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及科技发展纲要

合集下载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解读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解读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解读《战略纲要》给纺织信息化赋予了新的内容。

在“着力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部分明确提出要“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产品、装备融合创新,推广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要“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积极培育众创设计、网络众包、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完善产业链,打造新型制造体系。

”由此可以看出,下一阶段包括纺织工业在内的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战略重点是智能制造和深化互联网应用。

2016年7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简称《战略纲要》),立足于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和新形势,明确了新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基本方针和重大任务,成为规范和指导未来十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这里主要结合纺织行业的实际情况,就《战略纲要》对于新形势下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做一个初步解读。

一、坚持对信息化的一贯阐述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大大影响和改变了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信息化就是加快信息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提高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水平,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

上个世纪末,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发展目标。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大政方针;2006年,中办、国办印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简称《发展战略》),要求到2020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这是国家层面第一个关于发展信息化的纲领性文件;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将信息化列入“五化”,提出“两化融合”的概念,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尤其对工业各个产业的信息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信息化的大环境。

中国纺织机械行业市场供需现状、行业利润变动情况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中国纺织机械行业市场供需现状、行业利润变动情况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中国纺织机械行业市场供需现状、行业利润变动情况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一、市场供求情况及变动原因1、市场供应情况(1)我国纺织机械的生产状况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发达经济体为全球纺织机械行业的传统制造强国,拥有行业较大部分的核心技术,在技术、质量、品牌等方面领先全球,占据着全球纺织机械设备中高端市场的主要份额。

我因动力纺织机械发展相对较晚,但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通过不断消化吸收世界先进纺织机械技术和自主研发,我国已后来居.上成为全球纺机大国。

我国目前是世界最大的纺织机械市场,纺织机械制造企业数量众多,产能充足,占据全球纺织机械份额的三分之一。

总体来看,国内纺织机械龙头企业已逐渐具备比肩世界一流纺机企业的实力,不过对标全球行业龙头瑞士立达、比利时必佳乐、意大利意达、日本村田及日本丰田等,国内纺机企业在自主创新、制造工艺、产品质量、品牌美誉度等方面整体仍存在一定差距,在中高端纺织机械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我国纺织机械的销售情况截至2019年底,我国纺织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为675家,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和山东三省。

目前,国内市场国产装备占据约80%的市场份额。

2018年纺织机械行业全年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1.69亿元,同比增长8.82%;利润总额为68.3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12%。

2019年度,受中美贸易摩擦、内外市场需求放缓及综合成本持续提升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纺织机械行业营业收入819.52亿元,同比减少7.00%;利润总额达58.67亿元,同比减少3.60%。

(3)我国纺织机械的出口情况2019年,我国纺织机械出口37.83亿美元,其中针织机械出口额为10.12亿美元,占比26.76%,位居第一,其后依次为印染及后整理机械、辅助装置及零配件、纺纱机械、织造机械、化纤机械和非织造布机械,其中纺纱机械、织造机械和印染及后整理机械出口额分别占比12.89%、10.88%和19.61%。

2022-2027中国纺织服装发展分析:复合增长率约为5.32%

2022-2027中国纺织服装发展分析:复合增长率约为5.32%

2022-2027中国纺织服装发展分析:复合增长率约为5.32%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化纤、棉花、棉纱、棉布、丝织品、针织品产量均居全球第一位。

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纺织品出口数量和出口额多年来位居全球第一。

2022-2022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询问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纺织服装、服饰行业总资产为13,031.7亿元,同比增长6.21%;2022年9月,总资产达到13,004.1亿元,同比增长4.69%。

估计2022年中国纺织服装、服饰行业总资产将达到14,381亿元,将来五年(2022-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32%,2022年中国纺织服装、服饰行业总资产将达到17,697亿元。

行业进展因素详细分析如下:1、有利因素(1)政策利好2022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发布了《纺织工业进展规划(2022-2022年)》。

《规划》提出,要以提高进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动供应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为重点,增加产业创新力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形成进展新动能,制造竞争新优势,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初步建成纺织强国。

《规划》提出行业增长目标,“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6%-7%;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保持基本稳定;纺织工业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2)消费稳步增长内需扩大和消费升级将是我国纺织工业进展的最大动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二孩政策全面实施等进展红利和改革红利叠加,将推动升级型纺织品消费增长,估计国内居民服装与家纺消费支出年均增长8%左右。

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医疗健康等方面投入稳步增长,产业用纺织品纤维消费将连续保持快速增长。

(3)互联网+中投顾问发布的《2022-2022年中国服装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猜测报告》表示,纺织工业与信息技术、互联网深度融合为创新进展供应了宽阔空间,也对传统生产经营方式提出挑战。

《印染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印染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印染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一、前言印染行业作为纺织工业重要的组成部份,是纺织品生产链中产品深加工、提升品质、功能和价值的重要环节,是高附加值服装面料、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等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

“十二五”期间,印染行业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整体保持平稳发展。

虽然部份经济指标增长趋缓,但科技、管理、节能环保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绩,较好的完成为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的市场变化将越来越快,对印染行业的发展提出新要求。

为加快行业结构调整、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指导意见,指导未来五年印染行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由 2022 年的 601.65 亿米减少到 2022 年的 509.53 亿米,年均增长-3.27%; 主营业务收入由 2022 年的 2777 亿元提高到 2022 年的 3906. 53 亿元,年均增长 7.06%;利润总额由 2022 年的 134.37 亿元提高到 2022 年的 202.63 亿元,年均增长8.56%;印染企业 500 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实际完成投资由 2022 年的 125.22 亿元提高到 2022 年的 429.73 亿元,年均增长 27.97%;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数量由 2022 年的144.71 米增加到 2022 年的 206.59 亿米,年均增长 7.38%;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金额由 2022 年的 144.66 亿美元增加到 2022 年的 243.10 亿美元,年均增长 10.94%。

“十二五”以来,在印染布产量下降的情况下,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投资、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

“十二五”期间,印染行业科技创新得到加强,全行业共有 126 项科技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 11 项、二等奖 41 项、三等奖 74 项,126 项科技成果中, 1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高质量发展的河南纺织工业

高质量发展的河南纺织工业

论 文PAPER(一)产业发展历程随着国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河南纺织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1953年至1957年连续在郑州建成了第一、三、四、五、六共5个国有大型棉纺织企业,建设总规模达40万纱锭。

随着行业发展,1997年全省拥有纺织企业370多家,纺织职工40多万人,纱锭328.2万枚,棉纱产量49.5万吨,位居全国第四。

199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纺织行业确定为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突破口,在一系列的改制、兼并、重组、迁移之后,河南纺织业逐渐走出低谷,再次展现出勃勃生机。

(二)产业发展现状1.规模与效益。

2019年,河南省纱产量32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1.2%,位居全国第四;棉纱299万吨,占全国的17.7%,位居全国第一;布13亿米,位居全国第九;化纤55.8万吨,占全国的1%,位居全国第文| 袁建龙高质量发展的河南纺织工业纺织工业是中国工业化的先导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纺织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传统的纺织工业还面临着各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趋势的冲击。

纺织工业作为市场化程度极高的制造行业,必须积极利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战略机遇,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为实现中原更加出彩贡献河南纺织力量。

关键字词:纺织工业 高质量发展十;服装11.1亿件,占全国的4.5%,位居全国第八。

行业主营业务收入3935亿元、实现利润310亿元;全省纺织品服装出口额37.29亿美元。

其中,纺织品18.56亿美元、服装18.73亿美元。

2.产业分布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中心城市去产业化进程快速推进。

河南纺织产业呈现出向县域集中,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区分布在南阳、新乡、周口、开封、商丘、许昌、平顶山等7个地区。

(1)南阳纺织产业基地。

新野县被中纺联授予“中国棉纺织名城”称号,产业集聚区被国家工信部确定为“全国棉纺织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单位”。

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全文)

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全文)
时期 , 纺 织工 业 规模 效益 稳 定增 长 , 结 构调 整 不 断深 化 , 科 技 创新 和技 术 进 步 明显 提 升 , 在
全 球 纺 织 产 业 中地 位进 一 步 巩 固 。 “ 十 三五 ”
加 工量 比重 由 2 0 1 0 年 的5 1 : 2 9 : 2 0 调整 为 4 6 . 6 :
4 . 品牌建设有效推进
“ 十二五 ” 时期 , 全 行 业 品牌 意 识 进 一 步
提高 , 行业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与品牌价值评
价 体 系 初 步 形 成 。 中 国 国 际 服 装 服 饰 博 览 会、 中国服 装 大 奖 、 中 国 国 际时 装周 、 各 地 服
的比重比“ 十一五” 末提高3 . 1 个百分点。 2 . 结构调整持续深人 2 0 1 5 年, 服装 、 家纺、 产业用纺织 品纤维
8 . 5 %、 9 . 2 %和 1 1 . 5 %, 2 0 1 5 年 主 营业务 收 入
7 0 7 1 4 亿元 , 利润总额 3 8 6 0 亿元 ; 全行业纺织
纤 维加 工 量 年均 增 长 5 . 1 %, 2 0 1 5 年达 5 3 0 0 万 吨, 占全 球纤 维加 工 总 量 5 0 %以上 ; 纺织 品服 装出 V I 额 年 均增 长 6 . 6 %, 2 0 1 5 年达到 2 9 1 2 亿 美元 , 我 国纺织 品服装 出 口额 占世界 同类 贸易
兴市场份额逐步提高 ; 中西部地区规模 以上
纺 织 企 业 主 营 业 务 收 入 占 全 国 比重 达 到 2 3 . 2 %, 比2 0 1 0年 提 高 6 . 4个 百 分 点 。 “ 十 二
五” 期 间, 我 国纺织服装企业海外投资步伐持

祖国永远在我心中!

祖国永远在我心中!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纺织工业从弱到强,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发展,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

纺织业成为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母亲行业、对外开放的排头兵、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中国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

为全面回顾70年来中国纺织工业的历史进程,从不同角度展现纺织工业的巨大变化,记录纺织人敢于探索、奋勇前行的时代故事,从本期起,《纺织服装周刊》特开设“我和我的祖国”专栏,向行业内外企事业单位、机构、学校、团体、个人征文,通过讴歌行业企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表达对党、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展现纺织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许坤元作者简介原纺织工业部副部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66年毕业于华东纺织工学院纺织机械系。

1966~1976年,先后在华东纺织工学院任教、4688部队锻炼、湖南邵阳第二纺织机械厂研究所工作。

1976~1986年先后担任湖南省轻工设计院技术科长、副院长,湖南省轻工业局科技先在车间当技术员,后到厂研究所担任副所长。

1976年,我离开邵阳二纺机,调到湖南省轻工设计院,先后担任技术科副科长、科长、副院长,后来又调到湖南省轻工局担任科技处处长。

1978年,国家纺织工业部经过与轻工年的合并,再次独立出来,地方上也恢复了纺织工业局。

湖南省成立了正厅级的湖南省纺织工业总公司,我被任命为副总经理。

湖南省纺织工业总公司下属的岳阳洞庭苎麻纺织印染厂是八十年代初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当时国内最大的现代化苎麻纺织印染工厂,有着数千人的规模。

为了加快这个厂的建设步伐,省公司党委决定由我担任这个厂的一把手。

组织上安排我去担起这副担子,可能是考虑我比较年轻,也有在工厂工作的经历。

当时在厂里当一把手难度大,压力也年年度计划的编制,参与了一系列行业重大决策的研究制定。

二十多年里,我的心一直跟随着纺织行业的脉搏在跳动,学习与探索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

天津纺织产业发展趋势

天津纺织产业发展趋势

天津纺织产业发展趋势天津是中国重要的纺织产业基地之一,拥有悠久的纺织历史和强大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天津纺织产业迎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技术进步、产业转型、绿色发展等方面,探讨天津纺织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技术进步助推天津纺织产业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纺织行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

天津纺织产业也积极引进和应用新的技术,推动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

1.智能制造成为主流智能制造是当今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也是天津纺织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天津纺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

智能制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2.数字化设计与定制化生产随着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发展,天津纺织企业可以利用虚拟现实、三维设计等技术手段,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化生产。

通过数字化设计,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快速开发出新产品,并实现快速调整产能。

同时,数字化设计也可以提高纺织产品的设计质量和创新能力,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3.环保技术的应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天津纺织企业也需要提高环保技术和产品的应用。

采用环保技术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天津纺织企业可以利用环保材料、节能设备等技术手段,生产环保型纤维和纺织产品。

二、产业转型助推天津纺织产业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和经济形势的调整,天津纺织产业正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是天津纺织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1.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天津纺织产业在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和产能布局。

目前,天津纺织产业仍然以传统纤维和纺织品生产为主,但面临着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压力和产品同质化的问题。

天津纺织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发展高附加值的新型纤维和纺织品,提高产品品质和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