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ppt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演示文稿

微生物学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演示文稿
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
◆ 物镜上的标识
当前第6页\共有17页\编于星期四\17点
油镜的放大倍数可达100× ,放大倍数这样大的镜头,焦距很
短,直径很小,但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却最大。
由低倍镜转为高倍镜时,通过增加照明强度和开大虹 彩光圈,以增大高倍镜及油镜下视野的亮度。
当前第7页\共有17页\编于星期四\17点
当前第4页\共有17页\编于星期四\17点
粗准焦螺旋
普 细准焦螺旋



显微
镜臂
镜机
的 构 造 可 分
械 部 分 和 光 学
为部
两分
镜柱



当前第5页\共有17页\编于星期四\17点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通光孔
的 基
载物台


聚光器

压片夹
反光镜
镜座
二、实验原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当前第10页\共有17页\编于星期四\17点
三、实验器材
1、标本片:四联球菌、枯草芽孢杆菌 2、试剂:香柏油、二甲苯 3、仪器及其它用具:显微镜、擦镜纸等
当前第11页\共有17页\编于星期四\17点
四、实验步骤
1、显微观察步骤 1)低倍镜观察(10×): 2) 高 倍镜 观 察 (40×) : 3)油镜观察(100×): 2、显微镜用毕后的处理 当前第12页\共有17页\编于星期四\17点
从标本玻片透过来的光线,因介 质密度不同(从玻片进入空气,再进 入镜头),有些光线会因折射或全反 射,不能进入镜头,致使在使用油镜 时会因射入的光线较少,物像显现不 清。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ppt(共41张PPT)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ppt(共41张PPT)
D. 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 向为顺时针
⑤、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
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
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 D
A、玻
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目镜上
⑥、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镜看清楚后,
转换成高倍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的观察到的物体。不
4、视野亮度调整
例.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与物像明暗程度无关 的是
A.反光镜 B.光圈 C.镜头 D.通光孔
答案:D
解析:物像明暗程度取决于通光的多少,通光越多越亮;反 光镜的凹面比平面反光多,光圈越大通光越多,镜头放大倍 数越小通光越多;通光孔在正常观察时不影响通光量。
5、装片移动方向与像的移动
• D.实验完毕,应擦拭干净,如需擦拭镜头应用擦镜纸擦净;转
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后, 把显微镜放入镜箱,送回原处。
• 答案:A
• 8、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 是( )B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通光 孔的中央 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 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cm处 ③转动转换器,使 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 镜,使视野明亮 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 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 ⑥转动转换 器,使高倍物镜最准通光孔 ⑦调节细准焦螺旋, 直到物像清晰 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 A.①②③④
• B. • C.⑤④③②
• D. • 思路解析: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后,要用高倍镜观察时,首先
要移动玻片,把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 换上高倍镜。由于进入高倍镜的光线少,因此要调大光圈。最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详细讲解]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详细讲解]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一、目的要求1.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使用方法、保护要点。

2.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油浸系的原理。

3.使用油镜观察几种细菌的基本形态。

二、显微镜的基本构造显微镜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图1-1)。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图1-1)1. 物镜转换器2. 接物镜3.游标卡尺4.载物台5.聚光器6. 彩虹光阑7.光源8. 镜座9. 电源开关 10. 光源滑动变阻器 11. 粗调螺旋 12. 微调螺旋 13.镜臂 14.镜筒 15.目镜 16.标本移动螺旋1.机械装置镜座(base)和镜臂(arm)镜座位于显微镜底部,呈马蹄形,它支持全镜。

镜臂有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活动式的镜臂可改变角度。

镜臂支持镜筒。

镜筒(body tube)是由金属制成的圆筒,上接目镜,下接转换器。

镜筒有单筒和双筒两种,单筒又可分为直立式和后倾式两种。

而双筒则都是倾斜式的,倾斜式镜筒倾斜45°。

双筒中的一个目镜有屈光度调节装置,以备在两眼视力不同的情况下调节使用。

转换器(no sepiece)为两个金属碟所合成的一个转盘,其上装3—4个物镜,可使每个物镜通过镜筒与目镜构成一个放大系统。

载物台(stage)又称镜台,为方形或圆形的盘,用以载放被检物体,中心有一个通光孔。

在载物台上有的装有两个金属压夹称标本夹,用以固定标本;有的装有标本推动器,将标本固定后,能向前后左右推动。

有的推动器上还有刻度,能确定标本的位置,便于找到变换的视野。

调焦装置是调节物镜和标本间距离的机件,有粗动螺旋(coarse adjustment)即粗调节器和微动螺旋(fine adjustment)即细调节器,利用它们使镜筒或镜台上下移动,当物体在物镜和目镜焦点上时,则得到清晰的图像。

2.光学系统物镜(objective)物镜安装在镜筒下端的转换器上,因接近被观察的物体,故又称接物镜。

其作用是将物体作第一次放大,是决定成像质量和分辨能力的重要部件。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三形观察模板ppt课件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三形观察模板ppt课件
13
五、实验结果
绘图,记录所观察到的细菌三种 基本形态。
14
15
六、问题与讨论
1、使用高倍镜与油镜调焦时应注意什么? 2、使用油镜时,在载玻片和镜头之间加滴 什么油?起什么作用? 3、什么是物镜的同焦现象?它在显微镜观 察中有什么意义?
下次实验:细菌简单染色法与革兰氏染色法
16
3.根据使用者个人情况,调节双目显微镜的目镜
双目显微镜的目镜间距可以适当调节,使其与观察者两个眼睛瞳
孔的距离相符。
8
(二)显微观察
1.低倍镜观察
将标本片放在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夹住,调节标 本移动螺旋,使目的物处于物镜的正下方。
调节粗调螺旋,使物镜(10×)与标本靠近,眼 睛在侧向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和载玻片相碰。
6
三、实验器材
显微镜、擦镜纸、双层瓶(香柏油、二甲 苯)等。
细菌三型标本片(球菌、杆菌、螺旋菌)
7
四、操作步骤
(一)观察前的准备
1.取镜和安放
置显微镜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为3~4cm。镜 检者姿势要端正。
2.光源调节
安装在镜座内的光源灯可通过调节电流或电压来获得适当的照明 亮度,使视野内的光线均匀,亮度适宜。
光学系统由目镜、物镜、聚光器、光源、滤 光片、虹彩光圈等组成
3
普 通 光 学 显 微 镜 基 本 构 造
4
油镜的工作原理
滴加镜油的作用 (1) 增加照明亮度 (2) 增加显微镜的分辨率
分辨率(最小可分辨距离)=λ/2NA
式中λ=光波波长 ; NA=物镜的数值孔径值
NA= n·sin(α/2 )
以保证光洁度 3.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高倍镜,最后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三形观察PPT课件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三形观察PPT课件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
01
深入学习微生物学
本次实验让我对微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未来我将深入学习微生物
学的相关知识,了解更多关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特性、分类和应用。
02
探索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我将进一步探索微生物在生态
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了解其在环境保护、生物防治等方面的应用。
分析并记录观察结果。
02
CHAPTER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物镜
将观察物象放大,同样有多种 倍率可选,如4X、10X、40X 等。
聚光镜
常有5X、 10X、40X等倍率选择。
载物台
放置和固定观察样本。
调焦旋钮
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
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显微镜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 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03
CHAPTER
细菌三形的观察
细菌的形态分类
01
02
03
球菌
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直径 一般在1μm左右。
杆菌
呈杆状或近似杆状,长度 一般在2-3μm,宽度在 0.5-1μm。
螺旋菌
呈弯曲的杆状或螺旋状, 长度一般在2-6μm,宽度 在0.3-0.6μm。
细菌的染色与观察
染色原理
利用染料与细菌细胞壁结 合,使细菌着色,以便在 显微镜下观察。
常用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抗酸染色等。
观察方法
将染色后的细菌涂布在载 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 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和染色 情况。
细菌三形的观察实例
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
杆菌
大肠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实验一显微镜PPT课件

实验一显微镜PPT课件

通过本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显微镜的使 用技巧,还培养了细致观察和记录实验结 果的能力。
对显微镜使用的体会与建议
显微镜操作需细心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显微镜操作需要非常细心,稍有 不慎就可能导致观察结果不准确或损坏显微镜。因此,建 议在操作显微镜时要特别小心谨慎。
增加实践操作机会
虽然本次实验让我们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操作,但我们认 为增加实践操作机会,多进行一些实验操作,能够更好地 提高我们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总结词
学会正确操作显微镜的步骤和方法。
详细描述
使用显微镜时,需要先打开光源,放置样本,调节焦距,观察并调整亮度、对 比度等参数,以确保观察效果最佳。
掌握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总结词
理解显微镜如何将微小物体放大并清 晰呈现的原理。
详细描述
显微镜利用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将微 小物体放大并清晰呈现,以便观察者 能够看到样本的细节和特征。
在观察植物和动物组织时,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组织类型的结构特点。例
如,在植物叶片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脉等结构;
在肌肉组织中,可以看到肌纤维的排列和横纹。
与理论知识的对比分析
验证理论知识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验证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例如 ,通过观察细胞结构,我们可以验证细胞理论的基本内容; 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形态,我们可以了解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别 依据。
3
选择样本
选择需要观察的样本,确保其具有代表性。
处理样本
对样本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染色、脱水等,以便更好地观察 其结构。
放置样本
将处理好的样本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确保其平整、稳 定。
显微镜的使用与观察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PPT课件(初中科学)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PPT课件(初中科学)

显微镜的使用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 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 与载物台要保持5厘米的距 离)。
显微镜的使用
三、视察
4.把所要视察的玻片标本 放在 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 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 心。
显微镜的使用
5.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 慢慢降落,直到物镜接近玻片 标本为止(眼 睛看着物镜, 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7)调焦装置:为了得到清楚的物像,必须调 节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使它与物镜的工作距 离相等。这种操作叫调焦。在镜臂两侧有粗、细 调焦螺旋各一对,旋转时可使镜筒上升或降落。 大的一对是粗准焦螺旋,调动镜筒升降距离大, 旋转一周可使镜筒移动2毫米左右。小的一对是 细焦螺旋,调动镜筒的升降距离很小,旋转一周 可使镜筒移动约0.1毫米。在用低倍物镜视察时, 使用粗调焦螺旋;用高倍物镜视察时,用细调焦 螺旋。
6.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 上升,直 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 到的物像更加清楚。
7、换高倍物镜:如果进一步使用高倍物镜视察,应 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把物像中需要放大视察的部分 移至视野中央(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视察时, 视野中的物像范围缩小了很多)。如果换高倍物镜后 物像不一定很清楚,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在转换高倍物镜并且看清物像之后,可以根据需要调 节光圈或聚光器,使光线符合要求(一般将低倍物镜 换成高倍物镜视察时,视野要稍变暗一些,所以需要 调节光线强弱)。
(8)聚光器:以调节光线。
返回
2、光学部分 由成像系统和照明系统组成,成像系统包 括物镜和目镜,照明系统包括反光镜和聚 光器。
1.目镜: 直插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 比。 规格:5倍、10倍、16倍和40倍

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及其使用ppt课件

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及其使用ppt课件

• 三、各部结构名称要在一侧引直线注明。各引线要平行不得交叉。
• 四、每幅图的大小、位置在纸面上必须安排得当并注意纸面的整洁。
实验室规则
• 一、遵守实验纪律,按时到达实验室,不得迟到或早退。实验中途因 故需外出时应向任课教师请假。
• 二、保持实验室安静,不许在实验室内大声喧哗及随意走动。 • 三、必须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实验期间不得进行任何与实验无关的
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及其使用
一、实验目的 • 了解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并熟练掌 握其操作方法。 二、实验用品 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香柏油、 生物制片标本、滤纸及擦镜纸等。
•三、实验原理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我们观察细胞形态最常用 的工具,从构造上可分光学、机械和电子三 大系统。其所用光源为可见光(或紫外光), 故其分辨率(Resolution)存在有一个无法突 破的限制。
9前言?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基本技能训练以及观察分析实验结果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有关的实验技术原理和操作方法进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细胞生物学实验
xxx 2015. 9
前言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基本技能训练以及观
察分析实验结果,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有关的实验技术原理和操作方法,
活动。 • 四、实验室内各组仪器及器材由各组自已使用,不得互相调换。要爱
护仪器、标本和设备。如遇仪器损坏或不灵,应及时报告任课教师, 以便修理或更换,不要自行乱修。损坏器材或设备者应按有关规定进 行赔偿。 • 五、注意节约实验材料、药品和水、电等。 • 六、保持实验室内清洁整齐。实验结束后,各组必须认真清理各自的 实验台面,将器材清洗后点清数目,然后摆放整齐。班级值日生负责 清扫室内卫生,关好水、电开关和门、窗等,经教师允许后方可离开 实验室。 • 七、有不遵守上述要求者,任课老师将终止其实验,并取消其当堂实 验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细- 胞
4、肝细胞切片
-
肝细胞切片——线粒体
肝板和肝血窦(示肝细- 胞、肝血窦、巨噬细胞)
肝细- 胞
5、人染色体NOR
NOR
-
人染色体- NOR
6、草履虫
-
7、人口粘膜腔上皮细胞
-
-
8、植物根尖纵切
分生区 根冠
植物根尖根-冠、分生区
植物根尖-纵切(示伸长区)
植物根尖纵切(示成熟区) -
• ③_加___大__镜__口__角______来提高分辨力。
-
(2)放大率 • 显微镜的放大率(V)等于物镜放大率(V1)
和目镜放大率(V2)的乘积,即: V=V1×V2
-
3、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安放
对光
放片
调焦
观察
对光:以视野明亮均匀为宜。 调焦:先在低倍镜下,以粗准焦螺旋调,再以细准焦螺旋调。看清楚物象后再
• 紫外线作光源的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就是利用短 光波来提高分辨力以检视较小的物体的。
• 物镜分辨力的高低与造象是否清楚有密切的关系。 目镜没有这种性能。目镜只放大物镜所造的象。
-
练习 • R值愈___小____,分辨力愈高,物象愈清楚。 • 可通过:
• ①_减___低__波__长__;
• ②__增__大__折__射___率____;
镜口角是指从物镜 光轴上的物点发出 的光线与物镜前透 镜有效直径的边缘 所张的角度,见图。
-
• 镜口角总是小于180°。因为空气的折射率为1, 所以干燥物镜的数值孔径总是小于1,一般为 0.05—0.95;油浸物镜如用香柏油(折射率为 1.515)浸没,则数值孔径最大可接近1.5。虽然理 论上数值孔径的极限等于所用浸没介质的折射率, 但实际上从透镜的制造技术看,是不可能达到这 一极限的。通常在实用范围内,高级油浸物镜的 最大数值孔径是1.4。
(3)胞间连丝 (4)草履虫(显示大、小核)
-
实验室规则和注意事项
1.每次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习指导,明确本次实验 的 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熟悉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对 于比较复杂的实验还应写出简要的实验操作程序
2.上实验课时必须携带讲义、实验指导、实验报告及绘图 文具等。进入实验室要穿好白大衣,按规定座位入座。
3.做实验前,要认真检查所用仪器药品等是否完好、齐全, 如有缺损应及时向任课教师报告,自己不得随意调换标本、 仪器等。
4.实验时要遵守纪律,听从教师指导,保持肃静。有问题
举手提问,严禁在实验室谈笑喧哗、随意走动和进行与实
验无关的活动。
-
5.实验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要正规,观察、记 录要认真,自觉养成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
-
1、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显微镜的组成 光学、照明、机械
2、显微镜的性能指标 3、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
显微镜的组成
-
2、显微镜的性能指标
(1)分辨力 (2)放大率
-
• 显微镜分辨能力的高低决定于光学系统的 各种条件。被观察的物体必须放大率高, 而且清晰,物体放大后,能否呈现清晰的 细微结构,首先取决于物镜的性能,其次 为目镜和聚光镜的性能。
• 几种物质的介质的折射率如下: • 空气为1.0,水为1.33,玻璃为1.5,甘油为1.47,
香柏油为1.52。
-
• 可见光的波长为0.4—0.7微米,平均波长为0.55 微米。若用数值孔为0.65的物镜,则 R=0.61×0.55微米/0.65=0.52微米。这表示被检 物体在0.52微米以上时可被观察到,若小于0.52 微米就不能视见。如果使用数值孔径为1.25的物 镜,则R=0.27微米。凡被检物体长度大于这个数 值,均能视见。
6.要爱护仪器、标本和设备,注意节约实验材料、药品和 水电等。如有损坏,必须向任课教师说明情况,按学校有 关规定处理。
7.根据自己的观察或操作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和作业,不得 抄袭他人作业。绘图要求用HB或2B铅笔,文字描述和列 表字迹要工整。
8.实验结束后,应清理实验台面,认真清点整理好用品, 整齐地放回原处。轮流值日清扫室内卫生,关好门窗水电, 经教师允许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转至高倍镜下,调细准焦螺旋。注意:高倍镜不要使用粗准焦螺旋调焦。
-
(二)永久标本片的观察
1. 胞间连丝 2. 有丝分裂 3. 血细胞 4. 肝细胞 5. 人染色体NOR 6. 草履虫 7. 人口粘膜上皮细胞 8. 植物根尖纵切
-
1、胞间连丝
贯穿两个相邻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并连接 两个细胞的原生质细丝。胞间连丝中有连丝微管 (desmotubule)通过,它是由两个细胞的光面内质 网衍生而来。胞间连丝不仅使相邻细胞的细胞质 膜、细胞质、内质网交融在一起, 而且也是植物细 胞间物质运输和传递刺激的重要渠道。
细胞骨架
-
(三)制作新鲜标本片
1、胞间连丝的观察 试材:红椒(青椒)
2、叶绿体的观察 试材:菠菜叶
-
(四)作业
1、说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2、试分析提高显微镜分辨力的方法 3、绘图
(1)有丝分裂细胞(前、中、后、末四个时期中的 三个)
(2)玉米根尖纵切(示根尖结构,每个区域绘几个 代表性的细胞。)
-
(1)分辨力 R • 显微镜能分辨两物点间的最小距离。 • R=0.61λ/NA
-
数值孔径 NA • 也叫做镜口率(或开口率),在物镜和聚
光器上都标有它们的数值孔径,数值孔径 是物镜和聚光器的主要参数,也是判断它 们性能的最重要指标。
-
• 数值孔径可用下式表示:NA=n·sinθ • 式中: • n—物镜与标本之间的介质折射率 • θ—物镜的镜口角的1/2,即半孔径角。
-
胞间连丝切片 (柿胚乳)
-
2、有丝分裂
•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 洋葱根尖(16条染色体)
•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 马蛔虫受精卵(4条染色体)
-
1
2
3
4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
-
卵壳 围卵腔
受精卵
马蛔虫子宫切片400×- 铁苏木精染色
1
3
2
4
马蛔虫受精卵- 有丝分裂图
3、血细胞
-
中性粒细胞
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 2、学习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3、通过永久装片及新鲜切片观察,掌握一些细胞结构或
细胞活动的特点
-
二、实验内容
(一)显微镜的使用 (二)永久标本片的观察 (三)制作新鲜标本片 (四)作业
-
(一)显微镜的使用
-
显微镜是观察微小物体的精密仪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