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培训教案精选范本
职业卫生是指什么职业卫生培训教案

职业卫生培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职业卫生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职业病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3. 了解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4. 提高对职业卫生问题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二、教学内容1. 职业卫生的定义和重要性解释职业卫生的概念强调职业卫生对员工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2. 职业病的类型和发生原因介绍常见职业病的类型和特点分析职业病发生的原因和危害3. 职业卫生的基本原则和措施阐述职业卫生的基本原则讲解职业卫生措施的实施方法4. 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介绍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强调员工遵守职业卫生规范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职业卫生的概念、职业病的类型和发生原因、职业卫生的基本原则和措施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享职业卫生案例,让学生了解职业病的发生和预防。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职业卫生问题和解决方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解决方案。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职业卫生问题,要求学生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案、PPT课件、教材等教学资料。
2. 职业卫生案例及相关视频资料。
3. 小组讨论指南和评估表。
六、教学活动1. 引入职业卫生概念:通过展示工作场所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职业卫生的重要性。
2. 观看职业卫生案例视频:播放相关职业卫生案例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职业病的发生和预防。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小组讨论指南,要求学生针对给定的职业卫生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七、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介绍职业卫生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职业病的类型和发生原因。
2. 第二课时:讲解职业卫生的基本原则和措施,介绍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
3. 第三课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职业卫生案例,让学生了解职业病的发生和预防。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行业的学生,可以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更深入了解职业卫生的实际情况。
职业卫生培训教案精选范本

职业卫生与劳动保护知识讲座第一章职业卫生概述一、职业性有害因素又称生产性有害因素,主要是在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环境因素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对健康有害的因素。
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发生职业病的直接原因。
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分为以下三类:(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包括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2、物理因素包括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电离辐射等。
3、生物因素(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制度的不合理2、劳动中的精神过度紧张3、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5、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的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设备等(三)、与一般卫生条件和卫生技术设施不良有关的有害因素1、缺乏必要的卫生工程技术设施,如缺乏通风换气或照明设备2、缺乏防尘、防毒等措施,或设备不完好3、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方面有缺陷二、法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我国把职业病分为10大类115项病种。
10大类职业病包括有:尘肺、职业性放射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
第二章粉尘与尘肺一、粉尘是生产环境中有害物质存在的一种主要形态,它是尘肺的唯一病因,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并能较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由于防尘措施不完善,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称为尘肺。
(一)、粉尘的分类1、无机性粉尘包括(1)非金属类无机粉尘,如石棉、滑石、煤等。
(2)金属类无机粉未粉尘,如铁、铝、铜等(3)人工无机粉尘,如水泥、陶瓷等。
2、有机性粉尘包括(1)动物性粉尘,如毛等(2)植物性粉尘,如棉、谷物、木、花等。
(3)人工有机粉尘,如合成树脂、合成高分子材料等。
3、混合性粉尘包括上述各类粉尘。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教案

山东红旗矿业有限公司红旗煤矿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培训教案第一讲职业卫生常识第一节职业危害及职业病危害因素一、职业危害定义职业危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生产性粉尘、有害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放射性物质而对劳动者身体健康所造成的伤害。
二、职业危害的严重性从200年前的产业革命至今,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地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近年来,ILO统计数据表明全球发生各类事故125亿人次,死亡110万人,平均每秒有4人受到伤害,每100个死者中有7人死于职业事故,欧盟每年有8000人死于事故和职业病,发展中国家每年有21万人死于职业事故,1.5亿工人遭受职业伤害。
近十几年来,我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大量引用,职业病隐患不断增大,危害日趋严重化,在常见职业病发生不断增多的同时,又出现了不少新的严重的职业卫生事故。
我国现有尘肺工人40多万人,每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多亿,职业病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每年因粉尘、化学毒物而导致劳动者患职业病死亡、致残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数不断增加。
大量职业病人的出现,不仅给劳动者及其家庭带来灾难,也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有的企业甚至因此而破产、倒闭。
目前,无论从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人数,职业危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及新发职业病人数,中国均局世界首位。
三、职业危害的严重后果1、职业危害损害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安全权利、健康权利、生命权利(人权)。
2、职业危害是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灾难,成为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不利因素。
3、职业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每年因职业病损失近百亿元。
4、职业危害有损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形象,成为国外攻击中国人权问题的借口。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1、粉尘类2、放射性物质类3、化学物质类4、物理因素5、生物因素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五、我公司目前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前,我公司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以下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卫生培训教材范本

职业卫生培训教材范本《职业卫生培训教材》第一章:职业卫生概述1.1 职业卫生的概念和目标1.2 职业病的定义和危害1.3 职业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章:职业病的分类和危害2.1 肺部职业病2.1.1 尘肺病的产生原因和危害2.1.2 矽肺病的产生原因和危害2.2 中毒性职业病2.2.1 酒精中毒的产生原因和危害2.2.2 重金属中毒的产生原因和危害2.3 噪声和振动引起的职业病2.3.1 噪声产生的原因和危害2.3.2 振动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第三章:常见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3.1 职业卫生的预防措施3.1.1 空气污染的预防与控制3.1.2 粉尘污染的预防与控制3.2 职业病的治疗与康复3.2.1 职业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3.2.2 职业病患者的康复与援助第四章: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4.1 职业病危害评估方法与指标4.1.1 职业病监测4.1.2 职业病危害评价4.2 职业病的检测与诊断4.2.1 职业病的检测方法4.2.2 职业病的诊断方法第五章:职业健康监护5.1 职业健康监护的概念和目标5.2 职业健康监护的内容和程序5.3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和管理第六章:职业卫生法规和标准6.1 职业卫生法规的概述6.2 职业卫生标准的概述6.3 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第七章: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7.1 职业卫生培训的目的和重要性7.2 职业卫生培训的内容和方法7.3 职业卫生宣传的形式和途径第八章:案例分析和评估8.1 职业病防控案例分析8.2 职业健康评估方法和工具第九章:职业卫生管理和组织9.1 职业卫生管理的原则和方法9.2 职业卫生组织的职责和职能第十章:职业卫生的国际发展和趋势10.1 职业卫生在国际上的发展和应用10.2 职业卫生的未来趋势和挑战结语:职业卫生培训的重要性和意义附录: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上是一个大致的职业卫生培训教材的章节框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逐个章节详细编写内容。
煤矿职业卫生培训教案

一、教案名称:煤矿职业卫生基础知识1. 教学目标:使学员了解煤矿职业卫生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目的,掌握煤矿作业中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
2. 教学内容:a. 煤矿职业卫生的定义、原则和目的b. 煤矿作业中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c. 职业病预防的基本措施3. 教学方式: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4. 教学时间:45分钟5. 教学评估:课后问卷调查、课堂讨论参与度二、教案名称:煤矿作业场所空气质量管理1. 教学目标:使学员了解煤矿作业场所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掌握空气质量监测和改善的方法。
2. 教学内容:a. 煤矿作业场所空气质量的重要性b. 煤矿作业场所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c. 空气质量监测方法d. 空气质量改善措施3. 教学方式: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4. 教学时间:45分钟5. 教学评估:课后问卷调查、课堂讨论参与度三、教案名称:噪声与振动防护1. 教学目标:使学员了解噪声与振动的危害,掌握防治措施和个体防护方法。
2. 教学内容:a. 噪声与振动的危害b. 噪声与振动的监测方法c. 防治措施d. 个体防护方法3. 教学方式: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4. 教学时间:45分钟5. 教学评估:课后问卷调查、课堂讨论参与度四、教案名称:化学有害因素及其预防1. 教学目标:使学员了解煤矿作业中化学有害因素的种类、危害及预防措施。
2. 教学内容:a. 化学有害因素的种类b. 化学有害因素的危害c. 预防措施3. 教学方式: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4. 教学时间:45分钟5. 教学评估:课后问卷调查、课堂讨论参与度五、教案名称:职业病诊断与康复1. 教学目标:使学员了解职业病的诊断程序和康复方法,掌握职业病患者的权益保护。
2. 教学内容:a. 职业病的诊断程序b. 康复方法c. 职业病患者的权益保护3. 教学方式: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4. 教学时间:45分钟5. 教学评估:课后问卷调查、课堂讨论参与度六、教案名称: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与管理1. 教学目标:使学员掌握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了解其维护和管理的重要性。
2024年职业卫生培训教(3篇)

2024年职业卫生培训教____年职业卫生培训教材导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职业卫生成为越来越受重视的话题。
职业卫生培训教材旨在通过____字的篇幅,向职业工作者介绍职业卫生的基本概念、相关法律法规和实施方法,以提高职业工作者的职业卫生意识和知识储备。
第一章职业卫生概述1.1 职业卫生的定义和意义1.2 职业卫生的发展历程1.3 职业卫生与健康的关系第二章职业卫生法律法规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2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第三章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和管理3.1 职业卫生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2 职业卫生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措施3.3 职业卫生控制措施的种类和实施方法第四章职业病防治措施4.1 塑造良好的职业卫生安全文化4.2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装备的使用4.3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第五章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估5.1 职业卫生监测的目的和方法5.2 职业卫生评估的内容和程序5.3 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估结果的应用第六章职业卫生紧急处理和突发事件应对6.1 职业卫生紧急处理的原则和方法6.2 职业卫生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和步骤第七章职业卫生培训和管理7.1 职业卫生培训的目的和方法7.2 职业卫生培训管理的组织和实施7.3 职业卫生培训效果的评估和持续改进结语职业卫生培训教材旨在通过详细介绍职业卫生的基本概念、相关法律法规和实施方法,提高职业工作者的职业卫生意识和知识储备。
通过学习本教材,职业工作者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职业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竞争力。
只有每个职业工作者都具备一定的职业卫生知识和技能,才能实现职业卫生的全面普及和推广,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职业卫生培训教(2)一、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基本概念1、职业病危害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2、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煤矿行业职业卫生实训教案

煤矿行业职业卫生实训教案煤矿行业是一个高度危险的行业,很多职业卫生问题需要解决。
为了更好地提高职工的工作环境和健康状况,进行职业卫生实训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个关于煤矿行业职业卫生实训教案的范例,供参考。
教案主题:煤矿行业职业卫生实训教学目标:1.了解煤矿行业的职业卫生状况和主要问题;2.学习职业卫生的基本概念和原则;3.掌握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和技术;4.提高职工的卫生意识和行为。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引入(10分钟)1.介绍煤矿行业的背景和现状;2.引导学生思考煤矿行业可能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
二、讲授基本知识(30分钟)1.讲解职业卫生的定义、目的和原则;2.介绍职业病的种类和主要危害;3.讲解职业卫生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三、职业卫生实操(60分钟)1.模拟煤矿作业环境,进行实际操作;2.指导学生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3.组织学生进行有害物质的检测和控制;4.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作业姿势和动作,避免职业病的发生。
四、讨论交流(30分钟)1.小组讨论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和技术;2.分享实操中的体验和收获;3.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五、总结反思(20分钟)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实操过程;2.分析职业卫生实训的意义和效果;3.总结学生对职业卫生的认识和态度。
教学资源:1.煤矿行业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2.职业卫生实操场地和装备;3.个人防护装备和有害物质检测设备。
教学评估方法:1.观察学生在实操过程中的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情况;2.随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职业卫生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3.观察学生对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和技术的讨论和交流情况。
延伸拓展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煤矿企业,深入了解实际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和情况;2.邀请相关职业卫生专家进行讲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卫生意识和知识水平;3.组织学生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活动,向其他同学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次职业卫生实训教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职业卫生的认识和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卫生行为习惯,为他们未来进入煤矿行业或相关从业领域做好必要的准备。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教案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教案第一章:职业卫生概述1.1 职业卫生的定义1.2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关系1.3 我国职业卫生法规与政策1.4 职业卫生工作的目标与任务第二章:职业病危害因素2.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2.2 化学有害因素2.3 物理有害因素2.4 生物有害因素2.5 其他危害因素第三章: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3.1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3.2 职业病预防的基本原则3.3 职业病控制技术措施3.4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人防护装备3.5 职业健康管理与职业健康监护第四章:职业卫生监管与法律法规4.1 职业卫生监管体制4.2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体系4.3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职责与义务4.4 职业卫生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第五章:职业病案例分析与应对措施5.1 职业病案例概述5.2 职业病案例分析方法5.3 职业病应对措施与处理流程5.4 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与救援第六章:职业病的诊断与治疗6.1 职业病诊断原则与程序6.2 职业病分类与编码6.3 职业病治疗原则与方法6.4 常见职业病的诊断与治疗案例第七章:职业病康复与康复医学7.1 职业病康复基本概念7.2 职业病康复评定与规划7.3 职业病康复治疗技术与方法7.4 职业病康复案例分析第八章:职业健康促进与健康管理8.1 职业健康促进概述8.2 职业健康管理的基本内容8.3 职业健康检查与评价8.4 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第九章:特殊人群的职业卫生保护9.1 妇女职业卫生保护9.2 儿童和青少年的职业卫生保护9.3 老年人群的职业卫生保护9.4 残疾人群的职业卫生保护第十章:职业卫生发展趋势与挑战10.1 全球化背景下的职业卫生挑战10.2 新技术、新工艺对职业卫生的影响10.3 职业卫生研究的新进展10.4 我国职业卫生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解析重点解析:第一章:职业卫生的定义、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关系、我国职业卫生法规与政策、职业卫生工作的目标与任务。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化学有害因素、物理有害因素、生物有害因素和其他危害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卫生与劳动保护知识讲座
第一章职业卫生概述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又称生产性有害因素,主要是在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环境因素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对健康有害的因素。
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发生职业病的直接原因。
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包括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
2、物理因素包括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电离辐射等。
3、生物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的不合理
2、劳动中的精神过度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5、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的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设备等(三)、与一般卫生条件和卫生技术设施不良有关的有害因素
1、缺乏必要的卫生工程技术设施,如缺乏通风换气或照明设备
2、缺乏防尘、防毒等措施,或设备不完好
3、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方面有缺陷
二、法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我国把职业病分为10大类115项病种。
10大类职业病包括有:尘肺、职业性放射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
第二章粉尘与尘肺
一、粉尘是生产环境中有害物质存在的一种主要形态,它是尘肺的唯一病因,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并能较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由于防尘措施不完善,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称为尘肺。
(一)、粉尘的分类
1、无机性粉尘
包括(1)非金属类无机粉尘,如石棉、滑石、煤等。
(2)金属类无机粉未粉尘,如铁、铝、铜等
(3)人工无机粉尘,如水泥、陶瓷等。
2、有机性粉尘
包括(1)动物性粉尘,如毛等
(2)植物性粉尘,如棉、谷物、木、花等。
(3)人工有机粉尘,如合成树脂、合成高分子材料等。
3、混合性粉尘包括上述各类粉尘。
在生产环境中最为多见。
(二)、理化性质及其卫生学意义
1、化学条件和浓度:粉尘的化学成分及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决定粉尘对人体危害的程度。
一般含游离型二氧化硅越多的粉尘,其致纤维化作用超强。
粉尘的化学性质是决定粉尘危害性的主要内在条件。
同一种粉尘,其危害性大小与其在生产环境中的浓度高低有直接关系,空气中浓度超高,接触者吸入量可能越大,其尘肺的发生机会就越大。
2、粉尘分散度: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用空气中粉尘粒子直径组成的百分构成来表示。
较小微粒所占的比例越大,则分散度越高。
3、溶解度:粉尘的溶解度大小与其对人体的危害性有一定的关系,受粉尘的性质的影响。
如毒性粉尘,溶解度越大,其对人体的毒性越强,毒性较小的粉尘,溶解度越大越易吸收和排出,对人的危害越小,但石英、石棉等粉尘,在体内的溶解度均很小,但其对人体的危害性却较大。
4、形状和硬度:粉尘的形状与其生物学作用和粉尘在空气中的运动规律有关。
纤维状粉尘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较强,对于一般进入肺泡的微细尘粒来说,由于其质量很小,加之环境湿润,其造成的机械伤害不重要,但对于纤维状粉尘,越纤细硬度大,其生物学作用越强。
5、荷电性:物质在粉碎过程中,及在空气中可以吸附带电离子而带电,一般来说,荷电尘粒易阻留于体内。
6、爆炸性:某些高分散的粉尘,在一定条件下有爆炸性,可能发
生爆炸的粉尘最小量:煤尘为30-40g/m3,面粉为7 g/m3。
从以上各点看得出,粉尘的各种理化特性,都具有一定的卫生学意义或者安全意义,当某一生产条件的粉尘性质确定后,决定其危害性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这对指导防止粉尘危害的工作重点甚为重要。
二、粉尘对人体的健康影响
(一)、粉尘的沉积与削除。
机体通过呼吸道自上而下的层层阻留清除功能,使进入呼吸道的97-99%左右的尘粒被排出体外,而阻留于肺组织的粉尘只是吸入粉尘的1-3%。
根据粉尘能到达呼吸道的部位和引起的组织反应不同,将粉尘分为可吸入尘粒,指可经口、鼻而吸入的粒子,一般指小于15微米的粒子;胸部粒子指可进入喉部以下的粒子,一般小于10微米;呼吸性粒子,指能通过呼吸性细支气管而到达肺泡的粒子,一般小于5微米。
沉积于头部气道的粉尘,与木工、皮革工人的鼻癌有关;沉积在气管支气管区的粉尘,与引起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癌有关;沉积在气体交换区的粒子,与引起肺气肿及肺纤维化有关。
(二)、粉尘对人体的健康影响。
粉尘进入人体后,根据其理化性质、进入的数量及到达沉积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致病作用。
1、尘肺粉尘所致疾病的主要疾病。
目前我国公布了12种职业性尘肺:与我们相关的有如下几种:煤工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电焊工尘肺等。
(1)、石棉肺石棉是由镁、铁以及部分钙、钠的含水硅酸盐组成。
具有纤维状结构的一类矿物的名称。
吸入这类粉尘所引起的尘肺称为石棉肺,它是硅酸盐尘肺中危害性最大,其严重性仅次于矽肺的一种尘肺。
我公司接触石棉的作业主要集中在提取及合成岗位的过滤工序,及建筑业,以及少量的化验室使用。
石棉纤维中较长的纤维可被鼻毛阻留,部分可进入小支气管,进入肺泡。
石棉肺病人在X线胸片出现明显特征改变之前,就有咳嗽,气短,胸痛等症状,晚期石棉肺有肺气肿现象。
石棉是公认的致癌物,肺癌是接触石棉工人中的多见死因,多以接触石棉同时吸烟者肺癌死亡更为明显。
(2)、焊工尘肺焊药、焊蕊和焊接材料在电弧高温作用下,熔化蒸发逸散至空气中,经氧化、凝聚而形成焊接气溶胶,工人长期吸入这种气溶胶可发生焊工尘肺。
这种气溶胶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以及氧化锰、氟化物、十氧化硅等所组成的混合性粉尘。
焊接时还同时产生臭氧、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以及长、短波紫外线、红外线等辐射线。
其发病工龄一般在10-20年以上。
2、易过性间质肺炎等。
多为有机粉尘。
3、肿瘤有些粉尘已确定为致癌物,如放射性粉尘,石棉,镍、铬、砷等金属或非金属。
我国已将接触石棉、砷、铬所致有关肿瘤列为职业肿瘤。
4、中毒吸入铅、砷、锰等粉尘后,可引起职业性中毒,可诊断为金属中毒。
5、局部作用粉尘经皮肤、呼吸道接触,可引起局部刺激。
可引
起皮肤脂腺孔堵塞、皮肤干燥、皱裂,严重者可引起脓皮病。
金属粉尘可引起眼角膜损伤,混浊。
粉尘对呼吸道粘膜早期可引起机能亢进,毛细血管扩张,粘液分泌增加,但长期受粉尘作用,使机能过分亢进。
造成组织增生,肥大性改变,失去保护功能。
粉尘的刺激作用,虽然不是特异作用,但其作用普遍,严重时影响出勤。
三、粉尘的预防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为防止尘肺的发生,国家颁布了一系列防止尘肺的政策及法律法规。
1、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GBZ2-2002)-法律法规要求
说明:最高容许浓度是指工作地点、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是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浓度。
其他粉尘是指不含有石棉且游离SIO2含量低于10%,不含有毒物质,尚未制订专项卫生标准的粉尘。
总尘指用直径为40毫米滤膜,按标准粉尘测定方法采样所得到的粉尘。
呼尘指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
2、粉尘治理技术措施:
(1)、粉尘净化方式
――重力:气流中的尘粒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沉降并从气流中分离。
――离心力:含尘气流做圆周运动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尘粒靠惯性从气流中分离。
――惯性碰撞:含尘气流在运动过程中遇到水滴、纤维等物体时,由于气流方向发生变化,尘粒与物体相碰撞。
――截留:含尘气流绕过水滴、纤维等物体表面时,尘粒与物体表面接触而被截留。
――扩散:微小粉尘粒子随气体分子一起做布朗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与物体表面相接触,从气流中分离。
――凝聚:尘粒通过超声波、加温凝聚作用,使微小的尘粒凝聚增大。
――静电力:带有电荷的尘粒,在静电力的作用下从气流中分离。
(2)、除尘器的类型
――机械除尘器: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等,此类除尘器效率较低,常用作多极除尘系统的前端。
――过滤除尘器:包括袋式除尘器,纤维层除尘器、颗粒层除尘器等其原理是利用惯性碰撞,截留和扩散等作用捕集粉尘。
此类除尘器效率高,但结构较复杂。
――湿式除尘器:包括泡沫除尘器、湿式旋风除尘器、湿式纤维除尘器和金属丝除尘器等。
此类除尘器主要以水为介质,结构简单,除尘效率高。
――静电除尘器:包括干式与湿式静电除尘器,是利用尘粒荷电后,在静电作用下分离的原理捕集粉尘。
此类除尘器效率高,但成本也高。
(3)、除尘器的效率:指除尘器所捕集下来的粉尘量占进入除尘器的总粉尘量的百分比。
(4)、粉尘采样时应注意:采样位置应在工人呼吸带,距地面1.5米处。
采样头入口迎向风流;采样时间在连续产尘作业20分钟后开始,一般不少于10分钟。
3、卫生保健措施
(1)、个体防护与卫生习惯:
对受到条件限制,粉尘浓度一时达不到容许浓度卫生标准的作业岗位,工人佩戴合适的防尘口罩就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