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稳定性实验

合集下载

药品注册--药物的稳定性试验

药品注册--药物的稳定性试验

第八节
药物的稳定性试验
结 束
1. 一般要求:
• 根据影响因素试验、产品的稳定性特点确定 • 模拟市售包装3批样品,比长期放臵温度至少高15℃的 条件下进行
– 一般可选择40℃±2℃、75%±5%RH条件下,进行6个月试 验,在试验期间第1、2、3、6个月末取样,检测考场指标
– 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或发生显著变化时,应改变条件重新进行 6个月,40℃/75%RH→30℃/65%RH
第八节
药物的稳定性试验
三、稳定性研究的试验方法
(一)影响因素试验
4.低温和冻融试验
• 方法:模拟药品在运输与使用过程中可能碰到的温度条 件下,循环考察上市包装的药品的稳定性。 • 如果药品在运输、贮存或使用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范围在 冰点以上,一般进行低温试验; • 如果药品在运输、贮存或使用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范围在 冰点以下,一般进行冻融试验。
性状、物理性质及功能性试验超出标准规定
4 5
pH值结晶水发生变化 溶出度或释放度超出标准规定
第八节
药物的稳定性试验
六、稳定性研究设计的要点
6. 分析方法
• 应经过充分的验证,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准确性、精密 度、灵敏度等。
• 方法的确定和方法验证内容应结合质量研究工作进行。
七、稳定性研究报告的一般内容
第八节
药物的稳定性试验
四、稳定性研究的结果
影响因素 试验 加速试验 长期试验
确 定
贮存条件 包装材料/容器 有效期
第八节
药物的稳定性试验
五、国际气候带
1.国际气候带分布
气候带Ⅰ
气候带Ⅱ 气候带Ⅲ 气候带Ⅳ
温带
亚热带 干热带 湿热带
英国、北欧、加拿大 俄罗斯

药物稳定性试验

药物稳定性试验

药物稳定性试验1. 引言药物稳定性试验是药物研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用于评估药物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发生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方面的变化,以确保药物的质量、效力和安全性。

药物稳定性试验的结果对于制定药物的储存条件、有效期限以及合适的包装材料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稳定性试验方法2.1 物理稳定性试验物理稳定性试验主要考察药物在不同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的物理特性变化。

常用的物理稳定性试验包括:•温度稳定性试验:将药物置于不同温度环境中,观察其颜色、外观、粘度等是否发生改变。

•湿度稳定性试验:将药物暴露在高湿度环境下,观察其水分含量、结晶性等是否发生变化。

•光照稳定性试验:将药物置于不同光照条件下,观察其光敏感性、颜色变化等是否发生变化。

2.2 化学稳定性试验化学稳定性试验主要研究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组成和活性的变化。

常用的化学稳定性试验包括:•pH稳定性试验:将药物溶液调节至不同的酸碱度,观察其溶解度、分解速率等是否发生变化。

•氧化稳定性试验:将药物与过氧化物接触,观察其抗氧化能力和氧化分解速率等是否发生变化。

•水解稳定性试验:将药物暴露在酶解液中,观察其酶解速率、代谢产物等是否发生变化。

2.3 微生物稳定性试验微生物稳定性试验主要考察药物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是否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

常用的微生物稳定性试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试验:将药物接种在培养基上,观察是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大肠杆菌试验:将药物接种在培养基上,观察是否有大肠杆菌生长。

•霉菌试验:将药物接种在培养基上,观察是否有霉菌生长。

3. 数据分析与结果解读根据稳定性试验所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以确定药物的稳定性。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比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

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药物的目标用途、储存条件和预期使用期限来进行综合评估。

4. 影响稳定性的因素稳定性试验的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药物的化学结构、物理特性、配方、储存温度、湿度、光照等。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 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药剂学虽然是基础学科, 但是很多学员都觉得药剂学知识点特别多, 不好复习。

今天就带着大家总结归纳一下药剂学各章节的重点内容, 以便大家更好地记忆。

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1.影响因素试验
原料药及制剂处方研究需进行, 供试品可用一批未包装样品。

高温试验:
60℃放置10天, 于第五、第十天检测
高湿度试验:
25℃分别于相对湿度(75于相)%及(90于相)%放置10天, 于第五、第十天检测
强光照射试验:
于照度(4500试验:()lx放置10天, 于第五、第十天检测
2.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
加速试验:原料药和制剂需进行此项试验。

供试品要求3批, 按市售包装, 在温度(40按市)℃, 相对湿度(75对湿)%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

于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末取样一次。

3个月资料可用于新药申报临床试验, 6个月资料可用于新药申报生产。

长期试验:为制定药物有效期提供依据, 原料药和制剂需进行此项试验。

供试品3批, 按市售包装, 在温度(25按市)℃, 相对湿度(60对湿度)%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

每3个月取样一次。

6个月数据可用于新药申报临床研究, 12个月数据可用于新药申报生产。

3.典型恒温法
理论依据是Arrhenius公式。

有效期t0.9药物降解10%所需的时间。

例题:
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有
A.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
B.加速试验、典型恒温
C.长期试验、典型恒温、加速试验、影响因素试验
D.典型恒温、长期试验
E.长期试验、加速恒温正确答案:C。

《药典》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药典》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药典》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药典是一项重要的药品标准,用于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和疗效。

其中,药典对原料药和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试验也有详细的指导原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药典》中对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的指导原则。

首先,药典指导原则明确了药品的稳定性试验的目的和重要性。

稳定性试验是为了评估和确定药品在规定条件下保存期间的质量特性的变化情况。

稳定性试验可以帮助生产企业确定药品的有效期限,同时也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了安全、有效和质量可靠的药物。

在稳定性试验中,药典要求对原料药和药物制剂进行一系列的指标测试。

其中,药物品质指标包括外观、标称含量、标称pH值、微生物限度、溶出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药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判断药品是否发生分解、变质或降解等情况。

药典还对稳定性试验的条件和期限进行了明确。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试验应在规定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进行。

试验时间一般为0、3、6、9、12个月,并在稳定性试验期满后进行标准化实验,以确定药品的有效保质期。

稳定性试验还需要进行标准曲线建立和数据分析。

药典对于标准曲线的建立要求严格,包括合适的浓度范围、平行样品的数量和有效性指标等。

同时,在试验过程中要注意对数据的准确记录和统计分析,以获得可靠、科学的结果。

除了以上基本原则,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试验还应根据药品的特点和生产工艺进行调整。

如含有活性成分的制剂,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分解或变质,需要进行更加频繁和细致的试验。

总之,《药典》对于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原则。

这些原则不仅能够保证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能为药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遵循药典的指导原则,可以使药品更好地满足患者和医生的需求,提高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稳定性加速实验

药物稳定性加速实验

稳定性实验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应用化学动力学方法预测注射液稳定性的原理。

2.掌握应用恒温加速实验法测定维生素C 注射液的贮存期的方法。

二、仪器和材料仪器:恒温水浴,酸式滴定管(25ml ),锥形瓶(50~250ml )等。

材料:维生素C 注射液(2ml ∶0.25g ),0.1mol ∕L 碘液,丙酮,稀醋酸,淀粉指示液等。

三、实验内容(一)试验方法1、放样 将同一批号的V C 注射液样品(2ml ∶0.25g )分别置4个不同温度(如70、80、90和100℃)的恒温水浴中,间隔一定时间(如70℃为间隔24h ,80℃为12h,90℃为6h ,100℃为3h )取样,每个温度的间隔取样次数均为5次。

样品取出后,立即冷却或置冰箱保存,供含量测定。

2、V C 含量测定方法 精密量取样品液1ml ,置150ml 锥形瓶中,加蒸馏水15ml 与丙酮2ml ,摇匀,放置5分钟,加稀醋酸4ml 与淀粉指示液1ml,用碘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持续30秒不褪。

每1ml 碘液(0.1mol∕l)相当于8.806mg 的V C (C 6H 8O 6),分别测定各样品中的V C 的含量, 同时测定未经加热试验的原样品中V C 含量,记录消耗碘液的毫升数。

(二)实验数据处理1.数据整理 由于含量测定所用的是同一种碘液,故不必考虑碘液的精确浓度,只要比较消耗碘液的毫升数即可。

将未经加热的样品(表1-1中时间项为0)所消耗碘液的毫升数(即初始浓度)作为100%相对浓度,各加热时间内的样品所消耗碘液的毫升数与其相比,得出各自的相对浓度百分数(C 相,%)。

实验数据如表 -1。

表 -1 70℃恒温加速试验各时间内样品的测定结果2.求4种试验温度的V C 氧化降解速度常数(k 70~k 100) 用回归方法求各温度的k 值时,先将各加热时间(x )与其对应的lg(C 相,%)值(y )列表(表 -2)表16-2 加热时间及其相对浓度(%)对数值的回归计算表(70℃)用具有回归功能的计算器,将x 和y 值回归,直接得出截距,斜率和相关系。

2024版药典化学药物稳定性试验研究指导原则

2024版药典化学药物稳定性试验研究指导原则

2024版药典化学药物稳定性试验研究指导原则药典化学药物的稳定性试验研究是确保药物在正常存储条件下能够保持其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步骤。

稳定性试验可以提供药物的有效期限和储存条件,以便制药企业和监管机构能够制定适当的储存、输送和使用指导。

药典化学药物的稳定性试验研究应基于国家药典或相关法规的指导原则进行设计和执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则和步骤:1.确定试验条件:确定试验条件是稳定性试验的关键步骤。

这包括确定温度、湿度、光照和氧气等环境条件,以及试验持续时间。

试验条件应模拟药物在正常储存和使用条件下可能遇到的不同环境。

2.制备样品:制备符合药典规定的样品,包括纯品和制剂。

样品应具有代表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在试验期间能够反映药物的真实情况。

3.试验方法选择:选择适当的试验方法进行稳定性试验。

试验方法应能够准确、可重复地测量药物的质量和纯度。

常见的试验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荧光光谱法等。

4.试验参数测定:根据药物的特性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试验参数进行测定。

试验参数可以包括药物含量、纯度、杂质、溶解度、PH值、溶解度、结晶性、粒度等。

这些参数可以显著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药效。

5.试验时间点选择:根据试验目的和试验条件,选择适当的试验时间点进行样品分析。

通常,试验时间可以根据药物的预计有效期进行选择,例如,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等。

6.试验数据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以确定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期。

分析方法可以包括计算样品含量的变化率、寿命和稳定性标志物的分析等。

7.结果解释和报告:根据试验结果,解释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期。

结果可以按照国家药典和法规的要求进行报告,以便制药企业和监管机构参考。

总之,药典化学药物的稳定性试验研究需要遵循严格的指导原则,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试验可以提供药物的稳定性数据,为制药企业和监管机构制定合理的储存、输送和使用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药典2024版药典附录XIXC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中国药典2024版药典附录XIXC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中国药典2024版药典附录XIXC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中国药典2024版中的附录XIXC是关于原料药和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的内容。

稳定性试验是药物研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评估药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方面的稳定性。

这能够帮助制药企业确定药物的有效期限,并且确保药物在有效期限内的质量和安全性。

附录XIXC的主要内容包括稳定性试验的原则、分类和试验项目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附录XIXC的内容。

一、稳定性试验的原则稳定性试验的原则包括试验设计、试验基质、试验条件和试验时间等方面。

试验设计应符合科学、实用、可靠、可审计性的原则。

试验基质应选取与药物使用条件相似的物质,例如缓冲溶液、水、溶剂、脂肪酸甘油酯等。

试验条件涉及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应能够模拟实际储存和使用条件。

试验时间应考虑药物的有效期限,并与药物的实际使用情况相符合。

二、稳定性试验的分类稳定性试验可以分为长期试验、加速试验和确认试验。

长期试验是指在实际条件下进行的试验,通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和分析,确定药物的稳定性特征。

加速试验是通过增加试验条件的严苛程度来加速药物的物化变化过程,以缩短试验时间。

确认试验是对已有稳定性数据进行确认或补充,以确保药物质量的持续稳定性。

三、稳定性试验的具体项目稳定性试验的具体项目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微生物性质等方面。

物理性质试验主要包括外观、颜色、溶解性和悬浮性等方面的检查。

化学性质试验主要包括含量测定、杂质测定、降解产物的分析等方面。

微生物性质试验主要是对微生物污染的检测和控制。

四、稳定性试验的数据处理和评价稳定性试验的数据处理和评价包括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试验结果的解释和报告的编写等方面。

数据处理应根据试验目的和方法进行,常用的方法包括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等。

试验结果的解释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将试验结果与药物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

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条件、试验结果、试验数据等内容,并做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稳定性试验规定,稳定性指导原则,稳定性试验方法

稳定性试验规定,稳定性指导原则,稳定性试验方法

FDA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那么药品稳定性试验规定每年底制定下年度原料和制剂成品稳定性试验书面方案,内容包括:规格标准、检验方法、检验周期、每批数量、考察工程、考察频次、时间等。

经批准后执行,新开发的制剂品种在开发阶段应制定稳定性方案。

3公司药品生产用原料稳定性试验可采用影响因素试验法:3.1将一批供试品除去包装以后,平放在平皿中,在以下条件下按规定贮存,检测重点考察工程各项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

重点考察工程包括:性状、熔点、含量、有关物质、吸湿性及根据药品性质选定的考察工程。

影响因素试验条件:3.1.1暴露在常温空气中;3.1.2高温试验,温度分别为60℃、40℃两个温度水平;3.1.3高湿试验,湿度分别为90%±5%、75%±5%两个湿度水平;3.1.4强光照射试验,照度为4500LX±500LX4制剂稳定性试验:4.1加速试验:取供试品三批,按市售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温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 个月,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第六个月末取样检测各剂型规定的重点考察工程的质量指标变化情况。

片剂的重点考察工程为: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崩解时限或溶出度。

硬胶囊剂的重点考察工程为:外观、内容物色泽、含量、有关物质、崩解时限或溶出度、水份。

液体制剂的重点考察工程为:性状、相对密度、含量、pH值、微生物限度检查。

3个月后测试符合要求,有效期暂定为2年,6个月后测试符合要求有效期暂定为3年。

4.2长期试验:取供试品三批,按市售包装,在规定保存条件下贮存,每年检测一次,重点考察工程的质量指标变化情况,观察3年的检验结果,以确定产品的贮存期或有效期。

5严格按照批准的书面稳定性方案,做好试验记录,如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及时调整。

6试验完毕后,对试验结果进展数理统计后处理,评定并作出结论。

写出稳定性试验报告,所有资料归档保存。

留样观察管理制度留样的环境及要求根据本公司生产的品种的贮存需用,设专用的留样观察室,分为常温区、阴凉区,留样室要求避光、枯燥、通风、防虫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50药物稳定性The term ―stability,‖ with respect to a drug dosage form, refers to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integrity of the dosage unit and, when appropriate, the ability of the dosage unit to maintain protection against micro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The shelf life of the dosage form is the time lapse from initial preparation to the specified expiration date. The monograph specifications of identity, strength, quality, and purity apply throughout the shelf life of the product.The stability parameters of a drug dosage form can be influenced by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storage (temperature, light, air, and humidity), as well as the package components. Pharmacopeial articles should include required storage conditions on their labeling. These are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expiration date shall apply. The storage requirements specified in the labeling for the article must be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rticle (i.e., beyond the time it leaves the manufacturer up to and including its handling by the dispenser or seller of the article to the consumer). Although labeling for the consumer should indicate proper storage conditions, it is recognized that control beyond the dispenser or seller is difficult. The beyond-use date shall be placed on the container label.就药物制剂而言,术语“稳定性”是指单位剂量药物理化性质的完整程度以及在适当情况下对微生物污染的抵抗能力。

制剂的有效期指从生产至失效期的期限。

在有效期内,产品须符合各论中有关鉴别、效价、质量和纯度的规定。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参数可能受到它所贮存的环境(温度、光照、空气和湿度)的影响,还受到包装材料的影响。

药典收载的药物制剂的标签应标明贮存条件。

在有效期内,药品应在规定的各条件下贮存。

药品在分销过程中(即从药品离开生产商后直到由配药员处理或销售者卖给消费者)必须遵守标签上规定的贮存要求。

尽管对于消费者来说药品标签应标明合适的贮存条件,但是药品在由配药员或销售者到达消费者手中时,对贮存环境的控制是很困难的。

药品的失效期应在容器标签上注明。

Stability ProtocolsStability of manufactured dosage forms must be demonstrated by the manufacturer, using methods adequate for the purpose. Monograph assays may be used for stability testing if t hey are stability-indicating (i.e., if they accurately differentiate between the intact drug mol ecules and their degradation products). Stability considerations should include not only the specific compendial requirements, but also changes in physical appearance of the product that would warn users that the product's continued integrity is questionable.Stability studies on active substances and packaged dosage forms are conducted by means of ―real-time,‖ long-term tests at specific temperatures and relative humidities representing storage conditions experienced in the distribution chain of the climatic zone(s) of the coun try or region of the world concerned. Labeling of the packaged active substance or dosage form should reflect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ir, and light on its stab ility. Label temperature storage warnings will both reflect the results of the real-time stora ge tests and allow for expected seasonal excursions of temperature.稳定性试验生产商必须通过合适的方法证明药物剂型的稳定性。

如果各论中的含量测定法可以指示稳定性,那么它们就可以用于稳定性试验(即含量测定法能准确区分出完整的药物分子和它们的降解产物)。

在考察药物的稳定性时,不仅应包括药典对其的要求,还应包括药物物理性状的改变,这些可以提示使用者药物的完整性是否有问题。

按照规定时间点考察活性成分和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长期试验是在特定的温度、相对湿度条件下进行的,此条件代表销售此药品的相关国家或地区所在的气候带。

已包装的活性成分或药物制剂的标签(Labeling)中应标明温度、相对湿度、空气和光照对它们的稳定性的影响。

标签(Label)标识的贮存温度的要求不仅要考虑稳定性试验的结果,还要考虑到预期的季节性的温度偏差。

Controlled Room TemperatureControlled room temperature (see Storag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Preservation, Packa ging, Storage, and Labeling under General Notices and Requirements) delineates the allowa ble tolerance in storage circumstances at any location in the chain of distribution (e.g., ph armacies, hospitals, and warehouses). This terminology also allows patients or consumers t o be counseled as to appropriate storage for the product. Products may be labeled either t o store at ―Controlled room temperature‖ or to store at temperatures ―up to 25°‖ where l abeling is supported by long-term stability studies at the designated storage condition of 25°. Controlled room temperature limits the permissible excursions to those consistent wit h the maintenance of a mean kinetic temperature calculated to be not more than 25°. Se e Mean Kinetic Temperature. The common international guideline for long-term stability st udies specifies 25 ±2°at 60 ±5% relative humidity. Accelerated studies are specified a t 40 ±2°and at 75 ±5% relative humidity. Accelerated studies also allow the interpret ation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on short-term spikes in storage conditions in addition to the excursions allowed by controlled room temperature.The term ―room temperature‖ is used in different way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for prod ucts to be shipped outside the continental U.S. it is usually preferable for product labeling to refer to a maximum storage temperature or temperature range in degrees Celsius.受控的室温受控的室温(见通则和要求中保存,包装、贮存和标签项下的贮存温度和湿度)描述了药品销售地的贮存环境(如药房、医院和仓库)的允许偏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