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
工业设计史

工业设计史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大体分三阶段,即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的萌芽阶段和工业设计阶段。
工业设计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确立,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
工业设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具有刺激消费的作用。
1919年德国包豪斯成立,进一步从理论上、实践上和教育体制上推动拉工业设计的发展。
美国著名设计师拉瑟尔·赖特1956年应邀去台湾讲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拉台湾工业设计运动。
1987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成立,88年正式成立。
工业设计大致分三个发展时期。
第一时期: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搜索阶段。
第二时期: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时期。
第三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工业设计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时期。
※※3即传统又现代※4主要在英国※5商品废止制、通用标准化设计※6塑料时代、反传统风格※7罗维航天设计大师(有洁癖)设计是人类为拉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活动。
从人类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原始的工具和装饰品开始,人类的设计便开始萌发拉。
设计的萌芽阶段从旧石器时代一直持续到新石器时代中期,其特征是用石、木、骨等自然材料加工制作成各种工具。
世界上最早的石器是在非洲的坦桑尼亚发现的,距今有300万至50万年。
距今七八千年,人类出现拉第一次社会分工,从采集、渔猎过渡到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生活,并有拉产品交换。
手工艺设计阶段由原始社会后期开始,经过奴隶社会一直持续到工业革命前。
手工业设计阶段有两个重点的特点,一是实用性;二是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
制陶是通过火的应用,使泥土改变其内在性质。
这是人力改变天然物的开端,是人类发明史上重要的一页。
新石器时代晚期,彩陶出现。
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陶器。
陶器的造型一般是为拉适应生活实用而设计的。
小口尖底彩陶瓶中水用完时,瓶口自动朝下,打水时方便。
打满水时瓶口朝上,方便提运。
工业设计史

5水晶宫内幕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展览馆由温室庭院技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完全采用现代建筑材料——钢材和玻璃建成。
共用玻璃板30万张,在6个月装配完成。
室内虽然看起来像今天的建筑脚手架,但采光好,适宜展示。
6红屋设计:菲里普·韦伯1859年红屋因外墙用了红砖而出名。
红屋是具有创造性的建筑,强调了功能性、实用性和舒适性。
改正了过去建筑单纯模仿而缺乏创造性的通病,是哥特式建筑与英国乡村建筑的结合体,自然、简朴、实用。
7威廉·莫里斯为“红屋”设计的红木桌子和地毯红木桌子的造型延续了手工艺造型的传统,可以看出莫里斯的设计追求和审美趣味,地毯的图案设计则是莫里斯擅长的植物花纹。
8镶嵌花砖图案设计:威廉·莫里斯1876年图案设计的灵感来自植物花纹,展现出莫里斯的典型风格,写实、对称,造型优雅。
穿插的枝条和叶子使画面富有变化,具有永恒的美感,对今天的设计师仍然有参考价值。
9椅子莫里斯公司生产1910年罗塞蒂设计的椅子既有手工艺时代椅子造型的优雅,又体现了莫里斯民主设计思想的简洁,这种由“艺术设计师”设计的椅子被称为“艺术家具”,在19世纪后期极为流行。
10扶手椅设计:罗塞蒂莫里斯公司生产1865年莫里斯公司生产的椅子造型简洁朴实,灯芯草编的坐垫美观舒适,葫芦型的椅子腿具有东方和民间特色,是莫里斯本人的最爱,至今销路良好,被称为“恒久的设计”。
11“Sussex”扶手椅设计:布朗莫里斯公司生产1864-1940年画家布朗在“Sussex”商店发现了这一椅子原形,他在此基础上所做的设计与莫里斯公司生产的椅子风格一致,葫芦型的椅子腿和灯心草的坐垫成为这种风格在造型和材料上的特点。
12可调节的扶手椅设计:菲里普·韦伯莫里斯公司生产1865年韦伯设计的椅子可以调节靠背的角度,更增加了这一有柔软纺织品坐、靠垫椅子的舒适感,四只脚上的轮子可以更方便地移动椅子,也体现了椅子设计的时代特点。
设计改革知识点工业设计史

设计改革知识点: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是一门以人为中心,将艺术、科学、工程等知识融合在一起的学科。
它在产品开发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业设计不仅仅关注产品的外观,还包括产品的功能、用户体验等方面。
在设计改革历史上,工业设计发展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
本文将探讨工业设计的历史,以及对设计改革的影响。
第一步:工业设计的起源工业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产品设计对于市场竞争的重要性。
德国设计师彼得·贝伦斯和克里斯蒂安·埃尔斯纳在1907年创立了德国工艺学院,标志着工业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第二步:泰勒主义的影响在20世纪初,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原则,也被称为泰勒主义。
泰勒主义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这对工业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工业设计师开始将人的因素纳入考虑,设计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产品,提高了产品的效率和可用性。
第三步:包豪斯运动的兴起在20世纪初,德国包豪斯学派的兴起对工业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豪斯学派强调将艺术和工程结合起来,以创造功能性的产品。
包豪斯学派的设计师们提倡简约、实用和现代化的设计风格,这对当时的工业设计潮流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四步:意大利设计的崛起二战后,意大利成为了工业设计的重要中心。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意大利设计师创造了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
意大利设计以其优雅、简洁的风格而闻名,深受全球消费者的喜爱。
第五步:人机交互设计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机交互设计成为了工业设计的重要领域之一。
人机交互设计关注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交互过程,力求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通过人机交互设计,产品的可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用户满意度也得到了增强。
第六步: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设计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工业设计师开始将环保和可持续性考虑纳入设计过程中。
绿色设计的概念逐渐流行起来,鼓励设计师采用可再生材料、节能设计等,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工业设计史

消费主义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强调市场需求
追求个性化与差异化
创新设计手法
• 消费主义要求工业设计关注市场需
• 消费主义促使工业设计追求个性化
• 消费主义推动工业设计不断创新设
求,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与差异化,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计手法,提高产品的吸引力
• 设计师需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与行
• 设计风格多样化,如波普主义、后
响
03
战后工业设计与消费主义
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概况
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 战后重建,工业设计需求增加
• 消费主义兴起,工业设计更加注重市场需求
• 美国、欧洲等国家工业设计迅速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
• 设计风格多样化,如波普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设计师
• 工业设计领域不断拓展,如家具、室内设计等
谢谢观看
DOCS
• 德国著名工业设计师,代表作品有AEG电器系列等
• 倡导功能主义,强调产品的实用性与简洁
03
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
• 荷兰著名建筑师、工业设计师,代表作品有CCTV大楼等
• 强调人文主义,关注人的需求,关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04来自当代工业设计的趋势与未来
当代工业设计的多元化趋势
设计风格多样化
工业设计教育与实践的早期探索
工业革命时期
20世纪初
• 英国、德国等国家开始设立工业设计课程
• 美国、英国等国家成立工业设计协会
• 设计实践以手工为主,缺乏专业教育
• 工业设计教育逐渐系统化,培养出第一批工业设计师
• 设计实践与工业生产的结合更加紧密
工业设计史(精简版)

工业设计史(精简版)工业革命前的设计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工业设计阶段。
工业设计大致分为三个发展时期: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此期间新旧设计思想开始交锋,设计改革运动使传统的手工艺设计逐步向工业设计设计过度,并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探索出道路;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是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工业设计已有了系统的理论,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结合,取得了重大成就。
与此同时,西方工业设计思潮却极为混乱,出现了众多的设计流派,工业设计多元化的格局在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形成。
中国手工艺设计铜是人类最早冶炼和使用的金属。
青铜在我国商代得以广泛应用。
熔铸法、失蜡法。
汉代的漆器在技艺上达到了顶峰。
实用和美观的典范瓷器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
印花工艺应用明代家具达到鼎盛。
明代家具的主要特色:注意材料质地,多用硬质树种,所以又称硬木家具;充分体现木材的纹理与色泽,不加油漆;注意家具造型,采用木构架的结构,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很相似。
明代家具发展的原因:远林建筑的兴起;木材丰富;木工工具的发展。
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四字概括:简;厚;精;雅。
明代家具之所以取得高度的艺术成就,从设计上来说有以下四个因素:注意意境美;注意材料美;注意结构美;注意工艺美。
国外手工艺设计古埃及的家具给后世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希腊家具中最杰出的代表是一种称为克里斯姆斯的靠椅。
希腊家具形式上有极大飞跃。
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是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艺术形式的完美。
代表:雅典卫城及其中心建筑帕提农神庙。
古希腊的三种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
中世纪的最高成就是哥特式教堂。
哥特式又称高直式,是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
哥特式建筑以尖拱取代了罗马式的圆拱。
以彩色玻璃为特色。
工业设计史的知识点

工业设计史的知识点工业设计是一门独特而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关注产品的外观美观,更注重产品的功能性、人机交互、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要深入了解工业设计,了解其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的知识点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工业设计史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对这门学科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定义和起源工业设计是一个相对新兴的学科,在20世纪初才逐渐形成并得以发展。
它是通过专业设计人员对产品的整体规划、外观造型、功能设计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人机交互性能。
工业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的设计主要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生产效率。
二、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1. 前工业革命时期:工业设计的雏形在工业革命之前,产品的设计主要是基于手工制作和工匠经验的延续。
这个时期的设计注重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但并没有专门的工业设计学科存在。
2. 工业革命时期:机械化生产和设计分工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机械化生产的需要促进了工业设计的发展。
这个时期出现了第一批工业设计师,他们通过提升产品的外观造型和功能性,使产品更具市场吸引力。
3. 工业设计学科的确立20世纪初,工业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成为工业设计发展的重要阵地。
工业设计学科开始注重产品的设计过程、人机交互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4. 后工业设计时代:多元化发展进入20世纪后半叶,工业设计进一步发展并多元化。
在这个时期,产品的外观设计、功能性、用户体验等方面都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三、工业设计的学科体系工业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涉及到众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学科内容:1. 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包括产品的造型设计、功能设计、材料选择等。
2. 用户体验设计:工业设计强调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的感受和需求。
用户体验设计主要研究与产品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人因工程等相关的内容。
3. 可持续设计:随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工业设计也开始注重产品的环境影响和生命周期。
《工业设计史》课件

绿色设计理念
总结词
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详细描述
绿色设计理念强调在产品设计中考虑 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设计师会考 虑使用可再生材料、降低能源消耗、 减少废弃物等方面,以实现环保和可 持续发展的目标。
03
工业设计大师及其作 品
设计师一:设计理念与作品展示
设计师一的设计理念
注重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强调设计的人性化和实 用性。
20世纪后期至今,后现代主义设计兴起,强调个性化和文化元素 ,推动了工业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02
工业设计风格与流派
艺术装饰风格
总结词
20世纪初的流行风格,强调华丽、繁琐和富有装饰性的设计。
详细描述
艺术装饰风格在20世纪初开始流行,尤其是在汽车、家具和建筑等领域。这种 风格的设计师注重细节和装饰性,常常使用复杂的曲线和图案,以及亮丽的色 彩。
设计实践项目展示
展示学生设计实践项目,包括项目背景、设计思路、实现 过程和最终效果等。
பைடு நூலகம் 对未来工业设计的展望
技术发展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探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3D打印等新技 术对工业设计的影响和挑战。
可持续性与绿色设计
分析可持续性在工业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 如何实现绿色、环保的设计。
社会文化因素在设计中的体现
现代主义风格
总结词
20世纪中期的流行风格,强调功能性和简洁的线条。
详细描述
现代主义风格起源于20世纪中期,其核心理念是追求功能性和简洁的线条。这种 风格的设计师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生产效率,常常使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和无装饰 性的外观。
后现代主义风格
总结词
20世纪后期的流行风格,强调个性、情感和文化意义。
工业设计史(全套教案)

工业设计史(全套教案)一、工业设计概述1. 工业设计的定义工业设计,是指以工业产品为对象,运用美学、工学、心理学等知识,通过创意构思,对产品的功能、结构、材料、外观、使用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的一门学科。
2. 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末):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业,工业设计开始萌芽。
(2)发展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兴起,强调功能主义,工业设计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专业。
(4)创新阶段(21世纪初至今):互联网、智能化技术融入工业设计,跨界融合成为趋势。
3. 工业设计的重要性(1)提高产品附加值:优秀的工业设计能使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产品附加值。
(3)推动产业升级:工业设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二、工业设计史上的重要流派与人物1. 现代主义设计(1)代表人物: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米斯·凡德洛、勒·柯布西耶等。
(2)设计理念:强调功能主义,主张“形式随功能”,追求简洁、实用的设计风格。
2. 后现代主义设计(1)代表人物:罗伯特·文丘里、迈克尔·格雷夫斯等。
(2)设计理念:反对现代主义的单一性和排他性,主张多元化、个性化设计。
3. 北欧设计(1)代表国家:瑞典、丹麦、芬兰等。
4. 德国的理性设计(1)代表人物:迪特·拉姆斯等。
(2)设计理念:强调设计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注重功能与美学的统一。
5. 意大利的设计风格(1)代表人物:吉奥·庞蒂、马赛罗·扎努索等。
(2)设计理念:注重创意与时尚,追求优雅、浪漫的设计风格。
三、工业设计史上的经典案例1. 现代主义设计的代表作——米斯·凡德洛的“巴塞罗那椅”2.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典范——罗伯特·文丘里的“母亲之家”3. 北欧设计的代表——阿尔瓦·阿尔托的“阿尔托花瓶”4. 德国的理性设计——布劳恩公司的家用电器5. 意大利设计的典范——阿特米德公司的“水滴椅”四、工业设计的教育与传播1. 工业设计教育的兴起随着工业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各地纷纷成立工业设计专业院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和工业设计阶段。
2、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它包含于一切人造物品的形成过程之中。
3、生存设计:在危急条件下,由生存的愿望和能力就会产生的设计4、手工艺设计阶段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由于生活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局限,设计的产品大都是功能较简单的生活用品,如陶瓷制品、家具以及各种工具,其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手工劳动。
二是由于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使设计者与消费者彼此非常了解,这就在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建立了一种信任感,使设计者有一种对产品和使用者负责的责任心,努力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要,因而产生了众多优秀的设计作品。
5、失蜡法是用蜡制成器形,然后用泥填充和加固,待干后再倒入铜液,蜡受热后熔成液体流出,原来有蜡处即形成铸造物。
6、汉代的漆器,明代的家具,宋代的瓷器。
7、明代家具发展的原因:(1)园林建筑兴起,家具作为园林建筑室内陈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需要相应发展,园林荟萃的苏州成了家具制作的中心。
(2)木材丰富明代自郑和下南洋后,与东南亚各国交往更加密切,而这个地区是出产优质木材的地方。
因此,热带成长的花梨木、红木、紫檀等材料,得到了较充裕的供应。
这些木材具有质地坚硬、色泽和纹理优美的特点,这就为家具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3)木工工具的发展,明代手工艺进步,锤锻技术已大为提高,木工工具种类增多,质量较高,使精细的家具加工制作成为可能。
8、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简、厚、精、雅。
简是指它造型洗练,不繁琐,不堆砌,落落大方。
厚是指它形象浑厚,具有庄穆、质朴的效果。
精是指它做工精细,一线一面,曲直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
雅是指它风格曲雅,令人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
9、明代家具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1)注意意匠美,“巧而得体,精而合宜”。
既在整体的设计构思上满足功能要求,又在形式上有鲜明特色。
(2)注意材料美,即充分利用木材的本色和纹理而不加遮饰,深沉的色调、坚而细的质感,达到了稳定和调和的艺术要求,反映了设计者忠实于材料、体现材料自身特点的思想。
(3)注意结构美,不用钉、胶,在不同部位应用不同形式的榫,反映了木制家具特有的风韵和设计者的匠心。
(4)注意工艺美,面的处理,有适当的比例与尺度;线的运用,简洁利落,在造型结束处和转折部位,加以不同的变化,产生丰富的造型形式。
此外,用牙子、卷口等做出重点装饰,增加了家具的形体美。
10、古希腊建筑的三种柱式:(1)多立克(Doric)柱式,特点:比例匀称、刚劲雄健而全然没有丝毫的笨拙。
柱头是刚挺、简洁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础,具有男性的阳刚之美。
代表,帕提农神庙(2)爱奥尼克(Ionic),特点:这种柱式比较秀美华丽、轻快,柱头是精巧柔和的涡卷,柱棱上有一段小圆面,并带有复杂而富有弹性感的柱础,具有女性体态轻盈秀美的特征。
代表,雅典伊瑞克提翁神庙。
(3)科林斯(Corinth)柱式。
特点:在综合前两种柱式的特征上,柱头上饰以卷草。
11、哥特风格:13世纪后半期,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风格风靡欧洲大陆。
哥特式又称高直式,它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
哥特式建筑以尖拱取代了罗马式圆拱,宽大的窗子上饰有彩色玻璃宗教画,广泛地运用簇柱、浮雕等层次丰富的装饰。
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都是哥特式建筑设计的杰出代表。
12、巴洛克(Baroque),这种风格一反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而追求豪华、浮夸和矫揉做作的表面效果,它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
设计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
其建筑设计常采用断裂山花或套叠山花,有意使一些建筑物局部不完整;在构图上节奏不规则地跳跃,常用双柱,甚至以三根柱子为一组,开间的变化也很大。
在装饰上,巴洛克式喜欢用大量的壁画和雕刻,璀璨缤纷,富丽堂皇,富有生命力和动感。
主要流行地区是意大利。
早期巴洛克式家具的最主要特征是用扭曲形的腿部来代替方木或旋木的腿。
这种形式打破了历史上家具的稳定感,使人产生家具各部分都处于运动之中的错觉,后来的巴洛克式家具上出现了宏大的涡形装饰,比扭曲形柱腿更为强烈,在运动中表现出一种热情和奔放的激情。
此外,巴洛克式家具强调家具本身的整体性和流动性,追求大的和谐韵律效果,舒适性也较强。
13、洛可可(Rococo):的原意是指岩石和贝壳的意思,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和家具等设计领域。
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
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最喜欢用的是千变万化地舒卷着、纠缠着的草叶,此外还有蚌壳、蔷薇和棕榈。
洛可可式的色彩十分娇艳,如嫩绿、粉红、猩红等,线脚多用金色。
14、“花边”风格:玻璃压制成形技术所生产的制品表面粗糙不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发了一种采用浮点和点刻的装饰技术,以掩饰生产中的工艺缺陷,演化而产生的风格。
15、美国制造体系:背景:18世纪时美国仍是一个农业国家,到了19世纪中叶,美国工业则迅速起飞,并逐步取代了英国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生产力量。
由于美国缺乏廉价劳动力,机械化的速度大大超过欧洲。
为了适应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在美国发展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确定了现代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模式和工艺。
特点:标准化产品的大批量生产;产品零件具有可互换性;在一系列简化了的机械操作中使用大功率机械装置。
16、折衷主义:就是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所以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17、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1851年英国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由于博览会是在“水晶宫”展览馆中举行的,故称之为“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
这次博览会在工业设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它一方面较全面地展示了欧洲和美国工业发展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工业设计中的各种问题,从反面刺激了设计的改革。
18、工艺美术运动的贡献和缺陷:工艺美术运动对于设计改革的贡献是重要的,它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
另外,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而适用的作品。
但工艺美术运动也有其先天的局限,它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这无疑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由此使英国设计走了弯路。
英国是最早工业化和最早意识到设计重要性的国家,但却未能最先建立起现代工业设计体系,原因正在于此。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代表是莫里斯和阿什比;美国工艺美术运动杰出代表是斯蒂克利(Gustar Stickley)。
19、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特点:注重内部功能,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立面简洁、明确,并采用了整齐排列的大片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之感。
代表人物:第一代:沙利文(Louis H.Sullivan ),他最先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成为现代设计运动最有影响力的信条之一。
同时他还进一步强调:“哪里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
”第二代:莱特(Frank L.Wright ),吸收和发展了沙利文“形式追随功能”的思想,力图形成一个建筑学上的有机整体概念,即建筑的功能、结构、适当的装饰以及建筑的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一种适于现代的艺术表现,并十分强调建筑艺术的整体性,使建筑的每一个细小部分都与整体相协调。
20、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新艺术在比利时、法国和西班牙以应用抽象的自然形态为特色,富于装饰的自由曲线在各国的代表人物:比利时:霍尔塔(Victor Horata,1867—1947),他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喜用葡萄蔓般相互缠绕和螺旋扭曲的线条,这种起伏有力的线条成了比利时新艺术的代表性特征,被称为“比利时线条”或“鞭线”。
代表作: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
另一位是威尔德(Henry van de Velde,1863—1957)法国:代表人物是宾多采用植物弯曲回卷的线条。
另一位是吉马德(Hector Guimard,1867—1942)。
他最有影响的作品是他为巴黎地铁所作的设计,还有1908年设计的咖啡几。
“地铁风格”与“比利时线条”颇为相似,所有地铁入口的栏杆、灯柱和护柱全都采用了起伏卷曲的植物纹样。
西班牙:代表人物是戈地(Antonio Gauti 1852—1926)。
他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之中去。
他吸取了东方的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并结合自然形式,精心研究着他独创的塑性建筑。
代表作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整个结构由一种蜿蜒蛇曲的动势所支配,体现了一种生命的动感,宛如一尊巨大的抽象雕塑)和古埃尔公园、圣家族教堂。
德国:新艺术称为“青春风格”(Jugendstil),由蜿蜒的曲线因素逐步转变成了几何因素的形式构图。
代表认人物:雷迈斯克米德(Richard Riemerschmid,1868—1957),1900年设计的餐具标志一种对于传统形式的突破。
另一位代表人物是贝伦斯,1912年,由德国德累斯顿一家工场生产的挂钟是其代表。
美国:代表人物:泰凡尼(L.C.Tiffany,1848-1933),他擅长设计和制作玻璃制品,特别是玻璃花瓶。
21、麦金托什(Charles R.Mackintosh,1868—1928)是英国格拉斯哥一位建筑师和设计师。
“青春风格”几何因素的形式构图,在他们手中进一步简化成了直线和方格,这预示着机器美学的出现。
麦金托什的主调则是一种高直、清瘦的茎状垂直线条,能体现出植物生长垂直向上的活力。
麦金托什一生中设计了大量家具、餐具和其他家用产品,都具有高直的风格22、维也纳分离派(Secession):代表人物是霍夫曼(Joseph Hoffmann,1870—1956)、莫瑟(Koloman Moser,1867—1918)和奥布里奇(Joseph M. Olbrich,1867—1908)。
喜欢规整的垂直构图,并逐渐演变成了方格网的形式。
代表作银质花篮、可调节椅。
另一位代表人物是卢斯(Adolf Loos,1870—1938),他有名的论文名为《装饰即罪恶》,这是一篇反传统、反折衷主义的檄文。
23、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在联盟的设计师中,最著名的是贝伦斯。
贝伦斯还是一位杰出的设计教育家,他的学生包括格罗披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米斯(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和柯布西埃(Le Corbusier,1887—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