,找出全文标题出现之处或者表述标题的字眼,再加以总括。
例:(《审丑》2011年山东卷第22题)“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出现1)审丑严歌苓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无定一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
我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
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
就跟我们年轻那时候,媳妇们都得要彩礼一样。
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
……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还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找给我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
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
”“大爷,可现在……”“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
你跟学校说说,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一小时。
因为无定父亲的“(出现2)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