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流行病学3描述性研究
流行病学 10.3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1、确定研究变量
疾病指标 人口学资料 相关因素的变量
2、设计调查表
调查表又称问卷questionnaire 是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工具 分为自填问卷和代填问卷两种
问卷编制的步骤 归纳变量 设置指标 草拟问题和答案——初稿 预调查和修改 筛选调查项目 信度和效度评价
该研究是某一时点或在短暂时间内 完成的——横断面调查 它所用的指标为患病率——又称患 病率调查 所收集资料既不是过去的暴露史, 有不是随访调查,而是调查当时所 获得的资料——现况研究
实例-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乙型肝炎携带 情况 方法:对某学院09级新生取血测定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 结果:633名新生中实际检测631人 HBsAg(+)者37人,占5.9%; HBeAg(+)者17人,占631人的2.7%; 抗-HBsAg(+)者279人,占44.2%。
(二)特点
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在时序上属于横断面研究;
无法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一般不用于病程比较短的疾病;
相关因素的选择有一定的限制。
(三)目的
描述疾病或健康分布 发现病因线索 疾病的二级预防 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 疾病的监测 其它:衡量卫生水平和健康状况; 卫生规划的制定与评估等。
问卷填写的方式
知情人填写 被调查人填写 调查人员填写
家长调查表 学生编号□□□□□□□
亲爱的家长:您好! 首先请原谅打扰了您的工作和休息!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的成长和教育是家长们十分关心 的问题。为了探索儿童成长和教育的规律,我们在北京,湖 南,安徽,甘肃等地开展了这项调查,希望得到家长们的支 持和帮助。 本调查表不用填写姓名和工作单位,各种答案没有正确 错误之分,家长们只需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案上打√, 或者在______中填上适当内容。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 时间填写这份调查表。 为了表示对您的谢意,我们为您的孩子准备了一份小 小的礼物,作为这项调查活动的纪念。 祝您的孩子健康成长! 祝您们全家生活幸福!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儿童发展研究”课题 组
流行病学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①研究单位之间的变异(一般用标准差s 表示) ②调查人群中欲调查特征或疾病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也即
暴露比例或患病比例) ③调查要求的精确度“容许误差”,即实际值和预期值差异
的大小 ④把握度的大小,由α和1-β来表示
.
31
估算公式
① 率的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符合二项分布)
N t 2 PQ d2
.
23
抽样方法
概率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 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
多级抽样
.
24
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EpiCalc 2000
.
21
四、明确抽样方法,估算样本含量
概率抽样(probability sampling) 非概率抽样(nonprobability sampling)
.
22
抽样技术
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
方便抽样 判断抽样 配额抽样 滚雪球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多级抽样 其他抽样技术
按比例 不按比例
.
48
“五不问”原则
① 可问可不问的项目不问。 ② 复杂问题项目不问。 ③ 查找资料才能回答的项目不问。 ④ 被调查者不愿意回答的项目不问。 ⑤ 通过其他手段才能解决的问题不问。
.
49
调查项目顺序的编制
调查项目按逻辑顺序与心理反应分类排列,符合调查对 象的交流习惯。可根据人们的思维方式,按事物的内容和 相互关系以及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 先设定容易回答的,后设定敏感的、不容易回答的问题。 先排列封闭式问题,后排列开放式问题。 检查信度的问题须分隔开来。 采用不同调查方式,调查表项目的顺序应有所区别。
流行病学_第三章_描述性研究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偏倚
定义
从研究设计、实施、到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各 个环节中产生的系统误差,以及结果解释、推论 中的片面性,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出现倾 向性的差异,从而错误地描述暴露与疾病之间的 联系,称之为偏倚。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二、确定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目的规定对象的人群分布特征、 地域范围以及时间点
某个区域内的全体居民或其中一部分 某一时点上的流动人员 某些特殊群体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三、确定样本量和抽样方法
确定样本量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图3-2 系统抽样示意图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整群抽样
Cluster sampling
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抽取其中部分群组 作为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分类
单纯整群抽样(Simple cluster sampling) 被抽到的群组中的全部个体均作为调查对象
二阶段抽样(Two stages sampling)
通过再次抽样后调查部分个体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图3-3 整群抽样示意图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分层抽样
Stratified sampling
最新流行病学重点笔记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最新流行病学重点笔记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一、知识概述《流行病学》①基本定义:流行病学呢,就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还研究怎么预防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
简单说呢,就是看看哪些人容易得病,为啥得病,怎么防止得病。
②重要程度:在公共卫生领域这可是超级重要的。
就像医生拿着地图打仗一样,它能指导疾病防控策略的制定,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对保障人群健康起关键作用。
③前置知识:你得有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像解剖、生理之类的,还得懂点统计学知识,这样才能理解疾病的各种数据。
④应用价值:就比如现在新冠疫情期间,流行病学的调查就能知道病毒在哪里传播,从谁传给谁,然后采取隔离、防控措施,超级实用。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它是公共卫生这个大框架里的中心学科,和传染病学、环境卫生学等学科都有关系。
②关联知识:和卫生统计学关系紧密,两者结合能更好地分析疾病数据。
跟临床医学也有关系,临床医学提供病例数据,流行病学分析这些数据来研究疾病规律。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掌握起来有点难,因为它要研究大量人群的数据,数据复杂不说,还要考虑很多因素。
- 关键点:关键是要把疾病发生的三要素,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搞清楚。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考试经常考,占分比例还挺高。
- 考查方式:可能会出分析疾病流行过程的简答题,或者给出一个疾病防控案例让分析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发病率:这就是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里新发病例数占总人群的比例。
比如说,我们小区住着1000人,一个月里有10个人得了感冒,那这个月感冒的发病率就是10÷1000 = 1%。
它能反映疾病的发生频率。
- 患病率:特定时间里,患有某种疾病(包括新病例和旧病例)的人数跟总人数的百分比。
还是这个小区,有50个人现在正患着感冒(不论啥时候得的),那患病率就是50÷1000 = 5%。
最新流行病学-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34
④多阶段抽样 Multistage sampling
将抽样过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使用的 抽样方法往往不同,即将以上抽样方法结合 使用,在大型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
方法: -从总体中抽取范围较大的单元(一级抽样) -从一级单元中抽取范围较小的单元(二级抽 样) -依此类推…
22
一、明确调查目的和类型
- 根据研究提出的问题,明确调查目的 - 根据具体研究目的确定是普查还是抽样 调查
23
二、确定研究对象
- 根据研究目的规定对象的人群分布特征、 地域范围以及时间点
- 某个区域内的全体居民或其中一部分 - 某一时点上的流动人员 - 某些特殊群体
24
三、确定调查类型和方法
28
(3) 抽样方法 - 非随机抽样 - 随机抽样
29
1)非随机抽样
• 选择样本时,加入人主观因素,使总体中每
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是不均等的 • 试验者根据试验调查的目的、要求和被调查
对象的总体情况,有意识地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 的对象进行试验
30
2)随机抽样
遵循随机化原则,保证总体中每一个对 象都有同等机会被选入作为研究对象 单纯随机抽样
• 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的抽 样方法。
• 将总体各个个体单位按某种标志排列、连续编号 • 根据总体数N和确定的样本数n,计算抽样距离(N/n) • 用单纯随机方法在第一组中确定一个起始号 • 从此起始点开始,每隔K(K=N/n)个单位抽取一个作
为研究对象
33
③整群抽样 Cluster sampling
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

缺点
1.生态学谬误
2.缺乏控制可疑混杂因素的能力
3.难以对非线性关系做出正确结论
最基本特征:以群体为研究单位
可提供病因线索,产生病因假设
目的
1.根据对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情况与某疾病的频率的比较、分析,产生病因学假设。
2.对人群中某干预措施的实施情况与某疾病频率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人群
中某干预措施的效果
类型
生态比较研究
生态趋势研究
优点
1.节省时间、人力、物力、财力
2.提供线索供病因未明疾病的病因学研究
优点局限
(1) 可作为其他调查研究方法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2) 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以及调查精度较高
(3) 设计、实施与资料分析均比普查要复杂,重复和遗漏不易被发现
(4) 不适用于变异较大的资料和需要普查普治的情况
(5) 不适用于患病率较低的疾病
抽样方法:
(1)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2.确定调查对象比较简单
3.所获得的资料能够较全面地描述普查地区人群总体的情况
4.比较容易为公众所接受
5.没有抽样误差
缺点
1.工作量大,费用较高
2.不适用于患病率很低和现场诊断技术比较复杂的疾病
3.重复和遗
❀抽样:随机抽样,调查特定时点、特定范围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以样本统计
量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2.定期重复进行可以获得发病率资料
3.一般不设立对照组
4.提供病因线索,但不能验证因果关系
5.一般不用于病程较短疾病
目的
1.描述特定时间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

病例报告 病例分析(病例组报告) 历史与常规资料分析 个案调查(个例调查) 生态学研究 现况调查(横断面研究) 疾病(公共卫生)监测 爆发与流行调查 筛检
Case report
病例报告
概念:对罕见单个病例进行的描述与分析 用途:描述疾病临床和治疗过程;介绍疾病少见 的临床表现;发现新疾病或提供病因线索 局限:对象有高度选择性和偶然性,易出现偏倚
例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洛杉矶地区报道5例新发现 的以免疫功能受损而致的全身感染为特征的年轻 男性同性恋患者,随后美国CDC在全美范围开展调 查和监测工作,很快就发现并收集到62例类似患 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受损所引起的 严重感染。通过对系列病例的研究提出了病因线 索和假说,导致了病因病学研究的深入,最终证实 为一种新病毒(HIV)引起的疾病——AIDS
几个重要概念
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寄生繁殖并 能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并 侵入新的易感者前在外环境中所经 历的全过程 病源地:传染源活动及其排出的病 原体向四周播散所波及的范围
传染病个案调查
一、概念:疫源地调查或病家调查。是单个/个 别发生的传染病病例及其工作、生活环境进行的 流行病学调查 个案调查是疾控部门的日常工作 进行个案调查的参考原则: 1、传染性强或病死率高的疾病 2、新发现或已消失又重新出现的重要疾病 3、特殊病例或原因不明的疾病
描述性研究
Descriptive study
南方医科大学公卫学院 流行病学系 聂军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

(二)种类
1、个案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 2、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调查特定人群中某种疾病或某种特征的某一时间的 特征。 3、纵向研究(prospective study)或随访监测研究
对一组人群定期随访,观察疾病或某种特征在人群 及个人中的动态变化。 4、常规资料(历史资料)的描述分析
• 在大多数情况下,单纯随机抽参数与方差估计公 式适合于系统抽样;
• 当总体内部存在周期性分布问题时,不太适合用 系统抽样。
3、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先将研究对象按主要特征(如年龄、性别、 职业、教育程度等)分几层,然后再在各层中进 行随机抽样。
①各层内抽样比例相同,如每层均抽出10%的 研究对象,称为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
描述性研究
(descriptive study)
一、概述
(一)概念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又称描 述性流行病学:群中通过在特定人收集、归 纳、整理资料及数据处理等客观地描述疾病、 健康或有关卫生事件在时间、地点和人群方 面的分布信息,向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和流行 病学家提供最基本的数据资料。
◆样本个体可能高度分散,访问这些样本对象将非常 费时费钱;
◆总体中某些亚人群有可能全部未被抽取。
2、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一定数量的单位 抽取一个单位。又称间隔抽样或机械抽样。
• 在单纯随机抽样难以办到时,可以应用系统抽样;
• 与单纯随机抽样相比,系统抽样所抽取的样本更 能规律地散布于整体之中,因此更有代表性;
1、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先将研究对象编号,再用随机数字表或抽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样方法
(2)系统抽样 :此法是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
每隔一定数量的单位抽取一个单位,又称间隔抽样 或机械抽样。本法常用于调查研究,优点是简便易 行,样本的观察单位在总体中分布均匀,一般情况 下,比单纯随机抽样法的抽样误差小。
抽样方法
(3)分层抽样:即先将研究对象按主要特征(如性别、
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等)分为几层,然后再在各层中 进行随机抽样,这样就保证了各层至少在重要的有关因 素方面取得均衡。
抽样方法
(4)整群抽样:用此法抽样时,可抽到的不是个 体,而是由个体所组成的集体或群体。如村、车 间、班级、连队、居民小组等。这些群体是从相 同类型的群体中随机抽出的,被抽到单位的所有 成员都是研究对象。
现况调查方法
❖ 面访 ❖ 信访 ❖ 电话访问 ❖ 自填式问卷调查 ❖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现况调查的实施步骤
特异性均较高。
普查的优缺点
❖ 优点:
(1)由于是调查某一人群的所有成员,所以在确定调查对象上比较简 单;
(2)早发现、早诊断,普及医学卫生知识; (3)普查所获得的数据可以了解疾病的三间分布特征,因此对疾病的
流行因素能有一定的启示。
❖ 缺点:
(1)普查对象多,调查期限短暂,漏查难免; (2)参加普查工作人员多,掌握调查技术和检验方法的熟练程度不等,
分层随机抽样又分为两类: ①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各层内抽样比例相同。 ②最优分配分层随机抽样:按照一定的要求,各层内抽样
比例不同,如在一个较大地区调查儿童身体发育的某项 指标,可划分平原、山区、沿海等几个层,再按各层比 例确定随机抽样的数量。这样就可使每层中观察值的变 异度小些,样本的代表性加强,多层间还可作比较分析。 要求:层内变异越小越好,层间变异越大越好。
2)精确度:若调查要求的精确度高,既允许误差 小,则样本量就要大;反之,则样本不必过大。 (反比)
3)显著性水平:通常取0.05或0.01。(反比)
❖ 用途
发现新的疾病或提供病因线索 阐明疾病治疗的机制 介绍疾病不常见的表现
❖ 局限性
极易发生偏倚;不能用于论证假设。
病例分析
❖ 概念:对一组相同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整理、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用途
分析某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特征 评价某种治疗、预防措施的效果 发现问题,提出新的病因假设和探索方向
❖ 局限性
偏倚多 缺乏可比性
现况调查
概念
★ 又称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也称患病率研究(Prevalence study)
❖ 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 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有关变量、疾病或健康的资料,以描述疾 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某因素与疾病的关联。
3、开展疾病的二级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 疗;如:高血压的普查。
4、评价防治措施效果及医疗卫生工作质量; 5、用于经常性的疾病监测。 6、其他
现况调查的种类
普查Census
❖ 概念:为了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状况,于一定 时间内对一定范围的人群中每一成员所作的调查或 检查。
❖ 必备条件
(1)有足够的人力、物资和设备用于发现病例和及时治疗。 (2)所普查的疾病患病率较高。 (3)疾病的检验方法操作技术不很复杂,试验的敏感性和
抽样调查
❖ 基本原理
遵循随机化原则,样本量足够,调查材料的分布 均匀。
❖ 优缺点
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调查精度较高; 但设计、实施与分析较复杂,不适用于变异较大
的资料和患病率较低的疾病。
抽样方法
(1)单纯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
也是其他抽样方法的基础。即先将被研究的对 象编号,再用随机数字表或抽签、摸球、电子 计算机抽取等进行抽样。此法只能用于数目不 大的情况下,如几万人的调查就很难用单纯随 机抽样。
调查质量不易控制; (3)对患病率低,诊断技术复杂的病不宜开展普查。
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
❖ 概念
调查特定时点、特定范围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以样 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 目的
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衡量人群总体健康水平; 考核防治效果; 检查与衡量资料的质量。
❖ 概念:是对个别发病的病例、病人的家庭及
其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 目的及用途
查明发病原因及发病条件,采取防控措施; 核实诊断并进行护理指导; 掌握当地疫情,为疾病监测提供资料。
❖ 基本方法
询问 现场观察 必要的检验
病例报告case report
❖ 概念:也称“个案报告”,临床上对某种罕 见的单个病例或少数病例进行研究的主要形 式。
一、明确调查目的
❖ 目的
了解现状,制定政策、参数 寻找危险因素线索 找出高危人群、重点受累人群进行干预 监测 评价防治效果
❖ 手段
文献查阅、现场考察、专家咨询、实践经验
二、确定调查对象
❖ “三早”——高危人群 ❖ 危险因素——暴露人群 ❖ 政策、参数——随机样本 ❖ 评价防治——接受防治的人群
特点
❖ 常用 ❖ 横断面 ❖ 不能得出有因果关系的结论 ❖ 一般不用于病程比较短的疾病 ❖ 相关因素选择与解释受限(暴露应比较持续
或长期不变)
目的
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或某一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 分布特征;如:AIDS在中国的现况
2、为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和假说;发现高危人群或 发现有关的病因线索,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三、确定调查类型和方法
❖ 根据目的和资源确定调查类型
“三早”——普查 了解患病率——抽样调查
❖ 根据对象和所需资料特点确定调查方法
面访、信访、电话访问、自填式问卷、体检和实 验室检查
四、估计样本含量
❖ 估计样本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总体疾病的患病率:在调查的人群中,欲调查某 疾病的现患率,若现患率低,则样本量大;反之, 则样本量可小些。(反比)
流行病学3描述性研究
引言
❖ 1854年秋季,伦敦宽街爆发霍乱,10天内死 去500多人,在霍乱爆发后的6天内发病严重 的街道有3/4以上的居民离去。据1853年统 计,在过去几次霍乱流行中,该地区虽曾流 行,但远比其他各区轻微。
个例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
个案调查case inves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