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野战军(我自己整理的)

合集下载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四大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四大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四大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之第一野战军第一野战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

它是由抗日战争末期晋绥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的八路军和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

晋绥野战军和晋绥军区野战纵队是为适应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的需要而成立的。

1945年8月11日,中央军委命令成立晋绥野战军,隶属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建制,贺龙兼司令员,关向应兼政治委员(后李井泉),张宗逊任副司令员,李井泉任副政治委员,张经武任参谋长(后许光达代),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后孙志远)。

下辖第358旅、独立第l、第2、第3旅和以后成立的独立第4、第5旅。

8月21日,晋绥军区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建制内调出,直属中共中央军委领导。

1949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第一野战军与西北军区合并,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

彭德怀任司令员,习仲勋任政治委员,张宗逊、赵寿山任副司令员,甘泗淇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阎揆要任参谋长,王政柱、韩练成任副参谋长,张德生任政治部副主任。

下辖第1兵团(兼新疆军区)、第2兵团(兼甘肃军区)、第19兵团(兼陕西军区),第1军和第65军分别兼青海和宁夏军区。

12月下旬,新疆国民党军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陶峙岳任司令员,王震兼政治委员,辖第9军(赵锡光兼军长,张仲瀚任政治委员)及骑兵第7、第8师。

1950年元月,长期坚持新疆革命斗争的民族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列斯肯任军长,顿星云任政治委员)。

在此之前,于1949年9月,国民党甘肃省保安副司令兼师管区司令周祥初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第1军,周祥初任军长,张希英任参谋长;同月,国民党军第81军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第2军,马惇靖任军长,甄华任政治委员,12月,起义之国民党军第119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第3军,蒋汉诚任军长,黄忠学任政治委员。

上述部队均隶属第一野战军建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

它是由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起来的。

简称四野。

其缔造者是林彪、罗荣桓。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随即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全面进攻。

八路军冀热辽军区遵照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派出一部兵力就近进入东北,会同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军作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在美国的援助下,向东北大举运兵,企图消灭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独占东北。

为打破国民党的企图,中共中央依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决定从关内各解放区抽调一批部队和干部挺进东北,会同东北原有部队执行发展东北的战延安抗日军政大学[1]略任务。

先后调进东北的部队有:八路军山东军区直属队一部,第1、第2、第3、第6、第7师,第5师一部,鲁中、滨海、胶东、渤海等军区主力部队各一部,共6万余人;新四军第3师(辖第7、第8、第10旅,独立旅)3万余人;陕甘宁边区第359旅、警备第1旅、教导第2旅各一部以及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炮兵学校等万余人;晋绥、冀中、冀鲁豫各1个团。

以上连同先期进入的冀热辽部队一部共11万余人。

同时,延安及各解放区的党政军干部约2万人,也陆续进入东北。

10月31日,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任总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员,罗荣桓任第二政治委员,吕正操任第一副司令,李运昌任第二副司令,周保中任第三副司令,肖劲光任第四副司令兼参谋长,程子华任副政治委员,伍修权任第二参谋长,陈正人任政治部主任。

各部队到达东北后,一面阻击国民党军的进攻,一面着手发动群众,清剿土匪,组织和发展武装。

到年底陆续成立了锦热、辽宁、辽东、辽西、辽北、吉林、松江、三江、嫩江、北安10个军区,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兵力发展到27万人。

1945年1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东北民主联军把工作重心转向距离国民党占据的大中城市较远的城市和乡村,以师(旅)为单位开始有重点地分散到东北各地,发动群众,清剿残余伪军和土匪,建立根据地。

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分别是原来什么野战军

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分别是原来什么野战军

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分别是原来什么野战军第一野战军原西北野战军(西野) ,由抗战时期贺龙、关向应等领导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的主力部队,逐步发展而来的。

第二野战军原中原野战军(中野),前身是抗战时期赫赫有名的八路军129师和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

第三野战军原华东野战军(华野),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在华中的新四军大部和山东的八路军一部为基础,第四野战军原东北野战军(东野),是由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起来的。

从北伐到49年解放不但部队经过无数次整编而且十大元帅也相互领导过不同的部队我们得从解放战争时期入手因为这一时期我军已经整编为70个军 200个师分为5大野战军首先说元帅之首的朱德朱总一直是全军的总司令很难说哪个嫡系哪个不是我们重点说一其余9位吧其次是一野主帅彭德怀的手下有著名的十虎将胡子将军——王震血胆勇将——杨得志铁甲元勋——许光达独臂勇将——贺炳炎独臂虎将——彭绍辉无畏将军——郭鹏独臂将才——余秋里铁流雄鹰——罗元发骁勇猛将——郑维山目前还保留1个机步师,1个摩步旅和3个地方师,1个武警机动师,分布于南京,兰州两大军区1个集团军,1个副大军区级省军区和武警。

二野主帅刘伯承手下悍将有传奇战将——陈赓神威虎将——杨勇虎胆战将——陈锡联疯子战将——王近山军中雄师——杜义德勇胆血将——周希汉导弹元勋——王秉璋红都勇士——曾绍山辘战血将——秦基伟目前还保留5个摩步师,1个山地快反师,6个摩步旅,2个空降师,1个装甲旅,3个武警机动师和2个预备役师,分布于北京,兰州,南京,沈阳,济南,成都6大军区7个集团军,1个空降军,3个省军区和空军,武警。

三野主帅陈毅手下名将百胜将军——粟裕屡战勇将——皮定均铁血上将——陈士榘文武兼备——宋时轮大刀将军——许世友铁面将军——王建安壮族上将——韦国清血胆将军——成钧铁胆将军——陶勇目前还保留4个摩步师,10个摩步旅,1个警卫师,1个警卫旅,1个预备役师,1个预备役炮兵师,3个武警机动师。

最新中国四大野战军介绍

最新中国四大野战军介绍

第一野战军/西北野战军(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第一兵团(王震〈兼政委〉)第1军(贺炳炎、廖汉生)第1师(黄新庭、余秋里)第2师(王尚荣、颜金生)第3师(傅传作、曹光琳)第2军(王震〈兼政委〉)第4师(杨秀山、曾光明)第5师(徐国贤、李铨)第6师(张仲瀚、曾涤)第7军(彭绍辉、罗贵波)第19师(何辉燕、朱绍田)第20师(张新华、龙福才)第21师(范忠祥、张建良)第二兵团(许光达、王世泰)第3军(许光达、朱明)第7军(唐金龙、梁仁芥)第8师(杨嘉瑞、孟昭亮)第9师(朱声达、王赤军)第4师(王世泰、张仲良)第10师(高锦纯、左爱)第11师(郭炳坤、高维嵩)第12师(郭宝珊、李宗贵)第6军(罗元发、徐立清)第16师(吴宗先、关盛志)第17师(程悦长、黄振棠)第18师(张树芝、伍生荣)第8军(姚喆、高克林)第22师(樊哲祥、黄立清)第23师(罗斌、姜文华)骑兵第1师(康建民、李佐玉)第二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第三兵团(陈锡联、谢富治)第10军(杜义德、王维钢)第28师(陈中民、姚克佑)第29师(周发田、于笑虹)第11军(曾绍山、鲍先志)第31师(赵兰田、周维)第32师(何正文、卢南樵)第33师(童国贵、高治国)第12军(王近山〈兼政委〉)第34师(尤太忠、邵子言)第35师(李德生、李如海)第36师(邢荣杰、刘昌任)第四兵团(陈赓〈兼政委〉)第13军(周希汉、刘有光)第37师(周学义、雷起云)第38师(徐其孝、南静之)第39师(黎锡福、侯德才)第14军(李成芳、雷荣天)第40师(刘丰、侯良辅)第41师(查玉升、丁荣昌)第42师(廖运周、张子明)第15军(秦基伟、谷景生)第43师(张显扬、薛韬)第44师(向守志〈兼政委〉)第45师(崔建功、王银山)第五兵团(杨勇、苏振华)第16军(尹先炳、王辉球)第46师(齐丁根、范阳春)第47师(李觉、郭强)第48师(郑统一、李一非)第17军(尹先炳、王辉球)第49师(汪家道、况玉纯)第50师(胡华居、卿正兴)第51师(闵学胜、崔子明)第18军(张国华、谭冠三)第52师(吴忠、刘振国)第53师(金绍山、王其梅)第54师(魏洪亮、罗野岗)特种兵纵队(李达〈兼政委〉)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陈毅〈兼政委〉)第七兵团(王建安、谭启龙)第21军(滕海清、康志强)第61师(胡炜、王静敏)第62师(周纯麟、周世忠)第63师(吴华夺、谢锡玉)第22军(孙继先、丁秋生)第64师(马冠三、李荆山)第65师(陈士法、王六生)第66师(谢斌、刘伟)第23军(陶勇、卢胜)第67师(杜屏、李彬山)第68师(张云龙、陈茂辉)第69师(谭知耕、伍洪祥)第35军(吴化文、何克希)第103师(于怀安、彭胜标)第104师(方明胜、严政)第105师(何志斌、宋献章)第八兵团(陈士榘、袁忠贤)第24军(王必成、廖海光)第70师(陈仁洪、谢立全)第71师(梁金华、陈伟达)第72师(康林、张闯林)第25军(成钧、黄火星)第73师(王培臣、萧学林)第74师(张怀忠、邓清和)第75师(谢锐、何志远)第26军(张仁初、王一平)第76师(高文然、曹普南)第77师(王建青、董超)第78师(陈忠梅、张健)第34军(何基沣、赵启民)第100师(孙明泉、王学武)第101师(叶道友、杨汉林)第102师(李木生、廖成美)第九兵团(宋时轮、郭化若)第20军(刘飞、陈时夫)第58师(曾如清〈兼政委〉)第59师(程业棠、张文碧)第60师(陈挺、邱相田)第27军(聂凤智、刘浩天)第79师(萧镜海、谭佑铭)第80师(张秀、张少虹)第81师(孙端夫、罗维道)第30军(解振华、李干辉)第88师(吴大林、罗龙生)第89师(余光茂、王直)第90师(朱国华、张洪山)第33军(张克侠、翰念龙)第97师(杨干三、王羽中)第98师(崔振伦、曾旭清)第99师(傅继泽、泰化龙)第十兵团(叶飞、韦国清、张鼎丞)第28军(朱绍清、陈美藻)第82师(钟贤文、王若杰)第83师(朱耀华、李曼村)第84师(冯鼎三、王敬群)第29军(胡炳云、张藩)第85师(朱云谦〈兼政委〉)第86师(张宜友__)第87师(张强生、许家屯)第31军(周志坚、陈华堂)第91师(高锐、张英勃)第92师(徐体山、张英)第93师(傅绍甫、余明)第32军(谭希林、彭林)第94师(雄飞__)第95师(陈奇、阙中一)特种兵纵队(陈锐霆、张凯)华东海军(张爱萍〈兼政委〉)第四野战军/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第十二兵团(萧劲光〈兼政委〉)第40军(韩先楚、罗舜初)第118师(邓岳、李伯秋)第119师(宁贤文、刘光涛)第120师(郑大林、李改)第153师(管松涛__)第45军(黄永胜、邱会作)第133师(吴烈、谢明)第134师(钟明彪、谢家祥)第135师(丁盛任、韦祖珍)第158师(李道之、王晓生)第46军(詹才芳、李中权)第136师(曾雍雅、徐光华)第137师(萧全夫、李振声)第138师(任昌辉、王文)第159师(陈宗坤__)第十三兵团(程子华、萧华)第38军(李天佑、梁必业)第112师(江拥辉、黄玉昆)第113师(贺东生、王树君)第114师(刘贤权、方国安)第47军(梁兴初、周赤萍)第139师(贺庆积、晏福生)第140师(刘转连、陈发洪)第141师(叶建民、张百春)第160师(王明贵、邹衍)第49军(钟伟、袁升平)第145师(温玉成、谭友林)第146师(王奎先、栗在山)第147师(沈启贤、王建中)第162师(王兆相、陈德任)第十四兵团(刘亚楼、莫文骅)第39军(刘震、吴洗宪)第115师(胡继成、李世安)第116师(吴国璋、石瑛)第117师(张竭诚、李少元)第152师(罗华生、邱子明)第41军(吴克华、莫文骅)第121师(蔡正国、李丙令)第122师(田维扬、吴保山)第123师(江燮元、张秀川)第123师(左叶、曹传赞)第42军(万毅、刘兴元)第124师(徐国夫、李辉)第125师(彭龙飞、丁国钰)第126师(王振祥、何善远)第155师(廖仲符、钟民任)第十五兵团(邓华、赖传珠)第43军(洪学智、赖传珠)第127师(李作鹏、张池明)第128师(龙书金、徐斌州)第129师(阎捷三、袁克服)第44军(邓华、吴富善)第130师(徐绍华、邓东哲)第131师(刘永源、罗有荣)第132师(李化民、朱民亲)第157师(曾敬凡、邢程)第48军(贺晋年、陈仁麒)第142师(欧致富、谢镗忠)第143师(李光辉、刘禄长)第144师(周仁杰、钟文法)特种兵司令部(萧华、钟赤兵)第50军(曾泽生、徐文烈)第148师(白肇学、陈一霞)第149师(陇耀、李桂林)第150师(李佐、李冠元)第51军(张轸、杨春圃)第221师(鲍汝沣、杨劲任)两广纵队(曾生、雷经天)铁道运输司令部(郭维城)。

解放战争时期时,人民解放军有几大野战军?

解放战争时期时,人民解放军有几大野战军?

解放战争时期时,人民解放军有几大野战军?民解放军五大野战军(即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和华北野战军),孕育于同国内外敌人的浴血奋战中,诞生于解放战争我军转入战略反攻之际。

在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的统帅下,五大野战军犹如五只雄狮,纵横驰骋于辽阔的祖国大地上,凯歌行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成为20世纪中叶中国人民改天换地的巨大推动力量……(一)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是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夺取全国胜利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也是中国革命战争进程出现重大转折的重要标志。

国共两党、两军,经过近30年的激烈斗争和厮杀,至1949年初,双方力量及其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原来的大小、强弱,迅速变换着位置,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着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早在1948年9月,辽沈战役刚刚开始、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刚刚结束时,毛泽东即曾指出:根据过去两年来的作战成绩和整个敌我形势,建设500万人民解放军,并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从1946年算起),歼灭敌正规军500个旅(师)左右(平均每年歼敌100个旅左右),歼灭敌正规军、非正规军和特种部队共750万人左右(平均每年歼敌150万人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是有充分可能性的。

但,形势的发展比毛泽东预料的还要好、还要快。

仅仅过了两个月,1948年11月,毛泽东又十分愉快地否定了此前作出的预测和估计。

他说:我军在9、10两月的胜利,特别是在东北及济南的胜利,业已从根本上改变了敌我形势。

7月至现在四个多月的作战,我军共歼敌军近百万个。

国民党军(连近月补充的在内)现已不足300万人,而我军则增至300余万人。

因此,9月上旬我们所作的“在5年左右的时间中,建军500万、歼敌500个正规师,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估计及任务,因近两月的伟大胜利,已经显得落后了。

目前来看,这一任务的完成,大概只需再有1年左右的时间即可达到。

中国四大野战军介绍

中国四大野战军介绍

第一野战军/西北野战军(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第一兵团(王震〈兼政委〉)第1军(贺炳炎、廖汉生)第1师(黄新庭、余秋里)第2师(王尚荣、颜金生)第3师(傅传作、曹光琳)第2军(王震〈兼政委〉)第4师(杨秀山、曾光明)第5师(徐国贤、李铨)第6师(张仲瀚、曾涤)第7军(彭绍辉、罗贵波)第19师(何辉燕、朱绍田)第20师(张新华、龙福才)第21师(范忠祥、张建良)第二兵团(许光达、王世泰)第3军(许光达、朱明)第7军(唐金龙、梁仁芥)第8师(杨嘉瑞、孟昭亮)第9师(朱声达、王赤军)第4师(王世泰、张仲良)第10师(高锦纯、左爱)第11师(郭炳坤、高维嵩)第12师(郭宝珊、李宗贵)第6军(罗元发、徐立清)第16师(吴宗先、关盛志)第17师(程悦长、黄振棠)第18师(张树芝、伍生荣)第8军(姚喆、高克林)第22师(樊哲祥、黄立清)第23师(罗斌、姜文华)骑兵第1师(康建民、李佐玉)第二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第三兵团(陈锡联、谢富治)第10军(杜义德、王维钢)第28师(陈中民、姚克佑)第29师(周发田、于笑虹)第11军(曾绍山、鲍先志)第31师(赵兰田、周维)第32师(何正文、卢南樵)第33师(童国贵、高治国)第12军(王近山〈兼政委〉)第34师(尤太忠、邵子言)第35师(李德生、李如海)第36师(邢荣杰、刘昌任)第四兵团(陈赓〈兼政委〉)第13军(周希汉、刘有光)第37师(周学义、雷起云)第38师(徐其孝、南静之)第39师(黎锡福、侯德才)第14军(李成芳、雷荣天)第40师(刘丰、侯良辅)第41师(查玉升、丁荣昌)第42师(廖运周、张子明)第15军(秦基伟、谷景生)第43师(张显扬、薛韬)第44师(向守志〈兼政委〉)第45师(崔建功、王银山)第五兵团(杨勇、苏振华)第16军(尹先炳、王辉球)第46师(齐丁根、范阳春)第47师(李觉、郭强)第48师(郑统一、李一非)第17军(尹先炳、王辉球)第49师(汪家道、况玉纯)第50师(胡华居、卿正兴)第51师(闵学胜、崔子明)第18军(张国华、谭冠三)第52师(吴忠、刘振国)第53师(金绍山、王其梅)第54师(魏洪亮、罗野岗)特种兵纵队(李达〈兼政委〉)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陈毅〈兼政委〉)第七兵团(王建安、谭启龙)第21军(滕海清、康志强)第61师(胡炜、王静敏)第62师(周纯麟、周世忠)第63师(吴华夺、谢锡玉)第22军(孙继先、丁秋生)第64师(马冠三、李荆山)第65师(陈士法、王六生)第66师(谢斌、刘伟)第23军(陶勇、卢胜)第67师(杜屏、李彬山)第68师(张云龙、陈茂辉)第69师(谭知耕、伍洪祥)第35军(吴化文、何克希)第103师(于怀安、彭胜标)第104师(方明胜、严政)第105师(何志斌、宋献章)第八兵团(陈士榘、袁忠贤)第24军(王必成、廖海光)第70师(陈仁洪、谢立全)第71师(梁金华、陈伟达)第72师(康林、张闯林)第25军(成钧、黄火星)第73师(王培臣、萧学林)第74师(张怀忠、邓清和)第75师(谢锐、何志远)第26军(张仁初、王一平)第76师(高文然、曹普南)第77师(王建青、董超)第78师(陈忠梅、张健)第34军(何基沣、赵启民)第100师(孙明泉、王学武)第101师(叶道友、杨汉林)第102师(李木生、廖成美)第九兵团(宋时轮、郭化若)第20军(刘飞、陈时夫)第58师(曾如清〈兼政委〉)第59师(程业棠、张文碧)第60师(陈挺、邱相田)第27军(聂凤智、刘浩天)第79师(萧镜海、谭佑铭)第80师(张秀、张少虹)第81师(孙端夫、罗维道)第30军(解振华、李干辉)第88师(吴大林、罗龙生)第89师(余光茂、王直)第90师(朱国华、张洪山)第33军(张克侠、翰念龙)第97师(杨干三、王羽中)第98师(崔振伦、曾旭清)第99师(傅继泽、泰化龙)第十兵团(叶飞、韦国清、张鼎丞)第28军(朱绍清、陈美藻)第82师(钟贤文、王若杰)第83师(朱耀华、李曼村)第84师(冯鼎三、王敬群)第29军(胡炳云、张藩)第85师(朱云谦〈兼政委〉)第86师(张宜友__)第87师(张强生、许家屯)第31军(周志坚、陈华堂)第91师(高锐、张英勃)第92师(徐体山、张英)第93师(傅绍甫、余明)第32军(谭希林、彭林)第94师(雄飞__)第95师(陈奇、阙中一)特种兵纵队(陈锐霆、张凯)华东海军(张爱萍〈兼政委〉)第四野战军/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第十二兵团(萧劲光〈兼政委〉)第40军(韩先楚、罗舜初)第118师(邓岳、李伯秋)第119师(宁贤文、刘光涛)第120师(郑大林、李改)第153师(管松涛__)第45军(黄永胜、邱会作)第133师(吴烈、谢明)第134师(钟明彪、谢家祥)第135师(丁盛任、韦祖珍)第158师(李道之、王晓生)第46军(詹才芳、李中权)第136师(曾雍雅、徐光华)第137师(萧全夫、李振声)第138师(任昌辉、王文)第159师(陈宗坤__)第十三兵团(程子华、萧华)第38军(李天佑、梁必业)第112师(江拥辉、黄玉昆)第113师(贺东生、王树君)第114师(刘贤权、方国安)第47军(梁兴初、周赤萍)第139师(贺庆积、晏福生)第140师(刘转连、陈发洪)第141师(叶建民、张百春)第160师(王明贵、邹衍)第49军(钟伟、袁升平)第145师(温玉成、谭友林)第146师(王奎先、栗在山)第147师(沈启贤、王建中)第162师(王兆相、陈德任)第十四兵团(刘亚楼、莫文骅)第39军(刘震、吴洗宪)第115师(胡继成、李世安)第116师(吴国璋、石瑛)第117师(张竭诚、李少元)第152师(罗华生、邱子明)第41军(吴克华、莫文骅)第121师(蔡正国、李丙令)第122师(田维扬、吴保山)第123师(江燮元、张秀川)第123师(左叶、曹传赞)第42军(万毅、刘兴元)第124师(徐国夫、李辉)第125师(彭龙飞、丁国钰)第126师(王振祥、何善远)第155师(廖仲符、钟民任)第十五兵团(邓华、赖传珠)第43军(洪学智、赖传珠)第127师(李作鹏、张池明)第128师(龙书金、徐斌州)第129师(阎捷三、袁克服)第44军(邓华、吴富善)第130师(徐绍华、邓东哲)第131师(刘永源、罗有荣)第132师(李化民、朱民亲)第157师(曾敬凡、邢程)第48军(贺晋年、陈仁麒)第142师(欧致富、谢镗忠)第143师(李光辉、刘禄长)第144师(周仁杰、钟文法)特种兵司令部(萧华、钟赤兵)第50军(曾泽生、徐文烈)第148师(白肇学、陈一霞)第149师(陇耀、李桂林)第150师(李佐、李冠元)第51军(张轸、杨春圃)第221师(鲍汝沣、杨劲任)两广纵队(曾生、雷经天)铁道运输司令部(郭维城)。

四大野战军

四大野战军
第四十四师(原第二十六旅)师长:向守志政委:向守志(兼)
第四十五师(原第二十七旅)师长:崔建功
第四十六师(原第一旅) 师长:齐钉根政委:范阳春
第四十七师(原第二旅)师长:李觉郑统一(后)政委:郭强
第四十八师(豫皖苏军区独立旅)师长:郑统一王晓
政委:李一非姜思毅
第四十九师(原第三十一旅)师长:汪家道政委:况玉纯
政治部主任:张力雄
军事政治大学(1949年1月15日,中原军称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 校长:刘伯承(兼)政治委员:刘伯承(兼) 副校长:潘梓年
教育长:徐立行政治部副主任:刘华清校务部部长:武承先
第五十八军(1949年2月原桐柏军区部队组成, 军长:高树勋孔庆德(后)
政治委员 方正平副军长杨秀昆副政治委员张力之参谋长张西三政治部主任 张力之(兼)第一七二师师 长杨树根政治委员李福尧第一七三师师 长李定的政治委员吴罡第一七四师师 长何济林
第一八O师师长:郑其贵政委:王观朝
第一八一师师长:王诚汉政委:张春森
第一八二师师长:王海东政委:王贵德
第一八三师师长:钟发生政委:杨绍曾
第一八四师师长:林彬政委:梁文英
第一八五师师长:涂则生政委:孔俊彪
第一八六师师长:蒲大义政委:车敏桥
第一八七师师长:张英辉政委:刘光裕
第一八八师师长:宋玉琳政委:李真
第三十八师(原第十三旅)师长:徐其孝政委:南静之张丕绪
第三十九师(豫西军区)师长:黎锡福政委:侯德才
第四十师(原第十一旅)师长:刘丰政委:侯良辅
第四十一师(原第二十二旅)师长:查玉升政委:丁荣昌陈明(后)
第四十二师(淮海战役起义的廖运周师和第十一旅一部)
师长:廖运周政委:张子明
第四十三师(原第二十五旅)师长:张显扬政委:薛祷

五大野战军实力及战斗力排名

五大野战军实力及战斗力排名

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野战军实力及战斗力排名我认为解放战争中的五大野战军排名应该如下:第四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华北野战军;第一野战军。

原因:一.按统帅将领极其指挥艺术排名:(1).第三野战军——粟裕。

虽然是大将,但如果就单论解放战争中的战绩而言(七战七捷、鲁南战役、歼灭74师、莱芜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对比贺龙、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等元帅的话,授元帅军衔也不过分。

评分:5分。

(2).第四野战军的主要由毛主席一手创建的中央红军、抗战中的八路军115师,这支部队一直以骁勇著称,而统领这支英雄部队的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杰出的军事家林彪,而正是拥有了这样的骁将,才使四野创造出辽沈、平津这样两个战役歼敌100万人的范例。

评分:5分;(3)第二野战军——刘伯承:4分。

在千里大跃进前,战斗指挥无比精妙邯郸(平汉路)、定陶、鲁西南等战役指挥的有声有色,但在进入大别山后在指挥过程中有一定的失误,12万人马只剩6万9千余人,相对林彪、粟裕而言略逊一筹。

(4)第一野战军——彭德怀:4分。

陕北三战三捷,创造了以绝对劣势部队战胜绝对敌人优势部队的经典战例,但也有败榆林、败青(海)马(步芳)等之败绩。

(5)华北野战军——聂荣臻。

3分。

在抗日战争中晋察冀军区实力一直较强(中央军委语:为各解放区之首),但在解放战争中一直表现不佳。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只有清风店、石门两役还算有所表现(但与华东、东北、晋冀鲁豫甚至西北一比,嘿嘿,就不说了)。

二.按部队装备及整体实力排名:(1)四野:5分。

在抗战胜利后,四野的前身山东军区(八路军115师)主力、新四军第三师(亦为115师发展而来)奉命出关,接受了苏军移交的前日本关东军约100万人的装备,背靠东北三省优势的资源,仅用三年时间就迅速组建了十二个步兵纵队及若干个独立师120余万人的部队,拥有了空(为全军仅有)、坦、炮等除海军外的几乎所有装备,在后来的战斗中又缴获了大量美式装备充实自己,使四野装备、战力始终位列全军之冠!(在1948年其他野战军还在大量使用爆破作业时,四野已能集中千门以上的火炮进行炮火支援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野战军即西北野战军,主要是由原延安留守兵团、晋绥军区部队和中原突围到延安的王震部建。

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第一副司令员:贺龙副司令员:张宗逊赵寿山
参谋长:阎揆要副参谋长:王政柱李夫克政治部主任:甘泗淇政治部副主任:张德生第一兵团:
司令员兼政委:王震参谋长:张希钦政治部主任:孙志远
第一军军长:贺炳炎
政委:廖汉生
第二军军长:郭鹏
政委:王恩茂
第七军军长:彭绍辉
政委:罗贵波
第二兵团:
司令员:许光达政委:王世泰参谋长:张文舟政治部主任:徐立清
第三军军长:黄新廷
政委:朱明
第四军军长:张达志
政委:张仲良
第六军军长:罗元发
政委:张贤约
第二野战军即中原野战军,是由晋翼鲁豫部队组建,前身是红四方面军及陕北红军部队改编的八路军129师.
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参谋长:李达
第三兵团:
司令员:陈锡联政委:谢富治副司令员:王近山杜义德
政治部主任:阎红彦政治部副主任:钟汉华副参谋长:王蕴瑞
第十军军长:杜义德
政委:王维刚
第十一军军长:曾绍山
政委:鲍先志
第十二军军长兼政委:王近山
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陈赓副司令员:郭天民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刘志坚
副主任:胡荣贵
第十三军军长:周希汉
政委:刘有光
第十四军军长:李成芳
政委:雷荣天
第十五军军长:秦基伟
政委:谷景生
第五兵团:
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副政委:张霖之政治部主任:甘渭汉副主任:石新安
第十六军军长:尹先炳
政委:王辉球
第十七军军长:王秉璋
政委:赵建民
第十八军军长:张国华
政委:谭冠三
第三野战军即华东野战军,主要由华中和山东部队组建,前身主要为新四军部队.
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副司令员兼第三副政委:粟裕第一副政委:谭振林
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唐亮副主任:钟期光
第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政委:谭启龙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姬鹏飞参谋长:李迎希
第二十一军军长:滕海清
政委:康志强
第二十二军军长:孙继先
政委:丁秋生
第二十三军军长:陶勇
政委:卢胜
第三十五军军长:吴化文
政委:何克希
第八兵团:司令员:陈士渠政委:袁仲贤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江渭清参谋长:何以祥第二十四军军长:王必成
政委:廖海光
第二十五军军长:成钧
政委:黄火星
第二十六军军长:张仁初
政委:王一平
第三十四军军长:何基沣
政委:赵启民
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政委:郭化若参谋长:谭健政治部主任:谢有法
第二十军军长:刘飞
政委:陈时夫
第二十七军军长:聂凤智
政委:刘浩天
第三十军军长:谢振华
政委:李干辉
第三十三军军长:张克侠
政委:韩念龙
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政委:韦国清参谋长:陈庆先政治部主任:刘培善
第二十八军军长:朱绍清
政委:陈美藻
第二十九军军长:胡炳云
政委:张藩
第三十一军军长:周志坚
政委:陈华堂
第三十二军军长:谭西林
政委:彭林
第四野战军即东北野战军,主要由从山东、晋察冀抽调到东北的部队和东北抗联部队组建.司令员:林彪第一政委:罗荣桓第二政委:邓子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谭政第一参谋长:肖克第二参谋长:赵尔陆副参谋长:聂鹤亭陈光政治部副主任:陶铸
第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第一副司令员:陈伯钧第二副司令员:韩先楚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唐天际参谋长:解方
第四十军军长:罗舜初
政委:袁升平
第四十五军军长:陈伯钧
政委:邱会作
第四十六军军长:詹才芳
政委:李中权
第十三兵团:
司令员:程子华政委:肖华第一副司令员:李天佑
第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彭明治政治部主任:刘道生
第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
政委:梁必业
第四十七军军长:曹里怀
政委:周赤萍
第四十九军军长:钟伟
政委:徐斌州
第十四兵团:司令员:刘亚楼政委:莫文骅第一副司令员:黄永胜第二副司令员:刘震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吴法宪
第三十九军军长:刘震
政委:吴信泉
第四十一军军长:吴克华
政委:欧阳文
第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
政委:刘兴元
第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洪学智第二副司令员:贺晋年
政治部主任:肖向荣
第四十三军军长:李作鹏
政委:张池明
第四十四军军长:方强
政委:吴富善
第四十八军军长:贺晋年
政委:陈仁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