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聊斋志异专题阅读训练
商三官——聊斋志异专题阅读训练

商三官故诸葛城有商士禹者,士人也。
以醉谑忤邑豪,豪嗾家奴乱捶之,舁归而死。
禹二子:长曰臣,次曰礼。
一女曰三官。
三官年十六,出阁有期,以父故不果。
两兄出讼,经岁不得结。
婿家遣人参母,请从权毕姻事。
母将许之。
女进曰:“焉有父尸未寒而行吉礼?彼独无父母乎!”婿家闻之,惭而止。
无何,两兄讼不得直,负屈归,举家悲愤。
兄弟谋留父尸,张再讼之本。
三官曰:“人被杀而不理,时事可知矣。
天将为汝兄弟专生一阎罗包老耶?骨骸暴露,于心何忍矣!”二兄服其言,乃葬父。
葬已,三官夜遁,不知所往。
母惭怍,惟恐婿家知,不敢告族党,但嘱二子冥冥侦察之。
几半岁,杳不可寻。
会豪诞辰,招优为戏。
优人孙淳,携二弟子往执役:其一王成,姿容平等,而音词清澈,群赞赏焉;其一李玉,貌韶秀如好女,呼令歌,辞以不稔,强之,所度曲半杂儿女俚谣,合座为之鼓掌。
孙大惭,白主人:“此子从学未久,只解行觞耳。
幸勿罪责!”即命行酒。
玉往来给奉,善觑主人意向。
豪悦之。
酒阑人散,留与同寝。
玉代豪拂榻解履,殷勤周至。
醉语狎之,但有展笑。
豪惑益甚。
尽遣诸仆去,独留玉。
玉伺诸仆去,阖扉下楗焉。
诸仆就别室饮。
移时,闻厅事中格格有声;一仆往觇之,见室内冥黑,寂不闻声。
行将旋踵,忽有响声甚厉,如悬重物而断其索。
亟问之,并无应者。
呼众排阖入,则主人身首两断;玉自经死,绳绝堕地上,梁间颈际,残绠俨然。
众大骇,传告内闼,群集莫解。
众移玉尸于庭,觉其袜履虚若无足。
解之,则素舄如钩,盖女子也。
益骇。
呼孙淳研诘之。
淳骇极,不知所对,但云:“玉月前投作弟子,愿从寿主人,实不知从来。
”以其服凶,疑是商家刺客,暂以二人逻守之。
其一大惊告众,众敬若神明焉。
旦以告郡。
郡官问臣及礼,并言不知;但妹亡去已半载矣。
俾往验视,果三官。
官奇之,判二兄领葬,敕豪家勿仇。
异史氏曰:“家有‘女豫让①’而不知,则兄之为丈夫者可知矣。
然三官之为人,即‘萧萧易水’②亦将羞而不流,况碌碌与世浮沉者耶!愿天下闺中人,买丝绣之,其功德当不减于奉壮缪③也。
初中聊斋志异试题及答案

初中聊斋志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谁?A. 蒲松龄B. 曹雪芹C. 罗贯中D. 施耐庵答案:A2. 《聊斋志异》中“聊斋”二字的含义是什么?A. 聊天的房间B. 闲谈的场所C. 鬼怪出没的地方D. 作者的书房答案:D3. 下列哪篇故事不是《聊斋志异》中的作品?A. 《画皮》B. 《白蛇传》C. 《聂小倩》D. 《狐仙》答案:B4. 《聊斋志异》中的故事主要涉及哪些主题?A. 爱情B. 鬼怪C. 历史D. 社会答案:A、B、D二、填空题1.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_______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答案:蒲松龄2. 《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多以_______为背景,通过人鬼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答案:超自然现象3. 《聊斋志异》中的《画皮》讲述了一个_______的故事,揭示了外表与内心可能存在的矛盾。
答案:女鬼4. 《聊斋志异》中,作者通过_______这一形象,展现了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答案:聂小倩三、简答题1. 请简述《聊斋志异》中《狐仙》故事的主要内容。
答案:《狐仙》讲述了一个书生与狐仙之间的爱情故事。
狐仙为了与书生相爱,化身为美丽的女子,但最终因为人妖殊途,不得不离开书生,故事以悲剧收场。
2. 《聊斋志异》中哪些故事体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答案:《聊斋志异》中许多故事都体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如《画皮》通过女鬼的故事批判了外表与内心的矛盾,而《聂小倩》则通过聂小倩的形象批判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
四、论述题1. 论述《聊斋志异》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集,它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题材,还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蒲松龄通过这部作品,展现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使得《聊斋志异》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名著自主阅读《聊斋志异》考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名著自主阅读《聊斋志异》考点练习题汇编一、填空题1.《聊斋志异》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郭沫若曾这样评价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聊斋志异》继承了历代文言小说特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优秀传统,鲁迅在评价《聊斋志异》时,说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聊斋志异》中有一类小说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及其对社会尤其对文人心理造成的恶劣影响。
如《_____________》揭露了考场上标准的颠倒;《司文郎》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了一个屡试不第的士子痛苦的灵魂。
4.诚朴的_____________得罪了富豪羊某,为羊死后买通冥间的狱吏榜掠而死。
席方平代父申冤,魂赴冥司告状,可是从城隍到郡司直至阎王都受了羊某的贿赂,不仅冤屈未申,反遭种种毒刑。
5.为了皇帝玩蛐蛐的爱好,可以让老百姓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而满足了皇帝玩蛐蛐的爱好,就能鸡犬升天,这就是《_____________》的主题思想,这篇名作把批判锋芒直接指向了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皇帝。
6.《_____________》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复杂的案件,塑造了明察秋毫的吴南岱、施愚山的形象。
7.《_____________》中透过道士高妙的法术,塑造出了王生贪图物欲、好逸恶劳的丑陋形象。
8._____________,丑得出奇,二十五岁了还没嫁出去。
丧偶的孟生娶了她,生了儿子后,孟生就死了。
9._____________,大户之女。
有才名,工刺绣。
以诗择婿。
应者颇众,有乔生献诗,甚可,父贫之。
后女病几死,生割肤肉活之,父又悔婚。
后女又死,生悲绝,会于冥府,得友人助而双双复生和好。
10.一个聪明美丽善良的女子_____________,见丈夫屡考不中,便女扮男装,替夫考取功名,官御史达十年之久,后退而侍奉夫君,真令须眉汗颜。
名著阅读《聊斋志异》专题训练

名著阅读《聊斋志异》专题训练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狼》《鸽异》都出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
B.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
C.《狼》选自《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志异》中的“志”的意思是“志向”,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并不在功名,而在于诸多“奇异的事”。
D.《聊斋志异》中主人公黄生与牡丹花妖相恋,黄生病逝后,化为一株无花牡丹,陪伴在花妖左右。
这个故事的篇名是《香玉》。
2.《聊斋志异》中虽然有许多鬼狐神怪,但并非表明蒲松龄相信它们是真实存在的。
实际上,蒲松龄笔下的神鬼世界,不过是对社会现实的暗喻,从各个角度去揭露人性的丑陋与人生世事不尽如人意之处。
以下各篇与揭示的主题不对应的一项是( )A.《梅女》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
B.《叶生》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端。
C.《画皮》颂扬了爱情的坚贞与纯洁。
D.《王六郎》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和歌颂。
3.从题材和内容来看,《聊斋志异》中的作品可以分为几类?各有什么代表作品?4.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说:“仅成孤愤之书。
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谈谈你对此语的理解。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狠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文章是以狼为主来叙事的:两狼—两狼穷追—两狼逼人—两狼。
《聊斋志异》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聊斋志异》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聊斋志异》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王子安,东昌名士,困于场屋。
入闱后期望甚切。
近放榜时,痛饮大醉,归卧内室。
忽有人曰:报马来。
王踉跄起曰:赏钱十千!俄又有入者曰:汝中进士矣!王大喜,起而呼曰:赏钱十千!又移时,一人急入曰汝殿试翰林,长班在此。
果见二人拜床下,衣冠修洁。
王呼赐酒食,家人又给之,暗笑其醉而已。
久之,王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大呼长班,凡数十呼无应者。
家人笑曰:暂卧候,寻他去。
又久之,长班果复来。
王捶床顿足,大骂:钝奴焉往!长班怒曰:措大无赖!向与尔戏耳,而真骂耶?王怒,骤起扑之,落其帽。
王亦倾跌。
妻入,扶之曰:何醉至此!王曰:长班可恶,我故惩之,何醉也?妻笑曰:家中止有一媪,昼为汝炊,夜为汝温足耳。
何处长班,伺汝穷骨?自笑曰:昔人为鬼揶揄,吾今为狐奚落矣异史氏曰: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
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囚。
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
其出场也,神情惝倪,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
迨望报也,草木皆惊,梦想亦幻。
时作一得志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作一失志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
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
忽然而飞骑传人,报条无我,此时神色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
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浊流。
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
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矣。
如此情况,当局者痛哭欲死,而自旁观者视之,其可笑孰甚焉。
王子安方寸之中,顷刻万绪,想鬼狐窃笑已久,故乘其醉而玩弄之。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有删节)1.下列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耀:炫耀B.王怒,骤起扑之骤:突然C.迨望报也迨:等到D.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囚唱:写名字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 ②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B.①又久之,长班果复来? ②辘辘远听,不知其所之也C.①王子安,东昌名士,困于场屋?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①大骂:钝奴焉往!? ②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王子安翘盼金榜题名写照的一组是( )①痛饮大醉,归卧内室②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③王踉跄起曰:赏钱十千!④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⑤方寸之中,顷刻万绪,想鬼狐窃笑已久,故乘其醉而玩弄之⑥王怒,骤起扑之,落其帽?A.①②⑤B.①③⑥? C.③④⑥D.②④⑤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热衷功名的王子安,久困考场多年,由于担心辜负了家人对自己的期望;使得他在放榜前,先用酒将自己麻醉,以逃避候榜时的煎熬。
《聊斋志异》导读与精要练习

部编教材推荐名著《聊斋志异》导读与精要练习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文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
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这种简单的经历使蒲松龄与普通乡民保持着密切的交往。
他蒲松龄曾写过《日用俗字》《农桑经》《药崇书》《婚嫁全书》《历字文》等通俗读物,这些著作体现了蒲松龄面向大众的文化关怀,而这种关怀也构成了他与其他小说家不同的精神品格。
他创作的著名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他:“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作品概述蒲松齡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描绘细膩,是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中很多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多篇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广为流传。
《聊斋志异》全书491篇,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
这类名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
二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
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名篇。
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极具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
《聊斋志异》在艺术上兼采众体之长,不仅继承了魏晋志怪和唐人传奇的优秀传统,而且还从史传文学、白话小说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小说所已经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
《聊斋志异》阅读附答案

《聊斋志异》阅读附答案《聊斋志异》阅读附答案《聊斋志异》阅读附答案1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
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①生鸭毛,触之则痛。
大惧,无术可医。
忽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
” 邻翁素有雅量②,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某诡⑥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
彼深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
”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
某益窘,因实告邻翁。
翁乃骂,其病良已。
(选自《聊斋志异》)【注释】①茸:草初生又细又软的样子②雅量:宽宏大量③诡:欺骗【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4分)⑴无术可医⑵骂之亦可警将来⑶某益窘⑷其病良已【小题2】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汝病乃天罚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B.乃不知有汉C.乃重修岳阳楼D.翁乃骂【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3分)邻翁素有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小题4】假如你身边也有像居民某或邻翁这样的人,你将会怎样劝诫他?请选择其中一人用自己的话来劝说。
(3分)参考答案【小题1】(4分)(1)方法(2)警醒,警告(3)更加(4)停止,指病好了【小题2】A【小题3】(3分)邻居老人向来宽宏大量,平常损失东西,从不表现在声音和脸色上。
【小题4】(3分)参考一:对盗鸭者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管他伪装得再好,也迟早会被别人发觉的,所以千万不要做违背良心的坏事。
参考二:对邻翁说,受了害,对于坏人坏事一定要检举揭发,只有这样,才能打击他的恶习,让他不再危害人间。
只有适当的惩罚,才能让这些人醒悟、改恶从善。
《聊斋志异》阅读附答案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其中58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
崇祯间,殿试在都,仆疫不起,患之。
会市上有善卜者,能决人生死,将代问之。
既至,未言,卜者曰:君莫欲问仆病乎?公骇应之。
曰:病者无害,君可危。
《聊斋志异》练习(文段阅读)

《聊斋志异》练习(文段阅读)
《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被认
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奇幻小说之一。
全书共收录了431篇小说,涵盖了各种神怪、鬼魂、仙僧等奇异的故事情节。
这本书以超自然现象和人与妖之间的交互为主题,通过描绘各
种怪异事件,展现了作者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思考。
每个故事都以精
致的笔调和细腻的描写,引发读者对于现实世界和超自然世界边界
的思考。
《聊斋志异》的故事情节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到爱情、友情、
仇恨、报应等人类情感和道德观念。
其中的许多故事里,普通人面
对神秘力量的威胁或试探,展现出了人类的善良、勇敢和聪明。
这
些故事以其独特的情节设置和深入人心的描写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聊斋志异》不仅被广大读者喜爱,也被广泛引用和研究。
它对于后世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为了中国古代奇幻文学的代表之一。
阅读《聊斋志异》的过程中,读者可以领略到蒲松龄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写作技巧。
每个故事都带有一种神秘而梦幻的气息,让人难以自拔。
通过阅读这些故事,读者可以开拓思维,探讨人性的善恶、正邪的界限以及人与超自然现象的相互作用。
总之,《聊斋志异》是一部值得一读的文学作品,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文化影响力来看,都占有重要地位。
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体验到蒲松龄独特的文学魅力,同时也可以对中国古代奇幻文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生
刘孝廉,能记前身事。
自言一世为缙绅,行多玷。
六十二岁而殁,初见冥王,待如乡先生礼,赐坐,饮以茶。
觑冥王盏中,茶色清彻,己盏中,浊如胶。
暗疑迷魂汤得勿此乎。
乘冥王他顾,以盏就案角泻之,伪为尽者。
俄顷,稽前生恶录,怒,命群鬼捽下,罚作马。
即有厉鬼絷去。
行至一家,门限甚高,不可逾。
方趑趄间,鬼力楚之,痛甚而蹶。
自顾,则身已在枥下矣。
但闻人曰:“骊马生驹矣,牡也。
”心甚明了,但不能言。
觉大馁,不得已,就牝马求乳。
逾四五年间,体修伟。
甚畏挞楚,见鞭则惧而逸。
主人骑,必覆障泥,缓辔徐徐,犹不甚苦;惟奴仆圉人,不加鞯装以行,两踝夹击,痛彻心腑。
于是愤甚,三日不食,遂死。
至冥司,冥王查其罚限未满,责其规避,剥其皮革,罚为犬。
意懊丧,不欲行。
群鬼乱挞之,痛极而窜于野。
自念不如死,愤投绝壁,颠莫能起。
自顾,则身伏窦中,牝犬舐而腓字之,乃知身已复生于人世矣。
稍长,见便液亦知秽,然嗅之而香,但立念不食耳。
为犬经年,常忿欲死,又恐罪其规避。
而主人又豢养,不肯戮。
乃故啮主人脱股肉,主人怒,杖杀之。
冥王鞫状,怒其狂猘,笞数百,俾作蛇。
囚于幽室,暗不见天。
闷甚,缘壁而上,穴屋而出。
自视,则身伏茂草,居然蛇矣。
遂矢志不残生类,饥吞木实。
积年余,每思自尽不可,害人而死又不可,欲求一善死之策而未得也。
一日,卧草中,闻车过,遽出当路,车驰压之,断为两。
冥王讶其速至,因蒲伏自剖。
冥王以无罪见杀,原之,准其满限复为人,是为刘公。
公生而能言,文章书史,过辄成诵。
辛酉举孝廉。
每劝人:乘马必厚其障泥,股夹之刑,胜于鞭楚也。
(选自《聊斋志异·三生》,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言一世为缙绅,行多玷玷:缺陷
B.俄顷,稽前生恶录,怒,命群鬼捽下稽:核查
C.责其规避,剥其皮革避:逃避
D.闷甚,缘壁而上,穴屋而出缘:因为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体现了刘孝廉对前身为人时“行多玷”的悔改的一组是(3分)()
①然嗅之而香,但立念不食耳②主人怒,杖杀之③缘壁而上,穴屋而出
④遂矢志不残生类⑤饥吞木实⑥害人而死又不可
A.②③⑤B.①③④C.④⑤⑥D.①②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孝廉一世为士大夫,但行为多有不端,死后到了阎王殿里,阎王倒茶给他喝,但他看见自己杯子里的茶水浑浊得像胶,于是他偷偷地倒掉了。
B.阎王查知刘孝廉生前的恶行,大怒,罚他托生为马。
过了几年,小马长得高大健壮,主人和奴仆们骑它时,都不加鞍垫,两腿一夹就叫它跑,使它非常痛苦。
C.刘孝廉托生为狗后,常常愤恨得想死,又怕罚期不到再罪加一等。
于是故意咬主人,使主人皮破露骨。
主人非常愤怒,就把狗杀了。
D.阎王后来又罚刘孝廉托生为蛇,从此,刘孝廉下决心不残害生灵。
后来故意让车轮轧死,阎王认为它这是无罪被杀,宽恕了它,准它服罪期满复生为人。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⑴乘冥王他顾,以盏就案角泻之,伪为尽者。
(3分)
⑵为犬经年,常忿欲死,又恐罪其规避。
(2分)
【参考答案】
1.D
2.C
3.B
4.⑴(他)趁阎王不注意,把茶杯靠近桌角倒掉了茶水,假装已经喝光了。
(“他顾”“以”“伪”各一分,句意一分)
⑵做了一年狗,常常愤恨得想死,又怕阎王怪罪自己设法躲避惩罚。
(“经年”“规避”各一分,句意一分)
【参考译文】
刘孝廉这个人,能记得前生的经历。
他说他前一世为绅士,行为不端,六十二岁那年就死了。
死后初见阎王,阎王很客气,拿他当乡下有声望的人对待,先是赐坐,后是倒茶。
他坐下后,看到阎王茶杯里的茶,色清透明;而自己杯里的荼,却浑得像浊酒。
他心里暗想:莫非这便是迷魂汤?他没喝,趁阎王不注意时,把茶倒在了桌子底下,假装已经喝光了。
待了一会儿,阎王查知刘的生前恶行,大怒,命令群鬼将他拉下去,罚托生为马。
接着有个厉鬼牵着他就走。
走到一家人家,大门坎太高,不好迈过。
他在犹豫徘徊时,鬼用力打了他一下,痛得他跌倒在地。
自己看了一下自己,已身在马槽下边了,耳听有人说话:“大黑马生小马驹了,是公的。
”他心里十分明白,但不能说话。
一时肚里觉得很饥饿,不得已去母马肚下吃奶。
过了四五年,小马长得高大健壮。
但很怕挨打,见鞭子就跑。
主人骑它时,厚厚地垫好鞍子,慢慢走,还不算苦。
惟有奴仆们和喂马的人骑它时,都是不加鞍垫,两腿一夹就叫它跑,真是痛彻肺腑。
它很气愤,绝食三天就死了。
又回到阴间,阎王查他的罚期还没有满,责备他逃避惩罚,就又命令小鬼剥去他的皮,罚它托生为狗。
他觉得非常懊悔,不愿去托生。
众多小鬼就乱打他。
它痛极了,跑到了野外,自己想:还不如死了好,气忿忿地一头投下悬崖,跌得爬也爬不起来。
自己一看,原来已在狗洞里了,母狗正在抚爱地用舌头舐它,才知道自己又托生为狗了。
托生成狗后,稍稍长大了点,见了屎和尿,也知道脏,但用鼻子一闻,却觉得很香,但是下决心不吃它。
当了一年狗,常常忿恨得想死,又怕罚期不到再罪加一等。
而主人又喂养着不杀他,没有别的办法,就故意咬主人,使主人皮破露骨。
主人大怒,就把狗杀了。
他再次回到阴间,阎王审问后,嫌他太疯狂,命令小鬼打他数百棍,罚他托生为蛇。
把它囚禁在黑屋子里,成天不见天日。
它感到闷得慌,便顺着墙向上爬,打了个洞钻出屋来。
自己一看已身在草丛里了,变成了一条蛇。
从此,下决心不残害生灵,饿了就吃果实。
当了一年多蛇,它每每心想:自尽不可以,害人致死也不可以,怎么能求得一个好死的良策呢?一直没有想出个好办法来。
一天,他正趴在草丛里,听见有车子路过身边,它猛地爬出来挡住车的路,结果车轮压过,把它的身子压为两截,蛇死了。
他又一次回到阴间,阎王很惊讶,奇怪它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他匍匐在地作了表白。
阎王听了,认为这是无罪被杀,宽恕了他,准它服罪期满复生为人,这就是现在的刘孝廉。
刘孝廉一生下来就会说话,文章书籍一看就能背诵,辛酉年中了举人。
他常劝人:骑马必须把鞍下垫得厚厚的,骑光腚马,马被两腿一夹,比鞭子抽打还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