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教案

合集下载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历史教案设计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历史教案设计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历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古欧洲社会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掌握中古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能够分析中古欧洲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对后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史料、观看视频等途径,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分析中古欧洲社会的各个方面。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中古欧洲社会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认识和评价能力,避免片面或极端观点。

通过对中古欧洲社会的探讨,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尊重。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二、教学重点:1. 中古欧洲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事件。

2. 中古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 中古欧洲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中古欧洲社会中的一些复杂事件和人物。

2. 中古欧洲社会各个方面的相互关联和影响。

3. 中古欧洲社会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历史资料:准备中古欧洲社会相关的教材或历史资料,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2. 多媒体设备:准备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以便展示史料、图片等教学资源。

3. 网络资源:准备一些与中古欧洲社会相关的网络资源,如历史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探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古欧洲社会的图片或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简要介绍中古欧洲社会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2. 导学:分发教材或历史资料,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了解中古欧洲社会的基本情况。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古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 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小组研究,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中古欧洲社会的问题和现象。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中古欧洲社会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4. 展示:邀请学生代表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教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教案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内容、影响;(2)认识西欧城市的兴起及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2.过程与方法(1)识记拜占廷帝国灭亡的时间及标志,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2)结合“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理解记忆西欧封建等级制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古欧洲基督教文明,上承古代希腊、罗马,下传文艺复兴后的近代,成为西方文明的主流。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查理•马特改革教学难点:理解记忆西欧封建等级制的特点和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三、教学过程【情境引入】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奴隶社会在西欧的崩溃,之后,西欧的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被欧洲史学界称为中世纪或中古世纪。

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一些早期封建国家,孕育了欧洲国家的雏形。

今天的英、法、德、意等国是西欧主要的国家,它们是怎样建立和发展的,让我们踏着历史的足迹去寻找英、法、德、意等国家的根基。

【自主预习】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人在其废墟上建立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

后来在它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意大利等国。

2、8世纪前期,法兰克国家经过改革后,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

3、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劳动者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4、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和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

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5、东罗马帝国定都,此地原称。

6、13世纪末,国家在西亚兴起,15世纪中期,他们攻陷,灭亡了东罗马帝国。

【合作探究】(一) 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1.法兰克王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领土上建立了几个国家,其中影响最大,存在时间最长的是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王国达到全盛时期的君主是查理。

为什么说查理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君主?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2.查理曼帝国从8世纪后期到9世纪前期查理在位四十多年,发动了五十多次战争,几乎和西欧尽管查理是一国之主,他还渴望得到帝王的尊号。

教学设计3: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教学设计3: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了解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历史意义。

(3)了解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特点”和“拜占廷帝国衰亡的原因”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比较西欧封建城市与中国封建城市的异同,学习用比较法来认识历史问题。

(3)能够用拜占廷帝国的灭亡史实,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从而加深对我国目前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发展观。

(2)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当时都显示出了先进性。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明的自豪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

2.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三、教学难点:1.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2.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3.能够用拜占廷帝国的灭亡史实,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从而加深对我国目前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设计:导入语:回忆所学知识,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经验)基础上,导入新课。

1.西欧奴隶社会历史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西罗马帝国是什么时间灭亡的?被什么人灭掉的?3.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最强大的是谁呢?今天就来学习这一课。

第一目: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生:看〈〈法兰克王国地图〉〉(设计意图:一方面培养学生读图观察的能力,另一方面了解西欧中古社会的主要国家。

)师:5世纪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王国,其中最强大的国家就是法兰克王国。

后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等国。

欧洲的封建制度不断发展起来。

人教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学设计

人教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学设计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8 Aspose Pty Ltd.《中古欧洲社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等史实。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和“拜占廷帝国由盛转衰”等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归纳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

理由: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

教学难点: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东西方文明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的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

三、教学策略材料展示,问题驱动;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查阅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根据导学问题学习课文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图片《中古西欧集市》以及文字介绍(如下),教师用语言加以渲染,引导学生体味故事。

背景:8世纪中古法兰克南部沿海的一个集贸市上。

两个苏格兰人:嗨!哪一位需要知识,请到我这里来取。

老汉:知识是什么?它到底在哪里?苏格兰人:知识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藏在我的心中,比任何东西都值钱。

老汉:哦!原来如此啊。

它对我可一点用处都没有。

【过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视知识无用的现象呢?因为当时许多人都目不识丁,在这片文化荒漠中,只有教会的神职人员属于“知识分子”,他们垄断着西欧封建社会的宗教、文化与教育。

今天我们学习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 新人教版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本课主要在介绍亚洲封建制的基础上围绕西欧封建社会,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等史实。

同时本课也为以后资本主义的兴起,为文艺复兴运动等内容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历史知识的线索和体系。

二、课程标准1、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2、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4、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等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特点?”和“拜占廷帝国曾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巍然屹立,但后来却衰亡了?”等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廷帝国衰弱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唐·吉可德》骑士教师: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世界名著——《唐·吉可德》,书中描述了主人公唐·吉可德,由于爱读骑士文学,入了迷,他骑着瘦马、穿着盔甲,手持一根长矛,前后三次外出历险,把风车当成巨人,把羊群当做军队,到处“行侠仗义”,做了许多可笑之事,吃尽了苦头。

在骑士文学中,骑士往往是勇敢、忠诚的象征,每一位骑士都以骑士精神作为守则,是英雄的化身。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案.doc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案.doc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课文、观看图片、读资料、看录像等,使学生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特点?”和“拜占廷帝国曾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巍然屹立,但后来却衰亡了?”等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 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先进性;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

【教学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教学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廷帝国衰弱的原因。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i本世界名著一一《唐•吉可德》,书中描述了主人公唐•吉可德,由于爱读骑士文学,入了迷,他骑着瘦马、穿着盔甲,手持一根长矛,前后三次外出历险, 把风车当成巨人,把羊群当做军队,到处“行侠仗义”,做了许多可笑之事,吃尽了苦头。

在骑士文学中,骑士往往是勇敢、忠诚的象征,每一位骑士都以骑士精神作为守则,是英雄的化身。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骑士的“英雄时代”一一中古欧洲社会。

二、讲授新课:你知道“中古时期”指的是哪段时间吗?指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约从公元476年到1640年之间一千年来的欧洲历史.也就是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教师出示《法兰克王国形成》示意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8,明确法兰克王国是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诞生的。

[教师讲述]法兰克人原来居住在莱茵河下游,后来纷纷进入罗马帝国定居。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历史教案设计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历史教案设计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历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古欧洲社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特点;(2)掌握中古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内容;(3)能够分析中古欧洲社会对后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探究中古欧洲社会的历史变迁;(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理解中古欧洲社会各个方面的特点;(3)运用归纳、总结等方法,梳理中古欧洲社会的发展脉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历史素养;(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1. 中古欧洲社会的背景(1)西罗马帝国的灭亡(2)日耳曼民族的崛起(3)封建制度的形成2. 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1)封建等级制度(2)国王与封建主的权力关系(3)教会与政治的关系3. 封建社会的经济生活(1)庄园经济制度(2)城市商业与贸易的发展(3)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4. 封建社会的文化生活(1)基督教会的影响(2)骑士文化与民间传说(3)学术教育的兴起5. 中古欧洲社会的影响(1)政治制度的演变(2)经济结构的调整(3)文化教育的传承与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古欧洲社会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特点;(2)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内容;(3)中古欧洲社会对后世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封建等级制度与封建主权力的关系;(2)庄园经济制度与城市商业贸易的发展;(3)基督教会对中古欧洲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古欧洲社会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中古欧洲社会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交流;3. 比较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分析中古欧洲社会各个方面的特点;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分析解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单元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中古欧洲社会知识的掌握情况;4.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案2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案2新人教版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中古欧洲社会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中古欧洲社会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中古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6. 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多媒体演示和课堂互动。
7. 学生作业:准备相关的作业题目,如问题思考题、小组讨论题等,以便在课堂结束后布置给学生进行巩固学习。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中古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中古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中古欧洲社会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中古欧洲社会问题。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中古欧洲社会的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中古欧洲社会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中古欧洲社会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中古欧洲社会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中古欧洲社会学习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主备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讲述君士坦丁堡的故事,探讨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三、课前教学准备:
地图册本课相关的地图(或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具:地图册、制作多媒体课件、图片
四、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1、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改革者、内容、意义?
2、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创立者、作用?
3、伊斯兰教教历元年是哪一年?伊斯兰教的圣地?
4、统一的阿拉伯国家何时建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希腊、罗马历史的主要内容,向学生说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是西欧奴隶社会结束的标志,之后,西欧的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被欧洲史学界称为中世纪或中古世纪。

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一些早期封建国家,孕育了欧洲国家的雏形。

今天的英、法、德、意等国是西欧主要的国家,它们是在什么时候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呢?,就是这一节课我们要来学习的?
自学指导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谁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时间?其中最强大的是?
2、经过查理马特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什么制度?谁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思考题:
①西欧的土地制度建立起以什么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
②西欧的封建社会等级贵族制有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关系?
③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
3、罗马教廷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特点?
先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引导)
后教(引导、讨论、更正)
1、日耳曼人;5世纪;法兰克王国
2、严格的等级制度;农奴(农民)
思考题:①土地②没有
③A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B建立起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附庸的关系。

C教会占有大量的土地。

3、罗马教廷的特点:(1)政治上: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使教权凌驾于
王权之上。

(2)经济上:教会占有大量土地,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3)思想文化上: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六、小结
西罗马帝国在公元5世纪灭昂之后,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

在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封建制度、城市的产生与基督教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极大。

而作为古代西方文明的继承者──拜占廷帝国的衰落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七、板书设计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法兰克王国的兴起
2、查理马特改革
3、罗马天主教庭
八、当堂训练
1.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最大的日耳曼人国家是
A.法兰克王国B.法兰西王国
C.拜占廷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2.“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的局面出现于
A.查里马特改革之前B.查里马特改革之后
C.大化改新以前D.大化改新以后
3.西欧封建制度开始确立于
A.西罗马帝国灭亡后B.843年C.9世纪D.5世纪末
4.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封建主是
A.教会B.国王C.大封建主D.骑士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任何人??和国王的最高领主发生附庸关系时,他或她必须跪在领主之前说:'大人,现在为了某某采邑??我成为你的亲近附庸??拥护您,保卫您,反对一切人??' 下面是附庸对其主应履行的义务??依领主的召唤,必须去服军役??必须去勘测土地??必须做在法院成员地位上应该做的一切其他事务。

材料二:凡揭露教会罪恶,责备神职人员,对教廷规定的信条表示怀疑都要被送上宗教审判法庭,判为异端,处以各种刑罚或烧死。

据统计西班牙异端法庭判罪的人高达38万。

材料三9世纪一教会学校教师在论及古代作品时说:"如果我们遇到有害的,就用锋利的小刀把它刮掉、削除或割去。

"学校的几何学描述大地是浮在水中的一个平圆盘,而天则是由四根柱子支撑的穹隆。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地区封建社会的写照?,请你据材料一说出这一地区封建社会的一个特点。

(2)材料二中的"异端"是指什么人?你熟悉的"异端"有哪些?
(3)材料三的教育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三可以看教会的地位如何?九、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