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第四章 描述性研究(第八版)
流行病学课件 第四章 描述性研究

做什么? 怎么做?
何时做? 由谁来做?
实施方案设计
课题组组成及任务分工 研究工作总体安排 年度计划 研究工作基础 已具备的研究条件 尚缺少的条件解决途径 经费预算 质量控制
是保障课题顺利进行的具体工作安排
表4-1 不同预期患病率和容许误差时现况调查样本含量
预期患病率
容许误差
0.1
0.15
0.2
0.050
7600
3382
1900
0.075
4933
2193
1328
0.100
3600
1602
900
0.150
2264
1000
566
0.200
1600
712
400
0.250
1200
533
300
0.300
930
415
233
0.350
743
330
186
观察法
(Observational Study)
实验法
(Experimental Study)
数理法
(Theoretical Study)
描述流行病学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横断面研究 (Cross sectional Study) 生态学研究 (Ecological Study) 筛检 (Screening)
理论流行病学 数学模型 (Mathematical model)
(Theoretical Epidemiology)
1.科研选题 2.查阅文献 3.建立假说 4.技术方案设计 5.实施方案设计
➢课题设计
第四章 描述性研究

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
随机化 样本足够大
三、 现况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一)明确研究目的 (二)选择研究对象 (三)估计样本含量
样本大小:
样本大小的影响因素:
①对调查结果精确性的要求:精确性要求高
则样本大。
②预期的患病率:患病率高则样本小。
确定样本大小的计算:
①前人的经验 ②公式计算:
计量资料样本大小估计公式 2 2 t s n 2 d 计数资料样本大小估计公式
可以是危险的,可以是保护的
(三)目的及用途
1、了解三间分布情况
2、发现病因线索
3、用于检出、发现早期患者,属二级预防 4、评价防疫措施效果 5、 用于疾病监测 6、为研究和决策提供基础性资料
(四)调查方法 访谈式
问卷式
信访
电话访问
自填式问卷调查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二、现况研究类型
(一)普查(census)
特定时间内对某
地或某单位全部对象所 进行的调查或检查。研 究时间范围视病种和对 象多少而定。
目的:
(1)三早,做好二级预防工作 (2)了解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
提问
普查的适用条件?
优点:
(1)理论上能发现被调查人群中全部病例 (2)全面真实了解分布情况,有利探索病因 (3)病例的代表性好(用于病因研究时)
三、描述性研究应用
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 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2.提出或初步检验病因学假设。
第二节 个例调查、病例 报告和病例分析
个例调查
病例报告
病例分析
个例调查:又称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 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一般为传染病 病人。
流行病学第八版第四章 队列研究

第三节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三)率和比的计算
标化比例死亡比
(standardized proportional mortality ratio, SPMR)
实际死亡数 SPMR 预期死亡数
变化范围 0~∞ 仅有死亡人数、原因、日期和年龄 预期死亡数计算= 全人口中某病因死亡数 全部死亡数 ×某单位实际全部死亡数 适用条件 不能得到历年人口资料(无分母)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四)确定样本量
样本大小的估计
查表 公式计算(条件 暴露组和对照组样本含量相等)
Z N
2 P 1 P Z P1 1 P1 P0 1 P0
P1 P0
2
2
P :两个发病率的平均值
P1:暴露组预期发病率
P0:对照组预期发病率
察结局的关系。
目录
01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三节: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四节: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第五节:优缺点及其他实践类型
02
03 04 05
第一节 概述
概述
※ 概念 ※ 基本原理 ※ 研究目的 ※ 研究类型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1.暴露(exposure)
指接触过某种物质、具备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
(三)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
研究人群
从目标人群中抽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人
未患所研究疾病 分为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三)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
暴露人群选择
职业人群
特殊暴露人群 一般人群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三)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
非暴露人群选择
流行病学课件:描述性研究

➢明確目的和類型
根據研究提出的問題,明確調查目的 根據具體研究目的確定是普查還是抽樣
調查
➢研究對象
根據研究目的和實際情況選擇
普查
某個區域內的全體居民或其中一部分,或某特殊群體
抽樣調查
✓明確抽樣研究總體 ✓保證樣本代表性
結合上述抽樣方法運用於大型流行病學調查 方法
① 從總體中抽取範圍較大的單元(一級抽樣) ② 從一級單元中抽取範圍較小的單元(二級抽樣)
➢資料的收集、整理與分析
確定擬收集資料的內容 調查員培訓 資料的收集方法 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確定擬收集資料的內容
✓ 個人的基本情況 ✓ 職業情況 ✓ 生活習慣及保健情況 ✓ 婦女生育情況 ✓ 環境資料 ✓ 人口學資料
比較和各種歸納推理方法,通過單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 析的技術來研究分析疾病或健康狀況的規律性。
現況研究的常見偏倚及其控制
➢ 定義 ➢ 產生原因 ➢ 控制
➢定義
偏倚是指從研究設計、到實施、到數據處理和分析 的各個環節中產生的系統誤差,以及結果解釋、推 論中的片面性,導致研究結果與真實情況之間出現 傾向性的差異,從而錯誤地描述暴露與疾病之間的 聯繫,則稱之為偏倚。
➢研究類型與用途
普查(census)
調查特定時點或時期、特定範圍內的全部人群(總體)
類
型
抽樣調查(sampling survey)
隨機抽樣,調查特定時點、特定範圍人群的一個代
表性樣本,以樣本統計量估計總體參數所在範圍
用
確定高危人群
途
評價疾病監測、預防接種等防治措施的效果
現況研究的設計與實施
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横断面调查筛检(监测)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性研究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项目理论流行病学研究流行病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产生假设检验假设验证假设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根据日常记录资料或通过特殊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特点真实地揭示出来,提出关于致病因素的假设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的观察性研究方法。
(descriptive study)根据日常记录资料或通过特殊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特点真实地揭示出来,提出关于致病因素的假设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的观察性研究方法。
描述(descriptive study)根据日常记录资料或通过特殊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特点真实地揭示出来,提出关于致病因素的假设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的观察性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时不设对照组,但是分析过程中进行分组比较(descriptive study)根据日常记录资料或通过特殊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特点真实地揭示出来,提出关于致病因素的假设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的观察性研究方法。
特点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步骤一般事先不设对照组暴露与疾病间的统计学关联仅能作为因果推断的线索,而不能据此下因果关联的结论(descriptive study )用途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掌握疾病和病因的分布状况,为防制工作提供线索;评价防制策略和措施的效果(descriptive study )(descriptive study)研究类型•现况研究/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筛检(screening)•生态学研究(ecological study)……现况研究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在特定的时点或时期内,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在某一特定范围的人群中的分布,探索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关系。
流行病学课件:第四章 描述性研究

病例分析的应用
应用
1. 认识疾病的重要途径 ; 2. 评价治疗措施的效果 ; 3. 为疾病的病因学研究提供初步的病因线索 ; 4. 为药物不良反应和药害事件提供进一步研究
的方向 。
例子
新生儿短肢畸形与“反应停”关系的研究
24
25
病例分析的注意事项
制订分析计划; 充分认识病例分析的局限性 :
Descriptive study
1
Descriptive study, which also known as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is a useful method in epidemiologic studies. It is fundamental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to the advancement of epidemiology.
来自非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如人口统计年报表、大 气环境监测报表、气象资料年报表等。
此外,为了掌握某些疾病的长期变异趋势,许多国家 和地区都开展了疾病监测,如出生缺陷监测、冠心病 监测、肿瘤监测等,每年都有相应的监测报表
11
常规资料的优缺点
优点:
获取容易,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 长期积累的资料,便于进行疾病或健康状况的
2
Descriptive patterns of disease occurrence often lead to hypotheses about disease causation that are tested in analytic investigation. In this chapter, three types of descriptive study are introduced, which are case report, case analysis and prevalence study.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总结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第一章绪论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上述定义的基本内涵有四点:①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群,是研究所关注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而不是某一个体;②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不仅包括疾病,还包括伤害、健康状态及其他相关的卫生事件;③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研究的重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④流行病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以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流行病学与临床的区别根据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的条件,或者说是否有人为的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和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是否有人为的干预因素是否实验性研究观察性研究随机分配?设立比较组?是否是否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分析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研究方向?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暴露→结局暴露←结局暴露与结局同时调查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研究方法 分析性研究 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实验性研究 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①群体的观点;②比较的观点;③概率论的观点;④社会医学的观点;⑤多病因论的观点。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率和比的概念:率表示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的一个参数。
比是一个值。
构成比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率=k 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构成比=%100量(个体数之和)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数量(个体数)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 发病指标: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k 同期暴露人口数生某病的新病例数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 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观察时间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
流行病学:第四章 描述性研究(第八版)

3.样本含量
(1)影响因素
总体患病率高低 π:越低样本量越大 精确高低(容许误差d):调查值和实际值的
区别,容许误差越小,精确度越高,样本量越大 显著性水平(α): α通常取0.01或0.05,
越小样本量越大
(2) 样本含量计算公式
计量资料(均数) n=Z2α S2/d2 (α=0.05时, Zα= 1.96,S为总体标准差估计值,d为容
选择性偏倚:没有遵循随机化原则调查研究对象 ,影响代表性。
幸存者偏倚:现况调查对象为存活者,对调查期 间因某病死亡者信息获取存在缺陷,影响调查结 果。
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 报告偏倚/说谎偏倚/回忆偏倚
调查员偏倚 调查偏倚
测量偏倚 检测方法或仪器的测量误差
(1)样本选取必须随机化 (2)应答率一般应高于80% (3)进行预调查 (4)统一培训调查员 (5)调查或检查方法标准化且前后一
现况调查 (横断面调查)
生态学研究
四、现况调查
(一)概念
调查方法:普 查或抽样调查
现况调查(prevalence survey)是指在特定
时间在特定人群中收集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
及有关变量的资料,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
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常用指标:患病率
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许误差)
计数资料(率) n=Z2αPQ/d2
(P为总体患病率估计,Q=1-P)
注:参照单纯随机抽样样本公式
4.抽样调查流程
患病率等 相关指标
总体
计算样本量, 确定抽样比
有代表性的 样本
了解构成情况,是否需
要进行分级?分层?是 否适用整群抽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mentia prevaleno:e in people over 60 years old(%)
Num比r of people over 60 years o ld who 比V4! 山mentia (millions)
研究实例
研究目的和 意义
结果分析及 应用
温州地区55岁
以上老年人群 痴呆(失智症)
患病率调查
调查设计,普 查或抽样调查?
、 样本量?如何抽样?
如何组织调查?
调查的实施 与质控
设计调查表与 人员培训
TOPIC: 温州地区 55 岁以上老年人群痴呆的患病率调查
1.背景和意义
专科医学背景:广义上的老年性痴呆包括由各种原因导致 的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疾病、脑部炎 症、脑外伤等,一般情况下老年性痴呆主要指阿尔茨海默 病 (Alzheimer’s disease,AD)。据2015年WHO发布的《世 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报道,目前世界范围内共有4600万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其中亚洲范围内为2300万,中国占大 部分;平均每三秒就有1例新增患者,按照如此发病速度, 预测在2050年世界范围内将有13000万阿尔茨海默患者。研 究报道中国60岁以上人群失智症标准化患病率在6.61%。
iqur~1: Preva如nee studies worldwide
参考文献:
Alzheimer’s disease, Lancet 2011; Global prevalence of dementia: a delphi consensus study, Lancet 2005
WHOr勺ion
究 疾病指标
变,· 4-
相关因素的变量
量
变量收集:面访、电话访问、网络调查、 信访
检查方法: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特 殊检查
问卷形式:自填式问卷(本人填写)、 代填式问卷(家属或调查员)
黔
(八)设计调查表
调查表即问卷(questionnaire),是流行病学调查 的主要工具
主要内容: (1)说明部分:封面信(说明调查的原因和目的) (2)填写说明:指导语 (3)一般性项目(识别项目) (4)调查研究项目(研究变量)
将总体单位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总体(层)
从每一层内单纯随机抽样
样本相同时比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整群抽样的抽样误差都要 小,提高精确度
分类:1)按比例分配 2)最优分配
~
人1义 仗
中 ~;i i父 仗
小 1欠优
一:!l}心屯兰:『 };苍 :~ r~!立七:::, @~~t'l 虫和社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础;与其他病 ” •♦令心
. .. 令==
.... “ ....
句•
砌
. 例相关的研究 .. "
多 " • ..
令
关系密切 ” 令急”“%令
呼
. "女······、令毫令
匈
令詹··==•·冬令令考
. 令命 冬云与令伞
令与... 霍.
·令~念,. 心勺!
*归
个例/病例报告、 病例分析
描述性研究
现况调查 (横断面调查)
生态学研究
四、现况调查
(一)概念
__ _ 调调查方法:普
\'--查-查或抽样调查
现况调查(prevalence survey)是指在特定
时间在特定人群中收集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
及有关变量的资料,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
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常常用用指标:患病率
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5) 多阶段抽样(multi-stage sampling)
又称多级抽样,把抽样过程分为不同阶段,各个阶段可以结合上 述不同抽样方法 适用于大型调查;抽样前需掌握各级人口构成情况 方法:1)从总体中抽取范围较大的单元(一级抽样)2)从一 级单元中抽取下级的单元,依次类推
贮
引~}if~:';予和,屯立1/, @l..~ftl 贞扆社
含义问题 注意敏感性及威胁性问题
问题顺序: 简单到复杂逐步过渡 提问内容应按逻辑顺序排列 调查的核心问题应在前,专性强的
问题在后 敏感问题尽量放在后面 开放性问题一般放在最后
(九)资料收集与分析
资料的整理(研究资料数据库)
常用分析指标:患病率、暴露率
分析方法: 描述分布 关联分析 单因素对比分析 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
(1)从总体中直接抽取若干群组作为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2)抽到的不是个体,而是由个体所组成的集体(即群体)
贮
引~}if~:';予和,屯立1/, @l..~ftl 贞扆社
PEOPl.f'SMEDIC从 PUBLISHING HOU艾
(4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层:用于分类的某种特 征,常常是研究变量
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描述性研究的概念;掌握现况调查的概 念和基本特点 (二)掌握现况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三)掌握生态学研究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四)熟悉个例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 (五)熟悉现况调查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熟悉生 态学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以及优缺点
`
~
溫医第一航床医学院
一、定义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描述疾 病或健康状况三间分布特征;为探讨疾病的病 因及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线索。
PEOPl.f'SMEDIC从 PUBLISHING HOU艾
Q: 以下分别采用了什么抽样方法?
(1)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中1/5人口进行 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 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 (2)调查某人群免疫水平时,各年龄组按比例抽样 采血测抗体。 (3)某县为一肝癌高发区,在该县随机抽一个镇的 人群进行肝癌死亡回顾性调查。 (4)在某市调查中小学生近视患病情况,先抽取若 干所中小学,再在抽取的学校里抽取若干班级,对抽 得班级的每个学生进行调查。
3.样本含量
(1)影响因素
总体患病率高低 π:越低样本量越大 精确高低(容许误差d):调查值和实际值的
区别,容许误差越小,精确度越高,样本量越大 显著性水平(α): α通常取0.01或0.05,
越小样本量越大
(2) 样本含量计算公式
计量资料(均数) n=Z2α S2/d2 (α=0.05时, Zα= 1.96,S为总体标准差估计值,d为容
配 耐资匮
(五)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比较
普查
抽样调查
优点 1.所获资料全面
2.可以同时调查多种 疾病
3.设计简单,无抽样 误差
11 、节省人人力、物力、 时仕i2 间 2、调查范围小,, 精确
度高
缺点
1.工作量大,耗费高 1.设计、实施复杂
2.调查质量不易控制, 2.不适用于变异过大的
精确度低
资料
3.调查对象多,无应 答比例高
要点:
将个体(或小范围集体)按某种标志排列、连续编号;
根据总体数N和确定的样本数n (抽样比n/N),计算抽样距离(N/n);
第一号确定(1~ N/n )随机抽取一个数字;将第一号号码加上抽样距 离,得到第二号,以此类推,直至满足样本量
r\
、 /
Key:抽样距离是抽样比的倒数
(3) 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温州地区目前常住人口有900万。以我国65岁及以上人 群老年AD的患病率为4.2%测算,温州市目前AD老人约 有4-5万名。按照疾病的测算惯例,温州地区20年后AD 患病人数将达到10万,占本地区总人口约1.25%。据温 州市公安局资料显示全市每年走失老人在案登记的人数大 约有1700人次;寻找走失老人的需要动用警力、媒体及 社会力量,消耗大量的成本。
(四)现况调查模式图
普查:在特定时间、 特定范围内进行全
面调查
目标人群
抽向样OO调稠查宝:E 抽取部氏_
分份有有代代表性的捆个个
体进行调查 l;]nl, 行~r:,
样
本.
/
样本量多少?
如何抽样?
现患者 未患者
/
0 了 0 \
RF+
\
/ RF-
00 } RF+
暴
露 率
RF-
患病率
RF:risk factor
调查表的编制
提问方式
封闭式:是否式、选择式、 序列式、尺度法;
开放式:填空式
调查表质量控制:预调查、 指导语、调查员、取 得调查对象的配合
_ .. 准备:了解
背景、查阅 文献、请教
一令
结合专业 知识设计
试用和修 改
应用和评 价
专家
问题设计注意: 问题应清楚明确,注意专业术语 避免不确切提问,尽量量化 尽量避免倾向性和诱导性问题 避免断定性问题 问题用词准确,避免复合性和双重
许误差)
计数资料(率) n=Z2αPQ/d2
(P为总体患病率估计,Q=1-P)
(
)
注:参照单纯随机抽样样本公式
4.抽样调查流程
患病率等 相关指标
总体
计算样本量, 确定抽样比
\
_
有代表性的 样本了解构成情源自,是否需要进行分级?分层?是 否适用整群抽样?
确定抽样方 法
(七)现况调查的方法
研 人口学资料
共同点:不适用于患病率低的疾病
(六)抽样调查
1.抽样调查定义
代表性
总体
样本量
样本
即目标人群,明确定 义,了解构成情况
抽样方法
抽样原则: 随机化:总体当中每个个体有相同机会进入样本 样本量大小适当:不宜过大或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