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学设计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学设计

《中古欧洲社会》本课主要讲述了西欧等级制度的形成、特点;基督教会在西欧的影响;西欧封建城市的重新兴起和东罗马帝国的兴衰。

认识到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

【教学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教学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廷帝国衰弱的原因。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一、导入新课展示地图《古代罗马》和《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知识,为新课做准备。

教师在介绍后,随着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的社会状况如何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政治)教师:法兰克人原来居住在莱茵河下游,后来纷纷进入罗马帝国定居。

486年,法兰克人在部落首领克洛维率领下,在今天的法国北部打败了罗马帝国的残余势力,奠定了法兰克国家的基础。

后来,克洛维接受了基督教,在基督教会的支持下,他大举扩张势力,最终统一了法兰克人各个部落。

统一后的法兰克王国,凭着强大的国力,大肆扩张,终于成为西欧最强大的国家。

但是,克洛维死后,他的子孙们分崩离析,互相混战,大大削弱了王权的力量。

国王因为政治经济的削弱,不得不于8世纪颁布赦令,承认地方大贵族在内战期间获得。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历史教案设计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历史教案设计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历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古欧洲社会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掌握中古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能够分析中古欧洲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对后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史料、观看视频等途径,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分析中古欧洲社会的各个方面。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中古欧洲社会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认识和评价能力,避免片面或极端观点。

通过对中古欧洲社会的探讨,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尊重。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二、教学重点:1. 中古欧洲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事件。

2. 中古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 中古欧洲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中古欧洲社会中的一些复杂事件和人物。

2. 中古欧洲社会各个方面的相互关联和影响。

3. 中古欧洲社会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历史资料:准备中古欧洲社会相关的教材或历史资料,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2. 多媒体设备:准备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以便展示史料、图片等教学资源。

3. 网络资源:准备一些与中古欧洲社会相关的网络资源,如历史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探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古欧洲社会的图片或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简要介绍中古欧洲社会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2. 导学:分发教材或历史资料,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了解中古欧洲社会的基本情况。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古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 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小组研究,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中古欧洲社会的问题和现象。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中古欧洲社会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4. 展示:邀请学生代表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教学设计4: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教学设计4: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学设计教学目的基础知识了解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拜占廷帝国灭亡。

掌握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历史教训。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思考探究观察分析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有哪些特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怎样?西欧市民阶级怎样形成?拜占廷帝国为什么灭亡?议论解疑综合归纳西欧市民阶级的形成有什么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情感态度价值观唯物史观在中古欧洲社会,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海洋文明”,形成了与东方不同的封建等级制度、新生的城市与基督教等,为后世资产阶级的形成、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人文素养作为古代西方文明的继承者──拜占廷帝国的兴衰启示我们: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教学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教学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及其意义;拜占廷帝国衰弱的原因。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温故知新):欧洲文明的起源与亚洲文明的起源有什么不同?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兴起于海洋旁边,海上贸易和工商业特别发达;亚非文明古国兴起于大河流域,以农业经营为主。

这说明了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经营方式和文明类型。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1.教材以查理·马特改革为例,介绍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哪些特点?(查理·马特的采邑制改革,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

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随时去前线作战,这样大大提高了国家的战斗力。

)2.教师演示课件,引导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国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采邑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

但是,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其他领主包括更高级的领主,则不必承担什么义务。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历史教案设计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历史教案设计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历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古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2)掌握中古欧洲社会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3)能够分析中古欧洲社会的历史发展趋势。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史料,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3)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中古欧洲社会的历史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2)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3)培养学生从中古欧洲社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中古欧洲社会的政治格局1. 引入中古欧洲社会的政治格局,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主体内容:(1)讲解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包括封建等级制度、封建领主的权力与义务等;(2)介绍中古欧洲的政治组织形式,如神圣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等;(3)分析中古欧洲政治格局的特点,如分封制、割据局面等。

第二课时:中古欧洲社会的经济发展1. 引入中古欧洲社会的经济发展,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主体内容:(1)讲解中古欧洲的农业发展,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组织等;(2)介绍中古欧洲的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包括手工业技术、商业贸易路线等;(3)分析中古欧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科技进步、市场需求等。

第三课时:中古欧洲社会的文化繁荣1. 引入中古欧洲社会的文化繁荣,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主体内容:(1)讲解中古欧洲的宗教文化,包括基督教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宗教改革等;(2)介绍中古欧洲的世俗文化,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等;(3)分析中古欧洲文化繁荣的原因和影响,如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等。

第四课时:中古欧洲社会的宗教改革1. 引入中古欧洲社会的宗教改革,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设计3: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教学设计3: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了解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历史意义。

(3)了解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特点”和“拜占廷帝国衰亡的原因”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比较西欧封建城市与中国封建城市的异同,学习用比较法来认识历史问题。

(3)能够用拜占廷帝国的灭亡史实,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从而加深对我国目前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发展观。

(2)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当时都显示出了先进性。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明的自豪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

2.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三、教学难点:1.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2.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3.能够用拜占廷帝国的灭亡史实,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从而加深对我国目前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设计:导入语:回忆所学知识,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经验)基础上,导入新课。

1.西欧奴隶社会历史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西罗马帝国是什么时间灭亡的?被什么人灭掉的?3.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最强大的是谁呢?今天就来学习这一课。

第一目: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生:看〈〈法兰克王国地图〉〉(设计意图:一方面培养学生读图观察的能力,另一方面了解西欧中古社会的主要国家。

)师:5世纪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王国,其中最强大的国家就是法兰克王国。

后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等国。

欧洲的封建制度不断发展起来。

第五课《中古欧洲社会》教学设计

第五课《中古欧洲社会》教学设计

第五课《中古欧洲社会》教学设计节次3授课教师闫博博授课班级九(3)班考点分析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第一单元学习内容的继续,而本节课重难点内容之一的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以及罗马教廷的地位等对世界近代史的学习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以后的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宗教改革,学生掌握和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以后学习世界近现代史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1、识记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内容及影响。

2、结合“西欧封建社会等级示意图”理解记忆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特点。

3、记忆罗马天主教廷的特点。

4、识记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5、识记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时间及标志,探讨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重难点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教学准备1、多媒体幻灯片总课时数1当前课时1新课导入日耳曼人在灭亡了西罗马帝国之后,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了哪些重要国家?西欧封建制度是如何确立的?西欧城市是如何兴起的等等问题,就是这一节课我们要来学习的?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1、识记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内容及影响。

2、结合“西欧封建社会等级示意图”理解记忆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特点。

3、记忆罗马天主教廷的特点。

4、识记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5、识记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时间及标志,探讨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三、自学指导师:给同学们4分钟认真阅读课文P28——30,边阅读边思考下列问题并找出答案。

1、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建立最强大的国家是什么?2、查理·马特改革的内容是什么?结果是什么?3、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是谁?4、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谁?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什么?(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

)师:看完能找到答案的同学请举手,下面检测,比谁的答案正确。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教案标题:中古欧洲社会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中古欧洲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事件;2. 掌握中古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方面的发展;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古欧洲社会的城堡、骑士、教堂等元素,激发学生对中古欧洲社会的兴趣;2. 引导学生讨论中古欧洲社会的一些特点和问题,例如封建制度、宗教信仰等。

二、知识讲授(15分钟)1. 讲解中古欧洲社会的政治制度:封建制度、封建等级、君主制度等;2. 讲解中古欧洲社会的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城市贸易等;3. 讲解中古欧洲社会的宗教信仰:基督教在中古欧洲的传播和影响;4. 讲解中古欧洲社会的文化发展:骑士精神、文艺复兴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分发案例材料,让学生阅读并分析中古欧洲社会的一个具体事件或人物;2. 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等方面分析该事件或人物的影响;3.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分析结果。

四、扩展活动(15分钟)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中古欧洲社会中的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对话;2. 学生根据所扮演的角色,讨论中古欧洲社会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3. 学生展示角色扮演和解决方案。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学生总结中古欧洲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事件;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3. 鼓励学生提出对中古欧洲社会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教案评价指标:1. 学生对中古欧洲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事件有一定的了解;2. 学生能够分析中古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方面的发展;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见解;4. 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讨论中积极参与,展示出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案新人教版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讲述君士坦丁堡的故事,探讨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教学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教学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板书设计:导入新课:学生简单叙述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今天我们来了解欧洲的封建社会,导入新课。

一、自学展示:1、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学生齐读教材,对本课重点的时间、人物、内容、进行标记。

2、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考查学生。

(1)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推行土地分封制度的改革,史称“”从而西欧形成制度。

(2)西欧城市兴起的时间___________,最早出现城市的国家有 .等,斗争的方式,典型代表。

(3)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又叫。

首都在,灭亡时间,被所灭。

二、合作学习:1、本课知识点较多,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师先讲述,理清脉络,便于学生掌握,学生认真做好笔记,把板书记在书上。

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以下问题,由学生合作完成。

(1)如何理解西欧封建社会流行的一条常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2)合作完成练习册第9页第6题。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册第二板块。

三、质疑导学:拜占庭帝国衰败的原因及给后人留下的启示?四、学习检测:1、探索题:"当任何人……和国王的最高领主发生附庸关系时,他或她必须跪在领主之前说:'大人,现在为了某某采邑……我成为你的亲近附庸……拥护您,保卫您,反对一切人……""下面是附庸对其主应履行的义务……依领主的召唤,必须去服军役……必须去勘测土地……必须做在法院成员地位上应该做的一切其他事务。

"(1)以上材料是哪一地区封建社会的写照?(2)该地区封建制度确立于何时?此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2、指导学生完成创新练、必刷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温故知新):
1欧洲文明的起源与亚洲文明的起源有什么不同?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兴起于海洋旁边,海上贸易和工商业特别发达;亚非文明古国兴起于大河流域,以农业经营为主。

这说明了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经营方式和文明类型。


2板书下列年代,请学生说出古代罗马历史线索: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是西欧奴隶社会历史结束的标志。

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许多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后来,在法兰克王国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等国。

欧洲的封建制度不断发展起来。

现在就让我们一块了解这个发展的进程。

(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1教材以查理·马特改革为例,介绍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哪些特点?(查理·马特的采邑制改革,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

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随时去前线作战,这样大大提高了国家的战斗力。

)2教师演示课件,引导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国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采邑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

但是,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其他领主包括更高级的领主,则不必承担什么义务。

于是,中小封建主阶层的力量得到加强。

中国古代所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则强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两相比较,差异十分明显。

3请学生根据第29页注释、课文、插图谈一谈: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地位如何?产生了哪些影响?(在整个中古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如:布鲁诺最后就是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4教师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说明:在整个中古时期,教会对西欧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

以后西欧出现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重大事件,无不与教会有关,也与城市的重新兴起有关。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清线索:
1西欧城市在什么时候重新兴起?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为什么?(11世纪西欧城市普遍兴起,发展最快的是意大利和法兰西南部。

那里既有西罗马帝国的手工业和商业基础,又适于同拜占廷帝国以及东方维持政治、经济上的联系,城市容易发展。


2法国琅城的市民起义反映了什么?(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与封建主之间的阶级冲突日益尖锐。


3市民里主要有哪些人?从中逐渐产生了哪一种新的阶级?(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早期资产阶级)
4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有什么意义?(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
A.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

B.政治方面,那些拥有自由和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
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贵族。

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
资产阶级的前身。

C.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
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
定了基础。


1教师演示课件,引导学生直观地形成拜占廷帝国疆域的空间概念。

让学生欣赏图片和课件中的索菲亚大教堂,感受拜占廷文化的辉煌。

(教师说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还未能建立一种与古典文明媲美的新文化。

而拜占廷帝国则融合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和东方文化,绚丽多彩,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世界。


2后来,拜占廷帝国怎样由盛转衰?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学生讨论,老师归纳)
A.过程:6世纪后四处征讨,财尽民穷,到处遭遇反抗→国力衰弱,外患不
断,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征服→15世纪中期,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B.原因: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
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
潮所淘汰。

C.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教师运用课件,演示讲解奥斯曼土耳其兴起过程。

(奥斯曼土耳其人原来住在里海东南的呼罗珊一带,后来西迁到小亚细亚,投附于罗姆素丹国。

到了奥斯曼在位时宣布独立,扩张领土,占领拜占廷帝国的布鲁萨,定为首都,迅速强大起来。

14世纪下半期,奥斯曼土耳其开始侵入欧洲大陆,占领巴尔干大部分土地。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迁都于此,拜占廷帝国宣告灭亡。

君士坦丁堡今天也称伊斯坦布尔。

17世纪时,奥斯曼土耳其封建军事帝国的疆域包含了欧、亚、非三洲许多地区。


[小结]:西罗马帝国在公元5世纪灭亡之后,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

在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封建制度、城市的产生与基督教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极大。

而作为古代西方文明的继承者——拜占廷帝国的衰落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作业]:完成课后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