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关系以及变化规律
色彩的冷暖变化规律

色彩的冷暖变化规律在复杂的色彩关系中,冷暖关系是写生色彩最重要的色彩关系问题。
色彩的冷暖变化是复杂的,但有规律可循。
1.就整体而言,亮部冷则暗部倾向暖,反之,亮部暖则暗部倾向冷。
其冷暖之间的差距有时明显,有时微妙。
应视具体对象而定。
2.在暖色环境中的灰性色有冷的倾向,在冷色环境电韵灰性色有暖的倾向。
3.固有色相同而且在同样光照情况下,一般近处较暖,远处较冷;近处冷暖对比较强,远处冷暖对比较弱。
4.物体亮部色彩的冷暖,除固有色的因素外,主要是光源色起关键作用。
光源色暖,亮部则暖;光源色冷,亮部色彩则冷。
光源色冷暖倾向越明显,亮部色彩所受影响越大。
光源色冷暖倾向不明显时,则以固有色为主形成亮部色彩的冷暖。
5.暗部色彩的冷暖受固有色与环境色两个因素的影响.但不等于固有色与环境色的等量相加。
究竟哪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应看固有色纯度的高低,环境色影响的强弱;同时,应看它与亮部和背景的对比。
要作具体分析以获得正确的冷暖倾向。
6.中间调子(半调子)色彩的冷暖,以固有色起主要作用.因为它受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反射都较弱,而界于亮部色彩与暗部色彩的冷暖之间。
7.高光的色彩冷暖,主要是以光源色的冷暖为转移。
但高光不甚强烈时,其冷暖为光源色与固有色共同的作用。
8.反光部分色彩的冷暖,主要是环境色的影响,固有色次之。
因为它是属于暗部的一部分,其色彩基本上与暗部应是统一的,但明度上较暗部稍亮,受周围环境色的影响较暗部为强,它的色感是物体固有色加暗再加环境色。
9.明暗交界线的冷暖,介于亮部与暗部之间。
它既不受光源色影响,环境色影响也很微弱,色彩多与亮部形成冷暖对比,而与暗部相同,只是在明度上更暗,色感较暗部更弱,一般多以固有色加暗即可。
10.投影色彩的冷暖,和暗部色彩的冷暖有统一性。
但要具体分析三个方面情况:一是影子着落物的固有色;二是与亮部的冷暖对比;三是光源色与环境色反射的影响。
一般强调以一方面的因素为主,兼顾其它。
以上情况是色彩冷暖变化的基本规律,运用这些基本规律不难找出物象色彩的冷暖关系。
校考色彩知识点总结

校考色彩知识点总结一、色彩基础知识1. 色彩的基本属性色彩是由可见光波长的不同来决定的,主要包括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基本属性。
色相是通过光的波长决定的,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种基本颜色;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有浅色和深色之分;饱和度表示色彩的纯度,越高则色彩越纯。
2. 色彩关系色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的关系。
常见的色彩关系有对比色、互补色、类似色、冷暖色、色彩明度对比等。
3. 色彩心理学人们在接触色彩时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和联想,这种现象被称为色彩心理学。
不同的色彩能够引起人们不同的情感和心理反应,比如红色会让人产生热烈、积极的情感,蓝色则会让人感到清凉、安静。
二、色彩的应用1. 色彩搭配在视觉设计和艺术创作中,色彩的搭配是十分重要的。
良好的色彩搭配能够产生和谐的视觉效果,而不合理的搭配则会让人感到不适。
常见的色彩搭配方法有单色调搭配、对比色搭配、三角色搭配等。
2. 色彩运用色彩不仅可以用来表现物体的本来色彩,还可以利用对比、协调等手法进行调和,以达到丰富表现的目的。
同时,在设计和艺术创作中,色彩还可以用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三、色彩的应用实例1. 建筑与色彩在建筑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可以丰富建筑物的外观形象,在不同的环境和文化背景下,色彩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比如在热带地区,亮丽的色彩可以让建筑更具活力和欢乐感;在寒冷的地区,深沉的色彩则更符合气候环境。
2. 广告与色彩广告中的色彩设计十分重要,可以通过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强广告的宣传效果。
比如在销售季节,使用暖色调可以让观众感到温暖,增加购买的欲望;而在清新的季节,使用冷色调则会更具清凉感。
3. 服装与色彩服装设计中色彩的搭配和应用同样重要,不同色彩的搭配可以体现不同的风格和氛围。
比如在时尚领域中,暖色调可以增加衣服的气质与个性,冷色调则更具时尚感和清新感。
四、色彩的文化意义1. 色彩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比如在中国文化中,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黄色则代表财富和权力。
色彩对比与色彩调和

连续对比的小实验
(三)色相对比:因色相之间的差别 形成的对比。各色相由于在色环上 的距离远近不同,形成不同的色相 对比。
B. C.
纯调与浊调的调性表达: 亮调与暗调的调性表达:以无彩色系为主调色、以有彩色与无彩色的 对比色调、有彩色系的色调
5、色彩的再创造:采集、重构
定义:从一切可以借鉴的素材中的色彩进行借用和采纳,以色彩构成 的设计要求和形式法则,对所采得的人工和自然色彩视觉平面信息进 行理性和逻辑性的简化、平面归纳,以求得理想化的、有形式美感和 设计意图的重构色彩图形。 采集重构方法: 整体色不按比例重构、部分色重构、情调重构 表现方法:抽象方法(冷抽象、热抽象)
同种色相对比,只有深浅之分不存在色相对比 (0度) ② 邻近色相对比,对比弱,可通过明度的变化加 强对比(15-30度) ③ 类似色相对比,中度对比,可通过变化明度、 纯度加强对比(60度以内),和谐、安详、耐 看
① ④
互补色相对比,120度左右的两色强对比,色彩 对比强烈、鲜明、饱满、华丽、活跃
纯度对比的视觉效果
纯度对比越强,纯度高的色相感越鲜明,从而增强 了色彩间的艳丽、生动、活泼。纯度对比越低,因纯 度过于接近,容易使画面产生含混不清的感觉。 (1)高纯度对比的色彩效果给人积极、强烈、冲动、 膨胀、外向、快乐、热闹、生气、聪明、活泼的感觉。 (2)中纯度对比的色彩效果给人中庸、文雅、可靠的 感觉。 (3)低纯度对比的色彩效果给人平淡、消极、无力、 陈旧,但也有自然、简朴、耐用、超俗、安静、无争、 随和的感觉。
简述四个色彩组织关系。

简述四个色彩组织关系。
1.引言1.1 概述概述色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自然界的色彩还是人类创造的艺术品和设计都离不开色彩。
而色彩组织关系则是研究色彩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领域。
通过理解和研究色彩组织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颜色,创造出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的作品。
本文旨在简述四种常见的色彩组织关系,即互补色、类似色、对比色和单色调。
通过对这四种组织关系的描述和实例解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它们在艺术、设计和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在探讨这些色彩组织关系之前,我们将首先对色彩的基本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帮助读者建立起对色彩的基本理解。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阐述四个色彩组织关系的分类,包括它们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各个领域的运用实例。
最后,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回顾所介绍的四个色彩组织关系,并讨论它们在创作和设计中的重要性。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组织关系,为自己的创作和设计增添新的灵感和可能性。
接下来,我们将开始讨论色彩的基本概念。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以以下结构来整理和呈现关于色彩组织关系的内容: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色彩的基本概念2.2 色彩组织关系的分类3. 结论3.1 总结3.2 对色彩组织关系的重要性的讨论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本文的主题和背景,并概述色彩组织关系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讨论色彩的基本概念,包括色彩的定义、属性和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在色彩组织关系的分类部分,我们将介绍四个不同的色彩组织关系,每个关系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我们将详细解释每个关系的定义、特点以及在艺术、设计和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讨论色彩组织关系的重要性。
我们将探讨色彩组织关系对于传达信息、引起情绪共鸣和创造视觉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对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思考。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本文将全面介绍色彩组织关系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色彩的关系

色彩的关系本节内容简介本节介绍了色彩中固有色与条件色的对立统一,冷暖、纯度、明度、补色等各种关系及色彩关系在画面中的运用。
为作画时画面色彩的完整和丰富提供理论的基础。
知识点1:固有色与条件色的对立统一关系知识点2:色彩的冷暖关系知识点3:色彩的明度关系知识点4:色彩的纯度关系知识点5:色彩的补色关系知识点6:色彩关系在画面中的运用学习目标要求知识目标:掌握色彩的各种关系与概念。
技能目标:能在写生练习中灵活运用色彩关系及其规律。
本节重点难点简介重点:色彩的各种关系与概念,难点:灵活运用色彩的各种关系固有色与条件色的对立统一关系学习要求: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并能在写生练习中熟练运用。
主要内容:宇宙间的万物都相互影响、相互关联,色彩作为一种视觉现象更是如此。
固有色:物体在一定光源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
条件色:分别是指光源色和环境色。
固有色和条件色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一、固有色占主导条件色彩次之――画面中的色彩均向主导色靠拢二、条件色占主导1.光源的倾向支配着物体的色彩,并形成以光源为主导地位的色彩关系。
2.环境色物体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其空间感、色彩的倾向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反射率高的物体受环境影响强烈,其暗部受背景色调的反射明显。
图例静物反射率低的物体受环境影响弱,其暗部受背景色调的反射弱。
掌握条件色与固有色的对立统一关系,可使画面即丰富变化又和谐统一。
色彩的冷暖关系主要内容:冷暖变化与人的视觉及心理息息相关。
一、光照对物体的色彩起着决定作用强烈的阳光下――亮部――暖图例室外光下――暗部――冷图例室内光下室内天光――亮部――冷――暗部――暖二、环境色的强度超过受光部时冷暖会产生变化图例色彩的明度关系主要内容:素描中的色彩关系图例学生作业一、色相本身的明暗变化图例二、相同色相中受光与背光的明暗变化图例观察静物时,不仅要观察物体的色彩变化还要注意明度变化。
分析明度变化是静物写实中极为重要的因素。
色彩的纯度关系知识点主要内容:主要表现在色彩的鲜艳与灰暗对比中每种颜色的纯度从高到低都有无数的色阶变化(图例)色彩的补色关系知识点主要内容:补色关系是色彩学中最富魅力的关系,生活中常出现丰富的补色现象。
色彩变化的规律

色彩变化的规律光色是一种物理现象。
我们知道,是英国科学家牛顿用三棱镜把光分离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彩光谱,并把阳光分解成光谱的现象称之为光的色散。
现代科学证实,光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辐射能,具有波动性及粒子性。
色彩世界的本质是一种光波运动,缤纷的色彩是光线辐射的结果,而不同物体对吸收和反射光波的情况是有差异的,如我们看到的绿色树叶,它是吸收了光线中的其他色彩,从而将绿色的光波反射出来。
黄色、红色、蓝色的色彩显现也都是基于同样的道理。
至于白色,则是反射了所有的光线,而黑色则把光线全部吸收了。
我们在进行色彩写生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色彩是如何变化的,受那些因素影响,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准确表现.色彩作品不外孚这么几大类:写生色彩/装饰色彩/表现色彩,后面两种色彩表现形式都是较为主观地表现作者对色彩的独特感受和表达,这里我们暂不作讨论,下面我们主要就写生色彩进行研究.写生色彩是按照色光变化的科学原理进行的,首先必需要在光源固定、物体固定、环境固定这三个基本前提下才能进行,否则画面的色彩关系将是杂乱无章的。
前一节我们已经把这几个概念给大家解释了,相信大家都理解了吧!比较一下下面两面两张不同光源色下的同一物体吧!光源色影响物体亮部的色彩(光源色对物体的冷暖产生决定性影响),环境色影响物体暗部的色彩,在光线间间接照射部份以物体的固有色为主.下面先分析光源色:在一定的光源下,物体的色彩在特定的环境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在阳光的照射下,受光部会产生暖的感觉,而阴影部就会产生冷的色彩感觉,这种经验几乎每个人都有直观的体会。
如强烈的阳光照射在白色墙面上,受光照射的白色墙面会产生暖黄的色彩,背光的墙面阴影处或树干、枝叶留在白墙上的投影则会产生一种偏浅紫蓝灰的冷色彩。
如果再细细地观察这些阴影的色彩,我们又会发现墙的上方阴影偏蓝灰色,接近地面的阴影则给人以蓝中带些黄的色彩感觉。
这是环境色对投影进行反射的结果。
百问百答色彩基础理论知识问答

有关色彩基础理论知识的问答1.什么是色彩?答:所谓色彩,是色与彩的全称。
色是指分解的光进入人眼并传至大脑时产生的感觉。
彩是指多色的意思,色彩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是光刺激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感。
它是由光线,物体和眼睛三个感知色彩的条件构成的,缺少任何一个条件,人们都无法准确地感受色彩。
自然界的各种物体,在接受光源照射时,由于物体性能不同,所以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力也不同。
平时所看到的物体色就是受光体反射回来的光线,并刺激视神经而引起的感觉。
例如物体的红色,其色彩是吸收了光源中的一些单色光,反射出红色光而形成的。
2.什么是三原色?三原色: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
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调不出的,但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3.什么是光源色?答: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室内光、室外光、人造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之为光源色。
色彩的本质是光,光和色彩有密切关系。
自然界的物体对色光具有选择性吸收、反射与透射等现象。
光源色也是指照射物体光线的颜色。
不同的光源会导致物体产生不同的色彩,如一个石膏像由蓝光投射,其受光部位会呈现蓝色。
4.什么是固有色?答:所谓固有色,就是指物体本身所特有的颜色,它并不是一个非常准确的概念,因为物体本身并不存在恒定的色彩。
但作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称谓,便于人们对物体的色彩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和研究。
物象的直接受光面体现光色的面貌,物象的背光面体现环境色的面貌,物象的中间面体现固有色的面貌。
5.什么是环境色?答:指在光照下的物体受环境影响改变固有色而显现出一种与环境一致的颜色。
物体表面受到光照后,除吸收一定的光外,也能反射到周围的物体上,尤其是光滑的材质具有强烈的反射作用。
另外在暗部中反映较明显。
环境色的存在和变化,加强了画面相互之间的色彩呼应和联系,也大大丰富了画面的色彩。
6.色彩的三种属性是什么?答:色彩分为无彩类和有彩类两大色系。
色彩冷暖

但要说明的是颜色的色调中冷色 暖色并不是单一存在的。
冷暖色调的区别是在对比中产生的,是一种主观上的感觉。所以在被定义为暖色的红色中也有冷暖的区分,比如深红和橘红比 深红是冷色,橘红是暖色。深红和紫色放在一起它又是暖的。
色彩学是立体的,不能割裂开看。
色彩的冷暖主要是指色彩结构在色相上呈现出来的总印象。
当我们观察物象色彩时,通常把某些颜色称之为冷色,某些颜色称之为暖色,这是基于物理、生理、心理以及色彩自身的面貌。这些综合因素,依赖于人和社会生活经验与联想而产生的感受,因此色彩的冷暖定位是一个假定性的概念,只有比较才能确定其色性。
如我们看到青、绿、蓝一类色彩时常联想到冰、雪、海洋、蓝天,产生冷寒的心理感受,通常就把这类色界定为冷色,而看到橙、红、暖黄一类色彩,就想到温暖的阳光、火、夏天而产生温热的心理效应,故将这一类色称为暖色。冷暖本来是人的机体对外界温度高低的感受,但由于人对自然界客观事物的长期接触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使我们在看到某些色彩时,就会在视觉与心理上产生一种常常是下意识的联想,产生冷或暖的条件反射。这样,绘画色彩学中便引申出“色彩的冷暖”,应用到实际视觉画面上去之后,也就构成了可感知的色彩的“冷暖调”。
n 冷暖的空间性
色彩的冷暖颜色对比上存在着一定的空间暗示.比如一般一般情况下暖色向前冷色向后.因为空气中的色彩是带一定的冷色.平时如果多注意下观察大自然的同学就可以感受到.比如远山一般都是略带蓝紫等冷色.但同时我们还是要比较的看色彩前后的问题.主要是看它的对比性.对比强烈的色彩向前,对比减弱的色彩退后.
色彩冷暖关系分析(2010-06-14 01:51:13)转载标签: 杂谈
n 一 色彩的由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都知道,自然界任何物体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之内,相互联系制约。
色彩也是如此,任何有色物体也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之内,它们的色彩也必然与周围邻接的物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定的关系,这就是色彩关系。
它的变化规律就是固有色与条件色的对立统一规律。
如在我们的静物写生中,常可看到这样的现象,被描绘出来的苹果,由于过多地注重条件色对其固有色的影响,使本来颜色很鲜艳的苹果,画出来后给人的感觉很脏很烂。
还有在描绘物体时只注意了其固有色,忽视了条件色对它的影响,给人的感觉好像此物体不是放在这个特定环境中的物体。
以上两例所描绘出来的物体都给人以不典型、不生动的感觉,原因多在于缺少用色彩关系及变化规律的原理去理解和分析对象的色彩。
因此,理解和掌握色彩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是至关重要的。
它能使我们观察色彩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会使我们在色彩写生和创作中占有主动权,免于被动地模仿对象的颜色,而是按照客观对象在一定的条件下所形成的色彩关系进行描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画画是画关系,而不是画东西。
在静物写生中还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有些质感特殊的物体,如瓷器、金属制品,它们对光源色及环境色的反射能力很强,它们所反映出来的光源色和环境色有时与被反映的物体的颜色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有些如陶制品、木制品类的物体等,它们对光源色及环境色的反射敏感程度很弱,很难辨出受光源色及环境色的影响。
这就需要我们对反射能力极强的物体要找出其固有色的因素,反射光色能力弱的物体寻找出其光源色及环境色的成分。
总之,要求我们对待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避免只靠感觉作画。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只靠感觉作画有时也可能画得很好,但只限于写生,离开了具体对象你将束手无策。
此外,单凭感觉作画不能排除不必要的光源色对物体的影响,画面常出现色彩凌乱、光线不统一的感觉,因此,单靠感觉作画对我们来说是不可取的。