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教案之《莲文化的魅力》主题班会

合集下载

莲文化欣赏主题班会课主题班会稿九年级

莲文化欣赏主题班会课主题班会稿九年级

莲文化欣赏主题班会课主题班会稿九年级一、活动背景:莲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它集自然美、艺术美、人文美于一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审美情趣,我们九年级X班特举办“莲文化欣赏”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标:1.增进同学们对莲文化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2.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3.在活动中,让同学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三、活动内容:1.莲文化的历史渊源:通过PPT展示和讲解,让同学们了解莲的历史、生长环境和分布情况。

2.莲花的形态特征: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欣赏,让同学们了解莲花的外形特征、色彩变化和生长过程。

3.莲文化的艺术表现:通过欣赏国画、雕塑、陶瓷等艺术作品中的莲花形象,让同学们领略到莲花在艺术中的魅力。

4.莲花的象征意义:通过讨论和讲解,让同学们了解莲花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纯洁、高雅、谦虚等。

5.莲花的故事传说:通过听故事和讲故事,让同学们了解有关莲花的传说和故事,如“荷塘月色”、“并蒂莲”等。

6.莲花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通过讲解和展示,让同学们了解莲花在食品和医药方面的应用价值。

7.创作展示:通过分组合作,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件以莲花为主题的手工作品或文艺作品,展示同学们的创作才能和创新思维。

8.知识竞赛:通过设置有关莲文化的知识竞赛题目,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9.心得交流:邀请部分同学分享参与活动的体会和收获,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四、活动流程:1.开场白:主持人介绍活动主题和目的,欢迎同学们参与活动。

2.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和讲解,让同学们了解莲的基本特征和文化背景。

3.实物展示:通过展示莲花实物,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莲花的形态和色彩。

4.艺术欣赏:通过展示国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的莲花形象,让同学们领略到莲花在艺术中的魅力。

莲文化的魅力教案

莲文化的魅力教案

莲文化的魅力教案【篇一:《莲文化的魅力》公开课教案_5】《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大堰中心学校彭春艳一、活动目的:1、通过学生对莲的各种知识的搜集、整理、探究,培养学生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各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自然、莲与文化、莲与佛教、莲与人生的密切关系。

3、通过对莲文化的研究,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探究事物的习惯,掌握探究事物的方法,并学会用文字、图画、朗诵、音乐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活动构想:1、指导思想: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表现。

2、活动安排:本次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由学生合作完成,第二阶段课堂交流。

教师制作课件进行穿针引线。

第一阶段:指导探索、实践体验。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制作“莲文化的魅力”小报,由语文科代表组织,准备一个十五分钟左右的“莲文化的魅力”文学作品朗颂会。

搜集资料包括:(1)莲的名称(含学名、别名、美称等)。

(2)莲的历史、品种。

(3)莲的图片、工艺品(含邮票、明信片、挂历、水墨画等)。

(4)莲的美食和药用。

(5)莲的名胜古迹。

(6)与莲有关的科学知识。

(7)莲的诗文、故事、传说。

(8)莲与佛教的关系。

(9)回顾自己对莲文化的探究过程,写一首小诗来表达自己对莲的理解。

第二阶段:成果汇报、资源共享。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采用谜语的形式进行导入:“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

”(二)主体:幻灯片使用说明:这一版块的活动为科学知识的介绍。

同学们利用搜集到的资料,介绍教材中所列的“千年古莲发芽之迷”、“莲叶防水自洁之迷”等知识。

幻灯片使用说明:在这一版块中,“美丽的荷花”教师出示电子荷花图片,系统自动播放背景音乐《荷花颂》曲,在音乐中,教师再展示搜集到的荷花图片(印刷品)。

学生自由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绘的图画,制作的小报。

“给照片起名字”,教师给出了四幅有关莲的照片,要求学生给他们分别取上名字。

综合性学习教案:莲文化的魅力

综合性学习教案:莲文化的魅力

综合性学习教案:莲文化的魅力第一章:莲花的象征意义1.1 学习目标:了解莲花在各种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1.2 教学内容:1.2.1 莲花的生物学特点:介绍莲花的生长习性、花期等基本知识。

1.2.2 莲花在东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讲解莲花在佛教、道教、印度教等宗教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1.2.3 莲花在其他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介绍莲花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象征纯洁、优雅等。

1.3 教学活动:1.3.1 观看莲花图片,让学生对莲花有直观的认识。

1.3.2 分组讨论莲花在各种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1.3.3 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第二章:莲花的艺术表现2.1 学习目标:欣赏莲花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的美丽形象。

2.2 教学内容:2.2.1 莲花在绘画中的表现:展示莲花绘画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2.2.2 莲花在雕塑中的表现:介绍莲花雕塑作品,让学生感受莲花形象的优美。

2.2.3 莲花在诗歌中的表现:朗读莲花主题的诗歌,品味诗中对莲花的赞美。

2.3 教学活动:2.3.1 欣赏莲花绘画、雕塑作品,让学生发表观后感。

2.3.2 学生分组创作以莲花为主题的绘画或雕塑作品。

2.3.3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第三章:莲花的实用价值3.1 学习目标:了解莲花的实用价值及其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3.2.1 莲花的食用价值:介绍莲花的食用部分及烹饪方法。

3.2.2 莲花的药用价值:讲解莲花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3.2.3 莲花的环保价值:介绍莲花在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等方面的作用。

3.3 教学活动:3.3.1 观看莲花食药用视频,让学生了解莲花的实用价值。

3.3.2 小组合作调查莲花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美食、药品等。

3.3.3 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调查成果。

第四章:莲花的传说与故事4.1 学习目标:了解莲花的传说与故事,感受莲花的文化内涵。

4.2 教学内容:4.2.1 中国古代关于莲花的传说:讲述“莲花仙子”、“荷塘月色”等故事。

莲文化欣赏主题班会课主题班会稿(九年级)

莲文化欣赏主题班会课主题班会稿(九年级)

莲文化欣赏主题班会课主题班会稿(九年级)主题班会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受到特定目标下的感化与教育,其形式多种多样。

受陶行知“解放空间,把孩子从文化鸟笼里解放出来,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陶行知《民主教育》)教育思想的启发,笔者经常将学生们带出课堂,带进大自然中去完成一些特别的主题班会。

我国的莲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的文人墨客,寓托了莲太多的“志”。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以自身的行为演绎了莲的高洁品性;“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纤尘不染的莲映出了李白的超脱出世、傲然人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道出莲的君子风范;“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乐府民歌中借莲表达了采莲女内心无限的婉约……为了激发学生对莲文化的兴趣,体味我国莲文化的魅力,笔者设计了一堂以莲文化欣赏为主题的班会课,带着全班学生在盛夏的某天到学校的泮湖边赏莲。

泮湖是我们学校面积近20亩的内湖,湖边垂柳依依,湖面碧波荡漾,水下鱼儿倏来忽去,更有靠北岸的一大片荷林,荷叶青翠欲滴,粒粒红花点缀其间,在嚣喧的城市中是极难觅的一处风景。

同学们欢呼雀跃,齐聚荷边。

天光云影,心旷神怡;荷香叶息,沁人心脾;触手可及的亭亭莲叶,比起朱自清笔下月光笼罩的荷更清晰可感,比起周敦颐笔下不可亵玩的莲,更亲切动人。

笔者分以下几个程序来完成这次野外文化熏陶。

前奏:从广度上让学生领略中国古文化中莲的意象或形象特征。

在赏荷之前我搜集选择了近三十首(篇)有关咏莲的诗词歌赋文,如南朝梁吴均的《采莲》、萧衍的《夏歌》,唐朝王昌龄的《采莲曲》、李白的《折荷有赠》《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杜甫的《狂夫》《为农》,宋朝周邦彦的《苏幕遮》、李清照的《一剪梅》、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欧阳修的《采桑子》等等印发给大家记诵,每人选取自己喜欢的,抓住名句熟背几首(段),并告知有一个诗词朗诵比赛。

序曲:到泮湖后,全班高声齐诵《爱莲说》,以此把学生的神思集中起来,激活莲在同学们心目中作为君子的文化形象。

莲文化的魅力

莲文化的魅力

莲文化的魅力【活动设计理念】莲,是中国传统审美架构中光彩夺目的碧玉,也是中国文人不甘流于世俗、执着追求高洁品质的真实写照,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莲文化则是这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当代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预期达成目标】指导学生通过以自主、合作、探究为途径的实践活动,对中国莲文化进行认知、体验、感悟和表述。

了解一些关于莲的科学知识;阅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和诵读能力;培养语文学习必需的观察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预期活动重难点】1.通过对有关莲花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初步了解莲与中华族传统文化的渊源,莲与文学艺术、莲与宗教的关系以及一些关于莲的科学知识。

2.培养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

3.学生放飞思绪,我手写我心,由对名句的描绘画面,给图片命名,培养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荷塘月色》歌曲,师生同唱,进入情景二、分享环节:五名同学上台展示课前预习,收获,心得体会三、绘莲展示学生们熟悉的杨万里的两首描绘莲的诗师:请同学们请展开想象,任选其一,根据诗句描绘画面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学生展示,交流教师小结: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品莲(过渡):有了对莲的初步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用美的语言,美的思维去品味莲,去品味莲花那丰富的精神内涵。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画中莲”的美!(屏幕:展示“品莲”环节)同时屏幕上的展示莲的四幅图片。

(屏幕:展示“画中莲”链接的四幅精美的图画)。

让同学们细心观察,开动脑筋,能选出最喜欢的一幅给它拟一个别致的名字吗?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

(分组活动,老师也参与其中)随着学生们对莲探究的深入,目光渐渐由莲本身转移到莲的人文价值,通过“画中莲”这一环节设计“自主命名”的活动,大家有了对莲的初步了解,接下来就用美的语言,美的思维去品味莲,去品味莲花那丰富的精神内涵,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集思广益为莲花图片起名,并由此过渡到古往今来咏荷的诗句,在学生们踊跃回答后,(总结):在众多咏荷的名句中,将莲刻画得如此淋漓尽致,成为千古绝唱的,恐怕还要属周敦颐的《爱莲说》了,难怪后人这样评价他“怜君独自高格,爱莲谁若敦颐”,就让我们齐声背诵其中的经典名句,再次品味莲高尚的人格魅力!(让生齐诵)至此在“诗中莲”环节中展示了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表现、歌诵“莲”的诗句,来感受穿越诗经楚辞唐风宋雨而来的诗歌氛围:(屏幕展示)山有扶苏,隰有荷花。

综合性活动《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2

综合性活动《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2

综合性活动《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莲花的生长、繁殖、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命、自然和文化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和中华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步:了解莲花的基本知识1.观看莲花的图片和视频,了解莲花的生长习性、分类和分布规律等知识。

2.利用关键词检索莲花相关的资料,形成学习笔记。

第二步:观察莲花的生长过程1.制作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莲花的花朵、叶子、茎和根等部位。

2.记录观察结果,并与同桌分享观察体验。

第三步:模拟莲花的繁殖过程1.分组进行莲花的繁殖模拟实验,包括种子发芽、插枝播种等。

2.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第四步:欣赏莲花的文化意义1.分享莲花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绘画、诗词、故事等。

2.制作与莲花文化相关的手工艺品,表达对莲花文化的情感认同。

第五步:展示与评价1.集体展示各小组的观察笔记、实验结果和手工艺品。

2.在班级、学校展览或校内外比赛中展示成果。

活动评价本次综合性活动《莲文化的魅力》既能让学生了解莲花这一自然珍品的生长过程和品种分类,又能使学生感受到莲花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活动内容丰富多样,从观察莲花的生长到模拟莲花的繁殖,再到制作手工艺品和分享文化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都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同时,活动设计注重多元发展,涉及学科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等方面,是一次值得推广的教育活动。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案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案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莲文化的起源、发展和重要象征意义。

2. 了解莲的特点及其在文化中的应用。

3. 能够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对莲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者绘画、摄影等相关图片。

2. 莲相关的艺术品、书籍或视频。

3. 艺术活动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对莲花的印象,导入“莲文化”的话题。

2. 展示莲花的图片或艺术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知识讲解:1. 介绍莲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分享莲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如佛教中常用莲花来象征纯洁和雅致等。

活动展示:1. 组织学生观看精选的视频或图片,了解莲花在艺术中的应用,如绘画、摄影等。

2. 引导学生发表对作品的看法,分享莲文化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

探究活动:1. 分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艺术形式表达对莲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2. 学生可以选择绘画、摄影、写诗等方式来表达,提供相应的材料和工具。

展示和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评论。

2. 评价学生对莲文化的了解与表达的程度,注意给予肯定和建议。

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艺术展览,进一步了解莲文化在绘画、雕塑等领域的应用。

2. 鼓励学生进行研究,了解其他国家或地区莲文化的特点、发展与传承。

总结:1. 回顾整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总结莲文化的重要性和魅力。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莲文化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

2. 评估学生对莲文化的了解和表达的程度。

3.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情况,对下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

教学扩展:继续深入学习莲文化的相关内容,可以进行以下教学扩展活动。

1. 莲花特点观察:组织学生进行莲花特点的观察实践活动。

可以选择在校园或公园等地方,观察不同品种的莲花。

学生可以绘制观察莲花的草图并记录观察到的特点,如莲的形状、颜色、叶片的构造等。

综合性活动《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4

综合性活动《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4

综合性活动《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4活动背景本活动的主题是莲文化的魅力,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莲文化的历史、特点、民俗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感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活动目标•了解莲花的特点与生长环境•了解莲花在文学艺术中的传统意义•了解莲文化的重要性和民间传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活动流程第一部分:前期活动•课前布置让学生准备一些与莲花有关的诗歌、歌曲、故事、图片等素材•给学生讲解莲花的特点、种类及生长环境,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或实地考察等方式进一步了解莲花第二部分:活动准备1.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并在每个小组中选出一名组长。

2.确定任务:让每个小组负责一个莲文化主题,如莲花插花、莲花画、莲花糕点等。

3.完成任务:要求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包括制作莲花相关作品并收集相关资料材料。

第三部分:活动实施1.展示活动:让学生在教室里展示自己的作品,在教室里布置IE活动场,让学生前来参观、交流。

2.布的现场:在IE活动中为每个小组安排一定的展示时间,在这个时间里,组长向学生介绍该小组的主题,并展示该小组制作的作品。

3.学生互动:让学生参观展示、交流、请教和拍照,并让学生在讨论期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第四部分:回顾总结1.学生发言:让每个小组的组长向全班介绍一下教学设计和IE活动的体验以及收获等等。

2.整理资料:收集学生所作的展示资料,整理其内容。

3.班级投稿:以班级为单位代表学生收集班级手工创作的作品,以及各类资料拍照,并编辑班级投稿材料。

4.活动总结:老师发言总结活动重点内容,也由全班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规范IE活动的行为规则,及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活动在组织形式和内容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兴趣进行分组,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本次活动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班会教案之《莲文化的魅力》主题班会
一、教育目标:
1.通过品莲、议莲等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对莲文化的研究,学习莲的高洁品质,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理论依据:
由课文《爱莲说》引发的探索“莲文化的魅力”,学习莲的高洁品质的主题教育活动。

三、前期准备:
本次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指导探索实践体验
指导学生以五到七人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有分工、有合作地从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现实生活、莲与科学知识等方面去搜集、整理和探究。

(1)莲的名称(含学名、别名、美称等)
(2)莲的历史、品种
(3)莲的图片。

(4)莲的美食和药用
(5)莲的名胜古迹
(6)莲的诗文、故事、传说
(7)莲与佛教的关系
(8)通过对莲的观察与欣赏,以“我心目中的莲花”为题,写一篇文章;或画一幅画;
(9)以手抄报或制作幻灯形式介绍具有莲品质中华名人小故事。

(10)用三两句话来谈谈我该如何继承并发扬中国的莲文化。

第二阶段:成果汇报资源共享
四、教育过程:
(一)导入:
(二)板块一:《我心目中的莲花》——学生作品展
学生美术作品展:书法、图画等
(三)板块二:《莲花知识知多少》——莲花知识赛
(四)板块三:《“莲花”诗画会》——品莲之脱俗
(五)板块四:《莲与生活》——议莲之高洁
五、活动后续:
以《我心目中的莲花》为题,写一篇随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