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保基金案

合集下载

社保基金大案

社保基金大案

1 上海社保基金大案2006年8月9日,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局长祝均一在上海市人大十二届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被正式免去局长职务。

祝均一落马问题涉及到老百姓的保命钱:违规拆借32亿元社保基金,给民营企业家张荣坤旗下的福禧投资公司用于收购沪杭高速公路的权益。

在此次会上,上海市市长韩正透露,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保基金监管处原处长陆祺伟、上海电气集团原副总裁韩国璋也在接受调查。

8月24日,据新华社发布电文称:“有关部门在对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使用社保资金问题进行核查中发现,上海市宝山区原区委副书记、区长秦裕涉嫌严重违纪。

” 9月24日,上海市原市委书记陈良宇因涉及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使用社保资金、为一些不法企业主谋取利益、袒护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身边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严重违纪问题被免职。

10月20日,张荣坤担任董事长的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接到有关司法机关的通知,张荣坤董事长已被依法逮捕”。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说,有关部门在调查上海社保资金案中,发现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涉嫌严重违纪,中央纪委正在对其进行审查。

一家神秘的民营投资公司福禧,一个管理着上海老百姓保命钱的社保局,一家优质的国企上海电气,一起陷入了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腐败案中。

据悉,为了彻底查清此案,中央已经派出超过百人的调查组常驻上海。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眼下国家社保基金存在着巨大缺口,且缺口越来越大。

为了堵这些缺口,不少地方政府甚至专家学者,总在盯着百姓的腰包,打着“从哪里刮钱”的主意。

延时退休、提高缴费额等“溲主意”,都是这一思路催生的结果。

然而谁能想到,本来已是“卯吃寅粮”的社保基金,却在管理中漏洞百出。

一个区区上海市社保局下属的企业年金发展中心,竟先后将34.5亿元的资金通过委托资金运营的方式拆借给福禧投资及其股东沸点投资,用于收购高速公路等资产。

社会保险案例库

社会保险案例库

案例库上海社保案案例:2006年7月中旬,担任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多年的祝均一被中纪委双规”拉开了上海社保案的序幕。

随后,上海民营企业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荣坤也被监视居住,张荣坤是华东多条高速公路的控股人,也是上海市政府间接控股的H股上市公司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气)副董事长。

随后,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处处长陆祺伟被双规” 8月8日,上海电气集团副总裁韩国璋,因涉嫌非法挪用社保资金及受贿,而被中纪委双规” 8月9日,祝均一因涉嫌违规使用社保基金和受贿被免职。

在祝被免职半个月后,上海社保案迅速升级。

8月15日上海电气董事长王成明被上市公司公告接受调查”。

8月24日,宝山区委副书记、区长秦裕,因在社保基金的问题上涉嫌严重违纪而接受调查。

2006年9月24日,新华社发布公告称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对陈良宇严重违纪问题立案检查,免去陈良宇上海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停止其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

案由之一是,陈良宇涉及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使用社保资金。

随后,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猝然倒台。

上海社保案导火索是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旗下的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违规拆借以企业年金为主的总计约32亿元的社保基金,通过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以委托贷款的形式提供给年轻富豪张荣坤旗下的福禧投资,张荣坤用其收购政府所持上海路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99.35%的股权,从而获得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30年的收益权。

这一违规拆借过程的背后,是相关官员以权谋私、寻租腐败的劣迹,这也正是导致大批高官下马的直接原因。

上海社保案涉案金额高达34.5亿元人民币,其中绝大部分为企业年金。

由于企业年金同其他社保基金长期被置于同一管理机构管辖之下,企业年金同其他社保基金长期被用于违规投资。

违规投资行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投资房产;二是暗中放贷;三是投资股市;四是委托理财。

分析:1•上海社保案的宏观背景原因一是管理体制落后。

上海社保大案最后一个悬念

上海社保大案最后一个悬念

上海社保大案最后一个悬念作者:孓罗来源:《人民文摘》2008年第07期2008年3月2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通报上海申能集团原副总经理王维工严重违纪违法案件。

通报称,王维工利用职务便利为多人谋取利益,先后收受巨额钱物,生活腐化堕落。

由于王受贿已涉嫌犯罪,中央决定给予王维工“双开”(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同日,王维工被北京检方依法逮捕,宣告此案正式进入司法程序。

秘书出身的王维工,无疑正是高官陈良宇与商人张荣坤之间的绝佳纽带。

已无悬念的是,此3人不仅构成上海社保案的交易核心,亦是最后获得司法判决的重量级人物。

凭借“夫人俱乐部”结网王维工原系上海市委办公厅秘书,此后他在上海的任职,最高为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及上海市委副秘书长。

在上海社保案件调查的早期,王维工曾在北京接受过专案组的专门谈话,其行踪实已被有关方面锁定。

2007年1月,王维工被紧急调回上海,担任大型国企上海申能集团的副总经理。

从行政级别而言,王维工仍然是副厅级,但享受正厅级待遇,并在申能集团内部享受专职秘书。

2007年7月,栖身于申能集团的王维工被检察机关逮捕。

据悉,王维工侍奉于各政界要员,并通过打造“夫人俱乐部”建立广泛的人脉资源。

这个“夫人俱乐部”的实体,正是大名鼎鼎的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这个机构设址于上海金湾大酒店内。

王维工及这个“夫人俱乐部”的数名负责人,都是江苏吴江人。

张荣坤虽为江苏苏州人,仍得“吴江富豪”蒋学明的大力提携,得以与王维工相识。

2001年初,张荣坤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举办的捐赠活动上拿下上海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状元”。

这是张荣坤在上海滩的首次高调出场。

尤其是2002年在王维工助力下成功收购上海路桥后,张荣坤更是大张旗鼓地通过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实施捐赠活动。

直到2004年12月,张荣坤入选中华慈善总会评选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百位慈善人士。

评选公示材料称,张荣坤累计向社会各界捐款3227万元。

14次受贿933万元张荣坤案审理之中,检方指控王维工在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收受张共计933.2545万元贿赂。

十大腐败案件

十大腐败案件

盘点2006年中国十大反腐败案件默认分类2007-10-09 09:10:14 阅读1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盘点2006年中国十大反腐败案件1上海社保基金大案全国人大常委会终止周金伙祝均一人大代表资格2006年8月9日,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局长祝均一在上海市人大十二届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被正式免去局长职务。

祝均一落马问题涉及到老百姓的保命钱:违规拆借32亿元社保基金,给民营企业家张荣坤旗下的福禧投资公司用于收购沪杭高速公路的权益。

在此次会上,上海市市长韩正透露,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保基金监管处原处长陆祺伟、上海电气集团原副总裁韩国璋也在接受调查。

8月24日,据新华社发布电文称:“有关部门在对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使用社保资金问题进行核查中发现,上海市宝山区原区委副书记、区长秦裕涉嫌严重违纪。

”斯福民被任命为上海宝山区委副书记秦裕被免职上海反腐升级宝山区区长秦裕涉嫌社保案被调查9月24日,上海市原市委书记陈良宇因涉及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使用社保资金、为一些不法企业主谋取利益、袒护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身边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严重违纪问题被免职。

时评:从陈良宇案谈官员周围的“气候”评论:查处陈良宇网上一片叫好声的启示与思考上海召开党员干部大会通报陈良宇严重违纪问题中共中央决定对陈良宇同志严重违纪问题立案检查10月20日,张荣坤担任董事长的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接到有关司法机关的通知,张荣坤董事长已被依法逮捕”。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说,有关部门在调查上海社保资金案中,发现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涉嫌严重违纪,中央纪委正在对其进行审查。

谢伏瞻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邱晓华被免职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涉嫌违纪中纪委正对其审查2 安徽原省委副书记王昭耀腐败案2006年11月29日,安徽省原省委副书记、省政协副主席王昭耀涉嫌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在山东省济南市中级法院开庭。

由上海社保案反思我国社保监管制度

由上海社保案反思我国社保监管制度

问题在于,截止到案发时,《决定》通过已经13年,《决定》规定 的方针却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郎咸平:中国以外 国家的社保基金管 理几乎都由信托责 任政府进行,什么 是信托责任?就是 道德良心
核心还是在于, 有关部门是否 做到了“执政 为民”
执掌社会保险基金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承认:“社保基金问题出现的 根本原因在于,对社会保险基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认真执行国家 的政策规定."
宝山区委副书记、区长秦裕,因在社保基金的问题 上,涉嫌严重违纪而接受调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对陈良宇同志严重违纪问题 立案检查,免去陈良宇同志上海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停止其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案由之一是, 陈涉及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使用社保资金。 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厅主任孙路一协助调查。 国家审计署发布公告,在其对除上海、西藏之外的29个省区 市、5个计划单列市的审计中发现,近年来,合计约71.35亿 元“养命钱”被违法违规动用。
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兼“裁判员”
在这种体制下,行政管理机关和基金管理机关合一, 他们只对上级行政机关负责,基金收支无需向受益 人报告,也不受社会的监督
——朗咸平与上海“社保案”的背后故事 朗咸平,1986年获得宾夕法尼亚 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博士学位, 曾经执教于多家知名的商学院, 其中包括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 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 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现任香港 中文大学和长江商学院金融学讲 座教授。 《世界商业评论》对 朗咸平教授的评价是:中小股民 的代言人!
由单位和个人缴 纳,由各级政府 的社会保障部门 管理
现收现付 的统筹账 户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 会管理,作为国家 长期战略储备基金 由中央财政筹集

上海社保基金案

上海社保基金案

王国雄
王国雄,原上海工投总裁,2007年9月26日被上海一中院认定受贿500万元,判无期徒刑,没收个人财产。 行贿人张荣坤。
凌宝亨
凌宝亨,原上海市国资委主任,2007年9月25日被上海一中院认定受贿50万元,被判有期徒刑八年。行贿人 韩国璋。
吴鸿玫
吴鸿玫,原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2007年9月25日被上海一中院认定受贿196万元,被判有期徒刑11年。行 贿人张荣坤。
案件内幕
牵连甚广 秦裕落马
上海三分之一的补充 养老保险资金被借用
幕后代理人浮出水面
牵连甚广
陈良宇严重违纪问题关系结构图一家神秘的民营投资公司“福禧”、一个管理着上海老百姓保命钱的社保局、 一家优质的国企“上海电气”,一起陷入了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腐败案中。为了彻查此案,中央已派出超 过百人的调查组常驻上海。
涉案人员
01
陈良宇
02
张荣坤
03
祝均一
04
陆祺伟
06
王政
0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吴明烈
01
韩国璋
02
李松坚
03
王成明
04
孙路一
05
秦裕
06
王国雄
01
凌宝亨
02
吴鸿玫
03
韩方河
04
郁知非
06
陈超贤
05
殷国元
陈良宇
陈良宇,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上海市委原书记。2008年4月11日,陈良宇因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两项罪名被 判处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
改变命运的时机在1994年突然降临。一位原上海市委办公厅工作人员告诉,上海市委的部分领导在上世纪 90年代中期,一度有到高校挑选高学历秘书的习惯。据称,当时秦裕也并非上海市委组织部的首选。在华东师大 党委推荐的第一候选人因英语不佳被市委组织部淘汰后,秦裕的个人材料方有机会上呈。

行政问责案例

行政问责案例

-时间,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影响2003年行政问责案例1)“非典”事件2003年“非典”期间,近千名官员因防治“非典”工作不力被罢官去职。

其中北京市市长孟学农、卫生部部长张文康等人因为“抗非”领导不力被免职(2)重庆“12•23”特大井喷事故2003年12月23日22时左右,重庆市开县高桥镇发生特大井喷事故,大量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有害气体喷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事故灾害波及开县境内的高桥镇、麻柳乡、正坝镇、天和乡4个乡镇28个村,总共造成243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疏散转移6万多人,9.3万多人受灾。

27日上午,咆哮肆虐84个多小时的罗家16H井被压井封堵。

这次井喷特大事故是中国石油行业事故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引起各界高度关注。

监察部按照国务院的指示于2004年1到6月进行调查工作。

2004年4月14日,国务院同意接受马富才辞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职务的请求,中共中央批准马富才引咎辞去公司党组书记职务。

四川石油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陈应权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这次特大事故的发生负有主要领导责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决定撤销其四川石油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职务。

2004年7月14日首次开庭审理这起特大井喷事故案,在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事发后未能尽快做出果断决策和明确指令的6个直接责任人受到了审理。

7月29日,经国务院批复,由监察部直接查办的包括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12•23”特大井喷事故在内的一系列特大事故结案,165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2004年行政问责案例北京市密云县“2•5”特大伤亡事故2004年2月5日晚7时45分,北京市密云县彩虹公园举办的密云县迎春灯展上,因一观灯游人在公园桥上跌倒,引起身后游人拥挤,造成踩死挤伤游人特大恶性事故,37人死亡,15人受伤。

10月14日,密云彩虹桥伤亡事故案开庭审理,两名直接责任人(城关派出所原所长孙勇、政委陈百年)以涉嫌玩忽职守罪接受审判。

社会保障案例14个

社会保障案例14个

案例1 从社会保障角度分析公务员热根据初步统计,2009年中国有104万大学生报考公务员,最热门职位有超过4000人同时竞争。

“将公务员考试称之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再形象不过。

与考大学、考研、留学热相比,考公务员热更甚。

”“在目前的社会中,公务员属于优势群体。

”多种因素促成考公务员热,公务员岗位的吸引力是其中之一。

目前,中国正进入高风险社会,人们对职业、生活都感到不稳定,最明显的就是下岗失业现象;而公务员工作、收入稳定,社会保障健全,公务员身份也得到社会认可。

“社会保障的差异性和不完善是导致人们向公共资源集中行业倾斜的内因所在”,就目前情况而言,政府机关和企业相比,纳入政府体系的公务员拥有更多社会保障,从养老金、医疗保险金到住房公积金,还有生育保险、各类津贴,所有保障体系一起为公务员筑起了牢固屏风。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涌现的大小企业,无法给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们提供足够完善的社会保障。

尽管中央及各级政府出台各种政策,要求企业为员工提供福利保障,但仅仅依靠企业本身去实现这个目标,漫长而艰巨。

案例分析:请从社会保障角度分析当前公务员热现象。

(要求结合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分析)案例2 事业单位下调养老金公平吗?(公务员社会保障改革单轨制合理吗)2009年1月28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证实“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正式下发,人保部要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试点省市认真做好启动准备工作。

日前,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接受采访时称,国务院要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试点省市今年正式启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而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基本一致。

一位接近决策层的人士向记者表示,此次中央下决心推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虑是财政负担问题。

截至2005年底,全国事业单位总计125万个,涉及教科文卫、农林水、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工作人员超过3035万人,是国家公务员的4.3倍,占全国财政供养人数的近8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社保基金案简介2006年7月17日,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祝均一因涉嫌违规使用32亿元社保基金而被隔离审查,涉案金额达百亿人民币的上海社保基金案也随之浮出水面。

据称,中央已经派出超过百人的调查组常驻上海,以图彻查此案。

上海社保局历年来违规、违法操作的内幕已经显露出来。

上海政府部门集社保资金行政主管与投资运营人为一身,即便在社保资金法制监管、市场运营呼声日高的今天,也未有实质性改变。

在祝均一案发前,上海社保基金只受到过风险提示之类的温柔警告,而祝均一在投资屡屡失误、烂账频生的情况下能够八年如一日地掌管上海百姓数百亿元的活命钱,并以企业年金的形式将投资触角伸向房地产业、上市公司、民营公司,显然并不仅仅是因为祝均一能量大,而是祝均一所代表的庞大利益群体能量极大。

以上海社保中心的主要投资运作平台之一,民营企业家张荣坤旗下的福禧投资公司为例,能够“虎口脱食”,动用社保基金成功地收购政府所持上海路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路桥公司) 99.35%的股权,从而获上海社保基金案得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30年的收益权,进而成为“公路大王”,获得中国经济中枢地带之一、最富商业价值的数条高速公路运营收费权,这绝非向民资开放市场这么简单。

这一利益集团的蚕食路径,形象地向所有人展示了一块无人真正拥有产权的庞大资产的“冰山融化”过程。

年轻的张荣坤之所以能够大把拆借这些有着严格使用规定的年金,依靠的无非是权钱交易之道。

无论是祝均一的落马还是王成明、韩国璋被双规,均与社保资金违规拆借给福禧投资有关,而为福禧提供便利的祝均一在这个过程中收受了巨额好处费。

不仅福禧,还有一些房地产公司也通过种种关系可以从社保借到钱,这里当然需要给相关人员一定的回扣。

自从祝均一案发后,曾经充当房产公司和社保之间的资金掮客,有如惊弓之鸟。

福禧有案可查的银行贷款高达88.59亿元,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借款是否包括上海年金中心的委托运营资金,而这些银行借款大都来自工行上海分行,而工行上海分行是上海社保资金主要的协议存款银行。

揭开上海社保基金案2006年,上海社保窝案”震惊海内外。

2007年3月2日,]新华社发布了上海社保案,披露了上海社保局原局长祝均一、上海市宝山区原区长秦裕等9名党员干部严重违纪并涉嫌犯罪等事实。

上海“公路大王”张荣坤从这些官员手中套取近60亿元资金时,用针孔摄像机将“贿赂”这些官员的丑行录了下来,这成为“上海社保窝案”的突破口。

办案人员在审查时发现这些录像带和张荣坤所攫取的金钱都与一个美女有关,这个美女名叫卢嘉丽(化名)。

于是,一个“职业高官情人”惊曝在世人面前……模特甘当情人折翅后蛰伏上海卢嘉丽1975年出生在江苏镇江,自幼练习舞蹈,形象气质极佳,颇似香港演员张曼玉,很快被上海一家文艺团体相中,后来,卢嘉丽结识了时任上海市核电办主任、上海华发核电公司总经理杨忠万,并做了他的情人,在杨忠万因为贪污千万东窗事发后,卢嘉丽为了保全自己,向专案组交代了自己所了解的情况。

据此,专案组很快查清了杨忠万的贪污事实。

东山再起瞄准祝均一2001年底,卢嘉丽挖出了一个有“价值”的人物:上海沸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荣坤。

两人一见如故,经过密谋,他们决定联手捞钱,张荣坤负责寻找猎物,卢嘉丽负责公关,然后由张荣坤给予丰厚的提成。

他们瞄准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时任上海社保局局长、党组书记的祝均一。

祝均一1951年生,掌管上海社保基金逾十年,手里掌管着100多亿的资金,如果能从他手中套取一点出来“借鸡生蛋”。

那种收益将是非常可观的。

在和卢嘉丽密谋后,张荣坤成立了福禧投资集团,亲任董事长,开始涉足公路业。

2002年10月,上海路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向外招标,决定出让公司股权,该公司拥有沪杭高速上海段30年的收费经营权,资产总值35.5亿。

当时张荣坤的福禧投资集团只有5亿资金,根本无法夺标。

在招标会之前,张荣坤给祝均一准备了一份特别的厚礼。

那天,祝均一在上海市郊参加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的联谊会,晚上早早回到房间休息。

没想到,一推开房门,一个身披薄纱的美女款款向他走来。

祝均一定睛一看,不由得大惊失色———坐在他面前的美女,竟然酷似著名影星张曼玉,那是他的心中偶像啊!他欣喜若狂地走近卢嘉丽……祝均一和卢嘉丽的这个激情之夜,使祝均一与张荣坤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

祝均一所掌管的上海社保基金,几乎成了张荣坤的私人钱库。

2003年初,张荣坤一举拿下上海路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99.35%的股权,总值35亿名不见经传的上海“公路大王”张荣坤,由此横空出世。

“性贿赂”撂倒官员一片上海社保基金案为了铺开关系网,卢嘉丽利用美色,同时开设了一个模特经纪公司,在这个外衣的掩盖下,暗地为官员介绍演员、模特和艺人。

当然,为了掌握这些官员的把柄,每当他们在进行性交易时,-卢嘉丽都会用针孔摄像机将整个过程拍下来。

2006年,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原副秘书长、后任宝山区区长的秦裕在卢嘉丽的陪同下,到巴黎旅游,卢嘉丽给秦裕介绍了一个法国女演员陪侍。

中国官员在巴黎“买春”的消息在法国被披露后,引起一片哗然。

很快,负责秦裕法国之行的张荣坤的福禧投资集团浮出了水面。

检察机关决定对张荣坤进行彻查。

张荣坤为减轻罪行,将卢嘉丽给他的录像带交给专案组,并将责任推到卢嘉丽身上,从此揭开上海社保基金惊天大案。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祝均一,上海市宝山区区长秦裕,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孙路一,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董事长王成明等9人相继被立案侦查。

2006年9月,刚上任2个月的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因为涉嫌重婚罪等罪名落马。

邱晓华的落马和卢嘉丽也有着一定的关系,他在上海也成为了卢嘉丽用美色来贿赂的对象。

影响力上海社保基金案之所以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是涉案金额巨大;二是发生在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保领域,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保命钱";三是众多官员牵涉其中,中央查处此案的阵容非常庞大。

该案反映出了我们在公共基金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全国清理回收挤占挪用社保基金160多亿元,至2005年底,还有10亿元没有回收入账。

如何建立社保基金征缴、管理、发放的科学运营模式,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公众监督机制,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社保问题的燃眉之急。

上海社保基金案发生后,有关部门迅速做出反应,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劳动保障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监察部表示将建立专项检查制度,每年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征缴、支付、管理和发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直接对市县进行抽查。

改革当前社保基金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不仅是保障广大民众老有所养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之举。

2006十大反腐案:上海社保基金案居首2006年8月9日,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局长祝均一在上海市人大十二届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被正式免去局长职务。

祝均一落马问题涉及到老百姓的保命钱:违规拆借32亿元社保基金,给民营企业家张荣坤旗下的福禧投资公司用于收购沪杭高速公路的权益。

在此次会上,上海市市长韩正透露,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保基金监管处原处长陆祺伟、上海电气集团原副总裁韩国璋也在接受调查。

8月24日,有关部门在对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使用社保资金问题进行核查中发现,上海市宝山区原区委副书记、区长秦裕涉嫌严重违纪。

”9月24日,上海市原市委书记陈良宇因涉及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使用社保资金、为一些不法企业主谋取利益、袒护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身边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严重违纪问题被免职。

10月20日,张荣坤担任董事长的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接到有关司法机关的通知,张荣坤董事长已被依法逮捕”。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说,有关部门在调查上海社保资金案中,发现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涉嫌严重违纪,中央纪委正在对其进行审查。

警示上海社保基金案随着上海社保局局长祝均一被隔离审查,福禧投资董事长张荣坤被限制自由配合调查,上海电气董事长王成明、副总裁韩国璋被双规,这起牵连甚广的重大腐败窝案、串案的黑幕正被层层揭开,其中的灰色资金链条的核心联结也逐步清晰起来。

当2002年3月,30多岁的苏州青年张荣坤以32亿元拿下沪杭高速上海段30年收费经营权时,其掌控的福禧投资顿时成为上海滩颇具神秘色彩的民营企业,一位资深投资人士当时曾作出如是评判:“没有背景不可能短时间内在垄断领域这么如鱼得水,张荣坤可能是某个利益集团的代理人。

”之后的两三年,张荣坤接连大手笔投资高速公路,到去年6月,福禧投资参与管理的公路里程已达200公里,总投资超过100亿元,财大气粗和手眼通天令同行且惊且妒。

2004年张荣坤的福禧投资挤身上海电气改制,最终出资9.6亿元持有8.15%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更令投资界许多人士大跌眼镜。

然而随着7月17日上海社保局局长祝均一因为违规拆借社保基金而案发被查处,人们一下子看清了撬动张荣坤神速崛起的那根杠杆——社保资金;那个更加神秘的支点——失去监督的权力,相信也将随着调查的深入而浮出面。

上海社保基金案波及地产业十余家房企受牵连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困难职工、弱势群体的保命钱。

因此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多次强调,社保基金投资最根本的方针就是“安全至上、控制风险”。

在金融工具多样化、风险控制很严格的发达国家,此类基金也仅仅是投资于房地产证券,比如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或者房地产抵押证券等,而不是直接投资房地产和基建等风险较高的项目。

不过,在上海,社保基金大规模投资房地产已是公开的秘密。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90年代前期,上海社保基金即因投资房地产等行业而出现亏损。

1994年市政府颁行的《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运营委托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进行。

”此后,政府一度将全市社保基金交由浦发行社保部经营,高峰时总金额超过100亿元。

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社保基金投资能终止亏损并设法增值,因此,通过银行托管方式进行房地产投资,当年情况下并没有违规。

此种做法直到1999年浦发行上市前夕才有所变化,当时该行与上海社保局达成协议,将受托社保基金划转到社保局,并约定三年的过渡期。

浦发行委托经营结束后,上海社保基金就没有再直接进行房地产投资了,但仍然以委托贷款的方式进入房地产行业。

2003年6月严控房地产信贷的央行“121文件”出台之后,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审批大大收紧。

央行“121”明确要求,申请银行开发贷款的房企,必须“四证齐全”,否则免谈。

“四证”指的是《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施工许可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